你对合肥淮军历史有哪些了解 与之相关的圩堡群又有怎样的历史背景

发布时间: 2021-07-16 15:57:2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0

简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中日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形势图中日甲午战争,简称甲午战争,又称第一次中日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日清戦争...

你对合肥淮军历史有哪些了解 与之相关的圩堡群又有怎样的历史背景

简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形势图
中日甲午战争,简称甲午战争,又称第一次中日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日清戦争),是清朝中国和日本之间为争夺朝鲜半岛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由于发生年为1894年即清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史称“甲午战争”。
目录
• 1 起因
• 2 过程
• 3 结果及影响
• 4 主要战役

起因
中国和日本之间争夺朝鲜半岛控制权。
过程
“甲午战争”始于1894年7月25日的丰岛海战,至8月1日中国清朝政府对日宣战和日本明治天皇发布宣战诏书,1895年4月17日以签署中日马关条约而告结束。整个战争持续近9个月,依据战场转换及双方作战态势的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结果及影响
甲午战争对远东战略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军队撤出朝鲜半岛,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及其附属岛屿于日本,向日本开放多个中国内陆的港口城市,日本又获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经济迅速发展并进一步扩军备战,开始成为远东的主要战争策源地,同时日本崛起改变了远东地区由英国和俄国对立和争霸的原有格局。而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国内的改革派对自身的弱点有了更深的认识,准备积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主要战役
丰岛海战
黄海海战
平壤之战
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海战
台湾军民抗日之战
丰岛海战
丰岛海战发生于1894年7月25日清晨,是一次日本首先挑起的战役,并因此清朝与日本正式宣战。
经过
“济远”和“广乙”两艘中国军舰在完成护送清军在朝鲜牙山登陆后,离牙山返航,在朝鲜丰岛海面,遇上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吉野”、“浪速”及“秋津洲”这三艘以高航速和高射速为特征的军舰。(这三艘军舰在后来黄海海战中重创北洋舰队,立下头功)
7时20分,第一游击队望见“济远”和“广乙”两舰,即时下战斗命令。7时45分,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首先开炮:这是日本在甲午战争不宣而战的开始。中国军舰随后还击,两军展开激烈炮战。日本军舰在吨位、火炮、时速方面,较中国军舰占较大优势。福建船政局自制炮舰“广乙”受重伤,无法发射鱼雷,船身倾斜,于是退出战斗,在朝鲜十八岛附近搁浅,纵火自焚。“济远”舰则作战英勇,伤亡亦惨重。
8时30分,“济远”舰全速向西撤退。日舰猛追,“济远”舰悬起白旗。日舰追近,“济远”舰又加挂日本海军旗。“浪速”舰发出信号勒令“济远”舰立即停轮。
此时载有第二波増援朝鲜清军并悬挂英国国旗的“高升”号商轮和满载军械的“操江”舰驶来。日军三舰见“高升”号与“操江”舰,立即以“浪速”舰拦截“高升”号,以“秋津洲”舰拦截“操江”舰。“济远”舰借机西撤,日舰以时速22.5节的“吉野”号穷追“济远”舰不舍,“济远”舰抛下“高升”号而走,并发尾炮攻击“吉野”号。
“济远”舰驶抵威海,在《航海日志》中捏造战果:“击死倭提督并官弁数十人,彼知难以抵御,故挂我国龙旗而奔”。而后丁汝昌误报“济远”舰击沉“吉野”号。事实上“吉野”皮毛未损,无恙而归。真的悲惨的是“高升”号运兵船!“高升”号被“浪速”击沉,殉难者达七百余人。“操江”舰也被俘虏。
7月28日夜,日本陆军进攻牙山清军,发生激战,清军不支,退向平壤。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事后
日本不宣而战,袭击中国租用外轮,违反国际法。英国驻日使节一度抗议,而“浪速”舰长东乡平八郎却一口咬定,“高升”号是被中国军队非法占据,日舰实行“临检”,该船不服从命令。而英国政府从自身利益政策,也出现种种指证日本无罪的舆论,此事件草草结束。

黄海海战 (1894年)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目录
• 1 甲午战争前夕中日两国的海军
• 2 背景
• 3 海战经过
• 4 海战结果
• 5 黄海海战中双方战斗序列
o 5.1 联合舰队舰艇
o 5.2 北洋水师舰艇
• 6 影响
• 7 关于方伯谦的争论

甲午战争前夕中日两国的海军
1894年清朝海军分为北洋、南洋、福建和广东四支水师舰队。其中北洋水师实力最为强大,其他各支水师除广东水师的三艘小型巡洋舰滞留北洋参加了海战以外,因实力贫弱,在战争期间无所作为,坐视北洋水师的覆亡。
日本海军各支舰队于甲午战争爆发前夕统一整编为联合舰队,由伊东佑亨海军中将担任联合舰队司令。联合舰队的编队分为以下小队:本队第一小队、第二小队、第一游击队和第二游击队。
背景
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在丰岛海域突然袭击北洋水师的济远和广甲两艘巡洋舰,即丰岛海战,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和联合舰队面临着相同的任务:护送援军、争夺朝鲜半岛附近海域的制海权。
北洋水师主要在威海至大同江口一线巡弋,8月10日,日本联合舰队迫近威海,清光绪皇帝责难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畏葸”,北洋大臣李鸿章不得不命丁汝昌赴黄海巡航以平息皇帝的愤怒和缓解舆论的压力。9月12日,北洋水师主力舰12艘由威海出发,赴鸭绿江口的大东沟,护送陆军登陆。
与北洋水师在战略上“保船制敌为要”不同,日本海军在战争之前就制定了以舰队决战夺取制海权的明确计划。当日本联合舰队护送援军登陆仁川的行动完成后,9月13日,联合舰队本队和第一游击队开赴鸭绿江口,搜寻向北洋水师主力决战。
海战经过
1894年9月15日
北洋水师主力在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护送陆军4,000人搭乘的5艘运兵船。
9月16日
北洋水师抵达鸭绿江口的大东沟。部分舰艇担任警戒,其余10艘主力舰在口外12海里的大鹿岛东南下锚。
9月17日
8时,运兵船卸载完毕。9时,北洋水师舰队开始“巳时操”。
10时23分,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发现北洋水师。发出信号“东北方向发现三艘以上敌舰”。
10时30分,北洋水师镇远舰桅楼上的哨兵发现日本舰队。
12时05分,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在先,本队在后,呈单纵阵,接近北洋水师。
12时20分,北洋水师在行进中由双纵阵改为横阵,旗舰定远位于中央,其余各舰在其左、右依次展开,舰队呈楔形梯队。同时丁汝昌还发出命令:“各小队须协同行动;始终以舰首向敌;诸舰务于可能之范围内,随同旗舰运动之。”
鸭绿江口外海,大鹿岛海域,集中了两国几乎全部主力舰艇。
12时50分,双方舰队相距5300米,北洋水师旗舰定远首先开炮。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在距北洋水师5000米处即向左转弯,航向北洋水师右翼。联合舰队航向北洋水师右翼,冒险将舰队暴露于北洋水师阵前。
12时53分,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开始发炮还击。定远主桅中弹,信号索具被炮火所毁,在飞桥上督战的丁汝昌身负重伤。
从此时起,北洋水师各舰除随定远进退之外,已经失去了指挥。
13时左右,第一游击队炮击北洋水师右翼超勇、扬威两舰。
13时20分,北洋水师超勇、扬威起火。联合舰队本队航速较慢的比睿、扶桑、赤城成为北洋水师的打击目标。比睿、赤城受重伤。第一游击队左转,回救两舰。本队右转,形成夹击阵势。
14时20分,日舰西京丸中弹起火退出战场。北洋水师超勇沉没,扬威重伤驶离战场搁浅(有记载被济远撞沉于浅海)。
14时30分,北洋水师平远命中日舰松岛,也被其所伤并引起火灾,暂时退避。
15时04分,北洋水师旗舰定远中弹起火。
15时20分,第一游击队集中打击北洋水师突前的致远。致远沉没。济远、广甲在致远沉没后,迳直驶回旅顺(广甲在途中触礁搁浅,两天后被日舰击毁)。北洋水师已无法保持战斗队形。
15时30分,联合舰队旗舰松岛被击中,并引起堆积在甲板上的弹药爆炸。
16时10分,北洋水师靖远、来远受伤,退向大鹿岛。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发出了“各舰随意运动”的信号。
17时左右,北洋水师靖远、来远经抢修恢复战斗力。靖远代替旗舰升起队旗,收拢各舰。
17时30分,北洋水师经远沉没。联合舰队发出“停止战斗”的信号,脱离战斗。(海战结束)
海战结果
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来远受重伤,死伤官兵千余人;日本舰队松岛、比睿、赤城、西京丸4舰受重伤,死伤官兵600余人。
黄海海战以后,北洋水师退回旅顺、威海,“避战保船”不再出战,日本海军掌握了黄海制海权。
黄海海战中双方战斗序列
联合舰队舰艇
第一游击队
巡洋舰:吉野(第一游击队司令坪井航三海军少将旗舰,舰长大佐河原要一)、浪速(舰长大佐东乡平八郎)、高千穗(舰长大佐野村贞)、秋津洲(舰长少佐上村彦之丞)
本队
巡洋舰:松岛(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海军中将旗舰,舰长大佐梶本知道)、严岛(舰长大佐横尾道昱)、桥立(舰长大佐日高壮之丞)、比睿(舰长少佐樱井规矩之左右)、千代田(舰长大佐内田正敏)
旧式铁甲舰:扶桑(舰长大佐新井有贯)
炮舰:赤城
武装商船(代用巡洋舰):西京丸(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的座舰)
北洋水师舰艇
铁甲舰:定远(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旗舰,管带右翼总兵刘步蟾)、镇远(管带左翼总兵林泰曾)
巡洋舰:来远(管带副将邱宝仁)、经远(管带副将林永升)、致远(管带副将邓世昌)、靖远(管带副将叶祖圭)、济远(管带副将方伯谦)、广甲(管带都司吴敬荣)、超勇(管带参将黄建勋)、扬威(管带参将林履中)、平远(管带都司李和)、广丙(管带都司程璧光)
炮舰:镇南、镇中
鱼雷艇:福龙、左队一、右队二、右队三
影响
黄海海战是海军发展到铁甲舰时代后的一次大规模海上舰队决战,颇受世界各国海军人士的重视。
北洋海军的两艘铁甲舰显示了防御能力的优势,厚装甲无一处被击穿。战列舰依然是海军中不可替代的主力舰。安装重型火炮的相对小型战舰在海战中效用不高。
北洋海军在大口径火炮方面占优势,但射速较低。联合舰队各主力舰均装备了中口径速射炮,通过速射炮的密集炮火弥补了其大口径火炮的不足。对19世纪末海军的武备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此役后各国海军设计的战舰,均重视提高大口径火炮的射速,并强化中口径速射炮的火力。
海战双方都针对性选择了不同的阵型。联合舰队采用单纵阵有良好协调性。北洋海军各舰舰首向敌,因对准不同的军舰,出现阵形紊乱导致各自为战的局面。各国海军得出结论,海战中最重要的是阵型的整齐与协调;纵阵比横阵更适合发扬火力。
联合舰队在海战中机动性占有优势,第一游击队编队航速达到15海里,海战中进退自如,始终掌握着选择进攻目标与时机的主动权。
关于方伯谦的争论
黄海海战结束以后,8月24日,济远舰管带方伯谦被以“临阵退缩,致将船伍牵乱”的罪名斩首。
关于对方伯谦的评价,史界至今仍有争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方伯谦家乡福建省出现了为方伯谦翻案的热潮。值得注意的是,福建省以外研究北洋海军史和甲午战争史的学者却表现出谨慎的沉默,很多著名学者认为以现有的史料,尚不足以翻案。

旅顺大屠杀
1894年11月,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军攻陷旅顺,对市内居民连续四天进行杀戮,老弱妇孺无一幸免。屠杀过后全市仅剩三十六人被留下埋葬同胞尸体,估计超过二万人遇害。死者葬于白玉山东麓的安葬岗,今称“万忠墓”。
事件
1894年11月21日,日军攻占“东洋第一堡垒”旅顺口后,进行灭绝人性的4天3夜大屠杀,短短4天就杀害了市内群众2万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
记录
当时,许多来自西方的目击者都记述了惨案的真相。一名英国海员在回忆录《旅顺落难》里写到:“……断头的、腰斩的、穿胸的、破腹的,搅成一团,池糖里的水搅得通红一片。……一路上那枪声、哭喊声交杂著。满地血肉模糊,残肢断体,铺满道路。”
英国人艾伦在他的《龙旗翻卷之下》中写道∶“日军用刺刀穿透妇女的胸膛,将不满两岁的幼儿串起来,故意举向高空,让人观看。”

平壤之战
1894年9月初,日军开始向平壤推进,参战部队共20000余人,清军防御部队为12000余人。日军至15日完成部署,随即展开进攻,经过一整日激战,日军攻克平壤,清军抛弃辎重仓惶撤退,撤退途中屡遭日军伏击,撤退后又没有可以依托的防御支撑点,伤亡惨重,并且造成了驻朝鲜清军全面溃退的局面,至9月24日,清军全部退回中国境内。
9月15日平壤之战与9月16日的黄海海战一起,成为中日甲午战争的转折点,自此以后,日军完全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并开始在中国境内迅速推进。
北洋水师
北洋水师,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北洋水师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刘公岛正式成立,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
目录
• 1 创建
• 2 编成
• 3 编制
o 3.1 官制
o 3.2 海军军衔等级
o 3.3 人员
• 4 参加的主要战斗
• 5 参见

创建
1874年日本派兵登陆台湾企图将之占据,清兵以仅有之战船赴台将之驱逐。事件引起朝野的警惕,清政府于是决定每年拨出四百万两作为经费(实际用在购置军舰款项只为每年一百万两),加快建设海军。大清海军分为三洋:北洋负责山东及以北之黄海、南洋负责山东以南及长江以外之东海,两广负责福建、南海。后来当时之南洋大臣沈葆贞,以四百万年费同建南、北两洋舰队经费分散力量不足。而北洋舰队负责守卫京师,奏准优先集全力建造。 1875年,命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 1875年,李鸿章通过总税务司赫德在英国订造4舰炮船,开始清朝海军向国外购军舰的历史。 1879年,向英国订造巡洋舰扬威、超勇。 由于对在英国定造的军舰不满意,1880年,经过反复比较向德国船厂订造铁甲舰定远、镇远。 1881年,先后选定在旅顺和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 1885年,海军衙门成立,李鸿章遣驻外公使分别向英国、德国订造巡洋舰致远、靖远与经远、来远。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从此,近代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在当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 1888年以后,舰队经费大幅减少,多被政府挪置往其他各处,如修建颐和圆工程等等。时而正为海军技术突飞猛进之时,至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北洋舰队已多年未置新舰,部份应进行之更新工程如更换新式火炮亦未能进行。原有的战舰已开始落伍,无论航速、射速皆落后于日本。
编成

致远舰
铁甲船:
• 铁甲舰:定远、镇远
快船:
• 装甲巡洋舰:经远、来远
• 防护巡洋舰:济远、致远、靖远
• 碰撞巡洋舰:扬威、超勇
蚊炮船:
• 炮舰:镇边、镇中、镇东、镇西、镇南、镇北
鱼雷艇:
• 左一、左二、左三、右一、右二、右三、福龙、
• 定一、定二、镇一、镇二
练船:
• 练习舰:康济、威远、敏捷
辅助舰艇:(略)
编制
官制
提督、总兵(分左、右翼)、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
舰长称为管带
海军军衔等级
正都统、副都统、协都统、 正参领、副参领、协参领、 正军校、副军校、协军校、
人员
北洋舰队各主要战舰舰长及高级军官几乎全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并多曾到英国海军学院留学实习。中层军官内多有为原留美幼童,被召回国后到福建水师学堂学习海军后服役。舰队内一直亦有外国人担任军官作技术专家及指导。北洋舰队的军官多能操英语,内部指挥命令亦是以英语发号。
北洋水师主要将领有:
• 丁汝昌 -- 水师提督 (自尽)
• 刘步蟾 -- 右翼总兵,定远号管带 (自尽)
• 林泰曾 -- 左翼总兵,镇远号管带 (自尽)
• 邓世昌 -- 中军中副将,致远号管带 (战死)
• 叶祖圭 -- 中军右副将,靖远号管带 (战死)
• 方伯谦 -- 中军左副将,济远号管带 (处死)
• 林永升 -- 左翼左营副将,经远号管带 (战死)
• 邱宝仁 -- 右翼左营副将,来远号管带 (革职)
• 黄建勋 -- 左翼右营副将,超远号管带 (战死)
• 林履中 -- 右翼右营副将,杨威号管带 (战死)
• 杨用霖 -- 左翼中营游击,原镇远号帮带,林泰曾自尽后接任管带 (自尽)
参加的主要战斗
• 丰岛海战
• 黄海海战
• 威海卫海战

李鸿章

李鸿章
出生 1823年2月15日 中国安徽合肥

逝世 1901年11月7日 中国北京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安徽合肥人。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目录
• 1 生平简介
o 1.1 少年科举
o 1.2 中年戎马
o 1.3 壮年封疆
o 1.4 晚年洋务运动
o 1.5 签订不平等条约
o 1.6 哀荣
• 2 诗词
• 3 评价

生平简介
少年科举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三年后翰林院散馆,获留馆任编修。
中年戎马
咸丰三年(1853年)受命回籍办团练,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1858年冬,入曾国藩幕府襄办营务。1860年,统带淮扬水师。湘军占领安庆后,被曾国藩奏荐“才可大用”,命回合肥一带募勇。同治元年(1862年),编成淮勇五营,曾国藩以上海系“筹饷膏腴之地”,命淮勇乘英国轮船抵沪,自成一军,称为淮军。旋经曾国藩推荐任江苏巡抚。在掌握地方实权后,在江苏大力扩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使淮军在2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后来的淮系军阀集团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李鸿章到上海后,同外国雇佣军(后组建为常胜军)出犯太平军。1863年和1864年他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保住了即将崩溃的清王朝。被誉为“中兴名臣”。
壮年封疆
李鸿章后来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官封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伯。兵权在握,成为“坐镇北洋,遥执朝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大力发展洋务。
晚年洋务运动
执掌北洋水师,创办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北洋舰队、轮船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矿务局、派遣中国第一批学生留美……等。甲午一役战败,北洋舰队覆没,李鸿章一语“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签订不平等条约
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被日军击败。李氏授命赴日本春帆楼媾和,交涉期间遇刺负伤,最后订定“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并赔偿二万万两白银,因此背上卖国罪名,从此闭门谢客。但亦有人认为,依照当时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强势主导下的谈判情况看来,已经算是损失最少的状况了。后贬任两广总督,八国联军后奉命北上收拾残局,签订辛丑条约。签约后不久去世。据称去世前俄国公使还逼他在出卖东北的条约上签字。他已说不出话来,只得默默流泪。
谢世时留下了四千万两白银的巨额财产,民间有“宰相合肥天下瘦”之说。但去世时家产被分,无法确定具体数量。
哀荣
两宫“哭失声”,孝钦显皇后称赞他是“再造玄黄”之人。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原籍和立功省建祠。京师 祠由地方官员定期祭祀。清代汉族官员京师建祠仅此一人。
诗词
有《李文忠公全集》。
评价
李鸿章作为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者,一直被认为是“卖国贼”。近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史料出现,这位备受争议的清末老臣的地位也逐渐获得一些正面的评价。
曾国藩曾说“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俞樾)拼命著书”。李鸿章热中官场,位极人臣,历数十年而不衰,显然得益于他的为官之道。
李鸿章的政敌梁启超对他的评价是: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左宗棠对他的评价是:“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
李鸿章自己的作为曾有以下评价:“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丁汝昌
丁汝昌(1836年11月18日—1895年2月12日),原名先达,字禹廷,也作雨亭,号次章。生于安徽庐江县。清朝北洋水师提督。
丁汝昌因家境贫穷,只读过三年私塾,十岁即失学。1854年太平军攻克庐江,丁汝昌即参加太平军,1861年安庆被围困,丁汝昌后随部投降湘军,在攻占安庆中立功,升千总。1862年编入李鸿章统率的淮军与太平军作战,因作战英勇,被刘铭传选入铭字营。1864年太平天国败亡,丁汝昌随刘铭传北上与捻军作战。1868年,东捻军失败,丁汝昌授总兵,加提督衔,赐协勇巴图鲁勇号。1874年清政府决定裁军,丁汝昌致书刘铭传抗议上级拟裁自己部属,刘铭传大怒欲杀之,丁汝昌得知消息,驰归故乡,得免杀身之祸。
1875年李鸿章负责组建海军,丁汝昌前往投靠。李鸿章考虑丁汝昌与刘铭传有隙,不宜再回湘军,决定让他参与海军组建事宜。1880年,丁汝昌率林泰曾邓世昌等官兵赴英国接收“超勇”、“扬威”巡洋舰回国。1882年,朝鲜爆发壬午兵变,丁汝昌率北洋水师舰船开赴朝鲜,擒获朝鲜太上皇李是应,使日本干涉朝鲜计划落空,防止了事态进一步恶化,获奏赏。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建军,丁汝昌任提督。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光绪帝情绪激动,政府所令既要寻战,又要守口。不懂海军事务的政府官员不断攻击丁汝昌消极避战,从而达到攻击李鸿章的目的。9月丁汝昌奉命率北洋水师主力护送陆军增援朝鲜驻军,18日返航时在鸭绿江口的大东沟附近海域遭遇日本舰队,双方发生黄海海战。海战中,丁汝昌在旗舰“定远”舰飞桥上指挥,被炮火所伤,事先却因疏忽忘记指定旗舰指挥不灵后何舰继任,使得北洋水师各自为政。经过5个小时鏖战,双方各有损失。
其后丁汝昌受李鸿章之命坐守威海卫。他对陆军的战力表示担心,建议做好炸毁陆路海岸炮台的准备,结果成了“通敌误国”的罪证,清廷下令将其交刑部治罪。在刘步蟾等将领的通电请愿,李鸿章的极力申辩下,清廷命令,待丁汝昌手头事务结束后,解送刑部。
1895年1月20日日军在山东半岛荣成登陆丁汝昌拒绝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佑亨劝降,随后,日军从陆路攻克威海陆上炮台,海陆合围北洋水师。炸毁旗舰“定远”,2月11日他服鸦片自杀,终年59岁。北洋水师余部投降,全军覆没。光绪下旨“籍没家产”,不许下葬。直至宣统二年(1910年),经载洵及萨镇冰等人力争,清廷为丁汝昌平反昭雪。民国元年(1912年),灵柩始归葬于安徽无为县西乡小鸡山梅花地。
页面分类: 清朝军事家 | 1836年出生 | 1895年逝世 | 北洋水师

刘铭传

刘铭传(1836年9月7日,道光十六年生-1896年1月12日,光绪二十二年逝世),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安徽合肥西乡人(今肥西县),是中国清朝末期的一位将军和大臣,是淮军重要将领,台湾省首任巡抚。
刘铭传出生穷苦,11岁丧父,生活极为艰苦。18岁时放弃读书,落入江湖,曾一度上山做强盗。1856年他的母亲因为受牵连自杀。刘铭传还乡做团练。他曾一度想加入太平天国,但没有这样做,同时他一开始也反对清政府积极对抗太平天国。1857年刘铭传拒绝当时合肥知县的求救而被捕,此后不久又被释放。从此他投靠李鸿章的淮军开始加入对太平天国的战争。1864年刘铭传所率部队攻克常州,俘虏陈坤书,被因此晋升为直隶总督。1867年刘铭传因对捻军作战有首功,被封为一等男爵。
刘铭传在北京做官时与其他官僚相处不和,因此他辞职或被免职还乡。他在家乡进行了一些建设工程(如创办肥西书院等),修祖祠。
1884年中国与法国因越南的战争爆发,而使得刘铭传被清廷重新启用派往台湾。刘铭传在台湾时多次击败法军登台的计划,在沪尾大捷中最终使法军放弃了登台的计划。1885年清廷将台湾从福建分离出来建立台湾省,刘铭传任巡抚。到1891年为止刘铭传在台湾设立防御措施,整理军备,同时也在台湾开发和建立了许多基础设施,他督台期间台湾的第一条铁路开通,台湾与福建之间的第一条电缆被铺设,此外他还建立了电报局、煤务局、铁路局等一系列管理机构。为台湾近代化的先驱。但是刘铭传的新政并没有考虑到官吏的廉洁以及台湾本身财政负担的问题,导致台湾省财政负担大幅增加,官员贪污频繁,以及人民的反抗。1889年彰化就曾经因为清田赋问题而爆发“公道大王”施九缎的叛乱。
1891年刘铭传告老还乡,由邵友濂接任。1896年底病逝于故乡。著作有《刘壮肃公奏议》、《大潜山房诗稿》。
前任:
刘铭传(福建省巡抚) 台湾省巡抚
1885-1891 继任:
沈应奎(以台湾布政使代巡抚)

邓世昌

邓世昌(1849年-1894年),原名永昌,字正卿,祖籍广东番禺,中国近代著名海军将领,被称为民族英雄。
日本明治维新后,对外侵略的野心不断膨胀,推行大陆政策
日本明治维新完成,中国也在进行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是什么?

1 日本为解决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某吨,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
大陆政策

2 此时处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日本的侵略行径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3 1894年日本出兵朝鲜 镇压东学党起义 蓄意挑起战争

4 清政府寄希望于各国的调停 而不认真备战

(历史书上的) 希望符合你的要求

谁能介绍一下淮军的历史?详细点谢谢了。

晚清在曾国藩指示下由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军队。淮军出于湘军。1861年(咸丰十一年),太平军向上海进军,上海守备清军不能抵抗,外援英军未到,是时曾国藩为两江总督,湘军驻安庆,上海地方官绅派代表向他求援。曾国藩早有用湘军制度练两淮勇丁的计划,即命他的得力幕僚李鸿章招募淮勇,于1862年3月(同治元年二月)在安庆编成一军,称“淮勇”,又称“淮军”。其后,淮军乘英国轮船,闯过太平天国辖境,前往上海,与英、美各军合作对抗太平军。 淮军成立时有六千五百人。1862年4、5月间抵上海后,又以外军的支援和上海海关税收购置洋枪洋炮,扩编部队。至1864年,淮军先与英、法军和常胜军相勾结,在上海附近对抗太平军,继配合湘军在苏、浙等地进攻太平天国。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陷落后,1864年秋冬,淮军经过裁撤,尚存一百零四营,五万余人。1865年至1868年间,作为清军主力,在曾国藩、李鸿章率领下,先后在安徽、湖北、河南、山东、江苏、直隶(约今河北)等地,与捻军作战。捻军被镇压后,淮军担负北自天津、保定,南迄上海、吴淞,南北数千里江海要地的防守。李鸿章以淮军势力为基础,掌握了国家外交、军事和经济大权,成为晚清政局中的重要人物。   淮军营制,出自湘军。每营五百人,用抬枪、小枪一百二十余杆。1863年,各营于营、哨官外别延西洋军官充任“教习”,训练洋操,并改抬枪、小枪等队为洋枪队;其劈山炮队亦改为开花炮队。因使用新式兵器需人较多,故每营人数连长夫在内增至七八百人不等。1877年(光绪三年),又参照德国营制,建立克虏伯炮队。因此,在中国近代兵制史上,由湘军创立的勇营制度,到淮军则发展为参用西法的制度。淮军虽承袭湘军制度,但训练用洋操,兵器是洋器,并聘有西洋军官为教习,这和当年湘军用土法土器与由书生自任教练者迥然有别,成为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开端。但淮军并未改变勇营旧制,因而体制本身存在种种矛盾和弊端,例如,营以上指挥困难,统领与统领之间各不相下。淮军延聘西洋军官仅用于平时教练,战时调度仍由将弁。淮军的统领、营官、哨官都未习西法,作战时由他们妄行调度,军队平日所学全归无用。   1884年中法战争时,淮军在广西战败,张树声、潘鼎新被革去督、抚职;中日甲午战争中,丁汝昌指挥的北洋海军和叶志超、卫汝贵统率的陆军遭到惨败,淮军势力遂逐渐衰落。袁世凯的新式陆军产生后,淮军即失去了国防军的地位,变为次要的巡防队。光绪、宣统之交,革命军图谋在长江起义,清廷乃调北洋淮军巡防队一部移防长江,后来张勋曾指挥这支部队在南京与革命军作战。淮军巡防队迄清亡而尚存。
基本资料
  
晚清在曾国藩指示下由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军队。因为兵员及将领主要来自安徽江淮一带,故称“淮军”。1861年(咸丰十一年),太平军向上海进军,上海守备清军不能抵抗,外援英军未到,是时曾国藩为两江总督,总督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省军务,湘军驻安庆,上海地方官绅派代表向他求援。曾国藩早有用湘军制度练两淮勇丁的计划,即命他的得力幕僚李鸿章招募淮勇,于1862年3月(同治元年二月)在安庆编成一军,称“淮勇”,又称“淮军”。其后,淮军乘英国轮船,闯过太平天国辖境,前往上海,与英、美各军合作对抗太平军。
发展与裁撤
  淮军成立时有六千五百人。1862年4、5月间抵上海后,又以外军的支援和上海海关税收购置洋枪洋炮,扩编部队。至1864年,淮军先与英、法军和常胜军相勾结,在上海附近对抗太平军,继配合湘军在苏、浙等地进攻太平天国。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陷落后,1864年秋冬,淮军经过裁撤,尚存一百零四营,五万余人。1865年至1868年间,作为清军主力,在曾国藩、李鸿章率领下,先后在安徽、湖北、河南、山东、江苏、直隶(约今河北)等地,与捻军作战。捻军被镇压后,淮军担负北自天津、保定,南迄上海、吴淞,南北数千里江海要地的防守。李鸿章以淮军势力为基础,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握了国家外交、军事和经济大权,成为晚清政局中的重要人物。
主要将领
  淮军主要将领张树声、刘秉璋、刘铭传、周盛波、潘鼎新、吴长庆、丁汝昌、叶志超、卫汝贵、聂士成等,形成淮系军阀,是统治阶层中一个重要的武装政治集团。
编辑本段淮军队列
  淮军营制,出自湘军。每营五百人,用抬枪、小枪一百二十余杆。1863年,各营于营、哨官外别延西洋军官充任“教习”,训练洋操,并改抬枪、小枪等队为洋枪队;其劈山炮队亦改为开花炮队。因使用新式兵器需人较多,故每营人数连长夫在内增至七八百人不等。1877年(光绪三年),又参照德国营制,建立克虏伯炮队。因此,在中国近代兵制史上,由湘军创立的勇营制度,到淮军则发展为参用西法的制度。淮军虽承袭湘军制度,但训练用洋操,兵器是洋器,并聘有西洋军官为教习,这和当年湘军用土法土器与由书生自任教练者迥然有别,成为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开端。但淮军并未改变勇营旧制,因而体制本身存在种种矛盾和弊端,例如,营以上指挥困难,统领与统领之间各不相下。淮军延聘西洋军官仅用于平时教练,战时调度仍由将弁。淮军的统领、营官、哨官都未习西法,作战时由他们妄行调度,军队平日所学全归无用。   1884年中法战争时,淮军在广西战败,张树声、潘鼎新被革去督、抚职;中日甲午战争中,丁汝昌指挥的北洋海军和叶志超、卫汝贵统率的陆军遭到惨败,淮军势力遂逐渐衰落。袁世凯的新式陆军产生后,淮军即失去了国防军的地位,变为次要的巡防队。光绪、宣统之交,革命军图谋在长江起义,清廷乃调北洋淮军巡防队一部移防长江,后来张勋曾指挥这支部队在南京与革命军作战。淮军巡防队迄清亡而尚存。   沿革   淮军是晚清在曾国藩指使下由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军队。1861年(咸丰十一年),太平天国向上海进军,上海清军不能作战,英国侵略军增兵又未到。时曾国藩为两江总督,驻安庆,上海地方官派代表向他求援。曾国藩早有用湘军制度练两淮勇丁的计划,即命他的得力幕僚李鸿章招募淮勇,于1862年 3月(同治元年二月)在安庆编成一军,称“淮勇”,又称“淮军”。其后,淮军乘英国轮船,闯过太平天国辖境,前往上海,与英国侵略军合作对抗太平军。   淮军成立时有六千五百人。1862年4﹑5月间抵上海后,又以外国侵略者的支持和上海海关税收购置洋枪洋炮,扩编部队。至1864年,淮军先与英﹑法侵略军和常胜军相勾结,在上海附近对抗太平军,继配合湘军在苏﹑浙等地进攻太平天国。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江苏南京)陷落后,1864年秋冬,淮军经过裁撤,尚存一百零四营,五万余人。1865年至1868年间,先后在曾国藩﹑李鸿章率领下,在安徽﹑湖北﹑河南﹑山东﹑江苏﹑直隶(约今河北)等地,作为清军主力与捻军作战。捻军被镇压后,淮军担负北自天津﹑保定,南迄上海﹑吴淞,南北数千里江海要地的防守。李鸿章以淮军势力为基础,掌握了国家外交﹑军事和经济大权,成为晚清政局中的重要人物。淮军主要将领张树声﹑刘铭传﹑周盛波﹑潘鼎新﹑吴长庆﹑丁汝昌﹑叶志超﹑卫汝贵﹑聂士成等,形成淮系军阀,是统治阶层中一个重要的武装政治集团。   淮军营制,出自湘军。每营五百人,用抬枪﹑小枪一百二十余杆。1863年,各营于营﹑哨官外别延西洋军官充任“教习”,训练洋操,并改抬枪﹑小枪等队为洋枪队﹔其劈山炮队亦改为开花炮队。因使用新式兵器需人较多,故每营人数连长夫在内增至七八百人不等。 1877年(光绪三年),又参照德国营制,建立克虏伯炮队。因此,在中国近代兵制史上,由湘军创立的勇营制度,到淮军则发展为参用西法的制度。淮军虽承袭湘军制度,但训练用洋操,兵器是洋器,并聘有西洋军官为教习,这和当年湘军用土法土器与由书生自任教练者迥然有别,成为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开端。但淮军并未改变勇营旧制,因而体制本身存在种种矛盾和弊端,例如,营以上指挥困难,统领与统领之间各不相下。淮军延聘西洋军官仅用于平时教练,战时调度仍由将弁。淮军的统领﹑营官﹑哨官都未习西法,作战时由他们妄行调度,军队平日所学全归无用。   一、1862年 李鸿章率部援沪时:   亲兵营 原两江总督标兵(湘军2个营) 韩正国   开字营 原曾国荃部(湘军2个营) 程学启   林字营 原薛焕部(湘军2个营) 滕嗣林 滕嗣武   熊字营 原曾国荃部 陈飞熊   恒字营 原曾国荃部 马先槐   春字营 淮军 张遇春   铭字营 淮军 刘铭传   鼎字营 淮军 潘鼎新   树字营 淮军 张树声   庆字营 淮军 吴长庆   以上共13个营,计6500人   二、至上海后李鸿章任江苏巡抚,部队扩为30余营:   1、 春字营 张遇春 淮军   2、 铭字营 刘铭传 淮军   3、 鼎字营 潘鼎新 淮军   4、 树字营 张树声 淮军   5、 庆字营 吴长庆 淮军   6、 亲兵营 李鹤章接统 原淮军亲兵营   7、 开字营 程学启 湘军2个营   8、 奇字营 刘士奇接统 原薛焕部林字营(湘军2个营)   9、 熊字营 陈飞熊 原曾国荃部   10、介字营 符信 接统 原曾国荃部恒字营   11、春字营 张遇春 淮军(附水师营)   12、升字营 覃联升 原鲍超部将   13、志字营 张志邦 淮军新募   14、桂字营 张桂芳 淮军新募   15、松字营 郭松林 原曾国荃部   16、云字营 周士濂 原上海云南防军   17、盛字营 周盛波 淮军   18、传字营 周盛传 淮军   19、 良字营 周良才 原淮军亲兵营   20、 胜字营 李胜 淮军   21、建字营 吴建瀛 太平军降将2个营   22、玉字营 刘玉林 太平军降将2个营   23、有字营 方有才 太平军降将2个营   24、昌字营 周寿昌 太平军降将   25、忠字营 骆国忠 太平军降将2个营   26、荣字营 骆金荣 太平军降将2个营   27、群字营 余拔群 太平军降将2个营   28、义字营 董大义 太平军降将2个营   29、勋字营 杨鼎勋 原鲍超部将   30、芳字营 张士芳 苏北先锋营   31、濂字营 杨宗濂 无锡民团   32、得字营 徐得胜 无锡民团   33、常字营 况文榜 贵州兵   34、虎字营 梁安邦 上海防军   35、护军营 郑海鳌 淮军   36、护卫营 曹仁美 淮军   37、抚标亲兵营 曹仁美 淮军   38、会字营 周志鸿 英法训练军   其他:   1、陆军:恩字营,德字营,振字营,学字营,聘字营,鹏字营   2、水师:善字营(孙善成),魁字2营(郑国魁,郑国榜),冯席珍营,靳春和营,徐道奎营(鼎军),李正佩枪船   加募:   1、树字一营 张树声   2、铭字二营 刘铭传   3、鼎字二营 潘鼎新   4、庆字二营 吴长庆   5、开字二营 程学启   续添:   1、忠朴营 李昭庆 四营   2、泉字营 李昭庆 四营   3、凤字营 董凤高 七营   4、顺字营 马德顺 骑兵三营   5、仁字营 唐仁廉 骑兵三营   6、武毅军 郭松林   7、良字营 刘秉璋 庆字军   8、乐字营 丁寿昌 马步2营3哨   常胜军余部:   1、洋枪队 罗荣光(副将) 600人   2、洋炮队 李恒嵩(总兵) 300人   三、苏南作战时   1、铭军(5500人) 统领:刘铭传 (主要部将:刘盛藻,刘盛休)   原铭字营加上回乡新募2个营,南汇投降太平军吴建瀛部建字营3000人,南汇投降太平军刘玉林部玉字营2个营1000人。   2、盛军(1500人) 统领:周盛波 (主要部将: 周盛传,卫汝贵)   由江苏抚标亲军1500人成立。   3、树军(3000人) 统领: 张树声 (主要部将:张树珊)   树字营加上回乡新募5个营组成。   4、庆军(2000人) 统领: 吴长庆   庆字营加上回乡新募5个营组成(不足额)。   5、鼎军(5000人) 统领: 潘鼎新   庆字营加上浦东防军组成。   四、平捻时,淮军兵力并为:   主力部队:铭军,鼎军,树军,盛军共27000人。   辅助部队:庆军,开字营,奇字营,松字营,勋字营等   1、铭军(5500人) 统领:刘铭传 (主要部将:刘盛藻,刘盛休)   铭字营加上回乡新募2个营,南汇投降太平军吴建瀛部建字营3000人,南汇投降太平军刘玉林部玉字营2个营1000人。   2、盛军(1500人) 统领:周盛波 (主要部将: 周盛传,卫汝贵)   由江苏抚标亲军1500人成立。   3、树军(3000人) 统领: 张树声 (主要部将:张树珊)   树字营加上回乡新募5个营组成。   4、庆军(2000人) 统领: 吴长庆   庆字营加上回乡新募5个营组成(不足额)。   5、鼎军(5000人) 统领: 潘鼎新   庆字营加上浦东防军组成。   6、武毅军(近2万人) 统领: 李昭庆   19个营(马队2000人)   7、勋字,松字,桂字营 统领:杨鼎勋   共计 10000人。   8、庆军及荣字,常字营 统领:刘秉璋   共计 6000人。   9、奇字营 统领:刘士奇   共计 3500人。   10、华字营 统领:吴毓芬   共计 2000人。   11、开字营 统领:王永胜   共计 5500人(原程学启)。   新募:   魁字2营,亲兵1营,凤字7营 共计5000人。   唐仁廉马队3营   重要战事记   平定苏南 1862年11月18日,常熟太平军守将骆国忠投降。李鸿章乘机率淮军发起收复苏、常的战役。经过与前来平叛的太平军反复激战,淮军最终攻克常熟、太仓、昆山等地。在初步扫清苏州外围后,李鸿章制订了三路进军计划,中路程学启统率,由昆山直趋苏州;北路李鹤章、刘铭传从常熟进攻江阴、无锡;南路则下攻吴江、平望,切断浙江太平军增援的道路。1863年7月,程学启部兵临苏州城厂,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军自天京往援,大战于无锡大桥角,太平军失利。十一月初五,苏州太平军守将郜永宽等杀死守城主将慕王谭绍光,开城投降。但淮军入城后,李鸿章采纳程学启的建议,诱杀了8降将,并遣散余众。此后,淮军节节胜利。1864年,攻克常州,太平天国护王陈坤书被捕杀。苏南地区的太平军基本被肃清。   平复捻军 1865年十月,剿捻统帅僧格林沁全军覆没于山东菏泽。清廷命曾国蒲为钦差大臣,北上督师剿捻,以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负责调兵、筹饷等后勤事宜。由于湘军大部已裁撤,因此曾国藩北上率领的多为淮军。但是,一方面,当时捻军正值势旺,作战快速多变;另一方面,曾国藩无法有效指挥淮军。因此,历时一年半,曾国藩督师无功,清廷不得不于1866年11月改命李鸿章为钦差大臣,接办剿捻事务。1S6u年6月初,西捻军与淮军主力刘铭传、郭松林、潘鼎新部遭遇,一场激战,西摅军伤亡殆尽,张宗禹等二十余人突围至徒骇河边,不知所终,西捻军从此覆灭。   基隆大捷 1884年10月初,法军进攻台湾基隆,刘铭传诱之陆战,两面夹击,大败法军。告捷后弃城保沪,取得沪尾大捷。1885年,法军得不到给养,被迫撤出。   镇海保卫战 1885年3月,法舰队进犯招宝山,时任浙江巡抚的刘秉璋积极备战,镇海炮台守备吴杰奋勇抵抗,法军海军司令孤拔的座舰被击中,孤拔身受重伤,6月11日死于澎湖岛。   镇南关大捷 1885年2月,法军进攻谅山,清兵退至镇南关。老将冯子材命王孝祺部驻守西峙,自己扼守镇南关。3月23日,盘踞谅山的法军倾巢出动,扑向镇南关,24日越墙进犯,冯子材率将士猛烈搏斗,将法军击退,并乘胜追击,连破文渊、谅山,将法军逐至郎甲以南,重伤东部法军统帅尼格里。法军陷入困境,茹费理内阁倒台。   黄海海战 1894年9月17日,中日双方海军的主力在黄海决战。开战后,北洋舰队重创日本比壑、赤城、西京丸诸舰。但北洋舰队中致远舰亦受重伤,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旅舰,下令向敌先锋舰吉野猛冲,以求同归于尽,不幸中敌鱼雷,200余人牺牲。下午,北洋舰队10舰中,沉四、逃二、伤二,只余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依然奋勇搏战,并重创日本旗舰松岛。   威海卫之战 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的最后一战。此战双方兵力众寡悬殊。丁汝昌坐镇指挥的刘公岛成为孤岛。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祜亨致书了汝昌劝降,遭丁汝昌拒绝。5日凌晨,旗舰定远中雷搁浅,仍做水炮台使用,继续搏战。10日,定远弹药告罄,刘步瞻下令将舰炸沉,以免资敌,并自杀与舰共亡。11日,丁汝昌在土降将领的胁迫下,拒降自杀。17日,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没。
淮军公所
  淮军公所,是一座具有南方和北方风貌的混合建筑体。整体布局严谨,当你步入其间细观之,既能感受到北方建筑的古朴浑厚,也能欣赏到南方建筑的精巧秀美。其建筑特色突出了一个“精”字。在每幢建筑上,无论是砖雕、石雕或木雕,件件都称得上艺术品。总之,这组具南北风韵合璧不俗的院落群体,布局错落有致,雅而不俗,比例得当,实为一组佳作。如今我们身置其中,注目凝神去仔细品味和赏读它时,似乎可以看到这些大师们的屏息凝神之态,听到当年工匠们的行刀刻刃之声,充分体现了艺人们深邃的生活感悟,丰富的艺术情趣,强烈的审美追求和卓越的表现技巧。而我们也确饱尝了一次难得的艺术享受。   这座具有南北方特色的古建群体,在我国北方是少有的,而保留到现在更是幸运的,目前它是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从历史的角度看“淮军公所”更有其独特的内涵,是任何事物不能替代的。在中国近代军事发展史上,了解和研究“淮军”这一军系的兴亡盛衰,对于那些已经消失的人和事,扣问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是有着一定现实意义的。如果说淮军兴起于安徽省的安庆,而终止就在直隶省的保定,“淮军昭忠祠暨公所”为准军画了一个圆满句号。它传承着丰厚的历史内涵,集史料和建筑艺术于一身,是一座活生生的历史课堂,也是一处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基地。有人把建筑称之为“石头的史书”、“凝固的乐章”,比喻是非常恰当的。   淮军公所建筑风格南北兼容,别具一格,规模宏大。从现存建筑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其迎宾院、戏楼、享堂、昭忠祠均为徽式建筑风格,而北部的几个院落则是北方的四合院形制,两种风格形成鲜明对照,既能感受到北方建筑的古朴浑厚,也能欣赏到南方建筑的精巧秀美。每幢建筑上,无论是砖雕、石雕或木雕,件件都称得上艺术品。随着历史长河的流逝,从全国范围看,作为记叙近代淮军历史的古建筑,如今多荡然无存,而充分体现晚清徽派祠堂建筑风貌,在我国北方唯一保存完好的就是保定淮军公所了,实是难得。因此,淮军公所自然就成为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和研究、欣赏清代徽派祠堂建筑的最好实物史料。1984年,保定市政府公布此处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拟定维修和保护措施;1993年被河北省政府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国家建设部、文化部联合评定为河北省唯一的一处国家级优秀近现代建筑。   淮军公所地处保定古城区西南隅的淮军公所全称“淮军昭忠祠暨公所”,是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于光绪十四年至光绪十七年(1888年—1891年)经专折奏准,奉诏修建的“淮军昭忠祠”及“公所”(淮军办公驻地)合一的建筑群,占地约30亩。此祠是继苏州、无锡、武汉之后为祭奠在战斗中阵亡的淮军将士修建的第四座“昭忠祠”,也是规模最宏大的一座。淮军公所位于保定市环城西路220号,是李鸿章为纪念淮军在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阵亡的“将士”而建的昭忠祠,并兼有安徽会馆之功能。李鸿章死后改为李鸿章祠堂。   淮军公所规模宏大,整体呈不规则矩形,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40米,占地面积约40亩,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分7个区域。一是正门以内的前院,为办公和迎送客人之所。二是戏楼和公祭区,位于前院的后部。三是生活住宅区,有三个院落,位于戏楼的后部。四是神厨库,即伙房,位于前院的东侧。五是死亡将士纪念区,两个院落,位于前院的西侧,两个院落东西廊的墙壁上,刻满阵亡“将士”的生平。六是荷花塘,即花园区,位于该所的西南部。七是停放车马的马厩区,位于该所的西北区。由以上布局可以看出规模之大。
百科

淮军是由哪些人组成?请列举有关战例及其屠杀。

我是江淮人,对淮军很敬仰!
李鸿章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创办的一支勇营军队——淮军,在中国近代社会存在近40年,并深为清王朝所倚重,究其原因,除诸种社会历史因素之外,它本身的近代化(或称“西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就淮军近代化问题略抒浅见。

淮军的近代化,包括武器装备、组织编制、训练教育等方面,其中以武器装备近代化为先。

淮军成军时,一切均仿湘军,武器装备主要为大刀、长矛、小枪(鸟铳)、抬枪、劈山炮等旧式兵器。同治元年八月(1862年9月),淮军进驻上海还不到五个月,李鸿章就已令淮军各营添练洋枪小队,共有洋枪千杆。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淮军装备洋枪的数量不断增多。同治三年五月,李鸿章称:淮军枪炮最多而精,郭松林、杨鼎勋、刘士奇、王永胜四军1.5万人,洋枪万余支,刘铭传所部7000余人,洋枪4000支。在镇压捻军起义时,淮军陆师5万余人,约有洋枪4万杆,摒弃了旧式兵器的大部,而装备近代西洋枪炮。以后,淮军所装备的西洋武器,也随着西洋武器的不断更新而更新。洋枪由前膛更新为后膛;洋炮则由前膛短炸炮更新为长炸炮、后膛钢炮。

淮军的新式武器装备,最初主要是通过各种渠道购自外洋。但是,向外洋购买价格昂贵,又缓不济急。因此,在向外洋购买的同时,开始自设局厂制造新式军火,首先制造新式军火的兵工厂,有上海的三个炸弹(炮弹)局,统称“上海炸弹三局”,分别由英国人马格理、淮军将领丁日昌、韩殿甲负责,用机器制造开花炮弹。淮军攻陷苏州后,李鸿章把由英人负责的上海炸弹局迁至该地,并购买机器设备,成立苏州洋炮局,每周可生产1500至2000发枪弹和炮弹。同治四年五月,李鸿章在丁日昌、韩殿甲两炮局的基础上,又购买了美国的机器设备,组建了规模更大的江南制造总局。该局生产的新式军火种类繁多,有西式前膛来福枪、林明敦边针枪、林明敦中针枪、黎意兵枪、快到新枪,九磅子前膛炮、阿姆斯脱郎800磅大炮、100磅至380磅大炮,以及各种火药、枪炮子弹和水雷等。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后,把苏州洋炮局迁至南京,扩建为金陵制造局,制造各种枪炮子弹等。同治九年,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后,即接管由通商大臣崇厚督办的天津机器局,并加以扩大。以上几个兵工厂全部采用大机器生产,所制造的各种新式武器、弹药,全部或部分供应淮军,使其武器装备的近代化有了基本保证。

淮军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变化,相应地在组织编制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变化。首先,是洋枪队的增设。淮军初起,以营为单位,每营由刀矛、小枪、抬枪、劈山炮等队混编。同治元年八月,淮军各营已编配洋枪小队;淮军程学启部于十月还组建了洋枪营。这在当时已算是一种新式编制。其次,是炮队的编成。同治三年五月,淮军由程学启和刘铭传所部炮队,组建成专门的炮兵部队。旋又接管常胜军炮队600人。次年,淮军共组建开花炮队四营,均装备了开花炸炮。到光绪三年(1877年)淮军仿德国炮兵营制,组建新式炮队19营,装备德国克虏伯后门钢炮114尊。第三,淮军增编了名为“长夫”的“工程兵”。长夫之制本于湘军,每营设180人,承担搬运弹药、军装、抬枪、劈山炮等杂役。随着武器装备和作战方式的改变,淮军的长夫则主要担负修筑洋式炮台、营垒和疏河、修路等工程任务,与西方早期的工程兵相似。此外,淮军中编有骑兵部队。骑兵虽属清军旧有建制,但淮军的骑兵已与旧式骑兵不同,弁兵皆装备双响短洋枪。

淮军武器装备的近代化,必然导致采用先进的训练方法。淮军刚到上海,李鸿章就密令其将弁学习外国军队的“临敌布阵之法”。随后,淮军将领刘铭传聘请一名法国军官,在营中教练施放洋枪。从同治二年开始,李鸿章便令各营雇觅洋人,教练使用炸炮、洋枪之法。到光绪十年,李鸿章又令驻德公使李凤苞在德国选雇德军退伍军官24人来华,到淮军各营教练枪炮技艺和西方战阵新法。同时,又派淮军将弁卞长胜等7人赴德国,入武学院学习德国最新枪法、操法、设伏、绘图、布阵等军事技术。他们学成回国后,即担任淮军的军事教官。

新式训练需要大批掌握新式军事技术的教育人才,为此,淮军积极推行新式军事教育。李鸿章除派淮军部分将弁出国留学外,还自行创设军事学堂。光绪十一年,李鸿章奏准在天津仿照西方军事学院之制设立武备学堂,聘请德国军官10余人为教官,挑选淮军弁兵入堂学习。学堂设置的课程有兵法、地利、军器、炮台、算法、测绘等;学生除完成专业课程外,每天还要操练炮队、步队、工兵队及分合阵法。学生毕业后,回原单位传授所学军事技术。军事学堂的设立,对于新式军事技术的普及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了淮军其他方面近代化的深入发展。

淮军的近代化之所以发生和不断深入,从当时社会背景来看,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沉重打击后,清朝统治者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开始惊醒过来。面对西方的武力挑战,统治阶级中一部分人认识到刀矛弓箭与枪炮船舰的差距,提出效法西方以求“自强”。咸丰十年,奕
哈哈我也是江淮人

李鸿章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创办的一支勇营军队——淮军,在中国近代社会存在近40年,并深为清王朝所倚重,究其原因,除诸种社会历史因素之外,它本身的近代化(或称“西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就淮军近代化问题略抒浅见。

淮军的近代化,包括武器装备、组织编制、训练教育等方面,其中以武器装备近代化为先。

淮军成军时,一切均仿湘军,武器装备主要为大刀、长矛、小枪(鸟铳)、抬枪、劈山炮等旧式兵器。同治元年八月(1862年9月),淮军进驻上海还不到五个月,李鸿章就已令淮军各营添练洋枪小队,共有洋枪千杆。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淮军装备洋枪的数量不断增多。同治三年五月,李鸿章称:淮军枪炮最多而精,郭松林、杨鼎勋、刘士奇、王永胜四军1.5万人,洋枪万余支,刘铭传所部7000余人,洋枪4000支。在镇压捻军起义时,淮军陆师5万余人,约有洋枪4万杆,摒弃了旧式兵器的大部,而装备近代西洋枪炮。以后,淮军所装备的西洋武器,也随着西洋武器的不断更新而更新。洋枪由前膛更新为后膛;洋炮则由前膛短炸炮更新为长炸炮、后膛钢炮。

淮军的新式武器装备,最初主要是通过各种渠道购自外洋。但是,向外洋购买价格昂贵,又缓不济急。因此,在向外洋购买的同时,开始自设局厂制造新式军火,首先制造新式军火的兵工厂,有上海的三个炸弹(炮弹)局,统称“上海炸弹三局”,分别由英国人马格理、淮军将领丁日昌、韩殿甲负责,用机器制造开花炮弹。淮军攻陷苏州后,李鸿章把由英人负责的上海炸弹局迁至该地,并购买机器设备,成立苏州洋炮局,每周可生产1500至2000发枪弹和炮弹。同治四年五月,李鸿章在丁日昌、韩殿甲两炮局的基础上,又购买了美国的机器设备,组建了规模更大的江南制造总局。该局生产的新式军火种类繁多,有西式前膛来福枪、林明敦边针枪、林明敦中针枪、黎意兵枪、快到新枪,九磅子前膛炮、阿姆斯脱郎800磅大炮、100磅至380磅大炮,以及各种火药、枪炮子弹和水雷等。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后,把苏州洋炮局迁至南京,扩建为金陵制造局,制造各种枪炮子弹等。同治九年,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后,即接管由通商大臣崇厚督办的天津机器局,并加以扩大。以上几个兵工厂全部采用大机器生产,所制造的各种新式武器、弹药,全部或部分供应淮军,使其武器装备的近代化有了基本保证。

淮军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变化,相应地在组织编制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变化。首先,是洋枪队的增设。淮军初起,以营为单位,每营由刀矛、小枪、抬枪、劈山炮等队混编。同治元年八月,淮军各营已编配洋枪小队;淮军程学启部于十月还组建了洋枪营。这在当时已算是一种新式编制。其次,是炮队的编成。同治三年五月,淮军由程学启和刘铭传所部炮队,组建成专门的炮兵部队。旋又接管常胜军炮队600人。次年,淮军共组建开花炮队四营,均装备了开花炸炮。到光绪三年(1877年)淮军仿德国炮兵营制,组建新式炮队19营,装备德国克虏伯后门钢炮114尊。第三,淮军增编了名为“长夫”的“工程兵”。长夫之制本于湘军,每营设180人,承担搬运弹药、军装、抬枪、劈山炮等杂役。随着武器装备和作战方式的改变,淮军的长夫则主要担负修筑洋式炮台、营垒和疏河、修路等工程任务,与西方早期的工程兵相似。此外,淮军中编有骑兵部队。骑兵虽属清军旧有建制,但淮军的骑兵已与旧式骑兵不同,弁兵皆装备双响短洋枪。

淮军武器装备的近代化,必然导致采用先进的训练方法。淮军刚到上海,李鸿章就密令其将弁学习外国军队的“临敌布阵之法”。随后,淮军将领刘铭传聘请一名法国军官,在营中教练施放洋枪。从同治二年开始,李鸿章便令各营雇觅洋人,教练使用炸炮、洋枪之法。到光绪十年,李鸿章又令驻德公使李凤苞在德国选雇德军退伍军官24人来华,到淮军各营教练枪炮技艺和西方战阵新法。同时,又派淮军将弁卞长胜等7人赴德国,入武学院学习德国最新枪法、操法、设伏、绘图、布阵等军事技术。他们学成回国后,即担任淮军的军事教官。

新式训练需要大批掌握新式军事技术的教育人才,为此,淮军积极推行新式军事教育。李鸿章除派淮军部分将弁出国留学外,还自行创设军事学堂。光绪十一年,李鸿章奏准在天津仿照西方军事学院之制设立武备学堂,聘请德国军官10余人为教官,挑选淮军弁兵入堂学习。学堂设置的课程有兵法、地利、军器、炮台、算法、测绘等;学生除完成专业课程外,每天还要操练炮队、步队、工兵队及分合阵法。学生毕业后,回原单位传授所学军事技术。军事学堂的设立,对于新式军事技术的普及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了淮军其他方面近代化的深入发展。

淮军的近代化之所以发生和不断深入,从当时社会背景来看,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沉重打击后,清朝统治者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开始惊醒过来。面对西方的武力挑战,统治阶级中一部分人认识到刀矛弓箭与枪炮船舰的差距,提出效法西方以求“自强”。咸丰十年,奕
1862年,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又出现了一支凶悍的地主武装,这就是李鸿章的淮军。淮军是曾国藩的湘军扩张的产物,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中发展壮大,并成为扼杀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力量;之后,又成为绞杀捻军起义的主力军。随着淮军的日益强盛,其创建者和统领李鸿章的政治权力越来越膨胀,淮军由地主军事武装组织逐渐演变为左右时局的政治集团,不仅担负着当时军事和国防的重任,而且影响到政治、外交、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李鸿章和他的淮军支撑了晚清四十年的局面,维系着清政府的命运。
一、李鸿章和淮军的崛起
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1823年2月出生于安徽合肥。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及第后入翰林院,开始仕途生涯。
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金田发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并以风卷残云之势迅速向长江中下游挺进。1853年3月,攻克金陵,更名天京,定都于此。清廷震惊,命周围各省在籍大臣举办团练,配合绿营军(清朝中央的正规军)与太平军作战。翰林院编修李鸿章奉命随同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回安徽办理团练。此时,已在长沙举办本省团练的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抓住当时紧张局势,编练成湘军与太平军作战。湘军在军事上步步得势,人数在不断增加,逐渐成为各地主武装中最强大的一支。在皖乡,李鸿章因与太平军作战功绩卓著而受到朝廷封赏,也因此为众人所忌,“无所就,乃弃去”,于1858年投身曾国藩的幕府,成为湘军的一员。咸丰十年(1860)闰三月,清政府赖以抵御太平军、屏障苏沪的江南大营被攻破,软差大臣和春战败而亡,绿营军主力瓦解。于是,羽翼已丰的湘军便成了清政府镇压太平军唯一可以依靠的主要力量。曾国藩被授两江总督和钦差大臣,总揽军权,湘军得以迅速扩充。
是时,太平军连克江苏、浙江等地城池,直捣杭州,威逼上海,清军孤守镇江,形势危急。清政府令曾国藩派兵援驻镇江,而惶恐不安的上海官绅也派代表赴安庆向曾国藩乞师求援。湘军虽然实力很强,但要应付江南四省的战局,仍感兵力不足。但出兵东援苏沪,既可以造成湘军东西两线互相配合分进合击之势,迫使太平军陷于两面作战的困境,又可以直接控制苏沪的饷源,保证每月可得白银十万两接济湘军,以补军饷之不足。这对湘军的扩张确实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曾国藩经过慎重考虑,同意出兵救援。但在组建援沪之师的人选上,却斟酌再三,最后决定让李鸿章担此重任,回家乡招募新勇。李鸿章之所以深得曾国藩的信任,成为湘军扩张营伍的人选,一是他与曾国藩不同寻常的关系。李鸿章之父文安与曾国藩是道光十八年(1838)同榜进士,又同为京官,结为世交。李鸿章1844年中举后即入曾国藩门下,一直以师事曾国藩。二是李鸿章入曾氏幕府之后,由于他翰林出身的背景,以及他在皖乡办团练、与太平军作战的经验和功绩,深得曾国藩的赏识,成为曾国藩的得力助手。曾国藩认为他“才可大用”,保奏留在幕中,协理军务。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李鸿章把组建自己的勇营,救援苏沪,作为实现自己政治野心的转机与进阶。他回到家乡庐州,尽心竭力,快速组建了一支由旧有团练为主的地主武装——共计十三个营,六千五百人。其中有潘鼎新的鼎字营、张树声张树珊兄弟的树字营、刘铭传的铭字营、吴长庆的庆字营、张遇春的春字营。因为这支队伍主要是从淮河流域招募的,所以叫“淮勇”(“勇”以区别于清朝国家的正规军),史称淮军。
1862年4月至6月,上海官绅雇用英国商船,将淮军分批全部运抵上海,淮军开始了对太平天国革命的镇压。从此,淮军及其创建者李鸿章开始在晚清的历史舞台上崛起。
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和捻军起义
淮军抵沪后,一切都按李鸿章的部署进行着。此时,李鸿章已授理江苏巡抚之职,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地位日渐巩固。
淮军也在积极扩充,因为十三营的兵力实在难以支撑当时的战局。李鸿章通过回皖乡招募、改编前江苏巡抚薛焕所部防军、借将带兵、收编两淮团练和太平军降众等方式积极扩充营伍,新增营头达三十多个。与此同时,李鸿章还加紧“练兵练器”,全面提高淮军的作战能力。淮军初至上海时,洋人见淮军衣装朴陋,辄“笑指为乞丐”。李鸿章曰:“兵贵能战,非徒饰观?迨吾一试,笑未晚也。”(《清史稿·李鸿章传》卷410)1862年6月中旬,淮军在上海虹桥、徐家汇等地经过苦战,接连获捷,捕杀太平军三千余人。于是,洋人对李鸿章大加叹服,皆“以拇指示之”。
李鸿章还勾结英法干涉军以及美国人华尔率领的常胜军(即洋枪队),与淮军联手对付太平军。他亲眼目睹了洋枪洋炮的神奇,不惜重金购买洋枪洋炮武装淮军,并聘请外国军官教练淮军。淮军的装备很快精良起来,战斗力也大为提高。
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中,李鸿章采取了“用沪平吴”的战略。他首先加强了对上海的防御,使太平军难以挺进淞沪,继而攻击其周围地区,配合湘军作战。淮军从1862年3月创建至1864年7月先后收复了被太平军占领的城池有南汇、江阴、无锡、苏州、宜兴、溧阳、嘉兴、常州、平湖、海盐、长兴、湖州、广德等二十多个府州县,杀戮和诱降了大批太平军将士,大大削弱了太平军有生力量,对湘军攻陷天京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至朝廷在“论功行赏”时,封李鸿章为一等肃毅伯,并赏戴双眼花翎。
淮军以十三营的兵力进驻上海,至天京陷落时,全军已发展成为一支近一百二十营,六七万人的强大武装。之后,淮军又成为清政府“剿捻”的主力。
捻军是活动在皖北、鲁西南等地的农民武装。起初规模不是很大,1855年,各路捻军会合后,势力逐渐强盛。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捻军成为最活跃、最有力量的抗清武装。1865年5月,赖文光指挥捻军在山东曹州歼灭了清朝的主力军队,主帅、软差大臣僧格林沁战死。清朝廷大为震撼,命曾国藩为软差大臣赴山东督师“剿捻”。此时,曾国藩的湘军在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后,大部分已经裁撤了,因此“剿捻”的主要兵力是淮军。曾国藩的八万“剿捻”大军中有六万是配有洋枪洋炮、装备精良的淮军。
由于淮军一直听命于李鸿章,以致曾国藩调动指挥起来不能得心应手。1866年秋末,捻军突破曾国藩的防线,湘淮军一蹶不振。之后,捻军兵分东西两支:由赖文光、任化帮率领的一支,在山东和中原一带作战,为东捻军;由张宗禹率领的一支,联合回民军在陕、甘一带成为犄角之势,称为西捻国。同年年底,清朝廷改授李鸿章为软差大臣,专办“剿捻”。李鸿章亲临指挥,呼风唤雨,游刃有余。他妥善解决了淮军的粮饷供应问题,并借鉴曾国藩“剿捻”的经验,实行“划河圈地”、“以静制动”的作战方针。这样,从1866年12月李鸿章领命到1868年1月赖文光被害,仅一年一个月的时间,东捻军就被淮军镇压下去了。
在剿杀西捻军时,淮军遭到张宗禹率部的顽强抵抗,加之李鸿章与左宗棠在战略上的分歧,一时进攻受阻。然而天公帮了淮军的大忙,五月中旬以后,黄河水暴涨,形成天然防线,捻军受到致命威胁,淮军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八月,西捻军全军覆没,张宗禹投水而死。李鸿章的淮军“剿捻”大获成功。此时,淮军达到鼎盛,兵力达七万多人。
三、从军事武装到政治集团
根据清代制度和惯例,无论何种军事行动,一旦战争任务完成,八旗必须遣返防地,绿营必须遣返汛地,团勇则须解散归农,统兵将帅则各归建制。然而,自僧格林沁战死后,清朝廷已派遣不出领兵大将,而国家正规军又不足依恃,因此,淮军在“剿捻”后虽然有所裁撤,但仍是保卫国家的重要力量。1870年李鸿章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淮军更是长期防守北疆的门户,担负国防重任。我们来粗略看看淮军布防与作战情况:
同治九年(1870)至光绪八年(1882),淮军所防区域为直隶、保定、天津、山东、江苏、吴淞海口、湖北、山西、陕西等地,约四五万人;1884年中法战争时,布防北洋及经扩充分防各地的淮军共有一百三十二营;1894年中日战争时,淮军增扩至一百四十六营。战后虽大量削减,留防南北洋的淮军尚有六十三营。1898年大练新军时,裁为二十营,而这二十营的淮军仍然成为1900年与八国联军之役的首当其冲者。淮军在巩固国防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之后,保卫国家的重任被袁世凯的新式陆军所取代,淮军的历史使命才宣告完结。
清政府正是依靠淮军这样一支武装安内攘外,防患固本。而淮军的创建者和统领李鸿章也正是凭借自己掌握的兵权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李鸿章曾经这样概括自己的一生:“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他的戎马、封疆、洋务都与他一手创建的淮军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他1870年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这一要职,也正是手中掌有重兵之权。作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人选必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统兵大权和才能,能够确保京师安全;二是具有应对外交的经验和能力。李鸿章就任此职后权力极度膨胀,“坐镇北洋,遥执朝政。凡内政外交、枢府常倚为主,在汉臣中权势最巨”(刘体智《异辞录》卷二,转引自苑书义《李鸿章传》第160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随着李鸿章的权势日趋显赫,淮军已从军事武装演变成为势力强大的政治集团。
“坐拥重兵,挟淮军以揽权”(秦钟简《请罢斥李鸿章片》)的李鸿章,积极扶植自己的政治势力,巩固淮系集团的政治地位。他“任人唯亲”,重用亲属,提拔部属乡里,“淮军将校,果有能者,无不用也”。其兄李瀚章官至湖广总督,曾积极协助他筹建海防;部下张树声曾为两广总督,并在李鸿章丁忧期间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刘秉璋官至四川总督;潘鼎新为云南、广西巡抚。他们都是淮籍人。又如,李鸿章格外看重的北洋海军,也用老乡丁汝昌作统帅。本来海军提督必须具有多年领兵经验,并深谙西洋海战者才能胜任,而丁汝昌对军舰、海战茫然无知。这也是导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失利的原因之一。李鸿章深知政治集团内部团结和稳定的重要性,利用宗族、姻亲、同年、师生等关系,紧密淮系将领间、将弁音、幕僚间的联系,比如张树声与树珊、树屏为兄弟关系,张遇春与子志邦、侄志鳌为父子叔侄关系等。李鸿章还仿恩师曾国藩建立军幕,使之成为许多人获取政治地位的途径,由此而攀致高位。幕府僚臣中丁日昌、王凯泰、郭嵩焘、钱鼎铭、倪文尉、刘瑞芬、刘郇膏、李元华等都官至巡抚,而郭柏荫、周馥位至总督。
李鸿章还想方设法笼络当时在政治上、社会上有名望、有影响力的人士,扩展淮系集团的政治影响。李鸿藻是同治帝的师傅,后为军机大臣,慈禧太后用他与栾@①联手来牵制奕@②与李鸿章的势力。李鸿藻和他的老乡直隶人张佩纶、张之洞都是当时有名的“清流派”的头目,他们议论时政,左右舆论。当张佩纶因马江战败,被夺职遣戍三年回来以后,李鸿章把爱女菊耦许配给他为妻。时菊耦刚过二十,而他已年满四旬,且系三娶。李鸿章择他为婿,表面是用其才,实际上是想借他疏通李鸿藻。
淮系集团的影响力还渗透到晚清的外交、文化教育、工业经济等许多方面。“李鸿章生平事业,就其个人而言,以淮军为重要;就国家而言,则以外交为最重要,其次则为海防设施,又次则为工业建设”(王尔敏《淮军志》,中华书局,1987年8月版,第384页)。在文化教育方面,李鸿章为首的淮系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建立新式学堂、选派人员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工业经济方面,淮系洋务派除了发展军事工业外,还积极兴办民用企业。比如,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李鸿章奏设的第一个棉纺织工厂;中国最早的电报、铁路也是淮系最先倡办的。在外交事务方面,“李鸿章主持外交海防,一身系国家安危,所承担者是国家的大利大害,亦即清室政权的命运”(同上)。李鸿章早在淮军抵沪后就开始与外国人接触,在以后的戎马和政治外交生涯中,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洋人、了解洋人。他被公认是当时最能与外国人打交道、最具外交能力的人,以至被称为“东方俾斯麦”。他曾出使俄、英、德、法、美、荷、比等欧美国家,多次代表清政府主持与外国侵略者的谈判。1900年7月,已近八旬的李鸿章又以全权大臣的身份代表清政府与“八国联军”和谈。是擅长外交也好,丧权辱国也罢,李鸿章无疑是当时国际外交上的风云人物。
当然,淮系集团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淮系集团本身,而在于通过淮系集团的影响力大大提高了汉人在朝廷的政治地位。在清政府内部,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满汉畛域之见,清朝的统治者对汉族官员在文化上利用,在政治上可能也予以尊宠,但绝不授以左右时政的权位,更没有让汉人掌握过兵权。直到太平天国革命时,赖以镇压太平军的绿营军主力瓦解,清朝廷才不得不借助当时势力正强盛的湘军去镇压太平军,于是湘军的统领曾国藩才成为第一个掌握重要兵权的汉人。之后,清政府赖以“剿捻”的领兵大将僧格林沁战死,才使得淮军成为清政府可以依恃的力量,李鸿章也才可能成为又一位掌握重兵之权的汉人。曾国藩、李鸿章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的勃兴,标志着满汉之间矛盾的淡化,标志着清朝的权力中心由朝廷而向官员大臣尤其是汉族官员下移。但曾国藩因病故而过早地离开了政治舞台,李鸿章“坐镇津门”达二三十年之久,其影响自然是曾氏所不及。“凡所指置,足奠邦基。……坐镇津门,朝廷大事,悉咨而后行。北洋章奏,所请无不予也。……安内攘外,声望极一时之盛”(刘体智《异辞录》卷二,见王尔敏《淮军志》,中华书局,1987年8月版,第393页)。光绪二十年(1894),清廷赏戴其三眼花翎,这是汉人享受到的最高尊宠,即便满族大员也仅三四人获此荣耀。
李鸿章和他的淮军崛起并活跃在晚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满汉矛盾乃至君臣之间的矛盾都十分尖锐的历史时期,从军事而至政治、外交、文化、经济,维系着清政府的命运。《清史稿·李鸿章传》对李鸿章有如下评论:“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淮系集团从根本上动摇了满汉畛域之见,真正确立了汉人的政治地位,也为康梁的“戊戌变法”奠定了政治基础。淮系的晚出者袁世凯继承了李鸿章的衣钵,凭手中掌握的北洋军镇压资产阶级革命,维护北洋政府的反动统治。从某种意义上说,“戊戍变法”及袁世凯的北洋政府统治都是李鸿章和淮军影响的继续。
1862年,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又出现了一支凶悍的地主武装,这就是李鸿章的淮军。淮军是曾国藩的湘军扩张的产物,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中发展壮大,并成为扼杀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力量;之后,又成为绞杀捻军起义的主力军。随着淮军的日益强盛,其创建者和统领李鸿章的政治权力越来越膨胀,淮军由地主军事武装组织逐渐演变为左右时局的政治集团,不仅担负着当时军事和国防的重任,而且影响到政治、外交、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李鸿章和他的淮军支撑了晚清四十年的局面,维系着清政府的命运。
一、李鸿章和淮军的崛起
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1823年2月出生于安徽合肥。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及第后入翰林院,开始仕途生涯。
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金田发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并以风卷残云之势迅速向长江中下游挺进。1853年3月,攻克金陵,更名天京,定都于此。清廷震惊,命周围各省在籍大臣举办团练,配合绿营军(清朝中央的正规军)与太平军作战。翰林院编修李鸿章奉命随同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回安徽办理团练。此时,已在长沙举办本省团练的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抓住当时紧张局势,编练成湘军与太平军作战。湘军在军事上步步得势,人数在不断增加,逐渐成为各地主武装中最强大的一支。在皖乡,李鸿章因与太平军作战功绩卓著而受到朝廷封赏,也因此为众人所忌,“无所就,乃弃去”,于1858年投身曾国藩的幕府,成为湘军的一员。咸丰十年(1860)闰三月,清政府赖以抵御太平军、屏障苏沪的江南大营被攻破,软差大臣和春战败而亡,绿营军主力瓦解。于是,羽翼已丰的湘军便成了清政府镇压太平军唯一可以依靠的主要力量。曾国藩被授两江总督和钦差大臣,总揽军权,湘军得以迅速扩充。
是时,太平军连克江苏、浙江等地城池,直捣杭州,威逼上海,清军孤守镇江,形势危急。清政府令曾国藩派兵援驻镇江,而惶恐不安的上海官绅也派代表赴安庆向曾国藩乞师求援。湘军虽然实力很强,但要应付江南四省的战局,仍感兵力不足。但出兵东援苏沪,既可以造成湘军东西两线互相配合分进合击之势,迫使太平军陷于两面作战的困境,又可以直接控制苏沪的饷源,保证每月可得白银十万两接济湘军,以补军饷之不足。这对湘军的扩张确实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曾国藩经过慎重考虑,同意出兵救援。但在组建援沪之师的人选上,却斟酌再三,最后决定让李鸿章担此重任,回家乡招募新勇。李鸿章之所以深得曾国藩的信任,成为湘军扩张营伍的人选,一是他与曾国藩不同寻常的关系。李鸿章之父文安与曾国藩是道光十八年(1838)同榜进士,又同为京官,结为世交。李鸿章1844年中举后即入曾国藩门下,一直以师事曾国藩。二是李鸿章入曾氏幕府之后,由于他翰林出身的背景,以及他在皖乡办团练、与太平军作战的经验和功绩,深得曾国藩的赏识,成为曾国藩的得力助手。曾国藩认为他“才可大用”,保奏留在幕中,协理军务。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李鸿章把组建自己的勇营,救援苏沪,作为实现自己政治野心的转机与进阶。他回到家乡庐州,尽心竭力,快速组建了一支由旧有团练为主的地主武装——共计十三个营,六千五百人。其中有潘鼎新的鼎字营、张树声张树珊兄弟的树字营、刘铭传的铭字营、吴长庆的庆字营、张遇春的春字营。因为这支队伍主要是从淮河流域招募的,所以叫“淮勇”(“勇”以区别于清朝国家的正规军),史称淮军。
1862年4月至6月,上海官绅雇用英国商船,将淮军分批全部运抵上海,淮军开始了对太平天国革命的镇压。从此,淮军及其创建者李鸿章开始在晚清的历史舞台上崛起。
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和捻军起义
淮军抵沪后,一切都按李鸿章的部署进行着。此时,李鸿章已授理江苏巡抚之职,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地位日渐巩固。
淮军也在积极扩充,因为十三营的兵力实在难以支撑当时的战局。李鸿章通过回皖乡招募、改编前江苏巡抚薛焕所部防军、借将带兵、收编两淮团练和太平军降众等方式积极扩充营伍,新增营头达三十多个。与此同时,李鸿章还加紧“练兵练器”,全面提高淮军的作战能力。淮军初至上海时,洋人见淮军衣装朴陋,辄“笑指为乞丐”。李鸿章曰:“兵贵能战,非徒饰观?迨吾一试,笑未晚也。”(《清史稿·李鸿章传》卷410)1862年6月中旬,淮军在上海虹桥、徐家汇等地经过苦战,接连获捷,捕杀太平军三千余人。于是,洋人对李鸿章大加叹服,皆“以拇指示之”。
李鸿章还勾结英法干涉军以及美国人华尔率领的常胜军(即洋枪队),与淮军联手对付太平军。他亲眼目睹了洋枪洋炮的神奇,不惜重金购买洋枪洋炮武装淮军,并聘请外国军官教练淮军。淮军的装备很快精良起来,战斗力也大为提高。
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中,李鸿章采取了“用沪平吴”的战略。他首先加强了对上海的防御,使太平军难以挺进淞沪,继而攻击其周围地区,配合湘军作战。淮军从1862年3月创建至1864年7月先后收复了被太平军占领的城池有南汇、江阴、无锡、苏州、宜兴、溧阳、嘉兴、常州、平湖、海盐、长兴、湖州、广德等二十多个府州县,杀戮和诱降了大批太平军将士,大大削弱了太平军有生力量,对湘军攻陷天京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至朝廷在“论功行赏”时,封李鸿章为一等肃毅伯,并赏戴双眼花翎。
淮军以十三营的兵力进驻上海,至天京陷落时,全军已发展成为一支近一百二十营,六七万人的强大武装。之后,淮军又成为清政府“剿捻”的主力。
捻军是活动在皖北、鲁西南等地的农民武装。起初规模不是很大,1855年,各路捻军会合后,势力逐渐强盛。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捻军成为最活跃、最有力量的抗清武装。1865年5月,赖文光指挥捻军在山东曹州歼灭了清朝的主力军队,主帅、软差大臣僧格林沁战死。清朝廷大为震撼,命曾国藩为软差大臣赴山东督师“剿捻”。此时,曾国藩的湘军在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后,大部分已经裁撤了,因此“剿捻”的主要兵力是淮军。曾国藩的八万“剿捻”大军中有六万是配有洋枪洋炮、装备精良的淮军。
由于淮军一直听命于李鸿章,以致曾国藩调动指挥起来不能得心应手。1866年秋末,捻军突破曾国藩的防线,湘淮军一蹶不振。之后,捻军兵分东西两支:由赖文光、任化帮率领的一支,在山东和中原一带作战,为东捻军;由张宗禹率领的一支,联合回民军在陕、甘一带成为犄角之势,称为西捻国。同年年底,清朝廷改授李鸿章为软差大臣,专办“剿捻”。李鸿章亲临指挥,呼风唤雨,游刃有余。他妥善解决了淮军的粮饷供应问题,并借鉴曾国藩“剿捻”的经验,实行“划河圈地”、“以静制动”的作战方针。这样,从1866年12月李鸿章领命到1868年1月赖文光被害,仅一年一个月的时间,东捻军就被淮军镇压下去了。
在剿杀西捻军时,淮军遭到张宗禹率部的顽强抵抗,加之李鸿章与左宗棠在战略上的分歧,一时进攻受阻。然而天公帮了淮军的大忙,五月中旬以后,黄河水暴涨,形成天然防线,捻军受到致命威胁,淮军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八月,西捻军全军覆没,张宗禹投水而死。李鸿章的淮军“剿捻”大获成功。此时,淮军达到鼎盛,兵力达七万多人。
三、从军事武装到政治集团
根据清代制度和惯例,无论何种军事行动,一旦战争任务完成,八旗必须遣返防地,绿营必须遣返汛地,团勇则须解散归农,统兵将帅则各归建制。然而,自僧格林沁战死后,清朝廷已派遣不出领兵大将,而国家正规军又不足依恃,因此,淮军在“剿捻”后虽然有所裁撤,但仍是保卫国家的重要力量。1870年李鸿章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淮军更是长期防守北疆的门户,担负国防重任。我们来粗略看看淮军布防与作战情况:
同治九年(1870)至光绪八年(1882),淮军所防区域为直隶、保定、天津、山东、江苏、吴淞海口、湖北、山西、陕西等地,约四五万人;1884年中法战争时,布防北洋及经扩充分防各地的淮军共有一百三十二营;1894年中日战争时,淮军增扩至一百四十六营。战后虽大量削减,留防南北洋的淮军尚有六十三营。1898年大练新军时,裁为二十营,而这二十营的淮军仍然成为1900年与八国联军之役的首当其冲者。淮军在巩固国防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之后,保卫国家的重任被袁世凯的新式陆军所取代,淮军的历史使命才宣告完结。
清政府正是依靠淮军这样一支武装安内攘外,防患固本。而淮军的创建者和统领李鸿章也正是凭借自己掌握的兵权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李鸿章曾经这样概括自己的一生:“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他的戎马、封疆、洋务都与他一手创建的淮军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他1870年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这一要职,也正是手中掌有重兵之权。作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人选必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统兵大权和才能,能够确保京师安全;二是具有应对外交的经验和能力。李鸿章就任此职后权力极度膨胀,“坐镇北洋,遥执朝政。凡内政外交、枢府常倚为主,在汉臣中权势最巨”(刘体智《异辞录》卷二,转引自苑书义《李鸿章传》第160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随着李鸿章的权势日趋显赫,淮军已从军事武装演变成为势力强大的政治集团。
“坐拥重兵,挟淮军以揽权”(秦钟简《请罢斥李鸿章片》)的李鸿章,积极扶植自己的政治势力,巩固淮系集团的政治地位。他“任人唯亲”,重用亲属,提拔部属乡里,“淮军将校,果有能者,无不用也”。其兄李瀚章官至湖广总督,曾积极协助他筹建海防;部下张树声曾为两广总督,并在李鸿章丁忧期间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刘秉璋官至四川总督;潘鼎新为云南、广西巡抚。他们都是淮籍人。又如,李鸿章格外看重的北洋海军,也用老乡丁汝昌作统帅。本来海军提督必须具有多年领兵经验,并深谙西洋海战者才能胜任,而丁汝昌对军舰、海战茫然无知。这也是导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失利的原因之一。李鸿章深知政治集团内部团结和稳定的重要性,利用宗族、姻亲、同年、师生等关系,紧密淮系将领间、将弁音、幕僚间的联系,比如张树声与树珊、树屏为兄弟关系,张遇春与子志邦、侄志鳌为父子叔侄关系等。李鸿章还仿恩师曾国藩建立军幕,使之成为许多人获取政治地位的途径,由此而攀致高位。幕府僚臣中丁日昌、王凯泰、郭嵩焘、钱鼎铭、倪文尉、刘瑞芬、刘郇膏、李元华等都官至巡抚,而郭柏荫、周馥位至总督。
李鸿章还想方设法笼络当时在政治上、社会上有名望、有影响力的人士,扩展淮系集团的政治影响。李鸿藻是同治帝的师傅,后为军机大臣,慈禧太后用他与栾@①联手来牵制奕@②与李鸿章的势力。李鸿藻和他的老乡直隶人张佩纶、张之洞都是当时有名的“清流派”的头目,他们议论时政,左右舆论。当张佩纶因马江战败,被夺职遣戍三年回来以后,李鸿章把爱女菊耦许配给他为妻。时菊耦刚过二十,而他已年满四旬,且系三娶。李鸿章择他为婿,表面是用其才,实际上是想借他疏通李鸿藻。
淮系集团的影响力还渗透到晚清的外交、文化教育、工业经济等许多方面。“李鸿章生平事业,就其个人而言,以淮军为重要;就国家而言,则以外交为最重要,其次则为海防设施,又次则为工业建设”(王尔敏《淮军志》,中华书局,1987年8月版,第384页)。在文化教育方面,李鸿章为首的淮系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建立新式学堂、选派人员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工业经济方面,淮系洋务派除了发展军事工业外,还积极兴办民用企业。比如,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李鸿章奏设的第一个棉纺织工厂;中国最早的电报、铁路也是淮系最先倡办的。在外交事务方面,“李鸿章主持外交海防,一身系国家安危,所承担者是国家的大利大害,亦即清室政权的命运”(同上)。李鸿章早在淮军抵沪后就开始与外国人接触,在以后的戎马和政治外交生涯中,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洋人、了解洋人。他被公认是当时最能与外国人打交道、最具外交能力的人,以至被称为“东方俾斯麦”。他曾出使俄、英、德、法、美、荷、比等欧美国家,多次代表清政府主持与外国侵略者的谈判。1900年7月,已近八旬的李鸿章又以全权大臣的身份代表清政府与“八国联军”和谈。是擅长外交也好,丧权辱国也罢,李鸿章无疑是当时国际外交上的风云人物。
当然,淮系集团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淮系集团本身,而在于通过淮系集团的影响力大大提高了汉人在朝廷的政治地位。在清政府内部,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满汉畛域之见,清朝的统治者对汉族官员在文化上利用,在政治上可能也予以尊宠,但绝不授以左右时政的权位,更没有让汉人掌握过兵权。直到太平天国革命时,赖以镇压太平军的绿营军主力瓦解,清朝廷才不得不借助当时势力正强盛的湘军去镇压太平军,于是湘军的统领曾国藩才成为第一个掌握重要兵权的汉人。之后,清政府赖以“剿捻”的领兵大将僧格林沁战死,才使得淮军成为清政府可以依恃的力量,李鸿章也才可能成为又一位掌握重兵之权的汉人。曾国藩、李鸿章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的勃兴,标志着满汉之间矛盾的淡化,标志着清朝的权力中心由朝廷而向官员大臣尤其是汉族官员下移。但曾国藩因病故而过早地离开了政治舞台,李鸿章“坐镇津门”达二三十年之久,其影响自然是曾氏所不及。“凡所指置,足奠邦基。……坐镇津门,朝廷大事,悉咨而后行。北洋章奏,所请无不予也。……安内攘外,声望极一时之盛”(刘体智《异辞录》卷二,见王尔敏《淮军志》,中华书局,1987年8月版,第393页)。光绪二十年(1894),清廷赏戴其三眼花翎,这是汉人享受到的最高尊宠,即便满族大员也仅三四人获此荣耀。
李鸿章和他的淮军崛起并活跃在晚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满汉矛盾乃至君臣之间的矛盾都十分尖锐的历史时期,从军事而至政治、外交、文化、经济,维系着清政府的命运。《清史稿·李鸿章传》对李鸿章有如下评论:“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淮系集团从根本上动摇了满汉畛域之见,真正确立了汉人的政治地位,也为康梁的“戊戌变法”奠定了政治基础。淮系的晚出者袁世凯继承了李鸿章的衣钵,凭手中掌握的北洋军镇压资产阶级革命,维护北洋政府的反动统治。从某种意义上说,“戊戍变法”及袁世凯的北洋政府统治都是李鸿章和淮军影响的继续。
中文名称: 淮军
发生时间: 1861年—1884年
所属年代: 清代
发生地点: 上海 南京 广西
事件介绍

淮军

晚清在曾国藩指使下由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军队。淮军出于湘军。1861年(咸丰十一年),太平天国向上海进军,上海清军不能作战,英国侵略军增兵又未到。时曾国藩为两江总督,驻安庆,上海地方官派代表向他求援。曾国藩早有用湘军制度练两淮勇丁的计画,即命他的得力幕僚李鸿章招募淮勇,于1862年 3月(同治元年二月)在安庆编成一军,称“淮勇”,又称“淮军”。其后,淮军乘英国轮船,闯过太平天国辖境,前往上海,与英国侵略军合作对抗太平军。

淮军成立时有六千五百人。1862年4、5月间抵上海后,又以外国侵略者的支持和上海海关税收购置洋枪洋炮,扩编部队。至1864年,淮军先与英、法侵略军和常胜军相勾结,在上海附近对抗太平军,继配合湘军在苏、浙等地进攻太平天国。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江苏南京)陷落后,1864年秋冬,淮军经过裁撤,尚存一百零四营,五万余人。1865年至1868年间,先后在曾国藩、李鸿章率领下,在安徽、湖北、河南、山东、江苏、直隶(约今河北)等地,作为清军主力与捻军作战。捻军被镇压后,淮军担负北自天津、保定,南迄上海、吴淞,南北数千里江海要地的防守。李鸿章以淮军势力为基础,掌握了国家外交、军事和经济大权,成为晚清政局中的重要人物。淮军主要将领张树声、刘铭传、周盛波、潘鼎新、吴长庆、丁汝昌、叶志超、卫汝贵、聂士成等,形成淮系军阀,是统治阶层中一个重要的武装政治集团。

淮军营制,出自湘军。每营五百人,用抬枪、小枪一百二十余杆。1863年,各营于营、哨官外别延西洋军官充任“教习”,训练洋操,并改抬枪、小枪等队为洋枪队;其劈山炮队亦改为开花炮队。因使用新式兵器需人较多,故每营人数连长夫在内增至七八百人不等。1877年(光绪三年),又参照德国营制,建立克虏伯炮队。因此,在中国近代兵制史上,由湘军创立的勇营制度,到淮军则发展为参用西法的制度。淮军虽承袭湘军制度,但训练用洋操,兵器是洋器,并聘有西洋军官为教习,这和当年湘军用土法土器与由书生自任教练者迥然有别,成为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开端。但淮军并未改变勇营旧制,因而体制本身存在种种矛盾和弊端,例如,营以上指挥困难,统领与统领之间各不相下。淮军延聘西洋军官仅用于平时教练,战时调度仍由将弁。淮军的统领、营官、哨官都未习西法,作战时由他们妄行调度,军队平日所学全归无用。

1884年中法战争时,淮军在广西战败,张树声、潘鼎新被革去督、抚职;中日甲午战争中,丁汝昌指挥的北洋海军和叶志超、卫汝贵统率的陆军遭到惨败,淮军势力遂逐渐衰落。袁世凯的新式陆军产生后,淮军即失去了国防军的地位,变为次要的巡防队。光绪、宣统之交,革命军图谋在长江起义,清廷乃调北洋淮军巡防队一部移防长江,后来张勋曾指挥这支部队在南京与革命军作战。淮军巡防队迄清亡而尚存。

淮军的近代化,包括武器装备、组织编制、训练教育等方面,其中以武器装备近代化为先。

淮军成军时,一切均仿湘军,武器装备主要为大刀、长矛、小枪(鸟铳)、抬枪、劈山炮等旧式兵器。同治元年八月(1862年9月),淮军进驻上海还不到五个月,李鸿章就已令淮军各营添练洋枪小队,共有洋枪千杆。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淮军装备洋枪的数量不断增多。同治三年五月,李鸿章称:淮军枪炮最多而精,郭松林、杨鼎勋、刘士奇、王永胜四军1.5万人,洋枪万余支,刘铭传所部7000余人,洋枪4000支。在镇压捻军起义时,淮军陆师5万余人,约有洋枪4万杆,摒弃了旧式兵器的大部,而装备近代西洋枪炮。以后,淮军所装备的西洋武器,也随着西洋武器的不断更新而更新。洋枪由前膛更新为后膛;洋炮则由前膛短炸炮更新为长炸炮、后膛钢炮。

淮军的新式武器装备,最初主要是通过各种渠道购自外洋。但是,向外洋购买价格昂贵,又缓不济急。因此,在向外洋购买的同时,开始自设局厂制造新式军火,首先制造新式军火的兵工厂,有上海的三个炸弹(炮弹)局,统称“上海炸弹三局”,分别由英国人马格理、淮军将领丁日昌、韩殿甲负责,用机器制造开花炮弹。淮军攻陷苏州后,李鸿章把由英人负责的上海炸弹局迁至该地,并购买机器设备,成立苏州洋炮局,每周可生产1500至2000发枪弹和炮弹。同治四年五月,李鸿章在丁日昌、韩殿甲两炮局的基础上,又购买了美国的机器设备,组建了规模更大的江南制造总局。该局生产的新式军火种类繁多,有西式前膛来福枪、林明敦边针枪、林明敦中针枪、黎意兵枪、快到新枪,九磅子前膛炮、阿姆斯脱郎800磅大炮、100磅至380磅大炮,以及各种火药、枪炮子弹和水雷等。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后,把苏州洋炮局迁至南京,扩建为金陵制造局,制造各种枪炮子弹等。同治九年,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后,即接管由通商大臣崇厚督办的天津机器局,并加以扩大。以上几个兵工厂全部采用大机器生产,所制造的各种新式武器、弹药,全部或部分供应淮军,使其武器装备的近代化有了基本保证。

淮军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变化,相应地在组织编制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变化。首先,是洋枪队的增设。淮军初起,以营为单位,每营由刀矛、小枪、抬枪、劈山炮等队混编。同治元年八月,淮军各营已编配洋枪小队;淮军程学启部于十月还组建了洋枪营。这在当时已算是一种新式编制。其次,是炮队的编成。同治三年五月,淮军由程学启和刘铭传所部炮队,组建成专门的炮兵部队。旋又接管常胜军炮队600人。次年,淮军共组建开花炮队四营,均装备了开花炸炮。到光绪三年(1877年)淮军仿德国炮兵营制,组建新式炮队19营,装备德国克虏伯后门钢炮114尊。第三,淮军增编了名为“长夫”的“工程兵”。长夫之制本于湘军,每营设180人,承担搬运弹药、军装、抬枪、劈山炮等杂役。随着武器装备和作战方式的改变,淮军的长夫则主要担负修筑洋式炮台、营垒和疏河、修路等工程任务,与西方早期的工程兵相似。此外,淮军中编有骑兵部队。骑兵虽属清军旧有建制,但淮军的骑兵已与旧式骑兵不同,弁兵皆装备双响短洋枪。

淮军武器装备的近代化,必然导致采用先进的训练方法。淮军刚到上海,李鸿章就密令其将弁学习外国军队的“临敌布阵之法”。随后,淮军将领刘铭传聘请一名法国军官,在营中教练施放洋枪。从同治二年开始,李鸿章便令各营雇觅洋人,教练使用炸炮、洋枪之法。到光绪十年,李鸿章又令驻德公使李凤苞在德国选雇德军退伍军官24人来华,到淮军各营教练枪炮技艺和西方战阵新法。同时,又派淮军将弁卞长胜等7人赴德国,入武学院学习德国最新枪法、操法、设伏、绘图、布阵等军事技术。他们学成回国后,即担任淮军的军事教官。

新式训练需要大批掌握新式军事技术的教育人才,为此,淮军积极推行新式军事教育。李鸿章除派淮军部分将弁出国留学外,还自行创设军事学堂。光绪十一年,李鸿章奏准在天津仿照西方军事学院之制设立武备学堂,聘请德国军官10余人为教官,挑选淮军弁兵入堂学习。学堂设置的课程有兵法、地利、军器、炮台、算法、测绘等;学生除完成专业课程外,每天还要操练炮队、步队、工兵队及分合阵法。学生毕业后,回原单位传授所学军事技术。军事学堂的设立,对于新式军事技术的普及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了淮军其他方面近代化的深入发展。

淮军的近代化之所以发生和不断深入,从当时社会背景来看,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沉重打击后,清朝统治者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开始惊醒过来。面对西方的武力挑战,统治阶级中一部分人认识到刀矛弓箭与枪炮船舰的差距,提出效法西方以求“自强”。咸丰十年,奕
本文标题: 你对合肥淮军历史有哪些了解 与之相关的圩堡群又有怎样的历史背景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4892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你真的认识这个世界吗?(一)——几个颠覆世界观的问题能否推荐一些关于宇宙和太空知识的科普书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