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之前参与叛乱的藩镇都不向朝廷缴纳赋税,为弥补这些损失,朝廷试图向更少的人征税…”

发布时间: 2021-06-28 10:57:2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8

唐代以来形成藩镇割据的原因是什么?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局面。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

怎样理解“之前参与叛乱的藩镇都不向朝廷缴纳赋税,为弥补这些损失,朝廷试图向更少的人征税…”

唐代以来形成藩镇割据的原因是什么?

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局面。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至9世纪初,全国藩镇达四十余个,他们互相攻伐,或联合对抗中央。唐代中央政府屡图削弱藩镇,收效甚微。此局面延续近两个世纪,至北宋初结束。

唐朝中叶以后,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不服从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面。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这是封建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本性所造成的矛盾。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712~756)时期,由于均田制瓦解,建立于其基础上的府兵制亦随之瓦解,开始实行募兵制,募兵制的恶性发展形成了藩镇割据。为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见天宝十节度使)。其中特别是北方诸道权力的集中更为显着,经常以一个兼任两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就是凭藉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而发动叛乱的。

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抵御叛军进攻,军镇制度扩展到了内地,最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指挥几个州的军事;较次要的州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以扼守军事要地。于是在今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出现不少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大小军镇。后来又扩充到全国。这些本是军事官职,但节度使又常兼所在道的观察处置使(由前期的采访使改名)之名,观察处置使也兼都防御使或都团练使之号,都成为地方上军政长官,是州以上一级权力机构。大则节度,小则观察,构成唐代后期所谓藩镇,亦称方镇。方镇并非都是割据者,在今陕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方镇绝大多数服从朝廷指挥,贡赋输纳中央,职官任免出于朝命。但是今河北地区则一直存在著名义上仍是唐朝的地方官而实际割据一方,不受朝命,不输贡赋的河北三镇;今山东、河南、湖北、山西也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类似河北三镇的藩镇;还有一些倚仗自己实力对中央跋扈不驯、甚至举行叛乱的短期割据者。江南的节度使大多是服从听命中央的,而且其所辖地区是唐中后期朝廷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后代史家把这种局面统名之为“藩镇割据”。
藩镇割据 :
fān zhèn ɡē jù
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局面。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至9世纪初,全国藩镇达四十余个,他们互相攻伐,或联合对抗中央。唐代中央政府屡图削弱藩镇,收效甚微。此局面延续近两个世纪,至北宋初结束。

唐朝中叶以后,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不服从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面。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这是封建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本性所造成的矛盾。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712~756)时期,由于均田制瓦解,建立于其基础上的府兵制亦随之瓦解,开始实行募兵制,募兵制的恶性发展形成了藩镇割据。为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见天宝十节度使)。其中特别是北方诸道权力的集中更为显着,经常以一个兼任两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就是凭藉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而发动叛乱的。

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抵御叛军进攻,军镇制度扩展到了内地,最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指挥几个州的军事;较次要的州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以扼守军事要地。于是在今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出现不少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大小军镇。后来又扩充到全国。这些本是军事官职,但节度使又常兼所在道的观察处置使(由前期的采访使改名)之名,观察处置使也兼都防御使或都团练使之号,都成为地方上军政长官,是州以上一级权力机构。大则节度,小则观察,构成唐代后期所谓藩镇,亦称方镇。方镇并非都是割据者,在今陕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方镇绝大多数服从朝廷指挥,贡赋输纳中央,职官任免出于朝命。但是今河北地区则一直存在著名义上仍是唐朝的地方官而实际割据一方,不受朝命,不输贡赋的河北三镇;今山东、河南、湖北、山西也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类似河北三镇的藩镇;还有一些倚仗自己实力对中央跋扈不驯、甚至举行叛乱的短期割据者。江南的节度使大多是服从听命中央的,而且其所辖地区是唐中后期朝廷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后代史家把这种局面统名之为“藩镇割据”。

唐代藩镇割据的形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唐代宗李豫初年到唐德宗李适末年(762~805),是割据形成发展时期。代宗广德元年(763),安史之乱以史朝义自缢,其党羽纷纷投降唐朝而告结束。但朝廷无力彻底消灭这些势力,便以赏功为名,授以节度使称号,由其分统原安史所占之地。计有李怀仙为卢龙(又名幽州或范阳,今北京)节度使,统治今河北东北部;李宝臣为成德(又名镇冀或恒冀,今河北正定)节度使,统治今河北中部;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大名北)节度使,统治今河北南部、山东北部;薛嵩为相卫(今河南安阳)节度使,统治今河北西南部及山西、河南各一部,共四镇。其后相卫为田承嗣所并,则成为三镇,即河北三镇,这三镇名虽服从朝廷,实则独立。军中主帅,或父子相承,或由大将代立,朝廷无法过问。与此同时,淄青(又名平卢,今山东益者)镇大将李正己逐节度使侯希逸,唐亦授以节度使称号,统治今山东地区,世袭相承达三代四人。在今湖北,山南东道(今湖北襄樊襄阳)节度使梁崇义也实行割据,统治今湖北西北部达十九年。建中二年(781),梁崇义被消灭,三年,淮西(治蔡州,今河南汝南)节度使李希烈又据镇反叛,自称建兴王,并联合已称王的淄青、魏博、成德、卢龙四镇节度使抗拒中央。唐德宗调集淮西邻道兵攻讨李希烈,诸道兵都观望不前。四年前,又调泾原(今甘肃泾川北)兵东援,十月,该军路过京师时,发生叛乱,拥立留居长安的前卢龙节度使朱泚为秦帝。德宗出奔奉天(今陕西干县)。兴元元年(784)正月,李希烈称楚帝,改元武成。二月,入援朝廷的朔方(今宁夏灵武)节度使李怀光也叛乱,德宗又奔梁州(今陕西汉中),唐朝政权处于最危险的境地。同年六月,平定了朱泚,贞元元年(785)八月平定李怀光,二年四月,李希烈为部将所杀,河北、山东四镇也表示重新服从中央,表面上又归统一。德宗经过这场恐慌之后,转为执行姑息政策,求得暂时安定。但也做了一些削藩的准备工作,一是加强禁军(神策军),二是充实府库。不过,这两方面都造成了另一后果,即宦官进一步控制中央政权。

第二阶段

从唐宪宗李纯永贞元年至元和末年(805~820),是讨伐叛镇的时期。永贞元年(805)八月,唐宪宗即位,在他祖、父十多年努力之后,中央军力和财力都有了一定基础,他开始执行削藩政策。元和元年(806),剑南西川节度使刘辟求兼领三川,因朝廷不许,就发兵攻击东川节度使治所梓州(今四川三台)。宪宗即派高崇文统率神策军出征,很快平定。同年,还平定夏绥节度使杨惠琳的叛乱。次年,镇海(又名浙西,今江苏镇江)节度使李锜叛变,宪宗调邻道兵征讨,李锜被部将所杀。这几次平叛的胜利,使宪宗及主战派大臣增强了信心。四年,成德节度使王士真死,其子承宗自为留后,宪宗以宦官吐突承璀领兵讨伐,没有取得胜利,只得暂时妥协,承认承宗继位。七年,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子从谏年幼继位,军中推立大将田兴(后改名弘正),田兴表示服从中央,遵守法令,申报户籍,请朝廷任命管内地方官,送从谏入京。长期割据的河北三镇中出现了一个突破口。淮西自李希烈被部将陈仙奇所杀后,吴少诚又杀陈仙奇,仍然割据自雄,继位的是另一个淮西大将吴少阳。九年,吴少阳死,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在对淮西镇的处置上,朝中大臣分为主战、主抚两派。宪宗主战,征集邻道军队围攻淮西。淄青、成德两镇暗中支持淮西,派人焚烧河阴转运\仓,刺杀宰相武元衡,刺伤御史中丞裴度,企图阻止朝廷进攻,但宪宗没有动摇,以裴度为相,坚持平叛。这是藩镇势力和唐朝中央的一次大决战。由于平叛军队中有不少将领迁延观望,作战不力,战争拖了四年。宰相裴度亲临前线督师,十二年十月,唐邓节度使李愬雪夜袭克蔡州,擒吴元济,取得最后胜利。次年宪宗又发兵攻淄青,十四年二月,淄青将刘悟杀节度使李师道降唐。于是成德王承宗、卢龙刘总相继自请离镇入朝,朝廷另委节度使,长期割据的局面似乎都解决了。

第三阶段

从唐穆宗初至唐懿宗末(821~874),是藩镇复活并延续的时期。宪宗伐叛所创下的新局面没有维持多久。由于长期战争,中央府库的积蓄已经枯竭,宪宗晚年任用聚敛之臣,遭到百姓怨恨;新的统一局面,也使大臣们思想麻痹。元和十五年,宪宗死,穆宗即位后,“销兵”(即裁减兵员)的主张盛行一时。销兵虽可以节省财政开支,但被裁的士卒无可靠生计,却是一个乱源。河北三镇的将士几十年不识中央委派的官吏,如今看到的却是一些趾高气扬把河北士兵视为降虏的昏庸骄奢的人物。长庆元年(821)卢龙发生兵乱,将士囚禁朝廷派去的新节度使张弘靖,尽杀其幕僚。接着,成德军将又杀自魏博移镇成德的节度使田弘正(即田兴),朝廷命裴度统兵讨伐,又命魏博节度使田布(田弘正之子)出兵助讨成德,但将士不肯出力,要求田布行河朔故事(即恢复独立状态),后田布自杀。于是“河北三镇”又脱离了中央控制,被裁的士卒,纷纷投奔其下。新的割据者朱克融、王廷凑、史宪诚还是实行原先的旧传统。裴度的讨伐军无功而还。朝廷因为军费浩大,无法支撑长期作战,只好承认现实。经此,唐朝中央再也没有恢复河北的打算。即使在唐朝尚能控制的区域内,也新出现一些较弱的割据者,如徐州大将王智兴逐节度使崔群,自领军务,朝廷即授以节镇。泽潞(今山西长治)节度使刘悟擅囚监军使刘承偕,朝廷无可奈何,宣布流放刘承偕,刘悟才将其释放。后来刘悟子孙三代据有泽潞。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在李德裕主持下,平定了泽潞。这次被称为“会昌伐叛”的胜利,对于稳定中央直接控制地区起了积极作用。总之,第三阶段中,藩镇有所复活并发展,不过程度不如第一阶段之甚。在这段时间内,不论是在唐朝控制的地区,还是割据藩镇控制的地区,都经常发生牙将逐帅的事件。这是藩镇割据的另一种表现形态,是权力下移的象征。

第四个阶段

从唐僖宗乾符二年至唐亡(875~907),是藩镇相互兼并的时期。乾符二年,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战争爆发,唐朝虽然征集各镇士兵围剿,并委任都统、副都统为统帅,实际上指挥并不统一。许多节镇利用时机扩充自己的实力。广明元年十二月(881年1月),黄巢攻入长安后,唐朝中央政权实际已经瓦解,这时在全国逐渐出现了许多割据势力,有的原是唐朝的节度使(如高骈);有的则是自己形成一个武装集团之后,被唐朝授予节度使(如杨行密、董昌、钱镠)。这样,割据的藩镇空前增多。农民起义军失败后,这些藩镇立即转入互相兼并的战争中,数十年战争不断,几乎遍及全国。天佑四年(907),名义上的中央朝廷也被藩镇之一朱温夺去了,演变为五代十国,成为唐代藩镇割据的延续。直到北宋统一,才结束这一局面。
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北方少数民族对唐的威胁。
藩镇割据历朝历代都有,中央强地方便弱,中央弱地方便强
安史之乱以后,中央政府没有能力控制外族的骚扰,就在各地分封节度使,
节度使自己招兵自己拥兵自重,逐渐强大

唐朝表面的强盛之下,隐藏着什么样的问题和危机?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刀光剑雨,河朔三镇在宪宗之后还是独立了。对于河北,大唐彻底丧失了信心。于是,帝国不再执着与河朔三镇,而是将工作重心向两个方面转移。纵向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横向方面,巩固江淮财源。


到9世纪50年代的时候,这两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成效。朝廷开始变强,藩镇已经变弱,关键是江淮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这一切都与河朔三镇无关。河朔三镇以前是谁也管不了,现在是谁也不愿意管。即便没有河朔三镇,我们还是可以说:事情正在变化。这个变化应该是积极向好的,至少符合皇帝和朝廷的预期。

但是,符合皇帝和朝廷的预期,却不见得就一定符合国家的利益。大唐开始遭遇了新危机。而这个新危机才是大唐的真正劫难。发生危机的地方,不再是一直不听话的河朔三镇,而是一直很听话的江淮地区。

01.朝廷变强但地方不满,节度使遭遇驱逐

公元807年的时候,大唐在册户数仅有250万。经历宪宗雷霆治理,大唐的在册户数增加到400万。到了公元839年的时候,大唐在册户数达到了500万。这是安史之乱后的新巅峰。朝廷能数出多少户数和和人口,就能向多少户和多少人收税。可统计的户数和人口在增加,朝廷的财政状况就一定能够改善。


于是,我们可以做出这个判断,即朝廷在变强。

同时,公元809年限制节度使财权的改革、公元819年限制节度使军权的改革,使得朝廷与藩镇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财政能力增强、中央力量变强,地方藩镇还在变弱。于是,无论财政还是力量,朝廷都已经实现了对地方的强势碾压。

公元855年,浙东观察使李讷遭遇士兵哗变,被赶出浙东。对于这件事,朝廷是怎么处理的?观察使李讷贬官去职,监军王景宗杖责四十、发配皇陵。

如果公元855年驱逐观察使一事,还只是偶发事件的话,那么公元858年的四起军乱,就怎么也不能说是偶发事件了。


公元858年4月,岭南军乱,节度使杨发被囚禁;5月,湖南军乱,观察使韩悰被驱逐;6月,江西军乱,观察使郑宪被驱逐;7月,宣州军乱,观察使郑薰被驱逐。

公元855年浙东军乱到公元858年的四起军乱,起因几乎如出一辙,要么是因为节度使骄横、要么是因为观察使无礼。实际上,只能是一个原因,那就是:地方州镇对朝廷任命的封疆大吏不满意。虽然都称之为军乱,但是地方富商和豪族才是真正的主谋,而操刀驱逐的都将和士兵只是打手。

那么,原因是什么?浙东、江西、湖南、宣州,都是大唐的江淮财源之地,而且一直很听话。到这个时候,怎么变得如此彪悍?

藩府代移之际,皆奏仓库蓄积之数,以羡馀多为课绩,朝廷亦因而甄奖。

右补阙张潜,一语道破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所在,指出了士兵哗变的原因所在。

大唐朝廷已经变强,而变强的朝廷自然要以代理官僚控制地方。但是,官僚与国家之间是存在利益接合部的。这个接合部就是朝廷的考核和官员的升降。官员向朝廷缴纳财政结余,才能获得升迁。而为了这种升迁,节度使和观察使等封疆大吏们一定会搜刮地方、制造财政结余。实际就会形成这样的情况:封疆大吏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代表朝廷抢劫地方。地方不满意、地方要军乱,朝廷不答应、朝廷要平乱。于是,地方与中央之间的矛盾也就无休无止了。

02.台面上中央和地方博弈,但搭台子的是平民

藩镇节度使在乎朝廷的册封,但他们更在乎地方的利益。所以,藩镇做大,往往是藩镇节度使代表地方与中央开展博弈。在藩镇节度使与朝廷较量的过程中,地方的利益是被维护的,因为节度使很彪悍、藩镇大兵不温柔。所以,台面上就是节度使和皇帝的较量、藩镇军事利益集团与中央朝廷的较量。


宪宗之后,中央变强了,藩镇变弱了,代理官僚成为节度使和观察使。之前是武将大比例的垄断地方权力,现在是文官代理官僚垄断地方权力。特别是在朝廷绝对控制的江淮地区,朝廷委派的文官,几乎完全取代了武将,成为节度使和观察使。文官的命运,基本上就握在皇帝和朝廷手中。于是,他们不会代表地方,而只会听命于中央。为了自己的官场前途和政治利益,文官节度使和观察使,一定会拼命掠夺地方。

这个时候,矛盾较量的角色已经彻底变了。因为没有了彪悍的节度使,所以地方利益集团只能亲自上阵,直接与朝廷较量,而较量的对象就是严格执行朝廷政令的节度使和观察使。所以,在公元950年之后,兵变和叛乱都是以驱逐节度使和观察使为标志。但是,在这之前,则是节度使和藩镇大兵带领地方一致对抗中央。

台面上是朝廷和地方,是皇帝和地方利益集团。但是,搭台子的是谁呢?是平民。在这些人拼命较量的过程中,平民的利益能够被维护吗?平民利益从来不会被维护,平民一直是被伤害的对象。

8世纪末和9世纪初的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就已经指出了平民遭遇的苛政赋敛之苦。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虽然“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但是大唐朝廷却从来没有这种观人风者。来得都是只管赋敛升迁而不顾平民死活的官吏。

台面上激烈较量,台面下苦不堪言,那么大唐的江淮财源会不会遭遇经济破产?非但没有遭遇经济破产,江淮地区一直快速发展,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安史之乱引爆了又一批北人南迁,南方遭遇了人多地少的局面。于是,以前的那种火耕水耨的粗放生产,被精耕细作所取代。在农业的支撑下,江淮的商业也出现了大繁荣。但是,占有发展果实的,永远是地方豪强和富商巨贾,永远不是平民。所以,一边是江淮经济的繁荣,一边却是盗匪横行。富豪集团和盗匪集团交相作恶,再加上朝廷官员的大肆掠夺,平民的日子只能愈发苦不堪言。

03.裘甫起义彻底的反王朝,武宁平叛彻底的大屠杀

公元859年,浙东爆发了裘甫起义,在大唐平静的江淮财源点燃战火。


裘甫贫民出身,做过私盐贩子,是彻头彻尾的底层平民。而其之所以聚众起义,就是因为底层平民已经不堪剥削。这伙人必须拿起武器捍卫自己生存下来的权利。所以,这是一场农民起义。裘甫是陈胜吴广,而不是藩镇节度使;造反的起义军是普通平民,而不是藩镇大兵。因此,裘甫起义不是向皇帝和朝廷要利益,而是彻底的反王朝,目的就是要推翻大唐在浙东的政治存在。

这场起义几乎波及了整个浙东地区,起义军从最初的200人发展到3万人。起义仅持续了7个月,但战争却极为惨烈。剡县之战,三天时间激战83次,起义军甚至组织女军参加作战。节度使造反要钱,而平民造反要命。所以,裘甫起义真正敲响了大唐丧钟。裘甫起义只是浙东民变,没能冲出浙东这个地方局限。而大唐朝廷则可以动员举国的力量。但是,待到黄巢起义之时,大唐就不会再如此轻松了。

安南都护王式,被紧急召回,担任浙东观察使,组织平叛战争。王式彻底消灭了裘甫起义军。裘甫被俘,押至长安斩首。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公元862年,徐州武宁军驱逐节度使温璋,爆发兵乱。王式再次临危受命,前往徐州平叛。这是一起藩镇骄兵引发的叛乱。兵乱的主力是武宁军的银刀军。这伙职业军人的战斗力极为强悍,大唐几次平叛均无功而返。最后,王式调集数道大军才平定了叛乱。为了彻底解决徐州的频繁叛乱,王式下令屠杀了数千武宁军,彻底消灭徐州的造反基础。同时,朝廷开始在徐州实施去军事化,废撤武宁军节度使。


裘甫起义,是一起农民起义。武宁军乱,是一起骄兵叛乱。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接近,但却是质的不同,因为两起造反事件的主体完全不一样。为什么要把裘甫起义和武宁军乱联系在一起?农民起义军和藩镇骄兵,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当然有,而且这个共同之处,正在酝酿更大波澜。两起事件的共同之处,就是怨恨。

怨恨的结果就是朝廷不得不以屠杀的方式结束叛乱。即便是安史之乱,大唐朝廷也没有采取如此严厉的方式。德宗朝的危机是四镇造反、五镇称王、朱泚称帝,但是德宗皇帝一纸罪己诏,藩镇大兵痛哭流涕、藩镇造反立即烟消。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呢?这个时候必须要采取屠杀的方式才能消灭叛乱。除了对武宁军的屠杀,大唐朝廷还在公元819年的兖海、公元831年的山南西道、公元840年的义武、公元845年昭义,采取了对叛乱的大规模屠杀。

方式之所以如此激烈,就是因为怨恨的情绪已经达到了极限。此种形势下,帝国的合法性和皇帝一纸罪己诏,已经无法终结叛乱。

残酷屠杀,能够彻底结束地方的叛乱吗?特别是大唐的江淮财源,以后就不会再有叛乱了吗?不仅不会,反而会增大叛乱的可能,因为怨恨一直在被放大。满是仇恨的士兵、山间河泽的流寇土匪以及不堪压榨的农民,都变成了大唐朝廷的敌人。他们心怀不满,他们全是怨恨。如果说他们只是零散的乌合之众,那么江淮地方豪族和富商巨贾们,也在酝酿对朝廷的仇视。

04.大唐日暮途远,却不能倒行暴施

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汉武帝宠臣主父偃,雷厉削藩、不容朝臣,成了武帝朝的一枚孤臣。当有人劝他有所收敛之时,主父偃如是说:大丈夫生不能享受五鼎珍馐,死就该遭五鼎烹杀,我已经垂垂老矣、行将就木,但是路途还很遥远,所以必须不择手段、雷霆作为。


主父偃就是为求富贵,所以才要“倒行暴施之”吗?

别人都在马斯洛金字塔的底层,而我在在马斯洛金字塔的顶层。我们看别人,总以为别人是小人,就是在为了利益狡诈算计。但是,我们看自己呢?总会认为自己是在追求自我实现,是在求取万世之名。所以,我们总是高估自己而低估别人。

司马迁自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但是,他对主父偃的认识,可能就失于这种偏颇了。主父偃结发游学四十余年,所求的就是一个富贵功名吗?主父偃也有马斯洛金字塔的高层追求。所以,日暮途远之时,他要在武帝朝赶紧做出一番大事,求得万世之名。

主父偃能如此?但是,大唐呢?大唐此时已经日暮,但还途远。已经充满怨恨的国内危机,正在把他送到终点。这时候的大唐,最需要的就是雷霆作为,重视这个一直为自己输血续命的江淮财源。但是,唐懿宗时代,即公元859年到公元873年之间,大唐朝廷却一直在鸵鸟作为。皇帝看不见江淮危机,朝廷看不到国家危机,不要说什么“倒行暴施之”,就是认真思考一下江淮问题的动作,都没有。


大唐正在酝酿内战,而且即将爆发举国内战。

保罗科利尔和安科霍夫勒提出了科利尔-霍夫勒模型,简称C-H模型。这个模型指出了内战爆发的五个关键因素。

反叛力量能够获得财源,江淮地区和地方利益集团就是反叛的财源;反叛成本极低,满是怨恨的各色群体可以为反叛提供数不尽的兵源;反叛能够获得军事优势,偏居关中的大唐朝廷,无力在局部形成军事优势;社会的怨恨程度极高,这是最要命的问题,因为大唐帝国已经全是怨恨;人口规模越大越容易爆发内战,江淮、河朔、中原天然就划分出了不同规模的社会群体。

大唐已经具备了全部五个关键因素,举国内战可能只需要一个导火索。而这个导火索,随时都可能出现,而且马上就要出现。但是,在此之前,大唐已经变强,集权的朝廷却很有力量。但是,皇帝和朝廷,已经失去了人心。而节度使和藩镇呢?节度使和藩镇已经变弱。被削弱了的藩镇,已经无力再为大唐巩固统治秩序。所以,内战爆发,大唐势必遭遇真正的劫难。

自高宗时期唐朝最为重要的封建经济制度均田制,逐渐在严重的封建土地兼并的威胁下,开始走向了瓦解。同时,军事制度的混乱,兵源数量的急剧减少,直接使得唐朝在国家安全上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朝廷变强但地方不满,节度使遭遇驱逐;台面上中央和地方博弈,但搭台子的是平民;裘甫起义彻底的反王朝,武宁平叛彻底的大屠杀。
隐藏的问题是太过自以为是,不把临国放在眼中;潜藏的危机就是有可能要国家要灭亡。

大唐不仅朝廷变强、藩镇变弱,新的危机是什么?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刀光剑雨,河朔三镇在宪宗之后还是独立了。对于河北,大唐彻底丧失了信心。于是,帝国不再执着与河朔三镇,而是将工作重心向两个方面转移。纵向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横向方面,巩固江淮财源。


到9世纪50年代的时候,这两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成效。朝廷开始变强,藩镇已经变弱,关键是江淮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这一切都与河朔三镇无关。河朔三镇以前是谁也管不了,现在是谁也不愿意管。即便没有河朔三镇,我们还是可以说:事情正在变化。这个变化应该是积极向好的,至少符合皇帝和朝廷的预期。

但是,符合皇帝和朝廷的预期,却不见得就一定符合国家的利益。大唐开始遭遇了新危机。而这个新危机才是大唐的真正劫难。发生危机的地方,不再是一直不听话的河朔三镇,而是一直很听话的江淮地区。

01.朝廷变强但地方不满,节度使遭遇驱逐

公元807年的时候,大唐在册户数仅有250万。经历宪宗雷霆治理,大唐的在册户数增加到400万。到了公元839年的时候,大唐在册户数达到了500万。这是安史之乱后的新巅峰。朝廷能数出多少户数和和人口,就能向多少户和多少人收税。可统计的户数和人口在增加,朝廷的财政状况就一定能够改善。


于是,我们可以做出这个判断,即朝廷在变强。

同时,公元809年限制节度使财权的改革、公元819年限制节度使军权的改革,使得朝廷与藩镇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财政能力增强、中央力量变强,地方藩镇还在变弱。于是,无论财政还是力量,朝廷都已经实现了对地方的强势碾压。

公元855年,浙东观察使李讷遭遇士兵哗变,被赶出浙东。对于这件事,朝廷是怎么处理的?观察使李讷贬官去职,监军王景宗杖责四十、发配皇陵。

如果公元855年驱逐观察使一事,还只是偶发事件的话,那么公元858年的四起军乱,就怎么也不能说是偶发事件了。


公元858年4月,岭南军乱,节度使杨发被囚禁;5月,湖南军乱,观察使韩悰被驱逐;6月,江西军乱,观察使郑宪被驱逐;7月,宣州军乱,观察使郑薰被驱逐。

公元855年浙东军乱到公元858年的四起军乱,起因几乎如出一辙,要么是因为节度使骄横、要么是因为观察使无礼。实际上,只能是一个原因,那就是:地方州镇对朝廷任命的封疆大吏不满意。虽然都称之为军乱,但是地方富商和豪族才是真正的主谋,而操刀驱逐的都将和士兵只是打手。

那么,原因是什么?浙东、江西、湖南、宣州,都是大唐的江淮财源之地,而且一直很听话。到这个时候,怎么变得如此彪悍?

藩府代移之际,皆奏仓库蓄积之数,以羡馀多为课绩,朝廷亦因而甄奖。

右补阙张潜,一语道破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所在,指出了士兵哗变的原因所在。

大唐朝廷已经变强,而变强的朝廷自然要以代理官僚控制地方。但是,官僚与国家之间是存在利益接合部的。这个接合部就是朝廷的考核和官员的升降。官员向朝廷缴纳财政结余,才能获得升迁。而为了这种升迁,节度使和观察使等封疆大吏们一定会搜刮地方、制造财政结余。实际就会形成这样的情况:封疆大吏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代表朝廷抢劫地方。地方不满意、地方要军乱,朝廷不答应、朝廷要平乱。于是,地方与中央之间的矛盾也就无休无止了。

02.台面上中央和地方博弈,但搭台子的是平民

藩镇节度使在乎朝廷的册封,但他们更在乎地方的利益。所以,藩镇做大,往往是藩镇节度使代表地方与中央开展博弈。在藩镇节度使与朝廷较量的过程中,地方的利益是被维护的,因为节度使很彪悍、藩镇大兵不温柔。所以,台面上就是节度使和皇帝的较量、藩镇军事利益集团与中央朝廷的较量。


宪宗之后,中央变强了,藩镇变弱了,代理官僚成为节度使和观察使。之前是武将大比例的垄断地方权力,现在是文官代理官僚垄断地方权力。特别是在朝廷绝对控制的江淮地区,朝廷委派的文官,几乎完全取代了武将,成为节度使和观察使。文官的命运,基本上就握在皇帝和朝廷手中。于是,他们不会代表地方,而只会听命于中央。为了自己的官场前途和政治利益,文官节度使和观察使,一定会拼命掠夺地方。

这个时候,矛盾较量的角色已经彻底变了。因为没有了彪悍的节度使,所以地方利益集团只能亲自上阵,直接与朝廷较量,而较量的对象就是严格执行朝廷政令的节度使和观察使。所以,在公元950年之后,兵变和叛乱都是以驱逐节度使和观察使为标志。但是,在这之前,则是节度使和藩镇大兵带领地方一致对抗中央。

台面上是朝廷和地方,是皇帝和地方利益集团。但是,搭台子的是谁呢?是平民。在这些人拼命较量的过程中,平民的利益能够被维护吗?平民利益从来不会被维护,平民一直是被伤害的对象。

8世纪末和9世纪初的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就已经指出了平民遭遇的苛政赋敛之苦。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虽然“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但是大唐朝廷却从来没有这种观人风者。来得都是只管赋敛升迁而不顾平民死活的官吏。

台面上激烈较量,台面下苦不堪言,那么大唐的江淮财源会不会遭遇经济破产?非但没有遭遇经济破产,江淮地区一直快速发展,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安史之乱引爆了又一批北人南迁,南方遭遇了人多地少的局面。于是,以前的那种火耕水耨的粗放生产,被精耕细作所取代。在农业的支撑下,江淮的商业也出现了大繁荣。但是,占有发展果实的,永远是地方豪强和富商巨贾,永远不是平民。所以,一边是江淮经济的繁荣,一边却是盗匪横行。富豪集团和盗匪集团交相作恶,再加上朝廷官员的大肆掠夺,平民的日子只能愈发苦不堪言。

03.裘甫起义彻底的反王朝,武宁平叛彻底的大屠杀

公元859年,浙东爆发了裘甫起义,在大唐平静的江淮财源点燃战火。


裘甫贫民出身,做过私盐贩子,是彻头彻尾的底层平民。而其之所以聚众起义,就是因为底层平民已经不堪剥削。这伙人必须拿起武器捍卫自己生存下来的权利。所以,这是一场农民起义。裘甫是陈胜吴广,而不是藩镇节度使;造反的起义军是普通平民,而不是藩镇大兵。因此,裘甫起义不是向皇帝和朝廷要利益,而是彻底的反王朝,目的就是要推翻大唐在浙东的政治存在。

这场起义几乎波及了整个浙东地区,起义军从最初的200人发展到3万人。起义仅持续了7个月,但战争却极为惨烈。剡县之战,三天时间激战83次,起义军甚至组织女军参加作战。节度使造反要钱,而平民造反要命。所以,裘甫起义真正敲响了大唐丧钟。裘甫起义只是浙东民变,没能冲出浙东这个地方局限。而大唐朝廷则可以动员举国的力量。但是,待到黄巢起义之时,大唐就不会再如此轻松了。

安南都护王式,被紧急召回,担任浙东观察使,组织平叛战争。王式彻底消灭了裘甫起义军。裘甫被俘,押至长安斩首。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公元862年,徐州武宁军驱逐节度使温璋,爆发兵乱。王式再次临危受命,前往徐州平叛。这是一起藩镇骄兵引发的叛乱。兵乱的主力是武宁军的银刀军。这伙职业军人的战斗力极为强悍,大唐几次平叛均无功而返。最后,王式调集数道大军才平定了叛乱。为了彻底解决徐州的频繁叛乱,王式下令屠杀了数千武宁军,彻底消灭徐州的造反基础。同时,朝廷开始在徐州实施去军事化,废撤武宁军节度使。


裘甫起义,是一起农民起义。武宁军乱,是一起骄兵叛乱。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接近,但却是质的不同,因为两起造反事件的主体完全不一样。为什么要把裘甫起义和武宁军乱联系在一起?农民起义军和藩镇骄兵,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当然有,而且这个共同之处,正在酝酿更大波澜。两起事件的共同之处,就是怨恨。

怨恨的结果就是朝廷不得不以屠杀的方式结束叛乱。即便是安史之乱,大唐朝廷也没有采取如此严厉的方式。德宗朝的危机是四镇造反、五镇称王、朱泚称帝,但是德宗皇帝一纸罪己诏,藩镇大兵痛哭流涕、藩镇造反立即烟消。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呢?这个时候必须要采取屠杀的方式才能消灭叛乱。除了对武宁军的屠杀,大唐朝廷还在公元819年的兖海、公元831年的山南西道、公元840年的义武、公元845年昭义,采取了对叛乱的大规模屠杀。

方式之所以如此激烈,就是因为怨恨的情绪已经达到了极限。此种形势下,帝国的合法性和皇帝一纸罪己诏,已经无法终结叛乱。

残酷屠杀,能够彻底结束地方的叛乱吗?特别是大唐的江淮财源,以后就不会再有叛乱了吗?不仅不会,反而会增大叛乱的可能,因为怨恨一直在被放大。满是仇恨的士兵、山间河泽的流寇土匪以及不堪压榨的农民,都变成了大唐朝廷的敌人。他们心怀不满,他们全是怨恨。如果说他们只是零散的乌合之众,那么江淮地方豪族和富商巨贾们,也在酝酿对朝廷的仇视。

04.大唐日暮途远,却不能倒行暴施

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汉武帝宠臣主父偃,雷厉削藩、不容朝臣,成了武帝朝的一枚孤臣。当有人劝他有所收敛之时,主父偃如是说:大丈夫生不能享受五鼎珍馐,死就该遭五鼎烹杀,我已经垂垂老矣、行将就木,但是路途还很遥远,所以必须不择手段、雷霆作为。


主父偃就是为求富贵,所以才要“倒行暴施之”吗?

别人都在马斯洛金字塔的底层,而我在在马斯洛金字塔的顶层。我们看别人,总以为别人是小人,就是在为了利益狡诈算计。但是,我们看自己呢?总会认为自己是在追求自我实现,是在求取万世之名。所以,我们总是高估自己而低估别人。

司马迁自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但是,他对主父偃的认识,可能就失于这种偏颇了。主父偃结发游学四十余年,所求的就是一个富贵功名吗?主父偃也有马斯洛金字塔的高层追求。所以,日暮途远之时,他要在武帝朝赶紧做出一番大事,求得万世之名。

主父偃能如此?但是,大唐呢?大唐此时已经日暮,但还途远。已经充满怨恨的国内危机,正在把他送到终点。这时候的大唐,最需要的就是雷霆作为,重视这个一直为自己输血续命的江淮财源。但是,唐懿宗时代,即公元859年到公元873年之间,大唐朝廷却一直在鸵鸟作为。皇帝看不见江淮危机,朝廷看不到国家危机,不要说什么“倒行暴施之”,就是认真思考一下江淮问题的动作,都没有。


大唐正在酝酿内战,而且即将爆发举国内战。

保罗科利尔和安科霍夫勒提出了科利尔-霍夫勒模型,简称C-H模型。这个模型指出了内战爆发的五个关键因素。

反叛力量能够获得财源,江淮地区和地方利益集团就是反叛的财源;反叛成本极低,满是怨恨的各色群体可以为反叛提供数不尽的兵源;反叛能够获得军事优势,偏居关中的大唐朝廷,无力在局部形成军事优势;社会的怨恨程度极高,这是最要命的问题,因为大唐帝国已经全是怨恨;人口规模越大越容易爆发内战,江淮、河朔、中原天然就划分出了不同规模的社会群体。

大唐已经具备了全部五个关键因素,举国内战可能只需要一个导火索。而这个导火索,随时都可能出现,而且马上就要出现。但是,在此之前,大唐已经变强,集权的朝廷却很有力量。但是,皇帝和朝廷,已经失去了人心。而节度使和藩镇呢?节度使和藩镇已经变弱。被削弱了的藩镇,已经无力再为大唐巩固统治秩序。所以,内战爆发,大唐势必遭遇真正的劫难。

本文标题: 怎样理解“之前参与叛乱的藩镇都不向朝廷缴纳赋税,为弥补这些损失,朝廷试图向更少的人征税…”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4577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中国古代宋政权并列的辽和金以及西夏应不应该得到正名中国的自称华夏,夏来自夏朝,汉人的汉来自汉朝,唐人街的唐来自唐朝,那华有一个确切的来源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