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推荐与提拔,人事权背后的权力敏感!

发布时间: 2021-06-27 13:27:2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9

首发公众号:谋略那些事,用不一样的角度解读《资治通鉴》。内有私密长文:《如何成为领导的心腹》《送礼的诀窍》《关于钱和财富的思考》...

资治通鉴:推荐与提拔,人事权背后的权力敏感!

首发公众号:谋略那些事,用不一样的角度解读《资治通鉴》。

内有私密长文:《如何成为领导的心腹》《送礼的诀窍》《关于钱和财富的思考》《资治通鉴》周秦、汉高惠吕文景的解读电子档

感兴趣的朋友可自行领取。

——以下正文开始——

《资治通鉴》第25卷,汉纪十七

汉宣帝 元康三年(戊午,公元前63年)

【原文】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弗复为通。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世,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而郎果迁。

【译文】

张安世曾向朝廷举荐过一个人,此人前来道谢,张安世非常生气,认为:“为国家举荐贤能,难道可以私相酬谢吗!”从此与此人绝交。有一位郎官功劳很大,却没有调升,自己去求张安世为他说话。张安世对他说道:“你地功劳很大,皇上是知道的,作人臣子的,怎么能自说长短处!”坚决不答应他。不久,这位郎官果然升官了。

【解析】

在《资治通鉴》中,这一段材料其实和昨天那段是一起的。

之所以分开,因为两段材料能够分析出不同的东西。

如果说昨天的内容是张安世理清自身定位,主动低调凸显汉宣帝的权威。

那么今天的内容就是在人事任命上,张安世在竭尽所能的避嫌,避免汉宣帝的猜忌。

在汉武帝初期,丞相田蚡交给汉武帝一份人事任命。

汉武帝看完之后非常生气,说道:你就不能留几个位置给我任命吗?

权力的稳定以及意志贯彻,最关键的两个点,其一是你的有自己人,其二是你的人在关键位置上。

如果说底下人都不是你任命的,关键的人更不是你放心的,那么你这个权力根基就悬了。

所以看明白这一点,为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为什么新官上任,关键岗位要变动其背后的权力逻辑就知道了。

所以说,人事权是权力架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

在霍氏被灭之后,张安世已经位极人臣升无可升,而且汉宣帝对他家也可以说非常优渥。

有道是物极必反,张安世深谙此道,此时张安世最大的需求绝对不是谋求再进步一二,而是保阖家平安。

具体的来说,张安世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

1.有恩不居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弗复为通。

这一小段,说的是因为张安世推荐了这个人的官,此人来感谢,但被张安世言词拒绝,甚至不再来往。

为什么张安世如此做?

其一,如果张安世接受了这个人的感谢,则说明张安世提拔他是有私心,非为国举才。这个是明面上的。

其二,如果张安世接受了,那么这个人毫无疑问打上张安世一党标签,那么张安世如此做不是在结党?值得思考。

其三,不再和此人交往,就等于断绝结党可能,潜台词就等于告诉汉宣帝,自己没有结党的意图,否则就应该是接纳此人。而推荐此人更多是出于公心。

2.能为不为

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世,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

这一小段,有人有功劳,想走张安世的门路,张安世没有答应,反而言词拒绝了这个人。

其实,按理来说,这个人有功劳,提拔不过是随手之意、顺理成章之事。

从利益好处的角度来说,稳赚,从风险的角度来说,并不算违背组织制度。

但是,在张安世的角度,这件事不是看利益和风险,而是看权力敏感。

如果张安世如此做了会怎么样?

其一,有功不等朝廷安排,反而张安世先安排了,怎么滴,张安世另起炉灶搞绿色通道?

其二,是不是等于告诉别人,张安世有门路,想升职就可以找他。

其三,汉宣帝本就忌惮猜忌张安世,张安世如此安排人,是不是在构建党羽?是不是在借朝廷之官位来施恩?

所以,张安世不能安排这个人。

但是又不能硬生生的拒绝,而是要义正言辞。

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

意思就是,你有功劳,皇上知道,怎么能自己说三道四呢?

其中的含义又有三层。

其一,提拔之权在皇帝。

其二,作为臣子不应该对这个人事任命有所干涉(其实更多是自我避嫌)。

其三,你的功劳皇帝是知道的,不要急,耐心一点。

如此一说,一个懂得分寸、不越权、忠心不二的大臣形象跃然纸上。

结果如何?

已而郎果迁。

这个官员果然被提拔。

那么这里有几个疑问。

其一,张安世有没有在其中发挥作用?

其二,到底是谁提拔的这个官员?

其实,这两个问题一点动不重要。

重要的事,当张安世说了这一番话,严词拒绝此人后,这个人再行提拔,感激的就不会是张安世,而是感激汉宣帝。

这个才是张安世要的效果。

【启发】

看古人故事,位极人臣之后想要落个好下场,要么急流勇退如疏广疏受(汉宣帝后期名臣,叔侄俩),要么就摆正姿态如小媳妇似的,如郭子仪、李靖、李绩等等。

当然,放在现在所谓君臣之道,已经不兴这一套了。

但是权利敏感、权力威胁这些东西却是依然存在的。

我以前工作的单位,有个很赏识我的领导很隐晦地和我说了一句话,我在老板面前为你说话只能点到为止。

领导这样一说,我立马就明白了很多。

为什么说点到为止?

如果领导说多了,老板会怎么看这个领导?

你是不是和这个人有什么私下交易,不然干嘛这么卖力说好话?(当然坏话也是如此,不过要反过来看。)

这样就给领导自己带来了麻烦。

那么老板对于我呢?除非是我之前给了老板好印象,有底子在,否则这样说,有用的可能性不大。

而这种帮下属说话、要福利、要利益,在领导看来,第一要务绝对不是说能给下属要来什么,而是不能给领导自己带来任何麻烦。

所以,你看明白这一点再去看为什么有些领导不会给下属要福利、要利益。

不能给他带来好处,搞不好还会惹得一身骚,谁愿意干?

换我,我也不干!

——END——

写文不容易,希望您能点个赞支持一下。

本文标题: 资治通鉴:推荐与提拔,人事权背后的权力敏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4564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巨眼铜像,青铜古树,网友大呼:三星堆遗址竟然和外星文明有关?如何评价崇祯年间清军六次入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