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坎坷路:中国音乐

发布时间: 2021-06-12 19:27:0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2

接上文:为了避免阅读脱节,先摘抄一段上文的内容,然后继续写随着中国面对疫情,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取得的成绩,中医重新有了让人重...

传统文化的坎坷路:中国音乐

接上文:

为了避免阅读脱节,先摘抄一段上文的内容,然后继续写

随着中国面对疫情,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取得的成绩,中医重新有了让人重视的机会。传统文化之一的中医,要让世界认可,我们还要做很多事。这条路坎坷,但应该走。中国人口多,这个国家的人民健康,应该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掌握。根本就不用怀疑中医曾经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在没有西医以前,所有中国人的健康问题,都是中医解决的。

传统文化里的武术,它最早就是为“打架”服务,传统文化里的中医,它最早就是为了“治病救人”服务。局限于个人体能的“打架”服务,也许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不那么重要了,换成了强身健体,但“治病救人”这个最初的服务目的,不应该随着社会进步而忘却,当然,现在的医学,增加了更多的属性,其中“经济效益”就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属性,但千万不能把最重要的的丢掉,尽量找到一个适合当今社会发展、在“初心”与“利益”之间更合理的平衡点。

3、中国音乐

和中国武术、中医一起被忽视的,还有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如今特指中国乐器和中国声乐。乐器比较好理解,考古能够出土一些文物,用来佐证中国人对于音乐审美的发展历程;而声乐就比较难了,古代没有留声机,声乐的流传相对来说是特别困难的。再一个,虽然古时候有乐谱,但古时候会认字的人真的不多,会这些专业知识的人就更少了。加上近现代一两百年的特殊环境,去研究这些东西的人真的是凤毛麟角。这就使中国音乐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

古代的音乐是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的,孔子传六艺,“乐”就是其中之一。一个时代的音乐风格,与这个时代的生活水平是紧密相关的。换句话说,通过音乐的风格,能够侧面反映一个时代、一个地区、一个群体里人们的生活状态、质量、追求、精神面貌。

古代的音乐,粗糙一些分类,可以分两种:一种是个人情感的表达;另一种是为礼仪服务的表达。在这两种的基础上,又可以继续细分,比如个人情感的表达,可以分成单个的人,也可以分成群体的人(如农民、牧民);比如礼仪服务的表达,可以分成国家层面的,也可以分成大家族内部的或者军队内部的。

“乐”,它实际上也是一种思想,当“乐”传递的思想是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时候,它就能激励人。比如抗战时期那些雄壮的作品,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它发挥着鼓舞人心的作用。相反的,如果“乐”传递的思想是颓废、淫乐、腐朽,那么它也许就会麻痹人们的心灵。比如沉迷丝竹之乐的商纣,比如西湖歌舞几时休。

那,为什么中国音乐,在近三十年,尤其是大陆音乐,毫无作为呢?

抗战时期有经典的革命曲目、建设新中国时期有样板戏、军歌,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乐就像是消失了一样:传统的没有人听、创新的,哦,可以说没有创新,那都是在学习!毫不客气的说,只有少数民族的音乐,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音乐了。中国音乐沦落到如此地步,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一个字:钱!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西方的音乐是不能流进来的,文化部管的严。曾经因为大洋对岸与新中国建交,后来会见外宾,用了西方曲目,文化部长还向周总理抗议过。

改革开放之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受港澳台的影响,流行音乐开始在大陆风靡。港澳台的音乐又是什么玩意呢?一句话,那是从更发达地方传过来的,然后经过港澳台这个中间商进行包装以后,作为一个产业向大陆输送贩卖的。

既然是商品,就注定了它具有浓厚的商业气息。商品是什么?就是流水线操作,一个模式成功以后,就不断复制复制,套用一个模版制作。

这就注定了那个时候的中国音乐,连参考对象,都是从别的地方“剽窃”来的作品,那学习者怎么可能学到“灵魂”。就像一个太监从皇宫偷了几把茶壶出来,卖到了山沟里,山沟里的人再怎么努力去仿制那个茶壶、学习那个茶壶,也不可能真正做出“皇家之气”的东西来。

香港那个时候的音乐作品,借鉴最多的就是日本的。而日本是曾经在经济上叫板过大洋对岸的国家,高度的经济繁荣带来的娱乐事业繁荣,自然而然就会诞生很多的相关音乐作品。而作为后起之秀的香港,某种程度上还要走一次“日本经济繁荣”的道路,于是自然而然的,香港人民会经历日本人经历过的那种由经济带来的思想层面的娱乐共鸣。这句话绕口一点,多读两遍就明白了。

有人说,香港歌坛,有很多重量级人物,某某某填词人、某某某作曲人、某某某全能音乐人……不否认有出色的娱乐圈领军人物,但他们对中国音乐的贡献,真的不如一支地下酒吧原创乐队的贡献大。因为,中国音乐的本质是服务中华民族的灵魂的,而不是服务资本。

例如,林夕是著名的填词人。他作词的文字功底,综合比较下,可以说是独步香港了。他确实有一些优秀的作品,但他更多的是凑数的低级作品。拿王菲那首《催眠》来讲,歌词是这样写得:

第一口蛋糕的滋味第一件玩具带来的安慰太阳下山太阳下山冰淇淋流泪第二口蛋糕的滋味第二件玩具带来的安慰大风吹大风吹爆米花好美从头到尾忘记了谁想起了谁从头到尾再数一回再数一回有没有荒废啦┅┅第一次吻别人的嘴第一次生病了要喝药水太阳下山太阳下山冰淇淋流泪第二次吻别人的嘴第二次生病了需要喝药水大风吹大风吹爆米花好美忽然天亮忽然天黑诸如此类远走高飞一二三岁四五六岁千秋万岁请问,这是歌词吗?答案是:是!再问,这玩意有意思吗?答案是:就跟鲁迅写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个也是枣树一样,TMD就是骗稿费的好不好。别跟李白扯什么意境,李白读过书,知道文化人卖弄文字那点把戏,这玩意就是两个字“初心”。林夕类似《催眠》这样的作品特别多,凑数就是凑数,不用辩解。至于刚好有人喜欢这首歌,喜欢这样的文字,改变不了凑数这个事实。对林夕来讲,他写这样的作品就是为了钱。当然了,这本没什么错。要有对比,才能更清楚明白什么叫歌词。罗大佑的《童年》,李白只讲词,先不讲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第一段,很自然的描述教室内外的场景以及学生的心情)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隔壁班的那个女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画心里初恋的童年(第二段,福利社、诸葛、女孩对应零食、漫画、初恋,学生时代的三件事,没有过分的修饰,就是把童年的日子摆出来)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第三段,把时间跨度拉长了,整个童年懵懂的状态)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多少的日子里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就这么好奇就这么幻想这么孤单的童年阳光下蜻蜓飞过来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水彩蜡笔和万花筒画不出天边那一条彩虹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盼望长大的童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长大的童年这个歌词就是童年的真实写照,没有过分的修饰,很自然。对比林夕刚才那首,“诸如此类、远走高飞”若不是为了押韵而凑上去的,李白把磁带给吃了!连林夕这样的才子,都不可避免要写这样水的作品,可见其他从业者是如何对待音乐这份工作的了。音乐这个东西,它确实需要天分。喜欢和天分是两回事,喜欢不能当饭吃,换不来钱,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下,那些喜欢音乐的人,和为了钱而做音乐的人,涌进了那个叫做娱乐圈的行业,于是每个人其实都身不由己、迷茫、混乱。跟电影行业差不多,从业者多了,而市场的变化又太快了。在这种环境下,要出好的音乐作品,确实很难。诗言志、歌咏怀、文载道,歌唱,就是唱自己的思绪、情怀。然而很多人其实都误解了这个最基本的属性,为歌而歌。就像,下面这位参加节目选秀的选手。坦白说,他所谓的高音,确实还行,比普通人要高一些,但这位朋友明显对高音有误解。

他说他的高音比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要高

然后评委老师强忍着,把眼镜都拿下来了

韩红还是信了他,说“给我一个把世界灭掉的高音”。从这点上来看韩红还是很不错的歌手,她尊重选手。

这位选手开始飙他的高音了

韩红表示惊呆了,估计后悔了,心说这TM什么玩意

李玟捂起了耳朵,对事不对人,那位选手的声音真的很难听

李玟随口来了一段高音,轻轻松松。

选手明显没有GET到大家的善意,扯起喉咙想证明自己。

在被劝下台后,这位选手一本正经说“李玟老师一直跟他飙高音,虽然他嘴里不说,但他知道自己赢了,赢了很多……”视频地址: https://3g.163.com/v/video/VDSN9F2CS.html李白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个例子,有点像以前的一个节目,有个选手学了一位“大师”,“大师”是个很成功的营销大咖,拥有特别多的粉丝,据说一堂课好几千还一票难求。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非常擅长演讲。前几年就特别多这样的“大师”。然后呢,这个选手就认真刻苦的学习了大师的演说技巧,站在台上也确实滔滔不绝,可是听着听着,所有人都感觉悲哀,即便选手慷慨激昂,但真的无法调动听众的情绪,可选手却浑然不觉!这种典型的被“洗脑”式的选手,就是无数渴望成功,却苦于没有门路的你我,某一天感觉自己找到了人生之路,全身心投入,勤奋刻苦,最终却不知道只是“小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慈俭化尘”公众号,里面有更多相关内容)既然音乐能反映社会,在那三十年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些围绕“经济”的音乐反而能火起来。虽然庸俗的不能再庸俗,可却响遍街头巷尾,甚至公交车上陌生人手机的来电铃声。比如说“你终于成了别人的小三”、“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中国音乐在那几十年的无所作为,反映的是人们普遍的思想迷茫。不知道人生应该追求点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干点什么,能干点什么。九十年代台湾郑智化有一首《蜗牛的家》,里面唱道“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找不到我的家,在人来人往的拥挤街头浪迹天涯……给我一个小小的家,蜗牛的家”。而内地人们意识到房子对生活质量的挤压,却是2006年左右的电视《蜗居》。相差整整十六年,这十六年的差距,是经济差距逐渐引导传递到思想层面的。也就是说,大陆社会经济落后与四小龙,四小龙的娱乐文化在那个时代流进大陆,是超前的,完全的碾压当时符合内地市场的音乐,而内地音乐的从业者,就被迫选择了一个与市场(听众)层次不同步的标准来制作音乐。没有了那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同让一个小学生突然去学习高中的课程,再怎么聪明,整体上的成绩,自然是不如一个适龄高中生的。所以那个时候,中国的音乐,要走出去,难如登天!反而是一些真正符合当时本土气息的作品,会得到认可。尤其是一些土里土气的原生态音乐,那,才是真正的中国灵魂,虽然这个灵魂还不成熟、不高大,与别人还有差距,但那却是符合自己的、真实的东西。如同一个农民拿着锄头就很自然,叫他拿着指挥棒就显得不协调。农民会有成为指挥家的那天,但不是在他还需要为了一日三餐而奔波的那个阶段。(待续........)

本文标题: 传统文化的坎坷路:中国音乐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4329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其四:1976年至1988年的巴塞罗那港口华夏振兴盛世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