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长文:细数《最强癌症深度科普》文中的错误

发布时间: 2021-06-12 09:26:4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1

前言前一阵子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转发了一篇名为《可能是关于癌症最好的深度科普》、或《给你最好的:最强癌症深度科普》、又或为《关于癌症...

打脸长文:细数《最强癌症深度科普》文中的错误

前言

前一阵子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转发了一篇名为《可能是关于癌症最好的深度科普》、或《给你最好的:最强癌症深度科普》、又或为《关于癌症的最强深度科普,看了脑洞大开》的文章,当时就觉得震惊了!因为其中出现了不少科学上的错误。但由于第二天约了朋友爬山,就没写文批判一番。最近在微信群中又看到有人转,百度和Google一查才知道,这篇文章的传播面也是够广的。虽然最近很忙,但是很抱歉,还是决定抽时间写篇文章指出其中的错误,让大众能接触到正确的知识。

当然在打脸之前,首先对原作者李博士致予敬意。辛苦码字不容易,更别说抛开那些错误、里面还是有不少正确的内容。其中,关于“癌症是基因疾病”以及“癌症发病风险与年龄成正相关”的重要结论,更是说到重点上了。所以,这篇打脸文并非全盘否定原作者的劳动成果,而更像是同行审阅。

这一篇打脸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重大错误;二、其他不严谨之处;三、给读者的补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网上流传的版本众多,篇幅不一,但基本都是根据原作者在科学网的博客整理而来。我个人时间有限,没办法把原始的几十篇博客全部看一遍。本文以发表在“生物探索”网站的版本为基础。传送门见下方:

http://www.biodiscover.com/activity/cancer?id=314

一、重大错误

1、小孩子不会得肺癌、肝癌?错!

尽管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占了所有小儿肿瘤类型的50%以上,但这并不代表着小孩子就不会得成年人常见的肺癌和肝癌。

要反驳这个谬误实在太简单了,仅需在学术论文数据库或搜索引擎,输入pediatric/childhood,以及lung cancer或liver cancer的组合,只要找到相关论文,便可证明小儿肺癌与肝癌的存在。这里我就随手贴几篇论文的题目截图:

不过,肺癌和肝癌等癌种,在小儿中确实不常见。但“不常见”以及“没见过”,不等于“不存在”。

2、“为啥苍蝇很少得癌症?因为他们寿命很短,还没得癌症就挂了。我们的宠物狗和猫都会得癌症,原因是他们的寿命可以到10多年,相当于人的70~100岁,因此得癌症概率不低。”这段话存在逻辑问题。

首先,关于“苍蝇是否真的很少得癌症”,还没有人拿出确实的数据。毕竟,没有人去对苍蝇肿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纳税人不喷死才怪)不过,科学家早就拿果蝇来建立癌症研究的模型了,因为这种模型生物在简单的同时,又与人类肿瘤的病理机制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感兴趣的可以阅读这篇文献:

第二句话中,拿猫狗来做例子。然而在逻辑上,却将猫狗的10多年等同于人类的70-100岁,强行论证猫狗也会得癌症的理由,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事实上,不同动物预期寿命的长短,跟它们罹患癌症风险的高低之间是否存在强相关性,目前争议还是不小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在人类中,年纪越大,罹患癌症的概率就越高。但绝对不要跨物种来举例。

3、“癌症发生概率 (p) = 细胞分裂次数 (a) X 每次分裂产生突变数目 (b) X 突变基因是致癌基因概率 (e)”?大错特错!

首先要肯定的一点是,细胞分裂时,DNA的复制是会存在一定的错误几率的,而这本身也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动力之一。然而这公式存在五个重大科学错误:

第一,DNA的突变除了是内源性产生的、即DNA复制时产生的随机错误之外,还可以由外部因素、即环境引致的。典型的环境诱变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紫外线,化学因素如苯类、醛类,生物因素比如病毒。

第二,DNA复制的错误是可以被修复。细胞面对DNA突变,并不是熟视无睹。从低等的细菌,到高等人类细胞,都存在DNA修复机制,以移除不正确的或受损的DNA序列。

第三,不可修复的DNA损伤,可以诱导细胞死亡。这也是细胞(特别是高等生物细胞)内建的防御机制。当DNA损伤过于严重不可修复时,自杀机制比如凋亡便会启动,保证这些错误的遗传信息不会遗传给子代细胞。此外,部分原癌突变,也可以在特定遗传背景中导致细胞衰老、死亡。

第四,原癌性的DNA层面的改变,除了突变之外,还可以是拷贝数的增加或减少,并非需要基因本身的序列发生变化。

第五,出现致癌性的突变,就算出现好几个,也不代表会产生肿瘤。有关这一点,在我的另外一篇专栏文章 如何正确解读“癌症”与“坏运气”的关系 已经提到了,这里简要地搬运部分内容过来。

2021年有篇Science文章发现,阳光照射的眼盖表皮细胞中,存在大量的DNA突变,甚至比不少肿瘤的突变负荷还要高。其中,超过1/4的正常眼盖表皮细胞还携带着明确的肿瘤驱动性突变,涉及NOTCH家族基因及TP53基因。在每一平方厘米的表皮中,还存在着数百个互相竞争的突变克隆。然而,这样的表皮,在组织病理学检查中,却依然是正常的,没有任何癌变现象。

2003年一篇Journal of Neuroscience的文章指出,在正常的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也能发现在肿瘤中常见的非整倍染色体的细胞。其机制是,神经前体细胞在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分离异常。而约1/3的倍体异常的前体细胞存活了下来,并在随后的发育过程中,分化成正常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道理很简单,任何生物学表型(比如是否癌变),都是由基因型(比如原癌性的基因突变)和环境来共同决定的。

因此,原文的那个等号,绝对是不成立的。

4、“岁数越大,细胞需要分裂次数越多,所以老人比年轻人容易得癌症。”错!

虽然癌症的发病概率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但这却和细胞分裂次数没有绝对关系。换句话讲,细胞分裂次数是其中一个因素,但绝对不是唯一的或者主要的因素。

这个问题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衰老的细胞,其基因组稳定性会受损,因此更容易出现DNA序列上和表观遗传修饰上的异常。而这个过程未必和细胞分裂有关。其次,年纪越大,接受外界诱变因素的累计剂量也会增大,这同样也是重要的因素。第三,个体的衰老是全身性的,会因此产生代谢、免疫方面的功能异常。而这些代谢和免疫功能的缺陷,本身也是促进癌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不妨读一读这篇文章:

5、“携带BRAC1基因突变,有了这个突变,她的细胞分裂产生的突变比正常高百倍。”错!

虽然携带BRCA1/2基因突变的细胞,其基因组的突变率会增加,但绝对不是原作者口中的高百倍。最近刚好有一篇Oncogene的文章在探讨这个话题,结论是:针对不同类型的DNA变异,BRCA1/2缺陷的细胞的基因组变异率提升倍数不同,但基本上在2-20倍之间(见下表),绝对没有100倍那么夸张。

6、“婴儿,或者几岁的儿童得癌症必然有先天因素的:要不然就是父母遗传了致癌基因,要不然就是在怀孕的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胎儿产生了突变。”错!

诚然,小儿癌症有先天因素,即从父母遗传得到了原癌性的胚系突变,但这个因素,仅占小儿癌症致病因素的5%。这个数据,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网页就可以查到https://www.cancer.gov/types/childhood-cancers/child-adolescent-cancers-fact-sheet

实际上,除了电离辐射这个实锤因素之外,以及部分文献提及的地区性的物理、化学诱变剂暴露之外,绝大部分小儿癌症的致病因素,目前是不明确的。

7、“癌症是儿童死亡的第一杀手。”错!

儿童死亡的第一杀手到底是谁,动动手查一下权威机构的数据便知道。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在世界范围内,新生儿中的第一死亡因素是早产,而小儿第一死亡因素是肺炎。

但在发达国家中,这个数据就会发生变化。下面是一组来自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

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卫生和医护比较给力,因此诸如感染、早产致死的比例就会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得多。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美国儿童中,最重要的致死因素是意外伤,癌症顶多只能排老二。而且一直到45岁以前,意外伤害始终是第一致死因素。

因此,要让癌症排上威胁儿童生命的第一杀手,还得加上“地域”(非常重要!)以及“死因”(疾病,以排除非疾病因素)这样的限定条件。

8、“癌症的严重性和肿瘤的大小没有相关性。”错!

临床上,描述肿瘤的严重性有两种指标:Tumor grading(肿瘤分级)和Tumor staging(肿瘤分期)。用俗话来说,我们经常听到的“高级别的”和“晚期的”肿瘤,其实是不同的描述系统。

肿瘤的分级,是为了看肿瘤组织到底和正常组织有多大的不同,并进而推测它会长多快,会不会侵袭、转移。而肿瘤的分期,则是在分级的基础上,考虑更多的指标,用于评价肿瘤的严重程度。

对于肿瘤分级来说,通常确实不考虑肿瘤的大小,而会考察形态学上的指标,比如核形态、是否有坏死、血管形态等。但是,肿瘤分期,则是除了考虑肿瘤分级之外,还会加以考虑:肿瘤的体积,生长部位,是否转移到临近淋巴结,是否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等等诸多指标。所以,癌症的严重性,当然是和肿瘤的大小相关的!特别地,肿瘤越大,就越容易压迫周遭正常组织,越容易竞争营养,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

因此,我们可以说,肿瘤的严重程度不仅由肿瘤的大小来决定,但绝对不能说,和大小没有相关性。

9、“免疫疗法针对的是免疫细胞,而不是癌症细胞。”错!

正确的说法是:免疫疗法不光针对免疫细胞,还针对肿瘤细胞,以及肿瘤微环境。

广义的肿瘤免疫疗法,首先包括了抗体疗法,即运用针对肿瘤表面抗原的抗体,比如靶向HER2的Trastuzumab(曲妥珠单抗)。

其次,是解除肿瘤对免疫系统的抑制。比如说,有些肿瘤细胞表面会表达PDL1蛋白,抑制T细胞的活性。而使用PDL1的抗体,则能解除这种抑制。此外,肿瘤细胞还会分泌一些抑制免疫细胞活性的因子,而这些都是免疫治疗的研究方向之一。

第三,那就是原文作者所说的,是针对免疫系统本身的方案。这包括了目前比较火热的CAR-T,还有肿瘤疫苗。

此外,溶瘤病毒则是一种多机制的免疫疗法,它既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也可增强免疫效应。

10、“免疫疗法可以治疗多种癌症,对很多病人都会有效;可以抑制癌细胞进化,复发率低。”错!

这两点叙述放在当下,还只是空想,尚没有实践证明。实际上,当前的免疫疗法的响应率(response rate,即有效果的比例)并不高。此外,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免疫疗法可以抑制癌细胞进化,降低复发率。

二、其他不严谨之处:

1、“老年男性比女性得癌症概率高,主要是前列腺癌。”举例不当。

这不是明显欺负女性没有前列腺吗?[滑稽]

抖机灵完毕,来看正经的。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老年男性的癌症发病风险,确实比女性高。这个结论无论是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具体的国家地区,基本都是成立的。比如说,在美国大于等于70岁的人群中,男性罹患癌症的概率是33.3%,而女性是25.9%。但是,拿前列腺癌来举例就不妥当了。我这里直接给大家放数据:

这是来自Cancer statistics, 2021的权威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无论是结直肠、肾、肺等部位的肿瘤,都是男性的发病概率高。不过甲状腺肿瘤,则是老年女性高。对了,宫颈癌是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哟。[微笑]

但为何老年男性罹患肿瘤的概率比女性高呢?很遗憾的是,目前并没有找到实锤的机制。眼下能够推测的是,与环境暴露、内源性激素等因素可能具有相关性。

2、“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是啥?是看肿瘤是否转移。”不完全正确。

划分肿瘤良性和恶性的其中一条标准,确实有“是否转移”,但这条标准是不够的。其他还应该考虑,是否有清晰的边界、包膜,是否浸润到周围组织(浸润、侵袭不等于转移),是否出现异型细胞核等多种指标。此外,脑肿瘤通常是不转移的,即使是最高级最致命的恶性胶质母细胞瘤。

所以,用“是否转移”来一刀切,是不严谨的。

3、“癌症是内源性疾病。”不够准确。

原文中用外源和内源来描述疾病的类型,把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导致的疾病归类为外源性疾病。然而实际上,许多肿瘤也是由感染引起的,比如EBV、HPV、HCV、HIV等多种病毒均可导致癌症。上回我在一篇胃癌的答案也提到,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导致的慢性炎症,也是引起胃癌的重要因素。也正因为如此,从公共卫生的角度介入,预防病原体感染,是预防癌症的重要举措。

4、“所有的蛋白质都是20种基本氨基酸构成的,在人的胃和小肠里都会被蛋白酶分解成氨基酸而被吸收。”不够准确。

实际上,蛋白质在胃肠道被消化后,除了以单个氨基酸被吸收之外,还能够以短肽(通常是二肽、三肽)的形式被吸收。并且,以短肽的形式吸收,效率比单个氨基酸更高。

当然,这个事实并不影响原文围绕转基因食品的论述。

5、“有个好例子帮助大家理解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砒霜 (三氧化二砷)”。不准确。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机制是,靶向原癌性的PML/RARα融合蛋白,导致其降解,并诱导APL细胞分化和凋亡。因此,也有人将三氧化二砷(以及具有类似机制的反式维甲酸)归为靶向药,但没有人将其归为细胞毒性化疗药。这一点是公认的,包括美国癌症协会在内的许多权威机构,都将这两种化合物列为“非化疗药”。

若要给传统细胞毒化疗药的非选择毒性举个例子,其实遍地都是。比如DNA烷化剂类是直接损伤DNA的,然而无论快速增殖的癌细胞,还是缓慢增殖甚至不增殖的正常细胞,也会受到影响。

三、给读者的补充

1、原文有一段提及胎儿的致癌基因检测,我这里顺便给大家提供一个数据:每100名新生儿中,就会有1名携带致淋巴瘤的融合基因TEL-AML1。但是,每8000名携带TEL-AML1融合基因的新生儿,只有1名会最终罹患淋巴瘤(感兴趣的自查文献DOI:10.1016/j.bcmd.2008.10.006)。基因检测最终会登上舞台,但绝对不会是现在。这一点,原文作者也有提到,我只是拿数据强调一下而已。

2、原文中提及肺癌患者平均携带5000个突变。这没多大错误,但我要强调的是,这几千个突变之中,绝大多数是和癌症本身无关的。要更进一步说的话,是要看那些能够改变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突变,叫非同义突变(nonsynonymous mutation)。非同义突变在不同肿瘤中的中位数是不一样的,具体看下面这张来自一篇Science文章的图(DOI: 10.1126/science.1235122),图中括号里面的数字就是各瘤种的非同义突变的中位数:

我们同时还能可以看到,有许多肿瘤,并没有像肺癌、皮肤癌那么高的突变载量。更进一步地,我们还要去看所谓的驱动性突变,即真正能够使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突变。而这个数字,会变得更小,通常只是个位数。

结语

1、引用某知友的话:科普真的不是那么好写。在照顾通俗易懂的同时,又不犯科学错误,真的非常困难。但这不代表可以为了通俗化,便在科学性上无限制打折。

2、据说原作者李博士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不知道是几度人脉中的人。我没有冒犯原作者的意思,但我自觉有那么一点责任,阻止错误观点的流传。共勉!

本文标题: 打脸长文:细数《最强癌症深度科普》文中的错误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4321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高中历史有论述近代中国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这类问题吗从印第安人的马铃薯,到叙利亚的洗衣粉,再到中国新疆的棉花,美国虚伪的本质从来如此,从未改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