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历史上发生过哪些趣事

发布时间: 2021-06-08 16:58:5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3

四川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最好是历史学过的。历史老师回答您:战国末期,蜀守李冰主持修筑都江堰,将川西平原变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成都历史上发生过哪些趣事

四川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最好是历史学过的。

历史老师回答您:
战国末期,蜀守李冰主持修筑都江堰,将川西平原变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据说武则天就出生在今天四川广元市。

唐朝中期安史之乱中,唐玄宗逃到四川避难;唐末,黄巢大起义时期唐僖宗逃到四川避难。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在王朝初年就出现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朝代,而这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爆发于四川青城山地区,王小波李顺起义。北宋时期,四川成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明朝末年最大的两支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和张献忠,其中张献忠几次进出四川,曾经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也是由于这场战争造成四川哀鸿遍野,清朝初年不得不强行迁移人口到四川,即“湖广填四川”。

清朝末年,在民族资产阶级立宪派的领导下掀起了大规模的保路运动,而四川的保路运动规模最大,清政府为了镇压四川的保路运动不得不将四川周边数省的新军调往四川,这在客观上给武昌起义的爆发和胜利创造了条件。

红军长征在四川呆的时间最长,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都是在四川创下的辉煌。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南下等都在四川血战数年。
开明王朝定都于广都(今双流),起初国力强盛,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开明九世开始仿效华夏礼乐制度,并把都城从广都迁往成都,也就有了苌弘化碧的传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国为统一天下做准备,从石牛道讨伐蜀国。
秦攻占蜀国后,设蜀、汉中两郡。四川地区逐步实行秦国的制度,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秦昭襄王至秦庄襄王年间(前227年~前247年),李冰担任蜀郡太守,采取了许多开发蜀地的重大措施,比如修建都江堰,疏通检、郫二江(今南河、锦江),使成都平原日渐富饶,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西汉以后四川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繁华程度超过关中地区而被誉为“天府之国”,美称相沿至今。汉景帝年间,文翁出任蜀郡太守,在成都建立中国首个官办学堂“文翁石室”,从此蜀地学风大盛,可与齐鲁地区相媲美。西汉末,公孙述占据益州,国号“成家”,建都成都。
东汉末,益州又被刘焉刘璋父子割据(189年~214年)。后来,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221年~263年)。蜀汉疆域包括今重庆、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和甘肃小部。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蜀汉丞相诸葛亮励精图治,使蜀国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

蜀汉后主炎兴元年(263年),蜀国被魏国所灭。不久,司马炎建立晋朝。西晋后期,永兴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至东晋咸康四年(338年)时,李雄侄李寿又改国号为“汉”,历史上因之合称为“成汉”。成汉是“十六国”中最早建立的国家,其全盛时疆土覆盖四川盆地及周边部分地区。
东晋永和三年(347年)至隋开皇元年(581年)四川并入隋朝版图,四川地区先后受东晋,前秦,樵纵,南朝的宋、齐、梁,北朝的西魏、北周共8个政权的统治。由于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社会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隋唐时期,四川地区社会安定,经济进入全盛时期,有“扬(今江南地区)一益二”之说。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曾入蜀避难。之后又有多位唐朝君主入蜀避难,如唐德宗避朱砒之乱,唐僖宗避黄巢起义。
唐天佑四年(907年),唐朝被覆灭,王建、孟知祥先后在四川地区建立起前蜀、后蜀政权,分别历时18年、31年。前蜀、后蜀前期都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由于没被卷入中原争斗,四川一度成为全国最为繁荣的地区。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宋军灭后蜀。

宋、元时期在四川地区曾发生多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比如王小波、李顺起义。尽管如此,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四川地区仍较安定,使得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成为两宋抵抗金、蒙的大后方。元初四川地区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乱,使经济遭到巨大破坏。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发兵将四川地区并入明朝版图,辖区除现在的四川、重庆外,还包括今贵州省遵义和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人川,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1644年~1646年),以成都为西京,随后清军八旗屠川,康熙二十四年湖广填四川。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一直处于战乱之中,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进入稳定时期。嘉庆元年(1796年),四川爆发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历时9年清廷才将起义镇压下来。
宋末至清初,四川地区在空前的战乱下,人口锐减,经济调敝。于是,朝廷在明初与清初两次推行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历称“湖广填四川”。两次移民运动使人口缺乏的四川获得大批劳动力,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

1840年,鸦片战争揭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但直至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增开四川的门户重庆为通商口岸,才算真正步入近代。四川社会自然经济逐步崩溃并且半殖民地化,民族资本主义在四川开始萌芽。
19世纪60年代,石达开入川,之后又爆发成都教案,以及义和团起义。在四川爆发的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1911年,成都独立成立军政府;民国元年(1912),撤销道一级建置,改为省直辖府、州、厅、县。1913年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实行“军民分治”,废省改道,将四川地区分为川西、上川南、下川南、川北、川东和边东、边西7道,后改盆地5道名为西川、建昌、永宁、嘉陵、东川。同时废府、州、厅建置,将县直隶于道。1914年,裁去边东、边西两道,划康定县以西30个县为川边特别区域(包括金沙江以西的昌都地区),受四川省节制。
民国时期,川内军阀混战,从1912年至1933年止,大小战争不下480多次。四川大小军阀各霸一方,各自为政。1935年,国民党中央军入川,为了“剿共”及严密监视地方的革命活动,仿效在鄂、豫、皖等省缩小政区的办法,把四川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及西康行政督察区(原川边特别区),另设成都市(1928)和重庆市(1929)。1939年实行新县制,编组保甲,划分乡镇。同年,又将原西康行政督察区和四川所属第十七、十八行政督察区合并,设立西康省,实行川、康分治。同年,增设自贡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先后长征进入四川。红四方面军于1932年12月至1935年4月,在四川东北及与陕西接壤地区,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面积约4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达700万,是当时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沿海沿江的各类工矿企业、高等学校和文化团体也纷纷内迁至四川,四川再次成为中国的大后方。同时300万川军出川抗战,为抗日战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携其子蒋经国,从成都飞往台湾,随后四川和西康相继更换政权。

1949年12月,四川地区解放。1950年1月,中央将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划为西南区,在重庆市设立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和西南军区,分别由邓小平同志任西南局书记、刘伯承同志任军政委员会主席、贺龙同志任军区司令员,统一领导西南区的工作。同时,将四川地区划分为川西、川东、川北、川南4个行署和重庆市及西康省,均直属大区领导。4个行署和西康省共辖21个专区、6个市、191个县。
1952年9月1日,中央决定撤销西南军政委员会和4个行署区,恢复四川省的建制,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并将重庆由中央直辖市改为省辖市。同年10月,将“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更名为“区专员公署”。1954年2月,中共中央西南局撤销。
1955年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更名为“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同年5月,将各“区专员公署”更名为“专员公署”。10月,撤销西康省,将金沙江以东各县并入四川省,以西的昌都地区划归西藏自治区。
为了加强四川西部高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建设,按照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精神,先后设立了西康藏族自治区(后改甘孜藏族自治州)、四川藏族自治州(后改为阿坝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盐源彝族自治县、茂汶羌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等一批自治州、县。为了加强三线建设,于1965年以攀枝花矿区为中心,设立了渡口市。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管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所辖行政区域,共计43个区县(市),总面积8.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02万人。川渝分治后,四川省的地级行政区降为19个,县及县级市、区179个,数量仍为全国第一。所幅员面积为4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5.1%,居第5位;人口8356.5万人,占全国的6.8%,居河南、山东、广东之后,列第4位。
王小波、李顺起义,张献忠进四川,四川保路运动,经四方面军血战四川,红军抢渡泸定桥,二刘相争,
蜀守李冰组织修建都江堰
保路运动

成都的历史

西周时期
成都历史悠久,有“天府之国”、“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称。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双流)迁往成都,构筑城池。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成都。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2001年2月8日出土的金沙遗址,已经将成都建城历史从公元前311年提前到了公元前611年。[3]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成都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316年,秦国先后吞并蜀国(首府成都)、巴国(首都重庆)。公元前 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州剌史部,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分管巴、蜀、广汉、犍为四部。秦末、汉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称“天府”。西汉末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从原广汉郡雒县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西汉时期,成都的织锦业已十分发达,设有“锦官”,故有“锦官城”即“锦城”之称;秦汉成都的商业发达,秦时成都即已成为全国大都市,西汉时成都人口达到7.6万户,近40万人,成为全国六大都市(长安、洛阳、邯郸、临洮、宛、成都)之一
宋元时期
谣朝时期,成都鼎兴,经济文化更加发达。丝绸业规模扩大,品 种增多,蜀锦花样由唐时的10多种发展到宋朝时期的40多种,能织出天马、流水飞鱼、百花孔雀、如意牡丹等新花样,占全国各地上交总数的70%以上。唐宋之时,成都城东西南北都设有专门的蚕市、药市、花市灯会。由于商业发达,成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仁宗时,在益州(即成都)设官办交子业务,由官府公开印刷,发行“交子”。南宋宝佑五年(1257年),元军攻占成都。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元朝中央政府在成都设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后简称“四川省”。
明清时期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军攻灭明玉珍所建的大夏国政权,在成都设四川承宣布政司,其中成都为首府。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王府设在成都,今人称其为“皇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率军攻入成都,自立为帝,国号大西,称成都为西京。康熙年间,朝廷实施“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成都逐渐恢复生气,省会也又迁回成都。清沿明制,设四川布政使司于成都。皇帝另简派四川总督、成都将军驻成都。清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天国将领翼王石达开率兵入川,攻成都失败,清军诱俘之,在成都城内科甲巷将其凌迟处死。
成都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迁往成都,构筑城池。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公元前316年,秦国大军入蜀,蜀国灭亡。为加强中央集权制,秦国在蜀地设置蜀郡,秦大将司马错重筑成都城,作为蜀郡首府。汉代,成都的织锦业发达,成为朝廷重要贡赋来源,朝廷遂设置锦管理,并在城西南筑“锦官城”,后世因此把锦官城作为成都的别称,简称“锦城”,汉代的成都,经济已相当繁荣,晋人左思在所著《蜀都赋》中称“既丽且崇,实号成都”,是西汉时期著名五都会之一。唐代,成都的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与长安、扬州、敦煌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都会。就其商业的繁荣程度而言,它仅次于扬州,时有“扬一益二”(唐代的成都是益州的首府)之说。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秀”,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元代设四川行中书省,成都一直是省会所在地,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都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两个奇迹:一是它的名字,两千多年来从未变更过,这在中国地名史上实属罕见;二是两千多年来,成都一直是四川地区的郡、州、府、道、省等行政区划的首府所在地(包括几个独立王朝的都城),从未变更过,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省会城市之一。

成都历史各时期的重大事件和代表人物等

历史各个时期的成都:

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前367年)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华阳)迁往成都,构筑城池。

早期为百濮地,据《华阳国志》载: "越嶲郡会无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记 · 楚世家》说:“(楚武王)于是始开濮地面有之,建宁郡南有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

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

东周慎王四年(前316年),秦国兼并蜀国,并设置蜀郡于成都。秦张仪、司马错筑太城(府南城),次年,张仪在太城以西筑少城(府西城)。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该地人民,主持修建了沿用至今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并造石人作测量都江堰水则,是中国最早水尺。 秦末汉初,成都取代关中而称“天府”。

西汉元封五年,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置益州。王莽改益州为庸部,蜀郡为导江,治临邛。新朝地皇五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又改益州为司隶,蜀郡为成都尹。东汉时仍为蜀郡。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从原广汉郡雒县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

三国时期成都为蜀汉国都。延康元年,曹丕篡汉,次年,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在蜀地成都称帝,延续了汉朝大统。蜀汉政权始于昭烈帝刘备,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国力强盛,但是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后元气大伤,后来诸葛亮治国,恢复生产,使得能与魏、吴抗衡。

晋武帝改蜀郡为成都国,不久恢复称呼。永兴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至咸康四年(338年)时,李雄侄李寿又改国号为“汉”,史称为“成汉”。永和三年(347年),大成国被东晋所灭。

南朝宋、齐以后,益州及蜀郡的治地址都是成都,益州刺史治太城,成都内史治少城。隋朝开皇二年(582年),改为西南道行台。次年,复置总管府。大业初年(605年),府废,隋炀帝复改益州为蜀郡。

唐朝复为益州,武德初年(618年),置总管府。武德三年(620年),改为西南道行台。武德九年(626年),又改为都督府。龙朔二年(662年),升大都督府。天宝初年(742年),复为蜀郡。至德二年,唐玄宗幸蜀驻跸,升蜀郡为成都府,作为南京,是唐王朝的陪都,改成都守为尹。

后梁开平一年(907年),朱温灭唐,中国历史进入五代时期。王建、孟知祥先后割据川蜀,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和“后蜀”。

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改益州路(川峡四路之一)为成都府路,治所在成都。

南宋宝佑五年(1257年),蒙元军攻占成都,使当地的生产和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23]  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设成都路,为四川行省首府驻地。

元末,至正二十年(1360年),明玉珍建立大夏国,改曰成都刺史府。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军攻灭大夏国政权,在成都设四川承宣布政司,其中成都为首府。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王府设在成都,今人称其为“皇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率军攻入成都,自立为帝,国号大西,称成都为西京。

清军入川,四川汉人极力抵抗,战乱多年,人口大减。康熙年间,清廷实施“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成都逐渐恢复生气,并繁荣至今。清朝设置四川省于成都。皇帝另简派四川总督、成都将军驻成都府。

民国元年(1911年)6月,保路运动在成都发起,清廷四川总督的赵尔丰因镇压民众而造成的“成都血案”引发民众起义,这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总爆发,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11月27日,立宪党人蒲殿俊在成都宣布四川脱离清朝,成立大汉军政府并担任都督。

民国二年(1912年)3月12日,成都之大汉军政府改为四川军政府,军政府驻成都,尹昌衡任都督。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通令在成都设置西川道,领成都、华阳等31县;后废道复省,成都仍为四川省会。民国十七年(1928年)设立成都市。

1949年12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成都,撤销四川省,成都成为川西行署区的驻地。

1952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撤销各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后,在成都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

198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成为全国14个计划单列市之一。

1994年5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通过,将计划单列市确定为副省级市,成都加强了省级机构统筹规划和协调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全国15个副省级市之一。

扩展资料:

成都简介:

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 特大城市,西部战区机关驻地, 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2021年,全市下辖20个区(市)县和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面积143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33万人,GDP15342.77亿元。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作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有国家级科研机构30家,国家级研发平台67个,高校56所,各类人才约389万人;世界500强企业285家。成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古蜀文明发祥地, 中国十大古都之一。 公元前四世纪,开明王朝九世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

先后有7个割据政权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汉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唐为中国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史称“扬一益二”;北宋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会,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拥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名胜古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先后获世界最佳新兴商务城市、中国内陆投资环境标杆城市  、国家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城市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十强 、中国十大创业城市等。 2021年4月,国务院明确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

2021年3月1日,成都获得202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都

望采纳!谢谢

成都,四川省省会[1] ,成都位于中国华西地区东部,成都平原腹地,[2] 古为蜀国地,秦并巴、蜀为蜀郡并建城,汉因织锦业发达专设锦官管理,故有“锦官城”之称,五代蜀时遍种芙蓉,故别称“芙蓉城”,简称“蓉”。成都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构筑城池,三国时期为蜀汉国都。巴蜀文化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
成都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非常适合农业生产,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并由此催生了繁荣商贸业。北宋年间在成都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官府在成都设立了世界最早的管理储蓄银行“交子务”,这些都表明成都当时商业的繁荣程度。时至今日,成都依然是中国西南地区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之一。
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
金沙遗址
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双流)迁往成都,构筑城池;但依据现实挖掘的金沙遗址看来,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3200年前。
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建于公元前256年,使用至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3]
公元前316年,秦国先后吞并蜀国、巴国。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造石人作测量都江堰水则,是中国最早水尺。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地方官办学堂“文翁石室”。
公元前106年。秦末、汉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称“天府”。西汉末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从原广汉郡雒县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西汉时期,成都的织锦业已十分发达,设有“锦官”,故有“锦官城”即“锦城”之称;秦汉成都的商业发达,秦时成都即已成为全国大都市,西汉时成都人口达到7.6万户,近40万人。
汉代成都是世界漆器工艺的中心和中国茶文化的诞生地。
成都在三国时期为蜀汉国都,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汉室宗亲刘备在军阀混战中崛起。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次年(221年),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在蜀地蜀都称帝,延续了汉朝大统。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禅,历二帝,共四十三年,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国力强盛,但是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后元气大伤,后来诸葛亮治国,恢复生产,使得能与魏吴抗衡。[3]
公元348年至354年,东晋常璩编纂了中国现存最
杜甫草堂
早的地方志书《华阳国志》。
唐朝时期,成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佛教盛行。成都成为全国四大城市之一(长安、扬州、成都、太原),农业、丝绸业、手工业、商业发达,造纸、印刷术发展很快。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以蜀郡为唐玄宗幸蜀驻跸之地,升为成都府,唐代成都文学家云集,大诗人李白、杜甫、王勃、卢照邻、高适、岑参、薛涛、李商隐、雍陶、康术等短期旅居成都。唐代成都开发了开摩诃池、百花潭等旅游胜地,贞观年间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唐朝大中年间改名为昭觉寺,称“川西第一丛林”。[3]
唐代成都有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的雕版印刷术文物,成都的卞家《陀罗尼经咒》、西川过姓金刚经残页、成都樊赏家历残页为世界现存最早的一批印刷品。
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政权,中国历史进入五代时期。王建割据“三川”,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王建励精图治,使蜀中经济文化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晚年渐为昏庸。幼子王衍即位仅7年,925年后唐庄宗派郭崇韬伐蜀,前蜀后主王衍投降,前蜀亡。后唐任命孟知祥为西川节度副使,后唐衰败后,934年正月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同年秋病死,其三子孟昶16岁袭位,颇有作为,统治30年,后好大喜功,盲目出兵关中,增加百姓负担,导致国力衰微,965年为宋所灭。孟上表请降,当年暴卒于开封。
后蜀后主孟昶亲笔书写了中国第一幅春联“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成都画家黄筌开创了中国工笔花鸟画派先河,雅好丹青的后蜀后主孟昶特创“翰林图画院”,成为中国最早的皇家画院。后蜀赵崇祚编辑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词集《花间集》。
宋朝时期,成都经济异常发达,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大都市。以锦绣为例,花样由唐时的10多种发展到宋朝时期的40多种,能织出天马、流水飞鱼、百花孔雀、如意牡丹等新花样,占全国各地上交总数的70%以上。唐宋之时,成都城东西南北都设有专门的蚕市、药市、花市灯会。由于商业发达,成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官府在成都设立了世界最早的管理储蓄银行“交子务”。
1082年前后,北宋名医唐慎微撰写了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典《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北宋仁宗时,在益州(即成都)设官办交子业务,由官府公开印刷,发行“交子”。南宋宝佑五年(1257年),蒙元军攻占成都。蒙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
明洪武四年(1371年),
明蜀王陵
明军攻灭明玉珍所建的大夏国政权,在成都设四川承宣布政司,其中成都为首府。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王府设在成都,今人称其为“皇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率军攻入成都,自立为帝,国号大西,称成都为西京。清军入川,四川汉人极力抵抗,战乱多年,人口大减。满清康熙年间,满清朝廷实施“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成都逐渐恢复生气,省会也又迁回成都。清沿明制,设四川布政使司于成都。皇帝另简派四川总督、成都将军驻成都。清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天国将领翼王石达开率兵入川,攻成都失败,清军诱俘之,在成都城内科甲巷将其凌迟处死。[3]
1911年6月,保路运动在成都发起,满清时期担任四川总督的赵尔丰因镇压民众而造成的“成都血案”引发民众起义,这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总爆发,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1911年11月27日,立宪党人蒲殿俊在成都宣布四川脱离清朝,成立大汉军政府并担任都督。1912年3月12日,成都之大汉军政府改为四川军政府,军政府驻成都,尹昌衡任都督。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北洋政府通令在成都设置西川道,领成都、华阳等31县;后废道复省,成都仍为四川省会。[3]
1949年12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成都,成都成为
天府广场
川西行署区的驻地。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撤销各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后。
198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成为全国14个计划单列市之一。
2021年6月,第12届财富全球论坛在蓉成功举办;同年九月,世界华商大会在成都成功举办。
著名人物
卓文君 西汉 西汉才女
扬雄 西汉 西汉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
严君平 西汉 西汉道家学者,思想家
常璩 东晋 东晋史学家
杨贵妃 唐朝 后人评价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薛涛 唐朝 唐朝才女,诗人
花蕊夫人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诗人,才女
欧阳炯 五代后蜀 五代后蜀词人
黄筌 五代西蜀 五代西蜀画家
王珪 北宋 北宋名臣,宰相。封歧国公
魏了翁 南宋 南宋学者,庆元五年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
圆悟克勤 宋代 宋代高僧
王小波 北宋 北宋农民起义领袖
张俞 北宋 北宋文学家、诗人,《蚕妇》作者
萨守坚 宋代 宋代著名道士
杨慎 明代 明正德六年状元。明代文学家,明朝三大才子之首
岳钟琪 清代 清代名将
罗应旒 清代 清代抗日名将
彭家珍 民国 辛亥革命烈士
吴虞 民国 启蒙思想家、学者
刘湘 民国 民国时期四川著名军阀
李易峰 现代 中国男演员、流行歌手 
王光祈 现代 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
李劼人 现代 著名小说家,翻译家
周太玄 现代 生物学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
释昌圆 现代 高僧,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李一氓 现代 中国共产党高级干部、诗人、书法家
戚薇 现代 著名流行女歌手、著名演员、主持人
张靓颖 现代 流行歌手
李宇春 现代 流行女歌手、词曲创作人、演员
张杰 现代 中国流行歌手
岳红 现代 演员、金鸡奖影后
杨红樱 现代 儿童文学作家
刘适兰 现代 女子国际象棋名手。国际特级大师
刘永好 现代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中国民生银行副董事长[

四川发生过那些历史战争?

四川自古以来便被称为“天府之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历史上也几度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四川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地理封闭,太平盛世时就是令人羡慕嫉妒的“天府之国”,乱世时也可自保或者内部自己小打小闹下甚至以一域之地对抗全国,但是每当外族入侵亡天下时又往往会遭受灭顶之灾。(此处四川是包括重庆的)
我自己把四川的历史总结为三个时期:
一、远古的勃兴时代。这个时代上自石器时代下至秦朝统一全国,这个时期既有媲美商周的三星堆文明,又有历史悠久传说丰富的古巴蜀文化。但其中的大部分战争都是远古时期的部落战争,留下了“杜鹃啼血”“望帝春心托杜鹃”这样的浪漫传说。当然其结尾的秦灭巴蜀之战对秦朝统一六国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也留下了“金牛伐蜀”的有趣故事。
二、上古和中古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包括从秦朝到宋朝的一千余年历史,期间四川经历了两汉和唐宋两次黄金时代。这个时期的战争是割据与统一的战争,战争的规模与烈度都比远古要大许多,但战争大都是中原王朝内部的统一分裂战争相对来说并未伤及四川的元气。这个时期四川的战争对全国格局有个更为有力更加关键的影响,战争中也出现了更多的英雄史诗。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战争包括以下几个
1、东汉灭蜀之战。这是一次无比辉煌的战争,同时也是一场淹没于文献知名度甚小的战争。估计这个战争还没有成语“得陇望蜀”的知名度大。这是刘秀统一全国的最后一战,所以亮出了云台二十八将中最为豪华的阵容,来歙、岑彭、吴汉、冯异、耿弇等名将如云。其中来歙和岑彭先后被刺杀,伐蜀之战一波三折更是悲壮惊险。此次战争刘秀采取南北水陆并发的作战战略,同时发兵公孙述,是中国战争史上溯三峡入川并利用江河实施远距离迂回前进的著名战役。
2、三国时期的蜀国战争。刘备入川、曹刘汉中之战、诸葛亮北伐以及邓艾偷渡阴平入蜀大家在三国里面耳熟能详,不再赘述。
3、两晋时李雄所建立的成汉政权收留中原流民,保护了四川免受五胡十六国之乱。之后四川先后为南北朝交替统治。
4、唐朝时大唐在四川与吐蕃南诏进行了一系列边疆战争,安史之乱之后更是成为唐朝历代皇帝的逃跑必备后路。
5、五代十国时期的宋灭蜀之战,此战留下了花蕊夫人的两句诗:十万将士齐卸甲,更无一人是男儿!
三、近古以来衰微时代。这个时期从南宋直至今天,其中四川的战争是灭族战争。对的,是灭族战争,就十室九空百无存一的结果来说就是灭族战争,是人口灭绝亡天下的灭族战争。由于四川处于中国最腹心的腹地,四川也就成为了外族入侵时最后的抵抗之地,一旦外敌兵临四川中国便真正的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存亡关头,所以四川抵抗最为激烈遭受屠杀也最为惨烈,从蒙古灭宋、明清交替、民国抗战、共和国三线建设概莫能外。
1、蒙古灭宋战争直接的完全的摧毁了四川汉唐宋千年以来的财富和人口,是四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此之后“扬一益二”再不复现,天府之国也难以重现当年在全国的地位。但是毁灭中透漏着希望,绝望中蕴含着力量,钓鱼城之战击毙蒙哥汗是大宋最后的辉煌。
2、明清鼎革之战。随着清军与大西军、以及后来农民军南明军合流后的明军在四川的拉锯战,再加上后来的三藩叛乱,四川再次被屠空。明朝二百年的恢复又重新回到了原点。此后虽有湖广填四川,但四川慢慢的变成了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了。
3抗战。民国前期虽有刘湘刘文辉等大小川军军阀混战,但抗战时期四川却再次成为外敌入侵时总后勤基地。抗战时期四川不但承受了国家政府的绝大部分税赋粮食,更是有百万川军出川抗战。这是中华民族最为可歌可泣的全民族抗战。

想了解四川历史,一定要看这套书哦:

四川通史(全1-7册)

里面内容很详细,可以在线阅读

秦统一过程中进军四川,灭了西蜀,三国诸葛亮和司马懿在川陕边境打过,南宋和金军在四川东部干过仗,清朝太平天国运动翼王石达开在安顺场被包围,全军覆灭。清末年的四川保路运动,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等等
四川由于地处少数民族聚集地,自古以来一直有战端。如果求其中的大事,楼上答案非常好。
本文标题: 成都历史上发生过哪些趣事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4265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中国历史上的战役,最让你感到荡气回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的是哪一战明朝并不是古代王朝中最强盛的,为什么却能圈粉无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