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正月不能理发?四百年前,老祖宗们的那场发型保卫战

发布时间: 2021-06-08 12:27:1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9

在我们民间,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正月理发,死舅。意思是如果正月剪头发的话,你是打扮好看了,可是你舅却得遭殃。这种听起来非常无厘头...

为什么正月不能理发?四百年前,老祖宗们的那场发型保卫战

在我们民间,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正月理发,死舅。意思是如果正月剪头发的话,你是打扮好看了,可是你舅却得遭殃。

这种听起来非常无厘头的说法,却几乎成为了所有想正月理发的人的梦靥,当然,最苦恼的应该是理发店。

因为如果舅舅不多的话,那极可能因为你的一次理发而导致舅舅数量越来越少,让姥姥们难过。

当然,若是没有舅舅,那么便可以放心大胆去进行正月理发这一危险活动了。

其实,对于这种说法,早有无数前辈进行科普解释,可大家也基本得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

不过,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种站不住脚的说法究竟是怎么来的?

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与一次民族的惨痛记忆有关……

故事要从明末清初讲起。

那一年,清军刚刚入关不久,由于天下来的太过出乎意料,因为清军本来没想过要坐拥这么一大片天下,那时候他们的梦想就是能够完全拥有东北就知足了,结果没想到,中原内部发生内乱,李自成把本就腐朽的大明王朝给一脚踹翻了,本来这也没清军啥事,可是有时候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当时,吴三桂正在宁远镇守,率领着全国最精锐的一支部队,这支部队本来的任务是守着清军,崇祯一直舍不得用,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才赶忙下诏吴三桂起兵勤王,等吴三桂走到唐山玉田的时候,突然得知崇祯皇帝上吊的消息,老领导嗝屁了,自己也不用去帮忙了。

咋办呢,找个新领导去吧。

吴三桂想去投降李自成,可是还没等起身,得知了自己媳妇被李自成手下大将吴宗敏给祸害了的消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麻蛋,不跟你玩了,便与清军多尔衮谈判:咱哥俩合伙,把那个李自成给宰了,胜利后,黄河以北给你,黄河以南给兄弟。

多尔衮一听,行啊,打吧。

李自成这时听说吴三桂这小子说好的投降又反悔,很生气,亲率大军在山海关与吴三桂激战,两方打的不可开交,难分胜负,多尔衮在关外骑着马看戏,抱着跟我没关系,我就是个观众的心理坐山观虎斗。

可是吴三桂坐不住了,心想,咱俩不是刚谈好的合作么?你倒是免费看一场战争大片,就派出使者去找到多尔衮。

没想到多尔衮跟吴三桂一个脾气,刚说好的话转眼就想反悔,说,我回家又琢磨了琢磨,我觉得之前谈的那个合作不太合适,这样吧,你直接投降给我吧,以后给我打工得了。

吴三桂没办法,两面受敌,只好同意这个不平等条约。然后与清军联合打破李自成,将李自成赶到了湖北,被一个正在种地的老伯发现,那老伯也没念过书,更没听过罗翔讲刑法,啥也不懂,看李自成不像好人,一锄头给擂死了。

就这样,刚要建立的大顺王朝因为法律的不普及而中道崩殂,清军入主中原,建立起了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清军入主中原后,很不自信,就好像本来想着中个两三块就得了的彩民,突然中了几个亿,感觉很不真实,不知道咋花。

当时的清王朝统治者就面临着这种局面,自己一个少数民族,那么点人扔到这么大片土地上,显得太过渺小,胜利来得太突然,还没准备好。咋办呢?先试试口风吧。

于是颁布剃发易服令,那时候,我们汉族奉行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思想观念,无论男女,在成年后便不在理发,将头发挽成发髻盘在头顶;而满族人则不是这样,他们长年生活在深山野林里,为了便于骑射,将前面头发全部刮掉,只留下后面头发,编成辫子。也叫金钱辫,满族人认为人的所有灵魂都隐藏在这根辫子里,所以在那些在战场上阵亡的将士们,尸体可以不管,辫子必须带回故乡,隆重下葬。

清朝统治者心想,现在我是老板了,你们都得听我的,你们都把发型改一改吧,跟我们一样,这样咱们才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可是汉族人觉得你统治者是谁,是蒙古族还是满族,是女真还是匈奴,我们都可以不管,但是头可断,发型不能变。

强烈反抗这条建议,多尔衮一看,都反对,那算了,刚才就是开个玩笑,你们爱啥发型啥发型吧,我不管了。

可是,就总有那些不要脸的人。

一名汉族官员孙之獬,以前因为犯过事,被贬职为民,看到清军入关,想去活动活动,继续当个官玩玩,于是他主动剃发,还改穿满族服饰。

当时上朝,大臣们分为满汉两条队伍,但是孙之獬让周边的汉族官员们很瞧不起,不跟他一起站;他想,那老子去满族那边站呗,没想到,满族官员对他的这种举动也瞧不起,心想你这算个什么玩意儿啊你是,跟个狗一样摇着尾巴,啥也不是,不仅不接受他,还把他给踹了出去。

他恼羞成怒之下,上书多尔衮,说,你看你们这群完蛋玩意,虽然好像统治了中原,可是大家发型都不一样,你们啥也不是。你们赶紧让大家都跟你们保持发型一致啊。

多尔衮一听,也是这么个道理,便在第二年正式下达剃发令,要求所有人,必须在十日之内必须更改发型。

不知道有没有人有印象,过去走街串巷的理发师们,往往会有一个杆子,杆子上面有一面旗帜。这面旗帜便是与剃发令有关,上面写着圣旨: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这封诏书也引起了所有汉人同胞们的愤慨,在各地都激起了民变,其实我们今天看,啥发型还不行啊,你看今天大街上,那些发型真是千奇百怪,各有千秋。可是在古时候,我们就是认为,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传统,而且必须遵守!

顺治三年,孙之獬衣锦还乡,被家乡的起义军队抓了起来,五花大绑进行游街,人们在他身上扎满针孔,插上毛发,并将他及全家男女老幼百余口人全部用酷刑折磨致死。

江阴县城为了反抗这条命令,全城所有人民奋力抵抗清军八十一日,最后全城殉国,只有五十三人幸存,史称江阴八十一日。

嘉定县为了反抗这条命令,前后共遭三次残忍屠杀,清军们像恶鬼一样对所有人进行惨无人道的对待,史称嘉定三屠。

可是,最终,枪杆子里出政权,所有人还是不得不改变发型。但是,为了纪念,为了思旧,老百姓们开始自发不在一年之始的正月进行理发。

结果,老祖宗们大概没有想到,在发型早已多元化的今天,他们当时的那种坚守,三人成虎,传到今天变成了死舅。

现在有很多人对古代封建王朝进行抨击或吹捧,其实我觉得都是毫无必要的,因为你得知道,无论哪个王朝,都具有他们的历史局限性,明王朝固然伟大,但若不是他后期腐朽,也不会灭亡;清王朝固然在初年实行暴政,可也奠定了今天的中国版图,实现了民族融合。

况且,对于百姓而言,针对这些封建王朝,早有诗人直接指出:无论兴亡,百姓皆苦。

生活在今天这个伟大时代的我们,当然可以毫不留情去对古代封建王朝进行讽刺挖苦,但是,还是要尊重他们的历史局限性。

在科学发现日异月新的今天,我们应当知道的是,正月不管怎么剪头发,都不会导致舅舅的死亡,一个人的生死,并不会由另外一个人的发型而有所改变。

不过,虽然如此,正月到底是否理发,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得看你妈的意见。

至于可不可以借此机会多向舅舅要点压岁钱,那是你的事,别说我教的。

本文标题: 为什么正月不能理发?四百年前,老祖宗们的那场发型保卫战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4261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一个拥有特异功能的大臣,将国君给杀了,只因一碗王八汤史上最牛商人:吕不韦的传奇人生,金钱权利太后三手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