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中进士有多难

发布时间: 2021-05-24 20:09:1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2

古代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考中难度有多大?古代的秀才、举士、贡士、进士,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研究生还有博士,但是...

古代考中进士有多难

古代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考中难度有多大?

古代的秀才、举士、贡士、进士,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研究生还有博士,但是那个时候的科举制度非常的严格,而且古代的人只有考上了公民才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提升自己本该有的级别,所以说他们的这些,比我们现在的考试要难得多。



在古代,这种科举制度最低,记得考试就是童生考试,只有通过了童生考试,才是考中了秀才,获得了最低级的功名,然后才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考试,考上了秀才,就相当于在自己的乡镇里面是一个比较有权力的人。考上秀才的人才有资格去参加乡试,如果相似考中的话就被称为巨人,举人是可以做一些官职类的,如果考上了举人就可以改变自己原有的生活。但是考上举人就是可以在地方工作,就例如县丞,和现在的县委书记官职差不多。



考中举人之后,要先进入京城,去京城参加贡士,只有会是通过的人才成为贡士,贡士就可以有机会获得科举最高的功名也就是进士。成为贡士之后,是要参加皇上亲自考的殿试,殿试三年有一次,并且录用的人数很少。



如果成功通过了殿试,那么就会成为进士,进士如果上任的话,最低级的待遇就是去地方当县令,而这个位置也是举人需要努力好久才可以到达的一个位置。并且进士就算他做的并不是很好,他在退休之前也会成为地方当知府,也就是现在的市委书记,如果有能力的话,就可以达到更高更强的位置。其实古代的这种科举制度和现在的学历有很大的差别,因为有许多的人在古代及时考上了举人也可能会因为太过高兴而疯掉,因为古代就是这样,一旦考上了就可以彻底的改变自己的命运,通过这种方式改变自己原有的现状。

古代科举进士的地位是很高的,三年才出一榜,每榜就百十号人,可以说凤毛麟角,绝不像文艺作品中一抓一大把。
可以这样比较,古代的童生(例如洪秀全)要通过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相当于现在的普通高校毕业生或研究生。
秀才(例如蒲松龄)就是有功名之人,平均每五百人才录取一个,相当于现在的事业编制。
贡生(例如于成龙)属于秀才中的佼佼者,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
举人(例如左宗棠)可以补县官的空缺,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干部。
同进士(例如曾国藩)虽然比进士矮一截,但最低都可以直接为县官了,向相当于现在的正处级。
进士(例如林则徐)当然相当于现在的副厅级了。
可能有人会提出质疑,毕竟古代很多考中进士的学子才二十出头,但我们要知道,古人可没有现代人长寿,古代生活在太平盛世,人们的年寿一般也只能达到五十岁左右,即便生活在上层社会一般也就能活六十岁左右,二十多岁对于很多古人来说已经走完了生命的一半了。
总的来说,古代能选拔为进士的学子是万中无一的,考中进士就跟现在买彩票中头奖的概率差不多,但成为进士就能获得崇高的社会地位,这就是古代有很多读书人愿意耗尽毕生经历参加科举的原因。
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研究生还有博士,但是那个时候的科举制度非常的严格。
秀才是高中毕业,举人是大学毕业,贡士是研究生毕业,进士则是博士生毕业
从《范进中举》的典故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对于学历的要求是非常看重的。而考中的难度也非常之大。他就用了数年时间,直到老年才考中秀才。当时可把他高兴坏了,所以考证的难度真的是非常之大。

在我国古代考中进士有多难?相比现在的高考呢?

五、中进士有多难?

  进士考试称为礼部的会试,每三年一次,都是在秋闱之后的第二年春天,如果碰上国家有新皇帝登基或皇帝、皇后大寿等大喜事还会开恩科。

  礼部的会试中榜者,称之为贡士,其实这些贡士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一般都将会是进士。只不过还得经过最后一关考试,这最后一关考试称之为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亲自监考。殿试实际上是最后排名的一次考试。这些人也全部有一个尊贵的名字,那就是天子门生。经过殿试的考生出成绩后,根据成绩高低分三等。一甲共3人,赐进士及第,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自宋代开始,中进士后即可以马上授官职,明代也是如此。但到了清代,情况又略有不同,清朝时状元一般授翰林院编撰,为从六品官职,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为正七品官职。二、三甲进士会被分派到朝廷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部委级”衙门观政,也可以称之为“学习行走”,大体上就是实习的意思。这些新科进士只有通过了实习期(一般为期二年),由各部堂官考核通过后,吏部才能授予其官职。有的在各部委任职,有的放各省的外任。

  (一)录取比例太少

  唐朝初年全国每年平均录用进士3-5人,到了唐中期时约有20人左右。宋代平均到每年有70多人(三年一届),清代科举从公元1645年清政府首次开科取士,到公元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考试,清政府一共录取26849年进士。其中顺治三年449名进士为人数之最;最少一次是在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仅录取83名进士。在清朝长达268年的历史上,清政府总共举行了112次殿试,总共录取26849人,这样平均下来其实每年也就100多人。以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展示内容为依据计算得出结果。在中国1300多年科举考试历史中,全国平均下来每375万个读书人才能考中一个进士。依据泉州地方志的统计,科举成绩较好的福建泉州,平均60万个读书人才录取一个进士。

  (二)考进士要用钱铺路

  古代学子要投身科举,购书籍、游学交流、聘请好老师,往来考试等费用都非常高。古代人工造纸印刷成本非常高,以宋朝为例,一本书均价为2贯,约折合现在的人民币800-1200元。没有几十万块人民币你都买不到一套完整的教材和参考书。一个士子每年要花费几个月在赶考的路上,到州府、到省城参加岁考、道考、科考、乡试。还要与其他士子进行文会,所需要的路费、餐饮、车马轮船等交通费都是一笔巨额开支。中国历史上中进士平均年龄为35岁,一个人35年没工作,一大家子人坐吃山空,等他考中进士来反哺家族,那机率无异于中500万彩票。如果不是富裕之家,或者没有全族的资助,是不可能从考秀才到中进士这个漫长的科举考试过程的。



  古代一个读书人,以最顺畅的速度来计算,他6岁上私塾开始学习生涯,35岁中进士,那这里面大约花费30年时间。中进士后一般由朝廷授予从六品到七品的官职,这个官阶放在现在大约相当于正处级干部,30多岁的正处级干部是非常年轻的,当然有不少学子50多岁才中进士,这是后话。以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来比较,也以最顺畅的速度来计算,一个学生22岁本科毕业,考入公务员,五年一升,从普通科员、副科、正科、副处、正处,这样算下来要25年时间,所以正常速度来讲混到正处级至少得45岁(那些坐火箭的除外)。相对比如今通过省考、国考以及通过博士人才引进等各种政策和途径来获得入仕机会,古代的为官之路就难多了,正是因为古代入仕途径很少,除了考上举人和进士,其他的途径很难当官,所以读书人争相向着“进士”的最高目标出发,难度可想而知
在我国古代考中进士是很难的。相比高考难多了。现在每年高考录取的大学生有几百万人。而古代考中进士的在几十人。
肯定比现在的高考更难,因招生比例太小了。
个人认为还是古代考进士比较难。一方面,条件相差太大。无论是交通,书籍,教师还是考试录取,考进士绝对是万里挑一。
每年的中国六月,中国都有一个举国关注的大事,那就是高考,万千学子寒窗苦读十二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有的人说了,今天的学生又得数理化,又得历史政治地理生物等等诸多学科一起学,古时的学子只需写一篇作文即可过关,那么真得是这样吗?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古时的高考,科举制度。

封建社会讲究出身,有人生来就是贵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呼风唤雨。有人生在贫苦人家,出身低微,连温饱都无法解决,就别说其他事情了。

不过,古时人要是想当官走仕途,唯有参加科举考试,以成绩论英雄。考中则平步青云进入官场,士农工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科举时代,考进士不仅是读书人自己的梦想,更是全家族的希望。

古代的科举考试分好几个层级,第一级考试是院试,在县、乡这一级考试,考取后是秀才,秀才这一级在科举考试中只能算是入门,难度不算太高。

第二级是省一级的考试,叫乡试,考中叫举人,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的秋季举行,最近三年内考中秀才的人均有资格参加省级考试。

相对于秀才考试要难得多了,比如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从19岁起就考中秀才,之后逢考必败,做了50多年的秀才,直到71岁才得贡生,终生未为官。

第三级考试叫会试,每次乡试考中的人来年开春,齐聚京城参加全国性的考试,来参加的都是全国的精英,考中叫贡士,至此,在古代称为贡士才算达到当官的基本条件。

之后所有的贡士参加殿试,殿试就是由皇帝来亲自考察考生的能力了,不仅看学识,有的皇帝还看长相和眼缘,毕竟以后要在皇帝手下当差,长得太丑肯定不行,经过殿试的考察,由皇帝赐进士身份,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然后再分别根据个人情况安排相应的官职。一个学生如果能完完整整的把这样一套流程顺利走下来,科举制度跟现在的高考相比,是不是要复杂的多得多呢?

即便今天的高考状元穿越了,也不一定能考中吧?所以,在古时莘莘学子才会玩命的苦读四书五经,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考中,谋得一官半职,得以光宗耀祖。

古代科举考试很难吗?

现代人从小学到大学不知要学多少本书,到二十多岁基本上就完成学业,可古代仅仅四书五经不到九本书而已,只写一篇文章,为什么有的人考到六七十才考中呢?苏辙十八岁中进士,而蒲松龄七十多岁才有成果,同时文学家差距就这么大吗?
以经义八股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发展至清朝,弊端已暴露无遗。清初即有大臣建议改革,但清统治者为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将科举考试作为笼络汉族士大夫的手段和禁锢知识分子思想的工具,除分满人、汉人两榜录取以优待八旗子弟外,余皆承明之旧。乾隆皇帝还指派学者方苞编定明清两朝名家所写八股文,定名《钦定四书文》,刊行全国,供赴考举子阅读。由于死记硬背经书及八股时文即可应举入仕,故参加科举的考生日增。为限制录取人数,主考者常乞灵于考试命题,致使毫无价值、近似文字游戏的偏题、难题、怪题泛滥成灾,考生为迎合考试命题而寻章摘句,死钻牛角尖,科举考试制更趋僵化,成为革新政治、发展科学文化的重大障碍。清朝亦设武科,考试分内、外场。外场试马步射及弓刀,及格后入内试《武经》。清末,火器在军事上应用日广,旧式作战方式和技能已过时,武科考试内容已陈旧。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武科考试正式废止。光绪三十一年(1905),随着近代科学文化的传入和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终于迫使清廷下令“停科举以广学校”,废除了行之千年的科举考试制度。
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趋向衰落,光绪二十七年(1901),武科考试正式废止,历经1300余年。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观念和社会风尚有重大影响。
现在大学录取率超过70%。
古代即便是明清时期高科举录取率,也才不到10%能成进士。而且这是通过了地方一级考试后的最后一次考试录取率,之前还有乡试,会试,全国进士也就几十几百人。
唐宋时期就更少了,一届几十个进士,辽朝时甚至一届科举就一个进士。

要说难度,你试想一门文科学科,考了800年,它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你所有能想出的东西前人都重复过无数遍了,无论答题者还是出题者都很为难,所以最终科举演变成八股文是很必然的了。

对评分标准,也不像现在的应试教育有标准答案,科举评分会被很多主观因素影响。文学大家在策论这类考题中,基本也发挥不出文学能力来。而且,令现代人钦佩的古代文学大家,在古代地位并不高,写诗词在古代就跟艺人卖唱一样,只是权贵附庸风雅的玩物,古代更看重官职,师承,名望。李白,蒲松龄这样的在当时都混的很惨,是因为他们留下的文学遗作有娱乐价值,才被后人传颂名气大了起来。

古代成为进士有多难,中举对于寒门子弟有什么寓意?

科举制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制度,也正是这样一个制度,给我国古代朝廷带来了很多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在古代想要通过科举考试考取进士是非常难的,这个难度相当于现在考清华北大一般,几乎全国的学子都是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而对于寒门子弟来说,考取进士更是改变他们命运的事情,所以才会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的说法。

在古代想要考取进士是非常难的,首先你必须要参加乡试,然后考取到其中的秀才,之后还要再去中举人,这样才能够获得进京考试的资格,从而参加最后的选拔,从而考取进士。而在那时候,所有的文人目标都是这个,所以考取进士是非常激烈的一个过程,对于很多读书人来说,能够中举就已经是百里挑一了,不然当初范进中举之后也不会疯掉,可见当时考取进士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和如今考取清华北大没有什么区别。

而对于寒门学子来说,中举是唯一能够改变他们命运的人,在那时候只要考上秀才就能够每个月领取一些银子,而考中举人就更不用说了。如果是考中进士的话,就能够飞黄腾达,甚至成为当朝皇帝身边的人,所以考取进士对于寒门子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也是他们唯一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连左宗棠这样的大人物当年也是没有能够考中进士的,可以看出中举成为了和多人一生的目标。

所以古代通过科举考试考取进士的人是相当少的,每一个考中的人都有着自己独特且丰富的才华,他们都是饱读诗书,并且自己在读书这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这样的人最终才能够功成名就,考取进士。

成为进士比现在考上清华北大还要难,中举对寒门子弟寓意着咸鱼翻身,飞上枝头变凤凰。
科举制度开始在隋唐,完善在宋朝。科举制度扩展了人们入仕的途径,此后就流传着“寒门出贵子”的观念。出身贫寒的子弟可以中举人可是值得庆祝大事,这可能就能改变这个家族的命运。
进士是很难的,而且一般寒门子弟考进士是更难的,因为要花的钱特别多,中进士的话那代表着一辈子享受荣华富贵了
本文标题: 古代考中进士有多难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4202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关于三星堆普通人也该知道的“常识”唐朝遗留下来的问题连累了宋朝甚至以后的朝代,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