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该如何评价晁错

发布时间: 2021-05-24 12:08:1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1

晁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对他的评价怎样?历史人物晁错,汉文帝刘恒时历任太常掌故、中大夫,太子舍人、门大夫和家令,太子以老师相待...

历史该如何评价晁错

晁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对他的评价怎样?

历史人物
晁错,汉文帝刘恒时历任太常掌故、中大夫,太子舍人、门大夫和家令,太子以老师相待,深得太子的喜爱和信任,被太子家誉为“智囊”。景帝刘启即位后,曾任内史、御史大夫,因师生情谊,深得皇帝的恩宠,经常与景帝单谈论事,可谓荣宠一身。可晁错的结局却是着朝服腰斩于市。野史记裁,窦太后亦曾说“晁错,可能是个忠臣”。这样一个忠于朝延、学识渊博、又深得皇帝宠信的政治家,结局为什么如此凄惨? 我总结,晁错为官做人范了三大忌讳: 第一、也是最大的的问题, 范了众怒 。景帝即位不久,就拜为内史,上任不久就将丞相申屠嘉气死。申屠嘉这个人是一个非常廉洁的清官,叫“门不受私谒”,晁错得罪了申屠嘉,就得罪了一批景仰申屠嘉的正人君子。以至于后来联名上书要杀晁错的延尉张欧,他也不是什么奸臣,奉公执法,执法虽严,却不失人性,即便是犯人真的罪大恶疾,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仍给犯人以人格上的尊重。晁错提出削藩后,朝野哗然,他父亲为此专程从老家颍州赶来劝他,说“皇帝才即位,你掌握着权力,侵夺削弱诸侯的势力,疏远隔离人家的骨肉……刘家的天下安定了,而晁家却要有危了……”,他仍以朝延和天下为己任不听劝告,害老父服毒自杀。他的“削藩策”更成了吴王造反的借口,要“诛晁错,清君侧”。《史记——晁错列传》中用了四个字“峭、直、刻、深”评价晁错。峭,严厉;直,刚直;刻,苛刻;深,心狠。这样的一个人,清官要杀他、反臣要杀他,连骨肉至亲也不认可他,不得不说,他这众怒确实范得过了头!到头来景帝不得不为了对得起天下,亲手杀了这位大忠臣。 第二、 持宠而骄 。晁错与景帝相交二十余载,在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便深得赏识与信任,愈发助长了他傲气凌人,目空一切,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自我感觉。刘启即位后,任内史期间就多次请求单独与皇帝谈论事情,而皇帝每次都听从了,法令也有诸多被修改,全然不顾朝中还有丞相、三公、九卿。对于政见与他不一致的人,便嗤以“道不同,不相与谋”。景帝即位后,晁错一下从太子舍人直升内史(相当于现在一个首都市的市长),就好比现在,越过了副部级,直升正部级。这样一来,晁错恐怕是有点得意忘形,至少是有点趾高气扬,仗着景帝的信任,不停地提意见,不停地提建议,今天要改革这个,明天要改革那个,而汉代的政治在汉武帝以前是以道家的治国理念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张清静无为,主张一动不如一静,主张以柔克刚,总而言之是不喜欢折腾。晁错这样一来,仗着有皇帝做后台,几乎要颠覆了汉家的治国理念。期间,凶奴大肆扰边,景帝欲起兵伐之,晁错力荐“攘外必先安内”,认为边患不足为惧,诸侯王势力日渐强大,诸侯不削,国本之不存,不同意给凶奴以军事打击,而用和亲的柔性政策来安抚他们。景帝也同意了,这样更加助长了晁错削藩的决心。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及,吴王刘濞起兵造反后,晁错提出请从未经历过战争的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谁都知道外出打仗是危险的,留下来看家是安全的,晁错仗着景帝对他的宠信,竟然在这个紧急关头,把最危险的事情派给皇帝,最安全的事情留给自己,也算是持宠而骄过了头,由此也引起了景帝的疑心。 第三、 操之过紧,不会审时度势 。晁错被杀的导火线是七国之乱,七国之乱的起因是削藩。按说削藩对于加强中央集权是件好事,也就是说,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为刘家的天下长治久安的一个好办法,是应该得到统治集团、国之忠臣的响应。可为什么削藩一提出,却会引起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呢。忠臣不同意、贤臣不同意、太后集团也不同意。纵观历史,诸侯王确实是统治集团的一个心病,西汉有七国之乱、西晋有八王之乱、明成祖以燕王之身夺了侄儿的帝位、康熙皇帝也为异姓王不惜兵戎相见。晁错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担心诸侯王国越来越强大,朝廷不能控制,所以建议削夺他们的封地,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政府的地位,这是对万世都有利的打算。但他所提出的削地的办法,却有人为地激化矛盾的因素在里面,与贾谊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逐渐削弱的办法相比,不免性急了一些,效果也是不同的。晁错在提出削藩策之前,并没有仔细权衡利弊,也没有认真考虑过如诸侯王真的造反,朝延该如何应对;没有仔细周密地布署制藩方略,做好应紧准备,便匆匆下诏。吴楚叛乱以后,晁错自己也蒙了,可以说是景帝、君臣都蒙了,虽然他们有一点思想准备,讨论过这个问题,但真反了,他们都没有主张了,完全没有主张。如不是太尉周亚夫临危受命,加上窦婴、栾布的支持,景帝能否过得了这一关还真是难说。就这一点看来,晁错差点害了皇帝。 古语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晁错的问题自勉!

大家说说,历史评价晁错算是个好人还是坏人?

最好发表自己观点,不要抄袭。
晁错主张的限制诸侯 加强中央的意见当然是有进步意义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从具体步骤上来说,可能其性格过急,导致七王之乱,汉景帝则失之优柔,竟然企图用诛晁错的办法换来妥协。最终还是只能依靠武力由周亚夫平定了叛乱,维护了文景之治的良好局面。
晁错可以称的上是治世明君手下的一个冤魂了呵呵
是好人,但是不会做人
是好人,但没有好的结局和报应!
好!!!
好人,但是不会做人

历史该如何评价晁错?

针对晁错的评价:

历史大潮流下,汉初分封同姓异姓诸侯即是开历史倒车,弄什么郡国并行制。不是不可,只是打下天下排排坐分果果,果果分的太大了,尾大不掉。汉二世三世后,必行中央集权。

郡国并行制度的实施,实际与当时的思想潮流和政治背景密切相关。评价晁错,与此密不可分,更何况晁错的主张削藩仅仅是其政治思想的一部分。一切脱离历史背景的人物评价都是耍流氓!
今人以现代眼光看待郡国并行是为“历史倒车”,其实值得商榷。因为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帝制时代,“郡国并行”其实反复进行。吕思勉先生曾有过“封建四次反动”的论断,即项羽复辟六国贵族、汉高祖郡国并行、西晋大封诸王、明初大封诸王。四次“封建反动”无一例外走向失败,似乎印证“历史倒车必被抛弃”的论断,但如果以当时人的眼光去看待,则另有一番风景。
写完后,发现字数严重超支,太TM长了,与我简单写字的初衷相悖啊~
—————————————————分割线————————————————————
提及秦末思想,不得不提臭名昭彰的“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基本被视作秦始皇暴政,但历史并不是戏,历史事件和人物不可能扁平化和脸谱化。焚书坑儒的实质是法家与儒家的交锋,代表人物分别是齐国博士淳于越和丞相李斯。淳于越的政治主张是恢复“分封制”的。

臣闻之,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
李斯的观点针锋相对: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法家提倡郡县,儒家主张封建。结果有目共睹,儒家全面败退,终酿成焚书惨剧。焚书的实质,就是以丞相李斯为代表的法家对非法家的一次全面镇压。
物极必反。秦朝的思想主流是法家,徭役繁重,超出百姓的承受能力。始皇帝驾崩后,旋即爆发了大泽乡起义。
需要特别分析秦末所谓的农民起义。其实陈胜吴广叛乱仅仅是揭开天下大乱的序幕,推翻秦朝建立新帝国的努力实际与六国贵族密不可分。
秦朝灭亡齐国统一天下是在前221年,大泽乡起义是前209年,中间仅仅12年的时间。六国基础牢固,秦朝并未能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内整合人心,旧有的王室、臣民仍然存在,怀旧心理仍然笼罩全国;郡县下的百姓对起义一呼百应,也对时人的思想造成冲击——“废除对勋贵和皇室子弟等与帝国命运息息相关的分封,是否正确?”。陈胜吴广之后,原六国贵族如星星之火一般,迅速崛起。代表人物即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覆灭秦朝后所采取的政治措施耐人寻味,即抛弃帝国,恢复分封。但利益分割的不均终导致再次天下大乱。刘邦在垓下击败项羽,重建帝国政府。
新的帝国既然建立,首要任务就是维系统治。高祖肩上的担子是极重的,这是因为第一,封建还是郡县?亟需寻求新的统治秩序;第二,既得利益者的权益再分配。
秦末天下群雄逐鹿,新崛起的权贵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这一帮人是不可能放弃这些权益的。所以说汉初的郡国并行制的实施,是无可奈何之举。刘邦的刘氏贵族朝廷需要直接掌控土地,以应对群雄;群雄自然也不肯放弃眼下的土地与权益了。于是乎,郡国并行横空出世了。
所以说,郡国并行的实质,就是汉初探索帝国行政体制的一次妥协性的实验。一方面,封建仍然有存在的根基;另一方面,是需要,也是调和。
刘邦之所以被尊奉为帝,是因为这一帮权贵的支持,若贸然取消他们的地位,极有可能爆发叛乱,所以刘邦在承认他们的称号和领土之外,尽可能扩张帝国中央的直辖郡县,并大肆分封刘氏子孙,以为中央屏障。
异性诸侯如果能保证对帝国效忠,则无任何问题;但卧榻之侧啊,更何况他们的领地大而富。所以待中央政权逐步稳固,兔死狗烹的悲剧上演了(不赘述过程了~)
翦灭异性诸侯后,同姓诸侯就成了帝国大一统的最大障碍。二三世之后,诸侯王与皇帝的血缘关系渐行渐远,凝聚力也逐步松散,必然悲剧啊~
————————————————分割线————————————————
啰哩啰唆半天,为何故?与晁错又何干?很简单,评价晁错,绕不开以上的历史背景。
自高祖开始,中央就一直在努力进行削藩的举措,并取得一系列的进展,主要措施就是孤立诸国和削减他们的领地。景帝一朝,晁错之所以力主削藩,与其学识有关,因为晁错主要是沿着商鞅和申不害的法家学术进行深造,而且他本人并不反儒家,他本人偏重于务实治国。这些都是关键点。
我个人对晁错的评价就是:务实性、忠心体国为民、具有洞彻时下危机、超前战略眼光的改革家、政治家,但同时也是不懂“政治”的政治家。主要有三点体现。
先看第一点,就是晁错极为有名的《论贵粟疏》。在这里面,他主张重农抑商。结果不仅被文帝接受,而且几乎被历代王朝沿承。今人眼光,觉得思想狭隘落后,但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去看,不得不佩服。因为古代社会,以农业立国,晁错主张其实就是要求国家重视农业。
第二点,即是“总结了影响与匈奴关系的战略和战术”(语出《剑桥中国秦汉史》),即积极防御,“移民徙边”。主要思想体现在《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和《募民实塞疏》等。这其实就是屯田政策的先河。
第三点,就是大家熟知的削藩主张。中学历史课本就有。详细评价已经在 @Agoni的回答中体现,我不再赘述。
————————————————分割线有点多哈————————————————————
既然晁错如此,却最终为何落得“衣斩东市,祸及满门”的悲惨结局呢。私以为主要是与晁错的法家背景与性格相关。
法家主张性恶论,注重严刑峻法,故而法家代表人物给我们的形象多是刻薄冷峻。晁错也不能幸免。他嫉恶如仇,坚持己见,身处政治漩涡,不知变通,树敌过多,终酿成大祸。
针对晁错的性格,大学士苏轼专门撰写《晁错论》有过透彻洞察的分析。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晁错有超世之才,却不具备坚忍不拔之志,更没有“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的谋略。倡议削藩,却无具体措施;大乱起,更是主张皇帝御驾亲征,自己龟缩守城,犯了大忌。关键时刻,被政敌抓住把柄,以致身首异处。堪叹堪怜!
可敬可怜,晁错其人,如是。

历史上汉朝晁错是个什么样的人?

晁错是西汉初期的一位政治家,他学贯儒法,知识渊博。深受文、景两帝的器重和宠信。景帝前元三年,晁错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开始了“削藩”。但是就在晁错的政治理想就要实现之时,他却被腰斩于长安东市。他的蒙冤而死与文帝时代青年政治家贾谊的夭折,成为文、景时代最著名的两大政治悲剧!晁错蒙冤而死是因为朝廷大臣给他拟定的罪名是无臣之礼,大逆不道。朝廷大臣给晁错拟定的罪名虽然很重,但并不是晁错被杀的真实原因,那么晁错被杀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七国之乱”爆发后,朝廷的这一政策,立即激起了各诸侯王的强烈不满,吴王刘濞首先决定起兵反叛,用晁错的观点来说,他提出《削藩策》是因为吴王必反。因为当时的吴国地处长江中下游,富饶之国,鱼米之乡,吴王煎矿得钱,煮水得盐,富甲一方,势可敌国,这样下去,必有尾大不掉之势,成为中央政权的隐患,因此必须削减其势力。当汉景帝推行晁错的削藩策时,吴王刘濞跳起造反,这再次肯定了晁错的削藩政策。对于削藩策,文景时代朝中大臣也曾提出削藩政策,但未被采纳。很多人都意识到藩王的尾大不掉之势。问题是当晁错提出削藩的时候,几乎遭到朝中一片反对,而到了最后,当提出要诛杀晁错时,朝廷几乎是一片喊杀。那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本文标题: 历史该如何评价晁错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4197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你眼中的项羽是怎样一个人如果诸葛亮满状态多活三十年不死,能否统一三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