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掷弹筒没能普及各国军队,并且在二战之后被广泛使用

发布时间: 2021-04-13 10:34:2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5

抗战后就淘汰的日本掷弹筒,上世纪80年代,我军为何又捡起来?在抗战中,有一个武器各位朋友特别熟悉,就是掷弹筒。掷弹筒这款神器曾经...

为什么掷弹筒没能普及各国军队,并且在二战之后被广泛使用

抗战后就淘汰的日本掷弹筒,上世纪80年代,我军为何又捡起来?

在抗战中,有一个武器各位朋友特别熟悉,就是掷弹筒。掷弹筒这款神器曾经给我军造成了不小的伤害。抗战时期的武器,理所应当随着时代就变成了古董。可是令你惊讶的是,我军在上世纪80年代竟然还在用掷弹筒,这就是传说中的情怀版诺基亚吗?

掷弹筒不仅是日军用,其实世界很多国家也在使用。只是相比于其他国家,日军用的比较频繁而已。由于我军一直有着敌人有/我就有的优良传统,掷弹筒也成了我军广泛配备的武器。其实,这款武器在抗日战争中给我军造成了很大伤亡,这也是我们工业基础薄弱不能自己制造武器的痛。

在日军的主力师团中,这种掷弹筒相当普遍,一般每个小队编排中都会有两个掷弹筒和一挺机枪。这样的火力配备跟我们掷弹筒一个连就一两门的部队比,还是有差距的。别看人家日军是五十人有两个,中国满编中央军五十人有一个看起来差不多。但是这个比例扩大到团的规模就已经差很多了。

当然,刚开始的德械师或者第五军、第十八军这样的部队还是能在轻武器跟日军掰手腕的。这个也仅限于轻武器。掷弹筒这么受东亚战场喜爱,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掷弹筒便于携带。而且,他的炮弹重量轻,是步兵出门旅行,居家必备之良品。掷弹筒射程大约为100m-500m,打击范围在200m-500m之间。这个距离非常好的弥补了手榴弹和迫击炮之间的空白。

掷弹筒的研发还是要归功于日军对于堑壕战的研究。由于在堑壕战中,陆军火力并不强的日军对于工事摧毁能力较弱,从而研发出了可以越过障碍物打击对方的武器掷弹筒。但是这个武器有个缺陷,就是他的射速和威力小。对于我们中国军队火力差或者英国印度殖民驻军这种不打都想跑的部队还可以。真的遇到苏联和美国的时候,掷弹筒就不太够用了。随着热武器的火力越来越强大,强大到现在都足够毁灭地球,掷弹筒当然就没有了。那么,为什么慢慢已经淡出了我军视野的掷弹筒在上世纪80年代竟然又出现了?我们承认我们80年代的陆军单兵轻武器还不是很强,那也不能还用二战时的武器啊?其实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我军在上世纪80年代研发了一款国产89式50mm榴弹弹射器。这款武器被称为“三无”弹射器。看到这里各位朋友不要怕,不是说这款弹射器是个“三无”产品。而是说89式50mm榴弹弹射器发射时无焰、无烟、无声。这款武器射程可以达800米,主要是适应我军对城市作战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于当时火力不够强大的我军还是很实用的。

 二战是二十世纪规模最大的战争,诞生了许多战斗英雄,也刺激了各种优秀武器的出现。其中,在亚洲中日战场上,也诞生了一种新式的单兵支援武器——掷弹筒。掷弹筒的诞生,是日军为了面对堑壕战,研发一种比手榴弹远,又如迫击炮一样打击障碍物之后的支援步兵轻型性质武器,不仅用在快速机动作战,也可以用在武器支援上。

   掷弹筒一个特点就是弹道弯曲,射角也比较大,射程距离比较近,总重量也不到三公斤。步兵可以拿着掷弹筒跟着冲锋,这在紧急支援的作战环境中是非常重要的。步兵也可以拿着掷弹筒躲藏在工事或者隐蔽物之中杀伤敌人,或者在远距离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由于杀伤效果好与操作便利,可以方便单个士兵携带,并且在冲锋部队中使用。单个士兵携带掷弹筒,可以隐藏在一些障碍物之中发射掷弹筒。

掷弹筒最大的优点就是隐蔽性比较强,在没有重武器使用的中国军队中,掷弹筒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当时在中日战场上,心狠歹毒的日军可以在掷弹筒与迫击炮发射化学弹头做生化武器,其中散发的剧毒的糜烂性毒气芥子气和路易氏气,也使中国军队的大量伤亡。

我军也看到掷弹筒的优点,在1940年对这个武器做了仿制工作,在1941年仿制也成功,也一共生产40门定型量产的掷弹筒。在对抗日军战场上,掷弹筒在消灭日寇上也发挥巨大的功劳。

由于掷弹筒的特殊发射方式,导致威力不足,二战结束后伴随着现代化军事武器的诞生于老式武器的淘汰,掷弹筒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作为一种古董被废弃了,可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又被我解决军重新捡起来。

我军重新捡回被淘汰的日本掷弹筒,,主要就是在二战的日本掷弹筒基础上,研发一种新型的QLT89式50mm榴弹弹射器,简称89式弹射器,也是一种单兵手持的曲射面杀伤武器,主要杀伤在200-800范围内的目标,最大射程为800m,杀伤弹可以产生大约800多片杀伤破片,杀伤半径大于16m,然后把轻型的土木工事与敌火力点给摧毁。

QLT89式50mm榴弹弹射器与抗日战争时期的掷弹筒相似之处在于,结果与原理都具有相似性,都是属于掷弹筒的性质。但是,在发展上具有传承的关系。作为QLT89式50mm榴弹弹射器,可以用做烟雾弹、发射榴弹、烟雾弹,以及根据榴弹弹射器的特殊要求配置相应的防爆弹药(催泪弹等)。

我军在驻港部队中做了QLT89式50mm榴弹弹射器的试装,之后也有很少出现在公众场合之中。由于QLT89式50mm榴弹弹射器的特殊弹道,也比较容易携带。如果作战环境在城市环境多的情况下可以做火力支援。

战场需要,因为根据战场所处环境的不同,因为当时的战场状况需要这种几乎被淘汰的掷弹筒。
因为当时我国的军队战斗力不强,为了适应城市作战,改良了掷弹筒,提高了射程,而且无声,无烟。
因为这种武器十分的轻巧,威力也比较大,在作战的时候可以很方便携带。

掷弹筒怎么用?它是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使用的?

掷弹筒也叫超轻型迫击炮,在二战时期被日本军队大规模使用,后来又被我国军队大量仿制。掷弹筒的攻击原理和迫击炮相似,但是口径要比迫击炮更小,大部分掷弹筒的口径都是50mm口径。掷弹筒发射炮弹的时候,炮手将炮弹放入掷弹筒内,炮弹通过惯性滑入掷弹筒底部,击发底火通过发射药的作用力,将炮弹抛射出去。由于掷弹筒的闭气性不如迫击炮,炮弹口径也不如迫击炮,因此掷弹筒无论是威力还是射程都比如迫击炮,只能在战场上打击近距离的目标。

掷弹筒在一战时期就已经发明,主要用于弥补手榴弹射程不足的问题。一战以阵地战为主,当敌人冲击到一百米内的时候,大炮不适合攻击近距离的敌人,手榴弹又扔不到这么远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纷纷研制出一种简化的迫击炮,这类迫击炮的重量比较低,携带起来非常方便,威力略大于手榴弹,射程在手榴弹和迫击炮之间,刚好能够打击100米-200米范围内的敌人。

到了二战时期,日本军队将掷弹筒作为制式装备大量装备,掷弹筒开始被大规模使用。日本的掷弹筒主要是八九式掷弹筒和大正十年掷弹筒,大正十年掷弹筒的射程175米,重量只有2.6KG非常适合单兵携带。八九式掷弹筒的重量只有2.7KG,作战性能远胜于大正十年掷弹筒,射程能够超过500米,杀伤半径接近8米,单兵携带非常方便。

抗战时期,由于日本军队装备了大量的掷弹筒,我军在战争前期吃了不少亏。在300米以内的作战范围内,日本一个掷弹筒的火力,就能够压制住国军一个班。到了抗战后期,我国开始大量仿制掷弹筒,逐渐弥补了同日本在近距离火力上的差距。二战时期德军也装备过掷弹筒,由于欧洲战场各国的火力都比较充沛,德式掷弹筒的技术不如日式掷弹筒,德国掷弹筒发挥出来的作用比较有限。

掷弹筒能够在抗战时期大量使用,主要是因为抗战时期我国和日本的生产能力都比较弱,掷弹筒简单实用,适合大量装备。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军队经常用掷弹筒偷袭美军,令美军十分的头疼。在二战结束后,随着各国装备的不断更新换代,掷弹筒逐渐被各国军队淘汰掉,被轻型迫击炮所取代。

这是一种1940年日军单兵火力支援武器,它的发明,最大程度地利用了三八式步枪弹射击时,弹药燃气。使之可以射出子弹时,一并对其安装在掷弹筒上的,手榴弹提供的发射动力。
掷弹筒是炮手将炮弹放入这个筒内,然后通过发射药的作用将炮弹抛出去,最后实现打击的目标,它是从二战开始被大规模使用的。
将炮弹放入掷弹筒内,炮弹滑到底部有一定的冲击力,击发底火然后将炮弹发射出去。在二战时期被日本军队大规模使用。
掷弹筒其实就是个装有弹簧的发射器,把炮弹放里面一拉就行了,大规模开始使用是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

二战之后为什么只是让日本不能有军队?而德国和意大利可以有自己的军队?

意大利新政府是同盟国一边的不算战败国

德日都是战败国 战后都是不允许有军队的,德国被允许是因为战后东西德为界北约华约阵营对峙

在这种情况下 西德被允许回复国防军

日本实际上也有自卫队 只是还不能明着反抗美国战后给日本制定的和平宪法 改个名字而已,只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限制 其他各兵种都是全的

意大利新政府是同盟国一边的不算战败国
德日都是战败国 战后都是不允许有军队的,德国被允许是因为战后东西德为界北约华约阵营对峙
在这种情况下 西德被允许回复国防军
日本实际上也有自卫队 只是还不能明着反抗美国战后给日本制定的和平宪法 改个名字而已,只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限制 其他各兵种都是全的
本文标题: 为什么掷弹筒没能普及各国军队,并且在二战之后被广泛使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3587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盘点地球上5种透明的奇怪动物,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透明是最好的保护色为什么前几次反法同盟一盘散沙,最后一次却能打败拿破仑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