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魏有几代皇帝?只有一个,元善见。东魏孝静帝元善见(524年—552年1月21日),鲜卑族。南北朝时期东魏皇帝,北魏孝文帝元宏曾...

东魏开国皇帝元善见,听说文武双全,如果他下旨杀高欢全家,然后亲自执行,没人敢反抗,就能夺回权力了吧

东魏有几代皇帝?

只有一个,元善见。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524年—552年1月21日),鲜卑族。南北朝时期东魏皇帝,北魏孝文帝元宏曾孙,清河文献王元怿之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北魏永熙三年(534年)至东魏武定九年(551年)在位。

仪表瑰丽,沉雅明静,心怀大志,世人叹有孝文帝风范。文武全才,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中,御猎时驰逐如飞;喜好文学,每逢嘉辰宴会,多命郡臣赋诗,颇得朝望。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十月,在权臣高欢拥立下,登基即位于邺城东北,年号天平,正式建立东魏,时年十一岁。丞相高欢辅政,权倾朝野,皇帝如坐针毡。高欢死后,其子高澄嗣位,权势更大,甚为忌惮。

武定九年(551年),齐王高洋看见篡位时机成熟,逼迫元善见禅位,建立北齐王朝。东魏灭亡后,元善见降封中山王,食邑一万户,不久为高洋所毒死,年仅二十八岁。天保三年(553年),追谥孝静皇帝,葬于邺郡漳河以北。

扩展资料:

东魏权臣高欢善于玩弄权术,权势益大,权倾朝野,令孝静帝天天都提心吊担,对高欢颇为畏惧。高欢执政至547年死,期间土地兼并情况严重,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皆尖锐,屡败于劲敌西魏宇文泰。

而欢死后,其子高澄承继父职,权势更大,曾在朝堂之上因孝静帝抱怨其被高氏控制生不如死而怒骂孝静帝“狗脚朕”,并让手下殴打孝静帝。

公元549年,高澄遇刺而亡,高洋再继任父兄之职,他见篡魏之时机已到,于次年废帝而自立,改国号“齐”,东魏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善见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寿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献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诩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节闵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宝炬 17年 3、废帝钦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i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后主纬 11年
5、幼主恒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赟 l年
5、静帝阐 2年。
在皇帝--权力--大臣的政治格局中,权力就像是一台天平的指针。指针偏左,可能会出现独裁皇帝;指针偏右,多半要产生傀儡皇帝。因为有命无运、有名无实、有位无权,所以,傀儡皇帝大都被权臣搞得很郁闷,很狼狈。在历代傀儡皇帝中,被人挟持者有之,被人废黜者有之,被人幽禁者有之,被人砍头者有之;但是,被人当众警告,当众臭骂,当众殴打,甚至被人当众指责“谋反”者,恐怕也只有东魏的孝静帝了。

孝静帝(524-551年),名叫元善见,祖父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父亲是清河王元亶。北魏末年,高欢操控了生杀予夺大权。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元修与高欢决裂,于是逃离洛阳,投奔了宇文泰。元修走后,高欢任命清河王元亶为大司马,全权处理国家政务。元亶还没即位,就“出入已称警跸”,而且刚愎自用,唯我独尊,不把高欢放在眼里。鉴于此,高欢把元亶赶下台,另立元亶的世子元善见为帝,改元天平。这样一来,北魏同时出现了元善见和元修两位皇帝,从而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东魏初期,时局动荡,烽烟四起。东面兖州、青州的起兵,西面西魏的宼掠,南面萧梁的进攻,这种复杂的局势,是11岁的孝静帝所无力应付的。再者,父亲的废立遭遇,也让他学会了隐忍,一切唯高欢之命是从。不久,东魏都城从洛阳迁到了邺城。当时,邺城出现了一首童谣:“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羽翮垂欲成,化作鹦鹉子。”青雀,暗指孝静帝;鹦鹉,暗指高欢。这首童谣,形象地道出了北魏皇权的一败涂地和少年天子的艰险处境。孝静帝从即位的那一天起,就注定无法摆脱傀儡皇帝的屈辱命运。

高欢的野心很大,但他是靠讨伐叛逆、复辟君位起家的,所以不敢轻易篡位称君。孝静帝自幼聪明,几年的傀儡生涯使他更懂得人情世故。为了拉近与高欢的距离,天平四年(538年),孝静帝主动提出立高欢的二女儿为皇后。对此,高欢“前后固辞”,孝静帝死缠硬磨。直到兴和元年(539年)五月,孝静帝才如愿以偿地成为高欢的女婿。此后,高欢表面上对孝静帝还算谦恭,孝静帝也成长得有胆有谋,文武双全,《魏书》称他“好文学,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中”,大有“孝文之风”。

武定五年(547年),高欢去世,高澄承袭父职,继续把持着东魏朝政。如果说高欢还算有点良知的话,那么,高澄简直就是蛮夫,就是野兽。在高澄看来,东魏的江山是高家打下来的,皇帝也应该姓高。高澄的目的,就是要取而代之,自己当皇帝。为了控制孝静帝,高澄提拔心腹崔季舒当黄门侍郎,监视孝静帝的一举一动,并随时汇报。有一次,高澄写信问崔季舒:“痴人比复何似?痴势小差未?宜用心检校!”意思是说,皇帝比以前如何?痴癫情况好些了没?你可得给我用心盯着!此后,孝静帝处处受高澄掣肘。

武定七年(549年)四月,高澄趁“侯景之乱”,攻陷了萧梁不少城池,孝静帝被迫封高澄为“相国,封齐王,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有了功勋,有了高位,高澄的篡逆之心更加膨胀,而对孝静帝的欺辱、羞辱和侮辱也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据《资治通鉴》记载:“帝尝猎于邺东,驰逐如飞,监卫都督乌那罗受工伐从后呼曰:'天子勿走马,大将军嗔!'澄尝侍饮酒,举大觞属帝曰:'臣澄劝陛下酒。'帝不胜忿,曰:'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此生为!'澄怒曰:'朕,朕,狗脚朕!'使崔季舒殴帝三拳,奋衣而出。”

在皇帝--权力--大臣的政治格局中,权力就像是一台天平的指针。指针偏左,可能会出现独裁皇帝;指针偏右,多半要产生傀儡皇帝。因为有命无运、有名无实、有位无权,所以,傀儡皇帝大都被权臣搞得很郁闷,很狼狈。在历代傀儡皇帝中,被人挟持者有之,被人废黜者有之,被人幽禁者有之,被人砍头者有之;但是,被人当众警告,当众臭骂,当众殴打,甚至被人当众指责“谋反”者,恐怕也只有东魏的孝静帝了。

孝静帝(524-551年),名叫元善见,祖父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父亲是清河王元亶。北魏末年,高欢操控了生杀予夺大权。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元修与高欢决裂,于是逃离洛阳,投奔了宇文泰。元修走后,高欢任命清河王元亶为大司马,全权处理国家政务。元亶还没即位,就“出入已称警跸”,而且刚愎自用,唯我独尊,不把高欢放在眼里。鉴于此,高欢把元亶赶下台,另立元亶的世子元善见为帝,改元天平。这样一来,北魏同时出现了元善见和元修两位皇帝,从而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东魏初期,时局动荡,烽烟四起。东面兖州、青州的起兵,西面西魏的宼掠,南面萧梁的进攻,这种复杂的局势,是11岁的孝静帝所无力应付的。再者,父亲的废立遭遇,也让他学会了隐忍,一切唯高欢之命是从。不久,东魏都城从洛阳迁到了邺城。当时,邺城出现了一首童谣:“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羽翮垂欲成,化作鹦鹉子。”青雀,暗指孝静帝;鹦鹉,暗指高欢。这首童谣,形象地道出了北魏皇权的一败涂地和少年天子的艰险处境。孝静帝从即位的那一天起,就注定无法摆脱傀儡皇帝的屈辱命运。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仅一代,即孝武帝元善见。

元善见的女儿元雀简介

我只找到元善见的材料”
人物生平编辑
清河世子

东魏孝静帝
孝静帝元善见,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曾孙,清河文献王元怿之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清河王妃胡智(灵太后的堂侄女)。初为清河王世子,永熙三年(534年,拜通直散骑侍郎。同年八月,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登基为帝
北魏末年,高欢操控了生杀予夺大权。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元修与高欢决裂,于是逃离洛阳,投奔了宇文泰。元修走后,高欢任命清河王元亶为大司马,全权处理国家政务。元亶还没即位,就“出入已称警跸”,而且刚愎自用,惟我独尊,不把高欢放在眼里。鉴于此,高欢把元亶赶下台,另立元亶的世子元善见为帝。
同年十月丙寅日(十七日),元善见在洛阳城东北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天平。这样以来,北魏同时出现了元善见和元修两位皇帝,从而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傀儡皇帝
东魏初期,时局动荡,烽烟四起。东面兖州、青州的起兵,西面西魏的宼掠,南面萧梁的进攻,这种复杂的局势,是十一岁的孝静帝所无力应付的。再者,父亲的废立遭遇,也让他学会了隐忍,一切惟高欢之命是从。不久,东魏都城从洛阳迁到了邺城(今河北临漳)。当时,邺城出现了一首童谣:“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羽翮垂欲成,化作鹦鹉子。”青雀,暗指孝静帝;鹦鹉,暗指高欢。这首童谣,形象地道出了北魏皇权的一败涂地和少年天子的艰险处境。孝静帝从即位的那一天起,就注定无法摆脱傀儡皇帝的屈辱命运。
高欢的野心很大,但他是靠讨伐叛逆、复辟君位起家的,所以不敢轻易篡位称君。孝静帝自幼聪明,几年的傀儡生涯使他更懂得人情世故。为了拉近与高欢的距离,天平四年(538年),孝静帝主动提出立高欢的二女儿为皇后。对此,高欢“前后固辞”,孝静帝死缠硬磨。直到兴和元年(539年)五月,孝静帝才如愿以偿地成为高欢的女婿。此后,高欢表面上对孝静帝还算恭谦,孝静帝也成长得有胆有谋,文武双全,《魏书》称他“好文学,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中”,大有“孝文之风”。
武定五年(547年),高欢去世,高澄承袭父职,继续把持着东魏朝政。如果说高欢还算有点良知的话,那么,高澄简直就是蛮夫,就是野兽。在高澄看来,东魏的江山是高家打下来的,皇帝也应该姓高。高澄的目的,就是要取而代之,自己当皇帝。为了控制孝静帝,高澄提拔心腹崔季舒当黄门侍郎,监视孝静帝的一举一动,并随时汇报。有一次,高澄写信问崔季舒:“痴人比复何似?痴势小差未?宜用心检校!”意思是说,皇帝比以前如何?痴癫情况好些了没?你可得给我用心盯着!此后,孝静帝处处受高澄掣肘。
武定七年(549年)四月,高澄趁“侯景之乱”,攻陷了萧梁不少城池,孝静帝被迫封高澄为“相国,封齐王,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有了功勋,有了高位,高澄的篡逆之心更加膨胀,对孝静帝的欺辱、羞辱和侮辱也变得肆无忌惮。据《资治通鉴》记载:“帝尝猎于邺东,驰逐如飞,监卫都督乌那罗受工伐从后呼曰:‘天子勿走马,大将军嗔!’澄尝侍饮酒,举大觞属帝曰:‘臣澄劝陛下酒。’帝不胜忿,曰:‘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此生为!’澄怒曰:‘朕,朕,狗脚朕!’使崔季舒殴帝三拳,奋衣而出。”
马骑快了,就要受到警告;敬酒不吃,就要挨骂遭打。拓跋珪当年的雄姿,拓跋宏昔日的风采,随着北魏皇权的旁落,如今已是荡然无存。但是,孝静帝绝不是懦夫。尽管他身为傀儡,尽管他无力抗争,但“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此生为!”的这句话,就足以看出孝静帝秉持着宁肯亡国,也不接受小人摆布的决心和勇气。“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此时此境,孝静帝咏颂谢灵运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受辱后的自我解嘲,同时也是反击前的振臂高呼。不在屈辱中沉默,就在屈辱中爆发!
这首《抒怀》,是当年谢灵运起兵前的战斗檄文。韩亡子房奋,是说张良行雇人锤击秦始皇,立志为国报仇;秦帝鲁连耻,是说鲁连以魏国屈从于秦昭王为耻,主张联合抗秦。侍讲大臣荀济,显然听出了孝静帝的心声,于是与元瑾、刘思逸等人密谋讨伐高澄,以解皇帝之危。由于朝中尽是高澄的耳目,他们便选择了“地道战术”,即在皇宫日夜挖掘通往城外的秘密通道,计划与孝静帝逃出皇宫后,组织天下兵马,与高澄决一死战。可是,当地道挖到城门附近时,守门军官听到地下有响声,便上报了高澄,荀济等人被抓。
“陛下为什么要谋反?”高澄带兵入宫,逼问孝静帝。“我们父子两代为国家忠心耿耿,有什么地方对不起陛下呢?这一定是你身边的侍卫和嫔妃怂恿你这么干的!”高澄说罢,便示意左右捕杀胡夫人和李嫔。孝静帝义正词严的说:“自古以来,只听说臣子反叛君王,没听说君王反叛臣子。你自己要谋反,又何必指责我呢!杀了你,社稷就会安定!不杀,国家就会灭亡。我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何况是嫔妃!想弑君叛逆,看你的时间!”(《资治通鉴》)高澄被孝静帝驳斥得哑口无言,连忙磕头,大哭有罪,并连夜摆酒谢罪。
孝静帝的话虽然很经典,却无法阻挡高澄的篡位步伐。毕竟,大权在高澄手里。三天后,高澄把孝静帝囚禁在含章堂,“烹(荀)济等于市”。然而,在准备杀死孝静帝时,高澄被厨师兰京刺死。得知高澄被杀,孝静帝高兴的对左右说:“高澄之死真是天意,是朕该掌权的时候了。”然而,他的话音刚落,高澄的弟弟高洋就杀了出来。比起高澄,高洋更加凶残,更难对付。单看这八千士兵和数百刀斧手的阵势,孝静帝就知道自己连傀儡皇帝也做不成。
禅位高洋
武定八年(550年)五月,在十万精兵的逼迫下,孝静帝被迫禅位于高洋。高洋即位之初,对孝静帝还算优待,封他为中山王,食邑一万户。在封地,孝静帝可以悬挂天子旌旗,用天子年号,文书可以不称臣,三个儿子也都封官食邑。孝静帝没事可干,整日和妻子饮酒、赋诗,聊以解愁,日子倒也安定。然而,这一切只是暂时的,都是高洋为赢得支持而做的政治文章。一年后,北齐政权的根基已经相当牢固,孝静帝自然也就变成了毫无必要的累赘。
中毒身亡
天保二年(551)十二月己酉(初十)日(552年1月21日),高洋设宴款待孝静帝时,偷偷在杯中下了毒,孝静帝没有防备,结果中毒而死。随后,他的三个儿子也被高洋杀害。
十一岁即位,二十七岁禅位,二十八岁被杀,魏孝静帝在悲愤中走完了屈辱的一生。孝静帝的第一个年号是“天平”,但象征权力的指针却始终没有青睐过他。在专制主义社会里,权力只能偏向于一方,要么大臣遭殃,要么权臣跋扈。从建国,到禅让,到灭亡,东魏的政权被高欢父子控制,魏孝静帝只有任人宰割的份。活着的时候,被人称作“痴人”,骂作“狗脚”,指责“谋反”;死后,这些遭际竟然还要白纸黑字的录入正史。与汉献帝刘协、宣统帝溥仪等人相比,孝静帝元善见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傀儡皇帝。

2历史评价编辑
《魏书》:帝好文学,美容仪。力能挟石师子以逾墙,射无不中。嘉辰宴会,多命郡臣赋诗,从容沉雅,有孝文风。齐文襄王嗣事,甚忌焉,以大将军中兵参军崔季舒为中书黄门侍郎,令监察动静,小大皆令季舒知。文襄与季舒书曰:“痴人复何似?痴势小差未?”帝尝与猎于邺东,驰逐如飞。监卫都督乌那罗受工伐从后呼帝曰:“天子莫走马,大将军怒。”文襄尝侍饮,大举觞曰:“臣澄劝陛下酒。”帝不悦,曰:“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此活!”文襄怒曰:“朕!朕!狗脚朕!”文襄使季舒殴帝三拳,奋衣而出。明日,文襄使季舒劳帝,帝亦谢焉。赐绢,季舒未敢受,以启文襄,文襄使取一段。帝束百匹以与之,曰:“亦一段耳!”帝不堪忧辱,咏谢灵运诗曰:“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动君子。”常侍侍讲荀济知帝意,乃与华山王大器、元瑾密谋,于宫内为山,而作地道向北城。至千秋门,门者觉地下响动,以告文襄。文襄勒兵入宫,曰:“陛下何意反邪!臣父子功存社稷,何负陛下邪!”将杀诸妃嫔。帝正色曰:“王自欲反,何关于我?我尚不惜身,何况妃嫔!”文襄下床叩头,大啼谢罪。于是酣饮,夜久乃出。居三日,幽帝于含章堂,大器、瑾等皆见烹于市。及将禅位于文宣,襄城王旭及司徒潘相乐、侍中张亮、黄门郎赵彦琛等求入奏事。帝在昭阳殿见之。旭曰:“五行递运,有始有终。齐王圣德钦明,万姓归仰。臣等昧死闻奏,愿陛下则尧禅舜。”帝便敛容答曰:“此事推挹已久,谨当逊避。”又云:“若尔,须作诏书。”侍郎崔劭、裴让之奏云:“诏已作讫。”即付杨愔,进于帝,凡十条。书讫,帝曰:“将安朕何所?复若为而去?”杨愔对曰:“在北城别有馆宇,还备法驾,依常仗卫而去。”帝乃下御座,步就东廊,口咏范尉宗《后汉书赞》云:“献生不辰,身播国屯。终我四百,永作虞宾。”所司奏请发,帝曰:“古人念遗簪弊履,欲与六宫别,可乎?”高隆之曰:“今天下犹陛下之天下,况在后宫。”乃与夫人妃嫔已下诀,莫不欷歔掩涕。嫔赵国李氏诵陈思王诗云:“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皇后已下皆哭。直长赵德以故犊车一乘候于东上阁。帝上车,德超上车持帝。帝肘之曰:“朕畏天顺人,授位相国,何物奴,敢逼人!”赵德尚不下。及出云龙门,王公百僚衣冠拜辞。帝曰:“今日不减常道乡公、汉献帝。”众皆悲怆,高隆之泣洒。遂入北城下司马子如南宅。及文宣行幸,常以帝自随。帝后封太原公主,常为帝尝食以护视焉。竟遇酖而崩。[1]
《北史》:帝好文,美容仪。力能挟石师子以逾墙,射无不中。嘉辰宴会,多命群臣赋诗。从容沉雅,有孝文风。勃海王高澄嗣事,甚忌焉。以大将军中兵参军崔季舒为中书、黄门侍郎,令监察动静,小大皆令季舒知。澄与季舒书曰:“痴人复何似?痴势小差未?”帝尝与猎于邺东,驰逐如飞。监卫都督乌那罗受工伐从后呼帝曰:“天子莫走马,大将军怒!”澄尝侍帝饮,大举觞曰:“臣澄劝陛下。”帝不悦曰:“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此活!”澄怒曰:“朕,朕,狗脚朕!”澄使季舒殴帝三拳,奋衣而出。明日,澄,使季舒劳帝,帝亦谢焉。赐绢,季舒未敢受,以启澄。澄使取一段。帝束百疋以与之,曰:"亦一段尔。"帝不堪忧辱,咏谢灵运诗曰:“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志义动君子。”常侍、侍讲荀济知帝意,乃与华山王大器、元瑾密谋于宫中。伪为山而作地道向北城。至千秋门,门者觉地下响动,以告澄。澄勒兵入营,曰:“陛下何意反耶?臣父子功存社稷,何负陛下耶?”及将杀诸妃嫔。帝正色曰:“王自欲反,何关于我?我尚不惜身,何况妃嫔!”澄下床叩头,大啼,谢罪。于是酣饮,夜久乃出。居三日,幽帝于含章堂。大器、瑾等皆见烹于市。及将禅位于文宣,襄城王昶及司徒潘相乐、侍中张亮、黄门郎赵彦深等求入奏事。帝在昭阳殿见之。旭曰:“五行递运,有始有终。齐王圣德钦明,万姓归仰。臣等昧死闻奏,愿陛下则尧禅舜。”帝便敛容答曰:“此事推挹已久,谨当逊避。”又云:“若尔,须作诏书。”侍郎崔劼、裴让之奏云:“诏已作讫。”即付杨愔进于帝,凡十条。书讫,曰:“将安朕何所?复若为而去?”杨愔对曰:“在北城,别有馆宇,还备法驾,依常仗卫而去。”帝乃下御座,步就东廊。口咏范蔚宗《后汉书赞》云:“献生不辰,身播国屯,终我四百,永作虞宾。”所司奏请发。帝曰:“古人念遗簪弊履,欲与六宫别,可乎?”高隆之曰:“今天下犹陛下之天下,况在后宫!”乃与夫人嫔以下诀,莫不欷歔掩涕。嫔赵国李氏诵陈思王诗云:“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皇后已下皆哭。直长赵德以故犊车一乘,候于东上阁。帝上车,德超上车,持帝。帝肘之,曰:“朕畏天顺人,授位相国,何物奴,敢逼人!”赵德尚不下。及出云龙门,王公百僚衣冠拜辞。帝曰:“今日不减常道乡公、汉献帝。”众皆悲怆,高隆之泣洒。遂入北城,下司马子如南宅。及文宣行幸,常以帝自随。帝后封太原公主,常为帝尝食,以护视焉。竟遇鸩而崩。[2]
《北史》论曰:“静、恭运终天禄,高蹈唐、虞,各得其时也。
没查到他有女儿

西魏宇文泰和东魏高欢,哪个厉害呢?

当然是西魏的宇文泰综合实力更强。

但是在宇文泰和高欢的时期,高欢的军事实力是大于宇文泰的。不过高欢不擅长治理国家,他轻视汉族的人。而西魏的宇文泰由于地处关中地区,鲜卑人口不足,想要扩充军队不能全靠鲜卑人,于是采取确保汉人和鲜卑人有同样的权利。因此后期西魏的实力大幅度增长。后来由于宇文泰的治理,到了北周时期综合国力远胜北齐。最后北齐被北周所灭。

北魏末期,由于孝文帝改革汉化,并且把都城南迁到洛阳,边疆战士意识到自己被忽略,公元523年,边疆六镇起兵造反。六镇指的是由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所设置,在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以北边境设置的六个军事重镇,自西向东分别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起义后,北魏大将尔朱荣和北魏皇帝孝庄帝进行争夺,为宇文泰和高欢的崛起提供了机会。尔朱荣死后,高欢收编其军队。军事实力空前强大。

公元534年,北魏帝国分裂,皇帝魏孝武帝元修投靠宇文泰,史称西魏。(后宇文泰毒死魏孝武帝,另立元宝炬为帝)。高欢也拥立元善见为皇帝,史称东魏。西魏的军事实力在当时远远不及东魏。东魏和西魏战争无数,军事实力远远弱于高欢的宇文泰却能严防死守,可见其军事才能。西魏后期,由于宇文泰的汉化政策,实力已经慢慢的提升,胜利的天平开始倒向宇文泰。公元546年,高欢在玉壁这个小城遇到了韦孝宽。军队损失惨重。高欢于次年病逝。

宇文泰和高欢的战斗,宇文泰走到了最后。高欢死后高洋袭位,建立北齐。公元577年,北齐被北周所灭。北周统一了南方。

从历史的记录以及他们与敌人之间的对战记录来看,西魏的宇文泰要更厉害一点,因为是他打下了王朝的基础,成就要比高欢更大一些。
西魏的宇文泰厉害。宇文泰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实行汉化,接受和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精心治理国家,使国家整体实力大增,力压东魏,最后使高欢兵败自杀。
我认为是宇文泰。宇文泰带兵打仗强过高欢很多,而高欢在用人方面比宇文泰强。
综合实力西魏的宇文泰更厉害,因为高欢不擅长治理国家,他轻视汉族的人所以灭亡,而宇文泰的治理,到了北周时期综合国力远胜北齐。

史上最小的开国君王,年仅十岁就开创朝代,为何却被人毒杀致死?

为何却被人毒杀致死?

史上最小的开国君王元善见年仅十岁,开创朝代却被人下毒致死,他其实并不是出于自己所愿,他上位和退位全部都是被别人逼的。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皇帝是很多的,有几百个皇帝,但其中最小的应该就属于元善见,他十岁的时候就上位了。他是南北朝时期的人,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后人。北魏在当时也是一个很大的政权,只是到他的末年臣子都起了野心,当时当中权力最大的应该就是高欢呢,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不仅仅想当一个臣子,他想控制整个北魏的朝廷。


这还是北魏的孝文帝元修在位的时候高欢的权力就很大,皇帝手上就没有什么实权,他也反抗不了高欢,于是趁着有一天晚上他偷偷地就从皇宫逃走了,他逃出了长安来到了洛阳,当时是去了一个大臣宇文泰那里。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宇文泰和高欢,其实两个是一类人,都是想觊觎着他的皇位。

于是他也控制了元修和在那边的高欢,形成了一个对立的局面。高欢自然不可能随便的被他打败,于是他打算从新立一个皇帝。他最先想到的是元檀,但是元檀却不愿意成为高欢的傀儡,处处针对着他,不愿意顺从他,后来高欢就腻了,拥立了元善见做了皇帝还是用了原来北魏的国号,看起来象征性的稍微名正言顺一点。



所以元善见就在高欢的手下变成了一个傀儡的皇帝,受着高欢的压迫,当时他还很小,他一直等待着机会,可是高欢死后马上就被他的儿子给接替了,又被压迫着,后来他的儿子被人杀死之后,却又被他儿子的弟弟给压迫着,他的弟弟比前两任都凶,很直接的给他喝了毒酒把他给毒死了。

这是指东魏孝静帝元善见。他是被人拥立的傀儡,后被权臣篡位、毒杀。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524年—552年1月21日),鲜卑族。南北朝时期东魏皇帝,北魏孝文帝元宏曾孙,清河文献王元怿之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北魏永熙三年(534年)至东魏武定九年(551年)在位。
仪表瑰丽,沉雅明静,心怀大志,世人叹有孝文帝风范。文武全才,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中,御猎时驰逐如飞;喜好文学,每逢嘉辰宴会,多命郡臣赋诗,颇得朝望。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十月,在权臣高欢拥立下,登基即位于邺城东北,年号天平,正式建立东魏,时年十一岁。丞相高欢辅政,权倾朝野,皇帝如坐针毡。高欢死后,其子高澄嗣位,权势更大,甚为忌惮。
武定九年(551年),齐王高洋看见篡位时机成熟,逼迫元善见禅位,建立北齐王朝。东魏灭亡后,元善见降封中山王,食邑一万户,不久为高洋所毒死,年仅二十八岁。天保三年(553年),追谥孝静皇帝,葬于邺郡漳河以北。
史上最小的开国君王,年仅十岁就开创朝代,为何却被人毒杀致死,我个人感觉他做人被毒死杀害很正常,因为自古以来谁都想当皇帝,更何况这位皇帝这么小,谁都想来篡位。
因为杀他的人也想当皇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自古如此!
因为有太多的人想做皇帝,所以有人动心思把他毒杀了,就为了坐上皇位吧
本文标题: 东魏开国皇帝元善见,听说文武双全,如果他下旨杀高欢全家,然后亲自执行,没人敢反抗,就能夺回权力了吧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3558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有人认为赵匡胤不配和李世民并列为什么古代那么多皇帝,只有秦始皇一个人,无可争议的被称为千古一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