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依之地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1-02-26 12:10:5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9

《无依之地》是一本由[美]杰西卡·布鲁德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19-5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无依之地》读后感(一):幸福晚年会如期而至吗?如果入不敷出的收支差别越来越大,你愿意放弃掉哪些东西让你继续生存下去?

无依之地读后感100字

  《无依之地》是一本由[美]杰西卡·布鲁德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19-5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依之地》读后感(一):幸福晚年会如期而至吗?

  

如果入不敷出的收支差别越来越大,你愿意放弃掉哪些东西让你继续生存下去?书里的这批人放弃了房子。

当我浏览欧美代购进口商品时,没有想到过各项实力排名第一的美国背后还有这样一群“跟不上现代经济发展”的车轮流浪者。这个群体中的大部分人已经年老体衰,全部家产都在一部二手车里,每年的开销靠季节性的出卖劳动力换钱。

这样年老的“落魄生活”,是因为前半生的好吃懒做吗?是因为重大疾病家庭返贫吗?还是因为不良嗜好败光家产?绝大部分人不是这样的,这波人里面不乏有过中产阶级生活经历的人,前半生勤勤恳恳工作,但房产泡沫破灭经济危机爆发,资产瞬间就变成了负债,勤恳工作的老实人并没有得到保障。

疲于时间高过996工作的打工人,或许憧憬最多的是退休以后的闲适生活。当我们避过猝死,带着劳肌损伤、腰椎间盘突出、心血管疾病熬到65/60岁时,美好的退休生活会如期而至吗?

  《无依之地》读后感(二):不同的生活方式

  看到赵婷《无依之地》的预告片,想看看电影,但没有片源,就买了本原著来读。

  互联网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我们知道世界上并不是只有我们身边的一种生活方式,让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了解这世间百态,了解有人出于各种原因而放弃了稳定的生活,选择了更为奔波,也更为自由的生活。

  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毕竟生活方式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我们生活的目的可能极其简单,只是寻求活着。而在大洋彼岸,有一群“边缘人”受困于债务危机,放弃了房子这种存在了无数年的生活方式,生活在车里。

  我曾以为这种生活方式及其美好,可以看到无数风景,见到无数的人。但可能当时太年轻吧(虽然现在也年轻),不知道选择的意味着承担,选择了自由,那便要承担自由所付出的代价。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喜悦,那也要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痛苦。

  “旅行者”的生活我并未经历,他们喜悦的事情我体会不到,他们痛苦的事情我也经历不了。对于从未经历过的事情,我无法评判。

  感谢我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它们让我了解了更多的生活方式。

  《无依之地》读后感(三):挺特殊的一个群体

  

一直以来都喜欢看介绍西方各类人群生活方式的书,特别是美国。这个国家的体量、面积、野心都和我们的有相似之处,说不定书里面看到的内容就是我们以后的必经之路。《无依之地》说的一群房车游牧打工人,他们实际上已经破产,靠着每个月500美金的退休金和10美金/小时的零工过活。游牧的生活当然有浪漫自由的一面,不过这种生活模式太特殊了。

1、社会对特定种族的宽容

房车打工人几乎都没有有色人种,在美国看到一个人白人开房车,刻板映像肯定是以为他在旅游享受生活,看到一个黑人开房车说不定他在制毒。在美国的国家公园游玩感受特别明显,只能看到很少的黑人

2、发达的交通+连锁商店

发达的汽车文化,免费的公路,足够多的沃尔玛、Safeway的大型停车场,这些客观条件都极大的降低了房车打工人的必要生活成本。

3、自我骄傲文化,个人主义

自嘲、自尊、自信广泛存在于美国底层人民的精神中,无论有多窘迫,只要能最底层的养活自己,就是值得骄傲的,社会不会歧视这个群体。

基于这些原因,以及社会对老年人的特殊照顾,我国可能不会出现这样的房车打工人,只会有三和大神

  《无依之地》读后感(四):房车文化

  

《无依之地》

最近有点忙,用了8天才看完这300页。

是趁着赵婷拿金狮的热度才来读的,蛮喜欢。

房车文化,在美国历史算挺悠久的了,八十多年前斯坦贝克写那本大名鼎鼎的《愤怒的葡萄》,大约就是从30年代的金融危机开始,车轮上的生活变成了部分美国社会底层人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愤怒的葡萄》是一年多前读的,印象非常深,想到这本书,眼前就是车来车往的66号公路。《无依之地》的时代和《愤怒的葡萄》已经差了几乎一个世纪,但相似程度仍然有点惊人。

关于房车文化的具体内容,书上已经很详尽了,不必细说。其实这样题材的电影也真不少,个人观影量不大,但也看过《愤怒的葡萄》同名电影,《沙漠妖姬》这些。其实远不止,可以说书中多次提到的经典《末路狂花》,抑或是前几年的《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这些公路片都有取材于此。

列举这些,其实想说我个人真的很喜欢美国人的这种文化,尤其是《愤怒的葡萄》也好,《无依之地》也罢,里面讲述流浪的人相遇、相别、相助的情节,他们苦中作乐、相依而存。这些故事代表的是美国穷人之间很浓的人情味(比如很具代表性的人物鲍勃,穷还要兼济天下,看别人有困难就送这送那,到处去开讲座教人生活小技巧)。暂且不理穷、苦的元素,那些篝火晚会,车轮流浪者聚会,还有他们浪迹天涯的故事,真的令人向往。

赵婷将这本书搬上大银幕,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要将零散的记者报道内容转化成故事,然后要将这些故事讲得真。

另一方面,我很期待的一点,就是电影的风格,很希望能在美国电影里再看到已经失落了很久的沙漠风、西部风,这也是房车文化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赵婷导演的上一部《骑士》,没看过(好像国内引进了,等上映一定补),但单看海报和预告片,就颇有西部风感觉,该片评价也挺不错,因此,我觉得风格,是《无依之地》的一个很大看点。

(这两天会慢慢补摘抄一些好句子)

总之,希望能早点看到这一部,同时也祝赵婷导演能在奥斯卡上有所收获。

  《无依之地》读后感(五):《Nomadland》— They are somewhere out there

  

九月底,我在纽约电影节线上观看了赵婷导演的独立电影《无依之地》——2020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美国社会底层的一群没有固定居所、长期居住在房车里、到处游荡打工的老年人的”流浪人生“。片子的确非常好。看完的感觉是,就像影像中美国西部的广袤土地一样,这部片子给人一种非常广阔的诗意。

然而在观影之后总感觉不过瘾,产生了很多疑问,并感到自己和这部片子的主题之间隔了一点文化差异,导致我无法全然理解这群现代”吉普赛人“的人生选择背后的动因。

在我们的文化里,越是生活艰难,人就越倾向于抱团以获得安全和稳定。你会觉得,在人类社会里,不可能有老人不愿意回到家庭的庇护里面。但影片中的女主人公Fern,年过五旬,无依无靠,一个人居住在她简陋的货车改造的房车里,并两次拒绝了回归到家庭里的机会。你能看到她一个人生活的时候,有诸多孤独和无助,但她仍然选择了不需要家庭的庇护。去进入这个选择背后的心理,有一点难。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去找了这个电影的原著——女记者Jessica Bruder著作《Normadland》来读。

很惊喜,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非虚构作品。我基本上是一口气读下来的,并且读完之后对上面所说的那种我说不清道不明的”文化差异“产生了一点认识。

2008年的次贷危机之后,许多美国人失去了工作和房产,其中一部分人被迫选择了”房车“这个生存方式。这个群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community和亚文化。他们平时散落在美国西南部的广阔土地上,但每年都会在亚利桑那州的Quartzsite这个地方聚集,进行一年一度的聚会。这个叫做RTR(Rubber Tramp Rendezvous)的集会是一个为期两周的活动。他们在这期间社交、娱乐、交流和学习”房车“的生存技能。两周之后再各奔东西、继续流浪。这些人有时也会在一些季节性的短期工作中碰到,这些短工包括露营地的向导、去农场收割甜菜、去快餐店做汉堡等。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雇主——Amazon。在每年的圣诞节前夕,这些”房车“会纷纷开向亚马逊的各个仓库,并在附近的营地驻扎三个月,在每年这个最忙碌的购物季节为亚马逊提供廉价的劳动力。

这本书的作者为了真实地体验长期居住在”房车“里的感受,自己也购置了一个二手货车,将其改造成了房车,并在五年的时间之内,断断续续地加入了这个流浪队伍,与他们一起游荡、集会、打短工(很佩服这个女作者)。

她说,当她第一晚住在自己的房车里的时候,她根本无法入睡。这样的生活方式的本质性改变,对习惯于居住在固定房屋中的人类来说,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冲击。每一个选择住在房车里的人,都经历了这样一个的时刻。RTR集会的创始人Bob Wells是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当他几年前因为无力支付房租而不得不搬到房车里去住的第一晚,他说他不由自主地哭了 —— 那是一种”soul-shattering“的感受。”足以震撼灵魂的“。我觉得可能不会有比这个词更能表达那一刻的人的感受了。

然而,一旦他们跨过了这个转变的最艰难时刻,便能在这样一种特殊的生存方式中获得另一种恩赐——那就是自由。游离在主流社会之外,过一种极简的生活,这群人感到自己脱离了政府和商业的桎梏,不必在主流的规则里玩游戏。他们被这个规则伤害过,便不再信任。这背后有很多美国经济现状的因素:金融危机的余威显然存在、社会底层人群生活水平的固化甚至倒退、制造业的消失导致的失业,都是这个壮大的群体身后的背景。

然而,不管他们多么强调这种可以主导自己生活的自由和骄傲,在事实上,这些房车上的流浪者们到底有几分真正享受这种自由呢?毕竟,绝大部分人是被迫选择了这样一种生存方式。除了心甘情愿地接受甚至拥抱这种生存方式,并保持乐观,他们还能做什么?

你绝不会认为这种生存方式是浪漫的,因为它的背后是许许多多的辛酸与无奈。比如,这些人做的短期工作都是薪水微薄但损害身体的体力劳动,绝无可能支撑这些老年人到最后。他们靠微薄的薪水和养老金度日,生活毫无安全感可言,一旦病倒更会是巨大的打击。他们没有固定的地址,长期游离在规章制度的边缘,并受到主流文化的异样眼光。主流文化认为这些人对“中产阶级的道德”造成威胁 —— 是社会的寄生虫、移动的贫民窟,有害社会治安与稳定,对公共服务毫无贡献。所以,毋宁说,这群人在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中感到的任何自由和快乐,都有一分恐惧在后头。

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实是,几乎所有的房车流浪者都是白人。这个事实印证了我上面所说的自己对这其中的”文化差异“的怀疑。对此,作者提出两个假设。第一,白人文化中有着高于其他族群的冒险精神。第二,这毕竟是一种非常规、主流外、容易与法律打擦边球的生存方式。由于白人在这个社会中相对少数族裔拥有更多安全感,他们更有可能去选择这种生存方式。的确,你能想象一个黑人把自己的房车停在某个空旷的停车场,在里面生活,然后一个警察觉得他鬼祟可疑,走过来敲他的门吗?即使在同一种生存方式下,不同的族群冒的风险也是不一样的。

在这本书里,你能深刻感受到人类在各种境遇之下都能绝处逢生的坚韧,也会被这个流浪群体的热情、善良和乐观打动。但在这本书的结尾,作者仍然对他们的前景提出了自己的忧虑:他们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这个周末,我去了家附近的一个弗吉尼亚的森林公园hiking,并路过了一个露营地。那里停着一排豪华RV,看上去每一辆的内部都有一个酒店房间那么大。那是中产阶级在周末享受野外露营的闲适时光。我一路留意,寻找这本书里那种二手货运改造的朴素房车,但一个也没看到。转念一想,也对,那些人是不可能把自己的小车驻扎到这种收费的露营地的。你在这个富裕的中产阶级社区看不到这群人的身影,但你知道,他们就在这片土地上的某一个地方。

  《无依之地》读后感(六):“一旦无家可归,永远无家可归”

  

你是否设想过一种完全不依靠市政供气、供电、供水的建筑,只仰赖太阳能、雨水和风能存在,而这样的建筑,是你的“家”。

新墨西哥州的激进派建筑师迈克·雷诺兹就发明了这样的建筑,他用轮胎墙来搭建这样的“房子”,屋顶装上储水器,房屋的周围安排风力设备,这种听起来理论上可行,但似乎不太现实的建筑,叫做“地球之船”。

《无依之地》要说的故事,比“地球之船”更夸张,但它更轻便——假设你要让你的“地球之船”扬帆起航怎么办?没错,这本书,关于“房车流浪者”。

在美国,1936年的《汽车工业》里这样写道:

随便去哪儿,随便停哪儿,逃离税赋和房租——极具诱惑,无可抵抗。从没有什么曾一次性给你那么多,除了死亡。

所以呢?我们应该感谢发达的汽车工业给我们带来的“自由”吗?还是让我们把书翻到美国梦的背面,看一看这些白发苍苍却被迫“在路上”的人们,是如何逐渐一无所有的吧。

70岁的查克,曾为麦当劳服务了45年,20世纪70年代,他甚至一度做到了麦当劳全球总部的产品开发主任。但就在2019年,因为股票投资失利,他损失了41万美元,和妻子的中产生活彻底破灭,直接失去了住房,最后就变成了“车轮流浪者”,靠打零工为生。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当然也是导致人们无以为家的重要原因之一。书中不少人就是从那一年开始,失去了房子和大部分财富,最后只剩下一辆贬值到无可售卖的汽车,由此被迫踏入自由和冒险的新生。

书里有位受访者,名叫鲍勃,他可以说是车轮流浪者群体的一个小小的组织者或牵头人。他的观念是,以前那种乖乖上学、工作和拼搏的社会契约已经土崩瓦解,社会承诺人们的安居乐业并未兑现。人们按部就班完成了一切,最终依旧破产、孤独、无家可归。人们开始了“在路上”的生活,是“拒绝为那个让他们失望的社会系统效力”。

作者说,鲍勃的积极乐观是一种观点,但她接触过这个群体之后感到,真相是更加微小精妙的。考虑到正向思考是美国人一贯的应对机制甚至娱乐方式,我们必须注意到,“车轮流浪者”们,既有乐观,也有深深的挣扎。

人行道王国8.8[美]米切尔·邓奈尔 / 2019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在另一本社科作品《人行道王国》里,小摊贩穆德里克有一句名言:

一旦无家可归,永远无家可归。

无独有偶,《无依之地》里,流浪者拉冯在自己的社交网站上写下这样一段话:

一旦你人在城里却住在车里,人们就会觉得你无家可归。而一旦别人觉得你无家可归,你自己也会觉得你自己无家可归。

穆德里克所说的“无家可归”,指向他完全生存于人行道,包括直接在马路的地上睡觉等习惯,他的身体已经接受了街道,如果有人额外请他去住旅馆,他也无法睡在床上,他失去了有产的生理经验,他认为自己就应该以天为盖地为庐。

而拉冯的感受则是一种不断被驱逐累积下来的惊惶,即便有车,她也认为自己与无房无车者毫无差别。书里残酷地总结道:

谁能在“无家可归”这个词带来的重压下生活呢?这个词已经有了引申义,成为一个严峻的威胁。它在你耳边轻声低语:流亡者、堕落者、一无所有者,抑或如拉冯在自己的博客里所说的——社会贱民。

这些流浪人当然有自己的生存谋略和智慧,他们懂得哪里的停车场可以免费过夜,他们知道打什么零工更赚钱,甚至因为在亚马逊仓库上夜班有种种微薄的便利,他们宁可成为“亚马逊僵尸”也要逗留此地。自然,大企业也不会愿意被占便宜,应对“僵尸”的,将会是“亚马逊闭门羹”。

某种角度来说,他们就像是移动版的美国三和大神,潜藏着反对被制度化剥削的精神,但实在是太挣扎于温饱而不可能联合起来做什么。作者说,在美国,如果你没有家庭地址,那你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人。政府永远欢迎有产者作为社会最小单元来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但被抛下被甩出的,一无所有的他们呢。

我留心到,在这样的族群里,所有的种族和性别苦难一定是被再次放大的。在《无依之地》里,部分白人破产者虽然落魄,但他们的临时停车甚至偶尔过夜,会被误认为是自驾游,不被更多盘问,而有色人种则不同,更频繁的检查和讯问,不断加剧他们的“逃亡”。在《下一个家在何方》里,我们更读到,在房东驱逐贫困房客的案例里,更多被驱逐的是女性和单亲妈妈,因为她们被认为更没有工作能力和重启生活的可能。

下一個家在何方?9.2馬修.戴斯蒙(Matthew Desmond) / 2019 / 時報文化

其实不读任何文本我们也可以依凭生活经验来推测,弱势群体本就困于天然的生理因素而更易被弱肉强食。在更粗粝的环境里,他们的生存难度一定是翻番的。汽车上路的A面可能是狂野潇洒,反抗集体主义和不合理盘剥,但B面呢,没被解决的问题依靠大笨蛋们的反叛真的有用么?在路上的,不止是强壮的白人男性,更多的,反而是老弱妇孺,是那些几乎不再怀抱任何希望的人群。

本书结尾,作者推而广之,说出了美国社会的基本事实:所有被保险被信用卡被负债被人情勒着脖子的家庭,其实都汗水涔涔泪水涟涟地度过着每一天。车轮流浪者们是放弃了不动产换来的片刻喘息终生无依靠,而更多家庭同样也在失去,只不过没到流浪的境地。

作者说 ,“那些在玉米地和血汗工厂里工作到死亡的人里,肯定有天赋能和爱因斯坦媲美的人”。但这样浪漫化的假设,对管理者就像笑话,尽管真正可笑的是他们——“加剧的阶级差异令社会流动性接近零,其结果实际上是一种阶级制度,不仅不道德,还非常浪费。剥夺大部分人的机会意味着抛弃大量才能和智慧储备,这已经被证实会抑制经济增长。”

反噬当然会来临,因为我们轻视椰壳里的章鱼*。

*注:书中说章鱼会捕获一分两半的椰壳,缩身其中变成一颗球,进行跨越海底的旅行,就像《无依之地》里的各位一样。

  《无依之地》读后感(七):底层人的悲歌:从《无依之地》来看美国大选

  

随着11月7日,拜登赢下宾夕法尼亚州和内华达州的选票,以290张选举人票成功当选第46任美国总统。

然而,看似结果已定,但特朗普拒绝承认竞选失败,并且在威斯康星、密歇根、宾夕法尼亚、佐治亚四个关键州提起诉讼。其中,佐治亚州因为选票差距甚小,已经宣布重新计票。

事实上,查看两人获选地图,就可以得知,特朗普赢得选举的地区多是美国欠发达的中部州和县镇,而拜登在东西两岸的各州和大城市基本都赢得选举。

2019年美国选举,特朗普成功地用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赢得选举,尤其是在一直支持民主党的铁锈带(密歇根、宾夕法尼亚和威斯康星等州)实现逆袭。而4年后,尽管特朗普在这些关键州失掉选举,但在这些州的县镇地区特朗普还是赢得了胜利。

这就难免要问,为什么特朗普能够赢得底层人的信任?

01,越来越多的低收入人群

《无依之地》出版于2019年,也是特朗普就任总统的那一年。

这部纪实作品讲述的是,随着2008年经济危机而日益兴起的车轮流浪者。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经济危机失业导致破产,他们被迫放弃自己资不抵债的房子,在减少一切不必要的物资之后生活在房车上,为寻找季节性工作在在全美甚至加拿大各地奔波。

就这样,房车这个曾经是美国中产阶层用来度假旅行的工具,成了他们寄居的最后蜗壳(书里另有个形象的比喻,章鱼的椰壳)。

这群人中,有些是一直未能摆脱低报酬工作的底层人,也有从经济危机中摔下来的中产阶层,也有从大型制造工厂失业的下岗工人。而他们能找到的都是些夏季时的露营地管理员、秋季时的甜菜收割工,以及圣诞旺季时的亚马逊仓储员这些临时工作。

这些流浪者中各年龄层的人都有,其中引起作者注意的是近年来增长的族群——地位下降的美国老年人,作者采访的大多也是这类人群。作者给了一个数据:2019年,将近900万的美国人在65岁之后仍在工作,比10年前上升了60%;另一方面现在的美国人中只有17%的人认为自己老了以后完全不用工作挣钱糊口。这些你可以联想到日本的“老后破产”,以及中国下岗职工的“男保女超”的现象。

此外,作者还给了一个美国低收入人口的数据:(美国)1%的顶端居民的收入是50%的下游居民的81倍。身处收入阶梯下半部的美国成年人有1亿1700万左右,可他们的收入却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没有再增加过。这些低收入者虽然没有成为车轮流浪者,但他们也一样像流浪者被迫改变他们的生活。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降低生活品质,不得不做更多的工作,从而努力维系着传统的中产生活。

这些人在采访中无不透露着对现状的不满,将曾经耗费一生追求的美国梦视为骗局、谎言、海市蜃楼。美国车居生活网站cheapRVLing.com运营者鲍勃就说:

以前,有一种社会契约:只要你乖乖听话(去上学,去工作,然后努力拼搏),一切都会好,但现在不是了。你按照社会所告诉你的乖乖做事,没有越雷池一步,最后却依旧破产、孤独、无家可归。

这些惊人的现象,让作者最后不无担心,这种现状会在什么时候开始撕裂美国社会。“这已经不是收入‘差距’了,而是收入‘鸿沟’,而每个人都将为这个持续扩大的鸿沟付出代价。”

乡下人的悲歌7.9[美] J.D. 万斯 / 2019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在特朗普就任总统的前一年大热的《乡下人的悲歌》一书中,也提到了这种转变。在铁锈带,有些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阶层跃升,但大部分都被落在了底层。在美国制造业全盛时期,一个工厂里的工人可以轻松维持一家人的中产生活,而现在随着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大量工作岗位流失,他们失业后只能靠着社会保障金生活。这种落差导致这群人开始抱怨民主党奥巴马的经济政策,从而转投给共和党的特朗普。

02,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

2019年美国大选,特朗普打的竞选口号是“让美国再次伟大”,承诺10年内创造2500万个工作岗位。

特朗普上任之后,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举措是:限制移民,遣返非法移民,在墨西哥边境修建边境墙;开启全面关税战,不仅是对中国,对欧洲和加拿大同样如此,并且鼓励美国企业回迁,否则就是加税;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称环境保护是中国制造的骗局。

特朗普这些反全球化的措施看似不可思议,但背后却是有依据的。在他看来,正是因为全球化导致美国企业外迁,那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墨西哥等国抢去了美国蓝领工人的就业机会。而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复兴美国制造业,增加本土的工作岗位,降低失业率。

在《无依之地》里提到的两个关闭的工厂也颇有代表性,一个是因为美国房地产崩溃,一个是因为环保问题。

位于美国内华达州恩派尔小镇的USG公司,这个由石膏厂兴起的小镇在全盛时期有750名住民,一个机械工每小时能赚22美元,而工厂提供的独栋房子一个月租金只要250美元,这就意味着仅凭一个工人的正常工资就能维持一个家庭的中产生活。然而,随着2008年美国房地产崩溃,USG公司在2019年关闭,工人失业,房子被收回。恩派尔小镇也彻底从地图上消失。

而位于亚利桑那州最大的镇——道格拉斯镇上的铜矿冶炼厂,则因为环境保护法而选择关闭。在20世纪80年代,它曾是美国制造业里最大的二氧化硫排放者,环境保护署要求冶炼厂安装5亿美元的排放控制设备,而公司却选择关闭,一同失掉的还有347个工作岗位和1000多万的工资。

尽管民主党承诺提供各种福利,包括全民医疗,但相比各种健全的福利,都没有一份工作更有吸引力。而事实上,在特朗普任期里,美国失业率降到了50年来最低,如果不是新冠大流行,导致失业率飙升,特朗普也确实有很大的概率实现连任。

03,底层人的悲歌:“无家可归”污名下的重压

尽管这些车轮流浪者宣称“找到自由的最好方法是变成主流世界眼中的无家可归之人”,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成为主流世界眼里的“无家可归之人”却是他们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对这个词如同对待传染病,唯恐避之不及。在他们看来他们只是无房可归(houseless),无家可归(homeless)是另一些人。他们还没有学会在“无家可归”的重压之下生活,他们要面对包括家人、朋友,以及社会上正常人的歧视。对他们来说,承认自己“无家可归”和被他人视作“无家可归”同样艰难。

这些歧视,这些流浪者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萨米尔曾和妹妹一起过斋月,但她却把他赶了出来,说他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会带坏她的子女。他说:“我以为我的家人会对我好些……我们如何定义自己很重要,如果你在路上跑,却认为自己无家可归,或者给自己贴上其他的负面标签,你会遭殃的。”

而他们也学着让车变得更像一个家,这样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是车居者,而不是无家可归者,正如他们中的一位成员所说的:“只要我有一张舒适的床,只要我还能下厨做饭,我就不觉得自己无家可归。”他们之间也会相互帮助,形成一个大家庭,定期有车轮流浪者聚会,一起分享彼此的车居生活和技能。

地球之船

尽管如此,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最终都还是想找一个地方定居下来,甚至为了摆脱这种流浪生活可以付出一切,就像这本书的主人公琳达一直期待着自己的“地球之船(earthship)”。地球之船是一种用易拉罐和瓶子等废弃材料搭建、将填了泥土的轮胎作为承重墙的被动式太阳能住所,不依靠政府提供的任何气、水、电,实现自给自足。

琳达一生都没能避免低报酬的工作,在她60多岁的时候每个月只能拿着500美元的社会保障金,根本不够付房租和日常开销,只能住在拖车上。而她的女儿和女婿也没能摆脱这种命运,最后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房屋,五口人(女儿、女婿和一个外孙、两个外孙女)、四条狗也搬进了房车。而琳达开着自己的“挤挤客栈”独自上路。

在这本书的最后,琳达在亚利桑那州美墨边境上花了2500美元买下了一块5英亩的土地准备建造她的地球之船,尽管这里荒无人烟,贩毒猖獗。

琳达和她的挤挤客栈

而另一位摆脱了流浪生活的唐,却不得不在书中选择匿名。唐曾经是软件部门的主管,2002年退休后过着富裕的中产生活,然而2008年经济危机,让他失去了所有储蓄。此前他每年要花掉10万美元,而现在他已经学会如何每周只花掉75美元。像大半部分车轮流浪者一样,唐也在亚马逊仓储做着临时工作,但他幸运的是在做最后一天临时工作后,亚马逊给了他一份正式工作,而他也选择了这本书里匿名,他说:

作为最基层的职员,我们宁愿死、被肢解甚至更惨都不愿和媒体讲话,所以我很担心。我和以前不同了,以前我是个露营打工者,可以无忧无虑为所欲为,以肆无忌惮的态度面对美国公司沉闷的阴谋。但是现在不同了,我已经成了他们的一员。我需要这份工作……

但,这群“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将流离失所,最后却驱车上了路”中的大多数人,只能继续在路上流浪下去,周而复始地寻找着季节性工作,成为彻头彻尾的车居者。

鲍勃对”车居者“和”无家可归之人“作了如下的区别:

车居者清楚这个社会的秩序已然崩溃且日渐陈腐,所以拒绝与它同流合污。不管他们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他们都接纳了它。无家可归的人也有可能住在车上,但并非因为他们厌恶社会法则。他们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回到那些法则的暴政之下,因为那里使他们感到舒适与安全。

2020年,这本书由华人导演赵婷改编成电影,由奥斯卡影后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演的角色,就是从那家关闭的石膏厂失业的工人中的一员。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瞎搞八搞“。

  《无依之地》读后感(八):这是最好最富有的国家吗?

章节二:她可选择的工作并非随着经验的累积而逐渐增多,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

(这个就是一个平凡人、一个普通人的写照,没有更多多余的选项了)

章节二:2019年,女性的收入依旧仅有男性的80%,且更容易成为幼儿和老年家庭成员的免费护工。

(有部叫做《妇女参政论者》的电影,感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对西方女性在工作、个人权利上可以多少有些了解,妇女工作地位的不平等也是女权主义的由来之一。)

章节三:在我遇到的这些人中,有的是因为投资失败而赔掉了个人储蓄,有的则是眼睁睁看着2008年股市崩溃时自己的401(K)计划养老金蒸发殆尽。有些人没能给自己创造足够的安全保障来承受一些本可以承受的创伤:离婚、疾病、受伤。还有些人则遭到了裁员,或是自己的生意在经济萧条中倒闭。此外,虽然50岁以下的工人不多,但我仍旧见到了他们。他们向我描述了他们丢掉的工作(原本的、曾找到过的或从事过的),以及借了学生贷款读书却发现自己的学位缺乏含金量。

章节三:“从婴儿潮后期开始,接下来的每一代在退休后保持生活品质的能力都将比前一代差”。

(社会发展总会有一个逐渐向上的过程,达到某个顶端后,就会出现一个逐渐向下的过程,你没有办法选择你出生在哪个过程,只能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尽量不要让自己过得太艰辛。)

章节三:这个坚固的三角凳由社会保障制度、个人养老金以及共同投资与储蓄组成。

章节三:1991年美国执行寿险公司的崩溃使得她在第一次婚姻里损失了65万美元的养老金。美国执行寿险公司的那一次崩溃是当时保险行业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失败。

(个人医疗保险、个人养老金和银行储蓄金,是构成居民个人保障的三大重要支撑,大家都应注意一个事情,就是“未富先老”以及“个人破产”。)

章节三:最开始的时候,CamperForce项目只是个实验,只是正好与房地产崩溃撞到了一起。

章节三:露营打工者是一种“即插即用”的劳动力,对寻找季节性临时工的企业来说是方便的象征。

章节五:不久,她凭借奖学金修得了一个副学士学位,但却找不到继续努力的意义。“到处都是同样的故事,”她说,“许多朋友拿到了学士学位,甚至更高的学历,却依旧找不到工作。

章节五:“老一辈有高等学历的人们正逐渐被挤出市场,他们原来的岗位都被科技取代。这对于那些有高学历且辛勤工作了一辈子的人非常不公平”

章节五:“需要劳动力的都是入门级岗位,那去学校上学还有什么意义?”她沉重的说。

(高学历就意味着好工作、好未来?恐怕多数人在踏入社会多年后,也许很难再持有这个想法。一味的追求大学文凭而没有实际的技能,在现实中还是艰难的,毕竟能够在大学里机潜心研究理论、考入公家单位的只是少数,而大多数人终究还是要靠技能在社会中生存。而人力成本的抬升,在“大灾难”下同样也会造成普通人意外失业,年纪越大,你被淘汰的概率越高。无论你拥有多高的文凭、多好的技能,而这时,又要依靠什么来拯救真正的中年人?中年失业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章节五:“总之,我见到自己的父母到了60多岁该退休的年纪却没法退休享福。他们之前赚得的养老资源在一夜之间消失得一干二净。而接下来的经济萧条里,又有越来越多像我父母那样的人出现。”阿什说。

章节五:但是,虽然人力资源部的人坚持表示他们是我的朋友,但实际上并不是。他们是为公司除掉坏家伙和麻烦制造者的人。

章节六:在近代美国,邻里之间因为收入水平而隔离,把富人与穷人分阿开的同时也侮辱了穷人,而夸尔特赛特却不是这样。

章节七:探险世界的管理层雇佣老年临时员工的历史已经有20多年了,并且很欣赏他们乐观向上的态度。

(雇佣老年员工【含已退休人员或者是临近退休的人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节省成本的方式。)

【书读到这里,有一个最深的印象就是退休之后的日子并不会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困苦的生活会让你只能持续的工作,虽然书中大部分人都保持着乐观,但也并不能改变现实对他们的摧残。这种现实,在一场无意识的“灾难”之后,会被放大数百倍。】

章节八:的确,人们习惯于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打肿脸充胖子,也喜欢将这种自欺欺人的表情展示给陌生人看,这是人类的天性。

章节八: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拒绝接受现实,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人类拥有惊人的适应能力,非常善于在逆境中追寻生存的意义。

章节八:据说在这个牙科保险不纳入医疗保险,且1/3的人没有牙科保险的社会里,牙齿的状况已经成了社会身份的象征。这是一件令人难过的事,但我并不惊讶。

(在美国,牙医记录甚至比你的住院证明更有用。)

章节八:瓦伦蒂诺一家最终放弃了家园,在一个个肮脏的短期住宿汽车旅馆中流转。他们的邻居中,有些卖毒品,有些卖淫。这里不是一个家庭该待的地方,所以他们买了辆货车启程了,那是在文森特启程开始自己新生活的前几个月。

(大部分的汽车旅馆或者类似于此类的廉价旅馆,都逃脱不了这样环境。)

章节八:他们回来的时候带了额外的东西——从夸尔特塞特粮食银行买来的食品,包括苹果、香肠以及枕头那么大的一代沙拉蔬菜。

(粮食银行或者食品银行,专门为低收入或困难民众提供基本生活用品的机构。)

章节八:在这个时代里,黑人在交通拦检中都可能被警察击毙,对于所有可能成为种族歧视的受害者的人来说,住在车里似乎是一个特别危险的策略。

章节八:虽然我也希望把这次经历当作是好人有好报或者是某种上帝的慈悲,但真相依旧摆在眼前:因为我是白人。白人特权肯定发挥了作用。

(美利坚合众国永远无法绕过和解决的就是种族歧视问题,但这颗星球上估计再也不会有谁要学习“南非模式”来处理种族歧视问题。)

章节九:整个国家半数以上的甜菜地——种植面积大约68万英亩——位于明尼苏达州北部和北达科他州东部交界的红河谷。

(天选之地美利坚,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出口国。)

章节九:此外,我们还得装样品,就是格蕾琴说的那项工作,可她没有提到我们必须拿着乙烯基袋子放在一个直泻槽下接满从堆垛机上垂直砸下来的甜菜,你要保持袋子的平衡,这就意味着必须用自己的身体来承受冲击力。

章节九:我整个身体都在疼痛,特别是背部和肩膀;那些我早已忘却的旧伤和扭伤现在又重新活跃起来。

章节九:由于大麻代谢的产物会留在脂肪组织里,抽过大麻之后一个多月都能从尿液里检测到大麻。

章节九:有些新招募的员工每天要花90分钟在路上,然后再上10个小时的班。

(长时间的通勤与劳作,也许属于工业化道路的通病。)

章节九:曾在夸尔特塞特烧掉破产文件的芭芭拉和查克·斯托特也在哈斯利特工作。

(个人破产这个在新冠疫情期间曾经很火爆的词,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司空见惯,毕竟,个人也是有信用的,也会欠债但也要还钱,当公司遭遇危机可以申请破产,同样个人在遭遇危机之时,也可以申请破产,只是很多人破产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重组了,所以请关注你的负债率,不要用命运来对赌高杠杆。)

章节十:

绝大多数流浪者对待这个词如同对待传染病,唯恐避之不及。毕竟,他们只是“无房可归”,“无家可归”的是另一些人。

如果你人在城里却住在车里,人们就会觉得你无家可归。

而一旦别人觉得你无家可归,你自己也会开始觉得自己无家可归。

于是你开始躲藏在人群中。。。。。。开始做一切让你看起来“正常”的室。。。。。。

所以,当你发现一个明显无家可归的老男人每天早上都将他的垃圾藏进你车子旁的灌木丛中,一边对你微笑,一边跟你打招呼,好像认识你一样,这时,你会恍然不知所措。

因为你发现自己已经成为日益增长的流浪群体中的一员,而你和街上那些无房无车、流利失所的人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第十章写得很短,但是作为一个房车流浪者,在你失去了很多而以车为家四处“奔波”的时候,你究竟是一个自由民还是一个流浪汉。)

章节十一:美国是地球上最富有的国家,但它的人民却大多贫穷。美国穷人总被怂恿憎恨自己。。。。。。其他国家的穷人都有故事,他们非常聪明、品行高尚,因此比有钱有势的人更值得尊敬。可美国的穷人没有这样的故事。他们嘲弄自己,颂扬富人。

章节十一:在一次讲座上,鲍勃提到了意在收紧驾驶证安全准则的《真实身份法案》。。。。。。这项法案的目的在于根除恐怖主义,但它也让流浪者的日子过得更加的艰难。

章节十一:不过,不是所有人都有子女,此外,孩子们也有自己的债务。有些子女连自己都只能勉强养活,更别提接济他们的父母了。

(债务、债务还是债务,你有我有他也有,遇上类似2008年的次贷危机,直接原地“爆炸”。)

章节十一:帕蒂告诉我她在丹佛一家建筑公司当了15年的会计,可公司在2009年倒闭,她也随之下岗。。。。。。她确信30年的行政办公室经验会在找工作时派上用场。。。。。。但对于一名失业的50多岁女人来说,就业市场是冷酷的。直到最后,她也没有找到工作。

章节十一:她和我讲了一个笑话:“会计员永远不会消亡,只会做不平报表。”

(也许,在工业化的社会里,你的年龄才是你真正的优势,而不是你的阅历。而且,房地产公司也会倒闭?当然会,市场化程度越高,机率越大。)

章节十一:你终究摆脱了债务的纠缠,住进了永恒的家园,不用再在沙漠或堪萨斯州挨冻了,不用再挤在狭窄的空间里生活。

章节十一:“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我问。“别死,别老,”他说,“我不知道,”接着,他又补充道,“实在不行,我的侄子侄女答应会接纳我。”

(死亡某种意义上是摆脱苦难和债务的究极办法,除非存在连带债务人,那苦难就会转移。)

章节十一:琳达打算干完这份露营场管理员的工作之后就去看一看那块地,然后再去找下一份工作的地点——亚马逊公司报到。

(打零工的美国模式,这让我想起前些日子说到的关于美国经济转好,美国的快餐店员工现在很多都是老年人。那年轻人去哪了?经济向好,他们可以去做更好的工作,而不是这类廉价且辛苦的活。)

章节十一:道格拉斯镇建立于1901年,当时是附近铜矿的矿石冶炼中心,并兴盛了几十年。然而时过境迁,小镇没落。

章节十一:道格拉斯和谢拉维斯塔——从前也是冶炼厂小镇——的城区最近当选“全美衰退最快的城市”第4位。

(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的变迁,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尾声:毕竟,几百万美国人都正在与传统中产阶级生活的衰亡命运做斗争。

尾声:拿到的工资得减去超市购物小票上的金额、减去医疗费、减去信用卡还款金额、减去学生贷款和车贷,然后再减去生活中最大的开销:房租。

(房租,一个在工资中占比超过30%的物种。当不用再缴付房租时,房贷就顺理成章的替代了它。)

尾声:这些无法选择的选择题会在什么时候开始撕裂人们,甚至社会?。。。。。。迫使人们熬夜工作来填补巨大消费缺口的原因并不是一个秘密。1%的顶端居民的收入是50%的下游居民的81倍。身处收入阶梯下半部的美国成年人有1亿1700万左右,可他们的收入却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没有再增加过。

尾声:加剧的阶级差距令社会流动性接近于零,其结果实际上是一种阶级制度,不仅不道德,还非常浪费。

尾声:剥夺大部分人的机会意味着抛弃大量才能和智慧储备,这已经被证实会抑制经济增长。

尾声:这让我想知道:未来的社会将扭曲甚至变异到什么程度呢?有多少人会被社会体系所压垮?又有多少人能逃离这个灾难?

【书读到这里就结束了。这不但是美国的社会史,更是一档赤裸裸的“破产人生”真人秀,细数书中的每个人物,没有谁自愿过上这种生活,只是在一个接一个的无奈之后,不得不踏上这样一场旅途,但愿终究会有停歇之处。】

现在,未来好似近在眼前。“我66岁了”,她平淡地说,“我需要加快速度。我希望某一天自己能够放松放松,享受生活。”

(在知乎看到一样的文章,那也是我写的。)

本文标题: 无依之地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3095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两性》读后感1000字《音乐之乡 第一季》经典观后感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