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兽动物园》读后感摘抄

发布时间: 2021-02-18 14:31:2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2

《幻兽动物园》是一本由[英]利奥·鲁伊克比著作,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0.00,页数:4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幻兽动物园》读后感(一):赞风云变幻,深山悟道十五载,明善恶,行仁德,石破天惊获异能。雨露滋润,荒岛修身

《幻兽动物园》读后感摘抄

  《幻兽动物园》是一本由[英] 利奥·鲁伊克比著作,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0.00,页数:4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幻兽动物园》读后感(一):赞

  风云变幻,深山悟道十五载,明善恶,行仁德,石破天惊获异能。 雨露滋润,荒岛修身五千年,通灵性,降魔人,救人危难得重生。 不攀富贵荣华,不念位高权重,但愿世间无战乱,甘心只做农耕人。 不比卑微贵贱,不争倾国倾城,但愿人间有真爱,甘心只做抚琴人。 今生有你心已足,吃尽苦难亦无怨! 今生有你心已足,吃尽苦难亦无悔!拙作《维和狂人》。http://book.zongheng.com/book/843397.html

  《幻兽动物园》读后感(二):幻想不灭:一本正经的奇幻研究

我只是把我听说的写下来而已,一切皆有可能。

  出身苏格兰的作者利奥·鲁伊克比在KCL获得PHD,研究方向是现代的巫术和魔法。如同这段平实的作者简介一样,这本幻兽动物园也有着和玄幻名字比较起来相对朴实的内涵。

  事实上它和一千零一夜这样的故事集不同,说是研究索引也未尝不可——作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尽可能为词条配上了他认为更为可信的参考资料。要说和动物百科里有什么不同,那只能是研究对象是超自然生物了。不仅是存在于故事,作者尽量将调查和探索的幻想生物呈现出真实,抛弃了明显虚拟和夸张成分的描述,使用了更为早期或更权威的来源。正正经经的做起超自然生物的研究,仿佛小时候要追寻魔法钻研炼金的故事走进了生活。

  对于这样存在于幻想和史诗中的生物,不仅在文学和神学中有被研究的价值,体现早期人类的思维和心理,也同样应当有被自然科学眷顾的一面,这正是作者想要研究和编纂的理由之一。我们在认识传说生物的时候更能感受那个想象世界至今依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再次认识我们事实上生活着的这个自然世界并感受生物自然的神奇。

  当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它几乎可以说是一本查询词典,因而每个词条也就像其他词典一样做出简明的介绍。当作工具书进行研究和搜索查询有很强的专业感,引文都有参考文献的出处并附有完整列表,也出于这个理由,没有长篇和详细的背景故事解释,可以猜测作者也没有想要做出那样细节的展开。和大部分你可能翻过的词典一样,正经的介绍文字加上参考文献偶尔配个插图就行了。

  除去这样正经研究相对专业的用法,把这本词典看成一本时不时顺手翻翻查询相关知识的消遣读物也是不错的选择。由于善用文献和时而补充传说故事,它可以从幻想生物的角度,意外的连接一些跨度较大的内容。相对于中东埃及传说,本书在作者熟悉的欧洲系列更为丰富。如动漫fate里出自凯尔特神话的英灵库丘林,可以发现他外号大狗来自Cu(犬)即库兰之猎犬。因为幼年杀死了铁匠库兰的猎犬因而改名并承诺如同猎犬一般保护库兰并立誓不吃狗肉,因而作为公认的忠诚代表职阶Lancer被召唤。还有大名鼎鼎的巫师三里开篇的狮鹫兽,看完背景再拿着银剑去锤它感觉更带感了!在最初记载里是大小如狼,长有狮子的腿和爪子,在欧洲大陆、印度、和英格兰几个世纪都有它的详细传说,书里甚至用了两页专门介绍这个历史渊源的出名生物。有了它,文化背景和现代设定对照更好玩了。

  文中黑体加粗的词条代表书中有相应词条,即可以从刻耳柏洛斯的介绍带你去到厄喀德那和提丰,再从厄喀德那发现到熟悉的奇美拉和斯芬克斯,可以说是拔出萝卜带出泥的快乐。

  有出名如塞壬和米诺斯,也有更多完全陌生名字拗口的新鲜来客。可以说大体上是专业又轻松的体会了这份正经研究。然而作为索引而言,按照英文名称由字母顺序排列,对于不了解动物英文名称难以直接查询,如果十分熟悉中文名称又无法直接通过英文索引进行查找,有相当不便。另外如果能再多一些配图就更棒了。

  《幻兽动物园》读后感(三):幻兽动物园

  在遥远的塔尔塔罗斯平原 建一座,幻兽动物园。 放狮鹫和奇美拉在空中盘旋。 勒住八足天马的缰绳, 阻挡奥丁的狂猎。 水面下长眠克拉肯的子女, 如山一般的巨鲸,以及利维坦。 更休提半人马,蝎尾狮,三头犬, 戴王冠的蛇鸡口吐人言。 夤夜与白昼,星辰光影变幻, 这座动物园,就在半梦半醒之间。 英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利奥·鲁伊克比的著作《幻兽动物园》(The Impossible Zoo),收集了来自古代著作和民间传说中出现的种种不可思议的动物,包括古希腊罗马作家——如普林尼、希罗多德——文章中的记载,北欧神话、埃及神话、苏美尔神话中的异兽,凯尔特、苏格兰、日耳曼民间传说中的怪物,当然也包括拼接动物躯体伪造的物种(统称简尼·翰易韦Jenny Haniver),而所有这些千奇百怪的幻兽,都附有详尽的参考文献,证明背后庞大而久远的历史。 从远古到近代,幻兽一直存在于人类的记忆之中,古代神话里的幻兽,体型庞大,掌握神力,是自然现象的具象化,帮助人们解释那些巨大的声响,狂暴的大雨和巨浪。也许在古人看来,用现有的知识去解释未知,不管想象出来的幻兽有多么狰狞恐怖,终归比活在未知和迷茫中要好得多,甚至还可以求助于神庙的祭祀活动,通过自己的虔诚换来幻兽的庇护。 凯尔特、地底地区和东欧的民间故事充满了哥特式的迷离恐怖气质,黑犬、水马和教堂栖灵几乎都是具象化的死亡,白夜之下,生命的荒诞易逝是这些传说故事诞生的永恒动力。 而最有趣的幻兽则来自博物学家们的记载,从古罗马的老普林尼到塞维利亚的伊西多尔,从布丰到林奈,他们总是将一些不存在的物种记录到了自己的著作中。古代作家更容易道听途说,或者把从未见过的新物种(羊驼、长颈鹿、蝠鲼)当成是已有物种的杂交。而近代的博物学家已经有了相对理性的头脑,却还是忍不住将一些不存在的物种当成真实,林奈在他的分类学中专门开辟了一块“悖理动物”,将他认为无法分类但又不忍抛弃的海德拉、不死鸟、龙尽数收录。甚至,那些专门制作不存在物种的江湖骗子——将各种小动物的骨骼躯干剪裁拼接,再粘上牛羊的毛发——也骗过了林奈的双眼。也许,在真正洞悉了生命的运作规律之前,无论老普林尼还是林奈,都被自然界的光怪陆离弄到五色目盲,对于那些似是而非的生物,宁肯信其有而不肯信其无。 如今我们可以构想,如果半人马真的存在,健壮的外表之下,需要一套复杂到近乎疯狂的骨骼、内脏、消化和循环系统,这样的造物根本没有存在的可能。而进化论和基因学的研究,更是能告诉我们,虽然物种的形态千奇百怪,但所有的形态都有内在的逻辑,有些形态甚至超越了人类最疯狂的想象(能够隐生的缓步动物、连核酸都没有的朊病毒),有些形态却注定无法存在。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就是这样一种驱魅的过程。当未知逐渐变为了已知,我们就不再需要创造奇幻的异兽来安慰雷雨之夜瑟瑟发抖的孩子,更不需要绞尽脑汁来为长满斑点的狮子(花豹)、体长超过7米的鱼(蝗鱼)、人头鱼尾的美人鱼(儒艮)找出合理的解释。 不过也有人会说,随着我们对自然界认识的加深,我们的想象力好像也跟着枯竭了。我们不再为尼斯湖的水怪欢呼,不再追踪森林里无名的嚎叫,不再关心雪山上神秘的巨足印。也许吧,人类的足迹遍布地球的每一片角落,我们对于地球上的一切可能不再有曾经那样的好奇心和神秘感,但我们的想象力其实并未枯竭,只不过被投射到了更遥远的天宇。如今的我们,追踪外星人和UFO,探测遥远的引力波,观察不可思议的黑洞。而且,面对宇宙中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我们也和古人一样,只能给出最为苍白而无力的猜测。 也许,再过几个世纪,会有一位居住在比邻星系的作家创作一本《星辰图录》——The Impossible Stars,记录人们在观测宇宙时得出的种种误解。这样一本书,恐怕会比幻兽动物园更加精彩。 我唯一希望的是,这样的一天能够早一点到来。

  《幻兽动物园》读后感(四):《幻兽动物园》|神奇生物集锦,建议搭配巫师袍和魔法棒食用

  第一次看有关西方神话的书,印象最深的是西方神话的“乱”,众神之间无视道德的伦理混乱,甚至为了一些荒谬的理由父母儿女之间互相杀戮。或许是过于惊讶,又或许是与从小接受的观念不合,小小年纪的我,很快便忘记了西方神话的内容,只记得西方神话的“乱”。

  相比西方神话中的神,我更喜欢里面各种神奇的动物(有些动物也是神)。由于西方神话中混乱的关系网,我基本没有了解过这些动物,偶尔看到电影中出现的神话动物,也会想:不知道神话中是不是这个样子?电影里面的来历和神话中是一样的吗?

  在看《幻兽动物园》时,才发现,这份从未在意过的好奇心就像一条挑剔的馋虫,没遇到合心意的食物时,尚不觉得。一旦遇上,便一口叼住,不吃个心满意足不会松口。第一次翻开这本书的夜晚,直到半夜都舍不得入睡,梦里都是神奇动物。

一、披上巫师袍,拿起书

  书的封面是类似皮质封面的深棕红色,配上金色的文字,就像中世纪的古堡书房里陈列的书籍。这种色调不是我钟爱的,但在《幻兽动物园》上,第一眼便喜欢了。我想,如果是皮质的封面,用炼金术士制作的金色墨水来书写文字,给人的感觉会更神秘吧。

  从未在世人眼前出现过的神奇动物们,和巫师、宗教、神权有着诸多联系,这些神秘生物的信息,就在这本书中。真想披着巫师袍,带着魔杖,在古堡的书房中捧着这本书阅读。

二、不懂神话也可无障碍阅读

  《幻兽动物园》的主角是各路神话故事的生物们,在书中既可以看到希腊神话,也可以看到北欧神话中的生物,东方的龙凤也在其中。

  一开始,担心自己不懂西方各个体系的神话,阅读起来会有困难。阅读后发现,大可以把这本书当作一本动物百科,一本关于那些从未出现过的动物的百科书。在书中,利奥·鲁伊克比对这些生物的外貌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部分生物搭配有详尽的插图,为读者提供了具体的形象。对普通读者来说,完全无障碍阅读,十分友好。

  利奥·鲁伊克比是这本书的作者,他既是历史学家,也是宗教社会学家,专攻超自然信仰、魔法和巫术崇拜。在兰开斯特大学获得社会学和宗教学硕士学位后,于伦敦国王学院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现代的巫术与魔法。

三、虚幻和真实

  神话故事经过多年的流传,加上后人的再创造,难免会出现不同的版本,故事的起源也就变得模糊起来了。比如随着网络小说的兴起,从道家体系延伸出的洪荒流神话体系。

  在本书中,利奥·鲁伊克比提供了神奇生物的记载来源。读者如果想更进一步了解这些神奇的生物,或者追根溯源,这本书也有大量的线索提示。以“龙”为例,无论是东方神话,还是西方的希腊神话、巴比伦神话、迦南神话、北欧神话、苏美尔神话,都有龙的故事,都会将蛇和龙联系起来。《幻兽动物园》中,作者将不同神话体系中的有关龙的来源一一说明。其它的神话生物也一样,如果有不同的版本,都会详细说明。

  正是因为作者的严谨,使得这本书既有神话故事的虚幻感,又有动物词典和文献的真实感。虚幻和真实并存,有一种微妙的平衡感,很有意思的阅读体验。

四、小部分神奇生物

  1.黎安侬鸟

  威尔士传说中唱歌无比动听的鸟,能让人迷醉其中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传说有人听了后回家,发现父母已逝,晚辈已老,算是西方的“世上已千年”。

  2.断树猫

  东方有“守株待兔”,西方有“守株待猫”——用头撞断树的猫。

  3.毛皮鳟鱼

  一句话,穿皮草的鱼。

  4.芬里尔

  还记得漫威电影《雷神3》中的巨狼吗?在电影中它是海拉的坐骑兼战宠,能和胖揍洛基的绿巨人一战。其实,在北欧神话中,芬里尔是洛基的孩子,它和海拉是兄妹,还有一个兄弟是蛇。狼、蛇、死亡女神,作为它们的父亲,洛基的基因真的很神奇。

  得益于利奥·鲁伊克比的细致,每一种生物隶属的神话体系全部有说明。我在阅读《幻兽动物园》时,完全不担心张冠李戴,可以全心全意的在心中幻想出它们的模样。至于神与神之间的爱恨情仇,留待以后再八卦吧。

  《幻兽动物园》读后感(五):从自然科学到文学:词典背后的幻兽演变史

  词典的基本功能是工具书。从这点出发考察《幻兽动物园》的水准,能讲的其实并不算多——预期中该做到的,它基本都做到了,没做到的部分,也未必有批判的价值。

  书名“幻兽动物园”,顾名思义,其内容是围绕“幻兽”展开的。作者盘点了历史上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怪奇生物,用字母序对其进行了分类和排序。每篇词条阐述了生物的特征、出处、地域、传说和演变历程。书后还附上了完整且规模庞大的参考文献。同时,译者也十分下功夫,在书的最前面讲清楚了翻译原则和阅读时的注意事项,这些辅助信息让本书至少称得上是一本合格的专业书了。

  比较遗憾的有两点:其一是本书词条虽多,却并不全面,只能说是一本入门性质的科普读物(实际上,我认为作者撰写本书的目的或许就不是编纂一本大而全的百科全书——这不仅费心费力,其意义也值得商榷);其二是本书虽然提供了中英文对照索引,却是遵照英文字母序排列的。正文在提到其他词条时,并没有给出对应的英文,这就让从词条找词条变得十分困难。在此事上,应该有更好的编排方法。

  有关词典的评判到此为止。我认为本书的价值也并不仅仅是工具性的,它的真正价值在于作者遵照这种编排方式所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具体来说,即鲁伊克比在序言中提到的“超动物学”(Parazoology)的定义和存在意义。

  分析这份意义,我要首先提到我读本书时的最大困惑:刚刚入手此书时,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兴匆匆地翻找之前曾感兴趣过的怪奇生物,诸如狼人或吸血鬼,但是出乎我的意料,除了狼人之外,本书并没有收录吸血鬼这类生物。我本以为这是因为吸血鬼是人类变来的,所以不在动物学的范畴里,但是很快,书中频繁出现的埃及神祗便否认了我的这一猜想。最后,我只能得出一个在我看来最具解释性的假设: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对立中,动物学站在了后者一边。超动物学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埃及的自然神自然比人类化的吸血鬼更有资格入选。

  如果这一假设成立,那么可以认为幻兽是不属于人类社会的动物,是对立于人类社会的自然生物。打破了这一身份,则幻兽不成幻兽,而会沦为那些已被人类豢养的家禽家畜或被人类狩猎的猎物。这一点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海和尚”(Hai He Shang)或者“海坊主”(うみぼうず)的演化过程——起初,在鬼蝠鲼尚不为人所了解时,它是能掀起风暴使船沉没的暗影巨怪,需要宗教仪式去祛除,但是随着人们对它的理解不断深入,甚至演化出“中医认为它可以入药”的论调时,鬼蝠鲼就遭到了过度捕捞,以至于几近灭绝。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变化过程体现了人类认识自然、改变自然的过程和方式,体现了特定时期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仅从书中的词条来看,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单一,甚至十分乏味:从观察、迷信、想象、探索,再到征服和利用。有利的、能为我所用的,便被冠以正面积极的形象,反之则被描绘为扭曲、恐怖的怪物。于是,自然神有正邪之分,巨龙和宝马也被对立了起来,因为前者桀骜不驯,而后者温良恭顺。

  然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类对幻兽的想象之间却并不仅仅是这样的因果关系。从《康州美国佬大闹亚瑟王宫》中我们可以看到另一种解读——英雄叙事下的解读。书中,圆桌骑士不再是光辉伟岸的英雄,而是一群卑鄙龌蹉的废物骑士。为了向领主炫耀自己的丰功伟绩。他们会漫无目的地在荒野巡游,然后绞尽脑汁捏造怪物形象,然后围绕该形象讲述他们同怪物战斗,杀死怪物,拯救平民百姓的经历。在这一解读中,英雄的存在变成了既定事实,而想象变成了支撑其叙事的基础。描写自然不再是终极目标,说教才是。想象成为了超越现实的现实,幻兽也成为了彻彻底底的虚构。相关记载的体裁也逐步从科学报告演变成了童话、神话、寓言、精怪故事、恐怖小说或科幻奇幻小说,从自然科学的领域迈进了文学的殿堂。

  这种转变几乎不可避免,因为幻兽的存在和记载绝不可能是科学的。《幻兽动物园》所收录的记载大部分源自普林尼,而不论是涩泽龙彦(《奇想博物志》)、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还是帕纳菲厄(《博物学家的神秘动物图鉴》),都认为普林尼是信息的汇编者,而且其编写过程不遵循科学方法。这意味着我们应当也只能从其他角度挖掘幻兽存在的意义。超动物学和隐匿动物学都是如此。前者研究的是幻兽传说演化历程背后的社会驱动力,后者则挖掘造就整个演化历程的自然原因。正如鲁伊克比所言,“即便承认,这些生物是隐藏的,我们也应当在集体心理中寻找它们,而不是去婆罗洲的雨林里寻找”。

  而当我们进入文学的语境,孕育幻兽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石便显得更加单薄乏味了。属于文学的幻兽理应拥有更加广阔的生存土壤,其存在也应当拥有更多的意义。这在科幻小说和一些当代奇幻作品中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随着人类的脚步遍布全球,幻兽并未随之消失,而是从“失落世界”和“隐匿世界”转向了地外,进入了宇宙,成为了外星生命;幻兽也不再仅仅是遭到异化的“他者”,而是被赋予了丰富的形象和叙事模式,在《最后的独角兽》《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或一些荒诞不经的都市怪谭中获得了新生。

  在上述作品中,有的作品对幻兽的特征做出一定的修改,有的作品对幻兽的形象做更加深入的挖掘,还有的作品用釜底抽薪的方式改换文化土壤,试图在上面建构起全新的幻兽体系。推动这种涅槃重生般的革新意味着我们要深入认识幻兽的诞生逻辑,既要明白是什么催生了幻兽,也要理解有关幻想的进化轨迹,同时还要有一套丰富的既有审美作为依托和参考。这也正是我眼中《幻兽动物园》的价值所在:它不仅带来了一套幻兽图鉴以供参考和学习,还能启发我们从中发现幻兽之间的联系,认识它们的异同,从而发动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幻兽。

  《幻兽动物园》读后感(六):幻兽形象的差异与共通

  利奥·鲁依克比的《幻兽动物园》一书,看似为小说,实则为辞典,近600个词条,逾70张插图,在惊奇差异之间,让读者得以感受幻兽们的传奇故事,也刺激着那颗探寻历史真相的好奇心。上月,收得一本涩泽龙彦的《幻想博物志》,短小而精悍。读罢两书,深感关联之深厚,内容之密切。这里,我从《幻兽动物园》中择取两例:斯芬克斯和沙拉曼达。希望能通过这两种幻兽,让读者感受到神话故事间的差异性与共通性。

  一、从斯芬克斯看神话故事的差异性

  斯芬克斯(sphinx)历来有两种形象,一种为埃及版,一种为希腊版,两者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性别的不同:埃及版的斯芬克斯为男性、无翼,而希腊版的斯芬克斯则为女性、有翼。其中,希腊版的斯芬克斯形象记录比较多,例如伪阿波罗多洛斯曾写道:“她长着女人的脸,狮子的胸部、四肢和尾巴,以及鸟的翅膀。”普林尼也在他的《自然史》里记述:“它有棕色的头发,胸前长着一对乳房。”这一条也被涩泽龙彦在《幻想博物志》里引用,只不过斯芬克斯的颜色由“棕色”变成了“红色”,“普林尼在《博物志》第八卷三十章中,提到斯芬克斯是‘胸前有两个乳房的红毛兽’”。除此,斯芬克斯在埃及版和希腊版的处境也不同,在埃及的历史记述里,吉萨的大斯芬克斯像(狮身人面像)便是这只怪物最古老的形象,也是最古老的的纪念性雕像。它可追溯到古王国的法老卡夫拉(Chephren)统治时期,而在新王国时期,它被称为地平线上的荷鲁斯,形象仍旧是坚定而威严,象征着伟大和崇高,以至于孟菲斯和周边城市的神殿都将它作为崇拜的对象。而在希腊的神话故事中,斯芬克斯为提丰和厄喀德娜的后代,为了惩罚拉伊俄斯国王,斯芬克斯被女神赫拉送给了忒拜,并在城市西方的岩石山上布阵,给通行者出谜题,只有答出她的谜语才能通过。最终,俄狄浦斯猜出了它的问题的答案:“那只有一个声音,起初四足,后来两足,最后三足的是什么?”斯芬克斯深感羞愧,跳崖而死,而俄狄浦斯因此赢得了王位,但也在浑然不觉中娶了他的母亲。后来,斯芬克斯这一幻兽形象被广泛应用,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心理学研究有它的身影,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工艺之中也有它的装饰。

  二、从沙拉曼达看神话故事的共通性

  沙拉曼达(Salamander)的最早记述出自于亚里士多德:“事实上,某些动物的身体结构确实无法被烧毁,这一点从沙拉曼达身上可以明显看出。据说,它们通过在火上爬行来把火扑灭。”后来,普林尼进一步发挥想象,声称:“它的身体冷得像冰,只要碰到火就会把火熄灭。它会从嘴里吐出一种乳汁般的口水,人哪怕稍微碰到,触碰到的部位都会脱掉所有体毛,皮肤出现类似麻风病的症状。”这种看似荒诞的记载,利蒙·霍兰德就此注道:“这明显与实际经验不符。”不过,看似危险而致命的沙拉曼达,却成就了稀少罕见的织物,那就是“火鼠裘”,这一记载不仅出现在欧洲,也出现中国、日本。祭司王约翰(一般认为是12世纪中叶,中亚的一个基督教国家的国王)送给东罗马皇帝的伪书简,书简中有如下记述:“在我的王国出产一种叫作沙罗曼达的虫子。沙罗曼达会在火里栖息、作茧,王宫的宫女们用它纺线、织成布和衣服。若洗干净这种布,投入火中即可。”而相似的记述也出现于中国的《魏志》、《吴录》和《搜神记》当中,日本的《竹取物语》也有记载,以至于后来李约瑟写《中国科学与发明》,也提到“石棉布对中国人而言,绝不是新颖的东西。它作为‘能用火洗的布’被人知晓,早在周朝就已经从印度乃至中亚获取。毋庸置疑,石棉布成为各种沙罗曼达传说的起源。到梁代为止,人们就已经知道这种原料,把它称作石头的毛织品(石绒)。”由此可见,幻兽出现的区域和世界或许不同,但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共通性。

  当然,利奥·鲁依克比的《幻兽动物园》对幻兽的记述和介绍是相当丰富而全面的,有了这本书,无疑将有助于读者去认知神话故事中的幻兽,以及佐证相关幻兽类的著作。最后,我想说,如果勇于探索是人的本能,那么不妨从这本书读起,去探索一番幻兽世界的奥秘吧!

  《幻兽动物园》读后感(七):神秘动物的宝典--《幻兽动物园》

  【品·鉴】说到幻兽、说到超自然生物,你会想到什么?

  是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美剧里经常出现的圣洁的独角兽?还是哆啦A梦大长篇日本诞生里那几只可爱的合成兽?亦或者是山海经里各种神奇的生物?今天介绍一本书,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幻兽动物园》。

  也许你会奇怪:为啥说是一定程度的满足呢?

  别急,首先我得夸夸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利奥·鲁伊克比,他在伦敦国王学院做的是专职的现代巫术与魔法的研究,曾经出版过很多部和神秘现象有关的作品,比如《猎鬼者便览》、《走出阴影的巫术》等等,可以说他是这一领域里的专家了。这本《幻兽动物园》,也秉承着他一贯严谨的学术态度,书里有着详尽的图例和严谨的编排索引,可以避免读者的好奇心被无畏的夸张传说所带偏。

  而我之所以会加上一个限定词“一定程度满足”,是因为这本书没有涉及到东方的幻兽,比如山海经里的怪兽们没有提及,也没有涉及到拟人化的各种神奇存在,比如书中收录了动物化的埃及诸神,但是去除了拟人化的希腊诸神,所以我们在这里是看不到可以幻化成水牛的宙斯。

  随手翻翻书,第一个引发我兴趣的幻兽竟然是在第8页出现的水猴。

  在我很小的时候,身边年纪大一点的人都会神秘的告诉我们小孩子:不要去水边玩,不要去井边玩,因为里面有水猴子,会把你拖到水里的。

  现在长大后,虽然已经知道那只是老人们用来吓唬孩子,避免孩子溺水用的方法,但是水猴子这个动物一直都深刻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看了书,我才发现,原来西方世界也有着水猴子的传说。这里的水猴,是出自于墨西哥的民间传说,最开始的记录是来自于西班牙的一位修士笔下,而总结一下修士说的水猴形象,其实和我们小时候印象中的生物还不太一样。

  比如东方的水猴子又叫做水鬼,是一种长得像猴子的生物,在水里可以力大无穷,看到有人在水边就会把人拖下去,然后吃掉人的人的指甲和眼珠。

  而书中的水猴,其实只有手脚像猴子罢了,最重要的是,它的尾巴末端还长着一只手,而且非常像人的手掌。水猴就是用这只尾巴上的手把人给拖到水里。和东方传说类似的是,最后死去的人都失去了自己的指甲和眼珠。

  这不禁让我好奇,究竟是当年不同的地方真的有类似的生物,还是墨西哥人也是为了吓唬小孩子不要玩水而杜撰的传说?

  看完水猴子的故事,一下子启发了我的思路,于是我快速的翻了一下目录,果然又发现了一个更有意思的生物,比如:龙。

  我们都知道,东方的龙形象是威风凛凛,有着鹿角、蛇颈、鹰爪,而西方的龙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大号的四角蜥蜴加上了一对翅膀。中国龙往往和兴云布雨、风调雨顺等农业意象紧密相连,而在西方,龙更多的是没事干去抢个公主解闷,然后被王子或者骑士干掉,顺便贡献了一堆自己收藏的宝藏。实在是送人头、刷积分的必备boss。

  在这本书里,难得的用了8页的篇幅解释了龙的历史。

  在古代的西方,原来龙的初始形象并不是带翅膀的四脚蜥蜴,而是类似蛇的形象,甚至最早的龙这个单词,也是指代蛇。

  在一部著名的博物学著作里,西方龙被描述成了和老虎争斗的生物。看起来就如同狮子、豹子一样,是自然界里的一个普通猛兽。再到后来,人们给西方龙又增加了一堆功能,比如龙的气息和尾巴可以杀死其他的生物,龙是万恶之王,龙可以全身发光,还能喷火喷水来攻击别人。

  再到后来,马可·波罗描述在中国的云南有着飞龙一样的生物。可能是受这种形象的影响,以后的西方龙形象逐渐开始具象化,成为了现在所常见的带翅膀的四脚蜥蜴形象。

  和其他章节不一样的是,可能是龙的传说太过于普遍了,所以作者特地还写了一段中国龙的解释。只是在这里,老虎成为了龙的宿敌,甚至还有虎头龙的存在,这不禁让我大开眼界了。

  这本书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幻兽生物,比如狼人、七只吹哨鸟、爪虫等等,每一种都能让人啧啧称奇。如果有对这一方面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这本书《幻兽动物园》。

  《幻兽动物园》读后感(八):一部有趣的词典

  拿到书之前我对这本书并没有任何概念,但是信手翻了几页之后,我就知道这本书不能以常规方法来读的。幸好很小的时候有过翻烂《希腊罗马神话词典》(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08240/ )的经历,因而对于词典式的作品倒并不陌生。

  全书概括来说,可以算是世界各地传说动物志怪集:从西伯利亚萨哈林的雅库神话,到北美森林的大脚怪传说;上至苏美尔、巴比伦时期,下到近在眼前的20世纪,该书的空间跨度和时间跨度至为广博——但这意味着要在短短371页的篇幅里将其涵盖,那么大多数内容只可浅尝辄止。条文按照英文(或者是其他什么文)的首字母顺序编排,因而就像一个打碎的棋盘,将各条神话故事线散落在不同的字母组合中。有了这样的预期,那么我们读起来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第一遍泛读自然是草草了事,那么接下来我们怎么把这些零碎的线索拼凑起来呢?我大概按照目次的字母顺序,提取了词条中故事的来源和描述者(当然是非常粗糙的一种分类方法)——这里大概贴了一下字母A词条和字母B词条的表格。

  用框线标注的是神话系统来源,比较重要的如绿色的埃及神话、紫色的圣经故事、蓝色的苏美尔和巴比伦以及红色的希腊神话我都着重强调了,那么另外几个染色的表格框就是本书参考资料最大的几个供应商了:互联网和程序员们的主保圣人伊西多禄塞维利亚(书中为塞维利亚的伊西多尔),古罗马杰出的自然学家老普利尼和他的《自然历史》,硬核的分类学祖师爷卡尔·冯·林奈,以及中世纪动物寓言集,和纹章学的内容等等。

  因而精读的过程就好比一幅巨大的拼图玩具,在这一堆混乱的词条重新拼凑出几条主线——然而它们并非独立平行的线性梗概,而是互相交叉的网络。古希腊神话中的鸡蛇在老普利尼的考证下长达24厘米,然而到了塞维利亚的伊西多尔笔下却萎缩至短短15厘米了;巴比伦的提亚马特和圣经中的利维坦又几次在海怪类的词条下携手出镜了。

  当然对于西方世界完全陌生的读者来说,似乎并不怎么友好。但是你每次在纹章上面看见狮头鹰身的动物(显然不是狮鹫辣)又叫不出来,查也不晓得怎么去查,那么你翻到阿尔芬时就会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感。对于我们这些对西方神话和民间传说隐隐约约有些知道,但是这些知识又碎片化地厉害 这样的读者来说,恰好是那个话到嘴边说不出来时正好缺的一块拼板。

  当然,正如上面所述,三百来页的篇幅想要面面俱到那是不可能的,有许多词条只是一个巨大宝库的钥匙,只有你亲自将其开启才能饱览其中的奥秘。我们来看看犬头人Cynocephalus词条,到了德尔图良和老普利尼这,故事差不多就到此为止了——啊,还提了一下莎士比亚。

  然而,狗头人更大的篇幅却是在东方教会的圣像和传说中的:

  在一幅亚美尼亚宗徒教会的圣像中,鸽子代表的圣神下方的门里,有一个狗头人。尽管我们不知道他是谁,然而狗头人这一形象早期教会中代表世界尽头的异邦人是无疑的——野蛮残暴率兽食人,但是仍然作为宗徒们所要劝化的对象,而特别地出现在了这一幅圣神降临节(Pentecost)的圣像之中。

  而在东正教中,则有一位更加著名的狗头圣人——圣基多福(S. Christophori Mart.),为三世纪时期罗马皇帝德基乌斯时代的殉道圣人。据传圣人为加纳(迦南)人,也附为加因(该隐)后裔,拜占庭教会将Cananeus / Canaanite讹为 Canineus也即Canine,可能为狗头人形象的来源之一。 https://orthodoxartsjournal.org/the-icon-of-st-christopher/

  在11世纪德意志地区一位主教兼诗人Walther von Speyer的长诗中,犬首族的圣基多福遇见童年耶稣后,痛悔并领洗,因而得以成为人形,拉丁教会中的圣基多福形象多为背负童年耶稣的巨人或食人魔形。当然,教会内容涉及不多也可以算是本书一个小小的瑕疵了(不过我觉得按照材料来源来说其实无可厚非)。

  从整体编排来说,插图的量基本可算是恰到好处,既不会喧宾夺主,又能够让你翻过页面看到时会心一笑——哈,原来选的是这幅图。当然阅读的过程中仍然有一个小小的问题让人颇感棘手:本书有颇多相互参照的词条,然而在参照处采用译文名字列出,于是只能凭借记忆力回到目录处去翻找参照词条所在的页码位置——然而目录的设置又是根据英文字母排列,免不了要找上一阵。假如能在参照词条处列出对应的英文或者页码,我想翻起来会容易得多吧?

  《幻兽动物园》读后感(九):我好像找到冰雪奇缘2海上飞马的出处了

  蛮喜欢奇幻小说,追了《哈利波特》系列很多年,爱看《纳尼亚传奇》,也喜欢托尔金的霍比特人、指环王系列。多少知道些神奇生物,看到后浪出了这本,兴趣十足果断入手。

幻兽动物园8.9[英] 利奥·鲁伊克比 / 2019 /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周末一早去看了场《冰雪奇缘2》,回家路上就收着信息,书已经到驿站了。赶紧取回来,开箱就乐了,这本《幻兽动物园》和另一单J.K.罗琳的书也太搭了。放在一起来个大合影。

奇幻书籍大合影

  研究方向是现代的巫术与魔法,毕业于伦敦国王学院,这不就是《哈利波特》电影的取景地之一吗,和读书群的伙伴们调侃,这专业、这简介改成毕业于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也不违和呐。当然,作者是真实存在的,他的研究也很专业。

  正好有空,赶紧翻翻看,索引里有很多有意思的动物,比较熟悉的有:水猴,《启示录》中的兽,大脚怪,半人马,龙,火鸟,蚁狮……就发现了个“半鱼马Hippocampus”,挺感兴趣,翻过去详细看看。

  仔细一看,突然觉得,这半鱼马很可能是我刚才看的电影《冰雪奇缘2》里边Elsa在海上骑行的那匹马的创意出处之一。方便没看电影的豆友,贴张图,就是这样的。

《冰雪奇缘2》Elsa与水兽搏斗

  摘些半鱼马的释义:

半鱼马这句子源自希腊语,它是希腊及罗马神话中的一种海马,其名字的字面意义为“有弯曲的鱼尾的马”。对这些马匹的最早描述出自公元前3世纪:“一匹巨大的马从海中疾驰出来,这是一头可怕的动物,它摇了摇身体,如雨点般甩落身上的水沫,然后如风一般迅速地飞奔而去。”希腊绘画对它的画像描述是:“有些生物带有蹼足的马蹄,善游泳、蓝眼睛。而且出自宙斯的意志。它们各个方面都像海豚。”半鱼马通常还充当涅瑞伊得(海中女仙)的坐骑。

  拍一下页面附的插图,好像Elsa在巨浪里那画面。

是不是很像?

  然后查了查独角兽,这几年挺喜欢unicorn的,《幻兽动物园》对独角兽这样解释:

独角兽这名字源自拉丁语,是由“uni-”(一)和“cornu”(角)组成,在圣经KJV(英王钦定版)版本里也被译为“一角兽”,但在圣经NIV(新国际译本)版中成了“野牛”,哈哈,也是有好多种名字呐,回头读圣经的时候仔细留意一下。独角兽的传说始于公元前5世纪,被描述为像马一样大,甚至更大,头部是暗红色的,眼睛是蓝色的,而身体其余部分是白色的,在前额上长着一只一肘长的角。这只角最大的功用是做成角杯解毒,如果杯中的饮品有毒,那么用这支角做成的杯子可以解除饮品中所含的一切毒素。除了解毒,独角兽还跑得飞快,没有任何生物能追上它们。独角兽奔跑状态很不一样,刚开始是悠闲小步轻奔,但奔跑时间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最后会用极其激烈的步伐疾驰。因此很难捕获,即使被抓,它也会反抗至死。独角兽肉质很苦,不适于食用,人们抓它主要为了角和距骨。角能做解毒的角杯,而距骨非常漂亮。

  拍张书中的插图放上来,这个词条读着好难过,这么漂亮的生物,却因为它的美丽遭殃。

好难过……

  因为对神奇动物的热爱,还买过本巨大的《神秘动物图鉴》。

博物学家的神秘动物图鉴7.3[法] 让-巴普蒂斯特·德·帕纳菲厄 著 [法] 卡米耶·让维萨德 绘 / 2019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这书A3幅面,插画精美,顺便推荐一下,如果图没看够,这本A3大彩插的画册也很精彩,附个这书的独角兽图上来。

超大A3彩页

  正好这段时间再刷原版Harry Potter,这本《幻兽动物园》就放在手边做工具书啦,查查看看,奇幻世界大门打开喽~~读起来~

  《幻兽动物园》读后感(十):守护金子的不一定是恶龙也可能是大蚂蚁( • ̀ω•́ )✧

  这不是一本关于“幻想中的动物,以及在哪里可以找到它们”的书。

  这本书里记载的生物都是“真实”的。本书作者称这个领域为“超动物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从未存在过的生物。但是这些生物对于我们的祖先来讲,是真是存在的。他们是古人对于未知世界的想象。而这个想象的世界至今依然能对我们产生幻想。这些“真实”的生物使森林变得蛮荒,使夜晚变得恐怖;这些生物让旧时的制图者在他们绘出的地图的空白处写上“这里有龙”。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娱乐,但是同样你可以借助本书研究这些传说生物。本书会通过许多插图和文本提供大量有关这些生物的细节,同时还标出了所有记载的来源,以便你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本书还有一个主要的作用,就是重燃读者对于自然世界的惊奇感。正如作者所说的,鳄鱼与龙同样惊人,鹰与狮鹫同等迷人。只有人类能想象出离奇之事,以表达自己对自然世界的惊叹。而本书的大部分内容,也正是来自于其他人的惊奇感。

  对于参考文献,本书作者在资料选择上十分严谨,他自己解释道,一般来说他倾向于选择最早或最权威的来源,但如果较新的研究结果富有启发性,他也会采用。在引用现代作家的作品时则十分谨慎。

  我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单纯的把这本书当做工具书来使用,最好还是能够先通读一遍。因为很多内容真的非常有趣(甚至是有点惊悚)。

  比如说本文标题提到的那种“大蚂蚁”

  这是一种被称为印度蚂蚁(Myrmex Indikos)的生物。它们不仅身躯庞大,还有一种奇异的习性——开采黄金,然后把黄金带到地表。现存最早的记载出自公元前5世纪的希罗多德。这种蚂蚁的尺寸“小于狗,而大于狐狸。”它们挖出的沙子里含有黄金,印度人会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偷取这种沙子,因为那时蚂蚁都躲在地表之下,在袋子里装满沙子后要立刻驾着骆驼离开否则蚂蚁聚集起来之后,就没人能逃掉了。而在麦加斯梯尼(约前350-前290)的著作中,故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蚂蚁挖出的大堆金沙是如此闪耀,就像太阳一样,不可能直视它而不破坏视力。”而人们盗取金沙的方式也更加戏剧性,“他们会把野兽的肉块放置在不同地方,当蚂蚁分散开来,去搬运肉块时,他们就趁机把金沙装走。”

  还有教堂牲灵(Church Grim)

在教堂的建设者中有一个盛行的习俗,即在教堂接近完工的那天,抓住第一只穿过他们的行列的生物,把它活生生地砌进墙里。于是那只生物就成了永远萦绕在教堂里的居民,这个灵魂的任务便是警告即将到来的死亡。

  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是简尼·翰易韦(Jenny Haniver)

这是一种人造的“奇兽”工艺品,以一种或多种实际存在的动物为原料制成。在该类型中,最为常见的是用鳐鱼类和蝠鲼类制作的“怪物”

  本书中也收录了一些可能是简尼·翰易韦的生物,比如说猫结(Katzenknäuel),这是一种猫版的鼠王,也就是一群猫或幼猫尾巴系在一起。还有密苏里兽(Missourium),这是由一位名为阿尔伯特·C.科赫的展出者,展出的一副巨大的骨架,他被宣传为“令人惊异的古代四足巨兽的化石”。但实际上这幅骨架是由象骨和乳齿象化石拼凑而成的。大英博物馆买下它之后,从中重新构建出了乳齿象的骨架。跟这个例子比较类似的还有粉胸仙翡翠(Tanysiptera nympha)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鸟类,但是它的发现过程源自一件奇怪的简尼·翰易韦。著名的鸟类学家乔治·罗伯特·格雷在巴黎买到了一件奇怪的标本,这件标本由物种鸟类的部件巧妙地组合而成,其中一部分就是当时还未命名的新种,格雷将之命名为粉胸仙翡翠,后来的发现证实了这一新物种的存在。而该标本的原件仍保存在大英博物馆。

  还有一个跟简尼·翰易韦类似但是更有趣的概念是可怕生物(Fearsome Critters)

这是一个范围广泛的术语,指由北美伐木工人发明的各种神奇野兽,介于民间传说、吹牛大话和彻头彻尾的笑话之间。这些动物包括:“田地投棍兽”,住在空心树里,会挥舞大棍砸过路人;“斧柄猎犬”,一种长得像斧子的狗,会吃掉没人看管的斧子;“球尾猫”及其亚种“流星锤尾猫”……这些生物第一次得到出版汇编是在威廉·T.考克斯的《伐木者的可怕生物》( Fearsome Creatures of the Lumberwoods,1910)年……Fearsome Creatures of the Lumberwoods 插图

  书中还有一种迷之生物解决了羊上树这个相声界的百年难题:

  鞑靼植物羔羊(Vegetable Lamb of Tartary)

鞑靼植物羔羊 1887直到18世纪,这个故事的变种还在被当做真实之事报道。在出版于1740年的《自然系统》第二版中,林奈将它放在悖理动物的条目下:“据推测,它是一种植物,但长得很像羊羔……实际上,就像所有的特征显示的那样,它是对绵羊胚胎的一种寓言式描述。”……但林奈漏掉了更明显的一点:它同时也是对棉花的寓言式描述。棉花那蓬松的白色纤维很像小羊羔,而且可以像羊毛一般纺织。

  当然书中必然少不了大家都更熟悉并希望了解的神奇生物,比如说尼斯湖水怪(Loch Ness Monster)、利维坦(Leviathan)、龙(Dragon)、独角兽(Unicorn)、不死鸟(Phoenix)、凤凰(Feng Huang)、马人(Hippotayne)、斯芬克斯(Sphinx)、塞壬(Siren)、狼人(Werewolf)、犬魔(Barghest)、奇美拉(Chimaera)……

  最后给大家隆重的介绍一下我认为最神奇的一种生物:

  俄安内 | Oannes

这是巴比伦神话中的一只海怪,被描述为鱼身鱼头,在鱼头下有一个人头,在鱼尾下有一双人腿(译者注:当然还有一双人的手臂。形象不是常见的人鱼形,而是类似一个站着的人套着一条鱼。),可以口吐人言。据生活在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贝罗索斯记载,这个怪物教给人类书写、科学和艺术,还有建设城市和神殿、制定法律、收集(或生产)食物的方法。Oannes. (Dr.regosistvan/ CC BY SA 4.0 )

  等等……这难道不是哪个有着怪癖的喜欢穿鱼形玩偶服装的人穿越回去了吗!!!!

  总之这真的是一本好书,希望大家都能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发现这样那样的乐趣。

本文标题: 《幻兽动物园》读后感摘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3055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巨变之后:当地球停止转动》经典观后感1000字《人质》的影评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