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高跟鞋》经典观后感集

发布时间: 2021-02-12 18:07:3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9

《我愛高跟鞋》是一部由贺照缇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台湾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我愛高跟鞋》观后感(一):制鞋厂、家乡与人刚刚看了十三邀采访贾樟柯那一集,里面讲他自己回到汾阳隐居的事情,他说:我们现在和实体生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弱了。到香港

《我愛高跟鞋》经典观后感集

  《我愛高跟鞋》是一部由贺照缇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台湾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愛高跟鞋》观后感(一):制鞋厂、家乡与人

  刚刚看了十三邀采访贾樟柯那一集,里面讲他自己回到汾阳隐居的事情,他说:我们现在和实体生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弱了。

  到香港快一个月了,也在外面走、也上课、也跟同学交流、也半懂不懂地听导修课上面同学的发言、也读书,读香港人自己写的、读过去的作家写香港的、当代学者的评论,很难用一句话直接概括了城市精神,因为香港跟深圳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没有一个预定的城市精神,可以说是一个集合了清朝、英国、岭南本土、现代中国的一个大杂烩。这是很暴力的一种说法,但是我暂且只能想到这儿,以后有新发现再另说。但是看到前面说的采访,我突然觉得用“离实体生活有点远的地方”来概括它的特性可以成为一种说法。实体生活,我把它定义为一种和土地、和生产产生联系的生活,确实也只有回到家乡的时候才能够有明显的感觉。

  我来自苏南一个三线城市下面的城乡结合部,一直到十八岁去上海上大学,身处其中总会很想逃离,想回上海吃东西逛街、想来香港看书获得新的体验。但是因为要上电影课程的原因,看到了这部片子,上课的时候听老师讲解觉得这种感觉很奇幻,一方面能够更加自由地讲一讲电影里面传达出来的某些主题,另一方面却觉得非常“隔”。上次分析《仇岗卫士》,老师解释几个✖️访的概念,我不知道local同学到底能不能完全理解每个套语背后蕴含的一整个话语系统。我看着这些电影常有不忍,因为一些镜头扫到的景观就是我们城乡结合部的景观,一些工人之间的谈话也出现在厂区的内部。我去我们家厂里面干过两小时活,没有好好盯得住机器让它停掉不说,接线头等等也显得困难,所以我一直觉得我真不比他们厉害到哪里去,只是在学习一套他们不懂的话语体系,然后学着用这种轻飘飘的东西抬高自己。

  看这些生态电影帮助我获得了和实体生活之间减少距离的可能性,至少我这种小文艺青年曾经不愿意看,现在逼着自己去看,反而获得了和家乡、和小城思想之间的某种和解,我觉得很幸运。沈从文在北京的时候自称自己是乡下人,我也不羞于暴露小城青年的出处和本质,这帮助我获得了身份确立的安定感。比起城市里面长大的同学来说,我没有在成年之前看到过、亲自感受过大城市的多元,但这恰恰形塑了我身上还残存的某种土气,这种土气也能成为我某些力量的源泉吧。

  《我愛高跟鞋》观后感(二):以人为本原来可以这样的残忍

  良久,我都在问自己,究竟要以人为本,还是要不那么残忍?

  前一篇影评说得很对,那些血腥的镜头,在养活着很多的人。人类劳动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如果他们不去杀牛取皮,那么他们去做什么呢?他们何以维生呢?

  问题出在了哪里?

  一方面,当然可以感性地说,人的生存,是以很多其他物种的不生存为前提的。当然,食肉者可以说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但是一双皮鞋,一件皮衣,我们的技术不是早已发达到轻易就可以制造出它们的替代品了吗?那么为什么还要这样残忍地对待那些生灵?

  最后的那个眼神,怎样都忘不掉。

  另一方面,是不是有个更大的结构的原因?那个才是祸首?

  有一个解释,是回答如果要保护生命,是不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吃,素食者怎样可以推脱说植物就没有生命呢?这个解释从“感觉”出发,人是能同感的动物。植物“感觉”不到痛,但是动物会。

  不得不说,这个诉诸于人类心理和感觉的解释,即使理性上站不住或者得不到证明,在感性上也是能想象的。

  再回来,那个更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女人喜欢高跟鞋,只是单纯的所谓对于“美”的喜欢吗?一开始时装设计师面对着那50多双高跟鞋说它们都是雕塑品的时候,确实是华丽,但看到片子最后,意识到那样的美丽是要以怎样的丑陋为条件的时候,怎样也回不去那欣赏的态度了。她们为什么觉得这个是美?是天生的吗?还是后天社会化的结果?如果是社会化的结果,为何要这样社会化?是谁掌握着社会化的权力?简单地看,如果只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话,还是那些控制着资本的人吗?这样的解释也真是简单却合理。因为这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利润,所以一开始就要培养那些的消费品位,所谓创造出的欲望,而欲望和美感又是极其容易混淆的东西。所以,这个角度看,经济人谋利最大化的假设,又一次取得了解释力(即使在微观的人类心理上已经无力得很,但是这种集体心理去解释社会结构宏观上的问题,还是很有说服力)。

  但问题不仅仅在资本主义社会,显然,最原初加工的部分都转移到所谓的发展中国家。

  orry,似乎不是针对片子本身,而发散着议论了。

  片子之所以打了五星,是因为其讲故事的角度,方法。选取的人物,那些简单的场景,视觉和声音的配合,还有动画的运用。

  《我愛高跟鞋》观后感(三):残忍而又美丽的高跟鞋

  当一种生物以失去生命的代价而取得的皮被另一种生物的脚踩在足下,这是不是一件非常不公平的事情。而更残忍的是,当漂亮的美眉们的脚上穿着漂亮的真皮高跟鞋,让人一点也感觉不到残忍,而只有美丽,美丽的人配上美丽的鞋,这一切似乎是理所当然,当美丽的女孩穿着美丽的真皮高跟鞋,跳起舞来,脚下的生命不断的被蹂躏,而这一切只是让人觉得更美丽而已,而这却是最残忍的。

  或许有人说你难道不吃牛肉吗?那么吃牛肉和穿用牛皮做成的鞋是一样的吗?而且还要用胎牛皮做成的美鞋,小胎牛刚出生不久就被宰杀做成美丽的鞋子,然后被漂亮的女孩们穿在她们的玉足之下,这些都是一样的吗?其实从理论上分析是不同的,因为需求点不一样,比方说人的需求有:基础物质需求,有饭吃,有房子住,有衣服穿;高级一点再是精神需求,要吃的好,穿的好,要注重精神上的享受。可以说不吃饭,会死,不吃肉,或许会营养不良,那么不穿真皮的鞋子呢,对人而言不是必要的,那么这个就是精神上的需求,美女们穿着真皮的鞋子,可能会更加有档次,穿的更加舒服些,更漂亮些,而这都是以其他生命为代价的。

  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是,人比其他这个地球上的生物更有武力,即使是陆地上最猛的老虎狮子,海洋里最猛的鲨鱼也都禁不住几颗子弹,人类在地球上主宰了其他的生物。除非了几种快要濒临灭绝的国家保护动物外,其他的生物都是可以随便宰杀的,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人的利益。人是一种自利性的动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利的层面有很多:最常见的是金钱,其实是精神感情上的需求。所谓爱情,就是你对她好,也是希望她对你好,获得感情上的需求,没有人愿意永远默默无闻的为另一个的她永远付出,而没有任何感情上的收获。所谓友情,互相帮助,当他有难,我帮他,当我有难,也是希望朋友能够帮到我,即使精神上的也好。所谓亲情,血浓与水,这个层面上的人的自利性该如何解释,是因为亲情连接着你我,对你好也就是对我好。

  很多的有钱的,有地位的,漂亮的,高贵的女孩或者女人们爱穿高档的美丽的真皮高跟鞋,即使有一个,两个或许因为看了这样的一部片子,良心上感到过不去,还是有很多的人继续穿着美丽的真皮高跟鞋,而且即使是道德上也是不能指责她们的。人类的文明发展到今天,这种一种生物的皮被另一种生物的脚踩在足下,而竟是那么的美丽。

  乱写了这么些,“我爱高跟鞋”的故事还是继续着,没有任何改变,只是一部分人知道了有些残忍而已,但故事还是继续着。

  《我愛高跟鞋》观后感(四):人類自己的悖論——《我愛高跟鞋》扎記

  《我愛高跟鞋》從販賣到曼哈頓的高級成品鞋溯源到俄羅斯邊界剝小牛皮,倒敘的記錄片著實少見,表達形式上非常新鮮。

  在成品鞋子賣出前先在廣州的代工廠進行加工。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廉價到讓人心酸,但也因此成為世界的加工廠。加工鞋子的女工們領著微薄的薪水想像著擁有這鞋子的主人的生活,不同身份的女人對鞋子都有同樣的夢想。

  女孩站在陽臺是用動畫帶出少女的夢想,很直觀也趣味,不同往常嚴肅題材的紀錄片。

  代工的上一步是製作皮革,皮革的上一步是屠殺、扒皮,屠殺、扒皮的上一步是馴養牲畜。

  片中主人公的鞋子也隨著片子慢慢追溯到源頭而發生改變,從高級的成品鞋到最後的自製布鞋。經濟全球化環境中的逐層剝削。

  片末同樣也用動畫的方式展現小牛的夢想,減輕了本片的厚重感,更容易讓人接受,視角也更新鮮。

  撇開影片的表達手法,從表達內容上看。

  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每雙光鮮亮麗的鞋子生產鏈條環環相扣,逐級剝削。金錢永不眠,沒人去在意牛的想法,用極殘忍的方法殺死它們而獲得利益以養活自己實現夢想。但是讓我們假設那些華貴的女人們降低自己的物欲,抵制皮草,依照上面的線索推理,那代工廠的生意必然涼淡,工廠必有人失去工作,由此類推,每個利益環節都會崩潰,但在源頭上對牛的不人道屠宰不會停止,該殺的牛還是照樣被殺掉,反而抵制皮草降低了農戶的經濟利益,讓牛被殺死的環境更加惡劣,讓屠宰方式更加得不到改善,如此惡性循環。抵制皮草並不能根本的改變牛被割喉放血不人道屠殺這個事實,起碼如今不能,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也難以改變。

  此外,我們站在了一個高階富裕的社會位置來批判這些,我們用自己的價值邏輯進行判斷,換個身份思考,如果你是屠宰牛的農戶,在溫飽不存的情況下,你會對自己人道還是對牛人道?

  現實環境下有許多難以改變的條件。在經濟全球化之下,讓我們再來假設,GUGGI、PRADA這些大品牌都在物質富足的基礎上良心爆棚,不揩經濟全球化的油,出資幫助源頭的屠宰場改善屠宰環境,用更人道的方式獲得皮草,名流華貴們也願意掏出這點安心費用,也許是目前最美善的結局。

  《我愛高跟鞋》观后感(五):转 小牛今何在

  對有些人來說,如何選購鞋子特別不易,在她/他們的物色過程中,對商品所考量的要素比一般主流的消費者多──除了尋覓中意的款式、適當的價位,以及穿著的舒適度,在個人偏好以外,尚有其他條件也是挑剔的重點所在:不願使用動物皮革製品的消費者,常常要先確認商品是合成皮或真皮所製作;具有環保意識的消費者,著重商品製作過程是否符合環境友善、材質是否有害人體與生態;在跨國資本主義運作下,時尚精品的產製過程與流通販售,強化了階級與區域的不平等,因而,對此抱有批判性眼光的消費者會認為,使用某些強勢名品並不見得光彩。

  眼光不停頓於陳列架上

  如此看來,最難討好的消費者,並非像美國影集《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中的熱愛名牌鞋的女主角那般,而是在購買過程中,除了考量滿足「本身所好」,往往也慮及「自身以外」的動物倫理、勞工權益或生態環境等問題的消費者。也就是說,這類消費者審視商品的眼光,並不停頓於陳列台架上,或玻璃櫥窗內的片刻狀態而已,尚且還延伸至還未成型的「過去」以及被丟棄之後的「未來」,穿過經重重包裝的展示氛圍,去追索當下無法在商品細節中直接可見的抽象連結。這些環繞於商品的抽象連結是什麼呢?我們可以在網路上觀看短片《東西的故事》(The Story of STUFF),它提供了生動有趣的解說,幫助我們理解「物品」、「我」、「我以外的個體」,在不同型態的「系統」(譬如產業結構或生態環境等)之中,所存在的各種連繫。

  而賀照緹導演的紀錄片《我愛高跟鞋》,也抱持著對商品追本溯源的好奇,鎖定名牌高跟鞋為對象,帶我們進入展示櫥窗背後的場域。名牌高跟鞋在本片中特指,標價在300到1000美金,且普遍為一般大眾所知的豪華精品集團所推出的商品。歷經兩年的拍攝,「從中國和俄羅斯的邊境,一路拍到紐約的曼哈頓;從貧困的農村,殺牛取皮的血腥現場,到時尚奢華的大都會」(見官網「影片介紹」),看見名牌高檔鞋龐大的生產製造消費體系中,從精品鞋消費者(服裝設計師)、代工台商、工廠管理幹部、生產線勞工、農人到動物的個體處境。

  「春天,小牛的皮剛被割下,女工在生產線上,精心修飾每一個細節。到了那一年的冬天,那些細節就穿在紐約時尚女性的腳上」(見官網「影片介紹」)。《我愛高跟鞋》呈現很多面向,但以下的敘述僅特別集中於片中出現動物的部分,包含賀照緹導演在受訪中對小牛的進一步說明。

  在拍攝現場遇見小牛

  官網中「導演的話」陳述了影片拍攝動機:「五年前,我開始拍衣服和鞋子的故事,在一個機緣下,看到了名牌高跟鞋的生產線,發現做一雙鞋真是複雜,有來自四面八方的材料。我當時想,如果不斷的追溯這條生產線的上游,我會看到什麼?我要去哪裡找這些人?另一方面,如果我追到這條生產線的下游,又會是誰的腳,穿上這些美麗的鞋?」

  雖然並沒有提及動物,但動物在片中的呈現顯然是被置於某種關鍵地位的──開場便是一隻四足被綑綁的小牛佔據畫面中央,最後也是以牛的處境收尾──牛的生存狀態作為影片首尾框架,成為商品產銷過程中無法忽視的一環。導演在訪談中進一步說明當初的影片拍攝構想:

  一開始的構想是想探討全球化生產鏈拉出來的問題,沒有直接要走向動物養殖屠宰現場的這部份。原先我並不知道在這個環節中,牛的處境是這樣的──我的意思是,當然我知道牛皮是從牛的身上來的,但原先比較是在全球化生產鏈架構下去想像這部份。然而在實際拍攝過程中,邊拍邊追蹤到源頭,才發現有這樣一個現場。

  雖然紀錄片最初的企畫構想,對於動物屠宰養殖的部份並不如完成階段來的著重,但就在靠近動物並實際目睹的情境中,浮出了更深刻的想法。觀眾也因此看到了可能不曾想過的畫面,尤其是新生小牛在被剝皮屠宰之前,由作業人員插管取血清的過程:

  取血清的部份,可以看到工人用一根管子插入新生小牛身體,管子另一端是流到萃取血清的研究室,將新鮮的血液進一步處理。取完血清之後就是取皮,但牠這時可能失血過多,但沒有真正昏厥,所以有的在還沒有死之前就拿皮了。皮被剝下來以後,在市場裡的估價是蠻貴的,因為一般認為質料比較柔軟,有彈性,所以售價比較高。而肉的部份就是拿去做小牛火鍋。這就是牠的三個用途:一是取血清,二是取皮,三是取肉。

  如同皮與肉,血清也是一種動物性商品,透過生技相關業者販售到各個實驗室供科學應用。新生小牛一步步被取走身體可用部分的漫長死亡過程,刺激觀眾思考皮革在這樣的產製過程中,是否還可持傳統觀點認為僅是肉的「副產品」。而導演在現場的感受,告訴我們另一個層面:

  狗狗曾經是我的陪伴動物,陪伴有十年左右,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後來會去拍那隻小牛的眼睛──在取完血清後被任意棄置的小牛堆中,牠的頭是抬起來的,牠就是躺在那ㄧ堆同伴的裡面,我很快就被牠的眼睛吸引了──我覺得那是屬於生命跟生命之間的連結,雖然那是殘酷的、血淋淋的連結。我當場有些觸動,因為我知道牠就快要死掉了,有些不忍,也覺得有些焦慮。似乎就是當連結產生之後,你跟這個生命的關係已經不一樣了,所以會變得特別難以忍受牠的失去,我覺得這是在拍攝過程中比較內在的部份。我在剪接室看到那一段還是會很難過,我會想到說「牠已經不知道在哪裡了」。所以那時候在現場我是有點搶著想去拍牠的眼睛──因為拍完那段以後,牠其實就已經不在了。

  如果小牛「已經不在了」,那牠去了哪裡?

  小牛身體各部位被解開散去之後,進入原料加工與商品產製階段,最終化成物品的一部份。而屠宰剝皮、生皮鞣制、切割剪裁、皮面處理、縫製成型……等過程,每個步驟都更加徹底地除去動物肉身的有機原貌,執行改造與變形,所以人們(尤其是消費者)對物品的感受不再與活生生的小牛有任何連結,因而牠「消失」了。這便是除了其生命消逝以外,小牛的另一種「消失」。

  究責於誰?消失的責任承擔者?

  有意將小牛的「消失」問題化,從而突顯之,導演認為她有某種責任將精品生產過程中涉及動物生死的環節,也就是屠宰現場的影像,帶到觀眾面前:

  我之所以選擇標價300到1000美金的高檔皮鞋,是因為企業品牌花大量的費用在廣告與行銷上來打造商品價值,讓消費者覺得穿了它,就比較高貴、典雅、性感、高人一等。可是相對來說,精品鞋的高價中配給後端工人與動物的部份是不成比例的。這個結構導致動物必須這樣子地死亡──對業者與廠商來說最便宜、經濟利益最高的方式。如果你注射一些藥劑讓動物昏迷死亡的話,就不能取血清了。如果真的要用皮的話,那麼死亡過程是應該要被重視的。這是需要被看到的。我想問一個比較驚悚的問題。

  在此商品產製系統中,跨國核心資本只考慮如何用最低的資金成本,創造最大的利潤,它不考慮經濟動物的福利問題;比如,若採取符合動物福利的屠宰作業,就無法取得小牛血清做為產品出售,業者便會提高皮與肉的價格,因而,資方或代工廠要花較高成本才能購入皮革原料。而更核心的問題在於,全球跨界生產網絡的特性,造就一塊可規避消費者究責的迂迴地帶;以動物福利的訴求來說,歐美資本方看似已無需對動物福利負責,因為動物飼養與屠宰的環節,已透過層層轉包,由代工廠商向皮革廠採購所需,生皮來自於屠宰場,而待宰活畜又收集自當地小農,因而相關責任也隨之層層分散。

  相較於隱身在後方的跨國核心資本方,屠宰作業者卻因為形象鮮明具體,因而有時會被大眾甚至運動者歸罪,指陳他們要直接為動物的受苦負責。譬如美國紀錄片《血色海灣》(The Cove),對日本一處小漁村的漁民捕殺海豚的呈現手法,多少透露這種思維。《我愛高跟鞋》採取不同的作法,影片中的屠宰工人都有戴上口罩,並非是雇主訂下的作業要求,而是導演主動在現場一個個幫他們戴的。這是導演出於拍攝倫理的考量,不希望透過攝影機的拍攝,讓他們赤裸地、個人面目清楚地呈現在畫面中,因為她認為執行屠宰的工人也是體制內受到壓迫的一群:

  這些屠宰工人在全球化產業分工下,被壓在很邊緣的位置,他們分到的工錢跟高檔貨的利潤比較起來,就是一些麵包屑而已。可是我們還是得說,在這樣的生產環節裡面,這些人還是得生存,因為他們不一定有什麼選擇。就是因為當地有這樣的產業供需需求,才會有他們的工作。戴上口罩有一點這樣象徵的意義,即使未必大家真的會怪罪他們,但至少我有為他們帶上口罩,也是保護了他們。

  我想要談的是高檔商品在生產環節中跟每個工作者之間的異化,對屠宰工人來說,取下這些皮之後並不為自己所用,那種台幣兩萬塊的鞋子跟他們的生活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所以真的要怪罪的話,他們並不是第一線要被怪罪的人,他們並沒有什麼選擇,所以我不希望他們變成箭靶。

  消失的小牛 浮現於倫理意識中

  在法國劇情片《我的小牛與總統》(La Vache et le President)中,有一段劇情呈現原本應該置身於鄉村農場和屠宰場的小牛,遊走於巴黎市區逛大街。其中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小牛經過某商店,櫥窗裡面陳列著牛皮皮包,牠停下來,眼光停留在這件商品上,然後掉頭離去。這一幕引人深思的地方是,一隻會走動的活牛出現於城市中竟然如此「格格不入」,牠似乎唯有化身為美食與精品後,城市才有妥當的「位置」容納牠/它。

  回到《我愛高跟鞋》的開場:一隻剛生下來就被綑綁四肢的小牛,被工人移入陰暗室內,然後,畫面跳到五光十色的紐約街頭,充斥高檔名牌的LOGO與商品。這個剪接安排,帶給觀者的問號是──小牛接下來的情況是什麼?小牛身影所沒入的陰暗空間,是什麼景象場景?為什麼通過那個空間,倏然映入眼簾的是西方繁華街景充斥消費慾望的街頭,這代表小牛的去向嗎?

  《我的小牛與總統》中「小牛遇見皮包」這一幕,將皮件成品與活體動物,於劇情安排下並陳,出現於同一畫面。《我愛高跟鞋》的開頭也展現這種相連意識,將商品生產流程的首尾兩端,用剪接的手法扣連,在創作中重組了實際的產製環節順序。

  這般的「商品-動物」並置或扣連呈現,正具體顯影了一種思維連想,也就是那「最難討好的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心中常會浮現的「商品-動物-人」的關係連結。

  ※ 關於「胎牛」與「胎牛皮」:

  就動物生命而言,「胎牛」(fetal calves)與「小牛」(calves)指涉牛的不同生理發育階段,前者是還在母體之內,後者是已經自然誕生於母體。然而「胎牛皮」在本片導演的田野踏查中,是中國屠宰業與皮革業者指稱片中新生小牛之皮膚的使用詞彙。

  但或許這比較適合理解為「類胎牛皮」,因為懷孕母牛被屠宰後,尚有心跳的胎兒被取出,剝其皮膚用以製革,的確是一直存在的作業方式。這種未誕生胎兒的皮膚,也就是真正的「胎牛皮」,由於非常柔軟且數量不多,故皮革業與精品業界視之為相當高等的素材。

  由此或可見得,動物身體的各部份,分別經由機器作業,轉變成可交易的有價「物質」後,人們或在認知上互有差異,或基於利益考量,而刻意混用詞彙的狀況。

  以上文章非本人原著。

本文标题: 《我愛高跟鞋》经典观后感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3024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大西洋帝国 第二季》影评摘抄《记忆偏离》读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