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经典观后感集

发布时间: 2021-01-23 18:07:4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7

《绝顶》是一部由李相烨执导,金烔完徐贤真主演的一部剧情传记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绝顶》精选点评:●燃烧的青春●看了不下三遍..当然男主角是超大原因..:P●黑暗的牢狱中,他总为自己画出一扇窗,那是信仰之光,

《绝顶》经典观后感集

  《绝顶》是一部由李相烨执导,金烔完 / 徐贤真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绝顶》精选点评:

  ●燃烧的青春

  ●看了不下三遍..当然男主角是超大原因.. :P

  ●黑暗的牢狱中,他总为自己画出一扇窗,那是信仰之光,灵魂之焰,所有悲痛苦难都会过去,骑着骏马的救世主总会到来。当监狱长为他端上一桌丰盛食物时,他虽破衣糟食,散发出却是人性的光芒,那一刻他赢得了尊重。

  ●“戮”史

  ●。我能骂人么?太特么好看了。作为nc粉。粉了十年。居然一点都不出戏!!最后还被虐的死去活来的。吃饭的时候看的。哭着吃完饭洗完碗。。编剧稍弱特技五毛。都有点对不起两位主角的演技。你看看人家的抗日剧!!!ps。徐贤真跟我大神话真有缘。都跟三叔和文大两只渣拍过戏了!!

  ●金烔完平时笑起来弯弯的眼睛深邃起来简直让人心碎 他被打我也觉得疼 他踩在雪地里我也感到寒冷 夫人更是每个细节都虐 最后半小时就一直在哭... 诗真的都很好 台词也很到位 “不能悲伤了却装作不悲伤 愤怒着却装作不愤怒 痛苦了却装作不痛苦 我做不到 我是诗人”

  ●小成本制作,充满了人性的光辉,里面或实或虚的人物命运,都令人深思。金烔完的演技的确不错,但哭戏让我出戏。这部戏让他结识了两个他很欣赏的女性:尹恩惠和徐贤真。感觉徐贤真和烔完本人挺契合的。两个都是对外界十分好奇又喜欢保持独立的文艺青年。

  ●三哥的演技令人动容。

  ●诗使人心柔软,诗使人心坚韧。金先生回归后接了相当好的片子,画面镜头配乐皆为一流,演技也比铁线虫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写爱国诗人却远超出爱国,而上升于自由、怜悯、执着与超脱,实在难能可贵。

  ●皱纹天使的演技一级棒。

  《绝顶》观后感(一):诗人情怀

  作为神话金烔完的颜饭音饭演技饭知道了这部剧。从题材来说这是一部需要演技的剧,所以哪怕是悲剧也找来一看,毕竟不是闭着眼睛夸爱豆的脑残粉。

  三哥的演技没有让我失望,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夫人来探监,李陆史被告知自己的孩子早夭,三哥微背过身,红着眼噙着泪,大悲无声,演的很让人动容。而被捕狱中,面对铁栅栏外的月光,蜷曲的身影有着不屈的灵魂魂。这些三哥都把握的很好。

  小家重要还是大家重要,是每一个在历史上留名的人都曾面对的问题。在家外的围墙上放上一双小红鞋,教夫人读书写字,李陆史本就应该是这样爱家顾家的诗人,过着诗意般的生活。然而太过清澈的眼睛,不装作看不见,他最后还是选择离家,为未来奔走,为祖国献躯。

  虽不清楚李陆史在历史上有怎样的功勋,也不了解他的诗有怎样的文学价值,但剧中他遵从夫人的意愿,将李戮史改为李陆史,整个人物立刻饱满了,他既是一个革命家也是一个真正的诗人。

  《绝顶》观后感(二):为三叔也为李陆史

  因为我这人偏爱史剧。又赶上那段时间在翻韩国电影集。无意间看到这个海报然后觉得海报上的主角好熟悉。结果再一看。竟是我三叔。

  我是那种不看韩剧偶像剧苦情剧也不看综艺的人。平时看的书大多是史地哲经管之类。听的音乐也是民谣欧美小提琴协奏曲装逼之流。甚至可以说除了神话对韩国的艺人我还没有对他们的政客了解的多。但是却独爱作为偶像的神话。而且一爱就是十一年。我会边看他们演的电视剧电影边吐槽。会坐十几二十个小时的火车到北京看他们的亚巡。会在十周年的时候上街去发气球做宣传义务献血。

  对于我来说。他们是蛮特殊的存在。偶尔的关注。或是朋友告知我一些他们的消息。就像那种老朋友一般。不会常常联系但是却知道他们一直在心里被记挂。

  就像之前文大的新戏还没有播出。朋友告知了我这部戏马上要播了。去看吧。然后我就会每周准时守着看戏。所以这次偶然翻到三叔的戏。那种欣喜的感觉。无以言表。

  通过这部戏我也是对三叔的演技刮目相看。就算是看着他唱歌跳舞的样子十一年我也并没有出戏。就像导演所说。作为诗人李陆史金烔完先生是最合适的。做为神话的正能量与文艺青年。现实生活中一天被学习与运动爱好充满的男人。很好的诠释了这个忧国忧民心中对民族充满了希望的诗人。回旋踢看过、告别悲伤、铁线虫看过、金先生看过。只有绝顶。我真正见识了演员三叔的实力。完美的三叔。期待你更好的作品。每每看到你和徐贤真的对手戏都希望你的生活也能如此幸福。所以你也一定要幸福啊。

  一直觉得韩国的电影有很多中国可以学的。但是大多是在政治现实题材方面。之前看的史剧也大多是从战场上比较正面反应抗日或是内战的。还有一部不久前看的思悼。对韩国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看过东亚史、东亚四国史。看古代朝鲜那种既受中华文明又受大和文明影响。夹缝中生存喘息的姿态。内敛又自尊心极强。以前还看过一本书说朝鲜韩国的文化就是一种哭的文化。那时候还没有挺深刻的感觉。到现在还蛮赞同的。前段时间蛮火的那部暗杀。可以说算是韩国很成功的一部商业大片。但只要多接触一些韩国文化就会发现所谓的哭文化是什么意思了。不仅剧里的人哭惹得戏外的人也稀里哗啦。

  眼睛太清澈的人不好。在这个社会生存会很艰难。而李陆史还选择带一副平光眼镜逝要把这世界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透透彻彻。那么爱漂亮的人却入狱17次。被拷打折磨。单人牢房。闻着自己的屎尿入睡。若是他如中国文人这般看到国家病入膏肓而选择拿起笔杆子反抗。那绝不会那么受尽折磨早逝。偏偏他选择跟他的同志站在一起。拿起枪用自己的热血去反抗。尹世胄说他并没有愤怒。那是肯定的。作为一个愿望是看尽世间美好的人来说。他的心中总是充满希望的。就像他每次入狱后总是会画一扇窗一样。这会让他感到自由与美好。也只有这样的人写出来的诗才极付感染力。

  妻子。一个没有文化的传统朝鲜女人。但是她知道是非。也只有这样的女人才能在背后默默的等他做到她能为他做到的一切。就是不去干预他不质问不要求。17次牢狱每一次出狱都是这个女人守在门口。或开心或悲伤或愤怒或平静。但都是她。就像她说的。即使最后谁都不在他身边了。他还能回家。还能过平常人的生活。(PS.这也是金先生想要的吧。)所以最后李陆史要被转运到最后一个监狱出来看见妻子背着孩子时。真的泪奔了。“你要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我们还要去看汉江去日本去美国。去看尽世间美好。

  最后比较弱的部分应该是编剧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吧。镜头音乐都很棒。但人物性格并不完整。特别是作为一部传记史剧来说。除了男女主角以外的其他人物都蛮无力的。还有就是能多花点钱把特效做得稍稍好一点么?如果是这样。那这部戏真的佳作之一了。

  《绝顶》观后感(三):诗人之死

  “我故乡的七月,是青葡萄成熟的季节;架子上挂着一串串村庄的故事,藤上缀满了蓝天的粒粒梦幻;漂着白帆的那一日,身着白色长衫的心上人,会悄然来到我的身边;我只想冒着冰凉露水,摘下甜美的葡萄献给他。”

  这是朝鲜独立运动中的诗人李陆史在那个亲密战友阵亡、自己再次被投入狱的严冬写下的名为《青葡萄》的诗的一节。这首不曾一丝沾染鲜血和刀尖的诗歌,清凉如流水,却成为那时独立运动中的精神旗帜。七月的故乡,对殖民地人民来说,已经是久远得几乎被遗忘的记忆了。

  故事开始于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的那一年,主人公是当时仍是天真孩童的李源禄——后来的著名爱国诗人李陆史。从被剥夺了独立尊严的那一天开始,李陆史的一生都献给了光复祖国之业,在他短暂的40年岁的生命中,他一共被投入狱17次,最终在即将解放的1944年死在北京的日本领事馆监狱中。

  这是我们在后人的传颂中描绘出的李陆史,一个不屈不挠的英雄战士,但在金烔完主演的《绝顶》中,我看到的却是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的李陆史。顶着文章开始的那场大雪,当我们去触摸他,我们所能感受到的不是一副铮铮的铁骨,而是一颗活泼泼跳动着,比谁都要热情敏感,也因此比谁都要痛苦受伤的心脏;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李陆史,不是一名战士,而是一位诗人。

  和其他诗人一样,这位诗人也有着他理想主义的世界。在影片的开头,少年李陆史仰望着满天星斗,对心爱的爷爷说出这样的心愿:“我想带着村里的孩子一起去剧院,我想和父母一起去往美国,我想与漂亮的妻子在汉江上坐着游船。”

  这本是一个少年对未来生活最普通的展望,却因为国家的沦亡成为他一生都没有能触及到的奢望,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思念着月光,尽管一辈子都不能看到月光”。然而也因如此,这个愿望成为了鼓舞李陆史争取国家独立的理想。他时常在梦想一个东西,无论在衣衫褴褛的狱中、还是舒适殷实的牢外,他都时常在梦想着“未来的朝鲜”。

  他梦想着的朝鲜,是孩子们自由奔走在街头,不用为背不出日文而被体罚;是他同妻子能在咖啡馆中跳舞;是朝鲜的人们能乘坐轮船游渡在汉江上……他所梦想的朝鲜,就是自己那儿时的心愿能够落在每一个人身上,就是他所希望的每个人“好好活一次”。

  这就是一个诗人的情感,为一个描绘在眼前却得不到的镜像献出一切。他最理想主义的地方在于,他希冀每个人都拥有美丽幸福的生活,包括侵略着他们的日本人。李陆史人生的第一次震动是在他留学日本的时候,他亲眼看到一个参加了日本自警队的少年枪杀了一个朝鲜人,残酷的景象让他震惊,但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却是:“你看到他刚长出来的胡子吗?他还只是个孩子。”

  他痛苦于同胞的苦难,也痛苦于一个无知的少年在历史的动乱中走向了血腥与杀戮,枪响的那一刻,他看到了两个人的毁灭:一个肉体、一个灵魂。这就是一个诗人的理想主义,他内心中爱与怜悯的澎湃冲涌于民族仇恨之上,涌向每一个人。他曾说:“只要朝鲜独立,我就不再厌恶日本;只要朝鲜独立,我即将离开朝鲜。”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由生活的理想,也一刻没有放下对无辜的人没有国界的爱怜。在战友死去的那年冬天,他赤裸双脚跪在雪地上,绝望地承认:“我没有愤怒,我燃烧着的是悲伤,无尽残酷的悲伤。”这悲伤是理想烧尽后的灰烬,是目睹无法停止的人的毁灭的堆积。

  李陆史是最优秀的诗人,却是最不合格的战士。

  因为没有愤怒,他无法拿起枪杆,即使面对着侵略者、面对着卖国贼,他都没有办法扣下扳机。他从心底喷涌出的对人性最初的善意,在那个黑暗血腥的年代是那样的渺弱而可笑,因为他无法握住枪,任务失败、战友牺牲、自己入狱。可是啊,在生命的最后,那些冲锋陷阵的战士却告诉李陆史,是他的诗歌让他们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李陆史用自己的方式,给这个残喘的国家维系了最后一丝气力。

  诗人李陆史用他的诗歌鼓舞了为独立运动献身的国民,震痛了背弃了良心的卖国贼,也宽慰了饱受牢狱之苦的自己,但他却从不曾觉得自己伟大而有价值,在他的内心深处,因为理想生活的无法实现,他始终觉得自己的人生失败得一无所是。在他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他看到了儿时的自己在自己面前哭着说道:“这算什么啊?不是说要好好活一次吗?不是说好要和父母一起去美国吗?不是说好要和漂亮的新娘一起游玩汉江吗?现在这样算什么啊?”

  在那一刻,这位诗人崩溃了。在透进光线的监狱里,他哭着拥抱住了自己儿时的幻影,这个遭过无数次毒打也不曾屈服、在最窘迫的狱中仍然维持着读书人的风骨,以最优雅的方式进食的诗人,在自己从未实现却已崩塌的理想面前、在曾经许下美好愿望的自己面前泣不成声。在生命即将终结之时,他第一次毫无保留地展示了自己的脆弱。诗人死了,死于拷问导致的身体的病痛,也死于一生理想的幻灭给予的绝望——他救不了朝鲜、救不了日本、他等不到梦想的那一天、他无法面对许下诺言的自己。

  该如何形容李陆史这个人呢?或许对于这个澎湃着巨大情感的人来说,只有他能为自己注解:“我不能看见了装作没看,知道了装作不知道,悲伤了装作不悲伤,愤怒了装作不愤怒,痛苦了装作不痛苦,我做不到,我是诗人。”然而,对诗人自己而言那样失败的一生,却像一颗小小的火种、像一枚印痕,燃烧在了故乡的土地上,印刻在了他所不能看见的、不远的朝鲜的未来上。那是他自己所没有感受到的,绝顶的一生。

  影片的最后,屏幕上投映着的是李陆史的遗作《旷野》——“千古之后,又会有骑着白马的人来到,让他在这旷野上高呼吧!”——这首刻在了监狱墙上的诗,是一个连精神支柱都失去的人抛向未来的最后一丝不死的希望,也是他生而带来的,对人世不绝的善意。当历史最终淡去,留在我们眼里的,是一个身着白衣、身骑白马的诗人,在七月的故乡,终于得以将他的理想变为生活的日常,那样一个浅浅的影子。

本文标题: 《绝顶》经典观后感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942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读后感锦集凶心人读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