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度(上中下)》读后感摘抄

发布时间: 2021-01-06 18:07:5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7

《杨度(上中下)》是一本由唐浩明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元,页数:110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杨度(上中下)》精选点评:●读到底,发现他还是个充满理想的书生●留日生涯部分太不靠谱●从公车上书讲到杨度入党,果

《杨度(上中下)》读后感摘抄

  《杨度(上中下)》是一本由唐浩明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元,页数:110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杨度(上中下)》精选点评:

  ●读到底,发现他还是个充满理想的书生

  ●留日生涯部分太不靠谱

  ●从公车上书讲到杨度入党,果然相比明清史还是近代史什么的最有爱啊=w=

  ●传纪还是小说?历史总是介于两者之间。对后人而言,有所得即可。

  ●杨度此情怀

  ●大学最喜欢的小说。还写了个关于王照的论文。中国近代思想史真美好。

  ●杨度一生起于帝王之学,毁于帝王之学,正应了中山先生之言: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可悲可叹!

  ●太长,野史性质的水分太多,可以跳着读的,虽然有些诗词确实也不错。

  ●: I247.53/0236

  ●书生入仕,一招走错,满盘皆输!

  《杨度(上中下)》读后感(一):历史面前,人人都是悲剧

  史铁生在那篇随笔散文里头说,个体在人类漫长的历史洪流中真的是说不出的渺小,个体生命简直承受不了这种渺小感,于是文学应运而生。人在文学作品中体会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一切都再一次充满意义与活力。

  这本书,写的是历史。这本书不是文学作品。

  He was so insignificant and I'm so sad.

  《杨度(上中下)》读后感(二):人物传记

  杨度:5.9——5.26 一生致力于帝王学说,渴望辅佐明主荡平动乱,开创盛世!安邦定国,拯世济时,但沉稳不足躁竞有余 是一个有勇有谋,有才有情有义的志士。曾与梁启超,孙中山畅谈国事,互相欣赏、互为推崇! 但再优秀的个人,也应当顺应时势。杨度最大的缺陷就是权欲过强,为施展抱负,置时事于不顾! 因为名利而情绪大幅波动,这点也让我较为鄙夷! 总的来说,还是输在了对自己的情绪控制之上!年轻时过狂,不知收敛!中年权欲过强,不知守恒有道!从而导致自己忽视显而易见的客观存在,逆势而为,下场自然可悲! 后人评判容易,但真正自我代入时发现诱惑太多,臆想丛生,确实容易迷乱其中,还望慎视之!

  《杨度(上中下)》读后感(三):堂堂君子

  杨皙子一生精彩而富传奇。表面看来,他是筹安会首,开了历史的倒车,该受世人唾弃不齿,然而实际上正是这些开倒车的人,反而促进了国民的觉醒,加速了历史的进程。好比谭嗣同之死,明知维新道路不通,然而死事而不死君,用一死来证明维新不行革命方可。虽然皙子没有这样的牺牲精神,不过历史上一热衷功名的跳梁小丑,然而这是与个人性格和际遇相关的,不可苛求。深入来看,皙子这生其实又多么幸运,早年有湘绮师慧眼识千里,有静竹与千惠子的深深爱恋,有兄弟妹妹一家人的一路支持,有袁氏父子的信赖倚重;晚年又有诸多挚友:八指头陀、梁任公、蔡松坡、夏午诒、孙逸仙、齐白石、梅兰芳,甚至遇上了李大钊、周恩来,与这样一堆人在一块,此生何求?所以就我个人来看,皙子这生其实坚持了自己的信仰,无论主君宪也好,共和也好,什么主义也好,实际上都是为中国谋富强的信仰,理应得到后人敬仰。

  堂堂君子,功过是非让后人评说去吧。

  《杨度(上中下)》读后感(四):结尾的三首百字令

  西山晴黛,阅千年兴废,依然苍好。竖子英雄都一例,付与断烟荒草。一勺南湖,明霞碧水,未觉风光少。不堪回首,酒徒词客俱老。

  休问沧海桑田,龙争虎战,闲事何时了?听唱菰蒲新曲子,洗尽从前烦恼。随分题襟,等闲侧帽,一角江亭小。不辞尽醉,明朝花下来早。

  ——夏寿田

  一亭无恙,剩光宣朝士,重来醉倒。城郭人民今古变,不变西山残照。老憩南湖,壮游瀛海,少把潇湘钓。卅年一梦,江山人物俱老。

  自古司马文章,卧龙志业,无事寻烦恼。一自庐山看月后,洞彻身心都了。处处沧桑,人人歌哭,我自随缘好。江亭三叹,人间哀乐多少!

  ——杨度

  江亭迢递,只前峦葱翠,青青未了。嫩绿鹅黄看不尽,忽忆旧游情调。憩迹湖山,骋怀江海,时日经多少?苍颜犹在,此心曾否俱老?

  自笑漆室衿期,班昭意志,妄扰虚明照。顿觉妙圆清净性,即是六根烦恼。无色无空,即空即色,冷暖凭谁道。人间游戏,荣枯哀乐都好。

  ——杨庄

  《杨度(上中下)》读后感(五):如果有错

  如果除了命运,除了所谓的造化弄人,一心报国的杨度落得这样的结局有他自己的原因的话,那就是,他始终是把报效祖国和扬名立万紧紧联系起来,他认为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任何矛盾。因此当袁世凯做出丧权辱国的行径,而他仍亦步亦趋,他给自己的解释是这只是光明前的黑暗,等这黑暗过去,自己有了改革的权利,中国会得到比它现在失去更多的东西。他终究是太自负了,即使他要“卧薪尝胆”,他却没有让一个国家“卧薪尝胆”的权利。

  也许,真正的报国是不应该有丝毫私心的,甚至连牺牲的壮烈也不要期望,因为那样可能会失去最初的方向。为了那崇高的理想而奋斗,心无旁骛,不患得患失,个人的那些说不定还会水到渠成。

  作者的文采是很好的,有的篇章简直让人击节叫好。然而却不够张弛有度,一些非重点的部分占了很多篇幅,结尾也显得比较仓促。不过总的来说,仍是一部可读性和艺术性都比较强的好作品。

本文标题: 《杨度(上中下)》读后感摘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855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大陆的崛起》的观后感大全《前任攻略》经典影评10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