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升起以后》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1-01-05 20:31:2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3

《太阳升起以后》是一本由苇岸著作,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页数:2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太阳升起以后》精选点评:●我看的那本,是红色的。●集子编得太杂乱了。写得挺好●人类已经成为他们工具的工具...●这本

《太阳升起以后》读后感100字

  《太阳升起以后》是一本由苇岸著作,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页数:2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太阳升起以后》精选点评:

  ●我看的那本,是红色的。

  ●集子编得太杂乱了。写得挺好

  ●人类已经成为他们工具的工具...

  ●这本书结尾的《最后几句话》中他写道:“数年前我就预感到我是一个不适宜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人,甚至生活在二十世纪也是一个错误……我非常热爱农业文明,而对工业文明的存在和进程一直有一种源自内心的悲哀和抵触,但我没有办法不被裹挟其中”。

  ●二十四节气

  ●苇岸的精神还是值得学习的,以及通过苇岸了解了很多作家。

  ●很清澈纯净

  ●一心一意地写书,一心一意地行走。。。

  ●这本书大学时读了三遍,是《瓦尔登湖》的中文版,我为了学他,还写了散文《桐柏村札记》,现在那个时代过去了……

  ●有一种传统的美好笔触。他是个简单纯良的人,这是必定的,从他的书写中就看得出来。他的关怀很大很深,对抗现代的坏处的方法是用他从小养来的与土地相亲近的品格。(最爱托尔斯泰,总能看得出什么)很好的一本书,可惜与我还是有点隔,不是他的问题,是我。我生在长在现代城市,已经是一个“异化”(其实我还挺讨厌这词的,不过一时想不到怎么表达)的人了,无论如何也融不入他那种自然的简单中了……叹。

  《太阳升起以后》读后感(一):大地上的良知

  在有良知的人都活的很痛苦的时代,苇岸以自己的方式找到了一条幸福之路,他的道路由梭罗启发,如同粱从戒的“自然之友”,尊重和观察着大地与自然。

  他的节奏是缓慢的,但似乎应当更缓慢些,然而,生命和世界的节奏仍快了些,在感觉他的思考几乎再次升华之前,生命的升华提前到来。

  虽然身后只薄薄一本书(虽有各个——3个吧——版本),但即使更少,也足够了。

  just y

  20060101

  《太阳升起以后》读后感(二):偶尔会想起这么一个人

  十几岁的时候,读了一本书,太阳升起以后。

  就这么一本书,反复看了几遍。

  我会长成什么样的人,就冥冥中这样决定了。

  苇岸去世得很早,也没有留下很多文字。《大地上的故事》,最初是在一本中学生阅读之类的小杂志上看到节选,鬼使神差去买那本收辑了这些文字的书,就是《太阳升起以后》。

  我记得那时流行的一部电影里说童年看的书,印在心里,对人终生影响。我有很多很多年没有看过这本书了,但回头一想,我直觉里感到亲近的议题、思想、哲学,都好像是由同一个种子长出的枝叶。它已经渗入到我的直觉里。

  《太阳升起以后》读后感(三):阅读

  这几天 看完了苇岸的《太阳升起以后》 我属于那种经常失语的人 常常辞不达意(这种汉语水平的极度退化实在让人悲哀)觉得苇岸的文字是需要静下心来看的(这我深有感触 环境喧嚣或者心情浮躁 都会使你忽略这本朴素的书) 与刘亮程精致的狡猾的文字相比 苇岸的 干净朴实 是属于大地的文字关于大地道德 关于大地上的事情 关于所有的宁静与朴实深沉 关于四季 关于生命的流淌 都在文字里展现 他说瓦尔登湖的梭罗不是一个隐者 而是在追求人的完整 其实苇岸 自己不也同样在追求吗 一直想说服自己苇岸并没有消失 不管人还是思想 很希望多一种道路给予生活信心

  《太阳升起以后》读后感(四):苇岸,安在大地心坎上的作家

  苇岸辞世一周年,在友人的努力下,他的散文集《太阳升起以后》由工人出版社出版问世。而几个月以后,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厚重。

  记得第一次阅读苇岸是在一年前《大学生》杂志上,在99年的第三期刊登了一组纪念海子的诗文。我那时在拼命搜集有关海子的文章,苇岸的《我认识的海子》自然不会错过。我曾不止一次阅读它,从那些平实、质朴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对诗人的热爱。随后又在《散文选刊》上读到了他的两篇文章,这就是以后被评为99年度最佳散文的《一九九八·节气》和提名散文《太阳升起以后》。

  苇岸是用心灵写作的作家。林贤治在《未曾消失的苇岸》一文里这样评价苇岸:“说苇岸是一位作家,首先因为他从人格出发,从心灵的道路上通往文学,而不同与一般作家,是通过语言的独木桥走向文学。”“对于他,写作是人格和实践活动,人格和艺术一致性的要求,使他一次又一次回到历史的原点。”我读苇岸并没有如宁肯所说“世界安静下来的感觉”,却惊异发现他那慎微的观察和对自然、农业的熟稔。据宁肯所讲,苇岸写《一九九八·节气》时,曾亲种一块农地,在每一节气来临时,观察、拍照、记录,然后得出一段文字。其实,在他的文章里,完全可以读到这种观察的迹痕。而正是这观察的迹痕却深植着作者厚重的人文情怀。诚如林莽所说,“苇岸以文字的简约与质朴,关注人类文明的永恒情怀与人的内在精神的延伸力为我们提供一种可能,一种通过他这样优秀和美好的文字,拯救不断被破坏的人类文明的可能”。

  苇岸热爱农业文明,热爱弱小的动物。苇岸是位活在大地心坎上的作家。他承继了梭罗对生命、自然的关怀和普利斯文的内蕴。苇岸为人和善,对待友人如朝阳般温和。他曾不止一次地帮助他身边的友人,已逝的海子、健在的郭路生(食指)。在他许多友人写的纪念文章里,我们都可以读到因失去这样一位友人而感到的痛心。

  苇岸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很严格,《太阳升起以后》是在病中,他熬煎着癌症的苦痛整理而得,删去大量应时而作的文字。他的一生作品有限,却仍做出了这样的举措。黄灿然说,时间不一定把所有劣质作家淘汰,但一定能够把所有优秀作家给凸显出来。苇岸是经地起时间考验的作家。在他逝世一周年后,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期刊《读者》在2000年的第七期选发了他的代表作《大地上的事情》,《中国青年报》同年的5月21日也发表了他的友人宁肯、林莽纪念文章。

  长期以来,苇岸一直默默无闻。较散文界许多炙手可热的作家而言,苇岸是生活在地下的作家。但他一旦被发掘,将会给我们带来特别的震撼。

  如今苇岸离世已经一年多了 ,当我抚摸着这本不足300页的散文集时,内心不断翻涌。梭罗《瓦尔登湖》影响了一代代对生命、自然充满无限关怀的人,我相信《太阳升起以后》也会起到同样的作用。

  苇岸活着,活在大地的心坎上!

  《太阳升起以后》读后感(五):苇岸:大地忠实的儿子

  我的童年在山村度过,接着换到一个随着国营厂的倒闭而逐渐衰败的小镇,在那里我长成一个少年,然后继续向外进发,在县城里度过高中。现在,我活在城市,成为无数现代游子中的一员。

  今年初,我在家中闷头呆了四个月,经历了一场大雪和之后的晚冬,接着春风从远方吹来,樟树落叶、发芽,桃花映红了池塘,青蛙排卵,一群群蝌蚪又长成青蛙,竹笋从坚硬的大地中冒出尖来,被人们送进铁锅,和腌菜一起成为饭桌上最为人喜爱的菜肴,采茶的姑娘和姑娘们的妈妈围着藏青色大口袋围裙,钻进大山,映山红则躲在谷底悄悄绽放,被贪玩的孩子扯下花瓣放进嘴里。

  在乡村公路间行驶的班车上,我凭窗而坐,看见远山一层一层地往天边荡开,落日的余晖温暖了近景中正升起炊烟的村庄:背着书包的孩童手里甩着树枝摇摇摆摆地往家走;田里的老牛和它的主人一起慢悠悠地转身。就是这一刻,我发觉我爱着这片土地。我爱这里的蓝天白云,村庄和小溪,还有年迈的大树,亮晶晶的田野,在屋檐下筑巢的燕子,各种水果树以及它们多汁的果实,最重要的,我爱土地本身还有泥土的气息。在大楼林立人潮涌动的城市中,我们已经丧失了亲近大地的机会,虽然它就躺在我们脚底,却隔着冰冷坚硬的水泥。

  所以我时常想要逃,逃离机械的朝九晚五,工作和人群。我想过一种自由的生活,只和大地发生关系。

  然而这不可能,今天的我们享受着工业文明带来的巨大好处与方便,也同时承受着因它而起的压力和罪恶。地球的钟表被刻意拨快,并且越来越快,以致于我们变成机器的时间更多,成为人的时候越来越少。

  我们忘记了泥土的味道,忘记了牛羊在田野草原中的样子(只吃它们的肉),忘记了鸟儿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忘记了繁星满天的夜晚(因为城市之光永远不灭),忘记了枣是长在树上,西瓜是土地的儿子。然后,就是无知。我也活在这无知里。我不知道太多树木花草的名字,不知道什么时候种土豆什么时候种玉米,不知道蜜蜂和胡蜂的不同,不知道蚂蚁的一生要搬几次家。

  一种质朴的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也被遗忘了。面对孩子的追问,你没有答案,只有叹息。

  苇岸在他的文字里写满了这种忧虑,并且不遗余力的以正面能量赞颂着自然、大地,通过他的散文,你会发现曾经忽略了大地上多少美好的事情,日出与日落,胡蜂与蚂蚁。

  他在开放性散文《大地上的事情》里真诚的描述了他所感受的一草一木,太阳、空气、月亮、庄稼、蚂蚁、鹞子、啄木鸟,以及我数不过来的自然意象。《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写的则是每一个节气日,他所观察和想到的事情,比如《立春》中他写“能够展起旗帜的风,从早上就挂起来了。在此之前,天气一直呈现着衰歇冬季特有的凝滞、沉郁、死寂氛围。这是一种象征……天空已经泛蓝,它为将要到来的积云准备好了圆形舞台”,他仿佛带着所有的爱与真诚,在写这些文字。套句海子的诗,苇岸是这大地忠实的儿子。

  《太阳升起以后》这本书结尾的《最后几句话》中他写道:“数年前我就预感到我是一个不适宜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人,甚至生活在二十世纪也是一个错误……我非常热爱农业文明,而对工业文明的存在和进程一直有一种源自内心的悲哀和抵触,但我没有办法不被裹挟其中”。像一句箴言,他的生命果然停在了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没有进入更为混乱的二十一世纪。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只是想表达对于苇岸的敬意,以及对他作品的喜爱。不过最后却在一开始就偏了题,现在才转回来,然而,我却不知有什么好说的了。谨此。

本文标题: 《太阳升起以后》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853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小窗幽记的读后感大全《小时代4:灵魂尽头》影评摘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