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观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1-01-02 13:22:3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6

《总统》是一部由莫森·玛克玛尔巴夫执导,MishaGomiashviliDachiOrvelashvili主演的一部英国格鲁吉亚法国德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总统》观后感(一):默契总得来说,这不片子给你的东西

《总统》观后感精选

  《总统》是一部由莫森·玛克玛尔巴夫执导,Misha Gomiashvili / Dachi Orvelashvili主演的一部英国 / 格鲁吉亚 / 法国 / 德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总统》观后感(一):默契

  总得来说,这不片子给你的东西不是剧情、不是故事、也不是大牌的明星而是其体现出来的精神价值。片中第一个主人公在知道同事写作能力比自己好,并对自己的稿件进行修改的时候,能够包容其行为并无私的分享自己的材料!这一点也许正是有后来故事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这一个细节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靠一个人是不太容易的。这一方面是由于每个人擅长的事情并不一样,而一个人又不可能将所有的事情都做的很好,这样就需要别的人的帮助或辅助才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长处。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在工作中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相互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总统》观后感(二):记《总统》

  电影开头展现了总统一家极尽奢华的生活,总统宠爱自己的孙子,开关灯任着他弄,把自己的家人送去美国后,自己却在国内开始逃亡生活。总统拉着孙子,一路躲躲藏藏,见过年老贫穷的头发花白的老人为了生计而辛苦经营发廊,见过抢劫奸淫的路卡士兵,见过被折磨过后被放出来的囚犯,最后,曾经与他们前行过的人却在总统要被杀时维护他,提现了‘’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思想。 但是,总统最后还是被杀了,他的尸体被海浪冲着,拍打着。他的孙子随着音乐而起舞。结局引人深思,到底什么样的统治对百姓来说才是最好的,一个国家到底要怎样才能维持发展,别出心裁的政治片。

  影片中,总统的孙子其实很多东西都还不懂,他什么都想问,他只是一个孩子,但是由于成长在这样的环境,让他不得不长成了骄奢的性格。孩子是无辜的。

  《总统》观后感(三):虚构的国家,虚构的总统

  2019年71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奖入围影片,好像这片子在网上还没有资源,今天在东京的早稻田松竹影院看了这部片子,推荐。

  一个虚构的国家在一片繁华的街声中出现,片子不啰嗦,开头,总统带着孙子一起在高楼上控制着国家,说关城市的电就关,说开就开,但是突然直下,枪声四起,城市开始混乱......

  我喜欢这个片子,首先就是片子不拖沓,直接可以进入主题,而且有点公路片的感觉,总统带着孙子走江湖。每到一个地点,都会发生点什么。这里可以有一个分割点,前半部分就是总统在逃亡的过程中他还认为自己是总统,在经历了一些后,他开始慢慢改变,不再认为自己是总统。

  从刚开始的司机弃他们而走,到他们为了隐藏开始变装,正片有一个线索就是收音机,算是一根线,一直领着剧情走。再到他们遇到战士强奸结婚女子,遇到以前在牢房里逃出来的犯人。到最后他们死在沙滩上。

  说说几个印象深的地方:

  1,音乐。从开头跳舞开始,这歌曲有点像国歌,总是在适当的时候出来调节气氛,甚至作用和收音机一样感觉。

  2,小男孩长得真是太好看了。

  3,犯人回到家中,以为可以见到自己的女朋友,(5年已经算长了吧)但是回到家中,女友竟然结婚了,他自杀了。这里没有给女朋友一个镜头,在对话中一直给男的特写,直到自杀,刻意强调男生的神情。

  4,最后,小男孩在海边跳起舞,留给观众想一想,在追求民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面对独裁者。

  《总统》观后感(四):一支述说苦难却又非常调皮的舞蹈

  看过电影几日之后发现还有2个被删节的影像,不知道为何被删节,却对我触动最大:

  1.孙子在政变前,自己坐着军用直升机——也就是后来反过来追他们的那架——看到一群羊群,他问军人那是什么。军人道,“是绵羊,殿下。”孩子问,“什么是绵羊?”军人道,“绵羊就是咩咩叫的”。孩子于是命令要绵羊,直升机停下,军人纷纷抓着绵羊给他,他选了一只。

  他那时不会知道,后来爷爷和自己也是躲在羊群里逃过这架直升机的。他那时以为是亲人来了,拼命挥舞双手,爷爷抓住他把他按在羊群之中,一日之间,他从直升机上看羊群变成了从羊群看直升机。

  2.爷爷和一些政治犯们迷路走到一间乡村学校。教室里正在上课,老师带领学生们歌颂爷爷总统无上伟大,此时爷爷落魄的和反对自己的政治犯站在一起。政治们告诉老师,总统已经下台了,军队政变了,他要拿下总统照片,否则会被当成同党。老师看看政治犯又看看照片,又看看孩子们,又看看政治犯,他不知道怎么办。政治犯们和总统走了。老师只是要孩子们闭嘴,闭嘴,却说不出别的,他慌忙跑到窗口大声喊:“那现在是谁当权,该挂谁的照片?”

  从这两段短小的删节之处,大约可以感受到编剧和导演的表达方式:

  人生就像一支舞蹈,他充满了苦难、悖论和无奈,人们用各种方式互相伤害。有糖的时候舔一口糖对自己说这只是一支舞,没糖的时候举起手,对强盗逆来顺受,点点头说这就是生活。好像绵羊“咩咩咩”的叫,这不是软弱,只是迷茫。当这个一直压迫我们的,剥削我们的,即便自己拥有所有却仍然喊着“不够不够”的“他们“最终逃跑的时候,我们不知所措。这个时候,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逼迫我们跳舞的人不是”他们“而是我们自己,我们需要一件事做,我们需要一个现实的意义,给我们的迷茫寻找借口。当逼迫我们的人出来说,”你们该想想,别着急跳下去,为什么而跳”。我们却杀死他,怪罪他,不是因为他强迫我们,而是因为他洞见了我们的无知和软弱。

  《总统》观后感(五):記《流亡的獨裁者》

  穆森馬克馬巴夫(Mohsen Makhmalbaf)我看過的作品不多,但九七年我第一次參加金馬影展就看過他的兩部經典作品《無知時刻》《電影萬歲》,印像非常深刻。馬克馬巴夫算是和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同在八零年代於國際展露頭腳的伊朗新浪潮導演之一,同為大師之名相比之下馬克馬巴夫近年好像顯得有點沉寂。今年台北電影節我特意選看了馬克馬巴夫的連映場,包括他去年的新作《流亡的獨裁者》和關於馬克馬巴夫電影家族的紀錄片《馬克馬巴夫的電影私塾》,同場加映導演今年的短片新片《房客》。

  導演自九零年代後期因政治原因開始旅居國外拍片,《流亡的獨裁者》(The President - 2019)同樣是多國資金,拍攝地點在前蘇聯的喬治亞共和國。以往因政治原因在創作資源有很大的限制,從《無知時刻》(A Moment Of Innocence - 1996)就可以看出導演如何在劇本和形式發揮極大的創意。這部新作依然可以看出有著以簡馭繁的寓言風格,從開場的廣播配上城市中夜行車拍畫面就營造出一個無名的繁華都市,接著一位獨裁總統坐在遠處的總統府望著他的國度,他為了向孫子展示他的權力,開始用整座城市玩起了超現實的開燈關燈的遊戲,只是當城市陷入黑暗中再無法點亮,暗夜遠方傳來了槍聲,革命已然發起。

  在一大段可能是馬克馬巴夫調度過最大陣仗的動亂場面之後,總統和孫子失去了所有的護衛,他們開始狼狽地流亡在曾經統治過的國度,電影就此進入了公路電影的架構。旅程中的電台廣播取代了旁白來說明革命軍追捕總統的進度,小孫子則提供童真的觀點激起了觀眾的憐憫心。這躺旅程一方面展示獨裁統治下的人心凋敝以及革命之後的暴力動亂,另一方面也展現了總統被迫重新做回過去的自己成為一個普通人,他重拾藝術手拿吉它彈奏起音樂,為了生存和難民互助與分享,向過去受苦的情人懺悔,也見證了政治迫害與暴力下無法挽回的苦難。

  電影提出了相對複雜的觀點,逃難的祖孫必然引起了觀眾的同情,即使是可惡的獨裁者也有身為人的一面,甚至獨裁體制本身的作惡已然超越獨裁者所能掌控(但在到達旅程的終點時,總統向孫子說這幾天的旅行只是一場戲);同時在政權垮台後,人心向迫害者復仇的渴望、軍隊暴力與恐怖行動的交雜,也呈現電影對暴力的批判觀點。

  就在祖孫兩人終究被暴怒的軍隊與群眾逮捕後,這衝突來到最高點。就在總統無力言語的當下,一旁還是有微小卻堅定的聲音呼喊著不能只為了血債血還,暴力的循環必需就此停止。在這同樣不寫實的寓言場面中,馬克馬巴夫提出明確簡單的政治訊息,獨裁與革命從來不是非黑即白,暴力終究會引發暴力。人道精神觀點和他之前的《無知時刻》如出一轍,只是這部架空虛擬國度的革命寓言對現實象徵化的程度,和中規中矩的場面調度,不禁讓我懷念起舊作極簡的詩意、精練與深刻,但仍然是張力極強的佳作。

  《总统》观后感(六):民主,g命与宽恕

  就在几天前的巴黎,由于总统马克龙上调油价,导至巴黎数十万工薪阶层集体罢工,由于他们都穿着黄色的工作制服,所以又称“黄马卦事件”。法国由此陷入了混乱之中。有网友因此宣称“民主已死”,称法国乃致于整个我们所认识的民主都是“错误的”,声称“人民是不可信的”,他们疑惑:为什么民众不能为了国家的稳定而去牺牲自己的部分权利呢?笔者看完这些言论后不由得想到:假如一百多年前的国人有这样的觉悟,我大清定会长治久安。联想到这部由伊郎导演阿克马巴夫执导的《总统》,真得是感慨颇多。

  简单来说,电影讲得就是一个国家的独裁者被民众推翻后,带着自己的孙子不断躲藏,逃亡的故事。影片开头便点明,这是一个虚构的国家,而“总统”当然也是虚构的。这既缘于伊朗严格的电影审察制度,也是导演本人的艺术构想。这里的独裁者是一个符号,他没有影射任何一位现实中的领导人,却又可以代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独裁者。

  总统为了向自己的孙子展示“总统”的位置有多么好,随意地命令开关首都的电源。这看似荒诞,但事实上,统治者凭借个人好恶而任意操纵法律,进行统治,这何尝又不荒诞呢?

  后来,总统府被占领,总统被迫携孙逃亡。在逃亡途中,他逐渐认识到在自己统治下并非“歌舞升平”,民众过着贫苦的生活,不幸与不公到处发生。当他看到路边被叛军射杀的无辜的和孙子一样大的孩子时,他已经不再有“当我复位后……”的想法了。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他寻找当初自己的情人——妓女玛丽娅时,玛丽娅说得话。她说他十四岁时爱上了三十岁“还不太出名”的总统。而当他上台后,她因为自己的妹妹被逮捕而给总统写了上百封信,但他却没有回一封信,结果妹妹死在狱中。我一直在想,总统是如何成为“总统”呢?也许年轻时的他也是一个热血青年,以无比的热情投入到反对独裁者或外国殖民者的统治。而当他掌权后,却脱离了人民,成为了他所反对的人。历史往往都是这样,在权力面前,革命者最终会成为革命的敌人,革命也最终会吞噬革命的儿子。

  那么该如何阻止这种死循环呢?电影给出了一个艺术的答案:“让他跳舞吧”。然而现实中呢?我觉得惟一的要诀便是理性与制度。我们要用热血去推翻暴政,也要用理性而重建国家。建立一个“平等”的制度,还政于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建立一个更好的制度,这难道不是革命的初衷吗?但话又说回来,面对巨大的权力,谁又会主动桂冠求去呢?

  在结尾的时候,民众捉住了逃难的总统,要把他杀死,孙子很害怕,而在一旁的老人安慰他说:“听听海的声音”。海是什么?海无边无际,这代表人民的权利(民主);海力量巨大,这代表人民的力量(革命);海包藏万物,这代表着理性与宽恕。海水推倒了泥做的堡垒,正象征着独裁终会被人民推翻。民主,革命与宽恕,不正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根源吗?愿这世上不公不再,愿世界更加美好。堡垒终被海水推翻

  《总统》观后感(七):莫森•玛克玛尔巴夫与伊朗电影

  作为伊朗电影“双层运作”模式的杰出代表,莫森•玛克玛尔巴夫的电影自一开始便直接指向政治,与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远离政治、倾心于探讨电影艺术本身的理念相反。在其早期杰作《骑单车的人》(1987)中,曾经的自行车赛冠军为了给病种的妻子付住院费,自愿接受了马戏团的工作,任务是在自行车上不停息地骑上一个星期。这个荒唐的举动引起了围观人群的狂热,他们将此看作娱乐,疯狂地下赌注。最后,电影所牵扯出的是伊朗荒诞的社会现状的一个缩影。虽然之后在整个90年代,莫森•玛克玛尔巴夫曾以“虚实影像”的方式拍过三部佳作《伊朗电影往事》(1992)、《电影万岁》(1995)、《纯真时刻》(1996)来暗合伊朗电影从“捕捉真实”到“暴露虚构”的发展轨迹,但其它作品如《男演员》(1993)、《魔毯》(1996)、《万籁俱寂》(1998)均是这种双重运作模式的代表。

  莫森•玛克玛尔巴夫在国际影坛的知名度和地位虽然远不及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但凭借其丰富多彩的电影制作形式(剧情片、纪录片和短片等)积极“介入”伊朗动荡的政治格局的举动,被认为与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齐名。甚至在伊朗本土,他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后者。他所创建的“玛克玛尔巴夫之家”,俨然已经成为伊朗电影人反抗僵死教育体制的典范,并成长为一个举世瞩目的电影之家。他的两个女儿、妻子先后成为导演:大女儿萨米拉•玛克玛尔巴夫18岁完成《苹果》(1998)、并两次夺得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黑板》(2000)和《下午五时》(2003)),小女儿汉娜•玛克玛尔巴夫也在19岁拿出导演作品《佛在耻辱中倒塌》(2007),他的妻子玛兹嫣•马克马巴夫则有《女人三部曲》(2000)和《流浪狗》(2004),他的儿子则成为其中多部电影的摄影师。这些作品均是双重运作模式的典范。

  对于莫森•玛克玛尔巴夫而言,还有一个值得分析的现象,是他不断在多个国家拍片的经历。起先是伊朗周边国家,随后辐射至韩国、英国等偏远国度。这种可能被国内严苛的电影审查制度所激发的举动,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在意大利和日本(《合法副本》、《如沐爱河》)或阿斯哈•法哈蒂在法国(《过往》)拍片经历要早得多。这些足迹包括:《万籁俱寂》(1998)和《性与哲学》(2005)在塔吉克斯坦拍摄,《坎大哈》(2001)和《阿富汗字母》(2002)在阿富汗拍摄,《心灵印记》(2006)是在印度,《园丁》(2019)是在以色列,然后《持续微笑》(2019)则在韩国,《总统》(2019)在格鲁吉亚,《房客》(2019)是在英国……这些范围广泛的拍摄地域,证明了莫森•玛克玛尔巴夫没有水土不服的“病症”,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从他的电影风格中探寻到。

  那么,莫森•玛克玛尔巴夫的电影风格是什么?如果说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电影代表的是艺术中“曲高和寡”的一方,那么莫森•玛克玛尔巴夫的电影显得“平易近人”。这种情形我们可以联想一下意大利电影的双子星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和费德里科•费里尼,或者台湾电影的两位杰出代表:杨德昌与侯孝贤。前者提供了一种严谨、规整的电影制作方式,而后者显得要“童趣”得多,他们依赖的不只是思维活动,更是拍电影的天分。这表现在莫森•玛克玛尔巴夫的电影中,是一种抽象的失实状态;莫森•玛克玛尔巴夫因此不必严格地遵循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模式(正如很多伊朗儿童电影实践的那样)。莫森的电影归属于“暴露虚构”的新影像形式。

  以《总统》为例,整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虚构国家中发生的总统流亡事件。莫森•玛克玛尔巴夫并没有为这个虚构国家的真实性作出过多的设计,甚至进行了大笔的省略。电影一开始,那辆开向总统府的汽车所行驶的道路除了从街道两边挂出来的灯饰,其简陋不会让我们想及任何一个可能在现实中存在的国家。这种失实一方面受制于制作成本(莫森•玛克玛尔巴夫的电影均是低成本制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获得一种抽象的艺术效果,为了是让表层的故事引发范围更深广的指涉。当总统与孙子在办公室操控城市灯光时,人物从背景的黑暗中稀释出来,这不仅可以省去考虑一个现实中的总统办公室应当如何的多余问题,而且可以将人物形象转换为一种符号认知。

  《总统》整个故事就是由这种简单的符号组构,并沿寻着逃亡的单条路线完成。这条按时间线展开的线路没有分叉,只是在其中某些节点借助于闪回技巧串入了小故事。莫森•玛克玛尔巴夫的“笨拙”与“童稚”也体现于此。当小男孩回忆起之前在宫殿大厅跳舞的画面,剪辑以直接凌厉的方式进行了回切。这种略显笨拙、原始的剪辑方式,让人想起《魔毯》中两位老人回忆的场景,通过目光的延展将当下与过去在同一空间中并置;或者同样出现在该片中的一小段“色彩教学”:当叔叔的手指向一片草地,捧回的是一束绿草;当手指再次指向天空,收回的手就变为蓝色。这种纯然以儿童式想象建构的世界,帮助莫森•玛克玛尔巴夫创造了一个稀释的抽象世界。

  这种抽象一旦移植入双层运作模式中,就将合体引发更强大的效力。《总统》中,总统在机场送走妻子的画面,很容易让我们推想这也许是对巴列维王朝衰亡之时国王送走妻子的影像再现,虽然电影要直白地多。这种浅白的隐喻可以指向任何集权国家的政治,而不只限于伊朗本土。在总统这段荒诞的流亡之路上,借助于一次次改换身份的变装反映出的实则是一个独裁政体下社会可能形成的抽象状态,这比直接指涉某一个国家具体的政治现状要显得更为有力。当我们以这个角度去看《总统》,就不该去抱怨莫森•玛克玛尔巴夫技艺的衰退或设计的机巧,他仍然在继续构筑独有的影像世界。

  《总统》观后感(八):《总统》:时间不逝,圆圈不圆

  伊朗名导莫森·马克马尔巴夫的《总统》(又译《流亡的独裁者》2019)片尾,这位独裁者的遭遇,让我想到了卡扎菲,最后被反对派从涵洞里抓出来之后,遭到一阵毒打,随之就地镇法。画面上血流如注的一代枭雄,狼狈不堪,有种魂飞魄散的木僵。他大权在握时,怎会料到自己落得如此下场。

  希特勒、墨索里尼及萨达姆,所有的独裁者压根儿也不会想到自己悲惨结局。他们在位时号令天下,谁敢不从?!他们眼中只有至高无上的“我”,所以,挖空心思,都要挖出一个个他们认为的潜在“敌人”,以清除对于他们的威胁和障碍。殊不知,最后埋葬他们的并非这些“对手”,正是他们身边最信任的部属、朋友及他们认为天下最可驯服的民众。墙到众人推,落井下石,这并非虚言。

  但马克马巴夫的高明之处在于,以卡扎菲为模板,用生动的镜语,活化出一个独裁者逃亡过程中的幽幽心迹和深切感触。说白了,还原他为一个人、一个糟老头的不堪。还不止于此,导演显然有着更大的寓意和思想建构。当这位老头,带着可爱的小孙子跟一群政治犯一起逃亡时,恰恰这些政治犯,正是被他当总统时迫害所致,这更添加了浓重的悲喜剧色彩,也增加了戏剧冲突的诡异效果。无疑,导演用心拍摄一部这样的奇幻电影,有着更深远的昭示和警世意义。

  一路上,这些被他高压统治折磨得遍体鳞伤,搞得家破人亡的政治犯,其实跟芸芸众生一样,他们的喜怒哀乐,溢于言表。正是这其中的智者,最后保住了他的小孙子。民主之念,理性而为,只存于这些智慧的头颅当中。对这些政治犯所实施的残酷迫害,终铸下这位独裁者无可挽回的罪孽。这时,身为一个独裁者的感受是多重的复杂的。一个个脸部表情的特写镜头,让我们感受到达奇此刻的痛感和无奈。但他的逃亡使命只是想保命尤其是要保住小孙子的命。

  莫克马巴夫的电影,除了擅长宏大的叙事,还在于他精细的机趣部分。当最后,他们接近大海,经过一片庄稼地时,一辆军队巡逻列车正好缓缓路过,老头急中生智,带着小孙子,假扮地里双臂伸直的稻草人。其惟妙惟肖,骗过了荷枪实弹的军人,却骗不了地道的庄稼汉。结果,农民和着军人汹涌而来,把他及小孙子从涵洞里拉出来。

  群情激愤中,是上吊他们,火烧,还是干脆痛快地斩首,成了这些已被仇恨怒火填胸者的拉锯问题。有人高呼:“为什么你们要把他烧死,不如切成一百块,一百万赏金,我们每个人就可得到一万块”。好在还有理智的人。跟他们一起回乡的政治犯,一个老者,高呼“请放下小孩,他是无辜的”。智慧的老者搂着小孩坐在海边,抚摸着孩子的头发,让他面向大海,捂着耳朵。可小孩还是哭着说“我不喜欢这个游戏,我还是听得到”。“不要听,你就听听大海的波涛声”,“我还是听得到”。

  怎么会听不到呢。小孩依偎着慈爱的老者,身旁静静摆放着吉它,他们面向宽广的大海,海鸥在优雅地飞翔,这是怎样一幅旷远又诗情的画面……正好对应着他们背后那些群情激愤的渺小、狭隘和野蛮。良民与暴民,只是一步之遥,也只是一念这差。

  这一念之差只在于理性而为,还是以牙还牙。只有开阔思想的人,才能拥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民主之精神,但在一个用暴力推翻独裁者的国家,显然大多数人离这种和平的理念,还十分遥远。四顾茫然,狼烟四起,人民遭殃。

  就在独裁者可怜兮兮地被人群推搡咒骂着,被生生地按在刑案上准备问斩时,一个中年勇敢者,即另一个政治犯,说出了导演的真诚表达:“这就是你们想要的吗?!来,先杀了我(他仰天躺下去,头也放在案板上),你们不懂吗,如果我们不能停止这样的恶性循环,这可怕的统治将会永远循环下去,你们杀了统治者,然后互相残杀,便永无休止!” 是的,以暴制暴和以暴易暴,都是冤冤相报的绝路。“那你说怎么做?放了他吗?!”这位思想者慢慢地说“让他跳舞”。与其暴力相向,不如起而舞之。与民主一同起舞,好过一丝恶念一拳暴力。这时,老者弹着动情的吉它,小孩如鸟一样在海边翩翩起舞。不知道这位独裁者最终的命运到底如何,这已无关紧要。重要的在于,马克马巴夫用鲜活的镜语,静静地阐释了他平和的思想。既悲亦喜,夫复何求。 我们说,一个伟大的导演跟普通导演的区别,在于不但能构筑一个玄之有玄又妙趣横生的多重影像,更在于隐喻丰富的哲学内涵和自己独有的人文思想。这方面,显然,深具博大国际视野的马克马巴夫胜人一筹。我们从《骑单车的人》《坎大哈》《万籁俱寂》《心灵印记》等片,不但能感受到他的贫民意识与切肤表达,还能感受到他形而上丰富的哲学底蕴,加之他独有的赋予各个角色的幽默感,由此生动地构成了他电影的终极特质。

  值得玩味的是,把神还原人时,稚气逗人喜爱的小孙子依然沉浸于宫殿时享受。当一个行为成为习惯时,自然就觉得理所当然。起初逃亡时,小孙子还一个劲地嚷着“陛下,我要回宫,”“别叫我陛下,你也不是殿下,我现在是你爷爷,你是我的小孙子,我们要逃到海边,送你出境。”即便老头反复这样说,孩子还是时不时地忍不住嚷道“陛下,总统”之类的称谓,让人忍俊不禁。看来,当恶习成为一种顽症时,就会演变成致命的因子。 随着逃亡行程的改变,一路上,这位求生的独裁者不但干着偷鸡摸狗的事,还要随着角色的转变而随时调整。遇到检查时,会说咱爷孙俩是流浪艺人。爷爷弹,小孙子跳,跟着肆意强奸新娘的军人唱着《五颜六色的蝴蝶》。过关卡时,爷爷让孙子靠着陌生老奶奶,分开过卡。哪料小孩看到军人行礼,小孙子忍不住学着宫里行礼的样子,一路行礼,急得爷爷直跳脚,好在善良的老奶奶给了他一块饼,算是蒙混过关。接着,爷孙俩跟着政治犯一路苦行,老头便说自己是政治犯,坐过大牢。 孩子始终不知为何逃亡。他怀念宫里的生活,尤其想念跟他伴舞的小妹妹玛丽亚,总想着跟她跳舞的美好时光。小孩逃亡之初,甚至不知道“死亡”为何物。笼中金丝雀一旦飞入丛林,不免被丛林弱肉强食的法则,吓得目瞪口呆。但人性总是存善的。老头无路可走找到妓女玛丽亚,当年只有14岁的玛丽亚曾痴情于30岁的帅哥达奇。可妓女痛诉我妹妹被冤枉时,她为此写了很多信,总统却没回复过一封。但老头说我一次也没收到过。玛丽亚这才恍然大悟,眼前的这位落魄不堪的老头就是总统,遂拿着总统像反复核对,果然是。她给了他钱让他们迅速离开。

  这位不可一世的总统,一开始就显示了必然的厄运。在行宫高台上,总统带小孙子观看“光明城”夜景。他逗乐地说:“殿下,你以后将继承我的总统位,你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比如我让熄灯,整个城市的灯的就会关掉,我让开才会开”。他让小孙子学着做,可几次演示后,却不停使唤。总统大感不妙。第二天让妻子带着两个吵架不断的女儿及时乘飞机离开。本来小孙子也要飞离,没想到他吵着要小玛丽亚,才没有离开。

  妻子握着总统的手,伤心地说“我已对这个国家彻底绝望,不抱幻想,你跟我们走吧”。总统让她先走,不用担心。他相信总会化险为夷。结果却遭到身边最亲近的将军暗算。逃亡路上,小孙子天真地问“谁要杀我们?”“以前我们的朋友,熟人,听我们话的人,所有的人,所有的人!”。

  这正是所有与人民为敌的独裁者的宿命,也是人性的乖张。这既悲哀,又是绝妙的讽刺。如同那位勇敢的政治犯,最后对着士兵们所说的“以前,正是你们保护着总统,现在要置他于死地的也是你们。”之前,在路上,他就对同伴说过“当暴力的思想形成,我们怎可奢望民主。”但暴民根本不会理会这个,他们只在意报复的泄愤和快感。

  只有当独裁者跟着政治犯一共相伴,相互扶持,经过深深的芦苇荡,一同饮酒、弹唱和清洗伤口时,他才感受到人间的真诚和人性的可爱。当他目睹了返乡者当着再婚妻子的面愤而自杀时,深深被震撼之余,也倍感人性的无常与暴烈。“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看来并非虚言。只是说这创造世界的动力,到底是正向的作用力,还是负面的摧毁性的反向作用力,还有待时间的检验。或者说历史已给了有力地回答。

  时间不逝,圆圈不圆。

  也只有当仁厚的老者拉着即将被暴民处死的小孩说“天使,跟我过来,看看大海”,人性最美好最良善的一面,才能恒久地统治着我们的大地,肥沃我们的家园。至于路易十六说过的“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也与我无关”,这般的醉生梦死,终究是人类的悲哀,也是所有独裁者的末路。

  让我们回味历史,又有多少独裁者在位时,能认真体味他们终将有一天会走向毁灭之路,抑或遗祸他们的子孙。不会的,独裁者永远不会反思,也永远不会警醒。他们总是相信他们的江山万年长。对权力的贪恋,以及得来不易的一切尽享,怎可轻易地就拱手相让。于是,在独裁者一手遮天的国家,那病菌般的不良因子,加速繁殖,导致恶性循环,便周而复始地连轴转。压榨下的人民也就只好听天由命了。 2019、11、3

本文标题: 《总统》观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836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穿裘皮大衣的维纳斯》读后感精选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的读后感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