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小说选》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0-12-28 12:06:0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5

《芥川龙之介小说选》是一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著作,1.65元出版的57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1981-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芥川龙之介小说选》精选点评:●芥川非常敏感。虽是夏目的学生,但风格完全相反。早期作品怀旧感强烈,晚期作品充满了绝望

《芥川龙之介小说选》读后感100字

  《芥川龙之介小说选》是一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著作,1.65元出版的57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1981-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芥川龙之介小说选》精选点评:

  ●芥川非常敏感。虽是夏目的学生,但风格完全相反。早期作品怀旧感强烈,晚期作品充满了绝望心情。不得不看的作品是《竹林中》《罗生门》和《河童》。按时序看完他的作品,很容易想到又是一个自杀的天才。

  ●就日本文学和日文电影来说,实在是喜欢他们的文化,也羡慕他们的氛围。而芥川在短片中的情感,我也体会一二。因为他说,只有和他有相似遇境的人才能体会他的感情吧。

  ●躲在被窝里看的了,于是文字的感觉和被子柔软的触觉一起叫我记住

  ●很久以前读的

  ●苏州蓝色书屋30块淘得 龙/疑惑/魔术/水虎/蛙/ 侏儒的话感觉叶译更佳

  ● 可怜

  ●我喜欢的风格

  ●!

  ●爱,万分感慨,好小说如是。

  ●和川端康成相比,芥川或许还是有温度的。 川端是太冷静了,冷静得可以端起一杯菊花茶,优雅且不动声色地看死亡发生,美得令人心悸。芥川呢?不知为什么总忘不了他那篇极短的小说《桔子》。阴沉的天色,凄冷的车厢,寒伧的茅屋顶和寂寥的道岔,还有生着冻疮的手。就在这一片冷色中,姑娘将身子探出车窗,给温煦的阳光映照成令人喜爱的金色的五六个桔子, 朝孩子们头顶上散落下去。那种明亮的美丽会照得人一时睁不开眼睛……生活在孤独地狱中的芥川啊。

  《芥川龙之介小说选》读后感(一):五年以后,我很想再读芥川

  大概是五年前,初二的时候,学校有个很大的图书馆,那是我看书最勤奋的时期。

  我看了《娜娜》《红字》《窄门》还有很多村上春树的书(只怕那时候他的书才刚来中国还没红)。

  后来回想起来一直念念不忘的就两本,一本是村上的《世界尽头与冷漠仙境》一本就似乎芥川小说选。

  版本我已经不大记得了。但肯定不是现在那个林少华翻译的版本。

  虽然细节已经不记得了。

  但一直难忘他《地狱变》那篇小说。如此精妙的描写。妖魔鬼怪。技艺高超却为人变态残忍的画师,面对最心爱的养女,发出绝望的悲鸣后,依然拿起画笔继续描绘。

  自此,我已经感叹日本人的想象力,或者佩服芥川的鬼才!

  总有一天,我将重读这故事,因为这个故事,给我的思想从此附着上了某种神秘的色彩。

  《芥川龙之介小说选》读后感(二):芥川龙之介

  黑泽明同志把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林中>改编成电影,还用了另一篇小说的名字<罗生门>,人们谈论起来带着几分我很晓得的神气,本人很不以为然.

  芥川龙之介最著名的代表作是<河童>也叫水虎,描绘一个精神病患者所经历的一种另类智慧生物水虎的生活,借以反观人类社会的种种,水虎生孩子的时候,父母要问问肚子里的孩子是否愿意出生,如果愿意就生下来,如果孩子不愿意,怀了几个月的孩子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水虎国里是女追男,也有官商也有诗人和艺术家,等等.

  罗生门讲的是残忍的弱势群体中的弱肉强食,竹林中就是讲谎言伪证跟电影里的差不多.我喜欢的小说还有<烟草的来历>讲的是魔鬼如何让烟草这个害人的植物来到天主教盛行的国家,并且广泛传播的,颇具黑色幽默之感.<地狱图>是其中较为震撼人心的一篇,他讲述一个宫廷画师为艺术而做出的牺牲和斗争,自己为了艺术和美丽女儿的纯洁不被权贵玷污,宁可让她葬身火海,把罪行画在屏风画中,让世人不敢逼视,如临地狱,我的讲述有点像小时候的概括中心思想,很是干瘪,要想体会其中的震撼与激情,还是请先看原著为妙.

  《芥川龙之介小说选》读后感(三):槿花露水田,幡然卅五年

  穿深色绢质礼服的青年端坐着。太阳只剩了最后一丝朦胧的游气,而月光仍然隐没在不可知的渊薮,因此反射到屋中的光线少得可怜。即使这样,我也看到了,或者毋宁说感觉到了那衣上缠绕着的松枝花纹,与眼睛里略带着些茫然的目光。

  “真想不到啊,在这里遇到你。”我用一句惯常的客套开始了这次谈话。倘若我不先开口,也许永远听不到他的声音吧。

  “哪里哪里。”他答道。语气含糊,似乎可以理解为他常在这里出现,所以此事不足为奇;然而另一方面,这话语和那张清瘦的脸上愈来愈深的困惑之色结合起来,倒像是一个疑问,一个有关“这里”是哪里的疑问。

  我不愿被他看作一个饶舌的家伙。很多年以前,我就曾得到过教训:多余的一句话类似于人身上的赘疣,宁可割掉,不要将它拿出来炫示。于是我也沉默了,倒是他敷衍似地又说了一句:“毕竟现在是花开的季节。”

  我把目光投向窗外。月亮露出了半个脑袋,然而这样混杂的光线反而更加模糊,甚至看不到那些花的影子。尽管如此,我仍然知道他说的对,那些花正在开着,锦缎一般沿着河岸洒落芬芳。空气里有它们纤细温柔的味道。

  “是这样……花让人觉得孤单了。”我自语。

  他的目光转向了我,“是人让花孤单着。必须这样做。我们不能够懂得它们,我们只是旁观者。”他竖起一根手指,那手指细长,有一点不露声色的傲慢,令我联想起他的职业:也许是一个画师,诸如此类。旁观着,然后不动声色地在画布上涂上油彩,表情专注、优雅而冷酷。

  “像墙角的蜥蜴?”我试探地问。有的时候我也会这样想。做一只墙角的蜥蜴,始终看着人间的事,却不发一言,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蜥蜴们很长命,我看过一些资料,有人说它们可以活上数百年。

  “只是一部分……”他的答案很迟疑,并且很缓慢,仿佛随时会在任何一个字上停住。我侧耳倾听,突然觉得那声音里有一种我所不能理解的惶恐,令我想起某个搬运铁球的囚犯,不断重复又重复着相似的苦役。①

  “谁不是孤单的呢……”他悠长地吐气,让这句话听起来更象是古老的歌谣。也许是吧,我想。思想瞬息万变,没有人真正能够了解。所以灵魂注定孤独。

  “末世……”我附和似地吐出这个词。“终究是末世。那些花儿都要谢的吧。好在你还可以看到。”

  他摇头。树影斑驳,从纸窗户上投射下来,落在白檀木的几案上,像一幅泼墨画。屋子里的一切氤氲着不真实的气氛。

  “出身、境遇、偶然——主宰我们命运的毕竟是这三者。我所能看到的,不过是另外那四分之一。②”

  我沉默,有一点明白他的意思。灵魂与躯壳,毕竟是分离的。外貌朴实、背着灰色小包袱、深褐色外套上沾满灰尘的中年人从桥上匆匆走过,看起来像是某个富贵人家的账房,正准备回家享受妻子亲手做的热汤。可是骨子里,那也许是个刚做了一票大买卖的强盗,也许密林中某处,正躺着一具还残留着热气的尸体③。到了末了,所有的品德中最可靠的就是多疑,正是怀疑这种本能让我们生存了下来——倘若事情不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好,至少不会更糟。

  “有什么——”我终于开了口,然而又踌躇。“有什么是不会变化的?或者,有什么是真实的、可以相信的?”

  他的脸孔微微抽搐了一下,然后抬起头,沉默地望向我的身后,目光令我困惑。我于是转身,就在这时,月光如闪电般在我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照射进来,突然之间,毛骨悚然地发现,在我的身后正是那一座屏风,绘满了来自地狱的景象,那漫天的大火与烟尘,鲜红的颜色中飞舞着万字形黑烟和金色的火花,以及无数在其中被炙烤着的人形——耳边,传来凄厉的呼叫。④

  我跳了起来。在这一刹那,心中的恐惧达到了顶点。青年站起身来,不发一言地走了出去。风从我的耳边吹过,凉飕飕的,翻起了书页,最终停留在作者生平那一页上:

  ——芥川龙之介,1892年生于东京,新思潮派主要作家,作品有短篇小说《罗生门》、《鼻子》、《河童》等。1927年死于自杀,终年35岁。

  最下方用纤细的笔草草写着两句话:槿花露水田,翻然卅五年。⑤那笔迹是他的。

  注1、 出自作者短篇小说《猴子》。

  注2、 出自《侏儒的话》,作者对自己的评价。

  注3、 《密林中》,后被黑泽明改编为电影《罗生门》

  注4、 《地狱变》。被焚女子是画师的亲生女儿。

  注5、 出自《孤独地狱》,原文为:槿花露水田,翻然四十年。

  《芥川龙之介小说选》读后感(四):因为听说芥川很有名,所以就来看了——读《芥川龙之介小说选》

  芥川是我读的一个日本作家。在我所读的所有小说中,除了个别几个之外,几乎全部都是西方作品。不知怎的,我好像就是特别喜欢读西方的,或者说,没怎么见过世面的我觉得东方的作品很少有好的——除了像纪伯伦和泰戈尔这样的大神之外。其实在读芥川之前,我对他除了名字和国籍之外一无所知,也很固执地认为他的作品或许并不能和真正的大师并肩。读芥川,完全是因为好奇——为什么这个日本人的作品在中国如此受欢迎,甚至出版了全集?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我读了芥川之后,反而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了。

  我想,芥川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对细节描写之突出,甚至可以说,他的作品中的大多数不是以情节见长,而是以细节为首位的。比如《手绢》《罗生门》《斗车》等,和西方的传统小说作品相比,他的这几篇小说情节很简单,甚至场景和人物也没有几个,但是它们所要表达的东西却深奥复杂。或许可以这样说吧(我自己认为)——西方传统小说情节多而主题简单,而芥川的小说则相反,是情节简单而主题复杂。这样的芥川小说也许可以用“以小见大”来形容。我想,用下面这句话来形容芥川的小说是一点都不为过的: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所以因为这个原因,我读芥川的小说很吃力,有好几篇读完了都不知道它要表达什么。

  还有,芥川对人心的观察也很细致入微。例如《手绢》里先生在听到学生死讯时却在想着是否该喝茶(其实这都是人之常情,但却很少有人能注意到它),以及《阿律和孩子们》里的“洋一这样回答着,有点气喘吁吁的。慎太郎想慰藉一下弟弟,可是这种心情一说出口,不知不觉之间就变得平凡了”(我经常有这种心理感受)。

  芥川小说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喜欢用“留白”这个手法(我不知道这么概括对不对)。对于一些人物的神态、语言故意不去描写,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大的现象空间。例如《父》里孩子在说父亲是“伦敦乞丐”时的表情,《地狱图》里看见良秀嘟囔着却听不清他在嘟囔什么,《疑惑》里男主角少一根手指的原因。还有《罗生门》结尾处的用词都非常朴实,但却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这或许也是一种留白吧。我知道一些人是非常讨厌开放式情节、尤其是开放式结尾的,但是我却特别喜欢,因为我觉得这种写法等于同时给了读者好几种故事的方案。

  总之,芥川的大多数作品都给人一种细腻的感觉。虽然我日本小说只读过这一本,但是却看了不少日本动漫和几部日本记录片、电影。从中不难发现,日本的艺术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细腻而内敛的特点。而我们的中国文学呢?有没有中国的特色?说来惭愧,想到这个问题的我却只读过两本中国近现代小说(课文里的不算,早就忘完了)——钱钟书的《围城》和郁达夫的一本选集。我自己认为,《围城》给我的感觉还是更靠近西方文学,而郁达夫的作品则有那么一点与西方文学不太一样的感觉,但具体是什么,我自己也说不上来,仅仅只是感觉而已。

  “脱亚入欧”是由日本人提出来的一个词语且常常被中国和其他国家用来嘲笑和讽刺。可是在日本现当代的经典文学、经典艺术作品里面,我们还是能轻易看到存在于它们之中的深深的日本情怀,甚至,就连流行歌曲都有着日本的固有风格。而我们自己呢(这不是反问,是疑问,因为我现在看的中国作品很少)?

  最后,简单地写点零碎的感想:

  1.芥川小说大多数都是以第一人称写的。

  2.小说有时会结合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它们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的理念。

  3.原来电影《罗生门》不是改编自小说的《罗生门》,而是《竹林里》。(我没看过电影,只是从道听途说的情节上猜的。)

  4.《父》:让人看了特别心酸。

  5.赵本山小品里“以下略去XX字”的叙述方式在芥川龙之介的小说里有出现过了啊!在《疑惑》里,原文“以下略去八十二行”。

  6.非常喜欢《葱》,而且仿佛能从女主角里看到我自己的影子……

  7.《水虎》:芥川少有的情节丰富复杂的小说。它的外表是一部幽默小说,而主题却很严肃,让我联想到马克•吐温。

  8.《某傻子的一生》:蒙太奇。孤独郁闷。只选取重要的事情,让我想到,我们的人生中的大部分都是平淡无奇的,决定命运的只有几个关键的时刻。

  9.《侏儒的话》:从这部作品里可以看到芥川的厌世思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这句“准备把常识付诸实践的思想就是危险思想”。

  10.因为经常读不懂他的作品,所以在读他的时候,有好几次都梦到他。

  11.现在对能用西方的写作形式写出东方味道的作家很崇敬。

  《芥川龙之介小说选》读后感(五):她比烟花更寂寞------有感于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的女性

  鹿鸣馆的舞会上,散乱如缨子的菊花,幸福如叹息似的管弦乐一开始就吸引了我的眼球。我当时在想是哪个作家内心孤寂到如此程度,在如此华丽的舞会上会把欢乐的管弦乐形容成“难以抑制”的幸福的叹息呢。作家的心迹没有随着快速旋转的华尔兹而激越,倒是在华美的服饰,在眼角嘴角不经意的颤动上静静停留,恍若对人生的感悟呢喃。末了,在小说最后,那位法国军官说:“我在想烟火的事——像我们的生命那样的烟火。”是呵,对人生对命运不可知的感慨就像烟花一样,一闪即逝。

  这应该是我初次对芥川龙之介这个“鬼才”小说家的印象,一个内心敏感脆弱的男人,好像是躲在墙角的蜥蜴静看人生的轮回世情的起伏。直到我又陆陆续续看了他比较经典的短篇后,发现真的是“君看双眼色, 不语似无愁”,在他的内心过早地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带着点恍惚的不安,萌生了忧愁的思绪。正如他在《某个傻子的一生》中的开始劈头盖脸而来“人生还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精妙至极。

  细读他的作品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作品都隐藏着孤独的、抑郁的影子。无论是阴森可怕的罗生门,华美残忍的地狱图,还是缺而又缺的鼻子或者是嫉妒而生恨的母亲,灰暗而沉静的蜘蛛丝,总有那么一个如影随形的笔触去冷眼静观世界透析人性心理。佛说有三种地狱,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和孤独地狱。他说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空中,到处都可以突然出现。他说自己关注孤独地狱的故事、同情在孤独地狱的人,殊不知他自己也是受孤独地狱折磨的人。他说“我对任何事都不会有持久的兴趣,因此我总是从一个境界转到另一个境界,不安的生活着……日复一日过着似乎在忘记痛苦的生活。可是,最终仍不免陷入痛苦,这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他向佛教向基督教寻求真理寻求安慰探究人性的善恶。于是在《蜘蛛丝》中:干净利索的文字,没有劝善,只是在叙述,叙述果与报,自度与度人。一个善念,可以让一个恶贯满盈的罪人获得得救的机会,然而在获得救赎的最后一刻,他因执著于“我相、人相”而最终没有自度成功。只有度人才能度己。作者看透了这一人世道理,他就像自己描述的释迦牟尼身边莲池里的莲花,静观这一切,无动于衷,不着一字,尽得禅意。然而世尊的悲悯之色还是映在莲池里的,莲花不语似无愁。

  芥川本人曾经说过:“我的小说或多或少正是我自身体验的告白”,“艺术的内容不外乎我们作为人的生活全貌”。他或由蜜蜂的尸骸、垂死的老鼠、自己意外打死的蝾螈联想到人的生命,加以体味和反思,衍生出对生死的顿悟,或通过挣扎的雨蛙表达了对死亡的不安和对生命的渴求,或以母蜘蛛的捕食、产卵、老去过程的思考来突显女性的悲悯命运,不管是何者,都以身边偶尔出现的细小动植物为依托,用简素的笔致捕捉微妙的心理。

  遍览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他笔下的女性总是带着点阴暗的颜色,例如:

  坐在前面一辆人力车上的是一个疯子的女儿。她的妹妹也因嫉妒而自杀。《一个傻瓜的一生》

  我母亲是个疯子。•一母亲用梳子盘起头发, 在位于芝的娘家总是一个人坐着, 用长烟袋吧嗒吧嗒地抽烟。《点鬼薄》

  于是, 那个钓着眉眼的女子, 拉过一个上了年纪的樵夫, 开始嚼里啪啦地敲打着他那花白的脑袋。《仙女》

  信子在已有几分寒意的车蓬下, 全身心地感受着失落。《秋》

  我为婴儿的死去感到高兴,尽管我感到那是很可怜悯的事,但我还是感到高兴,感到高兴不应该吗? 喂,不应该吗?”她的声音“空前地粗犷有力”。《母亲》

  这些女性所呈现的阴暗无不是因为她们内心的寂寞,找不到心灵的归宿。或者因为丧失做母亲的权利变得自私而邪恶,或者认为自己是天使以为是关心后来才意识到不过是为了安慰自己所谓的崇高而伟大的牺牲。在以《女性》命名的短篇中作者更是毫不留情地刻画了一个蜘蛛一样的女性。我从未思考过女性的命运,虽然之前读了很多女性文学,像弗吉尼亚•伍尔夫,像苏童。但是这些女性就好像是一张纸,历经沧桑的女性身上写满各种各样的字体,我无法分辨出无法透视出女人的命运女人的性格。然而《女性》却通过一个蜘蛛的比喻就精妙的阐释了一个“她比烟花还寂寞”的主题。

  女人是蜘蛛,整天在吐丝,整天在编网。一方面,她在编织自己的未来,根据自己对社会的理解,对未来的想象,对幸福的憧憬,拼命的吐丝,不断的编织,网的形状和结构取决于她对以上的理解,当网编织好以后,她便在期待中静静地守候,在无聊的守候中不停地幻想。另一方面,她在编织自己的坟墓,当曲终人散,她便在孤独中悄悄的死去。这便是一个女人的一生,正如作者在文中感叹的那样:“生了无数小蜘蛛的母蜘蛛,就在这既是产房又是墓地的纱幕般的顶棚之下,尽到了做母亲的天职,怀着无限的喜悦,在不知不觉之间死去了。——这就是那个生于酷暑的大自然中,咬死蜜蜂,几乎是“恶”的化身的女性。”

  有人说,女人的身体是一个生命的通道,是一个容器,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她们再用身体去哺乳,去给予。最后只盛下皱折,疤痕,岁月的痕迹。看到时间在身体上留下的每一个残忍。为一个孩子放弃所有自己该有的青春与美丽。甚至舍弃被男人宠爱的幸福。女人怀抱起孩子,用嘴唇亲吻孩子的脸颊,微微闭上眼。她们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幸福。为此不顾一切。因为有孩子,女人不怕苍老。

  作者用一种爱怜目光,贯注着母蜘蛛一生。爱怜是一种胸怀,当作姿态便矫情了。爱怜还是一种爱莫能助的无措。你看母蜘蛛一辈子只记着不断地捕食蜜蜂,新季节里,依然旧时装扮,吐丝结网,育儿生子,等待年华老去,构成一幅无可挽回的画像。就好似烟花,完全是一种美的徒劳。

  这也让我想起《百年孤独》里的乌苏拉。她和母蜘蛛一样,一辈子忙忙碌碌。从书中你似乎看不到她的孤独,她“太忙了”,以至于把孤独感冷落了,但是当百年后,她不得不退场时,却又重现了孤独的本质。她死时蜷缩如婴儿状。其实,那正是孤独的表现。婴儿蜷曲状是回归母体的象征。它渴望在温暖的子宫中被羊水包围着,独享爱带来的安全感。

  母蜘蛛的死也是类似的场景,瘦得像个影子似的她,寂寞地独自蹲在那儿等待死亡的降临,她坐在那个既是摇篮也是坟墓的网上等待必然的命运。她作为女性的使命结束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看到无数的小蜘蛛纵横交错于枝头之上,闻着枯萎的月季花苞的味儿,在生命的迹象极尽繁华时自己却要选择退场。人生就好像是一场烟花,孤独的最高境界是繁华,转瞬即逝的繁华造成了人类情感的最大的孤寂。

  正如那位法国军官所说:“我在想烟火的事,像我们的生命那样的烟火”,把像蜘蛛一样的女人的一生放在生命这个大范围来考虑,我们同样发现生命不过一场梦,一首诗,哪怕如那绚烂一时的烟火,绽放之后,依然要面对无边无际的空虚与寂寞。

  抛开作者在文中讨论的善与恶,舍弃作者关于人之私欲的根深蒂固的思考,单是以一种阅读的情感来审视《女性》,一种对于人生的怅然若失随之袭来,可能是为了女性逝去时的苍凉,可能是为了母性的伟大与悲凉,也可能是为了“恶与罪”的无可回避。总之,作者本身那种对待人生的孤寂感在文中也无时无刻不一览无余,在作者眼里,孤独是人生的一种常态。

本文标题: 《芥川龙之介小说选》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811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真是好时节》经典观后感1000字物理学之“道”的读后感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