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空海之唐國鬼宴【卷八】鬼宴》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0-12-24 18:05:4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5

《沙門空海之唐國鬼宴【卷八】鬼宴》是一本由夢枕貘著作,遠流出版出版的268頁图书,本书定价:NT$230,页数:200512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沙門空海之唐國鬼宴【卷八】鬼宴》精选点评:●单单以故事而言,用一半的篇幅足以。若以全面介绍当年

《沙門空海之唐國鬼宴【卷八】鬼宴》读后感精选

  《沙門空海之唐國鬼宴【卷八】鬼宴》是一本由夢枕貘著作,遠流出版出版的268頁图书,本书定价:NT$230,页数:2005/12/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沙門空海之唐國鬼宴【卷八】鬼宴》精选点评:

  ●单单以故事而言,用一半的篇幅足以。若以全面介绍当年风情的角度说, 内容又显单薄。对根结底,是作者的功力还不够,虽有格局,而无气象。可惜了!

  ●实在太长了,不过结局很好看

  ●神展开,各种意义上的,这绝对是一本雷和萌点并存的奇葩。

  ●构思瑰奇,气势恢宏,就是……太啰嗦啦!

  ●后记欢乐爆了XDD

  ●作者好像来过唐朝华清宫?

  ●boss和阴谋的格局不大

  ●终于看完了啊。人在,风在,我在。宇宙在膨胀。期待电影,希望别拍砸了。

  ●在统辖这个宇宙的法则面前,所有一切都是无力的。连佛法也不能例外。因为佛法自身已言明,佛法是没有力量的。这就是佛法。即使理解了人的悲哀本来是空,也无法消解悲哀。

  ●虽然有些地方有点拖沓或重复表达,但整个故事,特别是华清宫盛宴再现写得真的荡气回肠啊。玄幻结合历史迷局,的确算是鸿篇巨制。

  《沙門空海之唐國鬼宴【卷八】鬼宴》读后感(一):评论

  想不到我用很短的时间看完了……

  应该说梦枕貘写的长安花了很多时间去考据,也基本还原了当时的形态。但总有种很明显的日本人写法的感觉。比起皇明月,甚至田中芳树来,他写的中国形态让人感觉不是很中国风。总感觉中国的宗教文化喜欢或诚实木纳,勤修苦学的,或以大慈悲度人的(如南帝),即使如济公,也有其癫中大智若愚的一面。日本一休这样自小锐气外显是例外。如果到成人了再锐气外扬,恐怕谦卑都让人感觉到骨子里对愚钝的鄙薄。

  空海桑,原谅我没有喜欢你的聪明伶俐,呵呵。参透世相与计算人心是两回事,很抱歉觉得这僧人太精了。入道尚可酒肉,入佛总感觉还差着一丝甩下执着心的洒脱。

  另,故事的结构总让人觉得是一边想一边写,缺少主轴相关的围绕。悬念本身揭得很没有底气,让人思路一边跟着走,一边想着,会是这样如发展么?会是这样巧合么?前面排了一个悬念,后面不论揭出何种结果都可以用此梗,如大猴的失忆……

  《沙門空海之唐國鬼宴【卷八】鬼宴》读后感(二):没有价值观的小说 适合当快餐消遣

  文/刘西楚

  1.

  因为“白居易”、“奇幻”、“黄轩”这些标签,令我对或将年底上映的《妖猫传》颇感兴趣。于是特地找来原著——《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日本作家梦枕貘著)先睹为快。

  首先,不得不吐槽下小说的名字。

  单从书名来看,我们可以获得三个信息:主角是一个叫空海的和尚,事情发生在大唐,故事的高潮是鬼宴。鬼宴二字,另我脑中浮现出《千与千寻》中妖魔鬼怪的场景,以为这是本恐怖小说。

  然鹅,里面并没有我期待的无脸男,更不消说是鬼了。所谓大唐鬼宴,是空海为查明真相而举办的晚宴,也是小说的高潮部分。但晚宴从头到尾,除了三个老头,一个老婆婆比较诡异,再就是无数被下了咒的踢来踢去的狗头和一个咒俑较为恐怖,再没有其它的了。

  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作者为夺人眼球搞得噱头。或者说是作者早泄了,给了读者一个假高潮。总之鬼宴写的名不副实。想看鬼故事的恐怕要失望了。

  2.

  小说的时间设定,是从唐玄宗李隆基开始,一直到唐顺宗李诵为止,横跨五代唐帝。以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为背景,重新架构演义而成。

  据说梦枕貘为了完成这部小说,曾专门来中国寻访古迹,查阅古籍。小说中提到的中日两国的历史人物,也都跟历史时间轴相吻合。

  小说先是以“说人话,夺人妻,杀道士”的妖猫为开端,勾起了读者强烈的好奇心,而后再让从日本远道而来的留学僧空海(日本真言宗创始人弘法大师,被顺宗赐号“五笔和尚”)登场。通过平叙加插叙的叙述手法,以留学僧空海盗取大唐密法为主线,杨贵妃之死为辅线,逐步揭开作者脑洞+意淫的狗血真相。

  不过,初读小说时还兴趣盎然,读到一半则想弃之不看。但为了一睹真相,还是坚持往下看(所以情节的设置是多么重要呀)。等读到最后一页,退出阅读界面,我窃喜自己读的是在线版,而不是纸质版,因为实在不值得花钱买来看。

  3.

  小说一共分为四卷,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看得慢的,花一个周末的时间也能读完。

  《沙门空海》的作者梦枕貘,被称为日本奇幻文学界总瓢把子,尽管我看的玄幻小说不多,但我认为跟耳根的《仙逆》相比,《沙门空海》所涉及的不论是咒术还是尸解术,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小说出彩的地方在于,前半部分引人入胜的情节安排,以及人物性格塑造较为丰满。

  例如,男主空海博学多才,沉着冷静,狡猾世故;男二橘逸势(与空海一起渡唐学习儒学书法,其书法与空海、嵯峨天皇合称为“三笔”)相较于空海,则显得浮夸不实,但又纯真可爱。其中有个憨厚结实的配角大猴,特别讨喜。甚至连作者都对他偏爱几分,最后让一个名叫子英的男子代替大猴而死。

  就像小说值得肯定的地方一样,小说的败笔也很明显。

  首先,虽然空海是主角,但给人的感觉过于神通广大,无所不知,颇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感。尤其是作者通过每一个跟他接触的人,都不知疲倦的要把他夸N遍(受不了)。在作者看来,只有白居易的诗情能与空海平起平坐,而诸如柳宗元、刘禹锡、韩愈等都只能甘拜下风(我就不呵呵了。)

  其次,真相之下的动机过于狗血和玛丽苏,对比前面的种种铺垫,结局显得过于草率,有些站不住脚。

  狗血是因为杨贵妃的身世以及悲惨的一生。小说中杨贵妃不是杨玄琰的女儿,也不是叔父杨玄珪的私生女(有说法认为杨贵妃是叔父的私生女),而是胡人黄鹤通过幻术迷奸杨玄琰之妻所生。而后黄鹤利用杨贵妃的美貌,把她当作复仇的工具,先后送给寿王和唐玄宗,“复活”后的杨贵妃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跟自己的亲哥哥做了半辈子夫妻!!三观尽毁。

  玛丽苏是因为小说中凡是涉及到的,跟杨贵妃同时代的男人,包括李瑁,唐玄宗,安禄山,晁衡,白龙,丹龙,高!力!士!等都为之疯狂。

  诚然,唐玄宗以后,大唐逐渐走向衰落,最后改朝换代,这是个很好架构地切入点。原本以为所有怨念与诅咒皆来自杨贵妃,但猜不透具体原因。蛮以为会有惊喜,结果只有惊。愕。

  日本有很深的“怨灵”思维,不管你喜不喜欢,能够自圆其说就好。但《沙门空海》里作者一直强调怨念有多深,但关于怨念的动机有牵强附会之嫌。

  这里的怨念起因只要涉及两代人,第一代是黄鹤在杨玄宗的命令下,表演高难度杂技,失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把丧妻之痛,因而想毁灭大唐王朝来达到复仇的目的,而这次表演的祸根起源于一个西瓜。简直是另一个版本的无极——“一个馒(xi)头(gua)引发的血案”;第二代是黄鹤之子白龙,因爱(杨贵妃)生恨(丹龙),想通过毁灭大唐王朝来逼迫丹龙现身。

  然而从剧情的演变来看,这已不仅是复仇与怨念那么单纯了,而变成了恶魔般毫无原则作恶行为。

  不管是黄鹤还是白龙,他们复仇的行为都不值得同情,反而令人作呕。他们固执的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其实是施暴者。尤其是黄鹤可以说是杨贵妃的直接施暴人。明明最悲惨的是杨贵妃,要说怨念也应该是她的怨念最深,不懂为什么作者偏偏避开了她。

  小说中的杨贵妃看似被捧上了天,实际彻彻底底沦为君权与父权的牺牲品,甚或是男人的玩物。黄鹤通过所谓的复仇把女儿当成玩具。白龙通过所谓的复仇,把他锁定的人都作为玩物,肆意侵犯,比如杨贵妃,比如春琴,比如王叔文的外宅等。

  4.

  不过漏洞越多越适合改编。我对《妖猫传》的编剧王惠玲就特别有想法。

  众所周知,她写过《卧虎藏龙》、《色戒》等剧本,被称为“台湾金牌编剧”、“李安御用编剧”。还有她笔下的徐志摩像到骨子里,一开口就让人周身起鸡皮疙瘩,甜到掉牙。

  虽然希望能更改下结局,别那么“俄狄浦斯”。但从角色设定来看,跟原著几乎一模一样。感觉改起来很难的样子。不过还是很期待,毕竟论文化涵养,国人远比日本作者更适合写大唐写白居易写杨贵妃。

  end

  《沙門空海之唐國鬼宴【卷八】鬼宴》读后感(三):关于日本和尚拯救了唐朝皇帝并揭开杨贵妃之死真相的故事

  首发于公众号“豆茶酱炖肉”

  http://mp.weixin.qq.com/s/nLv2ovP-tBQ_1rJHXFWE0A

  读书 | 关于日本和尚拯救了唐朝皇帝并揭开杨贵妃之死真相的故事

  从梦枕貘说起 | Part1

  说起日本文学,近几年网络上最热门的作家恐怕是村上春树和东野圭吾。不过在日本,梦枕貘可是被誉为“日本魔幻小说超级霸主”的作家。

  “貘”是传说中的上古神兽,他们以梦为食,吞噬梦境,也可以使被吞噬的梦境重现。梦枕貘想写出“梦”一样的故事,而“枕”是梦的道具,是“梦”与“貘”之间的媒介,作家在枕头上创作出梦,梦再被貘吃掉,则貘就是作者自身。“‘梦枕貘’是他自我幻想分裂后再统一的过程与结果。这个过程与结果表现在生活中,就是他不间断的文字创作和目不暇接的作品。”

  梦枕貘的代表作是《阴阳师》系列。该系列以日本民间传说为基础,融合了神怪、悬疑、幻术、道术、宗教等等奇幻元素。小说塑造了阴阳师安倍晴明这一人物,与其助手——武士源博雅,二人是类似于福尔摩斯和华生这样的CP组合,小说内容则是两人经历的各种曲折离奇、神秘莫测的神魔鬼怪故事,展现了日本古代民间生活、日本历史与文化等方方面面。

  而我今天想说的,是同样出自梦枕貘的《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小说故事概述 | Part2

  大唐贞元二十年,金吾卫(相当于首都的公安局高层)刘云樵家中出现了一只能说人话的黑猫。黑猫霸占了刘云樵的妻子春香。刘云樵找来的道士和长安城最负盛名的佛教圣地青龙寺都想方设法的对付这只妖猫,没想到却被妖猫玩弄于鼓掌间。

  某天,妖猫对刘云樵预言德宗皇帝即将驾崩。而位于骊山北麓的一片棉花田里则出现了奇怪的细语,预言德宗驾崩之后,随后继位的太子李诵也会因病驾崩。随后长安发生了更多奇异古怪的事情,而牵涉到这些诡异事件的当事人接连失踪或是身亡,长安城笼罩在诡异恐怖的气氛中。

  就在刘云樵家中出现妖猫的这段时间,日本派遣的学问僧空海和儒生橘逸势在历经了各种困难之后来到了长安,并陷入了这场诡谲的阴谋。他们发现阴谋牵涉到了一个关系到唐朝灭亡的秘密,并决心拨开安史之乱与杨贵妃死亡的迷雾,保护即将死在妖术之下的皇帝。

  用梦枕貘的话来总结就是:“空海停留长安之际,曾历经两次皇帝更迭。这部小说,就是有关空海解开皇帝死亡秘密的故事。”

  改编电影《妖猫传》 | Part3

  实际上在小说当中,白居易并没有承担很多戏份,更多的时候他的出现则是为了给予空海“破案”的灵感或是推进剧情进度。而到了陈凯歌根据本部小说翻拍的电影《妖猫传》里面,白居易则是与空海结成了“福尔摩斯X华生”的破案CP(请回忆一下《无极》里面张东健和谢霆锋的相爱相杀以及《道士下山》当中郭富城2个男人在草坪上抱着滚来滚去“日练夜练”)。

  初步根据电影《妖猫传》公开的剧照和预告片来猜测,小说中“橘逸势”这一角色应该进行了删除。个人猜测,电影将会对空海来唐朝是为了求取密宗佛法的目的和经过进行弱化,并将空海这一角色在小说当中的戏份分摊到白居易身上,改变小说中空海作为绝对主角的地位,在电影中塑造“双男主”的局面(甚至是将白居易放到首要位置,将空海放到男二号的位置)。

  小说当中大量的配角会进行合并或是删除,从而保证主线的明朗。巫术的残忍血腥场面和宗教等内容应该也会弱化或是修改以通过某方面的审查。

  花了6年时间在一片沼泽地上建起了一座气势磅礴的唐朝都城作为拍摄基地,并邀请了李安的御用编剧王惠玲对小说进行改编,邀请了一众(不是全部)演技口碑良好的演员出演,这些都是目前宣传的主要亮点。

  但是根据陈凯歌之前拍摄的电影来看,这部电影有极大的可能会步《无极》《道士下山》的后尘,收获各种毒舌吐槽。而正如B站PO主“电影贫道”吐槽的:“……这部电影唯一不确定的因素就是导演陈凯歌。”在梦枕貘的访谈中,他提到很喜欢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并且希望能由张艺谋来拍《大唐鬼宴》。嗯……至于最后陈凯歌的成片如何,今年12月我们就可以见分晓。并不觉得张艺谋能够拍得更好啊。

  推荐的理由 | Part4

  1.引人入胜又诡异神秘的的悬念设置。

  巫术和佛法之间的抗衡,人物最后的命运,隐藏在迷雾背后的秘密都展现了梦枕貘在参考日本历史书为基础,结合了基本史实却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奇异的脑洞)。梦枕貘花了17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部小说的连载(1988-2004年)。然而在阅读的过程中,居然完全没有感觉到前后的断裂感,行文流畅,仿佛是一气呵成的创作。

  2.哲学的有趣。

  例如空海第一次跟妖猫正面接触,对宇宙展开了讨论,这类辩论中蕴含的辩证思维有时候读起来让人觉得一头雾水,而想明白之后又觉得十分有趣:

  “空海先生,您认为世间最大之物为何呢?”

  “言语吧!”

  “何故?”

  “无论多大的物体,都能以言语为它命名,也就是都能收纳以‘名’为器之内。”

  “有无法以言语命名的大物吗?”

  “若是有,到底是何物?您可以说明吗?”

  “无法说明。因为在我为您说明的当下,那物体就变得比言语小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认为世间最大之物当属言语。”

  “那么空海先生。您认为世间最小之物为何?”

  “那也是言语吧!”

  “为何?”

  “无论多小的物体,都能以言语为它命名,也能以言语向人示意。”

  “即使以言语命

  名,是否有能从言语这细网溜过之物呢?”

  “若是有,到底是何物呢?您可以说明吗?”

  “无法说明。因为在我为您从言语这细网捞起来途中,那物体就变得比言语大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认为世间最小之物为言语。”

  3.人物为了自己追求的东西的态度。

  例如空海来大唐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佛教密宗,对他来说,密宗不仅仅是佛教的经书,而是包括存在于世间的各类文化、先进技术和制度等,取得密宗最后则是为了回国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所以他在唐朝如饥似渴的学习各种东西,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这份坚韧与执着在现在看来是过于“浪漫主义”甚至是愚蠢,但正是这种“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才成就了空海吧。而白居易也同样如此,他想写出内心的诗,却发现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完全表达不了自己的想法,无法令自己满意,于是陷入了创作的痛苦煎熬,而当他写出内心诗篇的时候,便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精神满足,这种对于更高艺术水准的创作追求同样令人感动。

  那么最后就用他的《长恨歌》结束吧。

  《长恨歌》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本文标题: 《沙門空海之唐國鬼宴【卷八】鬼宴》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793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魚读后感1000字《山贼的女儿罗妮娅》经典影评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