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杂谈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0-11-26 08:33:3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3

《作文杂谈》是一本由张中行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4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作文杂谈》精选点评:●ʵʸҪע●主要是讲学生作文中的注意。比起文心系列略微有点不接地气●一本怎样读范文的书●一些作文的观念

作文杂谈读后感锦集

  《作文杂谈》是一本由张中行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4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作文杂谈》精选点评:

  ●ʵʸҪע

  ●主要是讲学生作文中的注意。比起文心系列略微有点不接地气

  ●一本怎样读范文的书

  ●一些作文的观念,更适合从事语文(作文)教学的人。

  ●“燕园三老”之一的张中行先生以个人的语文经验谈及作文之道,虽只是普通的“作文”或“写作”,不是专业的“创作”,却讲得深入浅出,各种名家著作随手拈来,语言干净漂亮。

  ●作文教学必读。

  ●我认为好的文章应该是真心真意、言简意赅、辞明理达、文从字顺。

  ●果然是大家,写得太精彩了!

  ●比较喜欢后面的联系教学所谈,很诚恳。

  ●: G634.34/1252

  《作文杂谈》读后感(一):一本作文教学必读书

  作文教学必读书。简明,条分缕析,切中要害。

  讲的是教作文、写作文的正道,让人想起民国时《文章作法》之类的“厚重”的书。这样的书有一个特点:第一次读就会感觉很有收获,再读,还有收获。

  共四十章,除了第一章《缘起》和最后一章《结束语》,余下38章真让人觉得如饮甘霖。

  用排除法和紧缩法限制话题和术语的涵义,然后集中精力阐述之。

  《作文杂谈》读后感(二):怎样才算作文

  看完张中行的《作文杂谈》,印象最深的是作文的基本精神,则是深入浅出,行文犹如对白似话般通俗易懂。书里面行文有三层境界,一个是不知如何写;二是知道要写什么,但用力太猛,痕迹过重,注重形式,过于讲究用高深难字长句,试图彰显高人一等;三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用短句多,似讲话对白,鲜明、生动、幽默、有趣,行文内容看似无力,但或有出猛力,但让人看不出来。

  这样对照起来,自我发觉自身是处在第二层,喜欢用长句,用力太猛,内容不够具体、通俗易懂,故弄玄虚,含义过于模糊,行文意图不是讲述事物,而是用来彰显自己的高人一等和卖弄情怀、技巧等虚无事物。

  对于行文的本质要求、本意。也即是写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每篇文章都有其主题和主旨。有感而发,才能真情实意,真情流露,方能写得认真细致。有主题、主旨,后有思路、方向,整理成条理、提纲,循着这方向而作文。

  对于内容和遣词用句来讲。主题内容往往太大,面大而且深度不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是没有说服力和有益内容的。须知,人读文章目的,就是要吸取知识和见解,交流想法。看这无关痛痒的无病呻吟,是毫无益处,不单浪费时间,反而会影响读者心情,自然下次不会再关注。内容无用,那字词自然也就更加无从谈起,字词、句子、段落是为内容服务,一篇文章没有核心思想和主题,就算这些文章的字词、句段组成再如何华丽也没有用处。

  字词的运用,首先要选通俗易懂的简体字,而不是繁体或是生僻字,字词组成了句子,成段成文之后,还需要再至少回头检查两遍,看有没有可以替换或删减的可能,能简的字词、句子,甚至于段落,都是对行文的一个完善,是一个必要的过程,是对读者的负责。字词如此,那句子和段落也是如此要求。

  对于行文形式。行文形式,视觉上来看,就整篇文章的篇幅,是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

  对于句子,相对来讲,多短句,对文章的理解是有益处的。具体还是要看行文要求,短句能说明描述的,最好用短句。人的视觉功能对短句是易于接受的。

  对于段落来讲,也要根据对句子的要求,对于可以集合的内容,归为一个段落,但内容排列繁多时,也可以适当分段。对于不同概念段落,就要分段描述,易于读者阅读理解。

  《作文杂谈》读后感(三):拾贝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只说不写,就不能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让千里以外的人都知道,让千百年后的人都知道。

  辞达而怡矣,不必瘠义肥辞,凡事莫过于实,辞达则足矣,不烦文艳之辞。

  他人命题,自己成篇的形式,无论从需要方面还是从成果方面说,都未可厚非。

  小学,中学每周一次的课堂作文,总有效果,但也有问题,改进的方向有:扩大练习领域,如信、社论、宣言;放胆写,不怕错。

  多读之后,积蓄多了,既有内容可写,又熟悉如何表达,作文的困难自然没有了。

  学语言同学数理化不一样,主要不是学所以如此说之”理“,而是学所以如此说的”习惯“。过分强调知,忽视了熟,一则浪费了时间,更则越学越糊涂。两者的关系是熟为重,知为轻,在熟的基础上学些知识。

  读书很重要,读散文,读好的,有一定难度的作品。读分为精度和泛读,精读则要朗诵,品析,熟悉;泛读则多而广。先课内后课外,先散文,后小说,诗歌,先选本后专集,先名家后一般作家,先中后外。

  绝大多数人反对学文言,是因为学通不易,但其实学会文言又不难,主要是方法不对。

  生为现代人,不会文言文没有什么了不得,但作为中国人,有容易学会文言的条件而没有学,以致于放过欣赏《诗经》《楚辞》《庄子》等诗词的机会,也实在是可惜。

  学习文言文是求通,是能读一般的文言作品,不用理解所有的文言作品,比如读《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能读明白,就通了。

  学习作文,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态度一定要这样:低标准,要很快达到,一般的高标准,要争取早日达到,至于特殊的高标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仿作,有利于速成,但过于依赖它,就会阻碍向高处远处发展。

  写作的入门知识,纵使还不能登大雅之堂,既然是知识,对于初学,知道一些总会比毫无所知好一些。写作知识是辅助力量,要在读了相当数量的作品之后,看写作知识的书,才会帮助自己。

  至于广义的写作知识,更要放在后面,读的少,写得少,就读文学批评专著或美学专著,便一定昏头胀脑,莫名其妙。

  五四过后,文坛有过言志与载道的小争论。

  作文,下笔之前的整理,不必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大体可用的,怎么改进思路?提纲可以有助于思路的条理化,使之明晰,臻于完善。写提纲,可详可略,当然细的更好一些。

  文章开头要好,有吸引力,把读者吸引过来,使之必读,结尾好,有挽留力,使读者读后还有回味,久久不能忘怀。开头切忌陈词滥调,浮泛空洞,平庸,硬凑。结尾切忌虎头蛇尾,过于呆板呆滞。

  科举时代,作八股,字和文一样重要,字写得不好就不能考中秀才。如今,字有问题,太小,太密,太乱,解决办法便是练字帖,至少归于整齐,清楚。

  教师要以学生的活动、主动为主,教导为辅,让学生自己走,老师走在前后左右关照,但教师有更重要的事:要引路、要因材施教、要严格要求、要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要想学生通,自己先要通,要对语文有兴趣,要广博,要通晓语文的各个方面,有评价的眼力,有多快好省的学习方法。

  批改作文最要命的是多半没有成效,作文要提高要靠很多条件,而批改是其中不很重要的一个。学生多写比教师多批重要,也不必有作文必批改,也可靠自力修改,批改以鼓励为主,方式可以灵活多变。

  《作文杂谈》读后感(四):前人著述荫后人

  看张中行先生的书,是从《文言津逮》开始的,然后是《文言与白话》。这样的顺序是因为当时在思考文言文教学方面的出路。后来零散地读了一些张先生的文章,张先生的另一本书(《诗词读写丛话》)看到一半,就放下了。而张先生的这本《作文杂谈》,以前在网络上见过,但当时还没有仔细考虑过作文教学,所以虽然知道有但也就放过了。前些日子,在单位的图书馆里翻出了这本《作文杂谈》,花三天的时间看完。感觉这本书实在是太棒了。

  这本书题名为《作文杂谈》,其实却是凝聚了张中行先生在几十年语文编辑工作中对语文的集中认识,令我感兴趣的有三个方面:

  一、作文的评价标准

  张先生在“什么是作文”一章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标准“文,目的不同,体裁不同,写法不同,自然有难易的分别。却不当因此而分高下。一张便条,写得简练、明白、得体,在便条的范围内说,同样是优秀的。”

  其实我们如果评价的范围定在学生原有的水平上,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每一个学生在基于其自身写作能力上的真实展示同样是优秀的。

  二、“文”与“话”的区别

  在对于语文教学的思考中,自己曾经有过一个懵懂的感觉,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文”的作用,而不能只停留在“语言”层面进行研究。尤其是在借鉴一些国外语言研究的成果的时候,一定要明确由汉字的独特性所拓展出来的书面语的独立性。这次在张先生的书中,发现了比较完整的论述。

  在“为什么作文”一章中,张先生说:“有文化的成年人都听过大量的话,读过相当数量的单篇文章和整本著作,如果两者的内容像物一样,都可以集成堆堆,然后察看,比较,就会发现,话的一堆和文的一堆,且不管“量”,在“质”的方面原来有相当大的分别:话轻文重,话粗文精,话低文高,等等。总之,文所传的不只是话,而远远超过话。”后面张先生有列举了“文”超过“话”的几个大的方面:一、精确(包含“简练”、“有条理”、“确切”三个方面);二、深远(包含“难明之理”、“难表之情”两个方面);三、优美。最后,张先生总结说“由此可见,文是话的书面形式,却又超过话的书面形式;它有大本领,有大成就。由利用它的人这方面说,它是表情达意的更好的工具,学会使用它就会有大成就,才能有大成就。”

  张先生的这番论述,对我们认识“文”与“话”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有价值的。尤其是在日常作文用语的指导中,让学生充分认识二者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有意义的。

  另外,在“言文距离”一章中,张先生还谈到了对于叶圣陶先生提倡的“文章,念要让隔壁听见的人以为是说话,不是读文稿,才算到了家”这一说法的四条商榷意见,这四条意见极为中肯,体现出张先生对“文”“话”之间差距的洞察力!

  三、文言问题的梳理

  我在文章开头,提到过看过两本张先生关于文言文的书。但也许是体例的关系,感觉那两本书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的参考价值并不是很大。反而是在这本书中,获益颇多。

  在“文言问题”一章中,张先生说:

  “绝大多数人反对学文言,是因为学通不容易,不通无用,不如把宝贵的时间用在其他地方。这种看法有道理,并有大量的事实作依据。问题在于学会文言是不是真如行蜀道之难。我的看法,主要症结恐怕是学习方法不妥当,而不是学习对象太难对付。近年来学习外语的人不少,少则两三年,多则三五年,也就学会了,可见学一种新语言并不太难,这经验值得深思。有人说,学文言比学外国语难,这是危言耸听,事实并不是这样。因为文言不是另一种语言,它同现代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说,(1)文字都是用汉字,只是文言中生僻字多一些。(2)语音也是承袭多于变化,因而我们还能以普通话的语音读并欣赏骈文和诗词曲。(3)词汇变化比较大,可是像牛、马、山、水等许多词,我们仍在原封不动地沿用,像蹙额、凝眸、致知、格物等许多词,现代语虽然不用了,却不难望文生义。(4)现代语,尤其成语,其中有大量的文言成分。(5)句子结构方面,古今差别很少,如《孟子》第一句“孟子见梁惠王”,现在不是还得这样说吗?因为是这样,所以旧时代有些人学文言(那时候都是学文言),可以主要靠自修,碰到什么念什么,不懂或不完全懂,不管,只是念,日久天长也就懂了。学语言没有什么秘诀,“熟”就能学会,不熟就不能学会。熟由“多”次重复来,不“勤”就不能多。好的学习方法是要保证勤,譬如说,每天能用个把钟头,或者只是二三十分钟,读,养成习惯,成为兴趣,连续几年,学会文言是不会有困难的。”

  从上面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充分看出张先生思考的深刻与细致。更难得的是在这一章的最后,张先生并不是以权威和专家自居,而是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来探讨“文言问题”,“以上像是为文言说了不少好话,其实我的本意不过是:对于像学文言这样复杂的问题,我们还是应该多分析,不早下结论;在没有定论之前,容许不同的意见走不同的路,即使暂且算作试验也好。”由此,我们更能看到前辈学人的谦虚谨慎和实事求是的治学风范。

  以上是我个人从这本《作文杂谈》书中所收获的一些内容,挂一漏万,并不足以展现这本书的精髓。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有价值的内容,只能有待更多同仁去挖掘了。仅就自己所见而言,收获虽然不多,也不见得能消化吸收化为己用,但有一点我是可以肯定的:这本书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再三阅读的佳作。

  《作文杂谈》读后感(五):如何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由于平时工作的关系,经常需要写些文章,但感觉大多时候是盲人夜行,写好了却不知如何写的。最近看了张中行、王梦奎等写的一些关于文章写作的书,深受启发。如何才能写出好的文章?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的问题。

  文无定法,文章是一种技巧或者艺术,是强调特色的。大凡一些名家的文章与其学识、经历、情感、品格等个性化东西紧密联系。然而,文无定法并不是说文章之道完全无迹可寻,无从学来。文无定法指的是要练就一手好文章,达到一定境界,其中的具体方法技巧往往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是需要个人在不断的写作实践中去总结、去体会的。但是,任何特殊的事物都出于一般。写文章跟学画、学音乐等其他技艺一样,都有一个初学、熟练、精通,乃至到达一定境界的过程,都有一以贯之的“道”。如何去寻得文章之道,首先还是应该去从好的文章中去发现,因为好的文章是文章之道的具体体现。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这句话说的就是文章的好与不好,其实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因为文章内容不同、形式不同,读者见识不同、立场不同、修养不同、所处时代不同,往往对同一篇文章的评价也不尽相同,这是很自然的。但是好的文章往往能得到大多数人的首肯,往往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因为人们对于好的文章都有一些共性的认识,而好的文章都能够体现这些认识。孔孟之书、唐诗宋词等经典能流传至今就是明证。

  那究竟如何才算一篇好的文章?文章是由内容和形式构成,两者缺一不可。好的文章一定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出彩之处。好的文章内容应该首先是真实。言由心生,不要写些自己都不相信的话,叙说的故事也好(除了小说、话剧),引用的材料也好,表达的感情也好,应该是真实的;其次是通达,就是讲道理,有自己的见解,能够把相关的道理说清楚,写明白;再次是恳挚,让读者信服,让读者感动;最后是能够给读者带来正面的启发,能给读者正向的引导。

  另一方面,好的内容需要有好的表现形式。文章的起码要求是达意,就是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与心里所想的一模一样,就如孔子所说的“辞达而已矣”。 这里有几个基本要求,一个是准确,就是用词不能模糊,尽量不要让读者产生歧义;第二个是简约,文章就得是把复杂的事情写得简单明了,换句话说就是“拎干货”,不要废话一大堆。要言不烦,这是至理;第三个是朴实,扭捏造作,文过饰非是写文章的大忌。过于夸大浮饰只会让读者感觉不实。除了达意以外,除了一些严肃的文章,生动性也非常重要,穿插一些感人的事例,运用一些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都可以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还有一点,好的文章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说服力,这就需要文章写作一定要看对象。文章写作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去影响他人。对象不同,文章内容深浅、形式、语气也应该有所不同。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对此有过深刻的表述 “如果我们没有学会说群众懂得的话,那么广大群众是不能领会我们的决议的,”“当你写东西或讲话的时候,始终要想到使每个普通工人都懂得,都相信你的号召,都决心跟你走。要想到你究竟为什么人写东西,向什么人讲话。”

  大致分析了文章之道,也梳理了好文章的标准,那如何才能写出好的文章?这是具体实施层面的问题。不少名家对于这一问题也做了不少探讨,但有一点看法却是惊人的相似,那就是“多读多写”。

  熟能生巧,因此多写这点好理解,那为什么还要多读?写作与读书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写作是把经过自己构思、自己组织的话写为书面形式的一种活动,其实是对思路的梳理,不仅能增进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能让思维更清晰,让思想更深刻。而读书能够开拓视野,获取知识,能促进人形成好的思路,想得头头是道才能写得头头是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其实也可以用到写作和读书关系上来。只读不写,所获取的知识混杂在头脑中,不经过写作这一个思考的过程来梳理,难以形成系统、全面、深刻的思想,只会读书越多,越发困惑。只写不读,没有新知的获取,不仅写的内容空洞无物,而且写的形式也多是口水话,长此以往,知识难得长进,写作水平也难以提高。

  多读一方面在于扩大阅读面,不要局限于专业领域;另一方面在于要会读书,独立思考,不存成见。有的书要精读,大量的书浏览便可。写作要取法乎上,所以多读一些经典好书非常有必要,尤其是可以适当读一些目前还超过自己理解能力的书。读书时,不仅在于学习书中精妙的思想、深刻的见解,更在于学习作者的写法,学习他的结构布局,论证方式,遣词造句,学习他为什么要这么写。

  这里要说到选书的一些方法,自己平日也喜欢收藏各类书籍,收藏多了便有一些心得。一般来说首先看作者是谁,一般来说书中都会有作者简介,即便没有,在百度上也应该能找得到,一些在某个领域有公允的作者所写的书可读价值比较高,比如像钱穆、许倬云、余英时等这些大师的历史著作肯定要比袁腾飞、当年明月写的一些通俗历史有价值得多。其次是看此书是“某某著”还是“某某编”,一般来说“某某编”的书往往都是大杂烩,看似无所不包,实则胡编乱凑,经常有些成功学类、心灵鸡汤类的书籍就是如此,引人眼球的书名,内容却干瘪无物。还可以看是什么出版社,好的出版社对自己出版的书是经过严格评审了的,这可以省去读者不少功夫。比如中华书局、三联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都出版的人文社科类书籍大多都是精品。此外,豆瓣网是一个不错的读书交流的地方,里面的书评中肯、客观,值得去参考一下。

  最后说到多写,首要还是在于坚持定期写,写作跟练功一样,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于这点,自己也深有体会。当有一段时间工作学习过于繁忙,或是一段时间玩耍休闲过去,想写文章时就会感觉毫无灵感,憋着写不出来,实际上就是生疏了。万事开头难,最开始写的时候是最困难的。张中行就曾建议可以从随笔乱抹开始,一开始不经意求好,反倒能克服畏难心理,而且笔随兴之所至,日久天长,就可以在无定法中领悟多种法,找到自己的文风。具体的方式,一是写日记,但是长久写下去多会成为记流水账;二是写札记,也就是平时读书阅世的所感和所思,这种方式比日记更佳,不仅增见识,而且可以练文笔。许多大学者、大作家都在这方面下过功夫,比如宋朝洪迈的《容斋随笔》、清朝顾炎武的《日知录》。

  上述说了这么多,文章之道似乎不过这几点,但是大道至简,真正要写出好的文章还得靠自己循着大道多去实践,多去意会,方能在写作上有所成就。

本文标题: 作文杂谈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658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黑书经典读后感有感能力构筑竞争读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