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格鲁夫传》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0-11-24 09:44:4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2

《安迪·格鲁夫传》是一本由理查德·泰德罗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的492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0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安迪·格鲁夫传》精选点评:●又一个年轻时经历挥之不去的犹太大佬●四百页,看累死我了●“只有偏执狂可以生存

《安迪·格鲁夫传》读后感100字

  《安迪·格鲁夫传》是一本由理查德·泰德罗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的492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0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迪·格鲁夫传》精选点评:

  ●又一个年轻时经历挥之不去的犹太大佬

  ●四百页,看累死我了

  ●“只有偏执狂可以生存”,CPU大师的纪录片。

  ●励志

  ●读到70 多页看不下去了 不知道是写作水平 还是翻译水平 比较烂

  ●好友西畴赠书。

  ●所以多留些照片是必要的,方便回忆和讲故事

  ●不少成功的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偏执。

  ●最喜欢的书中前十本。

  ●好啰嗦

  《安迪·格鲁夫传》读后感(一):翻译的不是很好,但内容还是不错的。

  感觉翻译的不是很好,在前半部分讲述格鲁夫小时候的经历时觉得还算讲的通(尽管也不是很好),但是到讲述格鲁夫离开仙童创立英特尔那部分时翻译的就很不通顺了,尤其是对于一些IT术语的翻译,实在不敢恭维。可能是译者不太熟悉这个行业吧。不过可以看得出,英文原作一定是非常细腻的,描述了作者对于格鲁夫方方面面的感受。还是值得一看的。

  《安迪·格鲁夫传》读后感(二):安迪格鲁夫与INTEL

  安迪是INTEL三巨头之一,从一个带有些许残疾的犹太移民成长为一代技术大师和管理大师,他身上散发着独特的气质,其严谨的做事风格、细致入微的管理能力、高瞻远瞩的眼光都值得我们学习。该书不仅是格鲁夫的成长史,从某种程度上也是INTEL的发家史,从一家存贮器生产商演变成当今的微处理芯片的霸主,其业务转型、商业策略、人才培养、企业文化都有其独到之处。相信喜欢花店时间阅读这本书会让你有所收获的。

  《安迪·格鲁夫传》读后感(三):商业层面以外的成功

  传记最为成功之处在于不局限谈论格鲁夫的商业成就,而是对于格鲁夫那种不服输精神的刻画。两次面对严重的疾病,格鲁夫没有听信任何专家的建议,而是自己查阅大量资料、制定治疗计划,最终竟然奇迹般的战胜了病魔。是格鲁夫让“偏执狂”这个传统上的贬义词带有了褒义的成分。如今貌似强大Intel在面临竞争对手AMD的步步进逼后已经疲态尽显,也许只有唤回格鲁夫那种不服输的精神、那种偏执狂的状态才能将Intel从官僚的泥潭中拯救出来。

  《安迪·格鲁夫传》读后感(四):Intel是一家重视运营的传统公司

  虽然Noyce是Intel名义上的创始人,但Intel并没有继承Noyce那种天马行空的性格。Intel的性格主要来自于Grove,而承载Intel这棵大树的土壤是Gordon Moore。

  oyce和硅谷是作为以IBM为代表的“公司人”文化的反面出现在美国历史上的,而Grove则把一种类似的文化带回了硅谷。实际上,Intel在性格上并不是一家以创新为核心的高技术企业,而是一家重视运营的传统公司。这一特性从它开始生产存储器就确定下来了。

  Intel从存储器转型到处理器,常常被描写成一种革命性的变革。但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转变并不是有意的,而是一种偶然的结果。微处理器仅仅是Intel的一项副业,另一项副业则是一种叫做Microma的手表。当Intel遇到日本存储器的挑战时,Grove所做仅仅是把副业提升为主业。

  当然,“仅仅”一词并不如字面意义上那么简单,Grove在这种转变中还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一是敏锐地发现了个人电脑的兴起。一个领导者不一定需要自己进行创新,但一定要具有发现创新的敏感,能够把一项创新放到整个经济和技术的大环境中加以考察。另一个则运营管理的能力,这项能力是在生产存储器时练就的,转产处理器仅仅是把它发扬光大。

  说Intel是传统企业,还有另一层次的意义,就是Intel的核心成员流动性很低——这对保持一个企业的性格和核心竞争力相当有好处。类似的,书中说Microsoft选择西雅图作为总部,也是为了降低人员的流动性。

  《安迪·格鲁夫传》读后感(五):《格鲁夫传》的若干细节

  我是翻完 《安迪·格鲁夫传(Andy Grove: The Life and Times of an American)》的,作者Richard Tedlow试图将这位前英特尔CEO还原为一个普通人,而不仅仅是一位商业领袖,但做得并不出色,显然他的写作素材更多地来自新闻报道、公司财报、格鲁夫提供的书籍、笔记等资料,而缺乏对格鲁夫家人、英特尔高层以及相关人士的深入采访(并非完全没有),这使得这本书在内容上不够生动。在我看来,假如删掉开头冗长的早年匈牙利岁月,这本书在更大的程度上接近于英特尔公司的发展史,而非格鲁夫的个人传记。

  尽管在总体上并不令人满意,不过这本书仍然提供了很多有趣的细节,列几个

  1、诺伊斯、摩尔、格鲁夫的关系

  诺伊斯(Robert Noyce)和摩尔(Gordon Moore)是英特尔的两位创始人,他们都是技术大师,诺伊斯发明了集成电路,如果不是过早去世将获得2000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摩尔提出的摩尔定律至今仍是指导半导体行业发展的金科玉律,与内敛的摩尔相比,诺伊斯无疑是半导体行业的超级明星,人们甚至有将他神秘化的倾向。格鲁夫是英特尔的第一位员工,在技术上的造诣并不亚于诺伊斯和摩尔,格鲁夫深受摩尔的影响,却一直对诺伊斯不以为然,他极少数敢于理性而直接批评诺伊斯的人。书中提到,如果诺伊斯在1970年代末想涉足英特尔的具体管理的话,格鲁夫很可能会离开英特尔,这样英特尔也将重蹈仙童(Fairchild)公司因管理混乱而失败的覆辙。

  诺伊斯和格鲁夫之间看似水火不容的关系是性格使然,两个人都是天生的领袖,热衷于成为众人瞩目的中心,碰撞因此在所难免。两个人的区别在于,诺伊斯可能更适合于充当精神领袖,制造梦想,而格鲁夫则乐于充当世俗领袖,指明道路。所幸诺伊斯认识到自己在管理能力上的不足,并于1974年起就逐渐淡出英特尔的日常管理,避免了出现格鲁夫离开的局面。

  2、Intel Inside的诞生

  1975年之前,英特尔曾经有一个名为Microma的公司,主要业务是电子手表,这是英特尔历史上惟一一次试图进入消费品领域,在经历彻底的失败之后,英特尔几乎是永远远离了消费品市场,直到“Intel Inside”的提出。准确的说,“Intel Inside”并没有改变英特尔不做消费品的传统,但缩短了英特尔与最终消费者的距离,并最终改变了英特尔在PC产业链上的地位,成为市场的主宰。

  由于美国几乎没有DIY市场,在产业链上,PC是最终产品,CPU只是PC的一个最重要的零件,英特尔面向的是PC公司,而不是最终消费者。1980年代末,英特尔在从286向386过渡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格鲁夫的技术助理Dannis Lee Carter发现原因是PC公司认为最终消费者并不关心PC的处理能力,因此大都倾向于继续使用286芯片,而不是更先进的386,英特尔必须自己走向消费者,并借通过消费者影响PC厂商的选择。英特尔制定了一个扼杀286、强推386的激进市场计划,这个在内部被强烈抨击的计划取得了成功,386很快取代286,成为市场的主流。这个计划的最终是1990年“Intel Inside”的提出,英特尔通过这个明确的标志提醒消费者CPU的升级,并给PC厂商施加使用最新的CPU的压力,英特尔因此成为整个产业链的发号施令者。

  “Intel Inside”是推动和验证摩尔定律的市场引擎,两者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Intel Inside”,摩尔定律可能早已失效了。但是批评者也常常指责是英特尔控制市场的阴谋,AMD副总法律顾问Rich Lovgen就说,英特尔没有客户,只有人质。可能英特尔确实挟持了PC厂商和消费者跟着自己的步伐走,但“Intel Inside”和摩尔定律的成功是无可置疑的。

  3、英特尔与微软的关系

  1993年6月4日,格鲁夫写信给贝瑞特(Craig Barrett)说,“上周末和盖茨同了电话,相互寒暄,威胁……他搜肠刮肚,无所不用其极,多次以各种方式威胁我,我们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攻击。”考虑到Wintel联盟的巨大成功,这样的信息让我相当意外。按照常规的思维,英特尔提供硬件,微软提供软件,“邪恶轴心”具有天衣无缝的互补性,毫无竞争关系,为什么还会互相攻击呢?答案是英特尔与微软在争夺每一台PC上的利润。

  软件和硬件的边际并非截然清晰的,在从存储芯片向CPU转变的过程中,格鲁夫就已经加强了英特尔的软件开发力量,在认识到微软windows将超越OS/2之后,格鲁夫曾计划越过与微软和平共处的边境,在CPU中集成NPS软件,以提升英特尔处理器的处理能力,这个绕开Windows、直接面向软件开发商的计划在盖茨近乎疯狂的反对下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后来英特尔的一位人士评论说,微软在发布Windows95后,就在个人电脑业占据了驾驶员的位置,而英特尔“已经从产业的发电站变成了绑在微软自行车后座上的一头猪”。Centrino可能稍稍提高了一点这头猪的智商。

  如果说英特尔确实曾觊觎过软件的地盘的话,微软则从不对硬件有过兴趣,微软只想把windows撞到PC、手机以及其他所有的智能终端中。微软确实有硬件产品,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软件都是“windows inside”,硬件不过是载体罢了,并不重要。

  4、视野的局限

  IBM曾经是科技领域无可争议的君主,整个行业都笼罩在其阴影之下,但不可思议的是蓝色巨人亲手把铁锹送给了自己的掘墓人英特尔和微软。IBM把英特尔当做一个零件供应商为其生产CPU,与微软联合开发OS/2,但忽视了微软自行开发的Windows,IBM在1982年曾持有20%的股份,也有机会持有微软30%的股份,但都放弃了,因为IBM无法看到PC的未来,最终白白葬送了本属于自己的时代。

  格鲁夫曾经预见到了CPU超过存储芯片的远景,并进而成长为半导体巨人,但格鲁夫也并无永远英明,比如在思科市值2亿美元的时候,英特尔曾计划收购思科,但并没有收购。格鲁夫1995年就计划进军互联网,雄心勃勃地投入700多人,7.5亿美元开发ProShare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但遭到失败。显然格鲁夫在面对网络时,视野并不开阔。

  而软件巨人微软面对互联网的迟钝更是广为人知,首先错过了浏览器,然后错过了搜索,虽然依靠捆绑夺回了浏览器市场,但在无法捆绑的搜索领域,微软已经找不着北,几乎无计可施,而Google似乎已经不可战胜。

  Wintel联手结束了IBM的王朝,微软超越英特尔,如今Google即将超越微软,在此过程中,无论是IBM、还是英特尔、微软都曾犯了很多重大的错误,我相信这是企业领袖视野的局限所致,无论如何,格鲁夫想到Google或者盖茨想到Facebook的点子都是不可想象的。

本文标题: 《安迪·格鲁夫传》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647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找死的兔子》读后感锦集《组织部长》读后感10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