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二十讲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 2020-11-19 08:30:4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4

《音乐二十讲》是一本由贾晓伟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354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音乐二十讲》精选点评:●应该叫作《西方音乐家二十讲》。●这...根本不能够叫做音乐二十讲好吧●我把它当成普及类书籍

音乐二十讲经典读后感有感

  《音乐二十讲》是一本由贾晓伟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354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音乐二十讲》精选点评:

  ●应该叫作《西方音乐家二十讲》。

  ●这...根本不能够叫做音乐二十讲好吧

  ●我把它当成普及类书籍阅读

  ●材料比较混杂,有些篇章确是没什么意义。音乐这玩意儿,简单了是情调,复杂了是生命宗教。竟然就是不喜欢李斯特了,至少是他的文字。

  ●有点儿费劲。。

  ●二十讲二十名音乐大师,每讲收集对此名家精彩音乐解读的二三篇文章,文章并没有列入大师的代表作赏析等,对于想听懂西方音乐的人来说,并无什么帮助。西方音乐入门者建议看《聆听音乐》这本。

  ●哈~老窜的liszt居然给schumann坦诚的评价

  ●有些部分太单薄.

  ●抄袭汇编之作

  ●听得太少,读得太少……

  《音乐二十讲》读后感(一):西方音乐家二十讲

  与其叫《音乐二十讲》,不如叫《西方音乐家二十讲》,编者收录了一些作曲家的书信、评论,以及思想家、传记作者、音乐研究者、音乐演奏家写的述评。主要是作曲家的生平和思想层面的东西,对作品的曲式分析不多。内容比较枯燥,不及肖复兴的《音乐欣赏十五讲》有趣。蒙特威尔第、亨德尔、海顿、门德尔松、布鲁克纳、比才、威尔第、罗西尼、拉威尔、普契尼、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格里格、西贝柳斯等著名作曲家都没有收录。

  莫扎特的音乐是优美、欢快的,但他本人过得并不幸福。他对自然科学、历史、其它的艺术根本不感兴趣。

  贝多芬心高气傲、愤世嫉俗,有精神洁癖。深沉的爱与轻蔑常引起他内心的冲突。他对别人骄傲,对传记谦卑。

  舒曼不去冒险探求,不去征服和创造,极力想使传记辗转于欢乐与痛苦之间纯粹是浪漫主义的情感平静下来,极力想把自己对一切奇思怪想的追求同古典的形式结合起来,他的气质恰恰不适合这种清晰严整的形式。他继承了贝多芬开辟的道路,使徒建立音乐(尤其是器乐)与诗艺和文学之间的密切联系。

  肖邦多愁善感,内心敏感到偏执。

  瓦格纳是革命者,是走向未来的先锋。

  勃拉姆斯是守旧的古典主义者,只涉足纯粹的音乐和抽象的曲式,把从贝多芬、门德尔松、舒曼那里传承下来的交响曲写到了尽头和极致。他粗鲁、严厉、脾气坏、易动怒、极端敏感、愤世嫉俗,也有慷慨大方的一面。

  理查·施特劳斯偏好将平凡的和崇高的、日常的和超凡的事物混合在一起。

  书中把《德意志安魂曲》翻译成了《德国安魂曲》。

  《音乐二十讲》读后感(二):音乐与宗教

  所谓的二十讲,差不多就是写论文时用的文献综述。比较枯燥~

  看着看着感觉可以改名叫:音乐与宗教~后面涉及得少了些,那是因为宗教本身没落了些嘛...

  他自己也说了:古典音乐的兴起,与神学关系密切。它的没落,从某种意义而言,就是与神学的告别。

  此书带来的新的认识:

  1、 贝多芬喜欢吃鱼~

  2、 舒伯特、穆索尔斯基酗酒,贝多芬不~

  3、 看了肖邦的日记,更加不喜欢他了。。。

  4、 李斯特挺博学广闻,但是写字有点啰嗦

  5、 瓦格纳和李斯特是哥俩好~(啊,原来是岳父和女婿~so那是忘年交?)

  6、 托尔斯泰在第一次见柴可夫斯基的时候说贝多芬绝无才能。

  7、 理查·斯特劳斯喜欢尼采,尼采不喜欢瓦格纳

  其实自认看过的音乐书籍并不少,但是记不住,看了跟没看样的。。。

  做了一点笔记,在豆瓣日记里面~

  http://www.douban.com/people/bunnyzizi/notes

  我的笔记当然就是我爱摘什么就摘什么~

  最喜欢尼采写反对瓦格纳那一篇,但是由于太喜欢,简直无从摘抄起,于是我就没有把它打下来,而是统统扫描下来了~~哈哈

  《音乐二十讲》读后感(三):音乐二十讲

  新华书店的音乐理论书架基本只有两种,西方古典音乐和古琴。高中时代开始听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从巴赫、莫扎特、柏辽兹、勃拉姆斯一直到德彪西。

  经常在车站看到背着小提琴的青少年,去少年宫报名音乐课的时候最火的往往也是钢琴,欧洲的古典音乐都和宗教相关联,巴赫是德国新教徒,莫扎特是天主教徒,贝多芬是基督教徒,他们创作了大量唱诗班作品,我很难相信中国的小孩能够理解内中的情感,就好像非洲人唱京剧一样难以理解。以前拉小提琴的陈美,现在弹钢琴的两位娱乐明星,除了炫技,就没有什么能打动人心的东西了。

  古典音乐兴于神学,也亡于神学。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支曲子是很神圣的,必须要跪着听。 --小泽征尔,同样的我也想把这个赞许给到久石让的阿西达卡战记。

  拉满的弓上颤动的弦啊 /月光下喧嚣的 /是你的心 /利刃上雪亮的美丽 /如刀般锋芒夺目 /是你的侧影 /你的心深藏在哀伤与仇恨下 /只为森林的精灵绽放笑容

  米良美一演唱了这段唱词,日本最著名的假声男高音,世界上目前最好的假声男高音,应该是俄罗斯的vista,据说声音最接近历史中的阉伶。阉伶出现于15世纪,兴盛于16、17世纪的歌剧,青春期少年被阉割后,音域是常人的三倍,1905年教廷废止阉伶,1922年最后一个阉伶病逝。

  中华音乐乐器很多,正统乐器就是一把古琴,上至宫廷,下至士大夫阶层,筝和琵琶是女孩家的玩意,二胡笛子难登高雅之堂,黄钟大吕用于祭祀。嵇康之广陵散,蔡琰之胡笳十八拍用的都是琴,昭君出塞弹得倒是琵琶。琴本五弦,周文王加了一弦,武王又加了一弦,就变成了现在的七弦琴,制式也不少,我买琴时在伏羲和仲尼式犹豫了会,还是选定了伏羲式。

  世俗世界听音乐往往是轮回,一会儿重金属,一会儿摇滚,这两年美国又摇回了乡村音乐,杜兰特声称要喝斯威夫特的洗脚水。而国内开始流行草根。

  唐朝乐队解散后,我就再也没有喜欢过一个乐队了。

  《音乐二十讲》读后感(四):观念下的西方音乐

  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音乐二十讲》是“观念读本”中“大家西学”系列的一种。丛书主编何怀宏在《总序》中点明了编辑的方向:“从西方经典作家那里重点选择体现在中国发生过巨大影响的西方文化核心或重要价值、又为国人文化迄今仍有所缺憾或需重新认识乃至具有某种普遍意义的主题词编辑成书。”从观念入手阅读经典是高屋建瓴的做法,同时也要求编者和读者都具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和宏观视野,这无疑与丛书的定位——“中学程度的读者就能看懂的、主要面向大学生的通识读物”有些差距,所以又要求选文避免艰深晦涩的学究气,以经典通俗为主。

  “西方音乐”是个广大的题目,贾晓伟编撰的《音乐二十讲》将切入点放在了二十位作曲家身上。“‘西方正典’意义上的音乐,从客观的意义上讲,应该是作曲家所创造的一个有血脉关系的系统,任何其他维度所建立的系统,只是这个系统的补充与辅助。”至于哪些作曲家可以入选,贾晓伟的遴选也体现出了清晰的理路:“古典音乐的兴起,与神学关系亲密。古典音乐的衰落,从某种意义而言,就是与神学的告别。”二十位作曲家以巴赫为首,他的音乐是为“最大限度地荣耀上帝”而服务;而占了四分之一强的俄罗斯作曲家如穆索尔斯基、柴可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斯特拉文斯基则是在向以东正教为核心的俄罗斯文化致敬。这本书侧重的并非对音乐本身的探讨,而将关注点放在了音乐与神学、生命哲学的互动上。

  我想,编选本书遇到的最大困难当是国内古典音乐出版物的极度局限。专业音乐出版社主攻乐谱和教材,对于不能保证销量的文化类读本没有多少热情;一般商业出版社则需迎合市场需求,更是无暇顾及古典音乐这类小众读物,至多零星出版几本大师传记、回忆录,完全不成规模。合格译者的匮缺也是出版社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音乐学院的专业人士未必精通外文,未必有晓畅的文笔;而圈外的译者则未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容易闹笑话。这种种原因导致的后果便是,我们有世界一流的音乐厅大剧院,却没有相应知识储备的支撑;有几千万琴童对着乐谱中规中矩地练习,然而却对写出那音乐的作曲家一无所知;还有一群业余音乐爱好者嗷嗷待哺,等待着那些传说中的名家著作有朝一日能被引进翻译。由于音乐文化类书籍的稀缺,大多数人对于西方音乐的观念停留在一种极其模糊的状态上,作曲家似乎千人一面,不是天才就是伟人,搞不清楚音乐中各风格流派的区别,遑论内化于音乐的大文化的差异。

  面对此种尴尬情境,《音乐二十讲》仍旧尝试着对现有的音乐译文进行了一次点睛式的总结,在介绍西方观念的同时,也对我们既有的观念有所匡正。该书所选的音乐文献分为三类,一种是作曲家本人的书信等一手材料,如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的书信、柏辽兹的回忆录;一种是同时代人之间的互相评论,如尼采对瓦格纳的攻击、李斯特为舒曼的辩护;一种是思想家、传记作者、音乐研究者对作曲家及其作品的评述,如汉斯·昆对莫扎特的分析、罗曼·罗兰对贝多芬的激情描述。有心的读者顺着书后的《选文书目》按图索骥,自然会有所获益。

  开篇第一讲巴赫,选的是保罗·亨利·朗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这部120万字的鸿篇巨制曾以《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的节选本形式在中国的爱乐者中流传,后来由贵州人民出版社推出了全译本,译者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都是音乐领域的翻译大家。记得当年激动之余我直奔上海音乐学院找到杨燕迪教授的办公室,迫切地想听听他的见解。他这样说道:“这本书是为知识分子写的,所以有一个特点,就是没谱例,避免使人产生隔阂感。做到没有谱例讲清音乐是很困难的,当然作者完成得很好。另外,题目本身就点名了作者的写作思路、用意——即西方文明中的音乐,显然把音乐放到文明进程中去,把音乐当作文明、文化的一分子。一般来说在音乐学院讲述的都是风格史,更多讲的是音乐本体的演进,包括体裁的演进、语言的演进、作曲家个人风格的演进这些形式上较规律的东西。这本书是所谓的文化史写法,从时代精神的思路去写音乐,当然这种思路现在有学者反驳,但我认为仍不失为一种非常好的思维方式……作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史学家,他把史料彻底吃透了,再吐出来,根本不罗列,马上进入中心,游刃有余,见解又极有见地。的确是大手笔。”可以说,《西方文明中的音乐》是知识分子、文人爱乐者的福音。

  第二讲莫扎特,贾晓伟选的是莫扎特的几封书信以及现代基督新教神学泰斗卡尔·巴特在莫扎特诞辰二百周年时写的随笔和现代天主教神学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汉斯·昆在莫扎特忌辰二百周年时写的研究论文。后两篇作品都是神学思想家以自己的思想诠释莫扎特的成果,也是莫扎特音乐的影响史在神学中的反映。莫扎特是一个眷恋尘世享乐的天才,但作为天主教徒他又被冠以“上帝的宠儿”之名,他的作品究竟是“人性的”还是“神性的”,西方学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缺乏宗教背景的国人对于这样的话题自然没有资格下断语,但是通过阅读这两篇作品起码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莫扎特效应”等快餐文化外的更深刻的视角。

  第八讲的瓦格纳、第九讲的李斯特和第十讲的勃拉姆斯是息息相关的,这时拿起三联书店出版的《伟大作曲家的生活》和《音乐逸事》对着读会十分有趣。瓦格纳是李斯特的女婿,他心底里看不起这位处世滑头且只懂得炫技的老丈人,却又不得不仰仗他的提携;勃拉姆斯第一次听李斯特演奏时在座位上睡着了;瓦格纳和勃拉姆斯各有一堆拥护者,不遗余力地攻击对方,这其中有一位名指挥汉斯·冯·彪罗,他本是“瓦格纳分子”,结果在被瓦格纳偷走了老婆之后便转而拥戴勃拉姆斯去了。

  勃拉姆斯这一讲正是选自《伟大作曲家的生活》,其作者是《纽约时报》的已故乐评家哈罗尔德·勋伯格,他善于通过勾勒作曲家的生平为读者提供一种进入其作品的门径,这种风格影响了许多乐评家,英国人诺曼·莱布雷希特就是其中一位。《音乐逸事》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勋伯格的致意,如果说勋伯格谈论作曲家、表演艺术家生平的文章是一块块美味的蛋糕,《音乐逸事》中的小片断就是蛋糕上的樱桃。

  最后还是回到《音乐二十讲》,李斯特固然滑头,但他在《论艺术家的地位》一文中提出的“艺术家”和“匠人”之区别已经足以令他不朽:“艺术家和匠人这两个词几乎毋庸解释。道义上的奉献,对人类进步的揭示,为了既定目标而不惜遭到嘲笑和嫉妒,付出最痛苦的牺牲和忍受贫穷,这就是任何时代真正艺术家的遗产。而对我们称之为匠人的人,我们则不需要为他们而特别感到不安。为了充实他那至高无上的自我,日常的琐事、对虚荣心和小宗派可怜的满足,这些对他们就已足矣。他们高谈阔论、挣钱、让人大加赞扬。观众有时便是受其愚弄的一部分人,这就是他们所干的。”李斯特不愧是文章大家,时间并没有消解他的文字的力量。是“艺术家”还是“匠人”,在今天的古典音乐行业仍是突出的问题,可惜的是,艺术家越来越少,匠人却越来越多了。

  http://artcenter.blogcn.com/diary,12876605.shtml

本文标题: 音乐二十讲经典读后感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627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有缘千年来相会(上下)读后感1000字凤舞大清Ⅱ读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