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谈话录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 2020-11-13 13:20:2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0

《许倬云谈话录》是一本由许倬云口述李怀宇撰写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6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许倬云谈话录》精选点评:●对苏州十分向往●历史很有意思,尤其是民国到49之间,大家或是朋友,或是

许倬云谈话录经典读后感有感

  《许倬云谈话录》是一本由许倬云口述 / 李怀宇撰写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6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许倬云谈话录》精选点评:

  ●对苏州十分向往

  ●历史很有意思,尤其是民国到49之间,大家或是朋友,或是同学,特殊的年代,选择不同,命运不同。台湾的学术圈子又很小,大家不免抬头不见低头见,同样的人在不同人的笔下有不同的评价,比如殷海光,王浩。历史是个多棱镜,身在其中的他们看到的是自己的那一面。

  ●只有人类社会全体和个别的个人,具有真实的存在意义。

  ●: K825.81/3721

  ●小波说,“我的老师学问很大,但很天真。”

  ●殷海光陪我去看他,他就说:“许先生,我们的路子不一样的,我是另外一条路。”他跟我说这句话,意思是关门不谈,至此为止。他清楚得很,聪明人。他身体的确真好,那时候我见他的时候,我三十多岁,他五十来岁,身体健康的情形如同二十来岁。20190707 殷海光对传统的改变,缘于周德伟。20200903

  ●讲建国前的那一段,读来尤其动容。简简单单的一句“张爱玲的小说还敢存在”,直到现在才突然有所会意了。还有这两天又反反复复地在想,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

  ●刚才标记错书了……韬奋图书中心站着读完。印象最深的就是涉及李敖那一部分。果不其然不久他就被李敖告倒了XDDDDD

  ●大师的回忆,云淡风轻

  ●世界关上你的门 定有扇窗早已打开 你需要的 就是随着自己的心 找到自己的窗 观望窗外的世界 印刻在后人的墙上

  《许倬云谈话录》读后感(一):许倬云向李敖道歉了~

  引自TVBS報導

  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chen198720191209193844

  作家李敖控告中研院院士許倬雲加重誹謗,原因是在年初出版的「許倬雲談話錄」中,寫道李敖在台大歷史所時期偷書說謊,所以最後才沒畢業。不過許倬雲後來解釋,這是口述的「整理過程」出現瑕疵,一度希望出版社把書追回。而台北地檢署檢察官認定許倬雲沒有犯意,不予起訴,當然這個結論,讓李敖不能接受,說明將向監察院檢舉檢察官失職。

  這一本「許倬雲談話錄」,紀錄中研院院士許倬雲過去80年的人生點滴,部分文字,卻意外掀起作家李敖和許倬雲間的官司糾紛。書中寫到「我跟李敖之間很不愉快,因為他說謊、偷書…等到李敖要畢業時,我不蓋章,所以他沒畢業」。

  李敖說,這和事實大相逕庭,控告許倬雲加重誹謗。作家李敖:「在台大唸了研究所以後,我寫文章罵了台灣大學校長,罵了台灣大學文學院院長,我不願意看到這些老師,所以我就自動休學,休學後1年,我就自動退學了。」

  原來許倬雲擔任台大歷史系副教授時期,李敖剛好是台大歷史所的學生,但李敖堅持自己沒偷書,更說明許倬雲當時不是系主任,沒有權限讓學生不畢業,書本內容子虛烏有。

  而針對許倬雲回應,是在整理口述的「記錄過程」時出差錯,檢察官也認為許倬雲沒犯意不起訴,李敖不能接受。李敖:「如果他們覺得自己不妥,或是要懺悔或是要補救,那為什麼現在還在賣呢,所以我對檢察官林楨瑩,覺得非常離譜,只好請她到監察院走走。」

  許倬雲曾說明,當他發現成書和口述內容不合,曾立刻通知出版社把書下架,也希望把涉及李敖的內容,全數刪除,並沒有刻意誹謗,不過一本談話錄,內容出現爭議,雙方對簿公堂,惹出不少枝節。

  《许倬云谈话录》读后感(二):读许倬云二书小感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到,研究中国历史,需常读通史,也需多从不同角度写通史。当只是读完《万古江河》的时候,该书令人最为深刻的印象就是从亚洲和世界版图理解中国通史的眼光。但是,当又紧接着一口气看完《许倬云谈话录》以后,我的感慨却复杂了很多。

  “中年多隐痛,垂老淡虚名”,这是本书中引述聂绀弩的一句诗,但我却相信它大可作为许倬云自己人生回望的淡定。《谈话录》中,许氏品评人物,追怀往事,议论天下,给人信手拈来,举重若轻的感觉。若不知许倬云是什么人,也不知道他议论的都是些什么人,说不定你还会觉得那些故事太稀松平常。年龄可以让人世故,但不足以让人傲世;经验亦可令人持重,但未必使人超然。“隐痛”者,痛却隐之不发,决绝而自省者,方能抵彼境。许倬云历国家、民族、政治、宗教,甚至身体缺陷苦难种种,但在书中每张照片里都笑容灿烂或者目光炯炯,真是诗中人!羡慕!羡慕!

  书中又有引庄子句云“不为无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人生无赖,凡人或可以此推托。但是,大师们却从别处做起文章:小说、戏曲、诗歌、新闻,甚至俗务琐事、人际关系,皆有乐趣,皆有学问。相通处,风生水起,恰如“百花错拳”;动情之时,又悲从中来,一句“李龟年”穿越了多少时代的酸楚。徐倬云叹息中国至今把科学当宗教,而不知科学其实就是永不满意的求知。如是宗教,便有守恒某处的绝对真理,除此之外,皆为“无益”之事;若为求知,则是无所不可的思考,“有涯之生”,何处“无益”?我以为,此科学之观点妙极!妙极!

  徐倬云又感叹陈寅恪何尝悲柳如是,但悲自己之不幸。读《谈话录》,再思《江河》,这又何尝只是纸上历史的推演!许氏家族,先历外不能御侮,再遇兄弟阋于墙内,最终流落四海,在其眼中,国家之不可依靠,已远非“覆巢之下”,其甚至为“挟天子以令”的工具,而这所谓的“天子”便是民族主义。中国的“士”从来就独立在国家概念之外,孟子有言“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然而,许倬云走得比这还要远:除“最大的全人类和最小的个人”,其余皆空;故而“不能盲目地爱国”,却需“发愿关怀全世界的人类跟个别人的尊严”。我质疑这实践的方式,但膺服这种宽广的心态,更理解这后面“国之不国”的个人经历的投射。历史从来就不是一种事实,它只是叙述者的观念。所以,钱穆会说,通史可以反复写:各言其志而已。

  读史书的乐趣,初在事实精彩跌宕,远在小说之上,想象之外;然后,反复钩沉之中,往往就可于古人身上寻见自己的影子,喜怒哀乐,一颦一笑,古人或可成知己;再然后,幡然而悟,史家之言大多其实是史家本人心事,而以曲笔藉他人故事说道。当此时,若寻来史家生平来看,其经历或者志向,欲言而不得直言,一腔幽怨予人所感所叹,更当甚于古人!最后,读书人终于把自己完全寄怀在这历史叙述者自身的历史和笔下的历史中,生活里他便真的不再孤独。于我而言,这确是读史真正的大乐趣!

  人生若寄。然而,人生亦需有所寄。所以,生活于我,大约还算是慷慨的吧。

  《许倬云谈话录》读后感(三):变是人类历史上最不变的“常态”

  变是人类历史上最不变的“常态”

  —《许倬云谈话录》读后

  由于今早没有带伞,中午下了大雨,被困图书馆,于是下个决心,干脆在图书馆坐枯禅看一天的书吧。虽然有些打乱计划,但是还是把之前想看的《许倬云谈话录》提前看完了。

  老实说,之前对于许先生不是那熟悉,甚至有一段时间闹出将许先生与何炳棣先生弄混淆这样的笑话,自嘲是缘于自己的史学根基太弱的缘故。今天有幸拜读有关许先生的大作,虽然只是谈话录的形式,但是该书却可以当做许先生的一本个人自传,对许先生也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在书中,许先生回顾了自己的一生的求学经历与治学经历,书中涉及了现今台湾与国外史学界的交流情况,我们通过该本书可以看到一个时间跨度几十年,空间跨度几百万公里的一个学术交流史,书中所涉及的大家都是闻名遐迩的大人物,同时,晚学后辈对当今史学界研究人物的无知也可以通过该本书来补充。的而许先生又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大史学家,其一身以“旁观者”的身份时刻注视着两岸的时局(旁观者身份的得来在许先生看来是由于自己残疾的结果得以从小到大作为旁观者观察世间),并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我们还可以将该本书作为半个世纪以来两岸时局的见证。

  抛开许先生的学术思想而言,我们在本书中还可以看到许先生的个人对全人类的关怀。许先生在上篇的题记中说道自己到了五十岁才明白不能盲目地爱国,他发愿关怀全世界的人类跟个别人的尊严。只有人类社会全体和个别的个人,具有真实的存在意义,国和族,及各种共同体,都是经常变动的,不是真实的存在。而且他认为,变是人类历史上最不变的“常态”,通古今之变后关怀的是全人类与个人的尊严。他虽然对于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思想失望,认为马克思主义最大的毛病是锁定了生产力作为生产工具,锁定生产力做主变力。认为没有永远主变的因素。 但他还是对马克思所描绘的那种没有国家没有压迫的社会充满向往之情。在以上思想的支撑下,许先生进一步提出,他到了五十岁之后真正理解到人间多少罪恶是以国家的名义在进行,认为废除国家的管理方式,或者可以推行社区管理的方式。

  书中也讲述了许多许先生与众多学者交流的故事,其中,余英时,王赓武与他都是同是1930年生人,还有傅斯年,王世杰,李济之,沈刚伯,张光直,殷海光,张灏,林毓生,王汎森,陈永发,还有李亦园等等,以及他最得意的门生—王小波的回忆,还有对于很提携他的钱思亮校长,王世杰等先辈的回忆,当然他对于李敖的评论也加深了我对李敖的认识,使我更加厌恶李氏。他敢于直言,这里说的是他对于他人的看法从不保留,在书中都有体现,比如对余英时,张灏,林毓生的褒扬之情,认为他们都是“刺猬”,能够对于一个问题不断专研,而他是“狐狸”,什么都看,什么都研究。同时,许先生特别开出一篇来回忆傅斯年,他说,傅斯年“能做研究,能演讲,能办行政,能跟人来往处理各种事件,真是全才。他办行政,权术也会玩点,不是那么单纯的人。可惜天不假年,未尽其才” 以及澄清了一些之前的认识,表达了对傅斯年的崇敬之情。当然他也零零散散的回忆了其他的许多人,多是直言不讳,使我们对他们形成另一面的认识。

  我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经历是无限的,可以“活到老学到老”,就像许先生所说:“我学了一辈子的目标就是不糊涂,而不糊涂并不是聪明,是自己不蒙蔽自己,不欺骗自己。” 因此,“变是人类历史上最不变的“‘常态’”,我们因时刻鞭策自己,多角度的看问题,尽量不糊涂。

  最后对于该书的记录者李怀宇,他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无形文化的抢救者,他经常性的奔波与两岸三地采访各方面的大学者,尤其是那些年长的学者,对于李怀宇,我觉得这份精神很高尚!很值得敬佩!

  《许倬云谈话录》读后感(四):《许倬云谈话录》:我在人间,人间在我

  《许倬云谈话录》:我在人间,人间在我

  出生于1930年的历史学家许倬云,德高望重,乃现今华人知识界的耆宿,著作等身,百尺楼台之学问,积多年之功力,即便是寻常话语,亦潜蕴“正果修就”而睿智阅世的从容之气。全祖望《梨洲先生<思旧录>序》谓:“文章之事,不特藉山川之助,亦赖一时人物以玉成。”可拿来瞻誉许倬云之言谈文论。生活在一个大转折的时代,从小见识各种非同寻常之人、非同寻常之事,眼界奇高,识力与技术自然也不同寻常。许倬云,在比自己小46岁的李怀宇面前,叙述生平,追怀朋好,杂糅见闻。谈话间,人事世事,犹如鱼跃鸢飞。一位是刚过而立之年的青年,一位是阅尽沧桑的老人,前者用心倾听,后者尽兴而谈,于是那些被过往的时间置于幽暗中的事物,由微明而逐渐鲜明,纷至沓来,葳蕤乃至馥郁。

  许倬云的学思历程跨过了许多学科,包括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等。他说我不在乎做大师,我看见好的就拿,我一直是开放的,这是性格问题。特别是考古,许倬云有话曰:“我说句狂妄的话,在大陆我丢不了,到任何穷乡僻壤,只要有考古的单位在那里,我一进去准有饭吃。因为考古界的人都知道我,许多人和我是朋友。”若借用柏林的“刺猬与狐狸”之喻,许倬云就是那种知道许多事的狐狸型学者,兴趣广泛、读书博杂,治史也大气,扛得起大题目。断层切面,这是许倬云做学问的习惯,以文化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政治系统建立四面四角的立体型,将历史从时间线上切成段后,比较研究。历史永远在变,人间不变的事情就是变。许倬云认为,研究历史之人,所用方法各异,真正有价值的,是蕴藏在方法中那种不断探索前进的理智。即便是已享誉中外的《西周史》,许倬云也遗憾自己当时未论及大诸侯,而使该书没有和接下去的春秋史接轨。只是时过境迁,自己治学已不想回到古代,更关心现时的世界,最想写的是21世纪大转变的问题。

  做通史研究,是治史学人普遍的心愿。许倬云70多岁,才做出一部类似通史的通俗著作《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开展与转折》,以世界为背景,不写政治、战争、制度、帝王将相,只写老百姓。狠了心,要大家明白,只有人类社会和个别的个人,具有真实的存在意义,国和族,及各种共同体,都是经常变动的,不是真实的存在。从近代学术史看,做叙述性通史的历史学家不多,寥寥几个,其中还有意识形态作祟,即便是钱穆,也有爱国主义史观限定。陈寅恪傅斯年两位大师,则一个因眼疾,一个因行政琐事缠身,皆未完成做通史的心愿。《万古江河》是许倬云抢在无人地带打下的活水井,等待后人继续打出一片天地来。但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这部通俗性的通史,有着巨大的意义,因为我们读了太多因意识形态宣传而布满迷津的历史,连最切近的半个世纪的历史,都是断节开裂的。

  在自己安身立业的学术园辛勤耕耘之外,倬云始终不失观察世界和判断世界的热情。留学芝加哥大学期间,一边接受严格的学术训练,一边热心参加民权活动,美国大选之时,和同学一起监督投票,到黑人社区解释他们的权利。中年砥砺,回到国民党一党专制的台湾,俗务纠缠,人心叵测,风波险恶,在台大历史系和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这两大现代学术机构中,他既是行政健将,又是学术新星,心怀自由主义思想而身处极权体制,周旋应付之辛苦,一言难受。四十岁重去美国,致力于专业研究,心系台湾的民主开放,当《中国时报》和《联合报》不断扩大言论尺度,积极引入自由知识分子的文稿时,兴奋的许倬云,采取了一种有趣的投稿方式,半小时想好腹稿,再通过电话念给编辑,编辑回念文稿,改动几个字就上报。在台湾的改革开放时期,身在美国的他花了很大力气参与民主自由的舆论鼓吹工作,所作之文,编集成册,《依仗听江声》、《江渚候潮汐》、《江心现明月》、《江口望海潮》,几乎可以排列出台湾近代发展的线索。《中国时报》和《联合报》因其强大的新闻舆论监督力量,其领导人被邀至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做中常委,获得了发言权。许倬云至今非常佩服蒋经国,称他为“一位有弹性的人物”。而许倬云被人称为台湾改革的幕后推手。许倬云说,我非常怀念那个时代。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匹兹堡大学名誉教授,是许倬云现在的名号。又因台湾《中国时报》创办人余纪忠生前之托,帮助南京大学推动高等研究院,现在三地奔走。许倬云说自己到五十岁才把自己的爱国思想摆在一边,发愿关怀全世界的人类跟个别人的尊严。在抗战时期,中国人的爱国情绪是被日本人打出来的,后来的执政者一直想借此情绪的力道,巩固自己的政权,却拉扯出很多阴暗的故事。人间多少罪恶是以国家之名在进行。历史往往在走完一步之后才警觉前一步的浅薄,没有一部完美的政治制度,可以保证一个国家每走一步都保证正确且充分正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自我期许,在许倬云身上很是浓厚。他到了晚年,毫无“游仙”之意,伊拉克战争、陈水扁事件、中国教育、民主自由,对周遭世界的事务,他不惮于表达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即便没有全然的把握。

  “从这个微型世界中,就像从一个典范中,他了解到什么才是整个人世间必不可少的东西。”这段话是阿伦特用来描述雅斯贝斯夫妇的。与孙曼丽的婚姻,也让许倬云有类似感受,他说,没有她,我不能过日子。世间何物似情浓,孙曼丽一辈子照顾丈夫,任劳任怨,张允和把她看做是“慧眼识英雄”的奇女子,在孙曼丽自己看来,则只是自己在爱一个人时做的事情。于人世间有一灵魂伴侣,相契相合,相濡以沫,在惊涛骇浪中,在暴风雨之夜,仍因相依相偎而拥有豪奢的喜悦。真挚而坚定的感情,往往可以带给一个人,生的宁静与欣悦,许倬云多次表达对自己爱人的感激,在人世有这样的感情基调,为学术的一生得以有坚实的步伐。

  反省自己一辈子学术研究,许倬云给自己冠之以“旁观者”之名,终身残疾的他,从幼时见人奔跑跳跃、游戏玩耍,到目睹战火死亡而起悲苦之思,又及成年时见人于政治漩涡中挣扎彷徨至淹没于狂澜,人世的悲喜剧乃至小闹剧,在他眼前有洪波涌起之势,又有烟消云散之景,他则始终都如坐在一边的目击者而非亲历者。许倬云读北岛《青灯》有感作诗,其中一句是:人间在我,我在人间。耄耋之年,回顾述说生命史、学术历程,他少有筚路蓝缕、发凡起例的艰辛情愫,多的是对自己个人生命际遇的种种感恩,对人世和生命充满了敬畏与悲悯。

  在公共空间言论较为活跃的人中,露才扬己,沉厚不足,刻峭寡合其实不谙世务,为数不少。能听到许倬云的声音,稳重、沉厚,为我辈之幸事。李怀宇大概是迷上了这样的声音,多次拜访许倬云,而终成此书。小辈拜访长辈,多作仰头探询状,不免多问这个那个你怎么看,欲借其智识,以助自己观察世界理解世情。李怀宇也有这个倾向,不过毕竟是中年之人,较为克制,备了功课问问题,小而精,意在起传承起合之功,使得许倬云能信马由缰,侃侃而谈而顺理成章。每一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一部人生正剧。即便在浩漫的历史长河中,只如细浪微澜,自有其价值,无需旁人多加窥探。许倬云的这一部,也是如此。后生小子,热情寻探前辈耆宿的来路,感慨唏嘘过后,自己的世界还待自己去理解,自己的路仍然要往前踏行。

  成稿于10-01-24

本文标题: 许倬云谈话录经典读后感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599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鬼燈之島(1)》读后感100字《欧·亨利短篇小说集》读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