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时期的中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 2020-11-10 18:27:1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3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是一本由城山智子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5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大萧条时期的中国》精选点评:●一本非常规范的书,没有特别的新意,但胜在材料详细吧●如今真的是昨日重现啊!正在经历萧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是一本由城山智子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5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精选点评:

  ●一本非常规范的书,没有特别的新意,但胜在材料详细吧

  ●如今真的是昨日重现啊!正在经历萧条时代无疑了……

  ●读的第一本经济史专著……

  ●中国第一次改革开放

  ●看了导论,结论和每章小结。观点还是比较明确的。

  ●应该叫大萧条时期的中国经济,副标题应该是以长三角为主。关于世界经济对于内地中国的冲击,以及中国在日美英三国之间的不断摇摆分析较深。但毕竟对中国内部在财政决定上的犹豫徘徊乃至于冲突斗争表现缺乏。

  ● 佩服作者对于异国的经济了解的深度,内容翔实有理有据,简明可信的结论 深入浅出的解释那段特殊时期的中国经济 能启发读者——经济是个相对的东西 不是分析几下就能揭示出各方关系的

  ●通往币制改革的道路

  ●这本书都能打五星四星以下的人脑子是进水了吗?!

  ●功底不错。大半本在讲货币问题。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读后感(一):一处勘误

  本书中译本第29页出现一处误译,误将表示白银“纯度”的“fine”理解为金衡盎司,感谢@kang兄指出。这部分原不是我翻的,但我作为合作译者还是向读者表示歉意;更正见下图(不足140字……再来)本书中译本第29页出现一处误译,误将表示白银“纯度”的“fine”理解为金衡盎司,感谢@kang兄指出。这部分原不是我翻的,但我作为合作译者还是向读者表示歉意;更正见下图: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读后感(二):近代史上的货币改革

  拓宽历史的界限一直是历史学家赋予历史著作公共性的重要主旨,特别是当整个世界依旧处于危机动荡与变革之际时,历史著作“鉴往知今”的意义也更显得有价值。当国人依旧在热衷讨论近三十年以来所谓“中国模式”优与劣的纷争困扰时,历史学家则已然分析二十世纪之与中国历史之间的互动过程,并以客观中立的方式解读。

  城山智子的《大萧条事情的中国》把我们的视界拓展到了八十年之前。这位在哈佛接受东亚研究训练的日籍学者试图通过国际金融和国家—地方层面的政治经济学的双重分析模式,考察了1930年代席卷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在何种层面上,对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影响。

  本书的整体框架可以说依旧延续了所谓的哈佛费正清学派的典型路数,即所谓的“冲击—反应”模式: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是中国不断在西方力量的冲击之下自我适应西方秩序的渐进过程,例如本书上编部分所讨论的西方金融体系在中国沿岸地区的确立以及和中国现代工业体系的代表纺织业之间的依存关系,并进而指出这种体系因为白银货币的脆弱性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困扰。

  下编部分是全书的重点分析所在。1931年世界各大国因大萧条的严重困扰而纷纷放弃延续百年之久的金本位体系而放任货币流动,中国脆弱的银元体系陷入迅速升值和大量外流的困境,实业界面临国际贸易逆差和国内通货紧缩的窘境,农村的信用体系濒临崩溃。年轻的南京政府面临着经济破产的巨大风险。

  值得庆幸的是,当时的中国拥有一批堪称最有才华的银行家和政治家。以陈光甫和宋子文为代表的精英意识到货币改革对于拯救经济的巨大作用,决定以改银元为发行法币,摆脱货币政策上的劣势。这也许是当时决策者们“最不坏的选择。”

  城山智子认为,以弱势政府形象出现的民国政府在货币改革中的作为值得肯定。中国政府非常清楚列强对于货币改革的利益之争,她通过一系列的成功运作,利用列强之间的冲突使自己在政治和经济上跟任何货币挂钩,从而避免了可能存在的列强间的政治对抗,也持续了中国经济向世界开放的历程进程。在这一点上,作者所运用的经济分析理论突破了费正清模式,更强调了中国经济与决策自主性意识的增长。1935年法币改革的初步成果,成为20世纪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接轨并行当中不可忽视的一次里程碑,尽管这其中的代价和屈辱,已是当下的国人所无法体验的。

  作为多学科研究的成果,作者着力想为我们织铺一副宏大而有缜密的历史画卷,但以货币政策-经济结构的模式论述1930年代的币制改革仍显单薄。彼时中国周边复杂的地缘政治情况是我们当下的读者所难以想象的。例如日本政府曾直接介入对中国白银武装走私的牟利行动。这种举动直接刺激了国民政府采取改革的决心,而作者似乎并没有考察这方面的史料;而对中国学者研究法币改革的成果,也无深入的涉猎,这使得本书的立意虽高,但落脚点未免薄弱,无法给人以新的启迪。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读后感(三):晚清民国败在过于开放和现代化

  要理解中国货币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关键在于:对于金本位制国家,白银只是商品,而对于中国,它是通货。同时,国内货币体系和国际白银贸易之间缺乏政府监管的屏障。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由于多数国家采取金本位导致全球白银持续贬值,由此带来的汇率下降和物价微涨促进了中国的出口,继而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作者认为这一背景对于中国早期工业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当经济大危机蔓延到世界许多地区,各国政府开始出现对经济全球化的强烈不满,接踵而至的便是政府转向更严厉的保护主义政策。结果,维系国际物流、资本和劳动力流动的体系受到严重干扰。中国无法免于国际金融机制的脆弱及别国政府致力于提振本国经济的外部影响。不过,由于在金本位占统治地位的国际货币体系里,中国是唯一的银本位国家,中国经济受到的外部冲击及其反应都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国家。

  1929至1931年,世界多数地方正遭受严重通货紧缩的时候,只有银本位的中国没有经历大规模的物价下跌。因为银价相对金本位货币严重下降,使中国避免了大萧条最初两年的不利影响。然而,1931年9月以后,多数国家因经济危机冲击而放弃金本位并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应对危机,各国从金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纷纷脱离给处于银本位的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仍坚持银本位的中国顿时陷入白银急剧升值随之白银大量外流、国际贸易逆差和国内通货紧缩的境地中,中国城市工业部门和农村农业部门也因而出现严重的危机。1934年6月美国通过了《白银收购法案》,进一步加剧银价,进一步加剧银价上涨,造成大量白银流出中国。中国陷入了严重的通货紧缩之中,而此时世界其他地方的经济却在复苏。

  为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政府令人瞩目地调整了其市场政策,从“放任政策”转向积极干预。面对凋敝的农村经济和萎缩的城市工业,无论是政府改良农业品种、提供信贷支持,还是调整关税、禁止白银出口,都起不到根本的作用。无奈之下,政府选择了彻底整顿货币体系,脱离银本位,发行法币,实行管理汇兑制度。国民政府向美国出售白银,获取外汇作储备金,改革币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于汇率的稳定,物价逐渐上升,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经济都有了极大的好转。

  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极为有限的,放弃银本位、重建货币体制虽然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扭转了经济颓势,却使得政府的经济政策失去了自主性。虽然公众很快接受了法币,但内心之中还是潜藏着对政府的不信任,一旦汇率波动,就会抛售中国元、换取外汇。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资本外逃的现象,政府需要手握大量的外汇储备,始终保持法币对外汇的无限汇兑。当政府想要扩大货币发行量、增发债券,为城市、农村各经济部门投入财政支持的时候,都要力图避免财政支出过大而引起的法币汇率波动,这就无形之中制约了政府财政政策的自主性。因此,只要为了维持通货价值,政府不能自由或过量地发行纸币和债券。只要国内的货币体系还跟国际货币体系相挂钩,政府就不能自由地制定独立的经济政策。国民政府虽然扭转了经济颓势,却丧失了对经济部门的扶持与控制。

  当世界各国都限制外汇流通、筑起贸易壁垒,保护本国经济时,南京国民政府却表现出更开放、更世界化的姿态。政府无法采取类似管制外汇交易的政策,因为这会立即引起公众对政府操纵新货币体系的怀疑。当全面抗战爆发,国民政府内迁,军费开支巨大,而又丧失财政来源,不得不增发钞票时,政府再也无法维持现有的汇率,通货膨胀日渐失控,最终削弱了国民政府的政治合法性。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读后感(四):白银、蚕茧,开放、轮回

  对于我来说,从1911年到1949年这段历史是极其模糊的。表面上来看,这一段历史我们接触得最多,然而看到的历史史料来源却最为单向。我们对于这段历史中一些并不重要也许只是虚构的细节,可以了解得相当详细,甚至能够在你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至死这样的记忆都会折磨着你;另一方面,这段历史时期又有很多则不为我们所知,有时这些缺失的内容,恰恰是构成这段历史最为重要的方面。我们所读到的这段历史,只是一部残缺的历史,它只有一些重要或者根本不重要的历史事件,让人无法了解到历史的全景。

  不仅是1911年至1949年的这段历史如此,近代的历史差不多也如是。情况也许只是稍好一些,恐怕我们能够真正面对开放的史料,能够全面了解的历史就只有古代史了。因为整个中国的近现代史,差不多与政治紧密相联,自然也为政治所左右。至于1949年之后的历史,我一般不将他们当成历史,而是看成了现实,毕竟这种现实还在继续,参与这段历史的人仍然在世,甚至连我们这些读者本身,亦亲身经历过其中许多的事件,想以一本历史书籍来改变我们对于这段时期的看法,其实并不容易。因此,我近来读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一般倾向于读国外学者所著述的,不仅在于他们不同的研究视角,更在于他们对于历史的研究不会有所缺失,不会有意地去遮掩历史的真实。当然,并非说国外研究者的著作没有偏见,没有政治的影响,至少他们会给我们提供另外一种关于历史的叙述。

  这本由城山智子女士所著的《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就是这样一本弥补我知识不足的著作。之所以读这本书,就在于其书名吸引了我。我书读得不多,而大萧条时期关于中国经济的知识,我了解得更少。在我过去所读的历史书籍中,关于这段时期的印象就是几次暴动几次屠杀、井冈山上的几次反围剿及长征,还有就是日本的侵华。当时的经济情况呢,老百姓的生活呢,则一概厥如。其实,中国在上个世纪前半叶,与世界的联系远比后半叶紧密,当时影响了全世界的大萧条,不可能没有波及到中国,也不可能不会影响到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我们许多讲述那段历史的书籍,有些过于政治化,只专注于国共之间的斗争,关注于当时的民族矛盾,而忽视当时社会的其他形态,忽视了其他推动着中国历史发展的因素。国共与中日之争在当时虽然重要,但并非历史的全部。

  城山智子在书中首先谈到了白银,她认为白银价格的变动,是中国当时经济走向最为主要的因素。白银也一直是我所关心的话题,中国的经济与白银有着太大的关联,恐怕这种关联度世界少有。我在写《货币贵族》的读书札记时曾写过这么一段话:中国近代的贸易日增,我们出口的是丝绸茶叶瓷器等,而进口的则多是白银(鸦片战争前后,情形有所变化)。大量白银的流入,会否造成中国硬通货的泛滥?特别是墨西哥鹰洋的流行,会否冲击中国现有的货币体制?再联系到当时美国货币体制的变迁,银本位的退出,这种变化对于中国经济有无影响?《大萧条时期的中国》一书就解答了我的很多疑问。

  中国是个银本位的国家,这在世界上都比较少有,且银本位一直持续到了三十年代,也就是本书所探究的大萧条时期。直到此时,中国亦没有中央银行,货币由许多银行来发行。此前,美国等国家刚刚取消了金本位。银在中国是硬通货,但在其他国家却只是普通的商品。在中国废除银本位之前,银的价格在国际上波动很大。当时中国的经济相比现在,也算是相当国际化了,自然也深受影响。一是白银价格的差异有着套利的空间,对于别国来说流进流出的只是商品,而对中国来说则是通货;二是白银在国际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也影响着中国商品的进出口,并影响着中国整体的经济。废除银本位重建中国的货币体系已成必然,1932年中国发行法币,并与美元挂钩,白银在中国一统天下的地位正式终结。从作者的分析来看,此项政策对于中国当时经济的促进作用还是很明显的,中国经济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在中国币制改革的过程之中,能够看到多国之间的互动,从英国到美国再到日本,中国的白银牵动着各方的神经,并且成为各国政要之间不断博弈的议题。由此可见当时中国开放程度之高,币制改革的成功,也可看出当时中国政治精英如陈光甫、宋子文等,对于经济的熟悉与对外交往中的长袖善舞。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美国可是主动要求中国法币与美元挂钩,为此还专门大肆收购白银,以促进中国货币改革的平稳进行。七十多年后,美国却要求中国实行汇率改革,不要只是单盯美元,而是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也算是一种轮回吧。

  除了白银与汇率,城山智子在书中写得最多的,就是中国的纺织业。这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工业,也是中国主要的进出口产品。书中主要考察了中国当时最为发达的长江下游一带的实业发展,从纱厂到丝厂的衰衰兴兴,反映出当时中国经济的的困境与复苏。二三十年代,尽管中国政局烦乱不堪,纷争不断,但经济却有了一定的起色,纺织工业在江浙上海一带勃兴,其中丝织品成为出口的主要货物。可惜好景不长,美国的大萧条,对于中国的经济也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国外对丝织品消费减弱,让中国产品的出口剧减。同时由于美国等放弃金本位,造成了中国银元升值,对于中国纺织品更是沉重的打击。

  不仅于此,中国的纺织业还面临着外国的竞争,特别是日本的竞争。在当时,除了英美之外,日本是一个对中国起着举足轻重的国家。一方面是政治军事方面,我们了解得已经很多了,这里不用多提。另一方面是对于中国经济的严重影响。他们在此时期也介入了中国的币制改革,对于银价的大幅波动,日本咎不可辞。他们向英美施压,反对英美影响中国的币制改革,反对中国的法币与英美挂钩。在产业上更是与中国的产品展开了全面的竞争,以优质低价抢占着国际市场,并在中国国内市场上与中国竞争。在纺织原料上,中国纺织行业也面对着来自日本及印度的竞争,日本所产的蚕茧及生丝,印度的棉绒,质量均优于中国。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纺织厂是艰难求生,维持着运转,并最终等到中国币制改革的成功,国际国内经济环境逐渐宽松,并且纺织业内部的技术改造及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中国的纺织业终于缓过劲来,中国的经济也出现了良好的发展。

  从书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经济开放度相当的高,与国际市场息息相关,并且在纺织业这一块上已成规模,经济也出现了飞速发展的迹象,可惜随后的日本入侵及国共内战,基本上摧毁了中国的经济。随着政权的更迭,中国对外的大门也重重地关上,中国经济进入了与世界脱节自给自足的状态。这种状态持续了三十年时间,整个中国经济也到了崩溃的边缘。最后不得不重新打开国门,重新进入了世界经济大循环。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出口量最大的出口商品,与几十年前一样仍然是纺织品。这也是一种历史的轮回。

  这种轮回,也让人不得不想像,如果当时没有日本的入侵,没有内战,中国的经济按照自己的惯性发展的话,到中国重新开放之时,该是怎样一种景象?中国的经济该是多么大的一个规模?1937年后的中国,仅就经济来说,这数十年算是白白浪费了,只是在战争及政治漩涡中踏步不前。数十年之后,中国的经济才算是勉强回到了正轨之上,可惜世界已经物是人非了。

本文标题: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582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CSI犯罪现场》读后感精选逆夏读后感摘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