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世民的战地日记》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11-03 12:05:1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1

《马世民的战地日记》是一本由[英]马世民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马世民的战地日记》精选点评:●流水账日记,后记才是正片●流水账●李家故事多。。●血腥风雨无畏

《马世民的战地日记》读后感1000字

  《马世民的战地日记》是一本由[英] 马世民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世民的战地日记》精选点评:

  ●流水账日记,后记才是正片

  ●流水账

  ●李家故事多。。

  ●血腥 风雨 无畏

  ●如果我在高中时就看了这本书就好了

  ●任正非作序可以一读。

  ●任正非唯一公开推荐的书,可读性一般,但多少能够见微知著,管窥探究些作者人生事业后续业绩的成因。

  ●那段年青的岁月,有点磨练也是好的。

  ●会不时想起的一本书。值得读。如果你喜欢《夜航》。不可复制的主题和作者。

  ●此书的自序即先声夺人。谁,在老了的时候回首,敢说自己是个自由的人?

  《马世民的战地日记》读后感(一):坚毅的悍将

  很喜欢作者叙事风格,不做作,不夸张,让人身临其境。

  本书中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话:

  你的人生取决于你生于哪个盒子里,但唯有跳出既定的轨道,才能体验人生的种种历练。

  时间是足够的,对那些正在决策边缘徘徊挣扎的人,我的建议是去做吧,趁着你还年轻,去攀登属于你的人生山峦,只有这样,到了六十岁你才会快乐。

  《马世民的战地日记》读后感(二):很枯燥,很真实

  这本书没有中文电子版,我说美亚买的英文版。

  很枯燥,但是很真实。想起我们大学军训时候,被拉到大山里,十几天的时间,都像是在坐牢。吃了不少苦,日子显得特别长。所有事情都像是在等待。

  很多成功的人,有着军旅生涯。最好的交易员和商人,并不是智商最高的,而是在决策和操作时候,最守纪律的。

  确实不错,推荐。丰富人生经历。

  《马世民的战地日记》读后感(三):屌丝的逆袭

  马世民一直都是位很酷的绅士,他干练、目光敏锐,善于处理复杂的事情,难怪他是李嘉诚的爱将,带领着和记黄埔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他并没有很好的学校教育,起初也没有很好的工作,他是怎样能够从一个普通青年成长为一个企业领袖的,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才找到了答案。

  军队,正是在军队的教育改变了他一生。其实,这个事情不是很难理解。在美国,最优秀的“商学院”,不是哈佛、不是沃顿,而是西点军校。据美国商务年鉴的统计资料显示,二战以来,在世界500强企业中,西点军校培养出了1000多名董事长、2000多名副董事长,总裁、总经理、董事更是高达5000多名。像我们熟知的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是拿着5000美元复员费开始第一零售帝国征程的。

  军队是人类社会最原始的竞争性组织之一,其管理思想和方法早就超越了军事本身,成为商业竞争乃至社会生活中都常用到的智慧。如果研究100余年现代企业管理的历史就会发现,对管理理论贡献最大的不是企业家,不是商学院,而是军队。一方面,军队是为了消灭敌人而存在的组织,事关生死存亡,巨大的考验下会产生卓越的智慧;另一方面,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许多方法与原则确实都来自军队。

  商场如战场,军人似乎天生适合经商。在我国,柳传志、张瑞敏、王石、任正非等是业内翘楚,在世界上也有影响力的企业家。狼一样的战斗力,向攻山头一样的精神,使得企业在创业发展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他们这样的价值观、习惯、动力和能量全部几乎都来自于军•队铁血一样的培养。

  马世民不是个天生的成功者,他出生在英国,参军在法国,工作在香港的英国人,他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优点。他个子不高,他出身不好,他学历较低,他贪生怕死,他有恐高症,他酗酒狎妓,他抛弃过女人也曾被女人抛弃。

  他后来所有的成就,都跟军事教育有关。魔鬼训练,出征阿尔及利亚,经历过血腥的战斗,几次死里逃生,这都锻炼他的神经,磨练了他的意志,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他的性格和习惯。

  优秀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种习惯。在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他心路历程的发展,性格的改变,内心的纠结,对抗挫折和死神的考验,最终他胜利成为了一个战士,后来,他整个人生都赢了。

  这样书,对于每一个志在成功的年轻人都有帮助,因为他是一个普通人的成长史,从中你可以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马世民的战地日记》读后感(四):马世民,永远是我的老师(文/任正非)

  我还没有仔细读完此书,但我读过马世民其人。英国人马世民(Simon Murray)是一个伟大的人,且不仅仅是在商业成功方面。中国正处在一个发展时期,马世民的故事对中国的青年人有许多启迪的益处。正是许多像马世民那样的中国青年人,与勤劳勇敢的十三亿人,一同推动祖国的未来,朝向才更加美好。我仅举一个中国人熟悉的小小的商业故事,来说明马世民其人。

  这个故事大多数的中国中年人都知道。中国长城公司,曾经在1990年用国产的长征火箭,发射一个美国卫星“亚洲一号”。这对一个刚刚开放的中国,无疑是一件巨大的事情。当时,我们普遍对美国还抱有敌意,美国也不信任中国,在那样的时代,这真是一件敢想敢干的事情。而且这个事情背后,还有更加离奇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中心,都离不开马世民这个人。

  1984年2月,休斯公司替西联公司生产的“西联星6号”,由“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上天。结果发射失败,卫星流浪太空。发射失败后,保险公司Lloyd’s向西联公司赔偿7500万美元保费,卫星所有权转给Lloyd’s,马世民当时是Lloyd’s的社员。Lloyd’s与美国宇航局协商,能否将这个卫星收回来,美国宇航局收取275万美元后,于1984年11月回收了“西联星6号”。从太空收回卫星是个奇迹,这一过程被拍成了纪录片留给了历史。成功回收后,经休斯公司修理后,Lloyd’s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又将“西联星6号”卖给美国特雷卫星公司。后特雷公司破产,卫星又重回Lloyd’s之手。最后,香港和记(马世民时任和记CEO)与中信集团董事长一道担任亚洲卫星公司的联席主席。

  而后,中国、美国、法属圭亚那,竞争“亚洲1号”的发射权,当时中国的价格只有他们的一半,中标发射。马世民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说服美国政府,并最终说服了他们。理由是美国重点发展卫星制造和销售的能力,让中国等更低成本的国家负责卫星的发射,那么美国可以卖出更多的卫星。马世民还积极说服“巴统”,让他们也同意由中国发射。同时,又说服中国政府由美国海军陆战队全程押运卫星入中国。最后成功发射。

  这一系列奇迹都是由马世民撺掇的,可见其人一斑。

  2019年9月7日,马世民在伦敦的办公室请我们吃饭,指着高1000多英尺全玻璃的碎片大厦(The Shard)说,三天前,他用绳索从那个楼上爬下来,这是奇人的又一斑。这可是一位72岁的青年人啊!

  对于今天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马世民对当代青年人,是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对我来说,他是一个实在丰富的老师。我不知道他在全世界有多少产业,怎么飞的,如何分配时间的,值得我学习的还多得很。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任正非

  2019年11月

本文标题: 《马世民的战地日记》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548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大宇之形》读后感锦集行者无疆读后感10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