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十分好莱坞》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0-09-26 08:30:0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2

《不十分好莱坞》是一部由MarkHartley执导,昆汀·塔伦蒂诺丹尼斯·霍珀杰米·李·柯蒂斯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不十分好莱坞》精选点评:●昆丁推荐了五部~!!!●昆汀说到B片就唾沫横飞张牙舞爪,哈哈。

《不十分好莱坞》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不十分好莱坞》是一部由Mark Hartley执导,昆汀·塔伦蒂诺 / 丹尼斯·霍珀 / 杰米·李·柯蒂斯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十分好莱坞》精选点评:

  ●昆丁推荐了五部~!!!

  ●昆汀说到B片就唾沫横飞张牙舞爪,哈哈。澳洲片子的追车镜头确实都不错,全片集中说了说七八十年代澳洲B级片的几种类型,真是。。。色情暴力血腥野蛮面面俱到一个不落啊!!得找片子看!!

  ●B级片的魅力,原来澳大利亚的电影这么牛逼。王羽的性格原来很讨厌呀,片中被各种喷

  ●哈哈哈王羽什么毛病,该不是又什么生理残疾吧

  ●至于澳洲B片到底有多牛逼我不知道,但一定是完全大于这片的牛逼之处。

  ●真猛

  ●相当不错,可以作为观影指南,就是里面的片真有点难找

  ●昆汀全场像嗑药一样high。

  ●B Good

  ●澳大利亚电影人真的是在用生命拍小成本类型片啊,而这部纪录片所蕴含的能量也能让你仿佛置身于它讲解的那些B级片中,被那种鲜血与裸露、速度与激情所感染。另外看到昆汀那高潮般的贱痞样真想上去跟他干一架。

  《不十分好莱坞》观后感(一):20世纪澳大利亚电影的辉煌年代

  主线还算清晰,即使片名是《Not Quite Hollywood》,但很多澳洲早期电影成功的原因与现在Hollywood电影的成功模式相同(可以说是Hollywood抄袭了这套模式),讨好大众的好奇心,推销色情,暴力,血腥等手段,只是澳大利亚电影人最先进行了这种大胆的尝试。

  片中播放了很多老片的精彩片段,但显得很杂乱,而且过多的裸体与相对粗劣的服装道具化妆等,让人觉得这部纪录片也是很Cheap的感觉。

  TW,个人很喜欢片头的引子的部分.

  豆瓣上,我给3星,IMDB上我给6分。

  《不十分好莱坞》观后感(二):過癮

  入場看《澳洲B片十分B》就真的覺得過癮。Cult片你可以說它叫人抗拒同時又「親民」。看本片形同受當頭棒喝一般,為何自己會忽略了這段「黃金歲月」的作品。

  《開路先鋒》、《狼溪》及《直搗黃龍》應該很多人有看過,但影片展開的是猶如萬花筒的景象。看到一段又一段的「精華」,心裡暗喜又有即時展開尋找的衝動。Cult片有一種謎樣般的魔力,結果觀眾見到塔倫天奴也變成「粉絲」,大談自己很愛的《Long Weekend》,又說自己的《標殺令》如何受此片影響。

  片cult片仍然存在,只是愈來愈小眾就是真的。大眾將它們排除在外,即使是影迷的又不一定接納它們。現在要看還只得靠影碟。畢竟像塔倫天奴般的成功例子只是少數,而即使精彩如本片也只能在電影節觀看吧。

  它們的存在,其實代表了創作者的滿腔熱血。他們以有限的資源,拍出無限的狂想,不受常規的限制,出來的成品往往比有大量資源的作品「有火」。正如若果要選《蜘蛛俠》導演森雷美最好的作品,我會毫不猶豫地答《Evil Dead》,而個人也覺得彼得積遜最令影迷過癮的作品還是《群屍玩過界》而非《魔戒》。

  這是一個絕不應被遺忘的「類型」。

  《不十分好莱坞》观后感(三):不十分好莱坞

  绝对牛B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呈现了澳洲电影史上鲜为人知的一面,电影爱好者不能错过的朝圣电影.经典而肆无忌惮,绝对的疯狂与刺激的体验。

  澳大利亚在世界电影中总是占着非常有分量的一席之地。不光因为近年来休·杰克曼,妮可·基德曼等大腕影星在好莱坞的星光显赫。早在他们之前的上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就举国进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影视文艺复兴运动中。从那个时候开始,澳大利亚的电影人不再仅仅关注自我,而开始像好莱坞一般试着用电影去娱乐大众。加之这一时期电影人的成功资本运作,一时间使得澳大利亚的电影出现了空前的百花齐放,各种B级电影层出不穷,类型涉及范围极广,动作、恐怖、惊悚等抢人眼球的风格应有尽有。将这一时期称为澳大利亚影坛的黄金时代实不为过。本片便是那个时代的完全纪录。

  Ozploitation这个概念,这是专指澳洲7、80年代拍摄的一种类型片,这类电影大都是制作低廉的恐怖、动作片,其中包括了大量软色情、正面全裸、肉块血浆横飞,还有蹩脚的布景化妆和货真价实的打斗。它和意大利铅黄电影(giallo)这个概念非常相似,但是在澳洲人这里显然电影动作更强,肮脏而肆无忌惮,如果它激起的不是你的生理不适,那么将是绝对的疯狂与刺激的体验。

  《不十分好莱坞》观后感(四):澳洲B级片笔记整理

  以下内容全部整理自网络——

  澳洲电影新浪潮时期,代表作有:

  《纯真的谎言》The Getting of Wisdom(1978)、

  【《悬崖上的野餐》(下文有介绍)中表达的压抑学校的主题在导演布鲁斯·贝瑞斯福(Bruce Beresford,下文有介绍)1978年的《纯真的谎言》(Getting of Wisdom)中再次出现。

  有人将本片喻为《悬崖上的野餐》的姊妹片,外向的乡村女孩劳拉被父母送往一间纪律甚严的女子寄宿学校就读。但她天性并不安分,一日突发奇想,编造自己和学校年轻男职员之间的绯闻,此举在保守平静的校园内掀起轩然大波。贝瑞斯福对上世纪初刻板的教育体系讽刺而兼具幽默。】

  《我的光辉生涯》My Brilliant Career(1979)、

  【本片为女导演吉莉安·阿姆斯特朗(Gillian Armstrong)根据轰动澳洲文坛的同名小说拍摄了一部璀璨夺目的女性奋斗诗篇,从自然和社会环境、成长背景等多个视角来探究西比拉的独特性格和反抗历程。登峰再造古典美的惊人之作,获得澳大利亚学院奖11项大奖、第53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提名、第38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并入围第32届戛纳主竞赛单元,本片预示了澳洲女导演简·坎皮恩的女性觉醒作品《钢琴别恋》】

  《烈血焚城》(又名《驯马人莫兰特》)Breaker Morant (1980)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通过闪回的方式不断揭露事件的真相,叙事引人入胜,具有反战的主题,是一部讲述布尔战争的恢弘史诗巨片,被誉为澳大利亚电影复兴的先锋之作。曾获第53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提名、入围第33届戛纳主竞赛单元】

  【上文第一部和第三部影片的导演同为鲁斯·贝尔斯福德 Bruce Beresford,作为一个国际知名导演,贝尔斯福德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澳大利亚电影业的复兴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它在全世界的成功使得好莱坞对伯瑞斯福德敞开了欢迎的大门。在那里他拍摄了温馨的亲情片《温柔的怜悯》,并因此片再一次获得奥斯卡提名。但是其后他的美国导演生涯并不顺利,1985年的《国王大卫》受到恶评,伯瑞斯福德也因此沉寂了一段时间,直到1989年才以轻松欢乐的《为黛茜小姐开车》Driving Miss Daisy东山再起,此片共获得四项奥斯卡奖。同年他拍摄的《她的托辞》则被认为是一部平庸的商业片,伯瑞斯福德很快回到了自己的风格上,但1991年的《黑袍》和《乔纳森先生》同样反响平平。进入九十年代之后,伯瑞斯福德拍摄了更多的影片,包括1997年的《火线浮生录》和1999年的《双重危机》等,其中前者反映了二战时期的日军集中营中女囚的故事,以其浓厚的人文主义获得赞誉,后者则有不俗的票房成绩,可谓证明了伯瑞斯福德在经历挫折后对商业和艺术性的拿捏已炉火纯青。】

  但小成本电影从未上升到澳洲电影的高度

  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

  澳洲文化界和政界经历了一场剧变

  人们不想为政府和现状所因

  整个澳洲天翻地覆

  他们无法再坐视不理

  女权运动破坏了男女之间的关系

  杰曼·格瑞尔(澳洲女权激进作家)写道:“女性应奋起革命”

  当时反对战争的呼声很大

  很难想象用彩票开奖法来征兵的社会是什么光景

  ……

  这种风靡全国的浪潮也影响了艺术界

  当时澳洲当地电影:毫无想像力,差强人意令人生厌

  菲利普·亚当斯:一个国外剧组偶然打破了澳洲电影休眠时期的坚冰——

  《沙滩上的夏娃》Age of Consent(1969)

  【英国导演迈克尔·鲍威尔(Michael Powell),曾拍摄《红菱艳》The Red Shoes (1948)】

  《法外狂徒》(又名《凯利帮》)Ned Kelly(1970)

  【曾拍摄《汤姆·琼斯》Tom Jones (1963)的英国导演托尼·理查德森执导的人物传记片,取材于Robert Drewe所着的小说《我们的阳光》】

  1971年加拿大导演特德·科特切夫来澳洲自摄了电影《假期惊魂》Wake in Fright

  【至今还有很多澳洲人认为该片是最优秀的澳洲电影,而且是这部影片促使澳洲电影业开始复苏。1972年,科特切夫回到加拿大,将好友莫迪凯·里奇勒(Mordecai Richler)的小说搬上大银幕,这部《学徒》The Apprenticeship of Duddy Kravitz(1974)凭借其杰出的成就赢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并获奥斯卡奖最佳剧本提名,被世界影坛公认为最优秀的加拿大影片。科特切夫其他的代表作包括经典体育片《达拉斯猛龙》和一代票房神话《第一滴血》等】

  《小姐弟荒原历险》Walkabout (1971)

  【本片入围第24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本片是英国导演尼古拉斯·罗格Nicolas Roeg最后一次担任摄影。

  《僵尸肖恩》、《热血警探》的导演埃德加·赖特:“我是尼古拉斯·罗格的粉丝,而且我认为他的这部电影和《威尼斯惊魂》是有史以来剪辑得最好的两部电影。尤其是他对声画的掌控,在今天依旧充满了魅力。在我的眼中,《小姐弟荒原历险》是一首用影像写就的诗歌。影片开篇的5分钟没有任何的台词,但是尼古拉斯·罗格却告诉了你关于这部电影的一切:城市生活的剪影、土著音乐、女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习换气、音标和音乐、忙忙碌碌的人们,公寓下面的游泳池——这种冲突感和现实的困顿一下就表现了出来。这是电影史上最棒的一个开头。影片中剩余的部分都因为这个开头的存在而鲜活了起来。”】

  这些导演和作品令日后的澳洲电影制作人明白

  他们自己有能力通过多种多样

  趣味盎然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此时出现了两为致力于推动澳洲电影文化发展的总理:

  约翰·格顿,1968—1971年任澳洲总理

  高夫·惠特拉姆,1972—1975年任澳洲总理

  只要哪个混蛋会画画,写诗或者拍电影政府就会发放大笔资金

  从此一发不可收抬

  ————————————————————————————————

  《另类好莱坞》第一场

  粗俗的澳洲男人、乳房、阴毛和啤酒

  《赤裸骗术》The Naked Bunyip (1970)

  澳洲情色片/纪录片/喜剧

  整部电影遭到审查官员的强烈反对

  1971年审查制度也应随之变化

  出现了“R级“这一概念,R级:2—18岁未成年人不得观看

  R级放宽了对暴力和色情场面的限制

  政府成立了电影发展局(AFDC),拥有100万澳元的启动资金,资助本国电影的生产和发行;同时,政府还设立了「实验电影奖」,开办了一所国立电影学院。

  在AFDC的帮助下,电影《斯托克》(Stork)在1971年大获成功

  《斯托克》是史上最大胆、最疯狂、最搞笑的喜剧

  《斯托克》是首个被称为“粗鄙澳洲喜剧”或者“澳式低俗喜剧”(Ocker Comedy)的电影

  这部电影借鉴了60年代英国喜剧中的无政府主义作派,针砭当时的道德状况,但毫无淫秽之感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斯托克》成为澳洲,近15年来第一部成功的喜剧片。

  【导演提姆·布斯特Tim Burstall后来指导了由梅尔·吉布森、山姆·尼尔及台湾才女张艾嘉主演的《Z字特攻队》Attack Force Z (1982)】

  这类电影的主人公通常是个粗俗的男人,行为怪里怪气,反社会、不合群,十分逗笑,例如《鹳》的主人公就是一个身高两米,外号为「鹳」的失业男人。

  这是澳洲电影史上的转折点,澳洲观众接受了这种风格的喜剧

  被澳洲人民自封为民族英雄的巴里·麦肯锡取代了袋鼠或考拉成为了澳洲的典型代表

  《巴里·麦肯锡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Barry McKenzie(1972)

  这部故事发生地是伦敦,巴里·麦肯锡是一位追寻性冒险的澳洲,但同时又为之感到恐惧的单纯人物,突然来到了复杂的伦敦

  伦敦到都是狗屎,电影中还有一首《人行道上的便便》歌

  【导演为前文提到的曾拍摄《为黛茜小姐开车》 (1989)的布鲁斯·贝尔斯福德】

  《巴里·麦肯锡历险记》涉及很多首次尝试

  呕吐的那一场戏,极具创造力

  那些呕吐物由玉米浓汤、豌豆浓汤水果沙拉、土豆沙拉、柠檬汁、番茄并混合一定量的土豆沙拉制成

  番茄加入柠檬汁使其嘶嘶作晌

  很有视觉冲击力

  “第一部电影只有一场呕吐戏,下一部电影要拍两场呕吐戏,我们真这么干了”

  巴里·麦肯锡救婶记 Barry McKenzie Holds His Own (1974)

  【导演还是布鲁斯·贝尔斯福德】

  这部故事发生地是巴黎

  麦肯兹在埃菲尔铁塔上有往下吐的镜头

  “我有不祥之感,我要大声叫呕了”

  人们对此疑惑不解:“大声叫呕”?

  他趴到栏杆上,立马大叫,然后下面两个人抬头,然后……

  “这是澳洲电影史上最戏剧性的时刻之一,如果《悬崖上的野餐》也加进呕吐镜头肯定会更棒”…… ⊙﹏⊙b汗

  【历史片是澳大利亚电影文化第一次形成成熟的表达。公认引起了历史片风潮,和开了「新澳大利亚电影」风气之先的作品是《悬崖上的野餐》,又名《吊石坡的野餐》Picnic at Hanging Rock(1975),根据1967年琼·莱斯利(Joan Leslie)的一部不太有名的小说改编。由彼得·威尔(Peter Weir)导演,在那一拨60年代末就从独立制片和电视剧起步的年轻导演中,彼得·威尔以妙想天开的短片而闻名,这是他的第二部长片。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它没有任何既定的解释。这部电影为当代澳大利亚电影作出了两点贡献:一是其优美的摄影;二是弥合了欧洲传统和澳大利亚作为新大陆固有神秘文化间的差异。强烈的唯美风格、精致准确的构图、堂皇考究的用光、精雕细琢的慢镜头使本片获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摄影奖。这部有着深刻的寓意和超现实主义的风格的影片使导演彼得·威尔扬声国际,他是第一个把60年代欧洲艺术电影中出现的新的艺术考虑融入到澳大利亚电影的导演,威尔为了表达出松弛有度的张力,他通过控制时间的流逝和停顿来改变电影的节奏。为70年代澳大利亚电影的复兴立下汗马功劳。他的影片展示了澳大利亚的奇特风光和文化异趣,表现了世俗生活中的非理性力量对理性世界的搅扰,成为那一时期澳大利亚新锐导演的代表。1981年他拍摄了影片《加里波底》Gallipoli,这部影片由梅尔·吉布森主演,聚焦于在土耳其参加一战的澳大利亚士兵的梦想破灭和战争残酷。反映了澳洲士兵战火中的真挚的友谊和性格的成长,并对一战所造成的后果进行了批判和反思。影片受到了国际电影界的关注和称赞,使得威尔开始真正的迈向了国际舞台,转年再次由梅尔·吉布森主演的、反映印尼政权动荡的影片《危险年代》The Year of Living Dangerously则奠定了威尔国际知名导演的位置。1985年威尔又和哈里森·福特合作了影片《证人》,展示了威尔对美国文化的理解。1989年威尔又和罗宾·威廉斯合作,拍摄了影片《死亡诗社》,影片获得了奥斯卡提名,而罗宾·威廉斯也因此片而身价大增。转年他拍摄了与他以往风格迥异的浪漫爱情片《绿卡》、片中的轻松和幽默被他拿捏得淋漓尽致。1998年,威尔和金·凯瑞合作拍摄了电影《楚门的世界》,这部影片的黑色幽默、超现实风格和对现实的无情讽刺都颇受好评,再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金·凯瑞也因此片被大家认识到了与他往常不同的表演风格。2003年指导了《怒海争锋》。】

  【澳大利亚本土电影缺位的问题似乎解决了,但很快人们发现,以低俗为名招徕观众登不得大雅之堂,有识之士呼吁出产更有文化品位的电影来代表澳大利亚的形象。1975年,出面扭转这一局面的还是政府,AFDC被改制为澳大利亚电影委员会(AFC),提出国家需要的是高品质电影,票房是否成功不再是首要的考虑,文化意义第一。

  AFC的成立,标志着澳大利亚电影进入了「计划经济」时代,因为澳国电影制片的投资仍十分依赖国家,所以AFC通过主导资金的分配来传达意志,显然低俗喜剧得到投资的可能越来越小,这类电影也就顺其自然消失了。

  得到AFC首肯的一类电影,是历史片。历史片在1975-1982年间成为澳大利亚最具代表性的准官方影片,这些影片又大多根据文学作品改编,以至于有了「AFC类型片」的代名词,专指这段时期内此种从文学改编而来的历史题材电影。

  尽管《悬崖上的野餐》被看成是历史片的滥觞,但它同后继者们也在很多方面体现出了天壤之别。不像后来的历史片,《悬崖上的野餐》不把英国留下的社会教育文化结构看成值得缅怀的骄傲,对英式贵族制度进行了讽刺性描绘,说明外国制度强加在澳洲本土上是令人讨厌和不智的。

  在欧洲移民和澳洲本土的自然界发生接触和冲突后,理想的学校制度和社会层级开始崩解。而最后的结局并没有找到走失的女孩,神秘力量的答案也无处可寻,挑衅了无可置疑的维多利亚社会权力结构。

  《悬崖上的野餐》的哥特式根源和导演对疏离主观经验的兴趣的扩展突出了电影采用历史背景是为了在幻想恐怖的形式内提供对权威的批判。历史背景是为了提供合适的距离感供反思性别、阶级、种族政治的本质。

  这部电影充盈着很强烈的怀旧情绪,它的一炮而响导致电影人纷纷热衷几十年前的小说,或者至少是描绘几十年前生活的小说。AFC也顺水推舟,确立了历史片在一段时期内的主打地位。

  虽然都是对过去的描绘,但后来的历史片立场态度变化很大,《悬崖上的野餐》确立的部分历史片特征得以保留和发展,例如以儿童和女性为叙事的中心,对制度化和教育体系的持续关注,和本土风景的运用。

  在这些历史片中,所截取的历史时段,又多集中在世纪之交,这容易理解。因为从1890年往前算,这块大陆不过是英国流放犯人的目的地,也曾成为淘金的热土,但进入20世纪后,直到一战结束这十多年里,正是澳大利亚国家地位确立并融入国际社会的关键阶段,所以人们热衷于探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的国民状态。】

  同性恋厌恶症和种族主义也可以很迷人,很搞笑

  拿这两点说事儿,这是人的天性 ???

  “我们确实做了分级:NPA,基佬不得观看本片”

  巴里一直非常厌恶粗鄙的澳洲男人,令他惊恐的是,他最憎恶的人却最喜欢他的电影

  “很多白痴都把讽刺片当成纪录片,他们以为这是对他们生活方式的赞同,有趣的是,我也希望如此。”

  “四流的低廉小电影,真的很令人作呕,随便看一眼都觉得恐怖,丑陋,混乱,令人不悦,淫秽⋯”

  我认为它太澳洲I化了

  我们拍电影不是为了吸引国外游客,若无法自我讽刺,就无法彰显个性!!!

  我认为这部电影至关重要。

  社会在变,对社会价值,政治价值的,认知也在改变,

  在电视业,澳洲这部《96号》Number 96(1972)走到了世界前列

  《96号》是非常成功的十大电视剧之一

  广告语:今晚8点30分,电视丢了节操!

  它将电视业推向了高潮,也影响了电影界

  当时的潮流是至少要加进一场裸戏

  《有男子埃尔文》Alvin Purple (1973)在澳洲一流电影制作人提姆·布斯特的操刀下拍摄完毕

  【提姆·布斯特是上文提到的《Z字特攻队》和stork (1971)的导演】

  “迈克尔·凯恩主演的《风流有男子》(又名《阿尔菲》)Alfie(1966)在当时己经过时”

  【在摇摆开放的1960年代,时尚风潮一个接一个袭来,新的生活方式一个接一个涌现。美女、帅哥、登徒子,不一而足。彼时的银幕上,只有那种花痴美女和只会耍帅、卖笑的“当代唐璜”没有结果的厮混才能深刻地讽刺这个奇怪、浪荡而且还时髦的时代。派拉蒙的影片《阿尔菲》就是个中翘楚。克尔·凯恩更是因成功塑造了花花公子阿尔菲一角而入围第39届奥斯卡奖,除此之外,本片获得了包含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在内的5项提名和第1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美国2004年的翻拍版本阵容亮眼,男主角裘德·劳从气质上就是一个活的Alfie。演技派女星苏珊·萨兰登在片中扮演一位精力旺盛的老女人。音乐方面,为1996年版《Alfie》主题曲“Alfie”献唱的是Dionne Warwick,此曲一经问世便风靡了一个时代。新版《Alfie》的主题曲由少女歌手乔丝·斯通(Joss Stone)主唱,她自出道以来便以充满个性和极具穿透力的嗓音迅速崛起,其声线和演唱风格与歌坛大姐大惠特尼·休斯顿颇有几分相似】

  “我将剧情颠倒了一番—埃尔文成了受害者,埃尔文女性成了加害人”

  提姆说想找人出演这个角色,但他不能太壮硕。

  提姆·布斯特:如果主演是个身材健硕的美男子,所有男性都会因为他的自大而讨厌他。而且还见一个上一个,所有女性都会心生反感。

  格拉米·布伦德Graeme Blundell是完美人选,因为他长相很大众化

  他是第一批电影巨星之一

  格拉米·布伦德前妻是先锋女权主义者,她无法忍受埃尔文在现实?中玩的那些把戏

  在那一代,很少有女演员,在埃尔文系列电影中没漏过点。

  《有男子埃尔文续集》Alvin Purple Rides Again(1974)

  预算是20万,结果花了500万,但售票处排起了长队

  挥别快乐而激情的过去,我们迎来低级、美丽、扣人心弦的

  Eliza Fraser《艾丽莎故事集》(1976)

  本片编剧戴维·威廉姆森:提姆·布斯特想拍摄一部关于艾丽莎·弗雷泽的电影,但他不想拍出严肃焦虑之感

  玩乐和淫秽是关键因素

  毋盾置疑,《艾丽莎故事集》是混合多种元素的优秀之作

  也许这是因为澳洲电影业在寻找突破口,他们认为提姆是完美人选

  《澳洲天黑以后》Australia After Dark (1974)

  导演John D. Lamond能够敏锐地把握当时公众对电影的胃口

  带点粗陋,带点裸雷,我们将体验怪异、情色、丑陋、淫秽与美艳

  一段古怪而令人不安的旅程,带你游览澳洲最黑暗的地方

  导演花了一年时间研究在水下裸泳,并拍摄热带鱼的人;

  有个以前指挥管弦乐的疯子,把女人涂成不同颜色然后做成裸体壁画;

  红灯区还有个叫鞭子女王的女士。

  露天电影院

  《爱与性之法则》The ABC of Love and Sex: Australia Style(1978)

  导演: John D. Lamond

  展现美好的裸露场景,表达现代性与爱的影片。

  约翰很有才,他意识到,如果让年轻女子在洗澡时互相接香皂起码能吸引一部分观众的眼球

  《费利西蒂》(又名《修道院欲女》)Felicity (1979)

  John D. Lamond导演 Glory Annen主演

  Glory Annen:“我年轻时参加过妇女解放运动,我会接拍这部电影有些不可恩议,但本片对女性持肯定态度……

  我认为两个不是女同志的女人翻云覆雨,更符合男性幻想”

  John D. Lamond知道有很多人都想愉窥女人洗澡,闻女人内裤,开场性派对。

  约翰从未表明白己是性爱道德与解放的狂热拥护者,还是正派并负责任的剧作家。

  到70年代中期,色情己成为赚钱工具,涌现出一大批通过让迷人的演员赤身裸体来提高票房的电影:

  lugg (1975)、Scobie Malone (1975)、Inn of the Damned (1975)、Breakfast in Paris (1982)(导演: John D. Lamond)

  Abigail阿比盖尔因出演《96号》Number 96(1972)而声名狼藉

  大家都认为她很淫秽,她绝对是性感的象征

  《内尔的故事》The True Story of Eskimo Nell (1975)

  宣传时称有阿比盖尔的正面全裸场景,她觉得被占了便宜,她告诉媒体说:他利用我的身体。

  导演理查德·富兰克林Richard Franklin很吃惊,于是打电话给她:“我不知道你会这么想“

  她说:“没有啊,我在帮你宣传呢。”

  Hoodwink《欺骗》 (1981)上映时

  我读到一篇评论说我的胸部形状欠佳,他们评价我的胸部,而不是表演

  Centrespread《丑闻》 (1981)

  因为有些一线演员不想参演这类影片,电影主演越来越多地变成了模特

  东尼·吉内 Antony I. Ginnane在好莱坞

  Fantasm《幻想》(1976)(本片导演为理查德·富兰克林 Richard Franklin)

  根本找不到愿意出演的人,于是决定去美国拍摄

  约翰·福尔摩斯 John Holmes充分证明男人并非生来就平等,因为他……太长

本文标题: 《不十分好莱坞》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362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绝不放过你》经典观后感集《嗜血之夜》经典影评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