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0-08-26 08:34:1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0

《林间最后的小孩》是一本由(美)理查德·洛夫|译者:自然之友著作,湖南科技出版的269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9-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林间最后的小孩》精选点评:●儿童临床精神疾病的成因可能并非自然缺失一种,但进化的加速导致的人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精选

  《林间最后的小孩》是一本由(美)理查德·洛夫|译者:自然之友著作,湖南科技出版的269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9-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林间最后的小孩》精选点评:

  ●儿童临床精神疾病的成因可能并非自然缺失一种,但进化的加速导致的人与自然剥离问题的确是当下教育急需面对的问题,如何调适?简单的返乡已经不现实,改革的路径却又不是很明确。

  ●看完后,作为死宅的自己,对于外出到自然中多了一分动力~

  ●精华在前两部分。

  ●唔,这本书是真的不严谨,很不严谨,特别是前几章,都是经验之谈

  ●2019 No. 25. 一边读一边思索着被遗忘的童年也有着抓蜻蜓捞蝌蚪看蚂蚁的放空。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治愈了我部分自然缺失症,也希望我能更多的把自然和自己和他人联系在一起。

  ●我们都不同程度地患上了自然缺失症。Sigh~

  ●在图书大厦站着看了一下午,内容、文笔很不错。自然缺失症,原来是二战后到我们这一代经济迅速发展时期的世界性的普遍性的问题,人们的恐惧都是一样的。对于出路,还是没有成功的解决,书很不错,但是考虑下还是没买。做出的那些研究很有参考价值,但是还是觉得更像一本科普散文。

  ●自然教育启蒙之作

  ●昨天在amazon下的单,今天就到了。 触摸感棒极了,曾下载了数G的电子书扔然锁在电脑硬盘里,懒的去看。如今摸着一本实实在在的纸书,昔日的阅读快感又回来了。 这是一本实事求是的书,阐述在发展程度超越于中国的美国大地,那里的人们对于自然的态度的变化,最主要是发现儿童与自然之间不可割舍的纽带,并给予解释、举例、讨论。 当然,以上是粗粗翻一遍的结果,一本好书值得读5遍。 如果你信仰大自然,你就该读这本书。

  ●林间最后的小孩,想想我的小时候也是在乡野林间长大的,在户外就是课堂。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一):退行的小孩

  在图书馆随意找儿童教育心理辅导方面书,意外的看到“自然缺失症”关键字眼,吸引了我,这不正是我最近在关注的吗?————自然教育!只是随意翻着这本书,因为大概也知道书的内容——现代化、城市化,小孩子越来越远离自然,缺少对自然的了解、探索、保护意识、联结。

  我又在网上搜索一些自然教育课程的东西,看到自然教育论坛的视频中有讲者提及此书,不禁一震,原来我无意中找到的书竟是一本好书!!!(毕竟图书馆书那么多,其中有一些质量堪忧)。那必须要认真翻阅了。其实翻到最后一页,我才发现我并没有看进去书!我大概是那类已经离开林间的退行的小孩,因为长期玩手机、电脑,脑子生锈好久,注意力泛散,思考的能力渐渐丧失,只能在别人的各种评论后才能得出自己的观点。为此,我感到忧虑,是时候改变了!为此,第二天我计划去海珠湖玩一圈,去感受自然,然而下雨,作罢。不过我还是出门去了省博,算是跨出门“不做宅女”的一小步。

  关于自然缺失,我还好,毕竟从小生活在农村,在初中以前,我还是一个满山跑的野孩子,没有社会性别的概念。上初中后,太忙,太怕浪费时间,所以很少出门,很少去河边和山上;高中后更甚;大学及研究生后,我回家的活动场所只有家和亲戚家。今年过年,看到我姐兴高采烈的拉着老公去河边玩,我其实有点羡慕,也有点后悔,当时为什么不跟他们一起,我为什么要那么宅?是啊,我早已经远离自然,远离“故土”,变得不那么亲近自然!其实最好的游玩地方是家乡的山山水水,不是吗?怀念那座小山,怀念那条小河。

  我的成长与城市、农村的成长同步,我们都在逐渐接受“现代化”的知识和眼界,逐渐的失去“乡土”,也随之失去了天真烂漫、自然的亲近感。所以城市和农村都在遗弃自然,或者重新建造仿真的失去本真的自然,我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我远离了庄稼,远离了稻田和麦粒,远离了家乡。现在我想找回自然,却只能在城市的绿化带中惆怅,受到想在漂亮的人工草坪上打滚都会被驱赶的尴尬。

  起码,我有过自然,还记得漫山遍野跑的欢腾,那些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小孩呢,他们的自然是否只有公园、白云山、绿化带?所以以后的城市都是由这些,我们这些患有自然缺失症的小孩管理,就像中山大学现在由患有世界一流大学缺失症的罗校长管理,我们没有自然感,自然不会对自然产生敬畏、爱护之心,与我们生命联结的自然,是否终有一天残败不堪?

  幸好,幸好,有自然教育,有一群在做环保事业的同志,幸好幸好,我看到一些公司和机构在推动儿童关注自然。然而,我们这群90后,很多人中却是自然缺失的一代,当社会由我们主导时,自然的安身之处在哪里?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二):都市孩子为何患上自然缺失症——读《林间最后的小孩》zz

  秋天有些刺眼的阳光下,女儿已经在水边玩了半个小时,她用小棍不断地拨弄着水里的一只青蛙,试图激怒它,让它从水里跳到即将残败的荷叶上来。因为圆明园的湖边潮湿,她不得不隔一会儿就调整一下自己蹲着的姿式,以便自己不会顺着斜坡滑到水里。

  虽然自己兴致盎然,可她很孤独,因为没有孩子和她一起分享快乐。周日的圆明园游人很多,然而像她一样七八岁已经上学的孩子却少能看到。那些学龄前儿童也只是在父母的带领下,走在水泥铺成的路面上。

  这个场景非常像美国专栏作家理查德•洛夫的新书《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中描写的片断。唯一不同的是书中类似的故事不是发生在中国。从这一点来看,患上自然缺失症的儿童是全球性的:远离自然、自然知识贫乏,大部分时间是在有空调暖气的房间和汽车里度过,电脑、电视是他们最喜欢的“玩具”。他们宁可放弃去看海、去爬山,而选择待在房间里,因为只有屋里才有电源插座。

  理查德•洛夫是一名儿童权益倡导者,并长期关注儿童与自然议题。他在书中列举了大量儿童与自然疏离割裂的现象,山川、森林、溪流、原野已经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消失,即使特意去寻找有时也难见踪影,这些都是工业文明、城市化进程的结果。是喜是忧,已经不用争论。

  2006年,一家名为“世界未来社会”的机构预言:“孩子们的自然缺失症将对他们的健康构成威胁,如今的孩子相较于他们的前人花在自然环境中的时间正越来越少。”

  那么到底为何患上了自然缺失症?夏天看天上的银河、听泥塘里的蛙鸣,秋天捉螃蟹,冬天堆雪人,是现在为人父母的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然而现实的悖论是:为人父母者一面回味着自己有趣的童年,叹息今天孩子的不幸,一面把孩子赶进各式各样的课外班,学奥数、学英语、学乐器、学书画,不让他们有一点时间哪怕是在人工建造起来的公园里奔跑一会儿!家长、老师、学校、社会一方面在对孩子们说着自然的可贵,一方面却言行不一——过度的消费和贪欲让森林消失、江河污染,变形的教育让孩子远离自然,内心扭曲。

  这是世界范围内的现象,但是身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情况似乎更为突出。

  2009年,一项对16个国家的2400位母亲进行的调查中,87%%的被调查者表示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时间与自己的孩子玩耍互动,也有54%%的母亲表示自己能坦然接受孩子在户外玩耍时浑身搞得很脏。可是最有趣的是以下这个数据:在中国,只有5%%的母亲说自己的孩子常在大自然中探索。

  可见,虽然我们的经济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可是我们城市的孩子与自然的距离已经远远超过他们。谁又能否认现在肥胖率、注意力紊乱、过敏症、抑郁症等现象增多与此无关呢?试想,一个从小就对动植物和自然失去兴趣的孩子,他对生命的热情从何而来?一个从小就与自然割裂的儿童,长大后又怎么能有社会责任感和对地球人类的使命感呢?事实上,创立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大科学家们的原始导因,也源于那些童年时关于河流、树木、田野、天空与雷电的记忆。

  1962年问世的《寂静的春天》是一本标志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在某种意义上引领了上世纪60年代在欧美发达国家开始的民间环境运动,继而影响到全球。可是,几十年过去了,环境保护与人类对自然的掠夺一直并行并进。《林间最后的小孩》再一次发出了声音:儿童与自然之间已经出现了“令人惊异的断裂”,并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建立一种新的生态文明迫在眉睫。

  可喜的是,作者并没有止于结论上的忧虑,而是总结了众多领域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定量分析。该书还分别从家长、老师、教育者、政府等这些“自然缺失症”真正制造者的角度,提出了治愈这一断裂症的药方。其中包括:父母如何带领孩子亲近自然,改善孩子的注意力不足;教育者如何将孩子从教室里解放出来,让丰富的自然环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城市规划者又如何打造出绿色大城市,让孩子能够在家门外感受一下自然本色。目的只有一个:不想让孩子成为“林间最后的小孩”。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三):我们与自然的连接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

  《林间最后的小孩》描述的是美国这一代儿童自然缺失症的现象,分析其中的原因、阐述了亲近自然的好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变或者改善的方法。其实也许阶段和程度不同,但是自然缺失症也正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着。发生的状况或许比美国更严重,毕竟,当我看到作者多处写到“在你家的后院”的时候,我只能深吸口气,内心默默念一句“至少你们还有后院”。

  这一代的小孩,很多从他们的父母辈开始就脱离了农村生活,他们没有足够多的机会亲近自然。城市的扩张,吞噬了原有的森林、湿地、海岸线,把郊区驱赶到更远更远的地方。即使开很久的车,在很多城市也是难以再看到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同时,城市里越来越密集的高楼占领了荒地;甚至,因为越来越紧张的停车环境,部分小区的绿地也被牺牲掉了。孩子的户外活动空间被挤占了,那些祖辈、父辈们曾经享受过的孩提时代的闲暇时光,在这一代孩子的身上再难重现。当然,这个结果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除了自然空间的急剧减少,对陌生人的恐惧,学前学龄儿童课外辅导及兴趣班对时间的占用都合力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即使抛开自然空间减少的问题,从小孩出发,愿意亲近自然进行户外活动的人数也在急剧减少。美国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数量正逐年减少,他们很多人更愿意呆在室内看动画片、玩手机和pad。电子产品的魅力确实是难以抵抗的。但是,这个问题的低龄化还伴随着另外一个问题:小孩们,在户外的活动中难以找到乐趣。我的童年在城镇度过,但是我依然有很多关于户外活动的美好回忆,烤番薯(永远都没有烤熟过),背着大人偷香肠出去烤,骑自行车到山里野炊,砍竹子做竹筒饭,摘食野生的桑葚,小溪里捞鱼、捉螃蟹,用柳条和野花编花环戴在头上……今天的小孩,他们有越来越好的教养,他们被教育,不能摘花、不能爬树、不能在野外生火……,我看到书中描写在美国甚至有人发起抵制钓鱼的运动,参与者认为钓鱼和打猎一样都是残忍的行为。(在我们大部分中国人的认知里,钓鱼还是一项不错的户外活动,我们提倡把钓到的小鱼放生,反对用电棒电鱼的行为。)与此同时,我们这一代大部人的父母已经不像我们的父辈一样认识很多的动植物,我们没有办法告诉自己的小孩,这个是什么野菜,有什么功效,哪些野果可以食用。孩子们进入户外,能吸引他们,让他们参与的事情很少,他们又如何爱上这样的户外活动呢?这一代小孩有更好的教养,更好的环保意识,可书中确提到环境主义者、资源保护主义者和其他环境守护者数量在日渐减少。人类是很难去热爱和保护自己不太了解的东西的。“如果孩子们对土地没有依恋,他们将不能从自然中获得身心的帮助,也不会产生对环境对这片土地的一种长期的献身精神。”关于环境保护和人类的户外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这个矛盾,应该得到更广泛地关注和讨论。

  在读这本书的日子,我刚好生活在海边,真正临海的房子,房子背面就是一片沙滩,步行只用一分钟。有一个周末,我正坐在门口的长廊上看书,楼上一个5岁左右的小女孩跑到我面前,我问她“你的小狗呢?”(我们虽然不认识,但我见过她,也知道她养了一只小狗)她说“小狗,在下面沙滩玩?”“你怎么不去沙滩玩?”在我看来沙滩有与生俱来的魔力,内陆长大的我,小时候在一堆河沙上面也能玩一整天。“我不想把我的手和脚弄脏了,我可不想洗澡。”这个回答让我很惊讶,或许因为离沙滩很近,从小她收到不少来自父母的投诉。我不只一次听到母亲们对小孩户外活动以后会额外增加一些工作的抱怨,也许等我做了母亲以后也难免会有这样的抱怨,可是这可能真的会阻止小孩参与已经少得可怜的自然活动了。我们为了培养小孩,花很多的钱和时间在他们身上,或者我们可以考虑把这一部分劳动当作是让他们在自然中学习东西而支付的学费。书中提到,自然环境会刺激所有的感官,自然环境和要素激发出孩子们无穷的想象力,并且作为发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媒介发挥着作用。甚至,自然可能有益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的治疗,作者称为自然的“利他林”。随着AI技术的发展,职场上不断宣扬着什么什么职业将会被替代。我们的下一代,就业环境将比我们更为恶劣,目前大家推测不会消亡的职业都是需要人类的“创造力”,而创造力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应试教育的硬伤。这部分缺失说不定真的可以从自然这所学校里得以弥补。

  作者的观点是希望孩子们亲近大自然,但是也教育孩子们不要浪漫化或神话自然。书中作者给出了一些建议,虽然很多并不适合我们国家的情况,但是依然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发。比如参与观鸟、观察天空、每次户外活动收集十种动植物的踪迹、写自然笔记、种植蔬菜、参加野营…这些活动对我们来说也是实用的。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四):让孩子在自然中长大

  让孩子在自然中长大

  我和丈夫带着5岁的儿子沿着漓江徒步,遇到的游客都称赞他勇敢、有毅力。我很欣慰,唯一不如意的是,他经常停下来玩水,捡拾石子,要催促半天才继续前行。我很担心,在天黑前赶不到上游的镇子坐车,打乱我的计划。这不,他又指着一头小牛喊道:“这匹马好漂亮。”我哭笑不得:“这是小牛。”怪不得他,他从图书上认识了马,可是在现实中还从未见过呢。

  我们穿过一个村子。儿子拿着棍子驱赶水塘里的鸭子,玩得不亦乐乎。我担心村民会怪罪,赶紧转移他的注意力:“看,那是什么?”他兴奋地喊:“小鹿!”我无语了:“这才是牛啊!”“可是牛没有角啊。”儿子的观察很仔细。刚才我们看到的小牛没有角,而他在动物园看到的小鹿是有角的。

  从漓江归来,我读一本书——《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作者理查德•洛夫开创性地提出了儿童自然缺失症的概念。书中总结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指出与自然的直接接触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儿童与成年人身心健康都至关重要。作者不仅敲响了警钟,也提出了重建儿童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切实办法。读罢此书,我深有感触。儿子在漓江边上的表现,不正是书中所谓儿童和自然间的裂痕吗?孩子们熟悉喜洋洋这样的卡通形象,却并不认识现实中的牛羊。自然对于他们,是陌生的,抽象的。我只是把儿子的故事当作一个笑话,并没有认真对待。而洛夫的书,却引发我更深的思考。

  现代社会中孩子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日渐增长的压力剥夺了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在自然中的玩耍。科技的发展,使孩子们被电视和电子游戏包围,加剧了与自然的隔绝。环境破坏、城市的扩张导致大自然领地的萎缩。伴随着儿童与自然的疏离,儿童的体质却越来越差,各种身心疾病也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儿童。

  体育运动并不能代替在自然中随心所欲的玩耍,因为植物和景观本身便有着神奇的功效。比如说,那些房间能看见树的病人比只看得见砖墙的病人要早一些出院;在自然环境中运动的精神疗效,好过在市区或居民区。

  父母们把孩子们在户外的嬉戏视为浪费时间,岂不知户外活动就是孩子学习的过程。孩子们通过感官来学习、感知世界,在户外的自由游戏,实际上是自我驱动的互动学习。很多父母采用电视和电脑教学软件教育孩子,但是电子媒体给人们带来的体验是间接的、单调的,仅仅作用于视觉和听觉。而自然环境会刺激所有的感官,将休闲玩耍和学习结合起来。

  社会上流行用玩具开发儿童的创造力。实际上,自然对于创造力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研究表明,在任何环境中,发明和创造力的程度,都与该环境中变量的数量和种类成正比。而自然无疑拥有无穷的多样性,相比之下,玩具所具有的信息是单一的、封闭的。在自然中运用多种感官的经历,有助于儿童智力持续发展,并且激发想象力。

  与自然的接触对孩子的重要性,不亚于好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当然也不能一味强调自然的重要性,而是要寻求学习、体育活动和自然接触三者的平衡。

  本书主要针对美国读者,但是自然缺失问题在中国无疑更加严重。2009年,一项对16个国家的2400位母亲进行的调查中,只有5%的中国母亲说自己的孩子常在大自然中探索,这一数字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固然存在众所周知的客观原因,但是更大的问题来自观念上。中国传统的教育重视的是逻辑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能力。近年来流行的素质教育,已经异化为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学奥数、学英语、学乐器、学书画……也有的父母注意孩子的体育锻炼,但是无非是让孩子多上几堂轮滑课、体操课。唯独不见自然的位置。父母们追求的是不输在起跑线上,抓教育只争朝夕。在这种形势下,“在自然中嬉戏”无疑被视为浪费时间。但是我们有没有想一想,多会几门技能素质就高了吗?怎样的教育才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我的童年,出了家门,不到十分钟就能进入到林间。青春期迷茫的时候,我也曾经寻找到森林深处一个四周无人的湖面,坐在湖畔静静的思考。自然对我的身心成长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长大以后,我读书、工作、生活在城市。但是我的内心深处,始终为自然留着一席之地。因此我很注重孩子与自然的接触。每天吃过晚饭之后,我都会带着孩子到社区公园玩耍。周末我常带他爬山、逛公园,每年还有一两次带他去远方旅行。

  读了这本书,我许多感性的认识都找到了理论依据,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误区。孩子在我的带领下,与自然虽然有许多接触,但是这样的接触流于表层。我总是嫌他的玩耍浪费时间,妨碍了赶路,妨碍了我寻找风景,殊不知这样的玩耍比什么风景都可贵。

  感谢洛夫,给我带来一本宝贵的教科书。它开阔了我的视野,填补了我认识上的空白。它内容扎实,言必有据,每一个道理都令人信服。它案例翔实生动,极具启发性。我把它推荐给各位家长们,相信你们也会获益匪浅。

  ---------------------------------------------------------------------------------

  推荐书目:《林间最后的小孩》[美] 理查德·洛夫

  《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美] 理查德·洛夫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自然之友 出版

  自然之友 翻译 郝冰、王西敏 审校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五):别让中国儿童患上“自然缺失症”zz

  所谓自然缺失症,其实并不是一个医学名词,而是由美国作家理查德 洛夫提出来的一种现象,即现代城市儿童与大自然的完全割裂。虽然词是新词,但是对于很多家长和教育者来说,这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比如城里的孩子背过《悯农》,却没见过农民;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分不清五谷,辨不出花草,认不出飞鸟走兽。但人们提到这些事情,却往往只是感慨而已,似乎也默认了这是社会发展进步不可逆的趋势:一代比一代生活得更好,无需和自然打交道了。

  但是理查德 洛夫用“自然缺失症”这样似乎耸人听闻的词来告诉公众,这并不是一件可以一笑而过的事情。因为自然并不只是一个任人类索取的资源集合体,同时也是人类生存所依的力量,是一切美的源泉,想象力的终极,科学的无穷尽。和自然断裂,不仅会让下一代失去对生命的体察,更会让人生病——失去支撑内心的力量。如同理查德 洛夫在他的著作《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中指出的,“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自然的接触”。书中引用的很多研究表明,如果没有与自然的接触,没有在自然中学习、探索、体验的经历,孩子的感觉和知觉都会受到影响,容易变得孤独、焦躁、易怒,在道德、审美、情感、智力成长中有所缺失。

  来自中国台湾的环保专家李伟文的观点则更为痛切:“如果孩子们从没有被自然感动过,长大后会如何看待其他生命?如果孩子们从未有接近土地的体验,长大后会如何对待我们的自然环境?如果这些没根的孩子长大,开始主导未来,我们又会走向何处?”

  笔者在“自然之友”从事环境教育时接触过一些城乡儿童,非常明显的是,往往来自城市家庭的孩子更加见多识广,口才更出众,显得更聪明自信,但也更容易缺乏耐心和注意力,容易变得暴躁。比如有的孩子会整段整段地讲述他对“全球变暖”的理解,还有对北极熊的担忧,确实挺有见地。但如果请他观察一下临近树上的小鸟,他却无法静下心来寻找。

  有时候,当我们把孩子带到林地,请他们去数数周围有多少种颜色的时候,很多孩子会兴奋地散开跑远。但有的孩子却会拿着笔站在原地,既不走也不看,埋头写下红色、绿色、紫色、棕色……其实他写的只是他理解的颜色的概念。他就站在自然当中,但没想到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和确认。

  这些,不都是“自然缺失症”的症状吗?孩子们过于依赖自己大脑里的信息和成年人灌输的概念,但对由身体五感带来的各种丰富体验,却渐渐变得“接收无能”了。更不用说电视、电脑、电子游戏的诱惑,让孩子们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这样的孩子真的到了自然中,反而变得无所适从,不知如何自处,只想赶紧回到“有电源插头”的屋里。您身边有这样的孩子吗?

  为什么会有“自然缺失症”

  其实对于现在的成年人,小时候与自然接触的经验并不会少。那时候谁会觉得自己需要“重返自然”呢,谁又会想到还能得“自然缺失症”呢?因为我们随时都与自然共处。且不说农村,即使是在北京这样的城市里,我们小时候离乡村或荒野的距离也并不远。不论是胡同平房,还是楼房大院,常有浓阴遮蔽,到处可见野草生长的“百草园”,出城不远就有菜地、水塘或河沟。树枝、草棍、昆虫、土疙瘩都是我们的玩具,房前屋后的荒地就是游乐场。我们就在自然的包围中玩耍,直到长大成人,发现我们居住的城市已经彻底改变了模样。

  “自然缺失症”是城市化过度发展带来的结果。今天的城市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提供给孩子的“野地”却越来越少了,往往出了家门就是马路和水泥地,仅存的绿地也带上了太多人工化的痕迹:花草都被修剪整齐,野花野草都被赶尽杀绝。

  或许,没有任何地方会一成不变,希望家乡永葆原貌只是一种桃花源式的幻想。但城市化的结果,肯定不是简单地“发展城市”,而是要让人们享受到社会文明的成果,生活得更加幸福。城市,本就应当让生活更美好。这里面肯定也应包括生机勃勃的自然空间,多样化的生活形态,可能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宜居城市”吧。

  “自然缺失症”能治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其实“自然缺失症”一点都不难治,只要走出屋门,来到户外,大自然自有其强大安心的力量,让躁动的心灵变得平静沉稳。玩泥巴,跳水洼,捡石头,听鸟叫,跑、跳、追……甚至什么都不做,一切交给自然就好。

  要让孩子对“自然缺失症”说不,还需要家长的用心和爱护。第一点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言传身教。如果家长本人就是亲近自然,热爱山野的人,孩子自然也会感受到其中的喜悦和兴奋。如果家长本身就很“宅男宅女”,就不要奇怪自己的小孩也变成个不爱出门的“宅孩子”。

  第二,鼓励和支持孩子的“探险”。给孩子相应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学习,在自然中体验。可能在家长看来,孩子只是在翻来覆去地弄那颗石子,或者不停地挖一个泥坑,或者只是把草叶捏来捏去,看上去没什么“建设性”,但其实这正是孩子自我学习和认知的开端。要知道,在自然中遍布着“活动零件”,比如石头、树叶、草棍,看似简单,但却比人工设计的遥控汽车、飞机更能激发想象和创造力。

  第三,不要让孩子恐惧自然。说来奇怪,很多家长都同意让孩子多接触自然,但如果被问到“您愿意让孩子坐在土地上吗?爬树?在水塘边丢石头?跳进水洼?玩泥巴”时,很多家长会犹豫不决,有人会说“土壤是脏的,里面有细菌”。其实除去一些必要的安全考量,很多顾虑都是不必要的。

  令人欣慰的是,很多家长都是爱自然的人,他们付出各种各样的努力和尝试,希望能把对自然的爱也传达给自己的孩子。面对不可阻挡的城市化,也许我们依然有可能作出自己的选择。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缘于内心的本能。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亲近,探索自然的博大与奥秘,也是孩子们应有的“福利”。希望能有更多的家长和我们一同努力,不让我们的下一代成为“林间最后的小孩”。(《半月谈内部版》2019年第6期/ 胡卉哲)

本文标题: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209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顾准文集读后感精选每天比别人多记几句好文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