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读后感摘抄

发布时间: 2020-08-24 08:30:1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1

《局外人》是一本由【法】加缪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页数:1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局外人》精选点评:●荒诞、悲剧,可是悲剧的是什么,悲剧的是因为母亲葬礼上不哭被以人民的名义判死刑,而不是他要死究竟什么是“人类良知”

《局外人》读后感摘抄

  《局外人》是一本由【法】加缪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页数:1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局外人》精选点评:

  ●荒诞、悲剧,可是悲剧的是什么,悲剧的是因为母亲葬礼上不哭被以人民的名义判死刑,而不是他要死 究竟什么是“人类良知” 人类永远学不会就事论事以及人类永远说起客观不过是打着客观的幌子从自我出发 归根结底,都是一样的,正如最后那些话,只有还有未来的活路与没有未来即刻要死的区别 即便要死了,怎么能否认一个人在那些他曾沉醉的日子里感受到的满足和安宁,怎么能否认他付出过的冷漠的(指本人无强烈的感情倾向)温情,怎么能否认他的意识确实流经过四处 读完最后一段,整本书结束了,我也由心感受到一种餍足。它是一本多么冷视的书,可是那些主角默尔索感受过的时刻、那些默尔索心理上被动参与过的事情,它们热烈地织成了他的人生,哪怕人生终于虚无、自流,它是这样的:人做过的事郁郁葱葱地形成一股热流,最终汇入虚空的宁静的溪。

  ●正义的反讽。 最后一段是高潮:现在我面对着这个充满了星光与默示的夜,第一次向这个冷漠而未温情尽失的世界敞开了我的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融洽,觉得自己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为了善始善终,功德圆满,为了不感到自己属于异类,我期望处决我的那天,有很多人前来看热闹,他们都向我发出仇恨的叫喊声。(如果同情,证明异类,犹如怜悯一只迷失的小狗,只有视为同类方生出诸多仇恨)。《被拯救的威尼斯》108,悲悯从根本上是属神的品质;不存在属人的悲悯;悲悯暗示了某种无尽的距离;对临近的人事不可能有同情。

  ●现在还说不出太多,单纯觉得舒服。

  ●值得一读再读。一个广泛信教的国家里写出拒信上帝的小人物。荒诞。无辜。虚无。欲忘也在被判死刑后一并消失。实实在在的,充满理性精神的小人物。

  ●特意选了一版近期的翻译版本,读起来确实很通顺,一气呵成。感受了大师的魅力,上学期间非常排斥读名著,现在来看,除了青春期的叛逆心理,更多的是自己的无知。如今,看这些大家的作品,深深被震撼,即便跨越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我依然能看到人性的相通,被作家的洞察力深深折服。加缪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局外人》就是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我们都会从这个小人物身上,看到自己也深陷过或正在深陷着的对人生的茫然、盲知,死刑是一种重生吧,偶然也是必然吧。我非常喜欢加缪塑造的“荒诞-反抗”哲理体系,将来也想继续了解萨特的“存在-自我选择”与马尔罗的“人的状况-超越”哲理体系。现在看名著,还不晚,也许,这才是最好的时刻。

  ●道德绑架。很难做到对事物的客观判断,却是以人的意志转移,将对事件判断本身转移到对人性格与生活作习的批判。又是一位意识流派,全书的最精彩部分在于末尾思考的升华。将反叛到认命的过程描绘地清晰透彻。

  ●说实话,可能还因为译文的关系,,,不是特别看懂。

  ●No.36 加缪自己曾经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的主题—“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的确,这本书就是讲了这么一个荒谬的故事,主人公是所谓的异乡人局外人,他被称为冷酷无情毫无人性,可是在我看来,他只是一个清醒的理性的人,固执地追求着真实,并愿意为此付出代价。 主人公活的任性而真实,他的激情深埋不愿意向外人表露。他想“这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只要我想,也可以是另外一种”,他完全不媚俗,不去在乎别人的看法,他体验到这个世界动人的冷漠,也成了最幸福的人。 我很喜欢读加缪的文字,冷的像一把刀,也有很多很暖的细节。

  ●如何在了解到世界与生活的透彻的荒谬绝望后,仍能做一个热情奋进的入世者?

  ●默尔索在死刑前对神辅的嘶吼似乎是在对自己一生的质问,死刑前对于母亲他也有了新的理解,一个在母亲葬礼没有一丝难过的人,这个人他空洞的灵魂,甚至说没有灵魂,就是罪恶的本身?

  《局外人》读后感(一):把握真理 无权审判

  用力挤挤时间海绵的水,读完辽。

  谈要脱俗,必先入世。然入世便脱离不了荒诞不经的意识形态和世俗观念。

  脱俗是什么?忽视一切,只追求自己内心的所求,别无它求,只求忠于自己。在加缪笔下的那个年代,无神论者,不相信上帝的默尔索被当作怪人,其于母逝后做的一连环的与案子并无关联的事,更是被检察官和庭长当作判案的关键证据;真实表露被当作罪不可赦;偶然被当作必然。

  世俗面前,忠于自己不被认同,放到现在也全然适用。矛盾在于,脱俗与入世完全对立,却又断不了联系。在脱俗与入世之间,站着很多人。可世人怎知痛苦之门不是真理之门?纵观社会,这个被世俗钳制和侵入的社会,人们会因他人的评头论足而改变自己的想法,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活在世俗的眼光里,人云亦云,为利往,为益去,被舆论驱使、导向,逐渐麻木、失明、跌落,殊不知无形中自己早已被囚禁奴役,被设限。

  最后摘录书尾的一段话:“他的神气不是那么确信有把握吗?但他的确信不值女人的一根头发,他甚至连自己是否活着都没有把握,因为他干脆就像行尸走肉。而我,我好像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但我对自己很有把握,对我所有的一切都有把握,比他有把握得多,对我的生命,对我即将来到的死亡,都有把握。是的,我只有这份把握,但至少我掌握了这个真理,正如这个真理抓住了我一样。”

  把握真理,无权审判。

  :序太长了and被剧透,以至于读的时候,感觉不是那么好,也可能是主题内容的缘故,注定—悲剧。

  《局外人》读后感(二):回不了的魂

  我们可怜的默尔索先生,因为一桩冲动之下犯下的情有可原的杀人案,被法院“以法兰西人民的名义”判处了死刑。仅仅因为他有社交障碍,无法顺利融入社会。长着一张嘴却不知道如何为自己辩解,整个庭审过程中,控方的每一条证词都让他没有否认的余地。没有虚言,只有曲解和蓄意引导。

  他做错了什么呢?

  接到母亲去世的噩耗后,匆匆赶往养老院,因过于悲痛不忍再看一眼母亲苍老的仪容。每个人表达悲痛的方式各不相同,没有嚎啕没有垂首,这也可能是不愿将悲伤展示给他人看。没有哭给外人看,世俗失望了吗?

  葬礼结束后,为了化解那份“独留人间”的孤独感,躲入了情爱欢愉之中。他不该拥有快乐吗?且不说这些分泌的多巴胺也只是暂时的悲伤抑制剂。

  突然想起了我妈妈,但明天我得早起。明天太阳照常升起,他就不该试着好好活吗?

  以上,均是我的瞎扯淡。

  这也是一种罗生门,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相同的,想要阐释别人的生活是无法做到的。

  默尔索先生只是一个局外人,他的真实感受也许自己都不能完全体会到。养老院门房在问他为什么不想看母亲最后一眼时,他说“我也说不清”。是的,在这里我相信,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讲清楚自己的心,甚至他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

  他是他自己生活的局外人。生下来,活下去。活下去就可以,怎么样活?那随便。交友随意、恋爱随意、做结婚打算也随意。怎么样都是一辈子,随意吧。他放逐自己到了生活之外。

  他是他法庭上的局外人。在法庭上,他的“局外”泰半是由当时那一套政法机制决定的。“坐在被告席上,听那么多人谈论自己,也不失为一件有趣的事。”“人们好像是在把我完全撇开的情况下处理这桩案子”,他无从辩解,也无话可说。所以,他也是自己命运的局外人。

  默尔索的性格与生活态度,在他人眼中是不足取乃至不合理的。被投入那样一场审判中,社会的关注点不再是命案的本身,却转而聚焦在了他在众人眼中的异质性上。不健全的政法制度对犯罪嫌疑人释放精神暴力,释放其自认的正义。

  最终,不求仁得仁,死刑找上门来。

  默尔索回魂,回到局内。他可以在碌碌无为的人生里游荡在局外,但无法面对尽在眼前的死期保持游离。

  晚了吗?应该是。

  但哪怕顺利回魂,他还是会再度游离局外。

  《局外人》读后感(三):烈阳下寻找阴凉

  

书中的大多数场景似乎都在夏日的烈阳之下,即使默尔索被关进了牢狱,长达10个月的审判期间,有没有过多的描写其他季节。夏日的阳光是强烈的,是无所不在的,烈阳之下少有阴影。书中的人,似乎都不大对夏日感到厌倦,甚至于对于玛丽来说,烈阳能让她晒的比默尔索黑。默尔索讨厌烈阳,因为烈阳会使他疲倦,即使是在母亲的停尸间,强烈的灯光也让他感到困意。也正是因为默尔索讨厌烈阳,想到去黑色的小岩石下纳凉时,造成了那场枪击案。

这也让默尔索,注定和书中的其他都不一样。默尔索的与大多数人的不一样在于,他对世事的无所谓。母亲盖棺之后不想打开,仅仅是因为觉得太麻烦;觉得母亲和自己呆在一起没有共同话题,而且自己的收入也不足以维持生活,于是把母亲送进了养老院,不像沙拉玛诺,宁愿与一条退毛的狗在一起也不愿去养老院。

默尔索的不一样在于他太真实了,真是到只剩下内涵,不在于别人的看法,因此身边人都喜欢他。

对于雷蒙来说,默尔索的真实在于他的不畏惧。雷蒙面对电车上那个男人的挑衅时 ,毫不犹豫得打了他一拳 ;在沙滩上遇见阿拉伯人的时候先发制人打了他一拳,使得阿拉伯人即使有刀也退了好远。但雷蒙遇到警察时,即使面上堆砌着不畏惧的笑容,但是等到警察扇了他一巴掌时,他也只问了问警察能否把烟捡起来,甚至双腿哆嗦。但默尔索并没有因为雷蒙没有还手而讨厌雷蒙,而是回答他不喜欢警察。

对于沙拉玛诺来说,他真实到不在于外人的非议,把母亲送进了养老院,让母亲真正能习惯自己的老年生活,让母亲在养老院里认识了“未婚夫”贝雷兹“,而不是像沙拉玛诺一样,与狗相依为命。

对于玛丽来说,他真实到不因为母亲的去世,而必须感到难过,必须不能去看喜剧电影。而默尔索对于玛丽而言,玛丽是对默尔索产生好奇的,默尔索永远是一个被动的人,唯有对玛丽他是主动的,主动扶玛丽上水鼓,主动约玛丽看电影,主动提出想和玛丽一起吃午餐,主动向玛丽提出去塞来斯特的饭店吃晚饭。这不得不让玛丽怀疑,是因为爱让默尔索变得主动吗?但当玛丽问默尔索是否爱她时,默尔索说不爱,即使说想结婚也是无所谓。于是玛丽才问自己,自己是否爱默尔索,玛丽认为自己爱默尔索只是因为默尔索是个怪人,与众不同,明明只对自己主动,但他的主动却不是因为爱。别人会为了得到玛丽而说谎说爱她,但是默尔索明明只对她主动却诚实得说不爱她。玛丽希望得到默尔索真正的爱,而不是性欲,或者其实这些不叫爱,而是想占有控制默尔索的爱。

但默尔索并不是完全和身边的人不一样,默尔索也爱自己的母亲,也有性欲。默尔索也会因为朋友的情谊做一些他本不愿意做的事,来维持一个群居动物应有的表现。但这也让默尔索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局外人,因为他与身边人的人还有牵扯,而不是彻底成为两个时间的人。

烈阳之下,也没有完全的阴影。

  《局外人》读后感(四):谁是谁的局外人?

  在图书馆做志愿的时候,偶然瞥见了这本书,作为一个颜控看到该书的第一反应是:封面好赞!第二反应则是:加缪超帅的!于是在这两个念头的驱使下,我把这本书的信息刷进了我的学生卡。

  因为篇幅不是很长,加上上午的课又讲的十分松散,终于我按耐不住强烈的好奇心打开了这本书,并在接下来的那堂课里将其匆匆读完。

  尽管这本书的阅读时长甚至不超过两个小时,但是我的心情却在此期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知道是什么样奇怪的心理暗示,我好像总倾向于把一本书匆匆归入一个类型,用只言片语那一套将其桎梏,然后洋洋自得地带着这种情感读下去,并在观点不断得到印证时愈发得意。于是在一开始的葬礼片段中,我对默尔索的所作作为嗤之以鼻:真是个自私冷漠的“局外人”啊!我甚至开始设想后来的走向:全篇通过对默尔索这个极度冷漠自私日常生活的描写来反映时下的道德虚无主义,揭示令人心寒的社会内核。

  于是接下来主人公对待雷蒙求助的随意;对待玛丽示爱的无所谓;对待沙拉玛诺悲伤的冷漠,都一度让我认为自己的判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证实与加强。直到灼热海滩上的那一枪响(准确来说可不止一声)之后,我才发现好像很多事情并非如此。

  像是葬礼上那些所谓的目击者,我一开始所看到的冷漠好像不是内核反而只是一种极其肤浅的表面现象。在庭审时外部检察官辩护律师们激烈的争辩与主人公焦躁却又略感疑惑的内心相比,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局外人呢?

我擦了擦脸上的汗,知道我听见传唤养老院院长上庭作证时,我才稍微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场合与处境。即使是坐在被告席上,听着那么多人谈论自己,也不失为一件有意思的事。可以说,人们好像是在把我完全撇开的情况下处理这桩案子。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没有我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我的命运由他们决定,而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见。时不时,我真想打断他们的话,这样说:“归根到底,究竟谁是被告?被告才是至关重要的。我本人有话要说!”

  这三段法庭上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似乎让人无法辨认清楚在这一场似是闹剧的庭审中,究竟谁才是主角,谁又是真正的局外人?

  在这一阶段,我亲眼目睹那些证人提供着同我最初想法一致的证词时,心里居然开始默默为这个冷漠的主人公祈祷起来,我多么希望在这个时候他能够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能够从局外走进来!但转念一想又自觉幼稚,辩解在此处能够有什么作用呢?没有人能够参透默尔索的真实内心,在这样一种情形下,我甚至觉得对于默尔索而言,其他所有人都是局外人。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只有在庞大的关系中一点点寻找属于自己的定位,我们恪守公共准则,维持人际关系,尽量迫使自己积极的参与到每一件事当中去。可是默尔索却不是这样的人,他好像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妈妈的离去不会使他产生强于生理需要的反应,缺少共情能力,没有追求新鲜事物,向往未来的激情·····他好像有违我们常理所认识的人?他好像总是置身事外,总是冷漠无情,总是连一句废话都不愿多说。

  可是事实上我们这些积极的参与者好像也并没有因此对自己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反而总是在一些世俗的约束下被拖着走向所谓正确的方向。

他们所选择的生活,他们所确定的命运,他们所尊奉的上帝,对我又有什么重要?他默默看了我一会。他眼里充满了泪水,他转过身去走开,消失掉了。

  这些自以为是的共情是多么可笑,一个每日为他人赎罪的神父甚至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掌控,最触动我的莫过于主人公那句“谁都没有权利哭他”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谁是谁的局外人呢?

  《局外人》读后感(五):格格不入的“局外人”

  《局外人》的主人公默尔索是一个普通人,开篇就是他妈妈去世了,他去养老院参加妈妈的葬礼,可是他总是做一些社会习俗以外的事情,比如在为母亲守夜时喝咖啡吸烟,比如他记不清母亲的年龄,比如在母亲去世第二天去海滨游泳,并与玛丽看电影,当晚还发生了关系……他觉得母亲的死又不是他的错,他很悲伤,他也很爱母亲,但是不会因为这种感情就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默尔索居住的楼里,有一个总骂自己老狗的老人,另外默尔索还结识了雷蒙,靠女人生活,但因为女人出轨,他想报复。默尔索是一个对任何事都无所谓的人,便帮他写了信,似乎并没有考虑太多后果。俩人友情快速升温,雷蒙周末邀他去海滨木屋度假,但雷蒙始终觉得有一伙阿拉伯人是那个女人的兄弟及同伙。在海边散步时,他们又遇到了这伙阿拉伯人,进行了肉搏,雷蒙胳膊被刀,阿拉伯人撤退,他们也回到木屋,又去找医生包扎。随后雷蒙和默尔索又出去散步,遇到这伙人,拿枪比划了一下,看到撤退,就又回木屋了。结果默尔索在木屋门口又不想进去听女人们唠叨,转身自己又去海边散步。结果把一个阿拉伯人杀死了,并开了一枪杀死后,又连开四枪。

  分明几次相遇都想要与对方打架,但最终竟真的就被默尔索杀死了。不知是直觉上的死亡指引,还是与母亲去世时一样的阳光的记忆指引……抑或是压抑的性格,积压了太多的情绪,以此为发泄。总之就这样,无关紧要的局外人竟变成杀人凶手。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第二部讲的就是默尔索被捕后到庭审到等待死亡的过程。预审法官来问话,律师来探视,预审法官对默尔索不信上帝感到震惊。讲了他在狱中的生活,玛丽来探望,他常会关注旁边人的言语动作,他逐渐由“自由人意识”形成了“囚犯意识”,他数东西、回忆,消磨时间他并不感到无聊。

  后来终于庭审,庭长的冷漠和程序化,检察官的武断定夺,陪审团的集体无意识和易被引导,记者的冷漠凝视,律师为了维护被告人利益的“见缝插针”,大众的围观旁观,默尔索本人的漠然,甚至在出庭时还在注意城市里的声音和色彩……而证人们对默尔索的母亲去世情况的实情表述和对他为人和性格的评述,有些是亲眼所见的事实,有些是检察官引导的事实,也有些发自内心对默尔索的维护。

  法庭只想知道他们想知道的事实,而不是真正的全部的事实。默尔索在庭上一直沉默不言,而其实内心是有想法的,但当需要他表达的时候,却只能说的语无伦次。检察官的言之凿凿的“诡辩”与律师的无力的滔滔雄辩,都将默尔索置身事外,似乎是谁辩赢了谁,就能决定他的命运,而不是他所阐述的事实。默尔索表面很听话,律师让怎么做就怎么做,但在内心,他在疲于应付很多事,但却不在宣判自己死刑的时候为自己上诉。

  默尔索在判刑后,一直在逃避、幻想,不接受现实,每天躺在监狱的床上,想着早死晚死怎么都是死,想着会特赦无罪,一直活在自己的心理世界里。而能给他带来平和、不害怕恐惧的,就是黎明安静无声的到来,白天去幻想上诉。但当神甫到来时,他却屡次拒绝见面,最后一次神甫的“指导”将默尔索逼入墙角而爆发,表面上只是将神甫按倒在地,而内心却是火山爆发,这里有对死亡的恐惧,也有对命运的无奈,对他来说好像那些人事物都没有什么区别,什么事都无所谓……大概这就是所谓的荒诞与虚无。

  而大概是爆发,让他感到内心沉静下来,觉得自己过去和现在很幸福,他想到了妈妈。全书开篇是妈妈去世,结尾是理解了妈妈生前的事情,并将与妈妈在另一个世界相见。以“妈妈死了”开始,以默尔索将死去结束。

  默尔索是一个很漠然的人,对爱情没有狂热和执着,对母亲去世没有痛哭和伤感,对杀人也没有悔恨与自责,对于他人侵害了他的权利,他能忍则忍,当然似乎也没有什么他不能忍的,对于维护自己的利益,他能躲就躲,当然想争取的时候,他也不知如何表达,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他对外界抱有基本的善意。看到花草树木都是有色彩和生命的,对于前来监狱和他谈话的预审法官,他都觉得是好人,愿意听他说话。但他对外界也存在烦躁和漠视。他对于身边的人总有或多或少的怨言,每个人在他眼里都有可吐槽的点。他总是在默默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然后记在心里。

  说到底,他是个没有与自我、与社会形成一体、达到和解的人。他是个老实人,甚至有点“讨好型”人格,对别人的话感到厌烦的时候他就表示同意,对于请假去参加母亲葬礼,跟老板表示不是自己的错……

  他又小心翼翼,一句话说出来,总是反复回味,怕自己说错。

  就是这样一个压抑、漠然、对外界消极的人,情绪会不断累积,然后到达某一个临界点,就会突然爆发。只是因为太阳太大天气太热。

  默尔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没长心”,抓不住重点,问他是不是东,他在想西的看法,该干什么的时候都不知道干什么,注意力总是被其他事吸引,忘了主次,总是跟随内心真实的想法,不顾社会礼仪的约束。这听起来似乎没什么不对,但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没有遵从社会的规则,没有约束内心邪恶的天性,就会成为一个被社会排除在外的“局外人”。

  最近看的这类题材比较多,《乌合之众》和《十二怒汉》陪审员的公正问题,《小丑》里被社会遗弃的性格扭曲……《局外人》有些相似,却又有所区别。《十二怒汉》里,虽然和《局外人》一样,都是因为一个人的性格、行事风格,而判定这个人的罪行,而不是主要以事实。但《十二怒汉》为那个被告的男孩争取,是因为证据不够充足,不能证明确实他杀了人,而默尔索,却是真实的杀了人,且不怎么悔恨。

  加缪这所谓的荒诞和存在,大概就是这个事实的荒诞性,默尔索这个人物很起来普通无二,简直就是身边的甲乙丙丁,内心有想法,却不喜欢表达,对不满的事情在内心发发牢骚,也不会影响事情的发展,工作派他去巴黎,他觉得去不去都行,女友问他结不结婚,他觉得结不结都可以……没有任何闪光点,不会引起任何人注意,甚至诸如送母亲去养老院等做法,还会引起相识的人诟病。但就是这样普通的人,却突然就杀了不相干的人,并没有什么悔恨。不知他真实的想法里是不是还有“杀不杀人都行”……

  也许只有荒诞性才能更好地表现现代司法制度的弊病,判决当考虑事件的真实,而现在却掺杂了过多其他因素。

  对于加缪,不得不说,他把握人的心理表现得很深刻,这样的人物,放在这样一个事件里,表现出社会深度和人性,一百页多一点的篇幅,作者真的是简明有力。

本文标题: 《局外人》读后感摘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198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人间值得》读后感精选《银河帝国5:迈向基地》读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