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的智慧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0-07-04 08:35:1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0

《无我的智慧》是一本由吉噶·康楚仁波切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4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无我的智慧》精选点评:●給十星●有些书,不管什么时候看,都会有新的发现●非常好啊啊啊!就是定价高了,书太

无我的智慧的读后感大全

  《无我的智慧》是一本由吉噶·康楚仁波切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4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我的智慧》精选点评:

  ●給十星

  ●有些书,不管什么时候看,都会有新的发现

  ●非常好啊啊啊!就是定价高了,书太薄对不起这个定价。我是三折入的。

  ●看看

  ●会得形容词太少,不够用来赞美,呵呵

  ●大多是 道理。

  ●the practice of self reflection译成中文后又变成了大而无感的标题,难道中文就是一种形而上的语言?这本书偏于抽象指示,显得有些深奥,个人体会是配合《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一起看会省力和有趣一些。

  ●我觉得写的不好,但打五星,是因为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真正的臣服了,打算暂时告别灵修。

  ●有收获。要真的身体力行才好。

  ●特别好,如湖边的春风一般,温暖中带着凉爽。虽然翻译有些不亲近,但没有掩盖原本语言的力量。读起来令人感动又平静。很多关键点都用浅白的方式讲到了。*

  《无我的智慧》读后感(一):一切相皆为虚妄,故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读这本书是个机缘,一切要降低自我的重要感,吾之大患在于有我身,但是我身这个东东,即是生理也是心理,心理的相没了,我身的四大假和在不在都是无谓的了。还要继续呀。不需要保持我的边界,念念不忘自性,最后的东东

  《无我的智慧》读后感(二):看穿最好玩

  是评价项点了“推荐”而已,并不是要推荐给人看。这一类书,我个人认为全不在推荐类,没有推荐,只有遇见而已。同样,也是个人认为,此类书亦无好不好之分。看到了。正好看到了。它对于你就正当其时。或者说,看到了,正好看到了,仍未正当其时。随它去就是。书里有句描述人与世界关系的话,“一切深刻的焦虑、痛苦及不安全感是因为无法令世界上钩,或无法随它去”,有点幽默智慧。不就是这个意思吗?要么你就让这世界上钩,要么就随它去。而左右之间,只需要一个能力,看穿的能力。自然就自在了。说千万句话,做千万个举证,以千万次反复训练,都归其为“看穿”。人生看穿最好玩,才好玩,看穿才能最深情,最悲悯。玄一下。我自知。

  《无我的智慧》读后感(三):【轉】《无我的智慧》作者自序

  对快乐的渴求是普世的,而在生命中寻求快乐及意义之外,大多数的人都想成为一个美好而高尚的人;但讽刺的是,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苦苦挣扎着希望能够达到那些欲求。对于该如何做我们有自己的看法,但我们总是发现,自己碰撞到自己的怀疑、恐惧及不安全感。

  在心灵的道路上,我们谈到觉醒[1] ;但是当我们照镜子时,又是如何调解觉醒与镜中所见?倘若我们努力觉醒却罔顾自己的迷惑,我们的禅定就依然与自己即刻的经验绝缘。然而,当我们只专注于自己的惯性倾向,我们就又深陷于自我沉溺及痛苦中。

  努力调解我们对觉醒的观念以及自己的迷惑,这一份挣扎便是修行之道的起点。这表达出我们对解脱及快乐的深刻渴望,同时也指出心意的伟大潜能,而这正是我们所有人都具足的。但我们具足伟大潜能的事实并不意味着我们全然地高贵,或者一开始就能够觉醒。我们也许有迷惑,但是与其逃避或是与自己的迷惑对抗,不如善用它。要学会让我们的伟大潜能和自己的神经质并存,是需要某些成熟度的。通过自我省思的练习,我们可以建立这种成熟度。

  在我们的经验中所生起的一切,我们不带任何分别判断,诚实地看着,这就是自我省思的精神及练习。但这很难做到,我们的习惯就是:逃避不愉快的经验,追逐快乐的经验。修行自我省思并不是要我们在自己的经验之外去体验,这点正是自我省思这个修行独有的美及善。没有偏见的注视,可以把心的伟大潜能与我们的迷惑带入我们本有的智力中,如此一来,就可以改变我们长久以来与自心的挣扎,将此挣扎转化为觉醒之道的基础。

  自我省思的修行,是贯穿所有佛法修行的传统及传承。将生命力注入法教,可以保护我们的修行不走样,同时也让修行更生活化。

  我的学生们在将真实的法教融入生活时碰到许多问题,这些开示是因着他们所提的问题以及需要而作的。虽然这所有的开示都根源于传统法教,也是我从自己上师那儿所得到的开示;但是,我并不把它们当作传统的法教,反而比较是我自己对法教的思惟及内观。这些开示企图鼓励学生们,能够喜悦以及诚实地自我省思,以此来深化他们对心灵道路的了解。一切传统或非正式的法教最终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减低自我重要感,让实相有空间显现。

  本书源自于我和学生们的一系列谈话,这些谈话都是通过每周的电话连线。我称这些谈话为“个人化的联系”,因为它可以让我们保持长久而有系统的联络;同时也让我们直接与见解、修行相连。

  如果在此书中有任何的错误,愿传承上师、空行母以及大学问者们原谅我。在此我鼓励各位读者,任何您认为有用的,请采用它。

  《无我的智慧》读后感(四):解除自我重要感的幻觉

  解除自我重要感的幻觉

  本文见《金融实务》2019年第4期 出版日期2019年04月06日

  令我们不舒服的,正是需要下工夫的,因为这些是指向人生痛苦真正、最深刻的因

  陈寿文

  当今在西方弘法的藏传佛教上师中,吉噶·康楚仁波切是非常珍贵而重要的一位老师。他出生于印度,具有完整的佛法传承和训练;成年后移居美国,经年在欧美各地带领弟子闭关修行,对现代人的心灵处境有深刻了解,因而发展出一套非常符合现代人禅修及闭关的方式。

  他从小就喜爱艺术,七年前学习现代抽象画绘法之后,便经常在禅定后作画,让身心自由地表达自己。他平时开示不穿法衣,言语简单优美,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对于西方弟子而言,康楚仁波切的开示有一种奇妙的新鲜感。同时,他并非为适应西方人,而将佛陀教义修正成一种稀释改编版。康楚仁波切运用长期居住西方所学到的沟通方式,如实表达佛陀法教的真义。改编的佛法通常是一种妥协,一开始就抽走佛法修行中,最强大而不可缺少的工具。这种改编只让读者接受他们认为有吸引力的部分,而令人不舒服的就不提了。这像是有病痛的时候,忽略最强而有力的药,只用令人舒适的药膏;但是令我们不舒服的,正是需要下工夫的,因为这些是指向人生痛苦真正、最深刻的因。

  自我重要感带来的痛苦

  当我们照镜子时,最不希望镜中出现的是一个平凡人,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很特别的人;不论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是不想看到一个面临许多阻碍、问题,甚至有点神经质的凡夫俗子。我们希望镜子里的人是快乐的,然而看到的却是一个苦苦挣扎的人;我们想像自己是慈悲的,却反而看到一个自私的人;我们渴望自己是优雅的,但我们的傲慢却令自己粗俗不已;我们看不到一个强壮不屈的人,却看到一个随着生老病死而日渐脆弱的人。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为心灵带来许多的痛苦。

  我们受困于这一种由“自我重要感”(self-importance)及“特殊感”(specialness)所带来的痛苦之中。我们每一天都是“我、我的”,这一个执著的背后就是自我重要感,而所有的经验也因此而受染。如果仔细地看,就会发现在每一件所做、所说及所想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自我重要因素。“怎么样才能感觉更好?别人会怎么想?我的胜算有多少?我会失去什么?”这所有的问题都是根源于自我重要感,甚至如果觉得自己不够理想,也是自我重要感在作祟。

  我们希望看到的自己是强大的,能掌控一切的;但更像易碎的蛋壳。我们不喜欢如此脆弱的自己,这个脆弱的自我需要保护、武装、凝聚力量以及建筑围墙;而这却使得我们痛苦地受困于心墙内。我们逐渐害怕在事情的本然中放松,也越来越不确定事情是否会照着自己的计划进行。

  超越自我重要感进而看到真正的自己需要很大勇气,但这就是我们的道路。所有佛法(正式或非正式的)的重点,都是要减低自我重要感,如此实相才有机会显现;这个过程必须由自我省思开始。

  “只要怀疑事情的真实状态与它所显现的有所不同,就可以动摇惯性执著的根本。”这种提问的精神就是自我省思的开始。这一个紧密编织的自我感是否不像外表所看起来的那样?我们真的需要具备掌控一切的能力吗?真有这样的可能吗?在生命中除了自我重要感之外还有其他什么吗?这些问题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门,让我们得以深入探索痛苦的原因。

  在实际练习自我省思时,要退后一步来检验自己的经验,而不要受惯性的冲力所带动,这可以让我们无分别地看待任何生起的现象,然后直接逆势迎击自我重要感。

  自我省思普遍贯穿佛法修行的所有传统与传承,但并非只在正式修行时才练习,随时随地都可以做自我省思。自我省思是一种态度、一种方法和一种练习。简而言之,自我省思可以让每个人的修行活起来。

  智慧与慈悲

  所有最杰出的作品都来自精英,当然也包括灵修在内,但最上乘的灵修途径是欢迎所有人加入的精英主义。不论任何一位大师──从莲花生大士到康楚仁波切,他们的讯息都是相同的:让我的觉醒也成为你的觉醒。一开始你一定主张精英主义;结果一定成为“平等主义者”。

  虽然实修阵营拥有伟大转化传承的心髓,但他们一向同时进行两种方式:欣赏并采用次级和转译的修炼(他们自己的成就通常以此作为基础),并同时从心中发出呐喊:转译的途径是不够的。那些已经透过真实的转化途径而身心脱落的人,他们有道义上的责任,必须从心中发出呐喊。实修者永远怀有一份责任:你必须尽最大的力量说出实话,摇撼这棵灵修之树,把你的前灯照向那些自满的人。你必须让那激进的领悟在血管中发出隆隆之声,振奋你周围的人。如果你不这么做,你就背叛了自己的神性,隐藏了自己真实的身份;你不想颠覆自己,而只是在腐坏的信仰中行动。

  因为深刻的证悟中都负有大责重任:那些被允许看到实相的人,必须以毫不含糊的话语,将洞见表达出来:这就是交换的条件。你被允许看到真相,因为你早已同意将它告知别人(此乃菩萨誓言的终极意义)。你已经见到,就必须说出。你可以怀着慈悲说出,或怀着愤怒的智慧说出,或以善巧方便说出,反正你一定得说出。

  这庸俗的世界早已充满着刺耳的恶言,真实的声音几乎听不到了。这物化的世界早已充斥着广告、诱惑与商业化的嘶吼;他们以哀嚎和叫卖招揽着你,要你向他们靠拢。但即使如此,你也一定注意到,在畅销书中,“灵魂”这个字眼已经是最热门的题目了。然而在这些书中,所谓的“灵魂”大部分指的都是碍手碍脚的自我。在这一片疯狂的诠释声浪中,“灵魂”所代表的已经不是你心中那个超越时间的东西,而是以最吵闹的噪音在时间中翻腾的自我,而所谓的“灵魂的关注”,也令人费解地意味着集中焦点于那炽热的自我。同样的,虽然每个人嘴上都挂着“灵修”,但通常它只意味着强烈的自我感受,即使“爱”也只不过是自我紧缩之下的一些情绪罢了。

  让我们以谨慎的态度,进行转化式的呐喊,让这一小撮孤军奋斗真的在转化自己的人,集中他们的力量转化他们的学生。让这一小撮人缓慢地、仔细地、负责地、谦卑地开始扩散他们的影响力。虽然你可以采用例证,可以热力四射,或者以明显的解放来提倡一种真实与整合的“灵修”,但也要对其他的观点抱持容忍的态度。让这一小撮真正在转化自己的人,温柔地劝导这个世界及其不甘愿的自我;让这一小撮人挑战它们的正当性,挑战它们受限的诠释;让这个充耳不闻的世界得到觉醒。

  《无我的智慧》读后感(五):自省

  這本小冊子是吉噶康楚仁波切與學生們的一系列電話連線的談話內容,雖然邏輯上有些鬆散,但在要點上的開示卻非常生动而直指人心。全篇從現實與願望之間的衝突展開來,如何調適現實與願望之間的差距,學會讓自身本具的潛能與目前的缺陷並存,需要某種程度的認知,通過【自省】的練習可以達到這種認知上的成熟。

  此生我們最想要的就是從【不安全感】及【執著】中解脫出來,將世間的束縛都拋棄,讓一切能在無執著、空性、無我及真實本性中自然解脫,單純地享受自己生命的開展,不再需要hook或拒絕任何事情,不再想得到或驅除任何事,可以見證及欣然感激每天開展的業,最後從世間事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從它們的種子,以及種子所生起的每樣事中解脫出來。

  自省是解脫之門,在我們的經驗中所生起的一切,我們不帶任何分別判斷,誠實地看著,這就是自省的精神及練習。沒有偏見的注視,可以把心的巨大潛能與我們的迷惑帶入我們本有的智慧中,如此一來,就可以改變我們長久以來與【自心】的掙扎,將此掙扎轉化為覺醒之道的基礎。

  一個沒有自省的心靈道路會是怎樣的?又將帶領我們去哪裡?也許我們會成為和平主義者,想要改變世界或是融入到某些社團,但是我們仍然會對自己作為一個人,以及為什麼會踏上這條道路而感到迷惑。在我們的心靈道路以及生活方式之間總有著分歧,因此不會有任何改變。我們就像是雙軌上的火車,想要立刻去到兩個不同的方向。在某方面來說,世俗或靈修的道路,都是關於追求快樂以及解脫痛苦的。依著佛法、老師以及自省的修行,我們在此時此地就可以達到這些目標。我們可以通過超越【習性】來做到這點,超越所有給我們帶來痛苦的習性。但是我們真的願意改變自己嗎?真的願意持續在當下觀察自己的習性嗎?這是自省的挑戰。

  我們受困於這一種由【自我重要感】(self—importance)及【特殊感】(specialness)所帶來的【痛苦】之中。在我們所做、所說及所想的每一件事情背後,每一個執著的背後就有一個強大的自我重要感,而我們所有的經驗也因此而受染。超越自我重要感進而看到真正的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氣。

  我們被自己巨大而無意識的自我重要感囚禁在輪迴中,若是無法敏銳地覺察到這點,我們便無法解脫,因為自我重要感會塑造我們與世界、心靈道路以及與自心之間的關係。如果我們修行是因為想要變得「特別」,那麼就算我們非常精進,而且擁有春天裡百花盛開般的多種修行經驗,所有的成就終將屬於【我執】。我們也許會認為自己是在道上進步的偉大修行者,實際上自我重要感卻是更形堅固。自我重要感對於我執如何作用沒有興趣,也沒有興趣去照鏡子看看自己的真實面貌。 就算自我重要感不顯現為自大或傲慢,它看起來完全的謙虛和無私,它仍然對於自省沒有真正的興趣。因此我們繼續以慣性的方式來運作,而這會為我們帶來巨大的痛苦。然而我們真正需要放棄的是造成痛苦的因,那也就是自我重要感。

  當我們嘗到痛苦時,心中會生起【出離感】,但就算痛苦,我們仍然會想要緊握自己的小小世界而不想面對未知。除了我執,我們無法對其他事情生起信心,因為面對未知是令人害怕的。也許我們不願意承認,但其實我們比較喜歡卡在那兒。自願聽命於我執雖然顯得愚蠢可笑,不過我們還是覺得這樣比較「安全」,這是洗腦的最終極形態 ,我們自己已經被我執洗腦了。除了製造痛苦外,我執什麼事都不做。

  不要被洗腦,就必须從被我執奉承的催眠狀態裡醒過來。經由【禪定】以及自省,我們的【覺察性】會見證到我執的「教化」。經由揚棄【我執的特殊感】,我們也揚棄了所有我執對我們的要求。如果不揚棄這份特殊感,我們生命中所有的決定便都是從我執出發的,我執將成為我們道路上的指引;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就哪兒也去不了。在此過程中,謙虛是很重要的,唯有謙虛,我們才不會自滿,我們才能夠永遠開放地去看,通過「看」揚棄自我重要感,也確保自己的幸福。

  只要懷疑事情的真實狀態與它所顯現的有所不同,我們就可以動搖慣性執著的根本。這種提問的精神就是自省的開始。隨時隨地都可以作自省,它是一種態度、一種方法和一種練習。在實際練習時,退後一步檢驗自己的經驗,而不要受慣性衝力(momentum)的帶動,可以讓我們無分別地看待任何生起的現象,然後直接逆勢迎擊自我重要感。如果我們能誠實和不論斷地看著自己慣性的心,就能超越它而看到真實的自己。超越「自我」(self)以及超越「自我」所想要或不想要之外,在那個一直與世界爭鬥的自我之後,便是我們的實性及真面目。這是一個潛在覺醒者的面目,其智慧、功德及勇氣都是不可測度的。發現我們深層的潛力及障礙,我們便能瞭解到自己痛苦的因,然後可以開始對它下工夫。

  自省的練習重點,是清晰地去體驗事情本身,要想改變或控制而只會讓事情變得更複雜。認為自己可以改變或控制每件事情的人通常都活得很痛苦,因為那是不可能的事。

  自省中最重要的是瞭解自己是如何在主動創造痛苦,這個痛苦是由於我執不停掙紮著要hook世界而造成的。如果我們想要從輪迴中解脫,又為什麼要引輪迴上我們的鉤呢?這個矛盾就引發了各式各樣的迷惑與痛苦。要從執著的根本上解脫,我們一定要先讓自己從【我執】中解脫出來。我們最大的恐懼是害怕失去【自我感】,我們的生命建構在不安全感上,作為修行者,我們應質疑這樣的習性,也許我們應該在「無執著」上建立自己的生命,這需要膽量。缺乏不執著的膽量,我們就無法真正練習自省,因為我們對於所想要成為的那個人已投下太多資本。

  注視自心將引領我們至解脫,通過自省的練習,所經歷的一切反照出自己,每一個經驗都提供了一個超越固定心的機會。就算經過許多練習及閉關,自省也不會到達一個「資深」的階段然後可以暫停,會這樣想就表示我們走錯路了。也許我們會覺得疲倦而不想再往前走,也或許我們以為已經到達目的地了;但注視的熱情不應該停止,而應該深刻、增長。這本身便是成就。在自省的道路上,我們是自己旅程的起點、中途及終點的評鑑者,只有我們知道自己需要做什麼,也只有我們可以去做。一旦我們知道如何評鑑,事情就會變得容易許多。

  此外,除非【法教】能深刻進入內心,否則知性上的瞭解是沒有什麼意義的,這只會增加我執;我們必須一直確認法教的目標是減低自我重要感,如此實相才有機會顯現;而這個過程必須由自省開始。

  -----------------------------------------------------------------------------------------

  心的本性

  當我們在看電影時,會放鬆心情地觀賞,因為知道它不過是幻覺罷了。我們觀賞的幻影是由一部放映機、膠片、光、銀幕,以及自己的覺受所總合起來的。在不同的聲、光、形色剎那閃過時,就創造出一種持續性的幻覺,我們視之為角色、佈景、動作以及語言。所謂的「現實」也以相同的方式運作,我們的覺知力、感受、過去業力行為的烙印種子以及現象世界,共同創造了我們的生命劇本。這所有的元素都充滿活力,因此讓事情相互運作,充滿生趣,這也就是所謂的相互依存。每一件事情都相互依存,每一件事情都依賴無數因緣,在剎那、剎那中存在、生起、消失。因為事情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它們本身不具有真實存在性。外在世界的林林總總以及內在世界的念頭和情緒,並不是它們表面看起來的樣子。所有現象看似客觀的存在,但其存在的真實狀態就像夢一樣,雖顯現卻沒有實質性。【空性】的體驗並非在平凡現象世界之外;事實上,當心不再對現象執著,我們就在體驗空性了。

  瞭解到現象世界的空性,我們便不再認為事情是堅實或本有的。當我們瞭解到沒有事情是獨立存在的,一切的事情就更看似像夢一般而且也比較不具威脅性;這帶來一種深刻的放鬆感,我們也會覺得比較不需要控制自己的心及處境。因為一切的本性是空性,所以我們可以像看電影般地看待我們的生命,我們可以放鬆心情,欣賞演出。觀看我們的心比觀看一部好萊塢電影更有趣,佈景、放映機、故事、角色以及劇本,都是源自於我們自己的經驗,而輪迴及涅檗也是演出的一部分。

  【看穿】現象,也就是看穿念頭、情緒以及外在物質現象。不能看穿現象,我們就會認為這些一直在流動、改變以及無法抓住的現象是真實存在的,這使得世界看起來充滿誘惑,心因此得不到祥和。驟生的念頭正引發著另一個念頭,不論這些念頭是否相關聯,它們都只是念頭和情緒而已,是無實質性而且極短暫的。如果我們能像看電影般地看穿我們的信仰和恐懼,我們會開始與其同樂,嘲笑它們以及隨它們去。讓事情隨順自然可以使它們成為它們自己,而不是要它們成為我們所想要的。

  無論我們在修行上或證量上有多進步,心的自然活動是不會停止的。這就是心的本性,它孕育著所有的可能性。我們與其憎恨心的生命力,不如用它來深化及豐富我們的修行。混亂的情緒雖然具有干擾性,但這一切是自然的,念頭是業力的結果,情緒則像是這個結果的汁液。經驗到它們並不必然表示我們已失去修行者的位置。當擾人的念頭和情緒生起,唯一的選擇就是讓它們自然地揭露。不要試圖控制或沉溺其中,給予它們重要性只會令它們更「真實」。稍稍轉換一下態度,我們會發現這個擾人且焦慮的心,只是心本性的表現而已,它本身是空性,而且沒什麼問題。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是最好的安排,無須太過重視或關注。瞭解這點,心自然會平靜。有足夠細微的心,就能夠去認識表象的真實本性,平凡的快樂及痛苦都是本性的表現,努力要快樂或更快樂以及努力免於痛苦,都是無意義的。本性是開放、無礙且充滿潛能的。要達到這樣的領悟,我們都需要持續練習【自省】。

  念頭和情緒總是會生起,修行的目的不是要去除它們。我們無法停止念頭和情緒,就像我們無法終止世間看似順勢或逆勢的情境,但我們可以選擇迎向它們,並且處理它們。在某個層次來說,它們只是感官罷了,當我們不論斷它們的好壞、對錯、自己喜歡或不喜歡時,透過觀察它們的生起及消融,可以看到它們的無實質性,瞭解它們無法束縛我們,無法把我們帶入歧途,或扭曲我們對實相的感覺,因而不再期待念頭及情緒的停止,因為期待它們停止根本就是一種妄念。我們可以在禪定中讓自己從妄念裡解脫出來。

  大部分的人不知道貪婪、執著、攻擊性、忌妒以及負面行為是悲傷及痛苦的因。要超越它們,需要對心的本性作更深的省思。沒有自省,我們幾乎無法分辨出哪些事情是受到他人影響,而哪些又是出於自己的意志。

  -----------------------------------------------------------------------------------------

  我執

  執著於自我的慣性,也就是我執(ego),這是所有痛苦及迷惑的根源。在相對的世界裡,外在現象一直在改變,我們內在的心也在改變,因此知覺也一直在改變。我們可以看到每樣事情都是短暫的,包括自己。但是自我或我執卻要我們相信一切是永恆的;如果我們承認一切都是暫時性的,那麼我們就沒有堅實的基礎來執著,而我執就是奠基於執著。因為我們相信必須不惜任何代價來保存我們的自我,因此我執就控制了我們精神上、情緒上、言語上以及生理上所有的行為。雖然我們的智慧心一直都是光明的,我們卻成為一個無家可歸的王子,一個像流浪漢般活著的王者,對自己所繼承的遺產一無所知。結果是我們忽略了【業】的運作方式,忽略了因果法則。我們不但忘記要致力於能帶來善果的行為,反而製造出會帶來更多痛苦的業行。我們在自己與世界之間創造了一個黏著、不健全的關係,而這是我們痛苦的原因。

  對我執而言,為了生存而掙扎以及在社會中找到一席地位是它的目的,但這些都沒有辦法帶來長久的快樂或滿足,這是因為權力、財富以及名聲,全依賴特定的情景內涵而存在。但是人類的喜好是隨著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團體及個人而一直在變化的。在一種情境底下我們是明星,受到他人的奉承;在另一個情境下,我們的才華和地位完全不值錢。因此想要保持我們的出名身份,是不會帶來解脫和長久滿足的。

  自我是易變且無法掌握的,當我們尋找自我時,卻找不到它。當我們說「我老了」,我們是將身體當作自我;當我們說「我的身體」,自我又成為身體的擁有者;當我們說「我累了」,自我又相當於生理或情緒的感覺;當我們說我看見,自我又成為我們的覺受。而當我們說我想,它又變成了我們的念頭。裡裡外外都找不到自我時,我們也許會下個結論:自我就是覺知這所有的事情,也就是一個覺知者(knower)或心(mind)。但是當我們找尋心,卻也看不到它。這個我們認為是自我的心,稱為【我執心】(ego—mind),它控制我們的所作所為,我們卻找不到它,這有點詭異,就像一個鬼魂在經營我們的家。房子看起來是空的,但所有的家事都已完成,床鋪好了,鞋被擦亮了,茶已倒好,早餐已煮好。有趣的是我們對此從不懷疑,我們假定有一個人或有一件東西。我們的生命一直是由一個鬼魂在經營著,它引誘我們進入輪迴的痛苦,然後奴役我們。如果不想成為鬼魂的奴隸,就必須要求我執心顯現其面目。

  當我們直接質疑我執心時,它就會顯露出真實的狀態,也就是什麼都不是。我們可以實際看穿這個看似堅實的我執心或自我,看穿之後所剩下的又是什麼?遺留下來的是一種開放、聰慧的【覺察性】,它不會受到自我珍愛及自我保護的束縛,這是所有眾生本有的智慧心。在這樣的發現中放鬆就是真實的禪定,而真實的禪定可以帶來究竟的證悟,讓我們從痛苦中解脫。

  尋獲不到我執心,就找不到一個自我,那麼我們又如何將所有的念頭、情緒及經驗都認為是針對自己而來的呢? 體驗到無我的經驗,會感到一種強烈烈的自由感,同時也感覺到如果我不讓自我重要感擋住自己,而使一切變得複雜的話,就能深刻欣賞到事情在根本上是如何的圓滿。當發現所有維持自我的努力都是徒勞,放下它便會感到放鬆。當我們不在為鞏固自我感而操控所有的事,便可以領略自己內在本性之美,這就是一位修行者面對生命的態度。執著於自我時是不可能練習自省的,一切都會變得太個人——我的痛苦、我的憤怒、我的缺點。如果將念頭和情緒都當成是針對自己的,它們就會折磨我們。以這種方式來看待自己的念頭和情緒,不是我們這裡所談的省思。

  不以我執來做首要的參考點,心會自然開放,不迷惑,能夠沒有分別心地享受每一件事。這樣的經驗有許多種稱謂:空性、佛性、般若智慧、法身或心性。簡而言之,心是無礙且不受【無明】拘束的,具有以新鮮方式體驗每一件事的潛力。練習自省的目的就是要找到這個潛力,而這就是我們的自然遺產。

  -----------------------------------------------------------------------------------------

  痛苦

  生活在輪迴中我們會有快樂與喜悅,但都不會太長久。快樂一眨眼就過去了,歡愉之後通常就是痛苦。生老病死是無法逃避的。當我們遇到難題、感覺煩惱時,並不表示我們真做錯了什麼事,我們只是不願意接受自己的業力而已。痛苦是一個普世的經驗,所有眾生都受到無明、業力以及痛苦之累。我們與其把痛苦視為無用、折磨人或是具毀滅性的,並因此想逃避它,不如運用這個痛苦來發展【慈悲】。如果我們只能感覺自己而無法感覺他人的痛苦,我們就是沉醉於自己的利益;如果我們只能看到他人卻無法認識自己的痛苦,我們的慈悲就是抽象的;倘若我們看到他人及自己的痛苦,卻不能瞭解痛苦是輪迴的本性,我們可能就會簡單地下結論「生命是苦的,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人生道路上相互扶持。」這是沒有遠見的方法。見到輪迴的本性是苦,我們必須要看到它的原因,痛苦的根本原因就是【無明】。無明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對究竟或現象體性的無明,這類無明的結果就是缺乏智慧,對自己的真實本性缺乏瞭解,將幻化及華麗視為堅固而實在的;另一個則是我們無法正確解讀相對世界的無明,無法清楚地瞭解業以及相互依存的法則,結果就是不能正確地看待自己與世界的關係。這兩種無明就像兩條線,當它們緊密地織在一起時,不容易被認出,然而迷惑的織錦是由它們所形成的。輪迴中所有的痛苦,都是由我們個別的無明及我執推動的。

  無明是輪迴中所有行為和經驗的基礎。說到它的普世性,可以說無明非關個人,所有眾生均受制於業力以及由無明生起的苦,這是每一個有情生命的困境。從這方面來看,我們真的很無辜。對於自己的痛苦,我們不需要怪罪自己或是他人,我們可以怪罪於無明。 然而,無明確實創造了業,眾生各自的業確實會成熟,而所有眾生確實會受苦。這個殘酷的真相,會讓我們對自己和一切眾生產生【慈悲】。 慈悲改變了我們的態度和情緒,我們的自憐和對自我的熱衷會馬上消失。我們不再沉溺於否定痛苦,也不再渴望想要更好(這本身就是一種痛苦),我們可以用痛苦來喚醒自己,讓痛苦具有意義。我們可以運用它來發展一種無量的慈悲心,以及與他人之間深刻的聯繫,這可以減低我們的特殊感。

  一個人具有一顆大的心同時也代表他或她有能力和勇氣在心中承擔最痛苦的真相,而不會灰心沮喪。以慈悲的方法來處理困難,並不一定表示我們可以解決它們。輪迴在本質上是無法被修正的,它只能被處理和被超越,意思就是【被看穿】。傳統佛法中,有一個關於慈悲的意象,就是一個沒有雙臂的女人看著她唯一的小孩被激流捲走。想像無法拯救自己的孩子,又無法逃避那份不可忍受的憤怒。

  當我們思索輪迴之苦,而願意不從自己的憤怒中轉身離去,這份意願就是【菩薩】的道路。這條道路之所以成立,是因為我們已經見到痛苦的本性是無我或是空的。不從痛苦中轉身離去,指的是,已經瞭解到痛苦的真實本性,而擁有了喜悅面對痛苦的勇氣。

  -----------------------------------------------------------------------------------------

  迷惑的衝力

  念頭剎那剎那持續生起,它們甚至是不相連的。如果太專注於一個念頭上,這個念頭就會變成我們的整個世界,然後改變我們生命的航道,特別是當我們具有某種特定的業或傾向的時候。假設我們的本性是完全無礙的,是什麼讓心在掙扎和打轉?什麼東西是它的燃料?眾生在輪迴迷惑(藏文為「楚巴」(trulpa),意思是看見事實上不存在的東西)的【衝力】(mornentum)中打轉。這個錯誤覺知的根源就是【無明】,從無明一路錯解,在此錯解的迷惑中,一個由因果律所支配、完全可以運作的世界於焉生起,這是一個令人驚奇卻也令人痛苦的世界。

  重要的是,我們要很清楚自己的信仰,瞭解它們如何影響我們的生命,以及它們是否真的能夠實現我們追求祥和及快樂的願望。但當它與自我重要感相混時,我們就會投注情緒於自己的信仰中,這會引起情緒的反應。當自我重要感控制我們時,我們就會變得自以為是而喪失了理智。在此刻,我們必須退一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事情。我們的見解真的那麼重要嗎?如此緊抓著它們,就好像它們具有某種真實的存在性,這樣對誰有好處?當我們擁有一個開放的心胸,這樣是對自己的信仰不忠誠嗎?當我們通過自省來察覺這些細微的信仰以及情緒時,就會清楚什麼是真正必須下工夫的。

  驅動妄念的是【概念心】(conceptual mind),概念心充斥著各種念頭及信仰,這其中有個細微的信念,也就是相信有一個堅實的我需要被保護及珍愛;還有粗糙的念頭,會去區別好與壞、喜歡與不喜歡、朋友與敵人、可能與不可能。有時我們是蓄意地進入概念心,有時則不是,但心總是讓自己涉入。而我們的心在依著自己的喜好及信仰來對經驗作分類時,是非常忙碌而無法有片刻靜止的。 不論我們是否察覺到,大部分時間,我們都身陷於此狂野的衝力中。在這個世界上如果不將經驗作分類,就無法清楚地選擇方向,而沒有了自己的喜好及意見,我們肯定無法知道自己是誰。事實上,這些概念只會引燃我們的情緒,同時破壞我們的祥和。概念及信念就像蠟燭上的蠟,情緒就像燃燒著蠟的火焰,讓妄念的衝力持續。

  概念心只有在我們將它奠基於自我重要感及執著時才是問題,念頭本身是幻化、快速流動且無法抓住的,它們是中性的,無法幫助或障礙我們。倘若我們瞭解它們的體性,我們就可以運用它們在修行道上有所進步。對治迷惑最有力的方式,就是【看穿概念心本身】。

  經由檢驗自己的念頭以及信仰,可以揭露自己較深層的執著。人通常會受到性、金錢以及權力的驅使,誠實地思考這個可能性時可以發現,內心深切渴望與他人結合,這是著迷於性的一種表現。雖然在所有的世俗層面已儘可能避免著迷於權力,但在細微的層面,渴望擁有影響他人的力量以及對他們造成衝擊,這個對權力的細微執著,就是所有粗糙權力的來源。熱衷於金錢所能買到的自由,就算有著正面的動機,但這份細微的執著是在的。

  -----------------------------------------------------------------------------------------

  習慣於空性

  幸福的生活一部分來自對習性的認識並且學習與之共舞,另外一部分則是要在習性和恐懼之外、在世俗甚至心靈生命之外,認識真正的自己。習性、恐懼、世俗甚至心靈生命全體,都只是我們生命的裝飾,如果沒有人穿戴,這些裝飾就什麼都不是。我們也許會認同它們,但它們不是真正的我們。如果過度強調它們的重要性,似乎在這一切裝飾之外,沒有生命也沒有喜悅。專注於裝飾不是真實心靈之道。真實的修行道路,就是要去了悟我們的【真實本性】。心靈道路上所有的正面特質,像仁慈及悲憫,也都只是真實本性的裝飾。當我們忙於認同己心的各種特質時,又如何能對空性做禪定?緊抓著不放是我執的陰謀,我們需要以空性來放鬆,空性是每件事開放及無實的本性。這是我們真實的本性及面目。

  心意和現象世界之所以有趣,是因為兩者都非固定不變的,它們相互依存(因此是空的),彼此都具有彈性,都具有偉大的創造性。要了悟這一點,關鍵就在於對【空性】的瞭解。當我們瞭解沒有一樣事情在本質上是堅固和靜止的,生命與死亡的經驗就不會如此具威脅性;它們看起來更像是遊樂場的遊戲。這是一個「指示」,指出無明是我們唯一的障礙。因為無明,我們將事情看成堅固、靜止以及絕對的;我們以為沒有其他的選擇了,於是只能忍受自己業報的成熟,以及由業力所顯現的世界,我們忘記心的種子以及慣性的傾向是能夠被佛法所淨化的。當佛法降伏了無明,我們不再受到習性的束縛,也就不會再去製造更多的業。我們能夠擴大自心並將現象世界融入成為心的一部分,而心成為現象世界的一部分,如此我們就非常接近宇宙與心合一的體驗了。全然體驗自心與世界,就能瞭解它們的偉大力量,也能了知它們在覺醒事業上的無限潛能。

  空性的訓練表示放鬆及放下,我們通過放下執著及不再視現象為堅實的來直接體驗空性,這包括外在的現象以及念頭、情緒和夢等內在現象。放下就能帶來開放的覺察性,然後我們會瞭解,開放虛空的裝飾是什麼,它們是空性的表達。 空性就是我們免於恐懼的最大保護者,我們不需要武裝自己或為了安全而攀附任何東西,也不需要害怕被挑戰,因為沒有任何堅實的東西在挑戰。就像天空容納著云一般,我們接納生命所帶來的一切,不受恐懼及偏見的束縛。這是【修心的最究竟】。生老病死是所有人都必須面對的,但它們真正摧毀的是什麼?也許是我們生理的健康,但它們卻無法摧毀任何真正的「我」。這個「我」是虛空本身的經驗,它是開放、無礙而且不受恐懼拘束的。當我們能安於空性時,我們便從恐懼中解脫出來了。習慣於自己的自然狀態,我們便不會投注心血在那些本質上無法持久的事情身上;如果缺乏這樣的瞭解,生活便會充滿困難。嬰兒時期的恐懼會一直跟隨我們到成年,這雖不自然,如今卻很普遍。缺乏對生命的接納及瞭解,我們會一直活在害怕、擔憂之中。一旦我們抗拒無常的本性,心就會沉浸在焦慮及恐懼之中,陷在不安全感的動力(momentum)陷阱中。

  無論事情如何改變,我們總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基礎本性】。我們不需要對生命中的一切太過控制,不需要用一生去抓緊同一份工作、與相同的老友玩、吃同樣的食物,努力將我們的恐懼保持在安全距離之外。 大部分的恐懼都來自不確定性。當然,事前知道一切,就不會覺得那麼有意思了。如果我們隨順這個不確定性,就可以和它的活潑特質相聯繫。當我們隨順事情,生命就會比較好;不需要躲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中。不論是什麼,我們可以在直接的體驗中與生命相遇。如果我們不抗拒自己的經驗,就不會覺得被經驗所宰割。我們無需為了一定要擁有祥和、仁慈或任何其他的心境,而讓自己卡在這種想法中。我們只要單純地「在」就可以了。當我們見證自己的生命在虛空中自然地開展,就會領悟到【我們自己就是虛空】。就像一個廣大的花園有著許多盛開的花朵,我們所有的經驗,包括習性和恐懼,就都成為這個空間的裝飾。無礙覺性的虛空本質,就是我們在修行道上從頭到尾所談的富裕。就因為我們的本性像虛空,所以我們可以在虛空中運作。沒有虛空,一切就無法運轉,一切也無法改變。感謝虛空,讓一切都有可能。

  每個人都有某些執著需要放下,這包括外在的執著和內在的執著,還有某些非常基本的罣礙:不想面對死亡,希望青春永駐。你也許認為自己沒有這些執著,但是當事情發生時,你會像所有人一樣成為它的俘虜。除非我們能放下執著,否則我們只關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一旦放下執著,誰贏了樂透對我們來說便無所謂了。我們會高興有人中了樂透,我們分享他人的成就和快樂,就像我們享受太陽、月亮、天空以及云彩一般,所以問「為什麼不是我」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我們對這一切都不執著,所以世界及世界上的一切就像自心當下美麗的裝飾。

  要學習放下,我們必須先瞭解:執著本身便是空的覺知,如果能將它視為心性虛空的裝飾,你就能隨順它自然來去。瞭解到每一件事情都是從相同無實的覺性中生起,無論任何生起都讓它回到自己的本源,執著和衝突就會自行消減。這是處理執著以及解決心最深刻的方法。這個修行非常平凡,沒有什麼大不了;我們修行不是為了要讓自己感覺好,或去印證自己的生命,或感覺與他人不同或超越他人。我們也不是為了要得到尊敬,成為一位「無所不知」的人,或是告訴人們如何過他們的生活。我們修行是為了放下內在的衝突煩惱與執著,包括內在的執著、外在的執著以及對自我的執著。 放下會帶來一種平凡感,這是一種甚為深刻的平凡感,因為不再執著於【自我重要感】或是自我形象,所以身體、語言以及心意便不會顯得笨拙粗俗。不執著於事情應該如何,內在的掙扎就不會外顯為笨拙及尷尬,那麼我們倒茶時永遠顯得優美及典雅,就算我們不小心把茶杯碰翻了。

  -----------------------------------------------------------------------------------------

  存於當下

  存在於當下或是不存在於當下,是一個基本的人類經驗。任何時候當我們活在不安、散亂或是自我熱衷的泡沫中,我們已孤立於自己的生命之外。這個孤立得到希望、恐懼以及幻想所添加的燃料,阻止我們存在於當下並且直接體驗事情本身。存在於當下並不表示存在於一種空白或無念的狀態,它表示我們不需要逃離自己所在的地方。存在於當下帶來【滿足感】,我們不需要找尋一個更好的念頭、更好的情緒和更好的地方。有念頭不代表我們就不活在當下,反正我們無法控制念頭的來去,那麼只要【看穿】它們就夠了。

  大多數的時間我們就是不想活在當下,我們的內心充滿迷惑,不但無法存在於當下,反而會希望能在某個不同的地方成為某個不同的人。渴求我們所沒有的,以及想要成為我們所不是的,這是一個人類的基本狀況。我們全都想更上層樓,儘可能得到一切,但是因為我們無法同時對渴望和滿足兩者保持覺察,於是渴求讓我們無法欣賞自己,以及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當渴求添加了野心的燃料時,我們也許覺得應該得到一些超越我們業力所能取得的東西。相信我們有權得到任何我們想要的東西,這顯示了對【業的因果】缺乏敬意,對過去世的行為缺乏瞭解,也表示我們不瞭解【福報功德】。

  父母親和週遭環境讓我們從小相信自己是非常特別的,擁有獨特的才智、敏銳以及美貌,在學校裡,通常任何的比較都是有競爭性的,沒有人教導我們如何清晰、不帶批判性地反省自己,也沒有人教導我們以一種非競爭性的方式,依據他人的特質來評估我們的個性。年歲漸長,我們覺得自己非常非常有才華,於是我執更加膨脹。然而在潛意識(subconscious)裡,我們一直有種【不滿足感】,這是被渴求所引發以及被野心所煽動的。這種不滿足感會扭曲我們對世界的看法,我們只在意自己得到什麼,而不管我們能夠給出什麼。我們把世界看成是自己的橘子,總是想盡方法要壓榨出更多的果汁。如果我們不能去檢驗這些渴求和我執野心的負面傾向,我們永遠不會對自己滿意,不會過得快樂。這些傾向因為我們的經驗而顯得負面,從童年開始我們認為一切是不變的這種心境,一直深深地折磨著我們。我們仍在自己之外尋求【安全感】。我們只關心自己可以擁有哪些東西、哪些關係。這就是【貪婪和執著的動機】,也是對無常和痛苦的否定。除非我們挑戰珍愛及保護我執的這個傾向,否則內在是不會有任何改變的。表面上我們似乎走在真實的心靈道路上,看起來更有靈性,但是如果我們仍然希望自己的道路感覺起來是安全、有保障的,那麼一切還是和從前一樣不會有任何改變。佛陀教導我們要對這些傾向作省思。

  懷抱著一種奇妙感活在當下的世界,就是對世界表示我們的欣然感激。世界是如此的美麗,有著太陽、月亮、河流、森林、草原、動物以及四季,這都是自然天成供我們享用的。如果我們存在於當下,就能夠欣賞太陽光線是如何溫暖我們的身體,每一片雪花又是如何地墜落。不論胖瘦、滿意不滿意,欣然感激自己的身體很重要,在這個世界上身體是意識的根據。身體的整個感官系統讓我們能夠看、聽、聞、嘗以及感覺世界。只要身體存在,我們就可以享用這個世界。因此無論我們擁有怎樣的身體,享受它。希望它有所不同,就會製造出身體的問題。能欣賞自己的心,就能看到自然所賜予的偉大禮物,覺知世界的這份能力本身就是心所賜予的禮物。我們是否思考過沒有眼識、不能看見世界會是什麼樣的情況?或者沒有聽覺、嗅覺、味覺?對於所感知到的事情不具有意識或覺察力,我們就無法瞭解、記憶或是省思一些事情。當我們真正地活在當下,我們就可以對自已的心以及它的許多功能欣然感激了。對佛法欣然感激會讓我們的生命有著更偉大的目標,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則需要耐心去修行、研究以及專注,同時能夠不固執,願意轉變。只要有耐心,法教以及修行會自然地向我們展開。耐性可以讓我們存在於當下並且對此有所覺知,然後世界將會莊嚴地開展,讓我們享有。

  我們不需要冀求另一個更好的生活,只要我們覺醒,我們與世界的關係就改變了。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世界變得更魔幻以及不可思議的莊嚴、美麗。五年前看到的某樣東西,會與覺醒之後的五年看到的完全不同。到了此刻,我們的生命以及生命裡的一切,都成為無量欣然感激的泉源。我們無法真正去描述這種滿足感及喜悅感;然而終其一生,我們必須儘量地去瞭解、探索。 當事情的真實本性被揭露,就不會有迷惑也不會有輪迴,眾生也不會在輪迴中受苦。我們週遭的每樣事情都具有轉化此生的潛力,因此我們真的應該存在於當下,而不要捲入渴求和不滿的【衝力】中。

  -----------------------------------------------------------------------------------------

  讓自己慢下來

  讓自己慢下來不一定是指禪定,慢下來的意思是指,多注意自己生命中的內外空間;減少進電影院或看電視的時間,做些更貼近自然的事,比如在搖椅上休息,或到花園欣賞水仙花。 要讓自己慢下來,我們必須再度與自己的生命、心的開闊性相聯繫。有些人的性子急到就像血液中流著咖啡因(就算他們不喝咖啡),這代表他們缺乏自然的能量。一早起床,人們就為各種生活的需求開始焦慮緊張。我們應該試著偶爾慢下來,讓生命多一點空間,如此醒來時就不會像機器人般地盲動,接下來的一天,我們便更能活在當下。「充滿好運的人一早起來會注意自己的頭及頭髮,運氣差的人則是看自己的鞋子。」這段對「好運氣」的描述,其實是在描述閒適的人。所以讓我們早上起床時,先坐直身子然後感覺自己,接著注意我們的頭及頭髮,然後才去做其他的事。不要急著穿鞋子。

  一旦我們慢下來,就會注意到一件有趣的事。當我們在心中體驗到更多空間時,在自己及自己的情緒反應間也有著更多的空間。我們還是會依循慣性來反應,但這些反應不會讓我們的內心有所牽掛。舉例來說,我們也許因執著而反應,但不覺得太執著;或者我們由於某種攻擊而反應,但並不真的感覺到被攻擊的情緒。這就是區分自己的真實本性與習性的開始。知道這些情緒性反應並非真正的我們是很重要的,很多慣性傾向來自過去我們無法追溯的種子,它們在【阿賴耶識】中蟄伏,直到被特定因及條件啟動,這時我們發現自己帶著執著、妒忌、不安全感或攻擊性在反應。不論它們從那裡來,我們必須學習與自己神經質的習性傾向脫鉤。這不表示對事情不作反應,這意味著對自己的反應要有覺察力。它們既非恆常也不堅固,我們可以用一種理性而有助益的方式來看待。情緒只有在我們沒有察覺的狀況下才能控制我們,這讓我們對自己感覺不好,心中會生起巨大的自我反擊性,然後自動反應。如果一味壓抑反應,就會造成日後的反彈、爆發。不反應和壓抑反應,兩者之間的差別就是【覺察】,對「反應」的本性以及「反應」的表現保持覺察。記住,這些習性的傾向不只來自此生,而是來自多生的慣性反應。它們也許複雜、深刻、難以去除,但它們沒有太大的威脅性,因為我們的習慣不是真的我們。這是【習性與本性的差別】。

  如果我們不是太迷惑,或者對自己太嚴苛,我們將能超越習性的反應而找回自己的理性。少認同習性,多認同自己的基礎本性,自然會對一切瞭然於心。心中多些空間,就不會對自己的反應太認真。我們可以像看孩子玩耍般看著自己的反應,知道它們很快就會自我消耗掉。這樣一再地看到情緒自我消融,我們就能得到信心,不再失去理性,也不再變成自己的情緒。因為我們不太關注這個「反應者」了,所以不會著迷於清教徒式的觀點,或是「壞我」的自我攻擊性觀點。就算還未全然覺醒,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切都不堅實或非黑即白,這樣我們的情緒就不會有造惡業的危險。就像如果不著迷於自己的念頭,它們就不會造強大的業力。這樣的成熟度是重要的。

  我們必須研究自己的情緒反應。就像所有輪迴的陷阱,無論我們如何避免陷入其中,我們難免還是會掉進去。情緒反應比身體的感官更難處理,我們可以不斷鍛鍊身體直到肌肉痠痛為止,我們可以忍受頭痛不碰阿司匹林,但我們對情緒的混亂及迷惑非常沒有耐性。在出現強烈的感覺如沮喪、不安全感或恐懼時,學習單純地放鬆是很重要的。不需要為它們貼上「不好」或「不愉快」的標籤,也不需要驅趕它們;讓它們去,這比想逃避恐懼或驅除恐怖的事情要容易且有效得多,因為想逃避或想要驅除都是不會有用的。如果我們的心開闊到能接納自己的情緒,我們將發現它們的覺醒潛能;在恐懼的感覺中認識它奇異的能量,面對恐懼時我們就會無所恐懼。一旦如此,我們就不再是被尾巴搖著的狗,而比較像一隻獅子或真正的戰士,一個脊椎挺直坐在堅實土地上的戰士。以這樣的方式培養真正的信心,我們整個人會變得非常真誠而不矯情;而不論我們的心態如何,在做每一件事情時我們都更實在可靠。

  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將覺性帶入憂鬱。通常人在憂鬱時感覺很糟,如果我們不瞭解憂鬱是什麼,它就會擊倒我們。但當我們抓到訣竅,我們就能給它更大的空間,與它共存,然後讓它去。 通常當我們隱藏已久、不想面對的黑暗角落實際浮現時,憂鬱就會出現。憂鬱通常伴隨強大的生理感覺。但無論是什麼感覺,請記住憂鬱就只是經驗罷了,而憂鬱的經驗對於了知心的全部面向是很重要的;當我們了知自己的心,就會感覺多些自由而少些恐懼。不論是生理上或概念上的憂鬱,重要的是要儘量放鬆。不要在生理上、精神上或情緒上,以恐懼反應來喂養它。不需要對抗或認同這些習性的反應,這只會讓它們看起來更堅實而難以處理。如果我們將覺性帶入憂鬱,它就不會主宰我們的生命了。

  重要的是要瞭解「苦」並非個人獨有,這是人類整體生活的一部分,是我們共有的事情。對痛苦有所察覺可帶來巨大的瞭解,而不是去想它或評判它。任何一種心情感受都帶有覺醒的特質,這令我們能夠欣賞任何的經驗。

  修行的心是一顆平靜的心,我們不要被自己的念頭情緒隨意帶著走。我們不應該像那些打架的狗,在衝突尚未開始前,就夾著尾巴放棄。 當強大的習性來擊,我們通常難以招架,但修行的心可以接納全部的念頭及情緒。我們永遠不應被自己的心所恫嚇。我們所有的傾向、困難及痛苦都是因自我重要感而生起的。對自我的攀附是一個強大的習性,我們不能期待它一夜就消失,我們可以看待自我重要感如同一隻不願離開我們的老牛,處理這個問題需要膽識和耐生。要在相對的察覺範疇裡,利用心靈訓練禪定,來處理我們每天的經驗。所以不要以為當我們成為一個修行者時,就必須把自己大部分的心意甩掉,這是心靈道上的一個錯誤見地。不論經驗的內容是什麼,我們「直接的體驗」就是修行的基礎。我們無須對情緒作反應或沉溺其中,只要給予它們空間並且清楚地看著就可以了。

  -----------------------------------------------------------------------------------------

  無懼與勇氣

  正確注視自己的心,看我們的心在做什麼,然後改變它。這個想法看似簡單,但實際練習是很難的。要看清自己的心,我們必須不帶著【我執心】;在這個過程裡,老師特別的重要,因為他們可以指出我們的盲點。那些在我們痛處觸動很深的,就是對我們最偉大的教導。老師的工作就是揭露我們的痛處,就這一方面來說,老師就是最偉大的明鏡。老師不止是反映我們如何受困,同時也反映我們的基本理性,這是老師與學生關係最主要的目的。為了讓老師成為明鏡,我們必須要願意看進這面鏡子,否則無論周圍有多少鏡子,我們永遠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灰塵及污點。照鏡子時,我們也許會害怕,但我們還是要去看,這只需要內心一個簡單的轉變。

  與我們對打的不是外在的敵人,而是自己慣性傾向及負面情緒的強大力量。佛陀因對苦(生、老、病、死)有所領悟,才啟發他去追尋解脫。同樣地,我們對真理的追求,也可以是來自心底最深刻的恐懼,如實地注視事情的真相是非常需要勇氣與膽識的。對存在的四流(生老病死)反其道而行時,就像在海邊蓋起一座沙堡,海浪一定會沖毀掉它的。如果不接受潮起潮落,我們就會堅持去建造城堡,同時害怕它被毀滅,然後我們便永遠不能接受自己的生命,更不要談去全心體驗老化、生病或死亡。但是如果我們接受,並省思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就沒有什麼好抗拒或拒絕的了。當我們與不可避免的事相衝突時,也沒有什麼好失望或懼怕的了。有著一顆開放的心,恐懼可以是最好的盟友,因為面對恐懼就是面對我們的生命,面對生命就表示真正活在自己的生命裡。一旦選擇了面對恐懼,我們對事情的觀感便會改變,會變得有勇氣面對我們的神經質和覺醒的特質。對自己的生命、業力、自己的心、情緒以及任何現起的事說「是」,就是勇氣的開始。勇氣就是根本的開放,就算是面對最困難的真相,我們也能坦然接納生命中的痛苦、喜悅、諷刺以及神秘。願意注視痛苦,就是真實皈依的前導。對輪迴皈依也許能帶來短暫的快樂,但也同時令我們更脆弱及不安,而【不安全感】就會帶來更多的執著、痛苦及迷惑,最後連一點庇護都沒有了。認識一個真實不欺妄的皈依,我們就知道何處是不能去皈依以及何處是不該被信任的。

  一旦我們正視輪迴無法提供我們真實的快樂,我們就進入瞭解脫之道,沒有自省是無法踏上這一步的。慣性的傾向造成我們忽視無常、業以及輪迴之苦。我們忽略了珍貴的人身,以及我們修行的潛力;我們忽視自己的脆弱性,這正是讓我們痛苦的原因。當我們習慣否定一切,就算我們皈依了成千上萬次,也不會有任何改變。我們首先必須要放棄的就是否定。看清輪迴的無力,會帶來一種失落感或是心碎感,這是一種領悟,領悟到從無始以來我們所皈依的一切都不可靠。以這樣的覺悟,對我們的世界生起溫柔及悲傷感,同時還伴隨著一種深刻的【出離感】(renunciation),這種心碎或清醒的感覺,被認為是【出離心】的根本。

  是向輪迴皈依,還是向覺醒皈依,這是我們的選擇。

  -----------------------------------------------------------------------------------------

  幽默感

  我們可以讓生活多些幽默感,不是說我們要一直笑口常開、興高采烈,而是要看見所有事情的幻化本性,同時也看到在此幻化的生命中,我們總是撞進自己小心翼翼想要避免的事情裡。幽默可以讓我們看到世界的荒謬性,唯一真正合理的是,放下任何我們持續緊握的東西。我們的情緒和我執心就是一個戲劇化的幻影;當然,我們都感覺到它們是真的,對它們作出反應。但是【在我們自心之外,沒有任何事真正在發生】。這是業力所創造的宇宙大笑話,對此你可以一笑置之,也可以緊守著自己的情節,一切由你。

  不要太過嚴重地看待此生,縱使我們有父親、母親、丈夫、妻子、愛人、小孩、工作以及財富,對人生太過認真反而是不太正常的,特別是當我們知道這一切終將離去。對生活的各個面向都要帶著一份幽默感,此生短暫,我們應該讓自己從過度嚴重看待事情中觉醒過來。就像是一位老人看著小孩嬉戲,我們需要看穿自己看待事情的那份嚴重性。無論小孩把自己的遊戲看得多認真,老人都會覺得有趣而沒有一刻會認為那是真的。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看待自己的情緒和念頭,不需要看得太認真;可以像看小孩在玩那樣,然後給它們很多空間。

  想要擁有更好的幽默感以及更正面的態度,關鍵就在【自省】,這也將讓我們對無常欣然感激。瞭解到沒有任何東西是堅固和永恆的,我們開始自在地處於未知中,體驗到事情的清新和輕巧性,這也是它們的真實狀態。認同自己的真實本性,才不會將我執的情緒看得太嚴重。就算我們隨著慣性去做事,如果我們能用幽默感來看待一切,我執就不會再主宰我們的生活。真誠的幽默感是我們和自己之間最重要的聯繫。

  想像我執是個小丑,非常詭計多端;可以讓我們笑,也可以變得卑鄙甚至邪惡。我們必須小心,因為他們可以戲弄我們,甚至當眾讓我們出醜。重點是,在小丑面前我們要保持覺醒;同樣地,面對我執時,我們必須警覺,否則我執的小丑們也許會用意想不到的方式來嚇唬你。有時候當我們不開心、沮喪或者身體不舒適時,很難對任何事情有幽默感,更別談對我執了。不把事情看得太嚴重是一個好的開始,當認真得過頭時,只要說「好了,夠了」,然後做一點事情讓我們別卡在那裡。我們越下工夫去放下,便能越快看到放下的用處。當我們可以從內心發出微笑,便將開啟一切的可能性。這樣我們就不會像專業小丑那樣,對他人輕鬆搞笑,但是對待自己非常嚴肅。真正的傻笑(如果不是神經質或是有意識的)是一種內心的訊息,可以幫助我們碰觸生命的喜悅,不要把此生看得太認真。

  順其自然,生病的時候,我們不需要煩躁或者是對自己和他人生氣,帶著一種幽默感,我們可以很愉快地生病。而當死亡來臨時,我們可以帶著一種真正的幽默感面對死亡,同時對自己的生命感到喜悅,我們已經看到念頭和情緒的幻化特質,同時也知道如果太認真地看待它們,會破壞我們想做的每一件事。妄念在哪裡消融,解脫就在哪裡。不論念頭是轉左、向右或者在打圈,念頭只是念頭。通過修行以及幽默感,念頭會消融。能超越「念頭」是非常棒的;如果不能,懷抱著這樣的鼓舞就很好。如果我們擁有幽默感,妄念和情緒就會是奇妙的。讓事情隨順自然,我們就可以通達如實的真相。禪定的時候不蓄意造作,禪定就會好得多;當我們不攪動湖水時,湖水就會清淨得多。

  ------------------------------------------------------------------

  關於福報功德與財富

  內心富裕的人,是不依賴完美的外在狀況或充沛物質的。他們也許對世俗的財富及權力懷抱著深刻的感激,但同時,他們的內在有著一股十分細微而紮實的富裕感。這樣的心境是從我們本性中的開闊及富足中生起的。對心的本性做禪定,能在自心中創造更大的空間,我們因此可以體驗生而為人的許多情緒,也可以讓「我執心」漸漸消融。在這份開闊性中我們找到了無盡的潛力。富足及意義不是存在於我們之外,生命也不只是「我能得到什麼」或「我沒有什麼」。當我們對此富裕的經驗開放時,我們就會少些恐懼,同時也更能盡情享受生命。我們能欣賞世界的美,以及對所遇到的每一件事都心懷感激。我們越能認識自己內在的豐富,就越能擁有一份巨大的安全感;一旦知道我們在任何情境都可以依靠自己,我們的心就會充滿喜悅與滿足,生命中所顯現的一切,不論好壞、舒適與否,便都是令人喜悅的。

  掌握這份財富的要決就是【福報功德】(merit),瞭解福報功德如何塑造我們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在此生中所經驗到的好運,是過去善行的結果,是這些行為驅使我們趨向真理,也驅使我們展現自然的善。你也許會認為你的好運都是自己努力的成果,但事實上,所有的好運都是源自於自己過去的行為以及他人的善意。福報功德有兩類:第一類福報功德能清除修行道上的障礙,使我們的基本智能及道路得以開展,如此可為我們帶來有利的情景及我們所欲求的事情;第二類福報功德能讓我們確實體驗及享用它們。累積第一類功德的方法,是在身、語、意上儘量減低自我重要感,儘量去利益他人,同時與已經解脫而且瞭解內在本有富裕的人結緣。要能累積第一種功德,我們要運用業因果的知識,來創造那些可以讓自己與他人真正幸福的情境。如果說第一類的功德可以為我們帶來所渴求的情境,那麼第二類的功德就是可以讓我們實際享用它,保障我們不會因為這筆財富而變得緊張、充滿迷惑及煩惱。

  累積財富和享受財富變成壓力和負擔這種狀況,表明缺少第二類的功德。享受財富的能力來自對世界深刻的欣然感激,我們唯有放下自我重要感才有可能產生這份欣然感激。必須用更細微的方式對自心下工夫,富裕是我們的本性,但如果我們將自己豐富的天賦用在維繫自我重要感之上,我們就摧毀了享受它們的能力。 想想自然界每一件事物的美,以及它們如何深刻地影響我們。不能欣然感激這個世界,就表示欠缺第二類功德。我們是否欣然感激自己珍貴的人生?沒有錢財可以買到這人生,我們因為第一類功德而得到此生,無法欣然感激它就顯示缺乏第二類的功德。想像一下自己的身體,如果我們沒有眼睛、耳朵、鼻子、舌頭、牙齒,會怎麼樣?倘若身體內在器官不能作用,又或者我們的意識、感官覺受或情緒出了問題,會是什麼狀況?我們是否真正欣然感激自己的工作?我們大多數人一輩子辛勤工作,如果不能欣然感激自己所做之事,那麼付出的所有心力及時間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結果,這是因為缺少第二類功德。思索這些事情就能對我們所做的一切事,培養出一份更大的感激。

  外在世界所自然現起的一切財富,像群山、森林、四季、十二個月以及日月的交替,不要以為這些不是源自我們的功德,就是因為過去的正面行為,我們才得以享用這些財富。我們擁有如此設計精良的身體,也都因為過去生非常善的業而帶來的,這些都是人類資產的內在及外在面向。 此外,我們的心以五個不可思議的感官將我們與外在世界連接起來;在這五種感官之外我們還有著第六識或意識,而這是認識世界的能力。第六識還包括奇妙的念頭的過程,它向我們呈現出我執、珍愛和保護自己的傾向,以及我們所有的負面情緒,像迷惑、痛苦。我們所經驗的每一件事(包括苦在內),都是從心的本性以及它巨大的潛能和生命力而生起的。我們在輪迴中受苦,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運用這個潛能。

  內在的欣然感激是無量善德的起源,它能產生開放性、幸福以及謙卑感,讓我們不驕傲、不忌妒、不再抱持自我重要感。最微小的感激也具有大功德,帶著深刻的感激,如果沒有培養欣然感激的心,我們整個人就會消耗在瑣碎的事中。我們只有一顆心,倘若讓它消耗在瑣事中,它的潛能就無法被善加利用,不僅如此,我們只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對我們的存在帶著深刻的感激,我們就能累積第二類功德,同時與自己生命的富足相聯繫。

  欣然感激漸漸增長時,我們的內在會有一股強大的滿足感,如果沒有感受到這個滿足感,就表示我們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缺乏欣然感激的心。當心駐留在自己所沒有的事物上頭時,我們永遠覺得自己是不足的。一顆感覺貧乏的心是永遠偏離重點的,貧乏的心態只會讓我們更覺得自己有所不足,讓我們感覺無力,也讓我們無法得到權力或受人尊敬。我們會覺得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所以我們也就很難被愛。我們一方面想要得到一切,但同時又覺得自己不配得到一切,這便產生了各種的迷惑及不安全感。要對治這份不安全感,我們必須回到【滿足感】,對自己的成就、自己的心靈道路,以及任何自己的善業所帶來的一切感到滿足。一份滿足感就能將內在深鎖的所有喜悅釋放出來。要讓心中充滿滿足感,我們不只是要對自己本有的資產有所省思,同時也要反思我們的習性以及它所孕育的不滿足感。

  -----------------------------------------------------------------------------------------

  簡化生命

  「我會變成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屬於哪裡?」我們都想為自己的生命找到意義,想完成某種使命,只是不知道那是什麼。如果我們不知道人生的真正目的,我們的行動又如何能夠落實自己的意願? 如果生存是我們唯一的目標,我們從動物身上就可以得到靈感;動物在生存競爭方面做得不錯。但是這不會幫助我們找到真正的意義和目的,社會制定的許多規則和法規,也無法幫助我們找到生命的意義和目的。當我們執著於世俗的傳統,我們永遠不會想到在鼻尖外找尋自己生命的目的。

  簡化生命是指有著一個清楚的意願和目標,然後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及修心方式來落實這個目標。在某方面來說,這還是要依著一定的情境來實踐,但這個情境不是奠基於我執或我執的那個靠不住的世界。佛法的整體內涵,就是要減低自我重要感以及利益眾生。生活在此內涵中,會讓行動符合自己最深刻的願望,這將大幅度簡化我們的生活。

  依著佛法的內涵而努力是深具挑戰性的。就是因為我們習慣於認定我執,所以我執受創時的痛苦會深深撞擊著我們;但時間久了,自我重要感被打敗,就會為我們帶來滿足及解脫。當我們超越我執而不受制於它時,我們會變得更具有韌性,內心的迷惑及混亂將得以止息,而我們也開始放鬆。當這樣的情形發生時,人們會有巨大的轉變。那些倔強而強硬的人會變得開放而講理,驕傲的人變得易於共事,自大的人會放下身段。當我們不再感到不安全,就不需要與世界戰鬥或是hook世界,也不需要成為我們所不是的東西。最終,我們可以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然後在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我們可以實際品嚐到娑婆世界受限的真相,也能品嚐到佛法的自在,所以自然會對他人以及他人在輪迴中的掙扎懷抱慈悲。所有不能察覺痛苦原因的人,願他們能從痛苦中解脫,當我們能深刻懷抱這一份願望時,也就是願菩提心誕生的時候。

  安靜地獨自坐著,注視著週遭的自然之美,我們瞭解到在狹窄的我執之外,有多少東西可以被欣然感激,而我們瘋狂驅策著的生命又是多麼沒有意義。過去我們認為有意義的瑣碎事,變得不再那麼重要。我們瞭解到它們不但無法娛樂我們,反而因為要去「聚集」和「維護」它們而製造了很多的麻煩;這個無盡忙碌的循環,是如何束縛著我們的智力。花時間獨處可以讓自己內心許多正面的特質衝破凡夫心的外殼,而這些正面的特質,就是離苦得樂的根源;離苦得樂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權利。

  生命的目的就是照顧自我,但不是我執的那個「自我」,而是眾生的真實本性。認識這一點,我們就找到了自己存在於世間的真正目的和位置。自己的本性就是我們的身份,瞭解到此真實身份,我們也就找到了自己生命的真實目標。

本文标题: 无我的智慧的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945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14只老鼠系列读后感锦集痛并快乐着读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