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鲑去来:我的美国留学往事》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06-20 10:55:5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1

《鲑去来:我的美国留学往事》是一本由58.00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鲑去来:我的美国留学往事》精选点评:●很棒,有很多启发。●成长在自己学校在墙外●并不算是成功学的东西,因

《鲑去来:我的美国留学往事》读后感1000字

  《鲑去来:我的美国留学往事》是一本由58.00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鲑去来:我的美国留学往事》精选点评:

  ●很棒,有很多启发。

  ●成长在自己 学校在墙外

  ●并不算是成功学的东西,因为每个人的道路和条件都不一样。不过看别人的经历,可以体悟自己的人生。 这本书的故事可读性还是不错的,之前读过钱博士的其他书,教育理念独特,虽然不完全接受,但是确实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也听过他的讲座,生动活泼。所以认真拜读了这本书,虽然是个人传记,但是书中还是透露出对于教育和人生的感悟,有些地方引人深思。 书名也很有意思,里面赠送的书签也很好看。

  ●走的弯路越多,看到风景也越多

  ●佩服学霸的坚持

  ●听了作者在惠灵顿学校的讲座后买的

  ●读完我很想有机会见见一个经历这么丰富的人,会是怎样的气质。

  《鲑去来:我的美国留学往事》读后感(一):鲑来

  拿到书的时候本来想当做休闲小说看看的,毕竟是别人的故事,尤其是70后一代的故事,作为90后的我可能很多东西都理解不了,打开书看以后没没有刻意的去看,但是越看越深入,无论是学霸还是学历收割机,私塾都觉得作者的经历不是惊天泣泣鬼神,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哪一种。给读者传达出来的信念也有一种,你只有拼尽全力才有可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才有可能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书中一些教育观念也是值得深思的,现在是否是学历时代,要考自己去体会,为了一纸文凭还是真的想着东西,大学为了办学而办学还是为了教学而办学,这也是很多大学深思的问题,可能真的是因为接触的学校太多,很希望作者的一些教学观念能被更多的人发现。

  亲情、乡情是很多人提前就会柔软的地方。书里读到最后写父母居然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的。可能真是因为写实亲身经历,所以更能引起共鸣。

  《鲑去来:我的美国留学往事》读后感(二):70后留学生存记

  这本书静候近一个月等我归来。感动于钱博士的初心,是将出版收入成立“钱志龙奖学金”定向资助百年职业学校的外来职工子弟学习生存技能,这种授人以渔的有温度的大爱,毫不犹豫地支持众筹出版。

  本想当睡前催眠小说看看,结果越看兴奋,同为70后,读着他的故事,有太多的共鸣和怀旧。当时《走遍美国》盛行,在比较闭塞的东北小城市,也做过草根家庭无法负担的遥不可及的出国梦。同是英语爱好者,也有去英语沙龙练口语的经历,也结交至今还有联络,有着青春烙印的老朋友……

  更重要的是,从幽默风趣的行文,了解到钱博士留学生这位学霸9年的辛酸苦辣却不乏精彩温情的生活经历,强大的生存能力的炼成,乐观主义的处事态度,批判性独立思考的成长过程。更分享了钱博士关于中西方教育的思考体悟。如果,你也希望这世界是自由、多元、开放、包容且温暖的,你也在教育如何适合未来选择思考中,值得荐读。

  《鲑去来:我的美国留学往事》读后感(三):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创新教育践行者

  第一次知道Terry Qian phd是在探月学院的宣传片,作为学院的督学。第一次见到Terry是在探月学院的择校见面会,短短10分钟,你会发现他是踏踏实实在走在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路上,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坚守着对教育的一套准则。当下就决定买来书来看看,还买了一本《国际教育的门里门外》。

  封面设计很文艺,读这本书的愉悦感,可以和《黄金时代》媲美了,有的段落让你捧腹大笑,佩服他的幽默、直接和真实,有的段落又让你看到他的细腻和坚守,拿起书就放不下来、想一口气看完,而且还能从Terry的视角看一遍自己所经历的时代、回味留学的种种体验和感受,这种感觉更加真实接地气。

  这本书写的是美国留学经历,倒不如说是Terry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高校学生,经历初次出国申请失败、任职TBC助理接触跨国交流(外国人来北京)、申请美国留学、转专业念第二语言研究系、OPT各种工作经历、任职美国高校、三年边工作边完成博士学业,在这个过程中,他一步步成长,找到自己所热爱的教育领域,在美国带着好奇心和好胜心去生活体验、交往交流,并坚持追寻和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

  不同于传统的教研体系,Terry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的经历和人生阅历,反而让他更注重教育和教学实践本身,关注每个个体的成长,从中美教学体系的异同中提炼出能适合中国学生的教育成长方式(现在很火的PBL教学方式,其实Terry在他10多年前执教的时候就用过了,可见好的教育方式都是相通的)。而这本书作为《校长日记》的前传,也让我们了解到Terry这个人本身,他所坚守的正直善良的品质、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等,时不时的幽默、偶尔暴露的小缺点,他热爱的朋友和生活,让我们看到一个完整的教育者的样貌。

  成功被圈粉。:)0

  《鲑去来:我的美国留学往事》读后感(四):读后感《鲑去来》

  这本书是算是我做了笔记最多的一本,共有48处包含有共鸣的,有反驳的以及不认识的生僻字。其实就文章的题材和内容来说,和我浑身不搭界。 1. 我不是留学生,将来也不太可能留学美国;2. 我不从事教育工作,家里虽然有几位做老师的长辈,但他们都反对我做老师理由很简单,当老师实在太辛苦了。 然而我还是花了将近8小时把它看完了,更有趣的是还做了如此多的笔记。

  回看书中落笔的地方,主要还是集中在前半部分,作者提到还在国内时对未来的理想定义和展望,此处特别有共鸣。相信所有青春懵懂期的青少年们,对着未来都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式的敢想敢做梦,而我就是在高中时期和后来成为死党的CY 绕着操场一圈圈的谈着故作深沉的哲学观点和不切实际的未来理想,现在回过头去看,可笑但是也别有意味,这才是青春的回忆不是吗。

  其实谈及留学,大学学的是日语,也曾梦想过出国留学。之所以说梦想是因为家庭的经济条件客观上不允许这样的意愿被提出被实现。因此,不同于作者成功的迈出右脚并踏遍美国的大半国土,我依然还在中国的魔都原地踏步着,只是思想被岁月磨得更接地气了一些。

  假如说书中的前半部分是共鸣之处,那么书中的后半部分,就可以权当作者带我走了一遍美国的游记,尽管作者集中体现的是他在美国求学生活的经历,但是对于环境,风土,文化的描写也毫不吝啬笔墨,于是乎带着我也对一些事、物、景有了浅显的认识,比如: 看活火山要在直升飞机上俯瞰才震撼,南北加州间的一号公路是步步为景的,在美国给小费(总金额的15-20%)是必须的,出生于南美的墨西哥人并不是各个穷凶极恶的,夏威夷是宜人的而西雅图并不是那么浪漫的等等。

  老实说,同时语言专业的人,还是非常艳羡于作者的丰富海外经历,这其中的差别在于他是学霸我不是,他有能力我尚缺。但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如有机会,如果再让我重新来过,或许再辛苦再艰难,也会尝试着走出国门,体会下异国教育体制和文化风情。或许可以尝试一下游学的方式,虽然写不出这样的‘游记’,但相信心中的感悟和体会会成为未来人生值得回忆的深刻片段。

  《鲑去来:我的美国留学往事》读后感(五):走的弯路越多,看到的风景也越多。

  这本传记内容实在太丰富了,引发了很多共鸣和同感,也带给我很多启发。 第4章 推开通向世界的门

  安东神父回应“工作狂”的称号:“我的孩子,我从来没有回应过这个你常常用在我身上的绰号,因为我不认为它精确地描述了我做的事。人们使用这个词汇的时候是在用一种负面的情绪描述工作,因为在他们心里,工作是辛苦而无聊的事,是乐趣和幸福的反面。然而,对于我来说,我真的很热爱我做的事。我也是一具肉身,当然和所有人一样会感到疲惫,就像足球运动员,他们都累瘫了,但他们会一直踢下去。有时候工作可能会有挑战,但我从来不会觉得它辛苦或无聊。那些不太幸运的人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但于我,工作就是我真实享受的生活。这也是我每天一睁眼就迫不及待地跑去办公室的原因。如果你真的喜欢用到这个后缀的话,你不如叫我“生活狂”。” (工作、学习都是生活的方式,如果能够乐在其中,感恩工作和学习的机会,那就不会辛苦或无聊,而是珍惜和享受。 这才是真正懂得享受生活和生命的人。)

  选择一份自己真正钟爱的工作作为事业是多么重要。 ( 让你迫不及待开始新的一天的动力,是要做你热爱的工作。)

  当一个中国孩子被“丢”在国外,无须提醒,爱国情怀就会油然而生。自己的国家纵有千般不好,你可以关起门来痛心疾首地批评,捋起袖子促成力所能及的改变,但绝不会允许外人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断章取义地妄加评判。同时你也会不自觉地承担起让外国人爱上中国的这份责任。

  第5章 玉米地里的大学城

  美国的文科研究生院基本没有考试,主要是靠以下几个方面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而这些偏偏都是中国学生的死穴。 第一,广泛阅读。 每门课的教授都会给你一个书单,少则是几十页的论文,多则是几大本厚厚的学术书籍。在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基本没有泛读的训练,学生根本不被允许读任何别的东西,所有考试不考的书都被视为“牛鬼蛇神”,更别说英语原版书了。而泛读其实是有技巧的,你若真拿出“铁杵磨成针”的毅力一字一句地读,甚至背下来,反倒是南辕北辙了。你要学会在一篇文章里找到关键段落,在段落中找到关键句,在句子中找到关键词。你还要理解英语的写作方式,也就是英语的“八股”规则。泛读要求的不是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能一目十行地领会作者观点的能力,也就是中文说的“不求甚解”。 第二,课堂讨论。 读书是第一步,思考是第二步,分享是第三步。你要了解同领域的其他学者是怎样的观点,继而用你的批判性思维得出你自己的想法,你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无论如何,老师希望你有自己的想法,并由你亲口说出。 有一个笑话,我讲了很多年,还是觉得很经典。联合国有一年给全世界的小朋友出了一道题:就其他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解决办法,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非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问:什么是“粮食”? 欧洲的小朋友问:什么是“短缺”? 拉美的小朋友问:什么是“请”? 美国的小朋友问:什么是“其他国家”? 中东的小朋友问:什么是“解决办法”? 中国的小朋友问:什么是“自己的看法”? 中国的孩子常常会得到一个标准答案、一个官方说法,而逐步丧失了批判性思维能力。我们常常用“听话”来要求和赞美孩子,好像听长辈、听师长的,就能少走很多弯路,不犯错,不误入歧途。中国人的从众心态本来就非常普遍,大人们很容易形成统一的意见和想法。而在中国的课堂中,往往是老师口若悬河地讲,学生嗷嗷待哺地记,哪里有学生说话的机会? 研究生的课堂基本没有Lecture(讲座课),全是Seminar(讨论课)。老师不再负责传授知识,学生们通过阅读产生自己的独立见解,并使用合理的逻辑在课堂里跟同学们展开讨论,甚至辩论。老师有时会总结一下或强调一些基本常识,也有可能不了了之。其实,世界上大多数的问题是开放式的,并没有我们所熟悉的四选一的、标准的、唯一的答案。 (中国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我的成长历程中,老师是权威,父母即使说错了也不能辩驳,不服从只会引来冲突与责骂。没人教你辩论,以理服人,久而久之,自己没有勇气也没有动力去讨论和发表看法。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害怕和别人发生冲突,遇事总是一忍再忍,宁愿和朋友抱怨吐苦水,也不当面把话说清楚,摆明立场。作者朋友很多,也和很多人有过当面对质和冲突。他和导师、同事有过激烈的对话,结果也没有那么坏。这是我欠缺的能力,也是我要克服的恐惧)

  整整大半个学期,我都是个专注的倾听者,就像公园里那些自己不下但喜欢看别人下棋的并没那么老的老头子。教授们通常也不会太刁难,他望向我,我低下头,他就放过我。“伸手不打‘没’脸人”——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的。

  一个从来没有机会思考的人,要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哪里是一蹴而就的事。 有时候实在来不及读完,或者读完了也没读懂。那种时刻被老师点名就不自觉地脸红起来,想撒谎都不行。有一次我就大胆说了实话:“我不知道作者想说什么。”你猜教授怎么说?“其实我也不知道作者想说什么。”这件事给我的冲击很大,鼓舞也很大,也让我明白教科书并不代表真理。所谓批判性思考,说到底其实就是让你有勇气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有勇气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对于常被质疑和讽刺的孩子,是不容易的。要相信自己,不要太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

  比产生自己的观点更难的恐怕是如何找准时机插嘴。因为讨论课上通常不需要举手发言,插嘴时机其实就那么半秒钟,甚至更短。你要趁别人将说未说的节骨眼开口,说早了打断别人不礼貌,说晚了又很有可能被别人抢走。这种体会很像小时候去坐已经启动了的旋转木马,急得满头大汗。 最可气的是被“截胡”,你的想法竟被别人一字不差地说了出来,就像《冰河世纪》里那只被抢走榛子的倒霉的尖嘴松鼠,你只能暗自朝他翻个白眼——口头观点可没有版权保护。而比被“截胡”还要悲催的就是当你终于摆好嘴型准备一鸣惊人的时候,大家已经翻篇了。你在心里默默打磨了很久的聪明句子就这么被永远地埋没了

  第三,学术写作。 老师会要求每节课写一篇小论文,一般不会打分,但会占一定比例的总成绩。学期末还是需要提交一份大论文。学术论文的第一步就是文献综述,如果你根本不了解之前的研究成果,那就有可能只是重复别人的观点或写出落后于时代甚至谬误的东西。

  对“citation(引用)”这个概念的误解,和对“plagiarism(剽窃)”这个概念的缺失,是中国留学生被批评“学术不诚实”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学校对学术诚实的要求异常严格,也有非常先进的工具检测抄袭行为。一旦雷同超过一定比例(7%),后果将非常严重,轻则挂科警告,重则直接开除学籍并遣返。

  即使遵守了这些基本的学术规范,用英语写作也是大部分中国留学生事先没有培养起来的能力之一,自己没写过,老师也没教过怎么写。攻克这一难关没什么捷径,一开始一定是多看别人怎么写,然后照葫芦画瓢,慢慢掌握英语写作的段落规则和措辞技巧。到最后,你反倒会发现英文论文其实非常八股、高度格式化,不像中文修辞那么变化多端。

  第四,口头报告。 Presentation(演讲)将全方位挑战一个学者收集、整理、归纳、分析、使用及呈现信息的能力,但最最关键的是先培养自信。做Public Speaking(公众演讲)是个技术活,唯一的秘诀就是多练多说。不要怕说错,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这很关键。

  说到底,留学生的第一年通常是生不如死的,即使学霸也不能幸免,并不是你不够优秀或不够努力,而是因为游戏规则变了,之前那么多年的应试教育并没有帮你做好相应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要你事先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挑战是什么,提前制订合理可行的攻关计划,并不羞于求助、不耻于犯错,这终究不是什么克服不了的难题。

  第6章 冲浪夏威夷

  如果目标不明确,你越努力,偏离得反而越远。 其实,每隔一段时间对自己的长处、弱点、兴趣、资源、挑战、梦想以及让自己开心的事做一次透彻反思,会更清楚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越南之行,是我第一次用双脚丈量一个语言不通的国家,也是第一次用行走的方式去读懂一个国家,更让我第一次深刻理解:学习不一定要在课堂里。也是从那次起,每到一个陌生的国家,陌生的城市,我就会以“××印象”为题,用配图随笔的方式,记录我的“行走课堂”,并养成了这个习惯。 (每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和城市,用图文记录下来,养成这个好习惯)

  第7章 纽约 纽约

  提到学中文,就不得不提由来已久的“简繁之争”,为此我专门做了一些观察和研究,从纯学术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思考和主张,希望双方抛弃成见,走出理解误区。 第一,我不同意“正体字”的说法,正的反面是误、歪、反、副、偏、假。繁体字和简体字才恰到好处地解释了二者的区别。同样,英语翻译也最好使用Complex,而不是Traditional,因为简体字很多是根据比繁体字出现更早的草书演变而来的,所以要论年纪,简体字也可能更“传统”。汉字经历了从甲骨文到楷书几千年的演变,很多简体字直接来自于草书,如专、乐、无、为等,论朝代还早于正楷。“众”字在甲骨文里就这么写了,所以谁比谁更传统真的不好说。 第二,很多繁体字确实更能诠释事物本身,比如象形繁体字“塵”——一头小鹿在土路上跑过,扬起尘土,多么美丽的故事,有助于学生记忆。但会意简体字的“尘”也有它的科学性,小土为尘,简单明了。简体字并不都是不讲道理的纯偷懒。同样道理,从——從,众——眾,简体字比繁体字更形象、更扼要地解释了字意。所以简或繁不是一个非左即右的单选题,喜欢练书法、读古籍的人自然需要掌握繁体字。 第三,学习的基本规律是从简到难、循序渐进。简化几乎是其他所有文字的必然趋势。 第四,简体字减少了不必要的一字多形,比如里(裡裏)、发(發髮)等,更科学地整理了占汉字主体的形声字的现代发音及其字形,能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汉字的奥妙和规律。 第五,简体字更容易推广普及,有利于推动文明的进步。再说到效率,中国如果没有把汉字简化些,怎么可能在短短五十年(1949—1999年)里,把80%的文盲率降低到6%。而我们现在的挑战是在没有语言环境的美国学中文,尤其对于没有汉文化家庭背景的学生来说,是有类似于扫盲般的难度和挑战的。 第六,繁体字出版的书籍大多是竖版的,而简体字一律是横版的。读竖版的文字,人的脑袋不由自主地上下摆动,无意识间就容易认同、盲从。而读像英文一样的横版文字的时候,脑袋是左右摆动,无意识中就是在质疑、挑战。这个观点虽然并没有真正科学的根据,但是听上去也不无道理。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要得出简体字和繁体字哪一个更好的结论。繁体字更大程度地传承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蕴含了华夏文明的密码。中国书法用繁体字写比简体字要好看得多,也更好写一点,笔画更容易找到平衡。尤其是草书、行书,必须从上至下,才有气势、有节奏。所以,繁体字一定丢不得。

  那么我的态度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呢?具体操作起来可能需要很多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灵活性,但有几条大原则需要把握: 第一,在低年龄段,必须培养学生对中文由衷的、可持续的兴趣,而不能粗暴地采用“棍棒”式教学法,学生一旦产生抵触情绪,以后就事倍功半了。 第二,真正被简化的汉字比例上只占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其中还包括偏旁部首的简化。所以,繁体字和简体字之间的差别本身并非水火不容,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繁体字和简体字是我们大人给定的义、分的类,在小孩子眼里,只有难写的字和更难写的字。

  第三,有效的文字习得来自于阅读,而非字典。既然我们已定下目标——希望孩子们将来能识简认繁,那么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大量持续有效地输入。只要是好书,不用管它是简体字还是繁体字,都可以拿来看。 第四,顺应时代潮流,适当调整学习目标,比如把“默写”的要求变成“打字”,把繁体字的“会写”变成“会认”,也是有必要的(以上论点只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母语教学另当别论)。

  语言和文化不分家,除了教语言本身的乐趣之外,给老外讲中国文化也是既自豪又开心的事。

  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都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更何况从战火和废墟里站起来的中国。一个近十四亿人口的国家在短短六十多年可以发展成这样,政府肯定还是功大于过的,外人无权指手画脚。但同时我们也不会否认中国问题还很多,要想重现大国几百年前的傲世辉煌,还需几代人的努力。

  每一个留学生在国外,大部分时候,爱国主义情结是油然而生的,不需要太多的引导和教授。而且不管你想不想,你都已经担起“民间外交官”的角色。别人不会记得你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只知道你是一个中国人。因此,我们不但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不给祖国抹黑,更应该不遗余力地在不了解真实情况的外国友人面前据理力争,向他们呈现一个现代的、进步的、成就大于问题的真实中国。

  其实成人课更容易教,一般主动花钱来学中文的,学习动力很足。除了教汉字汉语,我也会组织一些中国风的民俗活动,比如包饺子、下象棋、写对联、猜灯谜、打麻将等,正好遂了我出国前立下的心愿——成为一名推广中国文化的民间使者。

  You either succeed, or you learn.

  (你要么成功了,要么学到了。)(没有失败这一说) 其实从教学角度讲,我非常认同“现学现卖”。首先,它体现了教学相长的乐趣和效能,也可以借此来思考“教师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知识分发者,还是愿意带领学生并与学生共同学习、终身成长的学习促进者?

  再聪明的人也不可能在短短两周内自学成国画大师,但是学生们最需要的可能也并不是国画大师。而且通常真正的大师也做不了老师,至少做不了小学生的老师。那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我带着这个问题,愉快地进入了这个一人分饰两角的“实验剧场”。

  在一个让孩子开口说中文都很困难的母语非中文国度,要让他们掌握一门通常需要几十年勤学苦练才能获得的技能,首先得点燃他们的兴趣和热情,然后才可能让他们持久热爱、自发钻研。我希望孩子们先拿起毛笔,了解毛笔各个部位的特性、毛笔与墨彩之间的关系、水和墨之间的关系、毛笔与宣纸摩擦时的感觉,让他们从写出最细和最粗的一根直线开始。

  其实学生并不会讨厌老师有瑕疵、有短板,甚至不如他们。他们最不能容忍的是不懂装懂,不接受质疑和挑战,只拿年纪、规矩、权威说话。

  我先从孩子们的兴趣入手,选了“熊猫”和“竹子”这两个比较容易上手又极具东方色彩的素材。在动笔之前,让孩子们感受毛笔的笔尖、笔锋、笔肚在着墨效果上的区别。

  通过这次彻底挑战自己的舒适区之后,这个世界上就真的没有什么我不能教、不敢教的东西了,无非就是需要比别人早学一点。所以后来我的中国文化课堂又衍生出很多兴趣课程,比如包饺子、包粽子、包汤圆、折纸、篆刻,用的都是这一个现学现卖的套路。

  在中国,名字通常是嫡亲长辈或高人所赐,所以,我觉得被授权给别人家的孩子取名字是一份了不得的信任和责任,必须尽我所能,认真对待。另外,也是希望通过名字的典故,让外国孩子了解中国文化。顺便向老外展示了一下汉字的渊源浩瀚、静水深流。

  越是自卑的人,越是需要别人的肯定,不然就会滋生出比自卑更邪恶且有杀伤力的情绪和行为,比如嫉妒、报复。这是我后来用了很多年才学会的道理,换句话说,就是要给足别人面子,打人不打脸。三十刚出头那会儿还没那么世故圆滑,生性又是那种不太能说违心话的人,所以一不小心就会把她惹恼。

  时代广场几乎是所有地铁线路的中转站,你不想经过都难。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几乎是用一种朝圣的心态,来这里参加一场没有起止时间、没有主题或流程的派对。他们高举着相机想向家乡的父老乡亲证明他们真的来过了美国的魔都,却一不小心记录下巨幕LED屏上展示中国近三十年来的丰功伟绩。

  一座城市是否让人流连并留恋,不在于它有多少名胜古迹,而在于它设计时是否以人为本。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去算命,可以坦率地解释成人生某一阶段的不自信,也可以美化成我对流年造化的敬畏吧。

  第8章 我爱山鸡村

  虽然它以“赌城”闻名天下,但其实更令我神往的是它丰富的文化生活、瑰丽的主题酒店和集中呈现的各国美食。 Wynn的海鲜和Paris Paris的Prime Rib(上等肋排)

  其实峡谷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地平线下的山,所以看峡谷的角度很重要,站在平地上往下看,它就是一条普通的溪涧,浪不急,水也不深。走下谷底往上看,就只能看到光秃秃的山,山头还被调皮的理发师剃了个平寸而已。我会建议咬咬牙多花点银子,坐直升飞机俯瞰全貌,让振聋发聩的螺旋桨扫空你的大脑,再加上一点点畏高的恐惧,你方能真心诚意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和自身的渺小。

  那些背离孩子天性,操之过急、用力过猛的德育教学目标和实施手段,没能教会孩子善良,反而教会了他们伪善;没有教会孩子们诚实,反而教会了他们两面三刀。

  “韩大爷”给我准备的第二道护身符是:“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我很坦率地告诉学生自己的学识有限,我愿意尽我所能地成为这门课的促进者,而不是唯一的设计者、执行者和评估者。我随时欢迎学生提出质疑、挑战甚至是批评,我更希望他们可以帮我一起来规划这门课的内容。 真诚,无疑是人与人相处的万能法器。老师只有本着坦诚的态度,不装酷,把自己放低,走下神坛,放弃把自己包装成无所不知的伟人的想法,和学生一起探究真理,才能真正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而不是表面上的逢迎和服从。

  我认为相比于Lecture(讲授课),Seminar(讨论课)是更有效的学习方式。讨论课才最有可能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而不是依靠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分发”知识。 作为一个非英语母语者,说大段大段的整句子更容易露怯,我把劣势变为优势的做法就是把段落缩成句子,把句子缩成关键词,把关键词做成PPT上的项目符号。这样,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提纲挈领,我讲的时候也层层递进、井井有条。

  检验所学有用没用,最有效的方法是问自己几年后还能记住多少,能用上多少。如果什么都没记住,就说明这些知识本来就没什么用,或者不需要通过记忆去检验,知识就在那里,你需要的时候知道去哪里找就行了。如果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就是白白浪费光阴了。

  于是,我半主动、半被迫地转向了让学生多说、我尽量少说的教学模式,每节课都留出更长的时间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让每一组学生分工去有重点地阅读一部分材料,然后跟全班分享。这样不但解决了大家都读得很泛但都没有读精的问题,也通过复述并接受质疑,实现了Deeper Learning(深度学习)的目的。学生们还减轻了负担,对教授也会更客气,两全其美。

  双语教学不是简单地在学校或课堂里同时教授两种语言,也不是简单地请会说两种语言或英语是母语的外教。我个人最推崇的教学方法是“双向沉浸式双语教学法”,这种方法简单说必须具备以下七个特征: (1)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再被当成外语来教,而是当成信息的载体及获得知识的工具。 (2)语言的学习不再被拆解成听说读写、语法和翻译这些具体的课程,而是通过教学内容和真实语境获得。 (3)同一时间段、同一间教室、同一个老师、同一句话里尽量只使用一种语言。 (4)每一个班里有人数相近的两种语言的母语者是最理想的状态。 (5)在学校两种语言的地位要相当,学校所有出版物和标志都必须要用两种语言来表达。 (6)学习的目标不只是双语(bilingual),还应包括双文(biliterate)、双文化(bicultural)。 (7)有效的双语沉浸的时间要足够长,通常在非母语国家至少需要六年以上,时间越长越好,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两岁半到三岁最佳。

  “双语沉浸式教学法”的理论虽然简单,但要真正实施起来难度大、挑战多:首先,需要整合巨大的人力和物质资源,仅老师的配比就要比普通学校多出将近一倍;其次,要有深思熟虑的课程设计,因为只有两种语言天衣无缝地配合才能用同样的时间完成几乎两倍的教学目标;再次,要有精细的日程安排,才能最有效率地安排好所有老师的岗位和授课时间;但最重要的是有下定决心而富有智慧的校长,带领上下齐心的教学和管理团队,再加上深信不疑、全力支持的家长。

  我在准备课件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所很特别的学校——半岛国际学校——美国为数不多的真正把双语沉浸式教学法投入实践的学校之一。它不但双语教学,还有个难得的三语环境,学生三岁入学时就有法语和中文两种选择,通过六到十一年的全方位浸染,每个学生都成为双语、双文、多元文化的世界公民胚子。 那些正在为拿到终身教授而奋斗的年轻教授对自己要求高,对学生也狠;反倒是那些年纪大、学问大的教授表现得更慈祥厚道、风趣自在。

  第9章 飞人博士

  旧金山有一个孩子、大人们都会爱的Exploratorium(探索博物馆),和所有博物馆“不可触摸”的规则相反,全部展品都需要动手体验。在迁址之前,探索博物馆挨着艺术宫——一个我第一眼就被惊艳到的地方。艺术宫门前有一个湖,我到的那天傍晚,湖中倒映着晚霞,天鹅成双成对地交颈呢喃,大雁正在完成归巢前的最后一支舞蹈。我心里反复默念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湖边的躺椅上一直坐到天空从一匹彩缎变成深蓝色的天鹅绒。 18世纪是个通过血统领导世界的时代, 19世纪是个通过枪炮领导世界的时代, 20世纪初是个通过科技领导世界的时代, 20世纪末是个通过信息领导世界的时代, 21世纪是个通过影响力领导世界的时代。

  在流年不利的时候,我时常这样安慰自己:所有该发生的倒霉事都已经发生了,接下来的每一天都会变得风平浪静。大师预测的地球还未毁灭,报纸热议的战争还没爆发,不间断飞行上百次飞机安全,父母慢慢老去但总体安康。有栖身之所,餐有肉,无大疾患,哪里还敢抱怨。多一点点自嘲的心态不但能帮你顺利渡过风浪,还能让你在逆风中悄悄长出高尔基笔下海燕的翅膀。

  自信表达的人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想法和欲望。 他们也能够发起并维持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他们知道自己的权利。 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愤怒。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压制这种感觉;这意味着他们控制愤怒并以一种说理的方式谈论它。 自信的人愿意与他人妥协,而不是总是想要自己的方式,并且通常拥有健全的自尊心。 自信的人会通过“我在意我的需求,我也在意你的需求”的方式构建友谊。

  中国人普遍爱面子,不喜欢正面冲突,伤了和气。但这就会造成当面不说、背后狂说,让误解加重、让矛盾升级的情形。他们的负面情绪一定会寻找另一种方式,在合适的情景下变质、激化,在工作环境中则可能造成阳奉阴违、无效沟通、两面三刀,甚至钩心斗角的同事关系,无论对于机构还是个人,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占有欲这样东西不是毛病,是人的天性。所以需要主观的、积极的努力才能克服和不就范,一不留神它就像后院的杂草一样迅速滋长。随着年龄和工资的增长,再加上美国无孔不入的过度消费文化,不知不觉地,两个皮箱就变成了三个、四个,再搬家时,突然发现多了一堆可要可不要、想扔又舍不得扔的东西。

  但成年之后,没了那种“合群儿”的同侪压力之后,我反倒越来越认同上海人的一些做法:比如,不想当然去麻烦别人;如果真有信心还钱的话就去问银行借,别问朋友借钱,除非你想拿朋友换钱;也不要借钱给别人,万不得已借出去救急的,不影响自己生活品质的钱,出手的时候就当成是捐赠,万一还回来了就当是中了彩票;无论多铁的关系,要量力而为地回应别人的求助。“不轻诺”比“没问题”更真诚。“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走的弯路越多,看到的风景也越多。

  人生如此,旅途如此,种瓜养猪如此,教育也是如此,注定该慢的事情,就不能着急。千万不要相信任何“速成班”“直通车”之类的鬼话。太快做成并吃完的东西,一定品质一般,就像肯德基;太轻松到达的目的,也一定没什么意义,就像坐缆车登长城;有人平白无故地给你一碗面,你都不敢吃,不看任何成绩就保证录取你的学校,你就敢去?

  偏见比无知更可怕。就像有些外国人挥舞着双臂唾沫横飞地大声批评中国这个那个的时候,只要你心平气和地问他一句“你怎么知道?”或者“你上一次去中国是什么时候?”,他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不自觉地把声音降低了几十个分贝。虽然不指望他马上改变成见,但也可以告诉他一个道理:没有第一手资料,不要信口开河。即使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但你说的话其实并没有什么价值。

  传统教育很像工业生产,学校是流水线加工厂,让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装上同一个零件,做成同一款产品,然后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人。而教育原本更像农业生产,每个学生都是一粒与众不同的种子,蕴含着专属于他的天赋密码和生长能量。学校本该是一片沃土,允许并欣赏多元,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其中了解自我,发现自己的使命,相信自己有能力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

  村上春树曾在一次采访中说:“你要记住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帮你挡住外来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望你的人,陪你哭过的人,在医院陪你的人,总是以你为重的人。是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是这些温暖使你远离阴霾,是这些温暖使你成为善良的人。是他们的善意和爱,驱走了我们内心的寒冷。让我们撑过无数个难熬的日子,给我们前行的力量。”

  西雅图是个很特别的城市,一年到头都会下雨,但是只在晚上下,根本不影响白天的生活。感觉就像田螺姑娘化身成了观音姐姐,趁你沉睡时用杨枝把甘露洒向了人间。每天早上起来,空气清新、一尘不染,难怪西雅图被列为世界十大宜居城市之一。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服务于全体公民的公立教育体系都非常庞大、臃肿,并充斥着不同程度的官僚主义和低效。所以,教育改革,肯定要先由一小部分勇敢的人去尝试,不惜代价、不怕牺牲地试错、纠错,在困境、逆境中冒险,才有可能摸索出一条新的路。

  “对于这些正在尝试教育变革的独立学校来说,敢于对家长说‘不’,吸纳且只吸纳完全认同学校办学目标和教育哲学的家长是关键。”

  第10章 跋

  十四年后回溯自己九年的美国生活,经过岁月的淘洗,该流走的流走了,该沉淀的沉淀了下来。我不无遗憾地发现,这些回忆里最深刻的竟不是学到的知识,而是那些发生在教室四墙之外、校园四墙之外的故事。而偏偏也是这些故事,才成就了今天的我,也再次印证了教育的真谛:成长在自己,学校在“墙”外。

  第11章 鸣谢

  我的书也是一样,你怎样解读,能收获多少,由你决定。

本文标题: 《鲑去来:我的美国留学往事》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878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安娜·卡列宁娜经典读后感有感乱世华尔街读后感摘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