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事杂谈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06-19 09:44:0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3

《古事杂谈》是一本由许进雄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2020-1-1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古事杂谈》读后感(一):这其实是一本科普读物最近看到了一本书叫做《古事杂谈》,如果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我会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历史的书籍,因

古事杂谈读后感1000字

  《古事杂谈》是一本由许进雄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2020-1-1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事杂谈》读后感(一):这其实是一本科普读物

  最近看到了一本书叫做《古事杂谈》,如果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我会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历史的书籍,因为从“古事”中,我第一想法是这本书是一本历史书,书中应该记录的是关于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或者一些不为人知的事件,但是这些猜想都是不对的,这部叫做《古事杂谈》,是古事,但是不是历史,很多的内容都是非常有意思的,所以我私自把这本书定位科普读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下其中非常有意思的章节。

  关于猪,我们肯定不陌生,尤其是当今的猪肉价格一路飙升,虽然有下降的趋势,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内不会吃到比较便宜的猪肉了,二师兄最近真的是“翻身农奴把歌唱”了,我们如果看到现在的一头头肥美的大白猪,肯定不舍得去吃它们,因为他们确实非常可爱。然而这种家猪一开始是不存在的,这些都是经过人工驯化的结果。自古以来,猪肉就是人们最为重要的肉食来源,我们一看到猪的形态,就知道他肯定不能够“远足旅行”,这是人工驯养的结果,在游牧时代是不容易发展的。一般,动物被驯化以后,经过千年的发展,体态和骨骼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而现在的猪是经过长时间的驯化之后才形成这样的形态。在古代,猪肉和鸡肉是人们最长食用的肉类产品,总之,那时的二师兄就备受宠爱。

  生老病死是不可以避免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疾病是最痛苦的,而且也是人们希望可以避免的,但是一般来说,疾病是不可能避免的。在现在,有很多的疑难杂症,也有很多的不治之症,当前尚如此,然而在古代,药物以及各种医学手段和现代应该差很多,所以古人得了疾病时应该遭受更大的痛苦,痛苦是不可以避免的,但是,当时也需要医学来拯救这些痛苦的人们。从一个时代的人们的平均寿命就可以看出这个社会的医学水平,旧石器时代的北京人,半数以上死于14岁以前,西周时代,大部分人死于25-35岁之间,只有少数人达到了50岁。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得到了增长。而不论在当时,还是在现代,《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都是医学的经典,也是值得我们反复研读的。

  关于这本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了解的,因为真的非常有意思。

  《古事杂谈》读后感(二):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对于历史的索隐,除了严肃的态度,还应有生动的笔墨。许进雄著《古今杂谈》打破了读者对历史的陈见,即便是瓶瓶罐罐,附着其上的花纹也是值得玩味的。

  《古今杂谈》首篇文章就是从“文字”破题的,体现了许进雄的大局观。文字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记忆。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虽然可以凭借想象,但是大家脑海中往往会浮现不同的图景。提起中国文字,莫不知甲骨文,然而深究文字的形体、书写,即使是中国人也很少能说清楚来龙去脉。在叙述中,许进雄结合了考古发现,分析了文字的书写工具、书写习惯、形体变异等,油然而生的是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尊与文化自信。

  现代社会,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构筑的都市中,对于动物已经很陌生了,除了有孩童的家庭,每月还能去动物园与各类动物“面对面”。为此,《古今杂谈》从我们陌生的动物世界展开了雄辩精彩的论述。 首先出场的是龙。龙是中国的图腾,十二生肖中并不存在实体的动物。以其笔画、形体推敲,不难发现“龙”是一种直立而飞翔的动物,这表明先民对天空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敬畏,乃至生殖的崇拜。后世的历史表明,龙是皇家的专用吉祥物,象征着权力至高无上。直至今日,龙仍然是一种高贵的动物,而龟则是由神堂走入了田野,风光不再依旧。

  如果说龙是天上的神灵,那么虎便是地上的王者。或许在上古,从来没有比与老虎搏斗更具刺激的场面了,比如说金文“戏”便宜是由老虎、戈、凳子组成,无非是表达艺高人胆大,持戈去刺杀高踞的老虎,想必虎作为战利物,是无论如何高于兔、羊、鼠的,显示战胜者的威猛高大。反思,今日虎作为与龙相提并论的动物,在星球上已经很稀有,就足以知道我们在文明进化中对大自然的巧取豪夺。 紧接着,《古今杂谈》信手拈来了犀牛、象、牛、猪、马、狗,至少让读者感受到人类本来就是自然的一分子,与此类动物的和谐相处是“初心”与“理想”,将之合理利用是“智慧”与“勇气”。 穿行了动物世界,我们还是回到现实生活中。人要生存,就离不开劳动,离不开生产。《古今杂谈》简略地介绍了古代的产业。在众多的原始产业中,许进雄对冶金行业情有独衷,谈及了采矿的艰难,详叙了金、银、铁、玉、漆,从生产资料到生活资料的转化,不仅是生产力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渊源,直至今日,我们使用的成语还是偏好稀有金属的,比如“金玉满堂”“金头银面”。 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用。许进雄循着这样的逻辑脉络,向读者次第展开了衣服的穿用、酒的历史、车子的使用、汉代的空心砖,在叙述中切入一点,全线贯通,让读者豁然开朗,原来我们的祖上如何“英明”“睿智”“勇毅”!

  《古事杂谈》读后感(三):汉字之美,追根溯源

  许进雄先生是研究甲骨专家,对于中国古文字颇有研究。这部《古事杂谈》是许先生的新著,书中以象形文字为线索,对汉字追根溯源,讲字形字义的发展演变,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哲学理念。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四千多年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也是很独特的文明。文字也是最独特的。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我们中国因为民族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与同化性而始终没有间断过的文化传承,使“汉字”成为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

  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也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且很多汉字可独立成词。书中讲解汉字,用甲骨文、金文、小篆来诠释汉字的发展过程,这些汉字虽然都是你认识的字,也许你不一定知道的汉字秘密。从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直到今天,各种字体纷纷诞生,综艺体、整块体、浮云体、变体等等,这是祖国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的结果。现存最早的成熟汉字系统是商代的 甲骨文。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许先生为我们打开这妙趣横生的汉字世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妙语连珠地为读者详细讲解汉字,其中的诗词、典故、文章信手拈来,深入浅出,轻松地普及了汉字知识。许进雄先生专精于甲骨研究,发现以甲骨钻凿形态的断代法,被安阳博物苑甲骨展览厅评为对甲骨学有贡献的二十五名学者之一。这本书中,为读者讲述汉字的形成的过程。轻松地串联起汉字从古至今的发展演变过程,讲述了汉字的含义,让我们一起感受汉字之美。

  《古事杂谈》书中的内文配图片,一目了然,结合讲解,配有甲骨文、金文等不同时期汉字的发展演变,加深理解。许先生致力于普及国学知识的传播,使我们中国文化更加发扬光大。书中71篇文章、142个甲骨汉字、189张古文物图版 引自《诗经》《楚辞》《论语》《考工记》等典籍,讲述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演进过程。

  《古事杂谈》这本追根溯源的短文集,轻松地串联起汉字从古至今的发展演变过程,讲述了汉字的含义,让我们一起感受汉字之美。

  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学习和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了解和掌握文化常识,对新时代的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仅要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还必须更多地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营养,创造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的先进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人的基本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古事杂谈》读后感(四):我们祖先的生活

  在《文字的故事》里,唐诺大力吆喝,打了一则“有史以来最诚实的广告”。唐诺说许进雄的著作《中国古代社会——文字与人类学的透视》是绝妙好书,任何对中国文字有兴趣的人,以及到现在为止还想不出中国文字有何乐趣可言的人都应该买来看,保证物超所值,使用后不满意唐诺个人愿意负责原价收回,包买包退。

  傲者如唐诺,难得有佩服的人。许进雄何许人也?他的作品为何如此魅力?

  许进雄(1941—)说,他在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接受商代甲骨研究的训练时,并未想到会因研习甲骨而拥有深涉中国古文物的收藏与展示的机缘。1968年冬天,因李济与屈万里两位教授的推荐,受聘前往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整理明义士先生收藏的大批甲骨。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许进雄不断扩充自己求知的领域,除了加强对中国思想、文学、语言等学科原有的训练之外,也自修考古、艺术、民俗、天文、产业等各方面的知识。

  《古事杂谈》与《中国古代社会》心气相通,都出于许进雄之手,是同一类作品。该书70篇文章原是为专栏“说古事”撰写的,因缘起于许进雄1988年接受台大聘约,在人类学系和中文系客座讲课半年期间,为报刊撰稿,每篇约2100字,围绕甲骨文解析,附两幅图版。因面对大众所写,不是学术性的,作品文风通晓、轻松且有趣。

  甲骨文是整整三千年前的字,以唐诺文人气的感慨,彼时商代的人把它刻在牛的肩胛骨或龟的腹甲上头留给我们,老文字上的每一处钉痕、每一条沟槽、每一分弧度,都记忆着往昔的悠悠不灭经历,在它不断的重复使用之中,尤其是不断通过转注的延展和假借的跳跃所得着的、所自然生长出来的,带来了更丰腴更多面向层次的隐喻力量。奇妙的是,时隔这么久,我们居然还能看得懂,这与中国文字黏着于具象的有趣本质有关系。

  看看这些字的甲骨文形状吧:“见”,一只大眼睛;“旦”,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莫”通“暮”,太阳下山落进了草丛中;“众”,烈日当空,很多人在弯腰劳动……一个字,就是一幅引人遐思的简笔画。活泼水灵,曼妙新鲜。具象的甲骨文渐渐步上抽象的发展路途,今天使用的汉字大多很难再看到原初的面貌了,但这本身就是汉字发展的内在需求。事物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的。汉字同样不能例外。有些古汉字永远消失了,有些古汉字死而复活了,更多的汉字则融入我们的日常,与我们息息相关。

  许进雄每写一篇文就要解释与之有关的甲骨文的字形以及他所掌握的与之相关的“故事”。因为他在博物馆长期工作的经历,具有二十几年参与中国文物收藏与导览的经验,每篇文章都有着自然衔接、起承转合的结构,除了必要的名称、功能、装饰、含义之外,还特别重视文字和文物背后所隐含的生活与社会意义,借重自己所擅长的中国文字学、考古人类学、中国古代社会学,作多学科、整合式的引述与诠释。

  譬如:讲解“龙到底是什么动物”,就从该字甲骨文的构造,讲述当时的爬虫种类、商代的图腾崇拜、祈雨仪式以及在汉代时如何以龙作为皇室象征;象、牛、猪、羊、狗、马等野兽如何成为家畜,关联农耕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和军事的需求;冶金、采矿、铁的使用、漆器、铜镜、丝织品、酒的历史、衣服鞋袜、床铺家具、房屋建筑、车船交通、室内照明、城墙堤防等,大范围涉及手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葬俗流变、婚嫁聘礼、文身、教育、铜钟、管乐、弦乐、巫医、长生不老等,探寻古代人们的精神追求;度量衡、货币、刑罚、兵器等,表明国家机器的运转和阶层统治的构造。等等。

  这些文章都用中国古文字所呈现的图像和意象做引子,配合考古发掘的材料,以及各种典籍的记载,或借用他人研究的成果,挖掘文字和材料所隐藏的信息,力求还原先民的生活场景和诸多细节。这些故事渺茫久远却生机勃勃,任凭世间沧桑、人事变迁,依然在牵萦我们和祖先的联系,就算微弱,亘古不绝。或以卡尔维诺的讲法,这是一种时间操弄的魔法。

我的藏书

  《古事杂谈》读后感(五):沿着历史的轴线,通古而至今:《古事杂谈》的历史穿透力

1、追溯文化历史,解析民族血脉传承,破除无知傲慢

  最近有一位明星对待文物的行为上了热搜。

  起因在于她参加综艺节目的时候,节目组邀请嘉宾们欣赏文物。大家都知道文物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况且事先专家也警告过,这是汉代的文物,拿的时候要用手托着,大家纷纷表示看看就行,不要拿了。

  可是某女星上来就用三个手指头捏着看,其他的嘉宾主持都提醒她小心点,中间本身就意境修补过了。但是这位明星却大大咧咧地表示,没事,他们可以再修复的。

  对中国历史的轻慢,对文物的傲慢达到了无知的地步,让人实在是感觉无语。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创造了无数璀璨的文化, 这些,大部分都是通过文物来体现的。对文物史料的研究,也就是对中国文化历史的一种追根溯源

  我们想追溯、了解中国文化历史,一方面是想了解民族的过去,解析中华民族古老的血脉传承;另一方面,只有认识历史,我们才能更清晰深刻地了解现在,了解如今的自己。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避免再次出现类似于某明星这样无知又无礼的举动。

  许多人很喜欢参观文物展览,在看展的过程中,就像是走入了一个立体鲜活的时空隧道,在这个时空中,历史上或是辉煌,或是壮烈,或是无奈的历史时刻,都在那一刻凝结,让我们现代人能够一窥历史的变迁。

  然而,看文物展览是有一定的门槛的,面对数百年,甚至是几年前以前的文物,如何能够看懂老物件背负的历史,如何能够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如何能够解读文物蕴含的深意呢?或许这是困扰着很大一部分人的难题。

  最近读到一本《古事杂谈》,是国际甲骨文专家许进雄先生写的。书中共有71篇文章,融合了历史资料、出土文物、文化典籍等,复原出数千年来中华文化的脉络,读者可以从书中全面地了解中华古文明的形成及演变过程。

2、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思想、哲学、艺术、世界观,无所不包

  什么是“古事”?词典中给出的定义是文献,旧事。

  这个词最早可以从史记中找到踪迹。《史记·太史公自序》:“百年之閒,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

  也就是说,所有历史上的事件,所有历史上的人和物,都可以称之为古事。

  在20世纪初,中国现代历史学刚建立的时候,傅斯年曾经提过一个广为人知的口号,“史学就是史料学”。

  如果历史或者说“古事”是一条时间线,那么在这条线上,思想、哲学、艺术、甚至是世界观,都是这条轴的枝叶。

  在历史文化的轴与分支的交汇中,我们去探寻,去溯源。去寻找我们中华传统,去寻找我们国家的思想与起源。

  历史需要客观,需要真实,而作为客观事实存在的文物,能很好地起到还原历史真实的效果。不光是文物本身,更需要发现其真正的精神内涵。这种内涵,既属于中华民族,也属于全人类。

  《古事杂谈》中,全书贯穿的脉络就是文物,文献资料。古文物图版的引用,《诗经》《楚辞》《尚书》《论语》《孟子》《左传》《礼记》《考工记》》等典籍的援引,就像是历史的导引员,将人类从上古时期的历史遗址直到清朝时期的历史,一一进行串联。

  更为独特的是,作为甲骨文专家,每个专题的介绍中,都是通过甲骨文作引子,利用甲骨文象形的特征,一笔一划,将古人生活的细节融入到文字与文物中,以点带面,进而深入探讨,将古代文化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讲解得极为清晰。

  一字、一画、一物,将历史从平面转变为立体,印刻出历史那永恒的时间线,进而还原历史的真相。

3、人没了,东西还在:如何让“古事说话”

  在历史的研究中,历史事件相对来说就比较好了解,毕竟《二十四史》等史料中,对于历史上发生的各种事情,记载得极为详尽,从这些史书中就能够还原出事件的发展过程。

  但是对于“物”的历史来说,就不是那么好探究了。博物馆中陈列的那些文物,有些出自于前朝墓葬,有些来自于古人遗址,共同点都在于历史极为悠久。“人没了,东西还在。”通过考古挖掘,我们还能够找到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可是当时人们是怎么用的,则完全不知道。

  就像是《金、银与镶嵌技术》中提到的,1936年中央研究院在安阳发掘到商代的车马坑,人们这才对史料中记载的商代车马装饰物有了一些认识。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安阳附近的大司马村发掘到完整的车马坑,才证实了车上许多零件的位置以及它们在车上起到的作用。

  只有通过历史学家的研究,才能让这些文物“开口”讲述历史。这几年特别火的《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就是通过讲解国之重器背后那鲜为人知的故事,吸引了大量观众的注意力。

  在研究文物的时候,第一个方法就是文献。对于许进雄先生来说,象形文字甲骨文无疑是最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了。以“金”字为例,中国古代铸器偏好用范,直到春秋中晚期才使用失蜡、锡焊、铆钉等方法来制作铜器。故而代表金属的“金”字就是以范与型已套好待铸的形象来表示的。

  第二个重要的工具来源于图像。一直以来,摸金校尉这么盛行,大多看中的是墓中的随葬品,但是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即使一座古墓被洗劫一空,只要能够保留下墓室中的壁画,那么古墓的价值至少保留了一半。壁画大多源于日常的生活场景,记录墓主人生前的现实生活和死后的想象生活。还是以铸造为例,在汉代石像石上的鼓冶炒钢图像可以证实,春秋晚期已经有用熟铁渗碳法锻打成钢的方法,到汉代炒钢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手法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历史学家的眼中,书、画、物,都是难得的研究材料,这些具体事物的组合或者反映了日常生活的细节,或者体现了古代人内心的哲学观、时空观。

  在专家的引导下,我们能够尽可能近地触摸到历史的脉搏,体会到“古事”的魅力,这是何等的幸事。

4、从汉代的“孝孙原谷”到加纳的“黑人抬棺”:古事串联了历史,连接亚非

  若是想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对于历史的观察、分析、判断,那就应当从多个层次来进行。尽管说真相早就已经埋藏在时光的隧道之中,但是我们尝试着通过文物重返历史现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蛛丝马迹,捕捉历史上若隐若现的瞬间,让历史轴线的枝叶更加繁茂,历史的细节更加丰富。

  在读《古事杂谈》时候,就感觉很有意思。将《古代床不是常人睡的》这一篇,与其他的篇章连起来读,不仅仅能够了解床这种卧具在古代的变迁,还能了解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孝道传承、生死观念,仅仅用一个文物为切入点,就能将历史串联起这么大一串,颇有点孔子说的“礼失求诸野”了。

  商代的甲骨文中,“宿”字是一个人躺在草编的席子上,而“疾”字是一个人躺在有短脚的床上。这说明,睡眠以席,卧病于床,不同的寝具有不同的用途。

  《易经剥卦》中记载到:“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这表明床与病危将死有着一定的关联。

  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病人的死亡率降低,但是病人已经习惯了卧床,一旦克服了床与死亡之间的联系,人们逐渐接受床为日常的寝具。

  另外在中国古代,有着棒杀老人使之超生的习俗,在现代人看来很残忍,但是在当时的观念中,反而是为人子者应尽的一种孝道。

  在广西桂林一个七千年以上的遗址,发现了14具头骨,其中4具属于50岁以上的老人,有明显的的利器杀害的伤痕。

  后来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觉得棒杀实在是残忍,就将来人抬入山谷中,让老人自生自灭。

  汉代的“孝孙原谷”的典故,就是来源于这种丢弃老人的习俗。

  在北朝宁万寿孝子棺石刻中,就有着孝子抬着老人入山的场景,所用的担架颇似去掉了腿的床,与《古代床不是常人睡的》这一篇连起来,也能侧面印证床的演变。

  很有意思的是,史学家考证,不光是中国,外国的原始人对年老的人也有丢弃的一种习俗。

  前阵子非常流行的“黑人抬棺”,就是加纳一种传统的丧葬习俗,认为人死不是一种终结,而是前往祖先世界的开端,是一个喜庆的事情。这与“孝孙原谷”是何等的类似啊。

  一张床,跨越了历史,串联了古今历史,连接了亚非文化,可见“古事”不光是中华民族的古事,更是全人类的古事。

5、从古代度量衡到量子技术:古事中看计量的脉络

  出于工作行业的原因,对于涉及到计量的文物历史十分感兴趣。之前的《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就介绍了一件计量史上的国宝,商鞅方升。他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之后制作的标准器具,是战国至秦汉容量、长度单位的基准。

  在《古事杂谈》中,涉及到计量的有《古代的度量衡》《古人如何给时间定坐标》《对方向的认识》,对于现代计量学来说,这就是质量计量、时间计量、长度计量三个专业,能够从历史的角度,用文物的演变来探究计量历史,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在容积计量是上面提到的商鞅方升,属于国宝级文物,严谨带出国境的。

  在时间计量方面,古代使用最普遍的就是一日12时辰的计时方式,在《长安十二时辰》中,所使用的就是这种计时方式,每个时辰又分为为“时初”和“时正”两个部分,每一部分就相当于现今的一小时。

  当时所使用的时间计量器具是漏刻和圭表,据考证最早的时候从史前开始有雏形,一直到西周开始定型。

  圭表是用针晷的8影方位变化来判断太阳的方位,从而得知相应的时刻。

  对时间计量的方式,在去年极为火爆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得到了极为完美的还原。

  在质量计量方面,湖南博物馆我们能见到楚国出土的完整的一套天平,配备有十枚铜环权,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砝码。最小的一枚环权重1铢, 1铢=0.69克。

  另外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有两件战国时楚国青铜衡器,这两件衡器上都有刻线,用于悬挂权,这应当是楚迁都寿春城后王宫使用的遗物,是计量史上十分珍贵的文物。

  这些都是最古老的计量文物了,在它们无声的见证下,中国的度量衡为古代的经济、政治、生活发展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了量子时代,度量衡也向着量子化方向发展。

  时间常数的确定,使用原子时来定义。基础物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将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量子,对应于某一能级的跃迁,此频率是极其稳定的,且容易测定。”

  这种以原子内部运动的特征为基础的时间计量系统称为原子时,

  而质量与容积,则追溯到普朗克常数,现在最先进的方法是利用基布尔称来测量普朗克常数

  计量相当于我们丈量世界的尺子,这把尺子决定了我们能够达到的距离。

  无疑,在古代先人的引领下,在科技的发展中,我们已经具备了能够探索太空的能力。“古事”与“今事”遥相呼应,熠熠发光,照耀出灿烂的未来!

6、通古而知今,让我们看得更远

  通过《古事杂谈》,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从历史学家的眼光,从甲骨文专家的视野,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生动、立体的历史时空。

  在这里,甲骨文成为串联历史的绝佳工具;

  在这里,文物变得“会说话”,成为历史的讲述者;

  在这里,史料、壁画、文物相互结合,对古代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讲解。

  于是,一个鲜活的,真实的,更“接地气”的多维度中国古代历史出现了。

  现代的世界是一个文化交融的世界,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历史阶段,一带一路,全球贸易,中国的文明,中国的文化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影响着世界。

  对于自家的文明,我们一定要熟知,一定要自信,要让别人以世界的眼光来看中国,而我们则用中国的实践来回应世界。

  《古事杂谈》,通古而知今,既是了解中华民族自身,也是大融合时代背景下与世界文化联通的一个新契机。

本文标题: 古事杂谈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871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能力突围》读后感100字和男朋友去餐厅吃饭,我直接拿着姨妈巾去厕所他说我丢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