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学十四讲读后感摘抄

发布时间: 2020-06-06 09:45:4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6

《生死学十四讲》是一本由余德慧石佳仪著作,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的216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019-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生死学十四讲》精选点评:●把生与死变成一门生死学,要么是学者装逼,要么是其他人拍马屁的杰作。半通半不通的

生死学十四讲读后感摘抄

  《生死学十四讲》是一本由余德慧 / 石佳仪著作,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的216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019-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死学十四讲》精选点评:

  ●把生与死变成一门生死学,要么是学者装逼,要么是其他人拍马屁的杰作。半通半不通的句子,把古今中外的哲学思想家们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搞成“高深莫测”的言论,看看这打分,就知道其催眠效果有多好(是催眠术的催眠,不是让人想睡觉的意思)。

  ●讲到的话题还好,主题不行。

  ●2019-11-27;翻了一遍,术语有点多,没什么意思。

  ●发人深省

  ●好书啊! 认清生死,轻松自在!

  ●Being

  ●若要修行 必观生死~

  ●天地无心而成化,息心止虑,炯照其烛。

  ●本质上是本好书,但是就是读着不舒服

  ●平实的概念来讲生死的观念和领悟,到剖析死亡前的蜕变,看得懂的人真的看得懂,看不懂的人真的看不懂,甚至会中途放弃吧!很多我模糊没法定义和解释的领悟,这里会讲解出层面来!我会反思亲人去世前的表现和那些不曾说的心理!说到底书的后半部分带我越走近,也会怕!如果做临终服务,专业性要好强

  《生死学十四讲》读后感(一):只有男人才能读得懂的书

  只有男人才能读得懂的书,因为根据我见过的女人,她们很难理解灵魂之类的知识。或许她们本身就是现实世界的一个零件

  ~~~~~~~~~~~~~~~~~~~~~~~~~~~~~~~~~~~~~~~~~~~~~~~~~~~~~~~~~~~~~~~~~~~~~~~~~~~~~~~~~~~~~~~~~~~~~~~~~

  《生死学十四讲》读后感(二):生死学十四讲

  最近一直对生死感到很困惑,看了这本书,对生死有些懵懵懂懂的了解。对这本书没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只是一些碎片式的感受。

  比如,人活在世上就象是被寄养在一个花盆里,我们苦心经营的世间种种,也不过是如何在这个花盆里活的好些,舒服些,自在些,或者看起来光鲜些。其实我们和整个宇宙,还有别人是有隔阂的。当我们死去的时候,我们又回到大地。

  很多事情,做的时候可以认真,但不要太当真。要学着放下。

  还有一些临终的人的经历,也给人不一样的视角。毕竟忙碌地活在尘世的人很少会去关注人生的这一阶段,仿佛自己永远不会经历一样。

  有的观点以前没有看到过,有的观点看到过,可能是别的表达。需要细细体会。

  《生死学十四讲》读后感(三):看得津津有味

  很敬佩这个作者。以前灵修的书看多了,开始觉得大同小异,道理虽很好,但是难以实践,大概它们追求的是种潜移默化的效果。觉得看这种书是看作者的境界,功力的深厚,修炼的程度都能从直白的句子中一目了然。这本书也是上课内容的笔录整理,在课上能听到让人醍醐灌顶,从内到外感到震动的一句话那种兴奋愉悦是很容易体会的吧。

  这个老师真的能把生死当做学问来讲,其系统性就令人信服。其科学性体现在至少把真是存在的,一般医学能自然科学不能解决的现象,用新的(或翻新的?)理论包裹起来,能达到理论的四大作用的至少两个甚至三个(描述、解释、预测、操纵)。

  其次,很多文化现象,你理解、相信、甚至效仿很多时候是出于一种好奇心或从众。本身为什么这样做,这本书似乎能透露一点。仅仅因为某些习惯而把自己变成固定的样子,总是不甘心的。

  (于是一切渐渐定型,好恶取代了茫然,观念取代了迷惑,安全感取代了好奇心,总有志同道合的人能带来温暖,总有自己喜欢的世界的面目对自己绽放微笑。人生并不长,有这些已经很好了。——今日首页某文)

  再次,灵修的书好看,自然是深切迎合了读者某些心理的。我做什么事看什么书无非是有趣、有意思、猎奇、无风险。结果就把自己带上什么奇怪的不归路了也未可知……LOL

  《生死学十四讲》读后感(四):以学生读者的角度评评这本书

  以前看过一点iTunes U里的耶鲁开设的生死哲学课,算是我第一次接触死亡这个哲学主题。读完此书,我的最大的感受:生死是可以建构了。书从一开始就提出了“常人”的哲学定义:“通常,人们有一种度过生命的方式,这种方式极为常见,以这种平凡普通的生活方式活着的人就是常人。”一连串引申出了很多新的命题,例如“常理”构成的“世界”。

  这本书我觉得有两个问题。

  我觉得生死学是个很大学问。作者自己可能已经融会贯通,各种哲学概念信手捏来,但是由于一会儿引用西方哲学家的(像海德格尔),一会儿引用东方哲学譬如佛学。好多不同体系下的概念相互交错,令读者无法把握。我读得越多,越糊涂。

  虽然很多概念加了引号以示区分,但是由于这些概念在现实生活中也有通用的含义。如果没有一开始就有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定义,很容易在诸多概念中迷失。我通读全本都不是很清楚“心智”在作者笔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其实不太喜欢建构的方式来解释生死,因为这给予读者解构的机会。强调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建立一种模式的确有助于认知,但一旦作为读者不赞同任何其中一个概念的定义,这种建构就分崩离析了。

  所谓“常”到底是什么?或者说超越常规跟不超越常规有什么差别?心智对常理进行推断时,有几个基本元素运作着,这些基本元素即mastering, ordering, way to go, calculating。凡是具备这些元素的事情就是常。所有的事情都循着一种被期待的方向发生。

  我不太同意作者用“常”来建构“世界”,因为“世界”的本质是无常。也正因为无常,所以人类,作为一个具有认知能力的生物并积极努力化未知为已知的生物,总是期待着生活循着某一种方向发展,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但是这种期待是进化的结果。并不是说人一定要活在有“期待着”的世界。以佛学的观点来说,“期待”也是一种执念,若能放下,“世界”即非世界。

  作者还有一个观点是:没有人能完全活在“当下”。要完全地活在当下,只发生在一种状态,即人的心智自我全部破坏了,只有当“世界”不存在而人还活着,人才能活在当下。为什么?常人的当下有两件事情同时发生着,一个是过去的生命经验不断地迎向现在,一个是对未来的思量。

  从我的角度的出发,作者所谓的当下我是无法认知的(我似乎必须有过谛念才能认知),所以我很容易读着读着就用我对于当下定义去思考了。

  另外作者在引用老子时还犯错。明明道德经说天地以万物为刍狗,可作者自己解释就只说天地以人为刍狗,以便让自己的说法通顺。由于我不太了解德国的生死哲学,所以找不出其他纰漏。但仅仅并这一小小的问题,就可以怀疑作者的学术能力了。

  总之,我觉得此书在出版时没有清晰定位读者。如果作为生死学讲座的编写,有过多概念堆砌的嫌疑。

  非常喜欢一个quote: “天地无心而成化”,“息心止虑,炯照其烛”

  《生死学十四讲》读后感(五):《生死学十四讲》余德慧(中国台湾)

  被书名吸引,本来是抱着补充学校缺失的死亡教育去看的书,看过后才发现这大概是一本存在主义(尤其是海德格尔的思想)与灵修相结合的产物,果然一个人只能写他自己。这是余德慧老师在台湾大学开设的生死学课程的实录。不是“死亡学”的客观陈述。

  这本书提供了的视角和之前看过的灵修书有相似之处,都在承认一个事实,内在的我只有自己。我们现在表现的形式是一个心智自我,这个自我在生活中完成很多事,会遮蔽本我。只有生命有裂缝的时候,我们才可能有机会看清本我。

  书中提高的一些濒死的人才能体悟的情境,自己在住院的时候也偶有清浅的体会。大概就是一种面对死亡或者残疾等无可奈何的时刻,自己放下平时生活中的很多追逐。只有死亡才会把那些都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席卷而空,留下的是清明的愉快。当时体会的愉快不是高兴,是一种轻盈的满足,愿意去接触阳光,发自内心的感谢阳光、万物与我并生的快乐。那段日子的快乐在康复后也一并溜走了。也许我现在的情况又是回到了心智的自我,而这是任何健康人都逃脱不掉的。

  偶然地,自己竟然以此书开启了自己考虑已久的千书之旅,常说向死而生,看过后并没有彻悟死,也许永远都不能理解,那又如何,在不断的探索中拓展自己的生命,即便是无穷尽,不也其乐无穷么。

  生死学的目的是透过较宽广的觉知,明白人的存在并不是只有自我的存在,还包括其他的存在方式。自我的存在是被养殖在肉体之上,我们沿着肉体的种种自然的性质,长出自我的心智,也运用自我的心智长出各种生活的智能,或者孕育着各种文化与技术系统,但是,这些自我心智的存在也仅仅是有限的意义域,并不具有关照生命全体的知能,尤其在死亡的必要性底下,人类如何看穿自我心智庞大的遮幕,让我们得以直直透视到以死为生的存在方式,可说是生死学的最大的要求。

  《摘抄》

  人的死亡,丝毫无法由当下得知。

  大部分的临终病人过世之前,会将自己跟世界上的各种欲望脱钩,脱钩的方式有:(1)味觉改变,比如老人吃不下饭,原本的美味变得很淡;平常喜欢吃排骨,临终的时候没有几个人咬得动排骨,连青菜都咬不动了;(2)味道流失,平时觉得很香的东西,在临终前会觉得很厌烦;(3)视力减退,临终病人看东西的时候颜色会变淡,但是他们的听力却变得敏锐,不过这敏锐却不适合活在这个世界,他们不太能够接受一般的音乐,即使轻音乐、古典音乐已经够温柔了,对他们来讲还是太粗暴,临终之人到最后只能接受风吹树叶沙沙的声音、小桥流水潺潺的声音,不能接受电子产品的声音,也因此,有些病人很讨厌念佛机。一般年轻健壮的身体,可能会喜欢摇头PUB的重金属音乐,听这种音乐会感到非常兴奋,但这种兴奋对病人来说是一种打击,因为他们的身体供不起。同样的道理,临终之人对温度的感觉也会改变,容易发冷。

  人的立足点是空的,但“空无”使得“心智自我的外造化”变得丰富,即是“空中妙有”。“空”支持了“妙有”,使“妙有”产生。

  佛教谈“游戏三昧”,意指内心的专注、沉静、沉稳。

  禅宗有个著名的公案“只手拍掌,轰然大响”,这个公案谈的是,人的realities有许多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有很多realities是人感觉不到的。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有很大的部分是“无我”造成的,而我们身体有限的感官跟知觉没有办法发现“无我”。

  你如果要让自己的“活着”对“断裂”这个东西产生一种复原的力量,只有一个可能性——你自己不逃离那个断裂的伤害经验,才能让伤害经验本身愈合。

  体验到自己暂时性的连续,但同时又感受到生命破裂的光芒,保持这种双重态度活着,就叫做修行,这是生死学的修行。

  认真的不认真,在做的当时很认真,可是做完之后就不把它当做一回事了。

  “游戏三昧”首先要求我们对眼前事件多出一点观看的“距离”。不要相信你是可以控制局面的,让自己多出旁观之眼,看自己的涉入。使自己穿梭于“涉入”与“跳出”之间;不要一头栽进去只对事情“认真”,却缺乏了“不认真”的眼光。第二层意思是,“使事件具有自然的特征,忠实于其中所有的力,开脱你自己,任其自然,排除你自我想象的干预,认识它一切皆短暂,处于流动中。”。第三,眼睛能动,不立亦得。要保持眼睛的能动性,不要让眼睛粘附到你所看见的东西上。

  ���w�ˌ�N

本文标题: 生死学十四讲读后感摘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801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我和为为近期的买买买清单天空上三公尺读后感10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