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上下)》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05-28 08:30:3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5

《世说新语(上下)》是一本由朱碧莲,沈海波译注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94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世说新语(上下)》精选点评:●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

《世说新语(上下)》读后感1000字

  《世说新语(上下)》是一本由朱碧莲,沈海波 译注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94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说新语(上下)》精选点评: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看完大概是不太可能了,魏晋人士真的是很有趣呢,大概因为他们总是关注自我张扬自我吧,特别快意!不受拘束!当然也有一些标榜品行的段落就稍显规矩了些

  ●学校图书馆,把能所有的版本都搜罗比对了一遍,这个版本最相宜,最心水。

  ●魏晋士人,都是一群有钱有势又有空的人,借着清谈(斗嘴)、喝酒、服五石散(吸毒)、隐居等等方式演绎出人生百态,极尽精彩。 书中人物极多,魏晋主要人物基本都囊括其中,如果不稍稍了解这段历史,看起来还是很烦乱的。 此书被评价为“文笔简洁,含蓄隽永”,也就是说一句话可以翻译成一段话,有时

  ●世说新语满分还需要理由吗?不需要。

  ●庾亮 陈蕃 华歆 支道林 桓文 谢安 王羲之 左思 王敦 王导 简文帝 殷仲堪 陈太丘 刘伶 王戎 嵇康 阮籍 桓冲 周伯仁 陆机 陆云 卫玠 郗超 许允妇阮氏 钟会 陶侃 何晏 裴頠 郭象

  ●课程原因基本是看完了,还是很有意思的。洒脱大度,追求自由,人性自觉,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

  ●品人,品事,很好

  ●名士风流之作 妙 清 玄 远

  ●每天晚上,睡前看看魏晋名士的有趣故事,深感当代人的风格还是太无趣。哈哈

  《世说新语(上下)》读后感(一):实为奇书

  我们知道刘义庆为何写这本《世说新语》,自然有当时时代原因,身为皇室的他选择编书来韬光养晦,防止刘义隆的怀疑甚至杀害。

  这本书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共有36章,其中所描述的人物大多为世家大族,少数为寒庶子弟(或兵子),也是一本描写社会精英阶层的书,这是时代限制,没有办法。

  看完这本书的感觉是,魏晋士人实为“真率”,即真诚坦率。你是否能够当着母亲兄弟的面来陈述自己与弟弟的缺点?(周氏)又或者直接骂长辈为狗?(张玄之)魏晋人士他们所钦佩的便是这种人。

  会稽四俊,四人其实并不突出,会稽魏氏更是在史书中记载不多,孔家与虞家代表也不是这两人,但是为何他们能够成为会稽四俊?很大原因便是他们的“真率”。

  看这本书与刘孝标的注相结合会发现许多错误(如孔融儿子偷酒与钟繇儿子偷酒的故事等),但是不得不说它是一本奇书,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走进魏晋名士的日常生活,也是研究魏晋的一本重要著作。

  两星期的时间看完这本书,文言文的阅读还是有些吃力,但是久而久之肯定会有所提高,便没有那么累了。

  《世说新语(上下)》读后感(二):可爱多和真知棒

  魏晋真名士、自风流。翻开书,皆可爱之人,可爱得很亲切。

  潘安貌美,出门就被女粉丝围住,左思长得不咋地,偏学潘安,结果被妇人唾之。但这不是东施效颦的男版故事,潘安有才华,潘江陆海说的就有他。可见还是始于颜值,终于才华。左思也不错,他的书被人抢购,造成洛阳纸贵。丑不打紧,关键得有本事。

  也有吃货,荀勖吃笋,说这顿不好吃是用旧柴火烧的,一验证果真如此。你看,吃货也得吃出门道才行。

  也小心眼。王济问和峤要李子吃,和峤只给了几个,王济嫌他小气,带人上他家院子爬上李树吃了一通,吃完连李树都砍了,还拿过去挑衅和峤,瞅你咋地?和峤笑笑,心说MMP。根本就是孙悟空吃人参果嘛。

  有相互吐槽。蔡谟见彭蜞,自作聪明,想起蟹有八足,加以二螯,于是当成螃蟹吃了,吃完上吐下泻,找谢尚吐苦水,谢尚打趣:读《尔雅》不熟,几为《劝学》死。哈哈哈哈哈哈哈

  简直神回复

  除了好玩,还有很多机智(嘴毒)的故事(言语、排调),有情有义的事迹,值得一读,自己看吧

  最后,刘义庆这个老头子写书时肯定特幸福,喜欢谁不喜欢谁都述于笔尖,像是那会儿的大V微博精选。

  《世说新语(上下)》读后感(三):魏晋假风流

  初看此文,是写文章需要。乍看之下,似乎性趣高雅,名士风流。但正如鸵鸟遇到危险,把头藏在沙漠中一样,魏晋南北朝的社会风气,完全是一种逃避和苟安。对于鸵鸟而言,能躲则躲,干实事?那是不可能的,一辈子都不可能干实事。 晋南北朝让我们看到的,是佛教和避世盛行,奢侈和娱乐横溢,清谈和玄学受人推崇,实干和上进却为士人不齿。 就如宗白华所言: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当然,这也是中国人生活史里点缀着最多的悲剧,富于命运的罗曼司的一个时期。 中国历史上,一朝开国后,总是能盛强和安稳一段时期,只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个例外。国家就如同人,纵欲过度,就会精力耗损,生气全无了。南北朝继承的、从东汉遗留下来的腐败的士族和骄纵的武人政治集团,在每一个王朝屈指可数的的和平时间里,用骄奢淫逸,榨取着王朝最后一丝精力。这种贪婪和骄纵,推动着每一个新建立的王朝,还来不及享受胜利的成果,就迅速的堕落衰亡了。简直是一段“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绝好案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只会享受当下、不谈未来的种群,当然也是没有未来可言的。 总体而言,这是中国最混乱的时代,却又是娱乐精神最强的时代。对于世族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对于普通百姓,这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世说新语(上下)》读后感(四):渔阳掺挝

《世说新语》P62页 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正月半试鼓,衡扬桴为《渔阳掺挝》,渊渊有金石声,四坐为之改 容。孔融曰:“称衡罪同胥靡,不能发明王之梦。” 魏武惭而赦之。

  找来《三国演义》这一章对照着看了。这一段是一字不落地照搬了,唯有最后一句“魏武惭而赦之。”换掉了。故事就完全不同了。

  演义里加的祢衡大段大段的骂人段子都是成熟的包袱,讲评书效果极好,这一章便成了经典折子。

  开头孔融写了一大篇推荐信,晦涩难懂,华而不实,云山雾罩,透着真是一路人。

  祢衡24岁。一直莫名地以为他是个40几岁老头子,可能作者写嗨了语气也不知不觉就油腻起来了,显得尖酸刻薄老气横秋了吧。

  还是《世说新语》里的祢衡,渔阳鼓声中,是个孑然傲世的少年。

  估计身材也不错,不分场合就秀一把。

  长恨歌里有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李商隐写到 :“欲问渔阳掺,时无祢正平。” 我最近看到渔阳掺挝,是窦唯这张专辑的封面。 段落名称: 1 跫音似 2 渔阳界 3 或掺挝

  听不甚懂。

  《世说新语(上下)》读后感(五):半部世说,正是公务员们的新语

  只是上半部的总结:

  日均十页,读了一个半月,终于翻完《世说新语》上半部。这也算第一次读完一整本中华书局出版物。

  此中八成内容都是名人之间互相点赞,属于文化层面的英雄传,恰好与历史前段的三国军事层面的英雄传相映成趣,可以称为“晋代优秀公务员智慧事迹巡展”。

  当然,从历史背景来说,由于世家大族从南渡弱势皇权中获得太多权利,这些也可以称为“中国优秀地主阶层杰出文化代表事迹展”,和广大作为经济基础的农奴佃户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工业革命之后所带来的劳动力的教育需求增长,导致了全民的技能教育与知识教育,也许这是如今世界会多有平民视角的文化表达的原因。忽然记起杜甫的平民战争灾难视角的文学表达,也算是早先的独特案例,也恰如诗经中的种种,而历史的文化骨干主要还是基由贵族视角的创造。

  魏晋时代发生了文化大爆炸,现在越来越被视为在华夏文明史中可以比肩战国文学与哲学大爆炸的特殊历史时期,对比来看,恰好诸子百家与魏晋风流都处在国家集权力量薄弱的历史时期:

  秦行峻法汉罢百家,文化积弱空有都赋,至魏晋开诗歌合三教,文化光彩照人,至南北朝分裂割据文化又显脂粉而与此同时五胡十六国蛮族政权的文化发展近于无,隋唐开明但藩镇难控更有周篡安史,文化又兴,五代十国只开得词宗,文化走弱,两宋起废武功兴文治,诗词理学,文化再兴,元明清三代集权六百年,文化创造几乎为零,可能也就来了把心学,但可以说文化上的寂寂无声也导致了科学创造力的卑微,至动荡大民国,大师再度频出,后终集权一家,文化再喑。

  大概可以得出我的观点:

  在地方势力与中央权力相制衡的多数历史背景之下的华夏中国,文化繁荣度与创造力俱佳,而在地方势力完全受制于中央权力的历史背景之下,文化必然严重缺乏创造力与鲜活度。

  这是读完半本《世说新语》的读后感。

本文标题: 《世说新语(上下)》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753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马克斯·韦伯(修订版)读后感摘抄《鲸》经典读后感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