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来后书》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05-09 09:47:2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4

《奇来后书》是一本由杨牧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奇来后书》精选点评:●文气缜密而无艰涩之病●比上册好看。也不是。上下册内核差别很大,描述不出,详情见两侧的封面吧。下册最后一

《奇来后书》读后感1000字

  《奇来后书》是一本由杨牧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奇来后书》精选点评:

  ●文气缜密而无艰涩之病

  ●比上册好看。也不是。上下册内核差别很大,描述不出,详情见两侧的封面吧。下册最后一句呼应奇莱山,想起来以前在冷雨天站在图书馆巨大又明亮的落地窗前读第一篇时的情景。只可惜我已忘了当时的心情。

  ●丰富的精神世界

  ●一口氣看完

  ●“奇莱……后书” 前段讲的求学中经历,蛮有意思的,一窥台湾的发展; 中间写济慈,配合杨牧翻译的《叶慈诗选》刚好; 写《爱荷华》季节转换,很有意思,“但 你怎么知道我们还有未来?” 写图书馆一节,比较有意思,看书累了,在图书馆门口偶尔碰见几个人聊上几句。 写自己怎么写诗的,有点无聊。

  ●认识杨牧是因为《海岸七叠》,初读这首诗的时候尤为惊艳,你说上辈子做了多少好事,这辈子才能有如此的才情。于是开始了解他,看了《他们在岛屿写作》的纪录片,买了台版的诗集,后来发现内地出版了奇来前后书,一直想看,终于看完。散文的文字和诗歌一样美,《奇来后书》整体来看更优于《奇来前书》,但对我现在的我来说我还是太生涩难懂了,内心还是还是太过于浮躁,有些章节就快速地略过了,希望能找一个漫长且心境的时间在研读。

  ●好看,新奇的好看,仿佛要多读几遍才更能品出味道来。慢慢读,慢慢品,写诗的人就是不一样。

  ●四星-。虽然形式主义,但确实有一种难得的美感。于我,可能就是tag给散文而非随笔的区别。后书讲成年后经历,比前书好读些(那本真是没看下去),但依然,颇翻了一段日子。这种感觉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有人陪的话入睡前总要一人读一段书的回忆,虽然是少到可怜,但却也是难以忘怀的温情。BTW:某人拿起来翻了一页就晕眩了。噗。

  ●20190823-0907

  ●《翻译的事》议掌故钩沉,确可以的;不过最打动我的还是他说坐火车,穿过玉米地,去爱荷华大学英文系的一路。另,文字受西化意象与文言熏陶二者所蜕出的,大约正是这样美好的效果。

  《奇来后书》读后感(一):奇来后书

  这部书真好看。是太好看了。我好喜欢。这个书真的是写的太棒了。非常好看。我本人非常喜欢看这种小说。这本小说真的写的太棒了。特别是男女主角真的是太棒了。作者写的太棒了,真的非常好看。奇来后书前段讲的是求学经历。真的是太好看了。我对这本书非常感兴趣。真的是非常,非常好看。写得好有意思。作者写的是太棒了,这本小说。

  《奇来后书》读后感(二):诗与文,文与书

  随着杨牧灵魂之旅的远去,传记越发存有诗的气息,从上册对人生哲理的探求,对成长的挣扎执着,到下册对知识的追求,在诗海中难以向前的艰涩苦辛。越走越远,也越发难以琢磨,读毕,一种空蒙的感觉在你脑海中飘荡。

  什么是诗,是对于一个事件的描述或是对经历的阐释,那更像文,还是对人生的概括,海纳百川,那更像一本厚厚的书。他是广博的,同时又是渺小的,它很脆弱,对于无法理解含义的人就是一串乱码,对于探求答案的人,却变成了源源不绝的力量。更像是摩尔斯电码。

  我不是诗人,我也不懂诗,亦步亦趋的跟着一颗忧伤坚定的灵魂行走于逆旅,看着灵魂所受到的煎熬以及灵魂背后所背负的,自身也会愈加凝练。

  诗和文其实一直不讨我喜欢,绵延不绝的感觉让人平生烦躁,迷雾中拨云见日也极度考验着你的内心。熬着读完一本诗文,整个大脑被混沌充斥,不着边际,无法使力,静待其慢慢消失,一抹细细的气息围绕盘旋。

  不懂文学也就不再多加评论,数年后复读一遍可能会有更深的共鸣。

  《奇来后书》读后感(三):“奇莱……后书”

  “奇莱……后书” 前段讲的求学中经历,蛮有意思的,一窥台湾的发展; 中间写济慈,配合杨牧翻译的《叶慈诗选》刚好; 写《爱荷华》季节转换,很有意思,“但 你怎么知道我们还有未来?” 写图书馆一节,比较有意思,看书累了,在图书馆门口偶尔碰见几个人聊上几句。 写自己怎么写诗的,有点无聊。 P. 204 济慈:在没有学问为后盾的情形下,我们有可能持续下坠万丈深渊,接着又被刮起,却没有翅膀,这样经验了一种两肩空无一物的人必然遭遇的恐怖;但有了学问,我们的肩膀是如此丰满区,就这样扬飞过同样的空间,完全不觉得害怕。

  205 给我书,水果 法国葡萄酒和好天气,和一些些户外音乐,陌生人弹奏去——不必特别为什么演出还费时费事去听,而是不期然传到的音乐:那么我就可以过一个安逸宁静的夏天…… P. 264 小说家“不应该预先知道他的题材意义。他必须等待故事开展 逐渐发现他的主题。如果这本书写完以后,主题极清晰地出现 那么作者大概是隐匿了一些证据 写出来的是一套教训或是宣传品”——威廉. 范. 俄康纳《美国现代七大小说》

  《奇来后书》读后感(四):在海波上浮沉

  我心萦绕无数的岛屿,和许多丹黯海滩,

  那里时间将把我们遗忘……

  I am haunted by numberless islands, and many a Danaan shore,

  Where Time would surely forget us...

  少年愚騃我一心寻觅神与鬼,快步

  穿越许多倾听的屋室,窟穴,废墟,

  以及星辉的树林,疑惧的步履追逐

  但愿能和死逝者介入侃侃的高谈。

  我呼鸩羽有毒之名,童稚的哺食;

  它们置若罔闻—渺茫不见,

  而我沉溺思索着人生

  命运……

  告诉我,什么叫遗忘

  什么叫全然的遗忘—枯木铺着

  奄奄宇宙衰老的青苔

  果子熟了,蒂落冥然的大地

  在夏秋之交,烂在暗暗的阴影中

  当两季的蕴涵和红艳

  在一点挣脱的压力下

  突然化为尘土

  当花香埋入丛草,如星陨

  钟乳石沉沉垂下,接住上升的石笋

  又如一个陌生者的脚步

  穿过红漆的圆门,穿过细雨

  在喷水池畔凝住

  而凝成一百座虚无的雕像

  它就是遗忘,在你我的

  双眉间蹋出深谷

  如没有回音的山林

  拥抱着一个原始的忧虑

  告诉我,什么叫做记忆

  如你曾在死亡的甜蜜中迷失自己

  什么叫记忆—如你熄去一盏灯

  把自己埋葬在永恒的黑暗里

  《奇来后书》读后感(五):经之营之,我的莫须有之必须

  那时候看《他们在岛屿写作》,似乎是夏天的样子。

  那就当是夏天吧,有一些情绪似阵雨,能将眼眶时不时汪起湖泊来。一切过处炙热,来也速速去也速速。只因某种距离正艰巨,求而不得,由一个妄想的力道,把卑微的尘埃都荡到人世上空去。也正是在一切终有逝中贪求着一点奇迹的时期,像要从沼泽中沤出一朵花来,那一刻,即便是下一秒就跌进沼泽去窒息而死,也是可以的。

  然而,没有什么永恒悬浮,也稀有红鲤静深于渊。雨后到人民公园看锦鲤,那一两尾沉在深潭中若隐若现的,是孜孜以求而不可得的。不得是无,得又是破。只有中间些许空间可供我们游弋,时常一个失手,就连这点微妙的尺度也都倏忽散去了。

  这时候,时间仍一刻也不停歇的,平铺直叙这人世纲要,铁丝网一样布开来,左右为难时,被挂着一些皮肉来吊着,你总有一天是要疼着疼着就算了的。并非那么干净利落,也没有什么非黑即白。比如这个城市的冬季,不几日的阴霾,便将整个春夏灿烂的油画一概都消磨了。

  在安静空旷的午间值班时间看一两页杨牧,似乎是在勉力寻找什么,于困顿沙漠如忽见绿洲,惊喜之中全是好景不长的后顾之忧。于文字,于这惶惶人世中的某些难能可贵,什么是缘分?什么是命数?哪里是开始?何时会结束?

  那个夏天按捺着一颗惶惶之心读《妙玉坐禅》,在嘈杂的午间食堂兀自沉入“你从何处来?/我何尝不知道你的来处?”的自问中。早就被看穿了。我不过是我竭力翻起的一点浪花星子,越过这一片窄小的湖水,我就没有我了。短短时日过去,便似乎站在秋风寥寥的岸边,锋利的丝茅草刮着干燥皴裂的皮肤,我望着时间的另一头不断往死水中沉落,却选不出一颗能够击中湖心的石子。

  “使的是风月荡漾的招式”。(杨牧《妙玉坐禅》)风月为何?也许这一问,正是我的命数。一定是要为着什么,而不是血里来血里去么?反之亦然。一定是要血里来,否则便应一概扬弃么?选择,还是被选择?是迟疑,还是懦弱?是懦弱,还是贪图?

  人群如镜面愈加弥合得光滑难破了,每一种意见都是一粒急待混熔的玻璃。认可,反对,相互作用,磨合,损坏,反向的手牵手——煮开进而煮死的心情。

  又一些午间值班的日子,开始读《奇来后书》:“不可遏阻而扬长若无止境的,惟风而已。”(《奇来后书》p185)

  儿童绘本上告诉孩子们简洁的科普知识,“因为月球上没有风,所以宇航员留下的脚印会很久都在那里。”——风,“风月荡漾的招数”,得与失的倾斜引发的流动,我们营营役役,在天秤永远的失衡晃荡中,是劫数,也是免于死水的浮木。

  没有什么是能够真正得到的,也没有什么能够干净脱离。也许我需要的,只是风,是潮湿;是事物在风中荡漾,泛出神秘的气味;是事物在潮湿中长出触须懒卷无止;是因风的存在而必然的改变、逝去;是由这改变和逝去支撑起来的,此时此刻庞大而脆弱的意义;是我追逐他们的举动,因此而成立。

  “朝向一首诗的完成”,是《他们在岛屿写作》杨牧篇的子标题。某些虽则遥远,却灵活调动的记忆,像引线点燃经年之后烟花般寂灭在隔离中的自己。你想要什么?你何尝不清楚自己的追寻。镜面前后,谁是谁的本相,谁是谁的迷踪?《奇来后书》自杨牧离开家乡出外求学写起,各处文笔如茂叶繁花绽开在枝头,贯穿全篇以神聚的某种东西,像雾气萦绕,经久不散。这种东西或许就可归纳为这八个字——“朝向一首诗的完成。”不仅是一个人,某个人生朝向一首诗的完成,还有书中涉猎奇广的山川、人事、文明、甚至政治与战争。朝向一首诗的完成,朝向一首诗,更朝向这首诗周围美妙丰盈的留白。完成,是永远未完成。

  缓慢读着这本书的时候,一个微妙的时段过去了。不禁自问,那该有多少啊,多少的人,多少的“在途中”就那样惶惶不可终日的过去了,只因势必要完成一个什么,而将当下的本可折扇般打开的丰富的意义都无情的清零。躁郁,因目的而起的无目的。

  ——“我们发现观察者和被观察的对象都一样惊慌不可名状,甚至大声宣告:‘喧哗啊——’是的,就是这近似末日使徒的呐喊使我们蓦然回首,想起我们曾经沉湎其中的宁谧,安详,我们早年预期,看到,经之营之的静。”(《奇来后书》p165)

  “经之营之”,我们浮沉于嘈杂喧哗而绝不同于蝇营狗苟的,那经之营之的是什么?

  潮湿,风化,剥落,又滋生;

  铁质的命数,它碧绿的触须;

  你来过,又去了,我就不再是我了;

  此刻,我因终将不再是我的那个我,而成为我;

  我的“经之营之”,我的莫须有之必须——伟大的,或者渺小的:“腕底无限大的乾坤无中生有,往返来去。” 《奇来后书》p188)

  ——————————————————————————

  附:

妙玉坐禅

  杨牧

  我认识自己的归路 迷途只是一种托辞,棋盘上 纠缠勾斗出灵慧的本事

  他掀帘,我凝神佯作不知 接吃犄角边上子,棋路 使的是风月荡漾的招式:

  你从何处来?

  我何尝不知道你的来处?满天星斗 不出我寥寥演算的神数

  我前胸炙热 如焚烧,背脊冷汗潺潺 冰雪在负

  一块马蹄铁,两块,千万块马蹄铁

  当当敲响凌晨满天霜

  一颗星曳尾朝姑苏飞坠。

本文标题: 《奇来后书》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61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有爱意的人生真好看:旅行私想读后感摘抄彼岸千缘读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