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时代(经典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 2020-05-04 10:54:0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3

《人人时代(经典版)》是一本由[美]克莱•舍基(ClayShirky)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4.9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人人时代(经典版)》精选点评:●硬件、软件、湿件,共享、合作、集体行动,承诺、工

《人人时代(经典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人人时代(经典版)》是一本由[美] 克莱•舍基(Clay Shirky)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4.9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人时代(经典版)》精选点评:

  ●硬件、软件、湿件,共享、合作、集体行动,承诺、工具、协议,简单得可笑的群体构建,这就是“大规模业余化”的“人人时代”!

  ●碎片化的臆想太多了,提供了很多线索和输入,不够系统。

  ●思维模式一维到多维,政治文化一元到多元,交流空间从鸦雀无声到众声喧哗

  ●互联网降低了人们的交际成本。维基百科 unix公司的成功 未来是变革的时代,每天都应该用变革的眼光看待这个时代。 以前穷可能怪你父母,网络时代,你穷,就只能怪你自己。

  ●分享、集合、行动。工具、承诺、协议。社会化工具给人赋权的同时在潜移默化带来社会变革,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讯息”。

  ●本书原书名是《未来是湿的》,其意在指社会化工具使人们富有情感,互动频繁,而不再是冷冰冰、干巴巴的原子。全书基本逃不脱群体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对原有组织关系的打破,自发性的参与协商以及产生某种改变世界的力量。

  ●有点啰嗦…内容其实就是因互联网形成的社会群体行为因承诺、工具、协议让共享、合作、集体行动更可能和有效

  ●有点啰嗦

  ●《人人时代》是我阅读的克莱·舍基的第三本书,读完这一本,我反倒怀疑他后来的《小米之道》和《认知盈余》作者另有其人,因为这一本和另外两本明显不在一个档次上,《人人时代》可以算是经典。这是本是在讲一个故事,每个人都使用了互联网这个价格低廉的工具,发动和组织起来工作,这种方式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与这本书类似书籍,包括《大连接》《长尾理论》等等,我之前读了不少。老外写书,看似天南地北,其实中心思想大多很简单。这本书有点小意思,有时间的话,诸君可以读读这本书。

  ●很大众化的一本书,用浅显的语言列举社会学理论及其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解读和变异,例子都很有代表性,使整本书可读性很高,但只停留在某个时点的解释和分析,在当时的启发意义极大,随着时间推移会失去很多价值吧。其实我更喜欢之前的译名(可能有情结),很有未来感,但这版译名确实更贴合内容,看到有评论说原译名恶心,可能是淫者见淫吧。唯一受不了的是花哨的排版....

  《人人时代(经典版)》读后感(一):崭新的时代——《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读后感

  随着各种新颖高效的社会化网络工具的快速普及,人们越来越容易因共同的志趣聚合起来。他们共同努力,实现在旧有的组织形式下没有实现的成功,如维基百科和linux。这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端。

  旧体制中的组织,如公司等,都要花费一定的成本,用于维持组织自身的运营。因此凡是预期收益低于这个成本的事业是不会被实行的。而维基百科和linux开发,它们并不雇佣专职人员,因而可以大胆尝试,大胆吸收好想法。没组织的行动,失败的成本很低。

  本书详细分析啦,这个“人人时代”的特点和规律,很有启发性。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人类可能会迎来一个人工智能代替人类从事基础生产的时代。那时人们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到各种兴趣爱好中,就像如今的维基百科和linux开发一样的活动中。这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代,而现在这个时代已经开始到来!

  《人人时代(经典版)》读后感(二):视变革为常事

  1.其说我们对于社会性工具使用的认识如同驾驶汽车一般驾轻就熟,不如说,我们依然是身处在一艘皮划艇之中,我们虽然对总的走向有大概的把握,但对于具体的细节,依然并不由我们所掌控……

  2. 个人和群体在传统组织结构之外的能力增长,是史上前所未有的 社会性工具的出现将影响组织的结构和价值

  3. 新工具的出现,总会让原本借助旧媒介存在的职业发生转变,甚至还会荡然无存。以报纸为例,原先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所导致的职业门槛和报道门槛,现在则因为网络无限的内容承载量失去了意义

  4. 威胁一个职业的变革,却对整个社会有利

  5 助于网络的社会性工具对于民主的进步大有裨益。但同时,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一些伤害:之前记者的特权便是对于消息源的匿名性保护,但是假如网络上所有的博客都假借这个理由胡编乱造怎么办?太低的传播成本使得人们发出了太多的噪音,有价值的真知灼见反而被淹没了。而且,社会性工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名人和普通人的沟通和交流,但是因为后者的基数太大,这种沟通的有效性实在会让人产生疑问。另外,它伤害了职业人士怎么办?它被恐怖分子们使用了怎么办 基于这些,现在的中国加强了对于网络发言的监管,但是还是很有限的,对于很多的知识,网络太碎片化,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一个人一直在接受碎片的知识这是没有多少的益处的。网络知识的爆发,这就我们能够培养起一种找到可以有价值的值得学习值得花时间在上面的东西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知识爆发的时代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有有效地监管才会有成功的机会。

  6. 只有当一项技术变得普通,而后普遍,直到最后无处不在而被人们视而不见,真正的变革才得以发生

  7. 信息时代与前信息时代最不同的差别之一,之前的“物以稀为贵”被已经部分取代

  8.西方工业理性带来的伟大进步的同时,正越来越多的把他的负面因素暴露出来,它制服了人性中的洪水,却又带来了人性的沙漠。物极必反,未来是充满人情的,关注意义,回到现象,回到具体,工业文明和人的本性结合。

  9.创造一个新群体或者加入一个现有群体的成本今年来下降的不是一星半点。

  10一个群体需要有成本有管理的成本,很多机构不得不承担这一部分。社会化工具的出现降低了这一成本

  11.如果一个人在房间里独处,既无法说他是害羞,也不可以说他是外向,因为这缺乏了判断的参考系。

  12.把群体行为看成一个梯子上的递进行为,社会工具改善了这些行为使之成为了可能,按照难度级别,分别是分享 合作, 集体行动

  13.公地悲剧:虽然每个人都同意普遍克制对于大家都是有利的,但是个体收到的各种刺激却常常阻碍了那样的结果成真。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取消公共事业,二是管制

  14.很多的企业都是走“先出版后过滤”

  15.什么事情,一旦变得普通,就很难回忆起没有之前生活的样子了

  16.互联网小而美对于个人来说,专注

17.视变革为常事:年轻人正在更好的利用社会化的工具,一不受传统模式限制的方式扩展他们的能力,不是因为他们比老一辈懂得更多的东西,而是他们不像老一辈懂得很多无用的事情,未来属于那些接受当下现实的人。身处于变革时代,老一辈经验丰富的人却会犯相反地错误,当一生唯一一次真的变革降临时,老一辈的很有可能把它当做一时的狂热。

  《人人时代(经典版)》读后感(三):读书笔记

  我们的社会化工具越来越多的让群体具有生长在一起且在政治领域采取行动的能力。

  由于新工具的出现使得严肃复杂的工作可以不受机构知道而实施。松散协调的各类群体如今可以取得此前任何组织都不可企及的成果,原因在于它们藏于科斯地板底下而不受其理论制约。

  依靠新工具群体行为可以分为共享 合作 集体行动

  每一个群体行动模式都需要通过可信的承诺 适合于该任务的工具和易于接受的工具产生。

  第五章

  1⃣️协同生产:

  即人们必须协调合作才能完成某件事,比单纯的共享难的多,但结果的意义更深远。比如维基百科

  2⃣️维基百科:为爱做大事

  角色的灵活性是大规模业余化的结果

  维基生产是一个过程,具有自我纠错机制

  优点:

  源于自发的劳动分工,由于没有工资积极的贡献者和偶尔为之的人在这一生态系统中开心共处。

  开放的社会系统降低一半行政费用和参与阻碍

  动机:

  锻炼脑力,虚荣心,做好事

  群体价值的非市场化创造称为“共同对等生产”

  人脑某些部分专门做经济不理性社会有益的考虑

  幂律分布:

  显示,参与式是不均衡的

  为什么公地悲剧没有发生:

  先出版后过滤 :技术解决

  工具和社区的混合体:人们关心维基百科,维基百科工具特性是他们拥有与那些群体走斗争的武器

  第六章

  1⃣️集体行动:

  集体行动即一群人的整体性行动,比协同生产更复杂。要求一组人共同致力于一件特定的事情,而且做事的方法更要求集体的决定对于每一个个体成员都具有约束力。将个人的身份与群体的身份紧密连接起来,建立共有的责任。

  2⃣️技术的作用:

  消除信息的地方局限性。信息的共享方便并且成本低、聚合信息低成本

  消除集体反应所面临的壁垒。社会化工具跨越地理空间连接成员,组织成员,形成群体

  社会化工具并没有创造集体行动,只是消除了对于集体行动的障碍,使人们具有方便的协调能力。

  3⃣️群体形成和行动能力 可以用“病毒式营销”思路来思考:

  感染的可能性

  任意两人的接触可能性

  人群的总体规模

  第九章

  小世界社会关系网络模式,也是六度分隔理论的基础。

  特征两个:第一小型群体内部拥有稠密的联系。第二大型网络稀松联结起来的。

  各种社会关系网络的骨干是拥有众多社会关系的人们。

  小世界网络对于信息同时起到增强和过滤的作用。

  在小世界网络里,人们不是简单的随机建立联系,这增加了他们与一群人频繁互动的可能,既减少了囚徒困境又有助于产生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即任何大型群体中使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的那些行为和准则的积蓄。要区分结合型资本和桥接型资本。结合型资本具有较强的排他性,是一个相对同质群体内部联系与信任的加深,桥接型资本包容性较好,相对于异质群体之间联系的增多。

  社会资本社会结构和好主意的关系:绝大多数好主意来自于连接结构性漏洞的人,即他们最直接的社会关系包含了自己部门以外的人。因为同步们人员间密集的社会关系网络似乎会造成回声室效应。桥接型资本比任何个体特性都能增加人们获得好主意的风险。

  《人人时代(经典版)》读后感(四):《人人时代》

  前现代的组织,是按硬件的方式组织的;现代的组织,是按软件的方式组织的;后现代的组织,是按湿件组织的。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化软件更类似于一种湿件,他们都为主体间性提供了一种现实的表现方式。现代社会中干巴巴的组织中的关系,正随着社会化媒体的运用不断变得湿润起来,所以说未来是湿乎乎的。

  一、是什么

  随着互联网社会化工具的兴起,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沟通、合作的平台,使得新型组织的形成成为可能,在这个组织中人们自发的分享、自由的合作并且自愿的进行集体行动。它们的工作无需遵循管理规则,克服了传统组织中的“机构困境”,生存在科斯理论的“地板”之下,使它拥有传统机构组织不具备的群体行动的力量。

  二、特点:

  1、 社会化工具下“科斯定律”的解构——“科斯地下室”:

  科斯定律指出“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企业组织成为比市场更适合的组织形式。但所有的机构都处在一种矛盾之中:它必须耗费客观的努力来维持纪律和解构,而这样做仅仅是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这种矛盾也成为“机构困境”。

  当“机构困境”遇上“生日悖论”,就可能会触碰到“科斯天花板”即到某个点上机构不可能继续成长并维持正常运行,因为那是管理企业的成本将吃掉全部利润率

  在互联网时代,有自发组成的松散结构的群体出现了,交易成本开始一落千丈。可以处于非盈利的目的、不受层级结构的限制和管理层指,这时互联网上的社会化群里就躲到了科斯理论的地板下,通过低成本实现大规模协调。

  2、 网络世界中随处可见的幂律分布

  互联网把开源的概念推向世界,在这里往往存在着极少数的非凡成功和大多数的失败的幂律分布,而在这里,失败的成本被降低了,失败是没有代价的,是一种试错,同时这种试错有着比传统机构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价值。

  这种失败的无代价给传统机构带来了颠覆性的挑战:绝大多数传统机构在招揽员工时,往往选择“稳定的表现”而不是“杰出但缺乏连续性”。这就造成了一种“长尾理论”,百分之八十的只能提供一个杰出的好想法的人在普通的企业中无法生存。同时企业要保证自己的基本的盈利也导致了无法形成“适应度景观”

  而“适应度景观”在互联网上可以不计成本的适用,在这里可以无限的尝试(对于那些交易成本新近瓦解的工作,为探索适应度景观的各组提供的基本资源的代价很小,失败变得没有代价),直到找到最杰出的成功。网络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创意收集平台,并邀请所有网民参与其中。这样做无需为明显的失败付出任何成本,还可以获取企业所不具备的跨领域创新能力。

  3、 媒体大变革—大规模业余化—先出版,后过滤

  社会化工具给公众表达提供了一个平台,个人出版成本变得几乎为零,以前专业媒体人员从事的种种工作被大规模的业余化。曾经的媒体工作的存在是由于某种稀缺资源需要持续管理,这时候,专业人士也充当了把关者的角色,对传递给大众的信息进行提供、控制。

  由于专业评价的内在连贯性,职业化的观点阻碍了最直接的利益受害者理解他们的职业正在发生的重大的结构性改变,已经他们被废弃的前景。这时当世界的客观事实推翻了曾经的对于特定问题的临时解决方案,即产生了一种新的社会生态系统。互联网就是创造了这样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职业的新闻记者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职业的和业余的之间的断层现在只表现为一个缓坡。这种大规模业余化发生在整个全球社会中。

  伴随着少数的职业化到大规模的业余化,对于信息的控制规则也由“先过滤,后出版”变成了“先出版,后过滤”。传统媒体中所扮演把关人的层级结构,现在被网络时代用户的网状结构所解构。在赛博空间中,一个个平台同时创造了表达能力和用户规模,很多平台也同时作为对公众的“广播媒体”和对朋友的“通信媒体”,这就导致了打量了数量的内容新增,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对于公众是无意义的用户私人化信息。这种信息超载意味着先出版,后过滤成为唯一可行的系统。

  4、网络群体的成功法则

  一个值得相信的承诺:创造一个能让足够多人相信的承诺是基本要求,其中内在的承诺比外在的承诺更为重要。对于社会化工具,群体才是他的用户,因此必须说服众多个体,但是往往群体中所需要的成员数目越大,这个群体就越难发动因此我们可以:(1)使加入变得容易,从而是承诺看上去更易于实现

  (2) 为用户个体创造个人价值,而让社会价值稍后显现

  (3) 按小世界的模式,将人群细分,依靠小型而紧密联结的人群

  一个有效的工具:适合要做的工作,同时帮人们做他们实际想要做的事(与其支持的群体互动模式紧密相关,即注意群体行动的参与人数和互动时长)

  一个用户可以接受的协议:其核心在于用户必须赞同,也要注意群体成员需要紧密协调的程度。

  在确定这三条法则之后我们也不能忽略复杂的社会互动的作用和社会性的困境。

  5、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里德定律称“随着联网人数的增加,旨在创建群体的网络的价值呈指数增加”,而“群体交流的网络价值与靠窗一个群体所需要的努力成反比”社会性工具消除了普通人创建与其目标、兴趣一致的群体的阻碍,也消除了对于集体行动的阻碍。

  现在,由于社会生活的高效可见度和可搜索性意味着,喜好相同的人更容易找到彼此,聚集起来相互影响。当形成群体、分享价值观变得如此简单,当社会化网络使传播变得如此高效。在适当的情势下,人们愿意甚至渴望集合起来改变世界,如今互联网提供了过去没有的方便的协调能力,人们逐渐获得了改变世界的力量。从维基百科到Linux,从“我爸是李刚”到“江歌案”,从经济领域到政治生活再到伦理道德,网络中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已经影响到现实生活,“赛博空间”正在与现实空间融为一体。

  借用胡泳老师的话:

  湿,是协同合作的态度

  湿,是社会资本的累积

  湿,是思维范式由一维而万维

  湿,是政治文化从一元到多元

  是,是交流空间打破鸦雀无声,走向众声喧哗

  《人人时代(经典版)》读后感(五):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本书作者是克莱·舍基,他是一个研究互联网技术的社会和经济影响的美国专家。他通过研究对比不同的网络工具对社会的影响,提出人们正经历一个乐于创造和分享的年代。舍基说,由于技术使创造和分享变成可能,我们将看到一个人人参与的新时代,这将导致巨大的变化。

  我们今天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作者所描述的人人时代,分别是:人人时代已到来、无组织的力量和运行的三大法则。

  人人时代已到来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对身边事物的互联网化习以为常,你可能每天都要在社交网络上发一条动态,可能每天都会跟一个身处千里之外的人聊天,甚至是跟一帮互不相识的人一起进行着某个伟大的项目。

  互联网帮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便利的同时也深刻的改变了人类相互连接的方式,它打破了以往的边界,让人类走进真正意义的“地球村”时代。

  人们从最基本的分享出发,透过共同话题展开对话,逐渐升级到基于特定事件的协作和集体行动。我们可以从网络社交行为中看到两个普遍的特征。

  01 人人都是自媒体

  每个人都有分享欲,社会化工具为此带来了便利。如果把每个人都看成是一个频道,这些频道既能发送信息,又能接收信息,那就是一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即便你只是发朋友圈,你也是一个自媒体。

  自媒体所构成的大大小小的圈子是后续一切集体行为的基石。

  02 先出版后过滤

  以往无论是书籍还是杂志、报纸上的文章,出版前都必须经过组织化的过滤和筛选。在互联网,人们则可以没有限制地出版各种言论和文章。因此,先前的出版逻辑被颠覆,先过滤再出版变成了先出版后过滤。

  比如像微博、人人网这样的自媒体平台,内容的优劣一般通过阅读量和点赞数来判断,而不是在发布前就需要接受评价和控制。

  先出版后过滤的机制确保了人们会做出尝试,而且过程中几乎没有成本。

  无组织的力量

  那在人人时代,无组织的,去中心化的力量是如何取得成功的?舍基在书中归纳了三点。

  01 协作的新形式

  经济学家科斯指出,如果公司的扩大越过了某个点,就会导致自身的崩溃,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才使得企业在一定情况下与市场比较具备相对的经济优势。——这一理论叫做“科斯天花板”。

  相对应地,舍基在书中提出了“科斯地板”的概念,意思是说当新的技术工具出现,曾经阻碍共享的障碍消失,从而导致了交易成本的巨幅下降,这一类事情就会以新的协作方式和集体行动来实现。

  “人肉搜索”就是一个典型的科斯地板下的无组织行为。人们出于对某一事件的关注而自发地组织起来行动。就如当年的“我爸是李刚”事件一样,人们出于社会公义而集合起来,最终让李刚的儿子负上了法律责任;又如电影《搜索》所描写,女主角叶蓝秋因为不堪网络舆论的攻击而自杀。

  假设某一公司也想要尝试对类似事件作出反应,而且仅仅凭借组织内的力量去做,要达成同样的结果是不可想象的。无论想要的是社会公义还是制造舆论,所需成本都极其巨大。因此,组织根本不会选择去做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的事情。

  02 没有代价的失败

  众所周知,Linux是唯一能与Windows系统相抗衡的开源操作系统,但与此同时大部分开源项目却都是以失败告终的。舍基指出:开源运动带来的威胁正是来自它没有代价的失败,它可以比公司作出更多的尝试而不必在意这些失败会带来的亏损。

  在舍基的观点中认为,失败的总体影响等于它的可能性与它成本的乘积。

  企业通常会在降低失败可能性上花大功夫,毕竟企业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成本的,他们会尝试在事情开始之前就尽量评估并预测产品有可能带来的效益。而开源运动则是不需要为失败付出任何代价。

  既然失败如此地多,Linux又如何脱颖而出?我们来看第三点——幂律分布。

  03 幂律分布

  幂律分布即二八原则,它存在于所有符合先出版后过滤原则的集体行为中。人肉搜索事件大多数人做的就只是评论一下然后转发出去,只有少数人会持续地关注而行动;一个维基百科词条的大多数编辑者只贡献过只言片语,只有几个人会不断地更新;对Linux开发有巨大贡献的人总数占不到所有程序员的10%。

  这就是说在100个开源项目里,只有20个持续有人在开发,在20个持续开发的项目里,只有4个有真正的用户,而最后能够拥有千万级用户的项目只有一个。

  Linux的诞生以开源运动的协作方式为基础,因为廉价的失败而团结了一群有能力的程序员,最后它从众多项目中被过滤出来,成了最成功的开源项目,而这正正符合幂律分布的规律。

  运作的三大法则

  想要有效地发挥无组织力量来做成一件事,还需要具备三大法则:承诺,工具和协议。

  01 承诺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

  要对他人的时间提出新的要求,显然必须提供某种价值。更重要的是,所提供的价值必须高于他已经在做的别的事情,否则他不会释放出时间来。

  一个可信的,对他人有价值的承诺是最核心的部分。例如自媒体平台的承诺在于你总有机会找到那些想要读你文章的人;学习类平台的承诺在于你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你也可以生产内容来让别人学习。

  02 工具帮助的则是“怎么做”的问题。

  好的社会化工具更像是好的木工工具——它的设计必须得适合要做的工作,而且它必须帮人们做他们实际想要做的事情。

  以内容平台为例,做课程分享的人用千聊;做社群的人用微信、QQ;写文章传播知识与观点的人则用简书、公众号等自媒体工具;擅长提问、答疑的人用知乎、分答。这些平台的设计既能满足生产内容的需求,也符合大众获取内容的期望。

  03 协议则确立了路上的规则:你预期得到什么,同时群体又期望你做什么。

  CSDN曾是IT从业人员广泛使用的技术分享平台,用户通过回答问题赚取虚拟资产,当需要帮助时再花费虚拟资产来提问。一个简单的协议极大地促进了社区的良性发展,群体期望你给他人提供价值,而因此你又能得到预期想要的——拥有众多技术大牛的社区。

  当我们想要利用集体的力量来完成某件事的时候,不妨先问问自己给大家的承诺是什么,要用什么工具,而后需要怎样的协议。

  总结一下,今天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了人人时代的意义。人人时代已经到来,无组织力量会进一步快速的强大,了解促使群体行动的三大法则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应对未来的互联网世界。

本文标题: 《人人时代(经典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586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请珍惜,走进你生命中的人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10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