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 2020-05-02 12:09:3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9

《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是一本由【日】加藤谛三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精选点评:●做自己才是最喜欢的自己(纸书翻完,二手回收)●对自己启发很大。对于那

《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是一本由【日】加藤谛三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精选点评:

  ●做自己才是最喜欢的自己 (纸书翻完,二手回收)

  ●对自己启发很大。对于那些以父母亲戚之名伤害自己至深的人,病不临床,死不临丧,是我对过去经历最起码的尊重。

  ●买了好多本书,这本是给自己买滴。精神嘉奖、希望能学到里面的精髓,建立自己的自信体系,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

  ●书籍反复来讲自卑的原因就是不喜欢自己,没有深入讲后面的原因,段落上下不连接,

  ●要克服内心不安,品尝生活喜悦,就必须建立全新的感知的方法和行为模式。

  ●(以下吐槽,高能预警) 与其叫做 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 不如改名为 批判父母对待你的样子 诚然,性格的养成与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方式十分相关 但是,这种相关并不代表着可以把自己性格上所有的缺陷都甩锅给父母 同样家庭里的不同子女性格表现都会大不相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成长过程中的各类因素,如学习环境,社交状态还有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都会带来巨大的不同 只谈父母的不足而不看自身的问题简直是耍流氓 这本书给人带来的最大错觉莫过于 父母都应该是圣人 但是显然并不是只有圣人才有资格做父母 理想的教育模式应该是相互学习的过程 子女学习最基本的规则 父母学习再以曾经的童真看待这个世界 真正体会到每次打开一本书 都是一场冒险 冒着硬着头皮也要看完一本烂书的风险

  ●读过有收获,但是后半段反复重复,感觉可以更精炼,要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没那么容易

  ●如此渣渣、口水,翻来覆去讲亲子关系影响

  ●对如何解决自卑,抑郁给出的答案是the opposite is true.有点扯。

  ●还可以吧。自卑都是因为家庭教育的过于严厉和无条件的爱的缺失。而走出自卑,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也许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与自卑一起和平共处。

  《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读后感(一):文中写的很好的句子 自留

  文摘自存 1.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爱并不是对拥有个性的独立人格的肯定,而是产生于满足对方要求的行为之中 2. 抑郁症患者和他人的关系是以奉献做为媒介。患者无法无条件接受别人的东西,受人恩惠之后最起码要还以同等乃至数倍的东西回去。他们没有办法欠别人人情,不愿意背负别人的恩情生活–《忧郁症》 3. 当父母觉得自己负担过重的时候,会将这种负担转移给孩子 4. 人无法从内心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只能借助他人来逃避自己 5. 所谓误入歧途,并不是在自己与他人之间架起桥梁,而是在自己周围筑起壁垒,让他人保护自己 6. 弗洛伊德认为,夸张的行为是因为人们在压抑心中的某种匮乏 7. “后退后退”包含以下两种意思,不再隐瞒自己缺乏爱的能力。不再用虚假的笑容去迎合他人 8. 苦于自我评价低而四处讨好他人的人会渐渐丧失明确的感情认知 9. 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成为别人期待的样子

  10. 一个人最幸运的是得到父母真正的爱,其次是不爱。最糟糕是在所谓爱的名义下对父母言听计从。

  11. 很多时候,让人不寒而栗的不是人的冷漠,而是那种明明很冷漠却假装出来的热情

  12. 过于刻意的快乐和开朗,都是由于人们妄图逃避人生基本问题上的挫折而表现出来的假象

  13. 人对自己失望又用意志力压抑失望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去责备他人。

  14. 越是对自己失望的人,越会流露出对他人的失望

  15. 他们的父母亲手用墨水在他们心里写上了“我不行”这几个乌黑的大字,从此以后他们就只有在讨好别人的时候才觉得有价值。但是当他们讨好别人而喝下自己最讨厌的酒时,心里那几个字就变得更加明显

  16. 只有重新认识自己过去坚信不疑的东西,才能走出人生困境

  《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读后感(二):不为他人的关注而努力,寻找“我没用”背后的真实原因

  書叔旧书店第117期免费送书活动

  “你喜欢自己吗”这是开篇序的题目。在序言的最后,作者告诉大家“我希望大家读了这本书之后,能够喜欢上自己。当别人再问你’你快乐吗?’时,能坚定地回答’现在,我很快乐’。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享受快乐,才是充满自信,真正喜欢自己的人。”这也是赠书介绍。今年的我,正在学习接受自己,改变自己,突破自己。这类书正是实用必备书籍。

  作者在序言提出,人们为什么如此在意别人怎样,总是非得跟别人一较高下?这是因为,很多人对自己并没有什么期望。也就是说,没了他人的关注,人们很少发自内心地想要做什么事,没了周围人的关注,就没了做事的动力。

  人们总是鼓励别人,就算全世界都放弃了你,你也不能放弃自己。然后现实总是,在世界刚刚有点下陷时,先放弃的是自己。大家所有的努力都像是为了赢取他人的目光,而不是从自身出发,所以在世界开始转移目光以后,就偃旗息鼓,毫无斗志。少数人因为身边人的忽略感到自尊心受挫而奋发图强成就一番事业,也是为了重新赢得注视;大部分选择放逐人生,忽略自己的梦想。思考过往平庸的人生,没有身边人的期望,演变成自己对自己也没有期望,从此过上“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淹没了自己那份对精彩世界的渴望。

  作者在“选择正视,还是自欺”篇章中提到,如果坦然面对自我的人清楚地意识到“真实的自己没有价值”,那么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这种自我贬低和自己本身可能没有关系的。习惯自我贬低的人,不妨坦然审视自己,试着了解“我没用”背后真实的原因。

  30岁了事业未成,还大龄未婚。坦然面对现实后,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是“真实的自己没有价值”。没有事业,没有婚姻,夸张些,可能会有人觉得自己没有幸福,一无是处。现在认真思考,这种自我贬低和自己本身没有关系。事业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在什么年龄结婚?这些都是周围人对待它的一种成规,进而以这种标尺去衡量你,潜移默化所造成的你的错觉。你自身的价值不是只在创事业和嫁人。

  作者在后记中提到,在这本书中,我描述了心理扭曲所造成的种种压抑。一言以蔽之,作者著写本书的目的倾向心理治疗方面。书中大篇幅的书写了自卑、依赖心理、自大、八面玲珑四类心理扭曲者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比如自卑,他认为自卑者即抑郁症患者,大部分的篇章都是抑郁症状况分析;比如依赖心理,举了两个例子,一是某个家庭有位寄住的阿姨,一家之主白天上班晚上兼职,辛苦工作到体力不支住院,寄住的阿姨每天悠闲自在;二是女性打节目热线控诉丈夫将收入交给其他女人,给别的女人买奢侈品,但并不和老婆离婚,开始就不理解作者所说的依赖心理,看到两个例子后更加无法理解。最后,我以为“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应该是帮助分析现状,从现状出发怎样更好的向前努力。可是自卑,抑郁症,自大这些还要继续喜欢嘛!

  虽然书中大部分内容对我来说没有指导性,开卷有益,它也帮助我重新认识了几个新观点。

  《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读后感(三):你所看重的面子,不过是别人眼里一粒沙

  “为了让爸爸妈妈放心满意,让亲戚邻居看得起,为了自己和家里人有面子,必须要出人头地才行”;

  “同学朋友的工作都不错,我绝对不能输给他们,必须要好好努力工作,职位薪水都要高过他们,这样出来聚会时才能抬起头来啊”;

  “他们希望/觉得我应该是这个样子,所以我必须要活出这个样子,才不会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不然对不起别人也对不起自己”;

  ……

  你是不是也曾经闪过这样的意念?

  或者是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在这样的意念中度日?

  父母七大姑八大姨满意了,同学同事朋友满意了,你活得就有价值了?

  “只有别人觉得自己好,自己才是好的”,这是理所当然的还是纯粹的谬论?

  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是人生最大的悲剧。

  别人的眼光、别人的评价、别人的期望……别人的一切,成为了困住自我的重重枷锁。总是让“别人”压顶度日的人,多半是根本意识不到我们身体当中最重要的那个自我。即便是觉得生活难过,觉得身心俱疲、愤懑压抑抬不起头,也很难意识到根本问题出在哪里。自我意识不唤起,那么它就会一直沉睡下去,像死火山般地堵在心底里,无法喷薄而出,点燃真正的自我。

  你以为别人总把目光投向你,总在盯着你的一举一动,总期望你吐气扬眉,但其实,残酷的真相是,并没有。

  抱着这种错误的认知生活的人,多半是对自己毫无自信,自然也缺乏自我认同,终日从别人的嘴里眼里寻找存在感。

  就如本书作者说的那样,人们时常感到自卑和无力,是因为真实的自己和别人期待中的自己存在差距。这些人从一开始就认定他人对自己怀有某种期待,觉得自己如果变成这样,恋人肯定会喜欢吧;或是变成那样,肯定能和同事处好关系、能和学生时代的朋友愉快地来往吧,总之,就是自己一定要为别人做出这样那样的改变。

  为了他人竭尽全力却什么都做不好的人,大多都极度压抑自己的本性,过着不自然的生活。为了喜欢的男生,一味地付出,恋情却总不顺利;对孩子百般疼爱,甚至牺牲自己的人生,可孩子成人后却对自己拳脚相加;作为教师,对学生们尽心尽力,连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但却没有一个学生将自己放在心上;对邻居一直客客气气,招呼一次不落,但是却无法建立亲密的邻里关系;对下属关怀备至,可下属却对自己的话充耳不闻……到最后,除了委屈、气愤、失望,也剩不下什么了。

  为了满足别人,只好拼命压抑真实的自己。

  可是实际上呢?

  真相是,并没有必要那么为了别人,因为很多时候,别人对我们的期望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

  这本书里面说,一个人,只要压抑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就不会活得潇洒自在。

  不如从今以后,抱着“你想我怎样是你的事,我活成什么样子是我的事”的态度生活吧,即便可能有人对你指指点点,有人对你不屑一顾,有人对你百般不解,那又何妨?按照自己的意愿,为了真正的自己而活,忠于真实的自己,不委屈地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然后你就会发现,活着本身就是件再快乐不过的事。

  《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读后感(四):做真实的自己比做伪善的好人更重要

  去年有个朋友针对一封读者的来信,约我做一个简单的采访。这位读者讲诉了自己的故事,小时候,有一次他为了和表弟出去打电子游戏,偷拿了家里储蓄罐的钱,他们在电子游戏厅被姑妈抓了个正着。因为他一直以来在大人眼中是个特别乖和听话的小孩,于是一大家子人一直在说表弟带坏了他,问他钱从哪里来,表弟一边哭着否认一边被打。而害怕的他在旁边一句话都不敢说。

  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小事,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依然放不下了,心中有自责和羞愧。并且他继续走在所谓的“好孩子”“乖孩子”的路上。

  他说:“我依然扮演着一个乖小孩的角色,不断接受来自长辈们的夸奖和表扬。我掌握了一门特殊的技能,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只要我愿意去扮演一个对方喜欢的样子就能很轻易地获得对方的青睐。和一个内向的人主动聊天,对一个外向的人做倾听者,无往而不利,就像一个出色的变色龙,越来越得心应手。

  有时我觉得自己很假,因为我只是在投其所好。但有时我又觉得这又有什么,因为在那接触的瞬间,我和对方都是真心地愉悦,至少我没想过伤害别人,我只是想获得喜爱而已。

  这种看起来具有应对性的生活方式虽然让日常生活简单,却也引发了更大的问题。我渐渐地发现,自己失去了自我。我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我和A聊偶像歌手,也和B聊独立摇滚。我和C聊颠沛的自由,也和D聊家庭的安全感。但是真实的我喜欢什么呢?”

  我看到一个因为长期讨好他人而失去真实自我,内心充满痛苦的孩子,令人感到难过和遗憾。他不喜欢这样的自己,但是似乎因长期以来形成了讨好他人的模式,而无力改变。

  讨好者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活着似乎就是为了讨好别人。在萨提亚的交流模式中,讨好者被描述的身体姿态是:“单膝跪地,身体有些摇晃,伸出一只手做乞讨的姿势。”“如果你保持这个角色五分钟以上,你就会感觉恶心,想要呕吐。”

  你呢?你是不是也是一个讨好者,活在讨好他人的虚情假意中?连自己都觉得自己恶心?

  日本知名心理学家加藤谛三在《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这本书的后记中说了这样几段话:

  “现代人的心理之所以扭曲,并不是因为单纯的利己主义,而是因为伪装成利他主义的利己主义。

  现代人的心理之所以扭曲,并不是因为直白的敌意,而是隐藏在敌意之下的惺惺作态。

  现代人的心理之所以扭曲,并不是直接的憎恶,而是虚情假意背后的深恶痛绝。

  现代人的心理之所以扭曲,并不是简单的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假装成为他人着想的自私自利。”

  他说的正是为了讨好他人,让他人觉得自己是个好人而隐藏真实自己的讨好者。他们压抑并远离真实的自我,迎合他人的评价,做一个道德上的伪善好人,使自己陷入自卑与恐惧中,最终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讨好者之所以讨好别人是因为太害怕别人对自己做出不好的评价,他们太希望别人说他“好”了,太希望维护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完美形象了。

  往更深处分析,害怕别人说自己不好,其实是因为自己没法确定自己是好的,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常常也是“我不行”“我太差劲了”“我不够好”,即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对自己缺乏正面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认识,他们的内在是缺乏力量的。

  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卑,自我评价低呢?极可能在幼年的时候没有得到父母以及周围的人的认可和正面的评价;或者得到的好评价都是因为自己做了某事成功而得来的,是有条件的,比如考了高分,父母就爱你,就认可你,而考不好父母就打击批评你,甚至对你冷嘲热讽;再或者得到的好评都是自己假装出来的,比如自己明明很喜欢玩耍,却在父母面前假装很用功读书,勤快做家务,讨父母欢心,让父母喜欢自己。

  长期以往,他们就会形成这样的观念:只有“我好”,才能得到周围人的赞赏和认可,被赞赏和认可的美好感觉让人上瘾,一旦“我不好”或者“我犯了错”,就会受到父母以及周围人的指责批评,而这感觉简直比地狱还难受。

  于是他们非常害怕“自己不好”,努力要打造“好我”,剔除“坏我”,同时也觉得真实的自己是不好的,不被他人接纳的,于是越不敢暴露真实的自己,最终只好活在自欺欺人的恶性循环中,而且变得虚伪、自卑又懦弱。

  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有优点,也有缺点,有好我,也有坏我,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光鲜亮丽的一面,也有丑陋不堪的另一面……因为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世界的真相。如果我们能够统合这两者,我们就会成为完整而非分裂的自己。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被爱只因为我们真实的自己就是可爱的,我们本身就是值得被爱的,而不是附带着那么多条件,比如乖、听话,比如考了名校,比如赚更多的钱,那我们将会多么有信心和勇气啊。

  我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的内心痛苦正来源于讨好他人,无法做真实的自己。为了维护与他人的关系,为了外在的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形象,或者为了一些经济利益,他们无法做真实的自己,说的话,做的事,并不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意愿,生活中处处 “求好”,而不是“求真”, 结果生活越来越压抑,内心冲突和痛苦越来越大。习惯讨好别人的人,容易失去真实自我,不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最后受伤还是自己。

  加藤谛三给出了讨好他人的自卑者一些问题解决的方法,首先是了解真实的自己,进行自省和自我觉察,然后接纳真实的自己,停止讨好他人,将他人的认可与自己有没有价值剥离开来,慢慢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做真实而快乐的自己。

  所谓真善美,有真,才有善与美。做真实的自己比做一个伪善的自己更重要。“求真”先于“求好”,以自我为轴心,表里一致地生活,不仅自己会身心舒畅,同时也能够吸引到那些真正欣赏和喜欢你的人。

  请做真实的自己,因为真实的人才是有力量的,真实的人才能拥有真实的人生,而只有真实的人生,才能够令人感到内心真正快乐和充实。

  微博:meiya慢慢来

  微信公众号:meiya (ID: OneStepUp)

  《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读后感(五):你喜欢现在的自己吗?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性格特点(及当下自我心理结构)都遗留着童年早期与父母互动关系的深深烙印!

  年后第一天上班电脑就出问题了,我鼓起勇气去找IT部门的同事帮忙,花了两个多小时重装系统,没想到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其实我的电脑在年前都出问题好几个月了,我一直拖着不处理,就是特别害怕去求人、害怕给人添麻烦。当同事帮我修好电脑后,我赶忙在嘴上不停说“谢谢、谢谢、太感谢了!”,同时恨不得当场来个三拜九叩才足以表达我的真诚谢意。那位同事摆摆手走了,意思可能是举手之劳、不足挂齿。这些天以来,每天在运转如飞的电脑上顺利工作,我都在心里默默感谢这位同事,真是帮了我的大忙啦!

  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害怕去求人,不是因为我独立意识有多强,而是自己老是下意识觉得我肯定是不受人欢迎的。如果别人好心帮了我,我则会发自内心地使劲感谢对方、讨好对方,搞得对方还不好意思;其实在我内心深处常常觉得,自己可能配不上别人对我那么好吧。所以在平时生活工作中,一旦遇到别人真对我好,我会非常不习惯,乃至刻意逃避和疏离。我觉得跟人拉开足够距离的人际关系,在我看来才是正常的、才是不让我紧张的。

  比如就像平时跟朋友交往、或者走亲戚啥的,我老婆就会很自然地跟对方来往,她觉得朋友、亲戚啥的,肯定会发自内心地欢迎她。她去人家家里做客、或者接受人家的宴请,从来都是大大方方的,她觉得双方坐在一起相互交流谈笑、吃饭聊天啥的,大家都开心。总之她真诚地相信这个世界是友好的,她是被人需要、受人欢迎的。事实也证明她是对的,很多朋友、亲人都很喜欢她。

  而我跟朋友、亲戚等相处总是摆脱不掉一种根深蒂固的拘谨感受,就是觉得最好不要给人家添麻烦。我觉得去人家家里做客,指不定给人家添多大麻烦,别人表面上不说啥,其实可能心里盼着你赶紧走吧。

  还有朋友之间一块吃饭聊天,本来是很开心很放松的一件事,我自我觉察内心,也会觉得想要刻意讨好对方的冲动,仿佛觉得除了放低心理姿态去讨好对方、害怕对方不高兴、讨厌我之类,我再也学不会像老婆那样平等自然地跟人和谐相处。总之,在内心无意识层面,我可能深深觉得自己是不受人欢迎的,并且尽可能用疏离、讨好等各种心理防御手段,与他人拉开足够远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仿佛只有这样做,我的内心才能安定一小会儿。

  日本心理学家加藤谛三先生在《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这本书中写到,“人在幼年时期会根据周围人对自己的反映来进行自我评价。周围人的反映,尤其是父母的反映,对于孩子来说是一面镜子,孩子会根据镜子中反映出来的自己进行自我评价。”

  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生命早期形成的自我性格特点、自我人格面貌等,并不是从虚空中来的,而是通过把童年时父母等身边重要亲人对我们的看法持续“自我内化”的结果。比如父母常常对年幼的你表示失望,你也就会对自己表示失望,觉得自己没出息,不受人欢迎、不值得被人爱;父母觉得你必须乖乖听话才是好孩子,你就会把听话讨好、努力满足父母期望、使劲追求完美主义等等定义为好的自我,而把其他不受父母待见的真实特性,定义为坏的自我,并深深压抑进内在无意识深井。

  从此你就会以这个伪装的、分裂的、被他人定义的所谓“好的自我面目”“好的自我性格”示人,而不停扭曲和埋葬自己的真实特性。这就是一个人源于早期生活经历基础上构建的自我人生脚本(性格)。

  问题是,随着岁月更迭、世事变幻、年龄成长,童年早期形成的适应性性格特点可能早已过时、失去作用了,但我们却根本意识不到,仍然会非常顽固地抱持这种性格特点(比如习惯性与人疏离、很难信任他人、习惯性讨好他人等),继续跟人进行人际互动,并持续自我循环、自我验证着自己性格模式的绝对正确性,直到走到人生尽头。

  加藤谛三先生在《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这本书快结尾时写道,“我们在小时候如果从亲密的人身上得到两种肯定,就能得到最初的信任感。这两种肯定,一种是即使自己没有能耐、无法完成父母的期待也能被坦然接受,另一种是即使自己和父母持有不同的观点也能被坦然接受。否则,我们只能得到最初的不安。”在这里作者说的是,睿智开明的父母都能够在思想和行为两种层面上,接受孩子是独立于自己的真实个体,接受孩子的本然存在,从而为孩子呵护和营造起内在的安全感与和谐感,鼓励他自由自在成长。

  但是很遗憾实际生活中,不少父母则有意无意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物质自我或私有财产,甚至干脆把孩子当成满足自己各种情绪欲求发泄、人生希望寄托的工具,肆意控制孩子、指责孩子、羞辱孩子、甚至谩骂殴打孩子等等。这类父母对孩子最根本、最核心的要求就是“乖乖听话”,他们养孩子完全是打着爱的旗号,肆意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各种心理需求、填补自己的心灵空虚和生活虚妄;而不是考虑到孩子的精神发育、心理成长与健康性格的形成。他们眼里的孩子不是真实本然的孩子,而是“自己认为必须是这样实施改造的孩子”。

  天真幼小的孩子出于必须依赖父母生存下去的本能,最终会把父母对他的看法及指示照单全收(比如我无能、我笨、我不受人欢迎、我要乖乖听话、努力讨好他人才能被允许活下去),并自我内化为一生性格基础,从而持续写就自己的既定命运。

  加藤谛三先生最后写到,“我们要认识到的最根本、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的特性不能代表所有人的特性。年幼时期父母对我们做出的评价、下过的结论,并不代表今后所有人对我们的评价和结论。获得这种认识最重要的方法是:去做我们从未尝试过的事情,去了解我们从未接触过的人。”

  当然,不管是做事还是接触他人,都必须带着深深的自我觉察、自我反思的敏锐心灵,清醒意识到自己当前的性格特点、看待万事万物以及与他人互动交往的方式,其实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是被童年早期父母刻意塑造或打上深深烙印的)。只有首先觉察、意识到问题根源,才能有的放矢高效解决问题(不是找父母秋后算账,而是努力自我纠正性格缺陷),从而尽早走出人生死循环,重新塑造崭新自我与美好未来。

本文标题: 《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538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胆小别看画 2读后感锦集秋雨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