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直播家暴过程取证 | 如何判断你的伴侣有没有家暴倾向?

发布时间: 2020-01-26 19:19:2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7

作者:大将军郭|心理咨询师|性感长腿女青年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杨扬提供最近我点开的最怵目惊心的视频,是广东省一女子直播录下丈夫殴打她的家暴画面。视频中她刚摆好摄像头,丈夫就毫无缘由的从隔壁房间冲出来把她踹倒在地,边打边骂了两分钟,完全不顾一旁的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妻子惨叫着救命,还拼命

妻子直播家暴过程取证 | 如何判断你的伴侣有没有家暴倾向?

  作者:大将军郭|心理咨询师|性感长腿女青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杨扬提供

  最近我点开的最怵目惊心的视频,是广东省一女子直播录下丈夫殴打她的家暴画面。

  视频中她刚摆好摄像头,丈夫就毫无缘由的从隔壁房间冲出来把她踹倒在地,边打边骂了两分钟,完全不顾一旁的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妻子惨叫着救命,还拼命把孩子往远处推,生怕失去理智的丈夫打到宝宝。

  谁能救她的命呢?如果之前有人能支持他逃出魔爪,妻子又怎么会用这种最惨烈的方式取证?

  最新消息是妻子手部骨折即将手术,丈夫被刑事拘留,至少有6W人转发关注了这条家暴视频,但即便如此,受害者妻子的家属却对媒体说,“她目前没有说要离婚。”

  家属是视频中女子的表弟,表姐已经被殴打到住院,还要息事宁人说不离婚?就连最亲近的人都无视你的伤痛,家暴受害者自救的路真的艰难。

  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伤口展露人前,但不直播取证,等待她的不只是离婚不能,还有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这是一个走投无路的妻子最后的挣扎,也是无数个被暴力伤害的家庭的悲剧缩影。

1

  为什么明明是受害者,家暴却很难被人当成离婚的强有力理由?

  追溯起来,传统的社会文化对家暴一直有相对宽容的态度。

  这跟传统的性别角色规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男性的社会角色期待常围绕着“力量”、“勇猛”这样的关键词,这很容易矫枉过正,成了变相纵容男性用暴力解决问题。

  比如,遇到争执和分歧的时候,男性即便挥起拳头打架,也很少被诟病,相反还会有人说这是男子气、很man的表现,而女性如果用骂脏话、武力解决问题,反而会落下“野蛮”、“泼妇”、“粗暴”等负面评价。

  之前有一个“死亡宣告“的游戏主播,因为打游戏输了破口大骂,女朋友只是劝他不要再骂人,结果主播直接扭转摄像头对着女朋友暴打,现在想起女生的哭喊我都有种恐惧感。

  但没想到还是有人留言说“打得好,让她瞎逼逼”,而这种声音绝不只是个别。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家暴是被默许的,施暴者最大的错误不是动手打人,而是动手打人被发现。

  这种社会刻板印象放在家庭里依然成立,尤其是传统家庭和父母都会认为,丈夫对妻子和孩子动手是错误,但并非不能容忍不能改变的错误,相比家暴,为此离婚更丢人,更不可接受。

  这也是为什么有不少人拼命合理化家暴行为的原因,他们一边给施暴者洗地,一边污名化受害者。

  我不止看过一次有关部门对家暴受害者的“劝说”新闻,“他只是一时冲动,男人嘛,冲动时动手难免”、“他可能最近压力太大,情绪不稳定”、“他喝了酒,不清醒才会打人”。

  而与此同时,也有人让受害者反思,是不是她做错了事情才会被打,就像游戏主播殴打女友评论里的大放厥词,他们觉得,如果主播女朋友没有多嘴,就不会被打。

  这种“受害者有罪论”也是施暴者的施暴逻辑,家暴事件采访中,所有动手打人的丈夫都会说同一句话,“如果她没有错,我不会打她”……

  到底犯了什么错要把人往死里打?而受害者又真的有错吗?在惯性施暴人的眼里,哪怕你正常呼吸可能都是错。

  更可怕的是,这种逻辑也会被施暴者用来给受害者洗脑,很多长期遭受家暴的妻子都不敢告诉亲人朋友,因为她们同样合理化了对方的暴力行为,认为自己“有罪”才被打。

2

  家暴是有原因的,但这种原因不来自于受害者,也并非施暴者的冲动、酗酒、压力等因素造成。

  有暴力倾向的人,在其他行为维度上也有明显的问题,他们有极强的控制欲、报复心、善妒、过度依赖,甚至具有反社会人格和边缘型人格障碍。

  总结起来就是,有施暴倾向的人,他们的暴力行为很难在短时间被矫正,甚至会一生都带着这个问题,有1次家暴,后面还会有1万次家暴,而你不要为他们的暴力献祭。

  如果已经身处家暴环境中的人,一定要尽可能的收集证据,争取社会支持,逃离魔爪,而如果你处于一段让你感觉不舒适的关系当中,也一定要排查,对方是不是潜在的施暴者?

  有几个问题一定要问自己:

  大多数时间,你对伴侣的情绪是不是都以恐惧为主?

  你是否会刻意回避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或避免做一些原本很正常的事情,就是因为怕激怒他?

  你的伴侣会对你大吼大叫吗?

  对方是不是经常把你批评的一无是处,或者贬低打压你?

  对方遇到任何问题,是不是习惯性怪罪你?认为都是你的错?

  他占有欲是不是特别强?会不会禁止你跟异性交往?

  他是否会管控你的社交圈,也包括对你消费、通信工具的检查和控制,甚至需要你随时报备你在哪里,跟什么人在一起?

  如果以上这些问题基本覆盖了你们的交往模式,那你的伴侣极其有可能是个潜在的施暴者。

3

  显然,这些问题都散发着控制和施暴的信号,但为什么很多受害者却没有觉察到问题的严重性?

  因为他们常常被施暴者的控制手段迷惑。

  有暴力倾向或者已经施加暴力行为的人,最常使用的模式是“威胁”+“奖励”。

  前面那些排查问题都是威胁,他们会让对方明显的感觉到危险想要离开,但“奖励”政策是他们利用人性弱点精神绑架伴侣的手段。

  有一个调查显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在平均遭受35次家暴后才会选择报警等方式保护自己,那前34次施暴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们没有站出来?

  这就是施暴者的“奖励”政策在作祟。

  施暴之后,他们会声泪俱下的道歉、保证,有的甚至会下跪、自扇耳光来争取对方原谅,而往往施暴后的他们也是最温柔的,会加倍的对伴侣关心和爱护,这让受害者误以为他们会痛改前非,会停止施暴。

  在“将军知道”栏目里,我就遇到过类似情况的家暴受害者,他们一面哭诉着伴侣的暴力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和恐惧,又一面从对方的行为中寻找着“他们也有很多优点、他们会改变“的证据。

  这就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明明被捆绑被控制的是自己,却因为对方的一点点关照和好处而心甘情愿被俘虏。

  暴力不是控制受害者的根本原因,给他们希望给他们幻觉,让他们以为暴力可以被改变,美好的生活即将到来,才是让受害者无法走出家暴怪圈的心理动因。

  诗人傅立特有首叫《暴力》的诗,道出了暴力的本质,“暴力不是开始于一个人卡住另一个人的脖子,它开始于当一个人说:‘我爱你,你属于我’。

  所有以爱之名的暴力,都是侮辱了爱,暴力永远是暴力,它不是用来原谅的,它是应该被反抗的。

  这的确不是我第一次看到。

  ——  END  ——

读 · 更 · 多亲密关系 | 钟丽缇 | 原生家庭 | 同性恋朋友圈人格 | 抑郁 | 秘密 | 情绪化

  在看是最好的鼓励

本文标题: 妻子直播家暴过程取证 | 如何判断你的伴侣有没有家暴倾向?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143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最好的夫妻关系,是遇事不责备说说笑笑的一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