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峰:干煸食事

发布时间: 2020-01-06 20:31:1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9

读汪曾祺老先生的《四方食事》,很是满嘴生津,口齿留香,似乎随同他也游历四方,过足嘴瘾。四方食事经汪老温火慢炖后,弥漫着浓郁的人间烟火味。文字描述活泼洒脱,格外诗意透亮,活色生香。酸甜苦辣咸臭(臭豆腐),多味美食滋养出一种精致、健康的格调,呈现彻底涤荡身心的轻松与闲适。从内蒙的吃羊肉到家乡的虾

刘亚峰:干煸食事

  读汪曾祺老先生的《四方食事》,很是满嘴生津,口齿留香,似乎随同他也游历四方,过足嘴瘾。

  四方食事经汪老温火慢炖后,弥漫着浓郁的人间烟火味。文字描述活泼洒脱,格外诗意透亮,活色生香。酸甜苦辣咸臭(臭豆腐),多味美食滋养出一种精致、健康的格调,呈现彻底涤荡身心的轻松与闲适。从内蒙的吃羊肉到家乡的虾,再从云贵川的辣椒延伸到山东吃葱,真可谓海阔天空,行云流水。食事隐喻一定的生活哲理,和谐与美感跃然纸上。

  居家过日子,绕不过食事。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当今社会,物质丰富,早已进入“两不愁”阶段。安逸舒适导致社会性肥胖,清淡、低盐的医学忠告,使大多数人远离动物类食物,偏爱上鲜蔬,我就在其列。品读汪老对萝卜、拌菠菜、野菜等的描写,很折服,垂涎三尺,就是明证。

  每逢周末去菜市,琳琅满目的菜品、熙攘挑选的人流、各种叫卖讨价剁肉声……市井气息扑面而来,正如汪老笔下所述“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在这鲜活生猛嘈杂的环境里,我能真切感受味蕾的舒张,视神经的欢悦,日复一日积累的麻钝触碰沸扬的地气,整个人似乎闻到雨后的鸟鸣,欣欣然,不可名状。看那一字排开的长摊,摆满各种新鲜蔬菜,还带有湿泥土或晨露呢。那种饱满、舒展、青春

  的感染,常常使我瞬间耳聪目明,精神抖擞。熟透的西红柿,瓷实的圆白菜,紫皮茄子,鲜绿水芹,泥裹莲菜,脆嫩生菜……红白绿紫黄,相互映衬,生动可爱。鲜蔬,以蓬勃昂扬的姿态展示着平凡朴素的生活质感,将烹饪后的美味享受呼之欲出。

  那人追根溯源为匈奴后代,经上千年的演化,胡服骑射一去不返,嗜肉习性根传下来。所有与肉关联的食事,他做得一丝不苟、得心应手,受到卷毛儿子的夸赞。同样的食材和程序,我做出的味道就逊色多了,自然甘拜下风,打下手应小差。那人外出应酬或出差,但凡吃着过瘾的,会记心间,回家展示一番。我常常惊诧他的无师自通,他骄傲宣称“这是天赋”,故被冠以家庭“美食天才”、“大厨”的雅称。那可不是独享虚名,每逢小家过节,他会撸起袖子,煎炒蒸煮,整出一桌可口的饭菜,荤素搭配,色泽诱人。无论小葱拌豆腐,还是清炖羊肉,都有“大呼过瘾”之效。大家庭聚餐时,他拿出大厨派头,指点做法,忙前忙后,很是春风得意。亲人们聚在一起,吃得鲜香,心情愉快,气氛温馨,他功不可没。食事饱含大度、关爱、奉献等元素,因此,跟会吃、有心的人过日子,生活塞满小确幸。

  平常日子,可以简单低调到一盘素菜。两张黄豆皮,一根带刺黄瓜,半截胡萝卜,切丝,加芫荽,拌上芝麻、香油、蒜盐醋等,一盘用心调制、色香味俱全的素菜上桌,就会让日子不再虚无。配上葡萄美酒,更有了摇曳旖旎的氛围。红烧茄子、蒜泥茄子,做法不同,但烹饪的过程,都是调治爱意的过程。厨房锅碗瓢盆一响,爱意爆棚。食事与暖爱,并驾齐驱。吃饱喝足之余,精神好似寒冬暖阳下的肌体,

  惬意无比。在传统节日或特殊纪念日子,我们辗转菜市,脚底欢快生风,极尽购买能事。经过一阵忙碌后,满满当当摆上桌后,满桌 “织锦”,沁人心脾,华美亮丽,足够丰盛和隆重。看着被抢吃一空的场景,内心温润如春。美食就是传情表意的载体,满腔爱意贯穿始终,将节日气氛撩拨得热气腾腾,欢乐祥和。关爱——佳肴——健康——岁月静好,美食编织的彩链,拴心,缚人,且面目慈善,易使人自投罗网。

  我们经常会收到亲人们邮寄或送来的食物,如黑紫的鲜葡萄、刚捕获的野兔肉、新鲜蔬菜、东北大米、北京烤鸭等,五花八门,内容丰富。我舍不得浪费丁点,一口一口吃掉,咀嚼至真亲情的过程,感觉心像花蕾在绽放!我常会邮寄油香小米、多肉甜枣、脆甜可口的当地苹果等给我的亲人。每收到或寄出“心意”,幸福的暖流传遍全身。爱,就这样在分享与赠送中悄悄完成。彼此的牵挂与祝福一目了然。这种亲情的滋养,就是一束光,促使我们向光生长,自觉自律,行为端正,自信满满,充满战无不胜的斗志。

  至今我还想念家公的大棚菜。

  公公70岁开始种大棚菜,施肥、浇水、搭架、掐头、除草、捉虫等活计,一人全担。肥料,使用家用有机农肥,早早储备沤制,“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嘛。幼苗长出来,浇水很当紧。他抽出井水,装满大盆小桶,太阳底下晒半天。太阳快落山时,一瓢一瓢浇菜地,边沿拐角,每株每畦,都“雨露均沾”。一段时日后,西红柿、豆角、黄瓜等长藤植物攀架生长,香菜、芹菜、辣椒、油麦菜等各据一垄,

  尽显欣欣向荣之势。他掐头,除草,捉菜青虫,忙碌而充实。若发现某些菜叶虫蚀多,连根拔去,绝不喷洒农药。白天敞棚,通风日照,晚上收压,保温保墒。天然无公害的绿色蔬菜,浸透老人家多少汗水和浓浓爱意。他每天看着绿菜生长,盼着儿女回家,或央人顺车捎菜。每每我们回家,他没有过多的言语,瞅着他的血脉围坐一起吃尽满桌新鲜菜肴,听打嗝过瘾声,苍老的脸闪现欣慰的笑。儿女离开时,帮着摘菜装菜。辣椒一提蓝,西红柿一箱,芹菜豆角黄瓜等要多少装多少,塞满小车后箱。拣嫩的,多拿些,他反复叮嘱。他检查将被带走的菜,挑出老叶菜。鲜蔬有价,亲情无价。这天下最放心的菜呀,贴满爱的标签……

  公公78岁离世后,我们再吃不上那样的免费鲜蔬,很怀念老去的日子。他勤劳质朴的形象,像一株玉雕鲜蔬,留给我们一份执着的念想。

  所幸,我们很快有了一块地,约二三分,离单位不远。朋友有一排十二间房的大院子,他分给我们一块菜地。北京工作的侄女很羡慕,说,这样一块,北京年租价,最低三千哩。我有捡了大便宜的感觉,更主要的是我们可以学习种菜了。下班后,赶往菜地,出力出汗,打理经营,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以老公公种菜的模式热情劳作,享受田园生活的别样风趣。鲜蔬情怀再次奏响生活长调,看着自己的劳动果实一天一个样,内心同步欢喜、满足着。我们耕耘土地,收获果实和由此沉淀的淡定从容,宠辱不惊。待采摘时日,鲜嫩的蔬菜被赠送给左邻右舍,或用来款待亲朋好友,或做了番茄酱、晒了干菜过冬享

  用。菜地如天然储鲜箱,随吃随摘。嫩绿鲜香的菜肴,给平淡的日子注入清新活力,心底静静流淌着一股清泉,芬芳、甜蜜。

  某日,看一本杂志,谈到未来房子很有创意,空间利用充分,区域功能强,其中大片种植区可养花种菜,怡情养性,丰富餐桌,钢筋水泥的城市将会变得更加绿色环保。我突然窃喜,如此趋势,我们种地的经验,说不定老年时会派上用场——期盼儿孙们会吃上我们亲手种的绿色蔬菜。

  我想,这是一种朴素传承——大棚鲜蔬情结带给我们的亲情传承吧!

  美食还可疗伤。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初到黄州》写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的诗句。即使赋闲在家,自嘲“老来事业转荒唐”,也不忘鱼美笋香,大饱口福。逆境时有好胃口,彰显极强韧的生命张力。诗仙李白浪迹江湖,他的诗,隔着纸张,都能闻到酒香:“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耳同销万古愁。”平生不得志,诗酒行天下。口吐锦绣,谁人能比?中国美食,天下第一。多多品味,才有舌尖上的过瘾、精神的振奋和内心的丰饶。每每外出旅游,我会直奔两个主题:一观美景,二品名吃。中卫的回族圈圈饼,内蒙的烤全羊,兰州正宗拉面,青岛的海鲜宴,四川宽窄巷子走一走,北京王府井逛一逛……美食带给我对生活无限眷爱和憧憬,包括面对挫折和阴影。总在体验经历之后,有了病体自愈的爽朗,有了脚踏实地好好工作的干劲,有了且行且珍惜的感悟……

  食事精妙博深,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从未远离美食,追求吃得精致、

  健康、愉快。内心丰盈的人,食事不只是充饥的俗世之举,也是超越物质的创造再生之源。汪老先生让普通廉价的萝卜风情万种,便是食事与文化的高雅艺术烹饪。一个家庭,有了一箪食、一瓢饮的精雕细刻,日子自会春光明媚。那类经“爱”调味的食事,总是幽香绵长,经典深邃,仿佛人体里长了棵香椿树,使人越活越欢实。

  猜你喜欢:

  【No.959】经典一句

  陈忠实:我的秦腔记忆

  【诗探索】陈其林:君,你在何方

  【经典品读】李商隐: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本文标题: 刘亚峰:干煸食事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0947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关系好不好,吵一架就知道”《红楼梦》中五条社交潜规则,非常精辟,受用终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