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大师有多远

发布时间: 2019-12-08 10:55:1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8

这本书是英妹在我生日之际送给我的,因为她最懂我读书的喜好。平时的交流中她清楚地记得我谈到顶礼膜拜的特级教师中经常提到的于永正老师。于是,细心的她适当的时机送给我莫大的惊喜。借用于老师前言中的话对整本书的概括:“本书是我对50多年较为全面的总结。这本书可以是我的“封笔”之作了,我很用心写它

我离大师有多远

  这本书是英妹在我生日之际送给我的,因为她最懂我读书的喜好。平时的交流中她清楚地记得我谈到顶礼膜拜的特级教师中经常提到的于永正老师。于是,细心的她适当的时机送给我莫大的惊喜。

  借用于老师前言中的话对整本书的概括:“本书是我对50多年较为全面的总结。这本书可以是我的“封笔”之作了,我很用心写它,写好了,也很喜欢它。它也是“压卷”之作。看到这里,我更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拜读。

  这本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对教育的实践与感悟;2、对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感悟;3、忆师友与对人生的感悟。整本书读来没有某些教育专著的生涩难懂,平实的话语中流淌着经典,耐人寻味,发人深省。于老师就像讲故事一般把个人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呈现出来,给我留下了很多触动心灵的思考。

  当我读到第五章的《行无言之教》这部分时,我深深地被于老师的身教所打动,教育家说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与形成,只有性格才能铸造性格。大德无形,大教无痕。影响,在小学阶段尤为显著。特别是于老师讲到当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要写一手好字,他之所以喜欢他的语文老师张敬斋先生原因之一就是他写的一手好字。面对面聆听于老师两节课,除了对他精湛的教学艺术所叹服外,他半蹲着身体板书的情景一直铭记在心。于老师要求学生写的字,他必先照着字帖练力求让板书的字成为学生的“字帖”。读到这里,我真是惭愧万分,我的书写充其量只是认真,根本谈不上规范、美观。对于书法知识只知皮毛,何曾挤出时间深钻细研,有时自己写出来都不满意,何曾给孩子好的引领呢?“师傅不明弟子拙”“贤者以其昭昭”今后努力在书写方面有所改变。

  于老师自身第二道硬功夫就是生动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从教语文多年来也深谙语文之道。让课堂上书声琅琅,注重学生的读书情况,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但远远没有做到于老师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商友敬老师也阐述过朗读的重要性,他说:“朗读文章——这是语文老师最见功底,最显才情的事。读得好,文章就成老师“自己的”了,学生就能把老师看成作者,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一大秘诀。朗读方面虽然有意识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韵味。但因为自身能力欠缺仍有很多心有余力不足。下一步也应该纳入自己着重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

  于老师的第三道硬功夫就是“作文”。叶圣陶先生倡导老师写“下水文”。于老师成了忠实的倡导者。他说,写“下水文”备的是“能力”,是“功夫”。书中呈现的几篇于老师“下水文”每篇都充满童心童趣,读来兴味盎然。“看服”胜过“说服”,“佩服”胜过“看服”。“下水文”成了于老师作文教学的“无言之教”。对于指导学生写作,感觉还是做的让自己比较满意的。历年来因了自己爱好写作这一优势,很多时候也能给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时常把自己感觉上乘的作品用多媒体向孩子们展示,然后加以评析。进而从中受益。但与于老师成功的做法相差甚远。

  “不想当名师的老师,注定是平庸的”但成名师并不是每个为师者所能企及的高度。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自身很多的不足,同时我找到了语文教学的方向。这就是好书带给我们的影响。沿着名师指引的方向努力,我们或许才会少走很多的弯路,我们的语文教学之途才会清风拂来,花香四溢。

  我离大师有多远?我在扪心叩问。

本文标题: 我离大师有多远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0653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相比谢娜,我更想活成吴昕的样子。秋天的尾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