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光的人

发布时间: 2019-12-05 18:08:2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4

这个早晨读到一篇微信,讲到教育要让每个人担起责任——深有同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责任成为一种奢谈。众多家长和教育者反复给孩子灌输的是“为了你将来的美好生活,为了活得更体面更有尊严,为了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唯独没有

做有光的人

  这个早晨读到一篇微信,讲到教育要让每个人担起责任——深有同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责任成为一种奢谈。众多家长和教育者反复给孩子灌输的是“为了你将来的美好生活,为了活得更体面更有尊严,为了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唯独没有认真告诫孩子要负起做人的责任,要负起建设家庭的责任,要负起兴国安邦的责任。责任教育的缺失犹如人身体里缺钙,无法真正让孩子走得远走得稳走得健。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自身建设出发,最终要承担起越来越宏伟的责任。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每个人都渴望有更远大的抱负,活在目标中,希望就一直在。在现实中担当,谦卑入世,精神与身体都呈现出奋发的生机。短短的句子,给众多学子列出了人生的行动指南,简洁而深刻,撼动人心。纵观历史,每个时代都有铮铮铁骨——舍身取义、道义担当;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民国期间,众多文人以其聪明才智全心兴邦,奔走呼号,不辞劳苦。他们一直在用行动诠释:越是黑暗,越要有光,中国人要始终铭记求学的责任。

  回到教育本身,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我以为要培养有光的人,内心有光,才会照亮世界。而作为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文化特质,在继承中发展。当前的一些教育改革有全盘西化的走向,渐渐淡化了文化传承。突出以对个体生命的成全无可厚非,但如果因此而淡化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就难以培养出真正有素养的人才来。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历史使命,忘却责任,再精雕细琢的教育都是值得警惕的。教育需要有在地性,片面追求他山之石,同样是一种灾难。犹如母乳喂养与奶粉喂养的差异,中国文化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母乳。培养有光的人,就是要培养有中国文化特质、有时代创新能力、有国际视野的人。

  从教育方式上看,我们传统的教育方法中的精髓需要保持,例如过去私塾中提倡的就是一种一对一的教育方式——先生的办公桌就在教室,及时提携及时指点,颇有答疑解惑的现场感。体验、探究、合作的方式需要融合,但需要针对不同的知识来进行设计,一味儿的推行,并不是明智之举。中国的教育反复强调“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意味着学习是需要坚强毅力的事情,而不能单凭一时的情感体验。体验获得的知识固然容易轻松,但无法真正触及有深度的东西,之所以学生要到学校来,一个重要意义是文化的精髓凝聚在教材之中,需要有老师进行引领和指导。我的观点是洋为中用,而非弃中投洋,借鉴学习不能变成全盘整改。极左极右的改革终将无法实现最好的发展。以中国教育特质为主体,保持中国人的文化特质,如同韩国和日本的教育,人才辈出,但文化特质依然强烈,国民对国家对名族的认同感极强。中国教育提倡以德树人,而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是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历史的使命感,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自我的责任,而非“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个人以为唯经济论的教育改革存在一种潜在的危险。教育是要为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但如果以此作为教育改革的目的就终将会失去更有价值的东西。创新成果的出现是教育的问题,更是机制的问题。高考存在多年,一直有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高考的存在为中国储备了大量的人才。考试内容的变革一定会促就教育自身的变革,希望高考可以带给中国未来更多希望。

  在教育改革日益风生水起的今天,难能可贵有的教育前辈在时刻提醒我们要放慢脚步。越是令人热血沸腾的事情,越需要沉下心来好好思量。做教育毕竟不是办工厂,我们要将人的社会意义和个体意义实现完美结合,要在今天的教育中种下明天的社会样貌。

本文标题: 做有光的人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0626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翻了西南科大的包,在绵阳上大学好像比成都舒服?神秘的礼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