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汉阳诸姬的来历吗

发布时间: 2023-10-22 11:00:3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故事 点击: 101

有谁知道西周早期到春秋晚期唐国的历史(在今天的湖北省随州市唐县镇)!!感激不尽今随州西北唐县镇,据《史记·楚世家》正义引《世本》...

你知道汉阳诸姬的来历吗

有谁知道西周早期到春秋晚期唐国的历史(在今天的湖北省随州市唐县镇)!!感激不尽

今随州西北唐县镇,据《史记·楚世家》正义引《世本》曰:“唐姬姓之国也”。唐国属“汉阳诸姬”之一。在铭文与典籍中,涉及的唐侯只有唐惠侯和唐成公。唐侯忠于周天子。据安州六器《中觯》铭文,“王大省公族于庚,振旅。”此“庚”,据考证就是“唐”。据《左传·哀公十七年》载,春秋早期,楚国就凭武力威服了唐国。春秋中期,唐国沦为楚的附庸。前505年冬,“蔡侯、吴子、唐侯伐楚,”一举攻克楚都郢。楚昭王逃随避难;第二年,楚救兵秦国子蒲、子虎、子期率秦军10万,战车500乘,在军祥(随州西南)大败吴军,又在蔡阳(今枣阳市西南)夹击唐军。7月秦楚联军围攻唐国都邑,唐成公战死,唐遂灭。
参考:http://baike.baidu.com/subview/872319/13549157.htm

南京地区的吴姓因该属于哪个分支?可否详细述说一下?

吴姓三大起源:
一、出自姬姓,以国为氏,为黄帝轩辕氏后裔。
吴姓人物早在炎帝、黄帝时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吴权的,他的后代是我国乐曲的发明者。
那个因为勇敢剽悍,善于狩猎而以“吴”为称号的原始氏族,在尧舜以前的活动,《尚书》、《春秋》、《国语》、《史记》等经典史书都记载阙如,只有以广博、繁杂著称的宋人罗泌《路史·国名纪》中,才以吴权的氏族为第一个吴氏族。《路史》说,吴权是炎帝之臣。可见吴人最初是从属于炎帝、黄帝部族集团的。《山海经·海内经》记载了一个有趣、奇异的故事:吴权的妻子叫阿女缘妇,她与炎帝的孙子当时为黄帝之臣的逢伯陵通奸怀孕,三年后一胎生3子,分别叫鼓、延、殳。鼓和延传说是钟的发明者,也是乐曲的最早发明创制人。逢伯陵是姜姓和齐姓等族的始祖。
吴权属于远古的吴氏族,《路史》已说得明确,其实,吴权不但是人名,它还极可能又是氏族名。正因为这样,有的书又说吴权是颛顼时的人,传说各异,无须深究。陈明远《中国姓氏人全》说:吴权的后裔以吴为氏,成为吴姓的一支。
中华民族以黄帝作为共同的始祖之神,《路史·国名纪》的记载:黄帝的母亲,是古代吴人的一位女姓成员,名叫吴枢。
到颛顼帝时,又有个叫吴回的,他和其兄重黎先后担任火官——祝融。吴回是远古吴人中又一个杰出的半人半神的人物。他是颛顼高阳氏的曾孙,老童之子。到高辛氏 (帝喾)时代,吴因迁居吴人之地而称吴回。吴回之兄重黎担任了高辛氏的火官,叫做祝融,后因办事不力被高辛氏帝喾消灭。这样,吴回接替重黎担任帝喾高辛氏的管火之官,任祝融。祝融之官的职责,一是观测天空的火星火宿,另外掌管部落用以照明、取暖、熟食的大火,这是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一件极神圣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吴回担任祝融后,声威远振,死后被尊为祝融神,典籍把他列为中国远古的三皇之一。祝融与火打交道,死后成为火神,也叫“朱天菩萨”,乡间民俗,一遇火灾,则口中大呼“朱天菩萨保佑平安”,双膝跪地而拜。在五行学说的理论中,火与南方相配,于是火神祝融又成为五方帝中的南方之神。
吴回成为南方祝融部落的首领后,吴氏族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分离成八个氏族,昆吾氏就是其中之一。吴回生陆终,陆终娶西南鬼方氏妹一个名叫女媸的为妻,剖腹生产,一胎生出六个儿子: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季连。这六个儿子,又各成为一个氏族的首领,拥有自己的姓和氏。昆吾氏是陆终的长子,本名叫做樊,他的氏族分离出去后,居住在昆吾,大约在今山西安邑一带,氏族被赐姓为“己”,以地名氏,叫“昆吾氏”。后来昆吾氏东迁至河南许昌一带。传说昆吾氏是陶器制造业的发明者,《说文解字》:“昆吾,圜器也,”昆吾本身就是壶的别称。昆吾氏的后裔繁衍发达,产生出昆吾、樊、昆、吾等姓氏。“吾”字古音与“吴”通,所以,又有一部分吾氏改用“吴”而成为后世吴氏的一支。《路史·后纪》:“昆吾”下注:“氏书又有吴氏”。如果说吴回从吴氏族同化于重黎祝融氏并分化为祝融八姓是古代吴人的一次离异的话,那么昆吾氏之后一支改从吴氏就是吴族的一次小小的回归。但这是《路史》的说法,至今尚未见到有吴姓自称为昆吾之后者。
帝喾时,犬戎部落有一个英勇善战的首领吴将军。吴人在高辛氏时,有一支加入西方犬戎部落,以狗为图腾。吴族中的一位杰出者,以英勇善战成为犬戎部落的首领,史称为“吴将军”。吴将军能征善战,与中原高辛氏领导的华夏部落集团为敌。帝喾高辛氏克敌无方,只好以重赏求才:谁能砍下吴将军的人头来见,就许诺将自己两位美丽倾城的公主嫁他为妻。诏令下达后,无人应征,后来高辛氏身边养的一条狗杀死了吴将军,娶了公主。
夏代少康时有个人叫吴贺,他以善射著称,曾和当时的神箭手后羿比射,《帝王世系》载有其事。《中国姓氏大全》说:“传说中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有吴氏”。吴贺见于《帝王世纪》,他曾与羿比射。其实,吴贺就是古代吴人中的一员。吴人所建立的氏族政权即吴,它在夏商时代一直存在。《路史·国名纪》就说:“(商)纣时亦有吴伯。”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吴姓历史上记述的远古初祖,他居住在姬水流域(约在今陕西北部),以姬为姓。相传黄帝娶了四位贤淑的妻子,生了25个儿子,其中得姓者14子,其后分14支部族。黄帝正妻嫘祖所生的两个儿子玄嚣、昌意继承了黄帝的本姓姬,吴姓就是从玄嚣这一支传递下来的。玄嚣的孙高辛氏帝喾做了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娶有邰氏之女姜螈为正妻,姜螈是周族的母系祖先。古《诗经》记述了关于姜螈生周族首领弃时的传说。相传姜螈一天出去游玩,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出于好奇,用脚踩了一下,回家后竟有了身孕,后来生下一个男孩,姜螈对此又惊又怕,把这孩子视为怪物丢到荒郊野外。然而更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先后有牛羊来喂养他,樵夫来解救他,大鸟用翅膀温暖他,致使这孩子三弃而不死。姜(女原)认为一定有神灵保佑他,于是就决定抱回去抚养他,并因此为之取名弃。弃小时非常聪明,喜欢模仿大人的样子种植麻、豆之类的庄稼,成年后非常善于农耕之事,他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一块地适合种什么庄稼,因此,附近的老百姓纷纷效仿他,尊他为农师。
弃被后世周部落奉为先祖,世称之为转周弃。周弃大约生活在舜、禹时期,他曾协《助大禹治水,为大禹的农官,故世称后稷。周弃死后,被后世奉为农神后稷。终夏之世周弃子孙世为夏代农官。传至不窋(ku)之时,正值夏代末年,《史记·周本纪》记述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夏代末年政局混乱,周族首领不宙不再做夏农官,他率部族迁徙到了戎、狄等少数民族居住的西北地区。周族生活在戎、狄之间,经常受其骚扰,从不窋到古公(颤-页)父十余代,周部落一直在不断地奔窜、迁徙之中,但他们仍能父子相承,世系保持不乱。公刘时期,周部落为躲避戎、狄的侵扰,又举族迁居到豳地(今陕西彬县一带)。豳地土地肥沃,周人在这里恢复了祖先的农耕传统,农业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周族在首领公刘领导下开始了复兴,《史记·周本纪》描绘了当时周人富足的社会情景:“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归焉。”因公刘在周族发展史上贡献很大,周人作诗《公刘》来歌颂他、纪念他。
公刘下传数代到古公室父时,中原已进入殷商时期,这时周人又受到戎、狄的侵扰,在古公(颤-页)父率领下被迫离开豳地继续迁徙。周人一路南迁,他们爬过梁山,渡过漆水、沮水,到达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一带)。周原可谓周人居住的祖地,这里土地肥沃,适合多种庄稼生长,古公亶父一改周人沾染上的戎狄游牧民族生活习惯,建立城市和村庄,让族众过定居的生活,并在周人氏族制度的基础上设置了官职,建立了近似国家职能的行政管理制度。周人、周族的称呼就是因为古公宣父及其部落定居周原而来。
古公亶父是周人的一位重要首领,他发扬光大了周人数代奋斗的事业,为周人取代商建立周王国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后世周文王称其为太王,《诗经·宓宫》中有歌颂他的诗句:“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则把其作为一位仁君加以颂扬。在吴姓的一些家谱中,尊古公室父为上古最近先祖。周人自古公室父始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全都非常贤能。其三子季历娶殷商挚仲氏之女太任为妻,太任和文王之妻太姒在我国古代被公认为贤妇人,为周族的兴盛起过重大作用。太任为周族生下昌,昌即是为周灭商打下雄厚基础的周文王。相传太任生昌时曾出现吉祥的征兆,昌自小天资过人、品德高尚,深受祖父的喜爱。古公亶父甚至把振兴周族的理想寄托在孙子昌身上,有时当着众人的面情不自禁地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按照周人的社会传统,古公宣父去世后,应有长子太伯继承王位,如太伯早死,接位者应是仲雍,季历排行第三,不可能有机会继承王位,昌作为季历之子更没有机会继承王位了。
古公亶父生病了,太伯和仲雍借口外出为父亲采药,离开了周原。史书记述,兄弟俩从陕西岐山一带出发,来到荆蛮吴越地区(今天的江浙一带),吴越地区居住着原始落后的少数民族,他们和中原风俗迥异。兄弟俩入乡随俗,纹身断发,在周人看来这哥俩已成为蛮人、残人,再无资格继承王位。
太伯、仲雍奔吴后,季历得以顺利继位,后传位给文王昌。周文王昌不负祖父古公亶父的厚望,为灭商振兴周族苦心经营,他生前虽未能灭商,但三分天下,周据其二。其子武王发继位后,向商王朝大举进攻,四年后,一举灭商,建立起周王朝,最终完成了复兴周族的大任。周初,太伯、仲雍受到周王朝表彰,其后裔受封于吴,建立起强大的吴国,后世吴姓子孙则多把太伯、仲雍尊为得姓始祖。
按照古史的记述,太伯、仲雍所到达的荆蛮地区,就是今天的江苏南部太湖流域的无锡、苏州一带。太伯、仲雍一支就是古书记载的痰阳诸姬 (古代居住在汉水北岸的周人的分支)的一支,他们与楚国为邻,楚国是为五帝之一的颛糠帝后裔所建。楚国强大起来以后,汉阳诸姬受到来自楚人的威胁,被迫迁徙,其中太伯、仲雍一支,东迁到江苏吴地,征服了当地土著居民,建立了吴国。《史记·吴太伯世家》说:“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二,吴,在蛮夷。”武王克商后,分封太伯、仲雍后裔,其中的一支又分封到太伯、仲雍始迁之地虞,即山西虞地,另一支留封于当时尚未开发的东南之地吴。不管后世对其迁徙过程有多少种解释,但姬姓周人太伯、仲雍一支最后到达了江苏古吴地是没有争议的。

太伯建吴
太伯、仲雍到达江苏吴地后,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受到当地土著吴人的普遍欢迎,他们纷纷前去投奔。太伯、仲雍兄弟周围很快聚集了一千多家吴地百姓。他们被太伯、仲雍兄弟的高风亮节、仁义之德所感化,自愿拥立太伯为君长,因太伯所居处属吴地,故太伯在这里建立的姬姓国家称“句吴”(句为发声词头,无实际意义),简称吴。
太伯建吴之时,已到了殷商末年,中原诸侯混战不已。太伯恐怕战乱涉及吴地,影响吴地人民的生活,就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南梅里营造了一座城市,相传此城的内城周长三百步,外城周长达三百余里,人们在里面像生活在世外桃源里一样,耕作种庄稼,自给自足,生生息息,不受外界干扰。太伯无子,他去世后,仲雍继立为吴君,他把哥哥太伯葬在无锡梅里,后人在其坟墓附近修建至德庙来纪念这位让贤的吴姓先人。
江苏省苏州、无锡一带有关太伯遗迹很多,至今无锡市东的鸿山(又名梅里山)仍存有太伯墓,是江苏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之一,墓用青色大理石砌成,周围常年绿草如茵,墓碑呈正方形,刻有“泰伯墓”三个古朴典雅的篆书大字。
相传太伯去世后,吴人无不悲痛欲绝。太伯入葬那一天,吴人纷纷前去送行,因太伯生前喜欢种麻,人们就各采一束麻子在腰间,以表达对太伯的怀念和哀悼之情。此后这一风俗在民间流传了数千年,一直到今天,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仍为中华民族某些地区的丧葬礼俗。
太伯没有子孙,后世吴姓人称其为开氏始祖,称其弟仲雍为吴姓传代血缘始祖。仲雍接任吴国国君后,继续开拓哥哥所奠定的基业,在吴姓发展史上,仲雍其地位仅次于太伯,可谓至德第二人。仲雍去世后,吴人把其葬在吴国虞山。仲雍墓在今天江苏省常熟市西北虞山山腰间, 仲雍墓门在山麓下,面临北门大街,门前牌坊是清乾隆年间所建,上书“敕建先贤仲雍墓门”,进墓门,沿山坡往上先走数十步,可见有第二道牌坊,正面刻有江南督学使曹秀先题写的“南国恭友”四字。墓穴前立有第三道牌坊,正面有“先贤虞仲墓”五字横额,两侧石柱上刻有一幅对联:“一时逊国难为第,千载名山还属虞。”墓上立有四块墓碑,正中一块为清康熙年间所立,石碑保存完整,上刻有明江南巡按御史路振飞的题字,“商逸民虞仲周公墓”。仲雍至今仍为常熟一带人民所景仰,仲雍葬地虞山已成为海内外吴姓子孙寻根问祖之地。
仲雍下传四代至周章,周章在姬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周人的后裔,故名为周章。周章继位做吴君时,武王已灭商,建立了周王朝。周初实行分封制,封周王亲族、灭商功臣、历代先圣后裔到各地做诸侯。周王朝寻找太伯、仲雍后裔封诸侯,因周章已做吴君,就因地正式封周章为句吴国君,周章之弟仲被封在周原附近的虞(今山西平陆县境内),列为诸侯,建立了虞国,其后人以虞为姓。仲因此称为虞仲,如其先祖仲雍同号。
吴、虞兄弟之国,历经整个西周,传国十余代,一直到东周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大变革,周天子丧失了号令天下诸侯的权威,人们不再遵从传统礼法,各诸侯为扩张自己的地盘掀起了兼并战争,可谓礼崩乐败,天下大乱。虞国当时是一个小国,版图面积不过今天的山西平陆一县,它北邻强大的晋国。晋是周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地,它和吴、虞、虢同属姬姓封国,起初不过是方圆百里的小国,但经过晋国君主数代经营,版图日益扩大,到春秋初期已成为诸侯强国。春秋时期的晋 国国君晋献公是个野心勃勃的君主,他一心想扩大晋国国土,称霸诸侯。
虞国和虢国 (在今河南省陕县)位于晋国南方,控制着晋国南下中原称霸的通道,因此成为晋国首先兼并的对象。虢国和晋国之间隔着虞国,为避免虞、虢两国联合抗晋,晋国采取了各个击破的策略,先灭虢然后再破虞。公元前658年春天,晋国大臣荀息和晋献公密谋,设计了一个“假虞伐虢”的阴谋。晋臣荀息出使虞国,以晋国出产的名马、垂棘出产的玉璧向虞公行贿,请求虞国借道给晋讨伐虢国,虞公果然上当,不仅答应借道给晋国,而且还答应出兵助晋攻虢。宫之奇是虞国著名的贤臣,深为晋国所忌讳,史书记载:“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寐。”他听说此事后,急忙面见虞公,力陈借道于晋讨伐虢国对虞国的种种不利后果,但是虞公听不进去。此前,虞国边城墩邑曾遭西邻冀国侵犯,晋国看到事态的发展对自己不利,就出兵讨伐冀国,解除了虞国的危机。在虞公看来,这次晋国讨伐虢国,虞国理应助晋伐虢。晋臣荀息终于说服了虞公,晋虞联军进攻虢国,虽未灭虢,但极大削弱了虢国的力量。三年后,晋国看到灭掉虞、虢两国的时机已经成熟,又重施故伎,再次向虞国借道伐虢,大臣宫之奇听到后惊恐万分,他断定这次晋国借道伐虢,回师途中必定灭虞,急谏虞公,力阻借道于晋。
虞公不听劝谏,同意借道给晋。宫之奇无可奈何,他预知虞国行将灭之,就率族人离开了虞国,临行前叹息着说:“虞国恐怕连腊月祭祖的日子也等不到了。”三个月后,晋军灭虢,回师途中又灭掉了虞国。自周章之弟仲封虞,虞国共历 12君。虞国灭亡后,后裔为纪念故国以虞为姓,虞姓一直延续至今,这是姬吴的早期分支,与吴同属太伯、仲雍之后。

吴国与吴姓
北吴虞国被灭亡了,南方吴国却兴盛起来,成为春秋时期的大国,曾一度称霸中原。自周章接受周天子封号下传到寿梦已历十五代,寿梦做吴君时,历史已进入春秋时期。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国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吴国国力增强,已敢于与中原强国抗衡。寿梦在位期间,中原以楚晋争霸为主,两国之间发生了城濮之战,这次战争,楚国虽然失败,但实力未损,楚庄王时又卷土重来,楚与吴越结盟重新对抗中原大国晋国,此后楚军又北上与晋爆发了(必阝)之战,这是楚晋争霸以来的第二次大战。(必阝)之战楚国战胜了晋国,使楚国的霸业达到了顶峰,陈、蔡、郑、宋以及淮泗流域的其他小国都降服于楚。失败后的晋国时刻寻找机会想战胜楚国,因此,晋楚间小规模的战争接连不断。为调解晋、楚之间的争端,避免各国受到牵连,公元前579年,以宋国大夫华云为主发起了解除楚晋争端的“弭兵之盟”,但不久即告破裂,楚晋两国仍处于明争暗斗之中。后来,楚国国内发生权力之争,楚国大臣申公巫臣因与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子反争夺权利,失利后逃到了楚的敌国晋国。他蓄意报仇,向晋国献计献策削弱楚国。晋国采纳了申公巫臣联络新兴的吴国以牵制强楚的建议,并派申公巫臣代表晋国出使吴国。申公巫臣在吴国教习吴人兵法战阵,训练吴人采用中原兵车作战,怂恿吴国讨伐楚国。吴国一年内数次出兵,在吴楚边境声东击西,楚国疲于奔命,国力减弱,吴国从此开始强大起来。
吴王寿梦生有四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扎。其中季扎精通中原文化,智慧而又仁义,有远祖太伯、仲雍遗风,寿梦想把王位传给他,季扎认为这样做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会引起内乱,坚辞不就。寿梦只好立长子诸樊为太子。寿梦临终时留下遗命,将来一定要传王位给季扎,吴人也要求立季扎为君。季扎为了躲避就君位,离家逃到了荒野之中。诸樊不得已只好做了吴王,并立下规矩,他百年后,君位继承采取兄终弟及制,一定要把君位传给季扎。吴王诸樊一心要传位给弟弟季扎,就不太爱惜自己,打仗时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公元前508年,诸樊亲自率军伐楚,直逼楚国边境城市巢邑(今安徽巢湖市)。楚国巢邑守将牛臣对部下说:“吴王做事勇敢而轻率,如果打开城门,他必定第一个冲入城来,我埋伏在城门,乘机射死他。他一死,楚国边境就安定了。”楚卒按吩咐打开城门,诸樊果然抢先冲入城门,被躲在暗处的牛臣一箭射死。诸樊在位13年,按约定传位于余祭。余祭即位后,封四弟季扎于延陵,故季扎又号延陵季子。余祭在位期间,因季扎通晓周礼,曾代表吴国出使中原诸国。余祭在位4年,死后传位于三弟余昧,余昧在位17年。此时吴国霸业初成。余昧死时,遗命传位季扎,了却了父兄的心愿。吴国百姓也要求季扎继承王位,季扎仍旧谦辞,后见难以推脱,再次出逃。
季扎出走后,吴人立余昧的儿子僚为国君,这引起诸樊之子公子光的不满。公子光认为自己是诸樊之子,叔父季扎推位后,按继承顺序,理应由他继位。于是公子光“阴纳贤士,欲以袭僚”,夺取王位。这时,楚国楚平王听信谗言,诛杀了楚国大将伍奢,伍奢之子伍子胥逃亡到吴国,后来被公子光收留。伍子胥为人勇敢而有谋略,他得知公子光的意图后,就把逃之途中结识的勇士专诸推荐给公子光,专诸受到公子光的极高礼遇,他愿意为公子光效命刺杀吴王僚。
公元前515年,吴王僚乘楚平王死去楚国举行国丧之际,派弟弟盖余、烛庸率军伐楚,同时又派季扎出使晋国,观察中原诸国的动向。楚国早已做好准备,派大军截断了吴军的退路。吴军进退两难,吴王僚的两个弟弟盖余、烛庸不能回归吴国,吴王僚坐立不安。公子光见时机成熟,假意宴请僚,让专诸伺机刺杀僚。据《史记》记载,吴王僚为防万一,自王宫至公子光家,沿路设护卫军士,连公子光家堂前、阶上、席旁都有卫兵带刀护卫。公子光推说足疾故意离开现场,而在窟室中布上带刃甲士。专诸把匕首藏在炙鱼腹中,借献鱼之机,得以靠近了吴王僚。专诸突然拔出鱼腹中的匕首,刺死了僚。此匕首就是名传后世的鱼肠剑。混乱中,刺客专诸被吴王僚的卫士砍死,公子光率窟室甲兵杀散僚的卫兵。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为感谢勇士专诸,阖闾封专诸之子为卿,重用伍子胥执掌国政。远在楚国作战的吴王僚的弟弟盖余、烛庸听到公子光弑君自立的消息后,感到大势已去,弃军逃走。后来兄弟俩又投奔了楚国,楚把养邑 (今河南沈丘一带)分封给他们。从此,吴王余昧的后裔就在河南沈丘一带繁衍生息其后代分别以两公子的名字盖余、烛庸为氏,成为姬吴的两大分支。
季扎回国后,不愿看到吴国再闹内乱,就承认了阖闾为君的合法性。《史记》记载季扎说:“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
吴王阖闾即位后,实施富国强兵之术,他立城廓,设军备,实仓廪,治兵府。相传现在的苏州(古称姑苏)就是伍子胥协助阖闾修建的都城,姑苏城仿效中原城廓的建设,又兼及南方水乡的特点,它周长47里,有 8个陆门,8个水门,是一座设计精巧、攻守兼备的都城,它的建成提高了吴国的军事实力。在伍子胥推荐下,著名军事家孙武从齐国投奔吴,把自己著名的13篇兵法进献给阖闾。阖闾为测验孙武兵法,在宫中选了180名美女充当士兵,以两名爱妃做首领,让孙武试演。演习过程中,两位爱妃对孙武排兵布阵视如儿戏,在孙武三令五申下仍嬉笑不止。孙武按照军事法令斩杀了阖闾的这两位爱妃。据史籍记载,阖闾痛失两位爱妃后,食无味,寝不安。然而阖闾看到孙武确有用兵的本领,就没有责怪孙武。他任用伍子胥为谋主,孙武为将军操练军队,为进击强邻楚国做准备。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与伍子胥、孙武率兵大举攻楚,在唐、蔡两国军队的引领下,吴军五战五胜,长驱直入楚国都城郢,楚昭王逃跑。伍子胥找不到楚王,就掘开平王之墓,鞭尸三百,报了杀父之仇。楚国忠臣申包胥指责伍子胥鞭打王尸无道之极。伍子胥解释说:“吾日墓途远,故倒行而逆施之。”后来,申包胥不畏路途险远,远奔秦国求救兵。申包胥感怀祖国君民蒙受苦难,在秦宫庭外,痛哭了7天7夜,终于感动了秦王。秦答应发兵救楚。秦楚联军击败了吴军。战乱中,阖闾之弟夫概乘机回国自立为王,阖闾闻讯,立即领兵回国击败了夫概,夫概率残余逃到了楚国,楚昭王封夫概于棠溪(今河南遂平县一带),其后裔以棠溪为氏,这是姬吴的又一分支。
阖闾回吴后重整军备,一年后再度伐楚,占领了楚地。公元前504年,吴水军打败楚水军,俘获楚国两位水军将领和七位大夫,随后楚陆军又在繁阳(今河南新蔡县北)失利于吴军。楚元气大伤,国内人心惶惶,楚昭王被迫迁都,吴王阖闾的事业可谓达到了顶峰。
吴国的南方邻国是越国。历史记载,越国乃夏禹之后,是夏后帝少康的庶子南迁建立的国家。越国和吴国一样,统治阶级是中原贵胄之裔,人民大众则为当地土著居民,习惯文身断发。到越王允常时,夏禹之裔已传20余代,吴越曾发生战争。吴响应晋牵制楚,楚则利用越来牵制吴。公元前 537年及公元前518年,越曾两次助楚攻吴,吴越属敌国关系。打击楚国后,吴王阖闾一直伺机攻打越国。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去,勾践继位。吴国乘越国举行国丧期间出兵伐越,越国勾践率军抵抗,两军战于携李(今浙江绍兴县)。由于吴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越国上下齐心一举打败吴军。战争中吴王阖闾伤了脚趾,吴被迫退兵,途中阖闾的伤趾继发感染,生命危在旦夕。阖闾临终前嘱咐太子夫差:“你不要忘记是勾践杀害了你的父亲!”夫差满含泪水答应说:“一定不忘报父仇!”阖闾死于归国途中。
阖闾死后,夫差即位,是为吴王夫差。他不忘父仇,时刻准备伐越。他让属下立于他经常出入的宫门之处,每当夫差经过,下人就大呼:“夫差,你忘了越国杀死你的父亲吗?”夫差就回答:“不敢忘,三年一定报仇。”夫差以此勉励自己,他继续重用伍子胥,又封楚国亡臣伯(喜否)为太宰。经过三年准备,吴王夫差厉兵秣马,准备大举伐越以报父仇。公元前494年,吴越两军相战于夫椒(今太湖椒山),吴军士卒以复仇为动力,个个勇猛善战,一举击败越军,攻入越境。越王勾践只剩下5000甲士,退守会稽(今绍兴市郊一带)。越王为避免亡国,接受了大夫文种的建议,“卑辞厚礼”向吴求和,条件是勾践入吴为吴王臣仆,夫人为奴婢,进献宝器,越可免于亡国。
夫差洋洋自得,准备接受越国的请求。伍子胥劝谏夫差说,吴越同处三江之地,其势不能并存,勾践是位有能力的君主,加上范蠡、文种等良臣的辅弼,如不及时歼灭,其后患定会无穷。正当吴国君臣争议不决之时,越国送上美女、宝物贿赂太宰伯(喜否),请伯(喜否)劝说吴王夫差接受越国纳贡称臣。伯(喜否)本来就妒忌伍子胥,他接受了越王的贿赂后,一再劝说夫差接受越国求和。夫差听信了伯(喜否)的劝说,接见了越国求和的大夫文种,在吴国朝廷,伯(喜否)和越国大夫文种一唱一和,文种委婉地暗示夫差,一旦越国得不到吴王的宽恕,勾践将会杀妻灭子,毁坏宝器,凭借剩下的5000甲兵与吴拼个死活,吴国到头来将一无所获。夫差最终接受了越的和议条件。伍子胥闻讯无可奈何地叹息说:“20年后,吴国就会变成废墟了。”
吴越讲和后,越成为吴的附庸国,勾践夫妇及其大夫范蠡等300余人到吴国为吴王服役。相传,勾践为夫差养马,做了马夫,勾践夫人为吴王打扫宫室,夫妇俩表现出毫无反抗之意。为进一步麻痹、消磨夫差意志,越国又送上美女西施,对越王勾践完全放松了警惕。7年后,夫差准许勾践回国。勾践回国后不忘国耻,每晚睡在柴草上,并在门边挂一串苦胆,进出之时都要尝一下苦胆,扪心自问:“你忘记战败后的耻辱了吗?”他像农夫一样下田耕作,夫人也如农妇般亲自织衣、做饭,生活俭朴。勾践重用文种、范蠡等贤能之士,励精图治,国力逐渐恢复并强大起来。
夫差好大喜功,一心向往中原称霸,他先后讨伐了蔡国、鲁国,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掘成邗沟,以沟通江淮,为北上做准备。公元前485年,他又不自量力,联合一些小国,从海上进攻强大的齐国,结果被齐国打败。公元前484年,夫差再度进军中原讨伐齐国。他联合鲁国在艾陵(山东莱芜县东刁匕)打败齐国,俘虏齐将多人,缴获一批战:利品。夫差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看到数次的征战耗空了吴国国力。越国也;派人来
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让贤,便一起南下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号称句吴。太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周武王(姬昌为文王,其子姬发为武王)灭商后,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孙寿梦称王,建都今江苏吴县。寿梦的第四子季札本该继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为生。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札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

吴国灭亡后,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后还繁衍于江浙、安徽、山东、河南境内的一些地方.
明朝时我们吴性在南京迁到山东济南的我考虑在南京大屠杀时不好找了吧

介绍一下周朝楚国历史

我想知道楚国来历,历史上的王的名字,人文景观,民俗,一些外交事件与战争。谢谢
楚,又称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芈姓(普通话拼音读作mǐ),熊氏。最早兴起於古荆州之地的楚部落,灭於秦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江苏、江西部分地方。

楚是三苗人在长江中下游建立起,它在周朝初期曾参加了周武王伐纣的战争。楚国由周成王封熊绎于楚地开始,居楚地丹阳(今湖北秭归,有争议),从一个附庸小国逐渐变成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强国。前704年,楚君熊通为武王,有地千里。因其地处中国南方,故而楚国与中原的华夏各诸侯经常发生战事。通过战争,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楚国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小的诸侯方国。

楚国的族源

大致可分为五说:

华夏说

苗蛮即上著说

东夷说

西方民族说

民族融合说

参阅
楚国的族源

楚文化

语言

在春秋时代,楚语和中原语言之间有明显的区别。楚国的官名和其他诸侯国不同:楚国宰相叫令尹,司马叫莫敖。除此之外,《左传·宣公五年》还记载春秋时代楚语的两个特殊词语:

於菟wūtú(上古汉语发音为
aa-laa)为“老虎”(有人怀疑可能和缅甸语 ''kla''“老虎”有关)

谷为“哺乳”

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两个词的意思,是因为令尹子文名字叫做斗谷於菟,《左传》对他名字的原意做了
解释。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有一句话:“楚言而出”(今译:“他们讲楚语就撤退了”),证明当时的楚语和中原的语言不能通话。

在战国时代,屈原楚辞的词汇也显示出楚国语言的特点。

楚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楚武王(约前740年至前690年)
:楚文王(前689年至前675年六月庚申)
:楚王堵敖(约前674年至前672年)
:楚成王(前671年至前626年冬季十月)
:楚穆王(前625年至前614年)
:楚庄王(前613年至前591年秋季)
:楚共王(前590年至前560年)
:楚康王(前559年至前545年九月或以后)
:楚王郏敖(前544年至前541年冬季)
:楚灵王(前540年至前529年五月)
:楚平王(前528年至前516年九月)
:楚昭王(前515年至前489年秋季七月或以后)
:楚惠王(前488年至前432年)
:楚简王(前431年至前408年)
:楚声王(前407年至前402年)
:楚悼王(前401年至前381年)
:楚肃王(前380年至前370年)
:楚宣王(前369年至前340年)
:楚威王(前339年至前329年)
:楚怀王(前328年至前299年)
:楚顷襄王(前298年至前263年秋季)
:楚考烈王(前262年至前238年)
:楚幽王(前237年至前229年)
:楚哀王(前228年)
:楚王负刍(前227年至前223年)
:昌平君(前223年)
:楚怀王孙心或楚义帝(前208年至前206年)
:西楚霸王项羽(前206年至前202年)

熊绎及其后代是江汉流域最早的开发者,他们的创业
史是艰苦卓绝的。《左传》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绎辟
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川I,以事天子。”荆山,
在今湖北省西部,汉江两岸。《左传》宣公十二年:“楚自克
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
日,戒惧之不可以怠。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于胜之不
可保,纣之百克而卒无后。训之以若敖、蚧冒筚路蓝缕,以
启山林。箴之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两言“筚
路蓝缕”,皆指楚国熊绎至熊仪(若敖)、熊胸(蚧冒)等十余
代君王。可见楚国在建国以后的相当长的时期,都过着艰
苦奋斗的穷日子。国君带领臣民跋涉山林,开辟疆土,甘苦
与共。面对周边各国存在的威胁,尤其是面对北方周朝军
队一次又一次的南侵,楚人振军经武,保持警惕,枕戈待旦。
楚国君王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特别注重以先王艰苦创业
的事迹对臣民进行传统教育,以此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寻
求内部稳定和对外发展。
蚧冒之弟熊通自立为楚武王,时在公元前740年东周
平王三十一年。这在楚国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
是春秋初期的一件大事,它宣告了一个南方大国的崛起。
楚武王之子文王建都于郢,国势更加强大,江汉一带的小国
都畏惧楚国。到文王之子楚成王即位,已经“楚地千里”。
楚国“结旧好于诸侯”,迫使周天子“赐胙”,要求楚国“镇尔
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 周天子的话可怜兮兮的,流
露出对楚国的畏怯之情,同时,不得不承认了楚国镇抚南方
夷越的“首领”地位。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兵伐楚,历数
楚国两大罪状,其一即为前文已述及的“昭王南征而不复,
寡人是问”,另一条罪状是:“尔贡包茅不人,王祭不共,无以
缩酒,寡人是征”。说明楚国不向周王朝按时纳贡,已有很
长的时间。楚国在秦国重兵压境的时候,毫不畏惧,严阵以
待。但出于战略上的考虑,作了适当妥协,答应纳贡,于是
与齐结盟,各自罢兵。齐桓公死后,继起图霸的宋襄公不自
量力,欲召见楚成王,一度被楚所拘。公元前638年,宋、楚
两军战于泓水(在今河南柘城西北),宋军大败,宋襄公受箭
伤,次年身亡,宋国从此一蹶不振。公元前633年,楚成王
率陈、蔡等国军队围攻宋国,宋求救于晋,晋、楚两国爆发城
濮之战。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晋国
打败了强大的楚军,挫伤了楚国北进的势头.为周王室一吐
几百年郁积的怨气.晋文公重耳也因此一举而跻身“春秋五
霸”之列。楚国虽遭此败而元气未伤,仍然不断攻城略地。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北伐陆浑戎至于洛阳,在东周的王都
郊外举行阅兵仪式。周定王派王孙满劳师,楚庄王公然探
问周朝传国之鼎的轻重大小,并且扬言说,楚军只要折断戈
矛的尖端,就足够铸成九鼎了。此后,楚军锋芒益锐,所向
披靡。在春秋战国之交,相继灭陈,灭吴,灭蔡,后来又灭
越,成为席卷南土、问鼎中原的极强盛的国家。楚国兼并的
小国,有案可稽的,也在四五十个以上,多在今湖北、河南、
安徽、江苏等地。《战国策·楚策一》:“楚,天下之强国也。
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
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楚国之疆域,虽然时有
得失损益,“但在其鼎盛时期,据考察其地跨今十一省,兼县
三百余,为战国时代最大之国”。””楚国的这种蓬勃发展的
势头,从西周初年算起,持续了大约700年之久,直到战国
后期楚怀王时代,由于重大决策失误,才出现转折。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割据、战乱频仍的时
期,也是社会政治发生剧烈变革的重要时期。周王朝从衰
微走向瓦解,诸侯各国通过兼并战争夺取政权。其中受益
最大的,莫过于楚国。楚国从局促于丹阳一隅的“蛮夷”之
邦,通过南征北战,变成“地方五千里”的战国时代最大之
国,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不断开拓疆土所形成的大范围内
的民族融合,无疑是使楚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个重要原
因。所谓“楚人”,非但芈姓一族。楚人的上层统治者,即屈
原所说的“帝高阳之苗裔”,也就是来自西北方的夏人后裔,
本为游牧民族,沿汉水南下,至周已定居于丹阳一带。江、
汉之间的土著居民,包括楚地固有之周民族与土著民族。
按照姜亮夫先生所说:“此土著之民族,自历史发展论之,当
即《尧典》‘窜三苗于三危’之苗民。此时其主要部分,当已
随时代而西征,西征而落伍者,则当为屈子所谓之‘南人’、
‘南夷’,为三苗沿途遗在沅湘辰溆间者。”” 从周代的情况
来看,江汉沅湘一带的土著居民相当复杂,除了三苗及其遗
民之外,“还有越、濮、巴三族。他们是从不同的地方迁徙到
这里来的”。先民的迁徙是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在
出现比较发达的农业以前,迁徙是不可避免的。狩猎、采
集、游牧以及刀耕火种式的原始农业,都要求在不断的迁徙
中寻求较好的生产和生活场所。此外,部族繁衍,支系另谋
发展,更是要求迁徙的原因。同族之间的“不相能”,近亲族
之间的矛盾斗争以及不同部族之间的战争,都会引起大规
模的迁徙。 从土著居民的构成来说,可能还不仅是苗、
越、濮、巴,而是包括“九夷八蛮”,即南中国的诸多部族和民
族。他们在芈氏之族的统治下,融合成被北方人称为“荆
蛮”的强大的楚民族,并建立了日益强大的楚国。楚武王前
后,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楚国就完成了对江汉地区许多
姬姓小国的兼并和占领,造成“汉阳诸姬,楚实尽之” 的
局面。后来终于统一了长江流域,吞并了吴越,并以咄咄逼
人之势,不断问鼎中原.不断兼并中原各国。在兼并战争不
断取胜的过程中,多民族的大融合,也就不断地在更大的范
围内得以实现。
楚人英勇善战,视死如归,具有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
即使战死疆场,马革裹尸,也视为光荣和自豪。屈原《国殇》
对此作了淋漓尽致的歌颂:“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
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与刚强英武的
爱国主义精神密切相关的,是宽容宽厚的态度和广阔博大
的胸怀。楚国吞并了如此众多的国家。纵横跨越今天的11
个省,面临的具体情况肯定是极其复杂的。黄瑞云先生在
<楚国论>一文中说:“华夏蛮夷濮越,文明程度相差很大,
历史渊源各不相同,楚国都能加以安抚。楚国在战争中从
未有过像秦军那样,动辄斩首几万,也没有见过大量俘馘的
记录。”张正明先生也在其所著的<楚文化史>中说:“对于
被灭之国,楚人的惯例是迁其公室,存其宗庙,县其疆土,抚
其臣民,用其贤能。即使对于蛮夷,也是相当宽厚的。”正因
为如此,楚国才能够得到各民族的拥护,显示出强大的开放
性和凝聚力,在横跨大江南北的广大领域,建立起一个强盛
的积极进取的多民族国家,并且不断强化其臣民的国家认
同的观念,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强烈的本土意识
和民族意识。应该说,这是楚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获得
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
楚,又称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芈姓(普通话拼音读作mǐ),熊氏。最早兴起於古荆州之地的楚部落,灭於秦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江苏、江西部分地方。

楚是三苗人在长江中下游建立起,它在周朝初期曾参加了周武王伐纣的战争。楚国由周成王封熊绎于楚地开始,居楚地丹阳(今湖北秭归,有争议),从一个附庸小国逐渐变成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强国。前704年,楚君熊通为武王,有地千里。因其地处中国南方,故而楚国与中原的华夏各诸侯经常发生战事。通过战争,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楚国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小的诸侯方国。

楚国的族源

大致可分为五说:

华夏说

苗蛮即上著说

东夷说

西方民族说

民族融合说

参阅
楚国的族源

楚文化

语言

在春秋时代,楚语和中原语言之间有明显的区别。楚国的官名和其他诸侯国不同:楚国宰相叫令尹,司马叫莫敖。除此之外,《左传·宣公五年》还记载春秋时代楚语的两个特殊词语:

於菟wūtú(上古汉语发音为
aa-laa)为“老虎”(有人怀疑可能和缅甸语 ''kla''“老虎”有关)

谷为“哺乳”

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两个词的意思,是因为令尹子文名字叫做斗谷於菟,《左传》对他名字的原意做了
解释。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有一句话:“楚言而出”(今译:“他们讲楚语就撤退了”),证明当时的楚语和中原的语言不能通话。

在战国时代,屈原楚辞的词汇也显示出楚国语言的特点。

楚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楚武王(约前740年至前690年)
:楚文王(前689年至前675年六月庚申)
:楚王堵敖(约前674年至前672年)
:楚成王(前671年至前626年冬季十月)
:楚穆王(前625年至前614年)
:楚庄王(前613年至前591年秋季)
:楚共王(前590年至前560年)
:楚康王(前559年至前545年九月或以后)
:楚王郏敖(前544年至前541年冬季)
:楚灵王(前540年至前529年五月)
:楚平王(前528年至前516年九月)
:楚昭王(前515年至前489年秋季七月或以后)
:楚惠王(前488年至前432年)
:楚简王(前431年至前408年)
:楚声王(前407年至前402年)
:楚悼王(前401年至前381年)
:楚肃王(前380年至前370年)
:楚宣王(前369年至前340年)
:楚威王(前339年至前329年)
:楚怀王(前328年至前299年)
:楚顷襄王(前298年至前263年秋季)
:楚考烈王(前262年至前238年)
:楚幽王(前237年至前229年)
:楚哀王(前228年)
:楚王负刍(前227年至前223年)
:昌平君(前223年)
:楚怀王孙心或楚义帝(前208年至前206年)
:西楚霸王项羽(前206年至前202年)

熊绎及其后代是江汉流域最早的开发者,他们的创业
史是艰苦卓绝的。《左传》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绎辟
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川I,以事天子。”荆山,
在今湖北省西部,汉江两岸。《左传》宣公十二年:“楚自克
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
日,戒惧之不可以怠。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于胜之不
可保,纣之百克而卒无后。训之以若敖、蚧冒筚路蓝缕,以
启山林。箴之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两言“筚
路蓝缕”,皆指楚国熊绎至熊仪(若敖)、熊胸(蚧冒)等十余
代君王。可见楚国在建国以后的相当长的时期,都过着艰
苦奋斗的穷日子。国君带领臣民跋涉山林,开辟疆土,甘苦
与共。面对周边各国存在的威胁,尤其是面对北方周朝军
队一次又一次的南侵,楚人振军经武,保持警惕,枕戈待旦。
楚国君王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特别注重以先王艰苦创业
的事迹对臣民进行传统教育,以此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寻
求内部稳定和对外发展。
蚧冒之弟熊通自立为楚武王,时在公元前740年东周
平王三十一年。这在楚国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
是春秋初期的一件大事,它宣告了一个南方大国的崛起。
楚武王之子文王建都于郢,国势更加强大,江汉一带的小国
都畏惧楚国。到文王之子楚成王即位,已经“楚地千里”。
楚国“结旧好于诸侯”,迫使周天子“赐胙”,要求楚国“镇尔
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 周天子的话可怜兮兮的,流
露出对楚国的畏怯之情,同时,不得不承认了楚国镇抚南方
夷越的“首领”地位。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兵伐楚,历数
楚国两大罪状,其一即为前文已述及的“昭王南征而不复,
寡人是问”,另一条罪状是:“尔贡包茅不人,王祭不共,无以
缩酒,寡人是征”。说明楚国不向周王朝按时纳贡,已有很
长的时间。楚国在秦国重兵压境的时候,毫不畏惧,严阵以
待。但出于战略上的考虑,作了适当妥协,答应纳贡,于是
与齐结盟,各自罢兵。齐桓公死后,继起图霸的宋襄公不自
量力,欲召见楚成王,一度被楚所拘。公元前638年,宋、楚
两军战于泓水(在今河南柘城西北),宋军大败,宋襄公受箭
伤,次年身亡,宋国从此一蹶不振。公元前633年,楚成王
率陈、蔡等国军队围攻宋国,宋求救于晋,晋、楚两国爆发城
濮之战。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晋国
打败了强大的楚军,挫伤了楚国北进的势头.为周王室一吐
几百年郁积的怨气.晋文公重耳也因此一举而跻身“春秋五
霸”之列。楚国虽遭此败而元气未伤,仍然不断攻城略地。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北伐陆浑戎至于洛阳,在东周的王都
郊外举行阅兵仪式。周定王派王孙满劳师,楚庄王公然探
问周朝传国之鼎的轻重大小,并且扬言说,楚军只要折断戈
矛的尖端,就足够铸成九鼎了。此后,楚军锋芒益锐,所向
披靡。在春秋战国之交,相继灭陈,灭吴,灭蔡,后来又灭
越,成为席卷南土、问鼎中原的极强盛的国家。楚国兼并的
小国,有案可稽的,也在四五十个以上,多在今湖北、河南、
安徽、江苏等地。《战国策·楚策一》:“楚,天下之强国也。
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
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楚国之疆域,虽然时有
得失损益,“但在其鼎盛时期,据考察其地跨今十一省,兼县
三百余,为战国时代最大之国”。””楚国的这种蓬勃发展的
势头,从西周初年算起,持续了大约700年之久,直到战国
后期楚怀王时代,由于重大决策失误,才出现转折。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割据、战乱频仍的时
期,也是社会政治发生剧烈变革的重要时期。周王朝从衰
微走向瓦解,诸侯各国通过兼并战争夺取政权。其中受益
最大的,莫过于楚国。楚国从局促于丹阳一隅的“蛮夷”之
邦,通过南征北战,变成“地方五千里”的战国时代最大之
国,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不断开拓疆土所形成的大范围内
的民族融合,无疑是使楚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个重要原
因。所谓“楚人”,非但芈姓一族。楚人的上层统治者,即屈
原所说的“帝高阳之苗裔”,也就是来自西北方的夏人后裔,
本为游牧民族,沿汉水南下,至周已定居于丹阳一带。江、
汉之间的土著居民,包括楚地固有之周民族与土著民族。
按照姜亮夫先生所说:“此土著之民族,自历史发展论之,当
即《尧典》‘窜三苗于三危’之苗民。此时其主要部分,当已
随时代而西征,西征而落伍者,则当为屈子所谓之‘南人’、
‘南夷’,为三苗沿途遗在沅湘辰溆间者。”” 从周代的情况
来看,江汉沅湘一带的土著居民相当复杂,除了三苗及其遗
民之外,“还有越、濮、巴三族。他们是从不同的地方迁徙到
这里来的”。先民的迁徙是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在
出现比较发达的农业以前,迁徙是不可避免的。狩猎、采
集、游牧以及刀耕火种式的原始农业,都要求在不断的迁徙
中寻求较好的生产和生活场所。此外,部族繁衍,支系另谋
发展,更是要求迁徙的原因。同族之间的“不相能”,近亲族
之间的矛盾斗争以及不同部族之间的战争,都会引起大规
模的迁徙。 从土著居民的构成来说,可能还不仅是苗、
越、濮、巴,而是包括“九夷八蛮”,即南中国的诸多部族和民
族。他们在芈氏之族的统治下,融合成被北方人称为“荆
蛮”的强大的楚民族,并建立了日益强大的楚国。楚武王前
后,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楚国就完成了对江汉地区许多
姬姓小国的兼并和占领,造成“汉阳诸姬,楚实尽之” 的
局面。后来终于统一了长江流域,吞并了吴越,并以咄咄逼
人之势,不断问鼎中原.不断兼并中原各国。在兼并战争不
断取胜的过程中,多民族的大融合,也就不断地在更大的范
围内得以实现。
楚人英勇善战,视死如归,具有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
即使战死疆场,马革裹尸,也视为光荣和自豪。屈原《国殇》
对此作了淋漓尽致的歌颂:“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
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与刚强英武的
爱国主义精神密切相关的,是宽容宽厚的态度和广阔博大
的胸怀。楚国吞并了如此众多的国家。纵横跨越今天的11
个省,面临的具体情况肯定是极其复杂的。黄瑞云先生在
<楚国论>一文中说:“华夏蛮夷濮越,文明程度相差很大,
历史渊源各不相同,楚国都能加以安抚。楚国在战争中从
未有过像秦军那样,动辄斩首几万,也没有见过大量俘馘的
记录。”张正明先生也在其所著的<楚文化史>中说:“对于
被灭之国,楚人的惯例是迁其公室,存其宗庙,县其疆土,抚
其臣民,用其贤能。即使对于蛮夷,也是相当宽厚的。”正因
为如此,楚国才能够得到各民族的拥护,显示出强大的开放
性和凝聚力,在横跨大江南北的广大领域,建立起一个强盛
的积极进取的多民族国家,并且不断强化其臣民的国家认
同的观念,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强烈的本土意识
和民族意识。应该说,这是楚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获得
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
一下子谈不来,,
到网上查查

从上官氏族谱入手,理清夏商周楚的血脉联系

我家的家谱记载,上官氏源自楚国,后被秦国迁往天水。

第一个姓上官的其实也有争议,但比较公认的是楚国的公子——上官子兰,也就是和屈原在朝堂之上争论,最后把屈原排挤出首都的那个子兰。楚国是贵族执政,子兰和屈原其实都是 芈 姓。只不过官职经历不同,才各自拥有了新姓。

屈原在离骚中开头就说了,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楚国人是认为先祖是源出高阳帝,高阳指的就是颛顼,这个颛顼本来是黄帝的孙子,年轻的时候率领一部分族人前往东夷。颛顼在黄帝手下担任火正,也被称之为祝融,或者火神,其部落为黎氏部落。

当时东夷首领为少昊,少昊本来为西方之神,是黄帝的儿子,担任木正,也被称为木神。传说少昊出生之时,天上有五只凤凰出现,少年时就被黄帝派往东夷凤鸿部历练,因为能力出众当上了东夷首领,因此少昊部落以玄鸟为图腾。

颛顼到达东夷后,先辅佐少昊,自己的部落与少昊部落通婚融合,少昊部落为重氏部落,因此新部落称为重黎部落。

少昊死后他被尊为东夷的首领,东夷的图腾为玄鸟,因此颛顼部落便融合了东夷文化,以玄鸟为信仰。之后重黎部落就长期在黄帝手下担任火正。

黄帝死后,华夏部落群龙无首,颛顼带领族人返回中原,之后他又成为华夏部落的首领。据说颛顼死后,有群鸟在墓前盘桓啼鸣不止。

颛顼之后便是他的侄子姬俊即位,也就是著名的帝喾。帝喾的父亲是蟜极,蟜极是少昊的儿子,因此按照辈分,他应该是黄帝的曾孙,是少昊的孙子,颛顼是他的叔叔。

颛顼之后为老童,后来水神共工氏在长江作乱,帝喾派重黎族人前去征讨,结果失败了,帝喾便让其首领之弟继续担任祝融,继续平乱。这个弟弟成功后留在长江流域,因为地处吴地,又被称为吴雷,或者吴回。

其实这个时间线还要往前翻,当时木神少昊部落末期已经衰落了,水神共工部落正鼎盛,火神颛顼接管少昊部落后,共工便首先发难。颛顼获得黄帝之位,便开始着手消灭周围部落,共工便在其列。历颛顼帝喾两任帝王最终才把共工消灭。

其实到了这里,楚国先祖的来历也就清楚了,他们其实是黄帝的孙子颛顼的后人,颛顼的孙子吴回前往长江诛杀共工。楚国所祭祀的先祖中主要有:黄帝,颛顼,帝喾,吴回。他们崇尚凤鸟,也有东夷的文化基因。他们崇拜火,也有祝融的影子。

话题回到帝喾,帝喾有个儿子叫契,等帝位传到尧帝,他封契于商地,这个部落继承自帝喾,与少昊有直接联系,因此也以玄鸟为图腾,而契据说也是他母亲吞鸟蛋所生,也就是《商颂》所言——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时间进入夏朝,吴回的后代有昆吾和彭祖,夏朝末期,夏王对其他部落的号召力已经很弱了。此时伊尹认为征讨夏桀,九夷部落一定不会勤王。当时的夏朝其实是氏族联盟国家,夏王华夏居中,统领九夷部族。当时的部落其实已经可以称之为诸侯或者方国了,事实如伊尹所愿,只有寥寥几个诸侯起兵伐商。

《诗·商颂·长发》:韦、顾即伐,昆吾夏桀。

郑玄如是注释:韦,彭姓也。顾、昆吾皆己姓也。三国党于桀恶,汤先伐韦、顾,克之。昆吾、夏桀则同时诛也。

说明汤之所以伐韦、顾、昆吾三国,是因为它们仍在助桀与商为敌,即“三国党于桀恶”。三国之中最后灭亡的是昆吾,“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代昆吾,遂伐桀”。可以看出楚人的先祖是反对商汤叛乱的,所以他们被消灭,事实上吴回的后代基本都被剿灭了,少部分开始逃亡山林。

《诗经.商颂》说:“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同诗还说:“维女荆楚,居国南乡。”甲骨文中曾发现有“商伐咩”的记载,咩通芈,为楚王之姓,青铜器“矢令簋”有“唯王于伐楚伯,在炎”的铭文,于是被打散的楚人就只好“或在中国,或在蛮夷”颠沛流离了。

商朝的二百多年里,楚人就在汉水长江流域的山林里艰难生存。一直等到周文王讨商,周朝为姬氏,我们通过前文发现,帝喾也姓姬,事实上周人的祖先便是帝喾的儿子农神后稷,而颛顼又是帝喾的叔叔。

其实商人,楚人和周人都是一家人,而周和楚一直都是商的重点打击对象,周是个时而听话时而反叛的同盟国,所以商经常驱使周和其他诸侯作战,也经常驱使其他诸侯攻打周,而楚人就比较惨了,几乎被赶尽杀绝。楚人为了反击商人,决定支持周文王起兵。

周文王时哲人鬻熊“子事文王”,《墨子.非攻》说:“昔者楚熊丽始讨此睢山之间。”熊丽是鬻熊的儿子,《史记》:“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周公重新执政后,周成王念鬻熊之功,及楚人保护周公之力,封鬻熊之曾孙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也就是熊丽已经进入的地方。以后自立为楚武王的熊通,很不满地说过:“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早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熊绎受封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其地就在所谓“江汉睢章”之间。周朝为限制楚国发展,在楚国边汉水之阳,封了一些小国,称之为“汉阳诸姬”。因为地处四夷中的南蛮,故称作“楚蛮”。

上官氏族谱:黄帝——昌意——高阳氏颛顼——卷章——吴回——陆终——季连——附叙——熊穴——衍及鬻熊——熊狂——楚子芈熊绎(封之于楚,子孙以芈为姓)——楚武王芈熊通(绎之十世孙)——楚文王芈熊赀——楚杜敖芈熊艰——楚成王芈熊恽——楚穆王芈商臣——楚庄王芈侣——楚共王芈审——楚康王芈昭——楚郏敖芈员——楚灵王芈围——楚初王芈比——楚平王芈弃疾——楚昭王芈轸——楚惠王芈章——楚简王芈仲——楚声王芈当——楚悼王芈疑——楚肃王芈臧——楚宣王芈良夫——楚威王芈商——楚怀王芈槐——楚顷襄王芈横、楚令尹芈子兰(上官子兰)

这里清楚了楚人之所以到达长江的理由。首先黄帝时期,共工部落就在长江,其次吴回也曾去长江击败过共工。这说明长江流域一直都存在文明。之后楚人被商赶到汉水流域,和当地的南蛮形成新的楚蛮。

基于共工与炎帝的关系,可认为当地的蛮族为炎帝后裔,炎帝被打败后被赶到蛮荒之地,后来又在帝喾的打压下,共工部落被彻底失败,那时候的南蛮也就是被打散了的共工部落。盘龙城遗址的基础应该从那时候就有了,只不过楚人过去继承了炎帝的遗产而已,因为商初南迁的楚人实力尚弱,和当地的南蛮既有争斗又有合作。

想知道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公子,他是春申君黄歇,想知道关于他的资料!!知道的话告诉我哦~~谢谢!!!

想了解他的生平和一些影响大的事情!!!
春申君黄歇,“疑为黄国之后,《左传》所谓‘汉阳诸姬, 楚实尽之’, 灭国以后归于楚, 故称为楚人”[1]。据《左传》记载,故黄国应有二,一是楚文王十五年时为巴人所败,接着楚文王又伐黄,“败黄师于足昔陵。还,及湫,有疾”[2]。足昔陵,今河南潢川西南,地处淮河,“自郢及我九百里”[3]。湫,《清一统志》谓在湖北钟祥北, 《春秋大事表》谓在湖北宜城东南,故此黄,非远离郢本土的淮水南岸之赢姓国,而是郢附近汉水东岸之一小国,即“汉阳诸姬”之一。二是上述离郢“九百里”、淮水南岸的黄,楚成王时因背楚亲齐,为楚所灭[4]。但不论是汉东之黄,抑或淮南之黄,均系楚之异姓国[5],被灭后一直臣属于楚, 并成为楚国古老的贵族。楚国晚期,黄歇先为左徒,后任相、封君,执掌楚国军政大权,与这一名门望族地位是分不开的。

见于《史记》等文献记载,黄歇出现在楚国政治舞台上,始自楚顷襄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73年), 时秦正大举南下攻楚,楚使黄歇至秦上书,要求秦亲楚,第二年即侍太子完为质于秦。这时任左徒,以善“辩”受到重用。过十年,楚顷襄王病,黄歇与太子完归。顷襄王卒,太子完立,是为楚考烈王。“考烈王以左徒为令尹,封以吴,号为春申君”[6]。 楚考烈王(公元前262椙?38年)在位二十五年,黄歇“虽名相国,实楚王也”[7],一直主持楚国军政大事。 考烈王死后十五年,楚即为秦亡,故黄歇的政治生涯正处在楚国晚期,其军政活动与对外策略,决定着楚国的命运。楚国晚期的统治实际上就是黄歇制定的对内对外政策的实践。列宁说:“历史是由个人创造的这一原理在理论上毫无意义。全部历史本来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8]把黄歇与楚国晚期政治联系起来考察,并对其作出客观评价,对认识楚国晚期历史,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 公元前273年,秦在击败韩、魏后,即领韩、 魏南下攻楚。在这一严峻时刻,楚遣黄歇至秦,给秦昭王上书,要秦亲楚,并兵锋指向山东诸国。这封“上书”的内容,《战国策·秦策》、《史记·春申君列传》和《资治通鉴》等均有详尽的记载。这封书洋洋洒洒,黄歇亦以善“辩”和“游学博闻”著称,以致近人还认为黄歇才智难得,一封书就阻止了秦的进攻,使楚国赢得了和平环境,延缓了败亡进程。如果从当时阻止了秦的兵锋的急功近利看, 黄歇使秦上书,确为急中生智,不失为一虑之得,但如果从战国中晚期以来秦楚关系史及楚国败亡历史整体考察,黄歇的这封“上书”,完全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害人误己的献策书,危害极大。

首先,从“上书”的内容看,黄歇一开始就热烈歌颂了秦昭王的赫赫武功:服韩、魏,“断齐、秦之要,绝楚、魏之脊,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也”[9], 然后为秦提出了灭中原诸国及亡楚的总体方针与具体方略。第一步,秦楚联合,全力攻韩、魏,迫使韩魏服而为“关内侯”。第二步,秦楚进一步合作,攻取齐之右壤,使秦地“一任两海,要绝天下也”[10],割断燕、赵与齐楚联系,以“危动燕、赵,直摇齐、楚”[11]。第三步,燕赵齐楚四国,因割断联系,“不待痛而服矣”[12],即可徐举而灭之。这三步具体方略,归结起来,就是教秦实现亡楚灭中原诸国,一统寰宇的总战略方针。秦昭王听了很高兴,立即停止对楚用兵,楚亦令黄歇侍太子完质于秦,为实现这一战略方针效劳。

秦国为什么对黄歇的上书这样看重,这是因为黄歇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对秦的进攻方向、步骤,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略。如书中指出秦经文、庄、昭三代的征战,“能”、“功”、“威”并举,战绩辉煌,当今的主要任务是“持功守威,省攻伐之心而肥仁义之诚,使无复后患”[13],威德并重,舒缓人心,谨慎行事。楚是秦近邻,又西北为韩、魏所隔,如果贸然进攻,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经韩、魏攻楚,韩、魏必抄秦后路;如不经韩、魏而经随水右壤,则此皆广川大水,山林溪谷不食之地,无战略意义。且攻楚时,魏、齐必趁机而起,魏攻宋地,“故宋必尽”,“齐人南面,泗北必举”, 结果“王破楚于以肥韩、魏于中国而劲齐”,又会对秦构成威胁。如秦楚合而为一,则局面顿时改观,不仅韩、魏成为“关内侯”,且燕赵齐楚亦必服。这种分析实属上乘,透彻明了。不幸的是立场颠倒了,完全是从秦的战略利益出发的,楚只是充当秦的伙伴,当完了打手后,再自己去套上绞索。因此,黄歇的这份“上书”,不啻于一份投降书和卖身契。

过三年,即公元前270年,魏人范雎至秦, 就秦的内政外交问题与对策,和秦昭王作了深入的交谈。其中就对外兼并的策略,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大王越韩、魏而攻强齐,非计也。……昔者,齐人伐楚,战胜,……诸侯见齐之罢露,君臣之不亲,举兵而伐之,主辱军破,为天下笑。所以然者,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籍贼兵而齑盗食者也。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而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今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枢也。王若欲霸,必亲中国而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赵强则楚附,楚强则赵附。楚、赵附则齐必惧,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齐附而韩、魏可虚也。”[15]只要细加咀嚼,这一谈话与黄歇的“上书”内容,如同一辙,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秦后来一段时间不攻楚,而集中力量攻打中原诸国,就是遵照黄、范两人的方略行事的。黄歇虽一时阻止了秦的兵锋,但从根本上却教秦亡楚,这位”游学博闻“之士,终究不过充当了为秦国战略利益效劳的策略家角色,而对自己的国家,则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出卖者。

其次,从“上书”的历史背景看,这封书完全是楚怀王亲秦路线的继续,或者说是楚怀王投秦误国政策的翻版。春秋时期,秦之东进受晋所阻,秦晋结仇,楚则与晋长期争霸,故秦楚战略利益一致,世为盟国。入战国后,秦经商鞅变法后崛起,北击东进南下并举,进展顺利。秦对楚这个姻亲之国,一打一拉,服楚灭楚的战略意图已暴露无遗。楚威王时楚尚强盛,这个问题就很突出。纵横家苏秦就警告过楚威王:“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雠也,横人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事秦,此所谓养仇而亲雠者也。”[16]楚威王对此忧心忡忡,认识到“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

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并因此,“卧不安,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17]。楚威王死,楚怀王继位后,对此失去戒心,特别是不听陈轸、昭睢、屈原等的忠告,坚持亲秦,终酿成“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18]的悲剧。 楚威、怀两代,对秦的战略意图应该是认识得很清的,对秦的野心也应该领教得很深,且楚怀王本人也留下了血的教训,但其后,尤其是楚顷襄王还迷途不返,亲秦惧秦,越陷越深,以致蒙受亡郢辱祖之后,又造就了楚国末年一代的投机取巧的政治家黄歇,抛出误国的所谓“上秦昭王书”。

这份“上书”绝非偶然的巧辩之词,而是在被秦国打怕之后,推行屈辱投降路线的产物,是楚怀、顷襄两代腐朽没落的现实写照。在楚怀、顷襄、考烈王和黄歇这些没落的政治代表统治下的楚国,最终为秦所亡,是理所当然的。

其三,从“上书”的当时现实环境看,秦将白起拔郢后,楚已“东北保于陈城”[19],政治、军事重心转向东北,即已向中原诸国,特别是向韩、魏靠拢。从战略观点看,楚既已北上,当应全力团结韩、魏及其他中原诸国,才能图存发展,舍此,别无出路。关于这一点,黄歇本人也是清楚的。

如他在“上书”中指出,秦如“借路于仇雠之韩、魏乎,兵出之日而王忧其不反也” [20]。故韩、魏实为楚之军事屏障,韩、魏存,楚存,韩、魏亡,楚危。黄歇明明知道韩、魏地位之如此重要,却反其道而行之,教秦攻韩、魏,把祸水泼向邻国。这位“辅国持权”者的嫁祸于人、侥幸求生的心态昭然若揭。楚国命运掌握在这样的政治代表手里,不能不是楚国末年政治的重大失误,是楚国的不幸。

二 黄歇至秦“上书”后,楚为博取秦之欢心,第二年即采取了两大行动:一是在秦的组织下,与秦、韩、魏一起出兵攻燕(燕相公孙操杀燕惠王);二是使黄歇侍太子完为质于秦。其后,秦实行“远交近攻”方略,把楚搁置一旁,集中力量打击三晋。

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危, 黄歇为保证太子完即位(实际上是让自己执政),对秦相范睢恳切陈辞:“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如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太子,必不事秦。”[21]结果太子完、黄歇均得以回到楚国。太子完继位后,是为楚考烈王,黄歇则被任为相,封为春申君。太子完、黄歇得归, 历来也是为人们赞赏的事,认为黄歇工于心计,使君臣得以平安回归。其实这并非什么计谋取胜,而同十年前“上书”一样,仍然以“事秦”表白自己的忠心,决心继续亲秦降秦,秦昭王、范睢当然对此心领神会,欣然遣返。这次说辞比十年前的“上书”更加露骨,所谓“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楚更太子,必不事秦”,十足的一副奴才嘴脸,哪里还有丁点儿策略家的味道! 公元前262年,楚考烈王立,黄歇相楚。 以后的二十五年中,是战国末年风云变幻莫测的时期,也是秦对外兼并战争步步深入、不断取得胜利的时期。 作为“御中国之难”[22], 中原诸国寄予厚望的楚国,在这一剧变时期扮演什么角色,完全是由黄歇对外路线和军事策略所决定的。黄歇相楚的二十五年,是黄歇政治生涯的主要时期。由于当时秦横兵中原,黄歇的政治生涯当然就与对外路线、军事斗争策略结绊在一起,故时人把春申君黄歇与齐孟尝君、赵平原君、魏信陵君一起并称为“四公子”。我们且不论四公子战功政绩如何,究竟谁优谁劣,但既为“四公子”,当然都是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叱咤风云的人物,对本国或各国的斗争起过重大作用。黄歇在这一剧变时期,究竟给本国带来什么好处,对中原诸国反秦兼并征服起过什么作用,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现不妨将这一时期与黄歇有关的某些重大历史事件,作一初步探索,看黄歇究竟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起过什么作用。

首先,关于出兵解邯郸之围问题。公元前262年, 赵受上党,于是秦赵于长平大战,达三年之久,赵前后所亡45万,国力大伤。公元前259年,秦乘胜围攻赵都邯郸, “十七月不下”[23],赵人作了英勇顽强的抵抗。第二年,赵使平原君赴楚求援。“平原君与楚(王)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24]平原君“舍人”毛遂按剑而前痛斥楚考烈王,考烈王才被迫决定出兵援赵。黄歇名为相,实为“楚王”, 军政大权实际上是由黄歇所操纵的,出兵之事应由他决定。如后来魏、楚谋合纵攻秦,魏遣使至楚,“春申君闻之,谓使者曰:‘子为我返,无见王矣。十日之内,数万之众,今涉魏境’”[25]。此虽“事证未明”,但黄歇“以相倾夺”,出兵无须经考烈王,则是可信的。秦围邯郸,事关重大,平原君不先见黄歇,而径向考烈王面前痛切陈辞,最后还不惜大动干戈,说明黄歇态度暖昧,平原君才不得不在楚考烈王面前大做文章的。

楚考烈王决定出兵,谁统兵出征,或楚军承担什么任务,见于史料记载,也是模糊不清的。《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既返赵,楚使春申君赴救赵。”《史记·春申君列传》:“邯郸告急于楚,楚使春申君将兵往救之,秦兵亦去,春申君归。”此两则史料说的是黄歇直接统兵去救援的,而《史记·楚世家》则载:“……赵告急楚,楚遣将军景阳救赵。……至新中,秦兵去。”说的是楚将景阳统兵,且兵至新中,十分明确。《索隐》谓:赵地无名新中者,“中”字误。巨鹿有新市,“中”当为“市”。由此可见,景阳率领楚军抵巨鹿,形成策应之势;魏信陵君则“窃符救赵”,率精兵八万,大败秦军于邯郸城下,邯郸之围遂解。故魏信陵君救赵,起了巨大作用;楚则声援,统帅是景阳,黄歇并非与魏信陵君一样,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当然,秦围邯郸三年,楚出兵是一次或是两次,统兵者是一个,或是两个,并无明确记载,但景阳统兵救赵,并进抵“新中”,则说得很具体。故前后联系看,《史记·楚世家》记载较为可靠。楚国出兵是迫不得已的,作用也是有限的,黄歇固有的亲秦路线并未改变。

其二,关于攻鲁灭鲁问题。黄歇北上攻鲁灭鲁,历来被认为是楚国振兴复强的标志,黄歇也因而名声大噪,声价倍增。如《史记·春申君列传》载:“春申君相楚八年,为楚北伐灭鲁(灭鲁实为后六年),以荀卿为兰陵令。当是时,楚复强。”实际上,黄歇之攻鲁灭鲁,不仅是乘人危难之举,毫无功劳可言;而且在战略上,也犯了重大错误,楚国也并未因此真的“复强”起来。

黄歇从公元前261年攻鲁,至公元前249年贬鲁君为家人,前后长达十余年时间,其间共进行了二次大的攻伐,确实是黄歇政治生涯中一件大事。第一次,公元前261 年(楚考烈王二年),楚攻鲁,取徐州(今山东微山东北)。鲁为泗上十二诸侯国之首,历来是魏、齐、楚争夺的主要目标之一。

战国中期后,魏渐衰,齐、楚对泗上霸权,特别是对鲁国的争夺更加激烈。齐威、泯曰时期,齐国一直控制着泗上各个诸侯国。公元前280年,齐为燕、秦诸国败后,国力大损, 当然再无力维持泗上的霸权地位,对楚的北上攻鲁,也只好听之任之,难以反击。秦、赵两强正在长平酣战,无暇东顾。

楚国就是这样利用齐国衰弱、秦赵大战之际攻鲁取徐的。楚攻取鲁、徐,既不表明楚之强大,更使自己在泗上陷于孤立,错失团结魏、齐及泗上诸国自强抗秦之良机。而对秦,则仍然忍辱退让。如攻鲁前一年,当秦来攻时,楚割州陵(今湖北咸宁西北)屈与秦和。自己的大后方宁可让给敌国,而对邻国、友国则大肆攻伐,且又难长期占领和巩固其地,显然是战略眼光的短视和决策的失误。 第二次,公元前255年(楚考烈王八年)。 楚第二次攻鲁,迁封鲁君于艹吕(今山东艹吕县),取其地,即所谓“楚复强”。

过六年,又迁鲁君于卞,贬为家人,鲁亡。其时正值邯郸大战之后,赵都之围虽解,但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他顾。秦虽败邯郸城下,但国力未损,第二年就出兵猛攻韩、赵,先去韩之阳城,斩首四万,接着又攻赵,取二十余城,斩首九万。

西周背秦,即被秦灭,诸侯惊恐。在这一严峻的政治军事氛围中,黄歇又挥兵北上攻鲁灭鲁,把矛头对准齐国,以保自己淮北封地。这是典型的杀鸡取卵行为, 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楚复强”?过两年,由于韩、魏朝秦,楚恐,慌忙迁都于巨阳(今安徽太和东南)。公元前248年,黄歇刚趾高气扬地贬鲁君为家人不久,就又气急败坏地以“淮北地边于齐,其事急”为由[26],请改封地于江东。既“边于齐”,又“事急”,可见黄歇的一味打击齐、鲁政策,已大大地激怒了齐国,楚齐关系紧张;又三晋战败或服秦,北部边境吃紧,只得匆匆往东南迁移。所以黄歇的攻鲁灭鲁,纯属短见投机行为,不仅没有给楚国带来“复强”局面,反而与齐国结怨,使自己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加速了败亡。

其三,关于五国合纵击秦失误问题。楚迁都巨阳和灭鲁后,山东诸国或内部倾轧,或相互攻伐,形势日益恶化。其间除了魏信陵君于公元前247年率五国之师大败过秦外, 余均被动挨打,每况愈下。特别是公元前242年,秦大败魏后,建置东郡,使本国土与齐境相接。断“山东从亲之腰”,韩、魏危在旦夕,其他各国亦感唇亡齿寒,赵、魏、韩、燕、楚五国才又合纵抗秦。由于楚国版图最大,实力最强,故楚考烈王被推举为纵长,春申君“用事”。五国军队攻至函谷关,秦一反攻即溃散。对此,楚考烈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故“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27]。“以咎春申君”说明黄歇在这次行动中不积极不认真,谋画不慎;“以此益疏”,楚考烈王已对黄歇不信任了,但欲罢不能,用而无功,黄歇主持下的楚国政治,就是处在这种消极无为的状况中。黄歇这样辜负考烈王的信任,并非偶然,而是他主政以来惧秦心态和亲秦路线的必然结果。因此,所谓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既无孟尝君谲诈善变的本领,又无平原君坚决抗秦的气魄,更无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胆略,只是一位平庸无奇、巧辩而不实的徒具虚名之士。

三 春秋时期的楚国,是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强国;入战国后,楚国虽仍不失为一南方大国,但它扼杀了吴起变法,失去了改革图强的良机,国势已渐衰退,江河日下。宣威图治复强,但时仅四十年,之后即进入了楚怀王统治时期。“怀王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28],内政不张,外交失误,楚国败亡,历来归咎于楚怀王,不无道理。

但楚怀王毕竟对秦还敢于抗争,被骗入秦后,又至死不割地不低头,应该说对楚国统治集团留下了血的教训,这本来是足够楚人深思的,也能激励人们痛定思痛,立志复强,但可惜的是,楚怀王子顷襄王是一个软骨头,战则败,败则迎归于秦,“结和亲”[29]。对此,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愤慨之极,并叹息道:“甚哉秦之无道也,杀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竞也,忍其父而婚其雠! 乌乎,楚之君诚得其道,臣诚得其人,秦虽强,乌得陵之哉!”[30]郢亡徙陈后,当务之急就是要迅速采取措施,革除弊政,励精图治,上下一心,着力恢复。但黄歇主政的二十五年,丝毫不见有紧迫感,更谈不上有任何卧薪尝胆精神;相反,黄歇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恣情享受,操弄权柄,激化矛盾,楚国更加岌岌可危。

楚国政治权力始终掌握在以王室为首的世袭贵族手里,但对贵族的封地还是有所限制的。吴起变法时,集中地打击了一下旧贵族,出现了昭、屈、景三大族联合执政的局面,一时生机盎然,政治上有一定活力。这是吴起变法后带来的积极成果。但吴起毕竟是被阳城君等数十家旧贵族杀害的,变法措施也因而被摧毁了,故楚自春秋末兴起的贵族封君制,更加向大(封邑大)、滥(滥封)、尊(位尊)的方向发展,以致楚考烈王继位后,任黄歇为相(令尹),又封为春申君,一身而二任,成为“实楚王也”的大封君。

见于史料,楚考烈王时的封君有两位,一是临武君,为时人视为“不可拒秦之将”,荣尊有限,另一位就是春申君黄歇。黄歇这位封君,凭其原侍考烈王入质于秦十年的经历,得到无限的信任,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特权于一身,名尊权高,在封邑内肆无忌惮,无所不为,俨然一独立王国。 其封地初在淮北,扼控陈城,掌握楚国命脉。后与齐关系恶化,又改封吴,远避兵锋,役使臣民,开渠建仓,以满足奢侈淫逸生活的需求。《越绝书》载:“无锡河者,春申君治以为陂,凿语昭渎以东到大田,田名胥卑。凿胥卑下,以南注太湖,以泻西野。”《七国考》引《一统志》载:“南直常州申浦在江注太湖,昔春申君开,置田为上下屯,自大江南导,分而为二:东入无锡,西入武进、戚墅,俱达于运河。”工程如此浩大,可见役使臣民之众。水利的兴建,必然带来粮食的增产,黄歇于是赋税剥削源源不断,故又在吴地建有东西“两仓”[32]。在此同时,黄歇又大兴土木,“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33]。后来太史公司马迁见此不由惊叹:“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34]黄歇这位独特的封君,实为楚国肌体的毒瘤,吞噬着楚国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哪里还能去励精图治和抗御强秦?黄歇还凭借其雄厚财力,结党营私,招徕食客, 多达“三千余人”,其中“上客皆珠履”[35]。人虽众,但这只是一种陈设,真正有才华的人则不多见。故楚国人才济济,至末年却几无可用之人,以至赵使魏加倡“天下合从”时问黄歇有将否,黄歇答以临武君,魏加则认为“……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36],不值一提。有一个叫汗明的怀才不遇,终不得不向黄歇倾吐衷言:“今仆之不肖厄于州部,土出穴穷巷,沈污鄙俗之日久矣,君独无意湔拔仆也,使得为君高鸣屈与梁乎?”[37] 在黄歇这种华而不实、设而不用的政策下,大名鼎鼎的荀子来到楚国受到冷遇,而楚人、荀子的学生李斯则离楚去秦效力,就非偶然。因此,黄歇的养士,绝非招揽人才,用于国难,而是私蓄势力,包藏祸心的。这从黄歇与其食客的所作所为可以得到证实。原来楚考烈王无子,食客李园让其妹与黄歇通,待有孕后,黄歇与李园妹谋,进幸考烈王,以期“赖天有子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38],做“娠姬窃国”[39] 的美梦。

另一食客朱英以为李园兄妹不可信,考烈王死后“必先入据权而杀君以灭口”,不如趁“楚王病”以“代立当国”,而后“南面称孤”[40]。黄歇以为李园虚弱, 不敢轻举妄动,考烈王死后仍入棘门吊,果被李园死士所杀。黄歇的养士适得其反,不仅自己招致杀身之祸,而且也把楚国推向隳亡的绝境。其时(公元前238年),秦王政杀女戮土毋,废吕不韦。

楚国由于黄歇篡国野心而内部相残,秦国则整肃奸宀九,政令划一,两相对照,楚国结局也就未卜可知了。因此,楚国晚期政治的腐朽没落,其根子在黄歇。黄歇对楚国的败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古人论及楚败亡原因,指出楚国非无“坚甲利兵”可用,亦非无“固塞险阻”可守,而在于“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41]。此“道”即为统治之道。可见楚国晚期政治失误,用人不当,黄歇误国,是使自己招致败亡的真正原因。
  春申君
  春申君 (?~前238)中国战国四公子之一,战国楚相,即黄歇。黄歇游学博闻,善辩。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

  春申君明智忠信,宽厚爱人,以礼贤下士、招致宾客、辅佐治国而闻于世。顷襄王时,秦昭王派大将白起带兵打败韩国和魏国后,联合韩、魏两国共同讨伐楚国,形势危急,顷襄王派能言善辩的春申君出使秦国,说服秦昭王退兵。顷襄王病重,春申君设计使留在秦国作为人质的楚太子完逃回楚国即位,即考烈王。考烈王任他为相。在秦军围攻邯郸时,春申君带兵救援。后又为楚北伐灭鲁。

  当时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以此为忧。后来,春申君娶赵人李园之妹。李园妹有身孕后,献于考烈王,生子被立为太子(即楚幽王),而李园妹被立为王后。李园因此逐渐掌握大权,蓄养死士,欲杀春申君。考烈王病死后,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杀死春申君及其全家。

  生平事迹
  受命赴秦

  黄歇年轻的时候曾四处拜师游学,见识广博,以辩才出众深得楚顷襄王的赏识。

  在楚顷襄王熊横还是太子的时候,曾在秦国作为人质。前302年,熊横在私斗中杀死秦国的一位大夫逃回楚国,秦国和楚国的关系开始恶化。前299年,秦国伐楚,攻下八个城池,楚怀王入秦国求和,被秦昭王强行扣留,最后于前296年死在秦国。前298年,楚顷襄王即位,秦昭王对其非常轻视,大举出兵准备灭掉楚国。秦昭王派遣白起攻打楚国,夺下巫郡(今四川东部)、黔中郡(今湖南、四川、贵州交界地区)两郡,并于前278年攻下楚国都城鄢郢(今湖北江陵),向东直打到竟陵(今湖北潜江),楚顷襄王被迫把都城向东迁往陈县(今河南淮阳)。

  这时的楚顷襄王急于和秦国求和,于是于前272年派遣辨才出众的黄歇出使秦国。当时秦昭王派遣白起进攻韩国和魏国的联军,在华阳大败他们,擒获魏国将领芒卯,韩国和魏国只好向秦国臣服并听命于秦国。秦昭王已命令白起同韩国、魏国一起进攻楚国,正准备出发。这时,黄歇恰巧来到秦国,听到秦国这个计划。黄歇于是上书劝秦昭王说,秦国和楚国是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如果秦国欲攻打楚国,必然会导致两败俱伤,很容易使韩、赵、魏、齐等国家得渔翁之利。这还不如让秦国和楚国结盟,然后联合起来一起对付其它国家。秦昭王被黄歇成功说服,于是阻止了白起出征,派使臣给楚国送去厚礼,与楚国缔结盟约,互为友好国家。

  黄歇接受盟约后回到楚国,楚顷襄王派黄歇和太子熊完做为人质去到秦国,秦昭王将他们扣留了十年。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秦国却不同意熊完回去楚国,黄歇知道秦国丞相范雎和熊完关系很好,于是试图说服范雎。黄歇指出楚顷襄王可能会一病不起,如果秦国能让熊完回去,熊完即位后必然会感激秦国,努力维护和秦国的关系;如果不放熊完回去,而是利用熊完要挟楚国,楚国必然会另立太子以对付秦国,秦和楚的关系就会破裂,而被秦国掌握的太子熊完也就变成了一个没有价值的人。范雎将黄歇的意思转达给秦昭王,秦昭王让熊完的师傅回去探问一下楚顷襄王的病情,回来后再作打算。

  此时的黄歇为太子熊完深深担扰,他觉得如果楚顷襄王真的不幸去世,而熊完又不在楚国的话,把持楚国朝政的王室宗亲阳文君必定会把自己的儿子立为新太子,这样,熊完就不能继承王位了。于是,黄歇让熊完换了衣服扮成楚国使臣的车夫得以出关,而他自己却在住所留守,并以熊完生病为借口谢绝访客。等熊完走远了,秦国没办法再追到时,黄歇才向秦昭王说出实情,秦昭王大怒,想让黄歇自尽。范雎劝道,熊完即位后,必定会重用黄歇,不如让黄歇回去,以表示秦国的亲善。秦昭王听从了范雎的意见,因而将黄歇送回了楚国。

  辅国持权

  黄歇回到楚国三个月,楚顷襄王去世,熊完即位,称为楚考烈王。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黄歇被楚考烈王任命为楚国令尹,封为春申君,赐给淮北十二县的封地。15年后,由于与齐国相临的淮北经常发生战事,黄歇请求楚考烈王把自己的封地淮北十二县换到江东,楚考烈王答应了黄歇的要求。

  前260年,赵孝成王在和秦国的长平之战中,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老将廉颇,结果导致赵国的大败,40多万兵士被秦国坑杀。前257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的形势非常危急,赵国的丞相平原君赵胜前去楚国请求救援,楚考烈王弃秦楚两国的盟约不顾,派遣春申君领兵救援赵国。与此同时,魏国也派出信陵君魏无忌救援赵国,在楚、魏、赵三国的联合下,一举击溃秦国,解除了邯郸之围。

  前256年,楚考烈王派遣黄歇向北征伐鲁国,次年黄歇灭掉鲁国,任命荀况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通过援赵灭鲁,黄歇的在诸侯中的威望大增,也使楚国重新兴盛强大。

  春申君黄歇在对外穷兵黩武的同时,对内则和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竞相礼贤下士,招引门客,最高峰时黄歇有门客3000多人,其数量在“战国四公子”中居于首位。黄歇的门客多逞强好斗,奢侈浮华。有一次,赵国的平原君派门客拜访春申君,春申君把他们安排在上等的客馆住下。平原君的门客想向楚国夸耀赵国的富有,他们特意在头上插上玳瑁簪子,亮出装饰着珍珠宝玉的剑鞘,前去拜见春申君,而春申君的上等门客都穿着宝珠做的鞋子,让平原君的门客自惭形秽。

  前256年,秦国灭掉西周国,同年,寄居在西周国的周赧王死去,作为天子之国的周朝不复存在。前249年,秦国秦庄襄王即位,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又带兵灭掉东周国。前242年,各诸侯国担忧秦国吞并中原的势头不能遏制,于是互相订立盟约,联合起来讨伐秦国,并让楚考烈王担任六国盟约的首脑,让春申君当权主事。六国组成合纵联军,由黄歇任命庞暖为联军主帅,六国联军曾一度攻到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境内),秦国倾全国之兵出关应战,六国联军战败而逃。楚考烈王把作战失利的罪责归于春申君,从此开始冷落黄歇。

  命丧棘门

  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重,当时楚国的国舅李园想取代黄歇的地位,于是暗中豢养了刺客准备刺杀黄歇。黄歇的门客朱英得到了这个消息,提醒黄歇注意李园的动向,但黄歇没有理会朱英的警告。不久,楚考烈王去世,李园抢先进入王宫,在棘门埋伏下刺客。春申君前去王宫奔丧,在棘门受到李园刺客的伏击,当即被斩头扔在棘门外。同时,李园派官兵前去春申君的家中,将春申君的家人满门抄斩。同年,熊悍继位,是为楚幽王,李园取代黄歇,被任命为楚国令尹。
楚国令尹.
本文标题: 你知道汉阳诸姬的来历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gushi/33925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找小说,女主重生开医馆男主是世子的小说如何评价 2023 年雨果奖获奖名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