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堂吉诃德》这本书

发布时间: 2022-01-08 18:00:3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故事 点击: 85

你是如何评价《堂吉诃德》的?到处都充斥着平庸的看法。堂吉诃德是一个伟大的梦想家,但是塞万提斯却无情的对他进行嘲弄。我们可以确认的...

如何评价《堂吉诃德》这本书

你是如何评价《堂吉诃德》的?

到处都充斥着平庸的看法。堂吉诃德是一个伟大的梦想家,但是塞万提斯却无情的对他进行嘲弄。我们可以确认的是,倘若这个世界不在有堂吉诃德式的人物,那么毁灭了也没有什么可惜的。可以说《堂吉诃德》写得即伟大又可悲,他不该是为小丑,而是一位伟大的骑士。
堂吉诃德:这个人物的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是神智不清的,疯狂而可笑的,但又正是他代表着高度的道德原则、无畏的精神、英雄的行为、对正义的坚信以及对爱情的忠贞等等。他越疯疯癫癫,造成的灾难也越大,几乎谁碰上他都会遭到一场灾难,但他的优秀品德也越鲜明。
堂吉诃德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富有浪漫情怀,希望社会能够得到更多的正义,他和拉斯柯尔尼科夫一样,不过“要教未来赶早在当今出现”,两人的行为出于同一个无法实现的崇高意图,占据善、恶的两个阵营,同样的悲壮。
除却他最后的幡然悔悟,我是没有在其他任何地方看到堂吉诃德有需要被同情的地方。如果一个人能够仅凭一副铠甲一匹瘦马(甚至连头盔都没有),就能建立起那么完备那么强大的精神世界,那么谁还有资格去同情他。
看完堂吉诃德,我发现可能这个人物跟大话西游的至尊宝很像,或许跟周星驰也类似,不敢断言。但看完最后,堂吉诃德临终前醒悟,或许就跟大话西游那句话一样。“你看,他好像条狗啊。”

如何评价《堂吉诃德》这本书?

唐吉柯德这本书还是早之前就盈眶过了,而且这本书讲述的内容确实让人,值得深思,虽然说这本书内容比较简单,但是我感觉,这本书最重要的是内容背后的一些故事。

失去的骑士精神该如何挽回

其实唐吉柯德这本小说讲述的就是一种骑士精神,而唐吉柯德则作为最后的一个骑士,真的是见证了自己的骑士精神,但是这种精神真的是有些让人出乎意料感觉自己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面,自己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面,让人无法理解,但是还是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辉煌。

幽默的背后是一个个槽点。

不得不说,堂吉诃德这部小说创造了一个传奇性的故事,而且制造出一个人物性话题。而且这个人物性话题真的是影响了很多的人虽然说有些幽默,但是这个人物确实给人很多的思考。正是由于这个人物的槽点多,所以使得成为了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可能所有的作者写东西并不是为了塑造一个人物,而是塑造一个话题,而唐吉柯德就是这样的一个话题。

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别,造就了一个传奇的人物。

唐吉柯德就是这样一个人,而这个人物是吸收了很多东西才创造出来的,这不得不提当时的那种社会环境,正是由于现实与理想的差异,造就了这样的一个传奇性的人物。

经典的作品,自有经典作品的特殊之处,如果要评价这个作品的话,我可以说这部作品讽刺了很多的社会现象,而且讲述了一个比较传奇的人物,虽然说看着比较荒诞,但是给人一些深思,从内心中慢慢的思考一些问题,可能我们真的应该执着在向一些东西学习这个现实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虽然这本书成书已经很多年代了,但是这本书的价值和它对文学所作的贡献却是永远留存在读者的心中。

塞万提斯创作的《堂吉诃德》这本书被誉为“现代小说的开端”,本来早就应当看看这本名著的,由于时间总是不够用,而不得不一直把这件事拖延了下来。现在终于如同挤牙膏一样抽出一点时间,读完了这本巨著。

我觉得这本小说就像一个庞杂的,或者说是有些不修边幅的怪物。先不要喷水,等我述说一下我这样说的理由,看完了这本书,我梳理了一下故事脉络,故事以堂吉诃德的游侠经历为线索,但是作者又相当任性地在其中又大量穿插着种种大篇幅的议论。

小说中穿插的大量故事,其内容是完全可以独立构成的一部新的小说的,但是他也毫无顾忌地将这些情节加入到小说中来,这些情节有些看得出掺杂了塞万提斯的个人经历,特别是他本身曾经从军的经历。

我觉得小说在叙述形式上又有些不同流俗,它利用自己的模式构建起一种模棱两可的叙述语调,他一边强调了骑士故事在小说的本身虚构性,又不时在书中适当的时间插入自己的议论,这种写作模式模糊了文学与现实的边界,这些细节处理方式对于小说技巧发展作出了相当多的贡献。

塞万提斯常在这本书中表达自己的看法,不过让人觉得相当高明的是他是假借故事中的人物之口,来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看法。比如在小说中他曾借神甫的口去评价这部小说的内容,让神甫来述说这部小说的不太合理,就只有故事的叙事方式还比较过得去。

其实我们都知道,神甫所说的一切,都是塞万提斯自己对于作品的介入,但同时又让小说充满了表达着不同观点的对立性的声音。

虽然这本书成书已经很多年代了,但是这本书的价值和它对文学所作的贡献却是永远留存在读者的心中。

你是如何评价《堂吉诃德》的

整部小说从始至末,堂吉诃德的参与除了强迫释放了那一帮囚犯,对于他想帮助的任何人没有过一丝半点的直接收益,他们对于堂吉诃德的拔刀相助甚至还有点儿不乐意。堂吉诃德再次遇到那个被打的孩子时,满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可是那个孩子却认为游侠骑士不该多管闲事,“但愿他们游来游去,对自己也大有好处,就像对我的一样好”。因为在堂吉诃德走后,这个小孩又被重新绑在树上,反而被打得更加厉害,他认为这全是堂吉诃德的过错(这一情节作为对金庸武侠的批判相当有力)。

堂吉诃德的伸张正义在旁人看来只是一场荒唐的闹剧,可是在他自己却是严肃的。堂吉诃德自始自终都希望恢复黄金时代,认为“古人所谓黄金时代真是幸福的年代、幸福的世纪!这不是因为我们黑铁时代视为至宝的黄金,在那个幸运的时代能不劳而获;只因为那时候的人还不懂得分别‘你的’和‘我的’。在那个太古盛世,东西全归公有。”这是堂吉诃德的理想意图,也是他毕生的追求,这种过时或者超前的理念本身就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乌托邦,何况凭他一己之力。

《堂吉诃德》书评

急!!!!!!!!!!!!!!!!!!!!!!!!!!!!!!!!!!!!!!!!!!!!!!!!!!!!!!!!!!!!!!!!!!!!!!!!!!!!!!!!!!!!!!!!!!!!!!!!!!!!
《堂吉诃德》乍看似乎荒诞不经,实则隐含作者对西班牙现实深刻的理解。作者采用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表达他对时代的见解。现实主义的描写在《堂吉诃德》中占主导地位,在环境描写方面,与旧骑士小说的装饰性风景描写截然不同,作者以史诗般的宏伟规模,以农村为主要舞台,出场以平民为主,人数近700多人,在这广阔的社会背景中,绘出一幅幅各具特色又互相联系的社会画面。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也是虚实结合的,否定中有歌颂,荒诞中有寓意,具有强烈的艺术性。
尼日利亚著名作家奥克斯颇动感情地说:“人生在世,如果有什么必读的作品,那就是《堂吉诃德》。”
刚开始接触这部小说的时候,年纪还小,只是感觉它很滑稽,习惯看中国传统的以情节见长的小说的我,除了留下一个全身盔甲的骑着高高的瘦马和一个胖嘟嘟的连同他的驴也这么矮小的卡通般形象的印象外别无可谈之处;再次看这部小说的时候,已经是大学的时候了,了解了外国文学的发展脉头,知道了什么是骑士文学,发觉《堂吉诃德》这部小说是传统骑士文学的异类,因为我觉得传统的骑士文学比较悲壮和典雅;而另类的骑士文学荒诞,仿佛是周星弛的无厘头电影这般那般。单就文学样式来说,我一直认为是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差之别的(因为我觉得任何的文学形式纵使有某些瑕疵,这只是从大的文学发展历史的比较后所总结出的,但是它能够在文化历史中占了一个时期,影响那一代人,自有它的优点)如果把堂吉诃德这部小说硬说为是为了抨击骑士小说之类的话来,那是把它放在当时的文艺复兴的文化氛围来说的,也许是刚好应了时事的发展。在塞万提斯他自己描述写《堂吉诃德》的时候,他本打算写成几个短篇故事,后来写着写着,他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理想都写进去了,思想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现实,直至描绘了西班牙社会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成为我们了解和研究西班牙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一部百科全书。
由此看来书中所展现的广阔的社会画面和流溢出的丰富的思想就远远不是出自要扫除骑士小说这么一个简单的动机。
一部经典著作,永远给人以不同的感受,给人以新的启迪。不同时代的人,不同生活经历的人,不同人生理想目标的人,都会有着不同的理解。这样的作品,才会不仅当时会被译成多种文字,而且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会有新的译文出现,这就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当我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幡然醒悟:《堂吉诃德》不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吗?自古以来,理想和现实是左右着人类的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体。而《堂吉诃德》正是利用文学形式将这对矛盾揭示得深刻而生动,淋漓尽致,使得每代人都感受到果真如此,予以认同。堂吉诃德是一位穷乡绅,读骑士文学入了迷,他不仅心中向往骑士生活,而且把这一愿望付诸行动,几度离家,要锄强扶弱,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以名垂史册。可是时代变了,骑士制度早已成为历史,他自然当不成骑士了,于是他只得以幻觉来实现当骑士的向往,干出许多愚蠢、荒唐甚至疯狂的事:他把风车当作恶魔的脑袋,毫不顾及自己的安危冲上去与之大战一场。结果,给别人造成损失,自己也吃了苦头。在现在的社会中大到国家(有报道说911后的美国就像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小到我们每个人,都似乎有堂吉诃德的影子。
其次,从艺术角度讲,塞万提斯通过《堂吉诃德》的创作奠定了世界现代小说的基础,就是说,现代小说的一些写作手法,如真实与想象、严肃与幽默、准确与夸张、故事中套故事,甚至作者走进小说对小说指指点点,在《堂吉诃德》中都出现了。比如在堂吉诃德身上,愚蠢和聪明博学,荒唐和正真善良,无能和勇敢顽强就这样矛盾地融合在一起.这是一个可笑但并不可不恶,甚至是相当可爱的幻想家.桑丘,这位待从的性格特点与他主人之间,既有相同方面的陪衬烘托,也有相反方面的衬托对比,而且又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相比之下,如果堂吉诃德是幻想型,那么这位侍从则属于现实型.他无论干什么,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现实利益,即使冒傻气时也不例外。他更不是一味的傻乎乎,在“总督”任上的那一番审案,也颇有那么一点智慧的闪光,如果说:堂吉诃德是一位聪明的傻瓜,那么桑丘则应该是傻瓜中的聪明人。除了这个两个个性突出,对比鲜明的主人公外,书中还塑造了700个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性格的人物形象,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时代、反映现实,它所带来的意义,也许对于整天充斥着音乐影象电子多媒体合成的各种多维刺激的现代人感受不深,但是在当时,人们的唯一娱乐方式就是挑灯读书,因而能早在17世纪——文学刚刚启蒙复兴的时代,塞万提斯就写出了《堂吉诃德》,它给予近现代小说的发展就是深刻的、革命性的影响。所以说他是现代小说第一人,正因为他是第一人,他的《堂吉诃德》对西班牙文学、欧洲文学,乃至整个世界文学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堂吉河德》是一部讽刺骑士小说的小说。主人公堂吉诃德因沉迷于骑士小说,决定外出历险,做一名行侠仗义的骑士。他找来同村的农民桑丘·潘沙作他的侍从,把邻村的一位农家女儿杜尔希尼亚作为他的意中人。他三次外出历险,作了许多可笑之事。最后他被化装成白月骑士的朋友打败,放弃行侠游历,回家不久后病倒。临死前,他醒悟到自己迷信骑士小说之过。塞万提斯通过堂吉诃德的故事嘲讽了流行一时的骑士小说,指出它们既违背现实的真实又缺乏艺术的真实。从此以后,骑士小说在西班牙和欧洲一蹶不振。

《堂吉诃德》的意义还在于作者以喜剧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人们自身存在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堂吉诃德和桑丘是一组既互相关联又相互衬托的人物,前者体现了人对理想的追求,后者体现了人对实际生活的关注。二者相互影响,到后来,堂吉诃德渐渐看到理想的梦幻性质,桑丘则看到他的主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好。二人一路上风趣幽默的对话,以及小说对西班牙现实生活的生动描写,使得读者从他们身上看见自身存在的对立矛盾,从堂吉诃德的喜剧性形象中看到悲剧的色彩。

《堂吉诃德》在表现人性及社会现实的同时,还表现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思考。小说第二部还描写了人们对小说第一部的反映和批评,从人物对堂吉诃德的不同态度表现了社会各个阶层不同人物的形象。因此,小说揭示了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揭示了作家、作品和人物的相互关系,表现了作者对文学创作强烈的自我意识。本书可重点阅读第一部。
语文老师好像说不要写……

有没有看过《堂吉诃德》这本书的朋友,你们觉得怎么样

自《堂吉诃德》问世以来,人们对它的理解与认识并不相同。尽管塞万提斯写这部小说的本意看起来似乎是“要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并“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而且在《堂吉诃德》发表后,骑士小说也真的奇迹般地销声匿迹了。但是,绝不能低估塞万提斯在创作时的真正用心以及客观效果,因为书中展现出的广阔的社会画面和流溢出的丰富的思想远远不是出自要扫除骑士小说这么一个简单的动机。我们应该而且也必须看到《堂吉诃德》诞生的历史与现实条件,以及读者在阅读这部作品时的新的理解。

塞万提斯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他深深扎根于西班牙文学传统之中,在吸取了拉丁文古典小说、英雄史诗、西班牙民歌、田园小说、传奇小说、流浪汉小说和骑士小说的一些特点的基础上,他把对社会各阶层的描写同对社会现实的描绘结合起来,逼真地再现出贵族绅士的专横跋扈和普通百姓的辛酸苦辣。书中塑造了大约七百个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贵族、地主、商人、僧侣、农民、牧羊人、演员、士兵、强盗、囚犯、艺人、妓女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社会的现实。在一本小说中,以如此宽广动人的画面来反映时代、反映现实,可以说是塞万提斯之首创,它给予近现代小说的发展以深刻的影响。

塞万提斯对人物的塑造是细致入微、层次分明、寓意深长的。他赋予主人公堂吉诃德以多层含义,使这位游侠骑士成为一个内在情感丰富、矛盾复杂、具有人类普遍性格的人物典型。

作者通过疯疯癫癫的堂吉诃德的可怜遭遇,给游侠骑士画了一幅漫画像,他告诉人们,阅读骑士小说会带来多么可怕的恶果。你看,明明是磨房的风车,他却认为是三头六臂的巨人,于是便催骡提矛舍命冲去,结果被掀倒在地不能动弹。即使这样狼狈不堪,当侍从桑丘跑来再一次告诉他这不是巨人而是风车时,他仍辩解说,这是魔法师把巨人变成了风车。如此执迷不悟,难道不是一个十足的疯子吗这种被骑士小说弄得神魂颠倒、荒唐可笑的秉性是作者赋予堂吉诃德的最直接的含义。与这种讽刺相对照的是,作者对堂吉诃德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美好的感情。透过令人忍俊不禁的一件件荒唐事,人们可以看到堂吉诃德锄强扶弱、维护正义、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他冲向羊群、戳破酒囊、与风车搏斗,是因为在他眼里这些都是社会的丑恶势力。而他的骑士职责便是要争得民主自由平等,并随时准备为理想去赴汤蹈火。这时塞万提斯笔下的骑士已不是中世纪的骑士,而是为了美好的理想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的勇敢斗士了。他发表的关于自由、美德、人的意志的言论是那么有条有理、铿锵有力,他对人类美好的未来具有那么坚定不移的信念。他的身上体现出人类最普遍、最美好、最崇高的思想感情。这是作者赋予堂吉诃德的深沉含义,也是这部作品几个世纪以来深受读者欢迎的魅力所在。

塞万提斯着意刻画的另一个人物是堂吉诃德的侍从桑丘·潘沙。他们主仆二人无论是外表特征还是内在性格都形成鲜明的对照,就连他们的坐骑也是那么不同,在两人结伴冒险游历中,堂吉诃德怀有崇高的理想,但有时又是那么神志颠倒,而桑丘却讲求实际、甚至有点目光短浅。全书的矛盾冲突就在这么一“智”一“愚”的两个人的对话中发展起来,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鲜明个性也从中揭示出来。他们两个人还互相影响,互相感染,逐渐融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桑丘是一个朴实善良、机灵乐观、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的普通农民,在陪伴堂吉诃德仗义行侠的日子里,他受主人美好理想的感染,心胸也逐渐开阔起来。在他任海岛总督期间,秉公断案、执法如山、爱憎分明、光明磊落。这时桑丘的言行完全体现了人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具有美德便可以治理国政的人文主义思想。堂吉诃德和桑丘虽然出身与性格各不相同,但他们从不同的方面代表了人类普遍的思想感情。德国诗人海涅曾认为堂吉诃德和桑丘合起来才是小说的真正主人公。

在《堂吉诃德》中,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一对对矛盾,如现实与想像,真实与虚幻,智慧与愚蠢,崇高与荒唐,勇敢与胆怯,诚实与虚伪,理性与疯癫……这些相互对立的矛盾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使小说的层次更加分明,人物的性格更加突出,同时也使小说的哲理更加含蓄深刻。

塞万提斯对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与虚构、创作与阅读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迄当时为止的全新观念,对现代小说的创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塞万提斯之前,小说的叙述者一般是无所不知的、或知之甚多的作者,而在《堂吉诃德》中叙述者杜撰了一个阿拉伯作者,一个名叫熙德·阿梅德·贝南赫利的阿拉伯历史家,叙述者请一位摩尔人将这个故事从阿拉伯文译成了西班牙文。这位摩尔人译者尽管怀疑下卷的第5章是假造的,但仍将它译了出来,而且还在原著上加上了批语。叙述者除了引用原传记作者,摩尔人译者的叙述之外,还引用拉·曼却的传说,从偶然遇到的一位老医生那里发现羊皮纸手稿,手稿用西班牙文记录了有关堂吉诃德的许多事迹,还有杜尔西内娅、桑丘·潘沙等人的许多故事。这样,作者、叙述者、原书的作者、译者、地方传说和地方文献之间的关系多层次化了,文学的虚构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模糊了。读者便会在不知不觉之中进入作者所精心设下的迷宫。

然而,对于文学虚构与现实、创作与阅读这一现当代作家十分关心的文学创作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塞万提斯的贡献远不仅于此。他让《堂吉诃德》的书中人物谈论文学,让下卷中的人物谈论《堂吉诃德》上卷及其人物,甚至谈论上卷中出现的自己,他们的谈论是那么自然、那么融洽,毫无矫揉做作之意。创作和现实之间的界限几乎被彻底抹杀了,这与莎士比亚《哈姆莱特》中的戏中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现当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譬如,在《堂吉诃德》下卷的第二章,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主仆二人在诙谐逗趣的闲侃中,桑丘告诉堂吉诃德,他们的故事已经写成了书,两人在惊诧之余,与后到来的参孙学士一起谈起了《堂吉诃德》上卷的出版,以及上卷中的故事和人物。参孙对阅读的一番议论颇有深意:“那部传记很流畅,一点不难懂。小孩子翻着读,小伙子细细读,成人熟读,老头子点头簸脑地读;反正各种各样的人都翻来覆去、读得烂熟……”在这里,作品与读者、与阅读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以书中人物评论该书的方式展示出来。而当参孙与桑丘谈话时,参孙“听了桑丘的用字和口气后很惊奇。他虽然读过《堂吉诃德》第一部,总不信桑丘真像书上形容的那么逗笑”。“这会儿他……知道书上的话都可靠。”在下卷,主仆二人行侠途中遇到的姑娘们也看过《堂吉诃德》,并知道赫赫大名的主人和逗乐的仆人,大家一起相聚分外亲切与融洽。现实与虚构的界限又一次模糊了。下卷的书中人物不仅评论该书的上卷,还互相谈论冒牌的《堂吉诃德》,桑丘还痛斥冒牌作品对他的污蔑。综观整部作品,作者以全新的观念看待文学创作,并初步提出了阅读即作品创作的延伸的看法。

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不一样,这就产生了不确定性。事物的不确定性是人类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文学创作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塞万提斯在他的作品中深刻全面地揭示不确定性,这是对现代小说创作的一大贡献。在《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的名字就颇令人玩味。叙述者从小说一开始就通过主人公的姓把读者引入事物的不确定性中:“据说他姓吉哈达,又一说是吉沙达,记载不一,推考起来,大概是吉哈那。”叙述者在叙述了这位主人公自称为堂吉诃德后写道,“大概就是根据这一点,上文说起这部真实传记的作者断定他姓吉哈达,而不是别人主张的吉沙达。”但是,到了全书的结尾,堂吉诃德从疯病中苏醒过来,对众人说:“我现在不是堂吉诃德·德·拉·曼却了,我是为人善良、号称‘善人’的阿隆索·吉哈诺。”这样,这位乡村绅士究竟姓甚名谁也就很难确定了。

另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上卷第二十一章中主仆二人对迎面走来的人头上戴的是头盔还是脸盆的议论。堂吉诃德认为那人戴的是曼布利诺的金头盔,而桑丘则认定那是理发师用的铜盆。在以后的章节中他们还多次谈到这件东西。桑丘最后把这件东西称之为盆盔。这是个不存在的、但并不是不可能存在的东西。在书中,事物的不确定性随处可见,其蕴涵的深义不言而喻。正如许多文学评论家指出的那样,塞万提斯不仅通过他的作品让人们注意观察外部世界,而且也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地相信自己的眼光。

塞万提斯为近现代小说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的巨著《堂吉诃德》至今仍放射着夺目的光辉,人们还在不断地研究它那丰富的内涵。堂吉诃德和桑丘继续在世界各地周游,塞万提斯的名字也和他们一起为人们所熟知,并将永远铭刻在世界文学的丰碑上。
本文标题: 如何评价《堂吉诃德》这本书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gushi/16539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给女朋友讲的睡前故事(11)如何以开头「先生,您手中的花早已枯萎,可是您又在等谁呢 」为题记,写一篇虐文故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