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乡土文化面对现代文明的一次溃败

发布时间: 2021-05-17 17:10:2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故事 点击: 92

《秦腔》是贾平凹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发表于2005年,仅一年来就获得了广大学者的关注,《秦腔》对当代的农村城市化过程进行了详细...

《秦腔》:乡土文化面对现代文明的一次溃败

《秦腔》是贾平凹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发表于2005年,仅一年来就获得了广大学者的关注,《秦腔》对当代的农村城市化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再现,用巨大的篇幅描绘了wg后农村生存的状态,作者着力通过各种人物形象和事件的塑造,企图用人物形象来表现乡土文化的瓦解,也用人物来表现农村在面向现代文明进程中的迷茫。

一.迷恋乡土的背叛

农村的发展决定权在决策者手上,在基层决策者上最大的一个人物形象对立是夏君亭与夏天义,夏天义与君亭是叔侄俩,也是清风街的前后届村主任。夏天义坚持土地就是农民的根,农民的命,农民离开了土地就难以生存下去,这个价值观念表现在他当村主任期间一系列的引水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新修滩地、修地筑堤,退休后还念念不忘淤地,当君亭想要把七里沟对换鱼塘的时候,夏天义用尽了一切办法阻止,最终七里沟保留了下来,他就终日呆在七里沟进行淤地,在冬天里培育出了七里沟最大的一颗麦穗,足足有一拃二寸,它是夏天义的一线希望,可惜的是,这麦穗也只有一颗,足见这希望之火的羸弱,不幸的是,这唯一的一颗麦穗还被引生带摄影师给麦穗拍照不小心摔到地上摔碎了,麦穗摔碎了,夏天义的希望也破灭了。作者借此表明夏天义的回归土地行为不符合社会现实,麦穗恰恰是被外来的摄影师摔碎的,暗示外界的商业文化要侵袭清风街的土地,对土地的告别已成定局。七里沟也就成为了夏天义的魂,最后他也埋在了七里沟上,成为土地永远的守护者。

君亭是清风街现任村主任,他敏感地察觉到农村即将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并抓紧机会想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所以他一上任之后就和夏天义对立起来,放弃七里沟淤地的决策,执意把清风街进行改革,发展商业。最大的一个措施就是在清风街建农贸市场,并且带动着农贸市场周边一切商业发展,甚至连厕所都沾染了商业气息。但最终君亭也在迷茫,农贸市场带来了商业的繁荣,但整个村里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马大中的出现,让富得越富,穷的越穷,君亭这个村主任也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一个矛盾。

君亭的决策也是另一种方式对土地的回归,在清风街建立农贸市场的一系列行为,就是为了农民能在自己的土地上改变生存方式,减少农村青壮年劳力的流失,让农村能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从这一点上看,君亭和夏天义的决策是殊途同归,但是,随着农产品的积压,贫富差距的拉大,农贸市场的瘫痪,说明了君亭这一个决策在清风街———也代表在农村也是行不通的。

夏天义淤地的失败与君亭建农贸市场的成功成为第一对对立面,预示着农村即将商业化的局面,但农村商业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副作用,丁霸槽的万庆酒楼开始卖淫,马大中的到来让夏雨的未婚妻开始介绍卖淫,三踅出轨白娥,庆玉出轨黑娥,文成等小伙子开始抢劫,一系列的坏风气让君亭也在迷茫,农村商业化的过程导致的观念改变,风气变坏,这一切谁来负责?人们一方面为生活水平提升而欣喜,另一方面农村在沾染现代文明气息后那些自然的、淳朴的、非功利的,传统礼教”仁义礼智“的消亡,又令人迷茫。

二.婚恋伦理的裂变

清风街的村民对情感的态度也从传统走向了现代,这个情感的对立不仅表现在长辈身上,也表现在清风街青年身上,对情感最具备传统性的要数夏天智,夏天智遵循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在他的认知里,家风是一个家庭幸福与否的标准,所以他们兄弟四个从来哪家做了好吃的会叫上所有兄弟一起分享;他坚持年夜饭必须一大家族在各家轮流一起吃,不管小家里饭菜是否已经凉掉;他坚信助人为乐就是积德,所以资助了狗剩的儿子读书;他坚信夫妻之间应该琴瑟同鸣,举案齐眉,但,比这更重要的是维护一个大家族的体面,所以,他家发生了任何不幸的事情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不要外传”,包括夏天礼被杀,白雪生了一个没屁眼的女儿,他都嘱托大家保密。但在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大环境下,所有的体面都被现实全部粉碎,他的侄子们为了养老问题互相推诿;年夜饭想要大家一起吃却遭到了侄媳妇们的反对;他以为夏风和白雪举案齐眉两者却离了婚;他助人为乐,狗剩的儿子却在葬礼上没有任何悲伤只是不断地拿馍吃。传统礼教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溃败之势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年轻一代,则是对传统爱情观的背离:庆玉作为一个教师,却出轨与黑娥搞在一起,最后不顾村民的目光与黑娥结婚;三踅与白娥搞在一起;上善与金莲搞在一起;陈星与翠翠未婚先同居。传统礼教所鄙夷的男女不正当关系在迅速蔓延开来,宣告着乡土文化即将到来的土崩瓦解。

三.传统文化的颓败

对农村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就是夏天智,他沉迷秦腔,随身带着一个收音机,收音机里永远都播放着秦腔,大儿媳妇也是唱秦腔的,他退休之后就专心画秦腔马勺脸谱,最后还让儿子夏风出秦腔脸谱的书,死后用出的书做枕头,用马勺脸谱盖脸,这一切是同为农村文化守护者———白雪最了解的,白雪也说唱着秦腔心里能有安全感。公媳俩是传统文化最忠实的守护者,但农村的现实却是,在一开始夏风和白雪结婚时候请来的秦腔班子就受到了抵制,意味着秦腔的衰落,后来万庆酒楼开业时候以及夏天智去世的葬礼上,秦腔还不如唱流行歌受欢迎。夏中星当了县艺术团的团长之后,曾经一度想要重新振兴秦腔,拿了夏天智的秦腔脸谱组织演员到乡下演出,但也受到了抵制,脸谱也被打砸了7个。最后也证明,夏中星并不是真的想振兴秦腔,而是借振兴秦腔的名义进一步高升而已。最明显的是唱《拾玉镯》的名角王老师,年轻时候风靡一时,但年老了想要出一张唱碟都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找夏风帮忙,夏风说没有流行的唱碟要自己出钱出版,最终王老师因为没拿得出2万块钱出唱碟而落下遗憾。所有的这些事例都印证了以秦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没落,慢慢被现代的流行文化所替代。

夏天智最注重以仁义礼智为内容的传统文化,他坚持过年一定要兄弟之间轮流吃,他的侄子已经不屑于这些形式,但他还是一定要坚持,他的家庭是村里最幸福的一家,夏风和白雪是村里的天造地设的一对,夏风如此有出息。但如此幸福、如此德高望重的他,自己的儿子儿媳妇却要离婚,还生了一个被人诅咒的没屁眼的孙女。他的形式被村人嘲笑,他所坚持的传统文化是如此不堪一击,自从夏风与白雪离婚之后,他的信仰开始被摧毁,精神摧毁之后,身体就不堪一击,很快就倒下了。

现代文化的代表作者就是夏风与陈星。夏风代表清风街的本土人,他代表着走出去的文化,因为写作有名而去省城工作了,从《秦腔》里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个出色的人物,是一个作家,但具体写的什么作品在《秦腔》里没有交代,但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个走出了清风街的人物,这个夏风人物形象有着作者自己的影子,他是棣花街第一个大学生,在“十九岁的四月的最末的一天,我离开了商山,走出了秦岭,到了西安城南的西北大学求学。这是我人生中最翻天覆地的一次突变,从此由一个农民摇身一变成城里人。”而夏天智有着贾平凹父亲的影子,贾平凹父亲兄弟四个亲密无间,虽然分家另住,谁家做一顿好吃的,必是叫齐别的兄弟,“父亲一看到我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了,必然要招待了人在家喝酒,又一定要母亲尽一切力量弄些好的饭菜招待,这些都是《秦腔》中夏天智的行为。夏风一心想离开清风街,最开始想把白雪往省城调动,不成功后和白雪离婚,连父亲夏天智去世也因为种种意外没能及时回来处理丧事,中星爹死后,留下一本札记,引生看了,其中有一句预言:夏风再也不回清风街了。从此,夏风这个作家———现代文化的代表人物从此把自己与清风街分离。

另外一个现代文化的代表人物是陈星,他代表着外面走进清风街的文化,他会唱流行歌,而且唱的和收音机里面一模一样,一开始的时候他唱流行歌还被村民嘲笑,但慢慢却被村民接受,在万庆酒楼开业时,在夏天智葬礼上,他唱流行歌把听秦腔的村民都吸引过去了。在村里,他和翠翠是一对,一开始唱的是“谁能与我同醉,相知年年岁岁”,后来翠翠进城打工去了,他形单影只,就整天就在唱哀伤“312国道上的司机啊,你来自省城,是否看见过一个女孩头上扎着红色的头绳,她就是小翠,曾带着我的心走过了这条国道,丢失在了遥远的省城。”在夏天智的葬礼上,小翠回来了,又走了,那不久,陈星比夏风还早一天也背着他的吉他走了。

四.灵魂归宿的迷茫

《秦腔》的结局,大多数青年劳动力离开清风街出去打工去了,只剩下街上的老弱病残,最后连给夏天智抬棺的青壮年劳力都凑不足。衰落的农村一片寥落,让人无所适从。每一个出去的人都没有告诉我们结局,这就是作者迷茫的地方,作者自己也迷茫,这走出去究竟是对还是错?但贾平凹先生在散文《自传—在乡间的十九年》里就说:“城里的生活令我神往,我知道我今生要干些什么事情,必须先到城里去。但是,等待着我的城里生活又将是什么样呢?人那么多的世界有我立脚的地方吗?能使我从此不感到孤独和寂寞吗?这一切皆是一个谜!“,夏风的经历代表了知识分子成为现代性的纠结与迷茫。

在清风街上,每一个坚持传统的人物形象都有魂,夏天智和白雪的魂在秦腔上,夏天义的魂在农村的土地上,中星爹的魂在不死肉身上,而走出去的人物形象往往没有魂,就像《秦腔》里夏风说的话:“有父母的地方才是故乡”。但不是没有魂,而是魂在漂浮,没有定点回归,这恰恰是作者想说明的问题,进了城的人,城里不是故乡,故乡却成了他乡。

本文标题: 《秦腔》:乡土文化面对现代文明的一次溃败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gushi/14113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睡前小故事 | 风扇小精灵《听说各大教会都喜欢中立 》 序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