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前五回三个神话故事和三个梦境分别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3-29 10:28:4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故事 点击: 98

红楼梦前五回情节概括求红楼梦前五回情节概括,,要具体,,分5部分啊。。。谢谢~~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

红楼梦前五回三个神话故事和三个梦境分别是什么

红楼梦前五回情节概括

求红楼梦前五回情节概括,,要具体,,分5部分啊。。。谢谢~~
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在“女祸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 “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说明这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这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至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 代出来。《红楼梦》只流传下八十回,续写部分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摩出来的。 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第1回 回目: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内容:落魄书生贾雨村幸遇乡宦甄士隐,受到资助,得以进京赶考。甄士隐在正月十五丢了小女英莲;又在三月十五遭火烧光了家产,后遇一疯道人,随之而去。 交待了写作缘起:青埂峰下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得到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的帮助,幻形入世,却将一番经历镌在自身之上,后被空空道人看见,抄录下来,流入人间,是为《石头记》。 交待了木石前盟(通过甄士隐的梦写出)。
第2回 回目: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内容:贾雨村考中进士,谋得一个县令得职位。由于贪酷,加以恃才傲上,被参革职。于是遍游天下,到了扬州,被林如海聘作林黛玉的家庭教师。一日,遇上故人冷子兴,讲起朝中新闻,了解了贾府的一些情况。
第3回 回目:托内兄如海酬训教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回目又作: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金陵城起用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内容:朝中准奏起复旧官,贾雨村央求林如海帮忙。正巧贾母派人来接黛玉,林如海向贾政写了一封求情信,托贾雨村送黛玉进京。在京都,贾政帮助贾雨村谋了应天府的职位。黛玉来到贾府,见到了贾母、宝玉及众人。
第4回 回目: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内容:贾雨村来到应天府,正赶上薛蟠杀人一案。在旧相识的劝说下,贾雨村徇情枉法,胡乱判了此案。薛蟠进京办事,他的妹妹薛宝钗因待选,因此也一同来到京中,住进了贾府。
第5回 回目: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回目又作: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内容:宁国府梅花盛开,尤氏请大家前去赏花。宝玉因倦怠睡了一觉,却在梦中来到太虚幻境,见到警幻仙姑,读了金陵十二钗的诗画,听了《红楼梦》的曲子,并被封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

第一回:《石头记》缘起于女娲补天余石一块被一僧一道携去,数世后空空道人抄录下石上文字,由曹雪芹整理成章回小说。甄士隐梦见一僧一道谈太虚幻境中事,醒后与贾雨村闲聊。甄士隐资助贾雨村进京赶考。甄士隐爱女英莲在元宵节观花灯时失踪,不久家中火灾,听了跛足道人《好了歌》后随道人而去。
第二回:贾雨村中进士新任县太爷,娶了甄家丫环娇杏。不久遭革职,被聘为黛玉之师。贾雨村与冷子兴谈及宁荣两府家事,提到宝玉衔玉而生及其他怪异举动。同时简单介绍了贾府的人物关系。
第三回:林如海相助贾雨村复官,与黛玉通行至京都。黛玉初进贾府,通过她对贾府个人进行了介绍。宝玉摔玉,宝黛二人有似曾相识之感。次日贾府得知薛姨妈之子打死人,由应天府审理。第四回:简介李纨。贾雨村断案徇私枉法,门子说出“护官符”。介绍了薛蟠一家,薛家来京送宝钗待选宫中女官,兼处其他杂务,全家在荣府梨香院住下。
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领他看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令十二个仙姑为他演唱十二支“红楼梦”曲。并教他与“可卿”做那儿女之事。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僧道谈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者还泪之事。僧道度脱甄士隐女儿英莲未能如愿。甄士隐与贾雨村结识。英莲丢失;士隐出家,士隐解“好了歌”。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士隐丫头娇杏被雨村看中。雨村发迹后先娶娇杏为二房,不久扶正。雨村因贪酷被革职,给巡盐御史林如海独生女儿林黛玉教书识字。

冷子兴和贾雨村谈论贾府危机;谈论宝玉聪明淘气,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zhuochou逼人”,谈论邪正二气及大仁大恶之人。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黛玉母逝;贾母要接外孙女黛玉;林如海写信给贾政为雨村谋求复职。

黛玉进贾府,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怕被人耻笑。贾母疼爱林黛玉;“凤辣子”出场;王夫人要黛玉不要招惹宝玉;宝黛相会,一见如故。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雨村补授应天府,薛蟠与冯渊争买玉莲,冯渊被打死。雨村欲拿薛蟠, 当日葫芦庙小沙弥、 如今雨村门子阻其发签,说薛家乃“护官符”上之“雪”(薛)。雨村听门子之计,徇情枉法。

薛家“百万之富”,薛母乃王子腾之妹,与贾政夫人王氏一母所生。

薛蟠要自家另住,薛姨妈要和王夫人“厮守几日”。进贾府后住梨香院。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贾母怜爱黛玉如宝玉;宝钗来后,人多倾向之,黛玉不忿;宝玉视其如一,略偏于黛玉;二人因亲密后生口角。

贾母等去宁府赏梅。秦氏(乃贾母“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领宝玉去她房中安睡。梦中观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
1、薛宝钗聪敏机智,行事大方,善于察言观色,审时度势。
林黛玉才高聪慧,多愁善感,心地善良,可惜不会表现。

2、“木石前盟”: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棵,得到赤霞宫神瑛侍者灌溉,修成形体,后来神瑛侍者要下凡,这绛珠仙子就打算也下凡同历尘缘。也就是“还泪”的故事。(见第一回)

3、“宝黛初会”: 林黛玉别父进京都,初次见到贾宝玉,先是听见丫环笑道“宝玉来了”,之后宝玉近来,林黛玉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何以眼熟至此?”,宝玉先去见了他妈,有换了衣服,贾母叫他来见过“远客”,宝玉也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又问黛玉读过什么书,名字是什么,有玉没有?听得黛玉说没有玉,便一时气恼,把玉摔在地上,引得大家慌乱不已。(见第三回)

4、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刘姥姥带着孙子板儿进荣国府想讨些钱,先找到以前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经她引见,见到了王熙凤,得了二十两银子,欢天喜地的回去了。(见第六回)

5、凤姐弄权铁槛寺:因秦可卿葬礼,凤姐和贾宝玉在铁槛寺歇息,老尼乘机求凤姐运用贾家权势帮长安府李衙内强娶张金哥。王熙凤要他出了三千两银子,后叫家丁来旺儿假托贾琏名义,修书一封,把此事办了。(见十五回)

6、元妃省亲: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可以回家省亲。贾家花了大把银子盖了省亲别院,待元妃省亲,元妃见了亲人,游了园子,题了匾额,又命宝玉和众姐妹做了诗,黛玉帮贾宝玉作了一首,得到元妃赞赏。(见十七回)

7、共读西厢:众人接元妃命搬进大观园(也就是省亲别院)居住,贾宝玉在沁芳闸看西厢,黛玉葬花经过,宝玉深知黛玉为人,与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越看越爱,看完后还默默记诵。宝玉用西厢中词句形容黛玉,引起黛玉生气,后又和好,两人一起葬了花。(见二十三回)

8、黛玉葬花:芒种时节,大观园中众姐妹祭花神,黛玉想起之前那天晚上去看宝玉时,晴雯没开门,一时感怀身世,于是有了千古传世的葬花之举,宝玉寻找黛玉,听到了《葬花吟》,一时痴了。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一情节,实在是美。(见二十七回)

9、宝玉挨打:忠顺王府遣人来见贾政说宝玉私藏了忠顺王爷的戏子蒋玉涵,引得贾政大怒,又赶上贾环向贾政告状说宝玉逼死了王夫人的丫环金钏,贾政气急,于是打了宝玉。(见三十三回)

10、建海棠诗社:贾政出远门,探春起了兴要建诗社,赶上贾芸送了两盆海棠花来,于是取名“海棠社”,各人都取一个别号,李纨主持,拈了“盆,魂,痕,昏”四字,门字韵,一炷香时间。众人对宝钗黛玉的诗谁更好难以决断,宝玉排末。(见三十七回)

11、众人笑态: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见到了贾母等一干大观园众人。也有了一个很著名的笑态情景: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见四十、四十一回)

12、香菱学诗:薛蟠被柳湘莲打了后远游做生意,香菱搬进大观园与宝钗同住,宝钗不肯教她作诗,她便求了黛玉。黛玉拿了一些自己勾划过的好的诗集给她看,给她讲作诗的道理,鼓励她讲读诗的心得,并叫她做了诗来给她看。做了两首都不满意,后天天想着作诗,于梦中得了一首,得到黛玉赞赏,正式邀请她进诗社。(见第四十八回)这是我认为书中最体现黛玉之乐于助人的情节。

13、探春理家:王熙凤小月,身子病弱,交与探春、宝钗、李纨三人理家,比凤姐在时还厉害。赶上赵姨娘兄弟死了,探春公私分明,不为亲人多给银子,引得赵姨娘大怒。之后裁度众人月例,把园子包给众仆妇,引得众人交口称赞,探春的理家理念得到了具体实施。(见五十五、五十六回)

14、抄检大观园:风波起因于晴雯叫宝玉装病,说被园内黑影吓着了,贾母动怒,后傻大姐无意中捡了绣春囊,邢夫人得到后交给了王夫人,王夫人质问凤姐,后经王善宝家的挑唆,起了抄检的念头,并把晴雯赶出了大观园。夜里抄检园子,导致司棋被赶,入画无辜受累,尤氏和惜春大动口角。大观园顿生没落之感。(见七十三、七十四回)

15、迎春误嫁:迎春之父贾赦贪图钱财,不顾贾政劝说,把迎春嫁给恶霸孙绍祖,迎春受尽孙绍祖欺凌打骂,苦不堪言,后病死。(见八十回)

16、紫娟试玉:紫娟为了黛玉,对宝玉假说黛玉要回南边家去,引得宝玉发了痴症,水米不进。贾母伤心,命紫娟照顾宝玉,后紫娟尽心劝解,宝玉方好。(见五十七回)

17、钗黛调包:贾母要给宝玉娶亲,袭人知道宝玉心里喜欢的是黛玉,担心宝玉不能答应,坏了大事,凤姐设了调包计,和宝玉说娶的是黛玉,宝玉高兴不已。又说服薛姨妈和宝钗答应此计,并严命众人不得走漏消息,但被傻大姐无意中说漏了嘴,黛玉得知后,病情加重,焚诗稿香帕,最终香消玉陨。(见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回)

18、黛玉之死:见上面第17条。

19、查抄贾府:西平郡王带锦衣军突然查抄贾府,得到北静王爷出面力保,但仍免不了拘拿了贾赦贾政,抄检了贾府资产,后又返还。(见一零五回)

20、凤姐托孤:贾母病逝,王熙凤主持葬礼遭到众人嫌弃,心下郁闷,病重,刘姥姥来探望,凤姐托刘姥姥照顾巧姐,刘姥姥答应。后来凤姐病逝,贾环和邢夫人的兄弟王仁设计要把巧姐嫁与别人得钱,凭儿和王夫人等让巧姐出逃,后遇到刘姥姥,幸免于难。(见一一八回)

21、宝玉出家:贾家恢复官职后,已大不如前,宝玉萌发出家之念,后宝玉和贾兰参加会试,宝玉得中第七名。出了考场之后,宝玉没有回家,就此出家了。后贾政在路上遇到宝玉,已是出家之人了

红楼梦前5回主要内容

第1回

回目: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内容:落魄书生贾雨村幸遇乡宦甄士隐,受到资助,得以进京赶考。甄士隐在正月十五丢了小女英莲;又在三月十五遭火烧光了家产,后遇一疯道人,随之而去。

交待了写作缘起:青埂峰下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得到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的帮助,幻形入世,却将一番经历镌在自身之上,后被空空道人看见,抄录下来,流入人间,是为《石头记》。

交待了木石前盟(通过甄士隐的梦写出)。

第2回

回目: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内容:贾雨村考中进士,谋得一个县令得职位。由于贪酷,加以恃才傲上,被参革职。于是遍游天下,到了扬州,被林如海聘作林黛玉的家庭教师。一日,遇上故人冷子兴,讲起朝中新闻,了解了贾府的一些情况。

第3回

回目:托内兄如海酬训教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回目又作: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金陵城起用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内容:朝中准奏起复旧官,贾雨村央求林如海帮忙。正巧贾母派人来接黛玉,林如海向贾政写了一封求情信,托贾雨村送黛玉进京。在京都,贾政帮助贾雨村谋了应天府的职位。黛玉来到贾府,见到了贾母、宝玉及众人。

第4回

回目: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内容:贾雨村来到应天府,正赶上薛蟠杀人一案。在旧相识的劝说下,贾雨村徇情枉法,胡乱判了此案。薛蟠进京办事,他的妹妹薛宝钗因待选,因此也一同来到京中,住进了贾府。

第5回

回目: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回目又作: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内容:宁国府梅花盛开,尤氏请大家前去赏花。宝玉因倦怠睡了一觉,却在梦中来到太虚幻境,见到警幻仙姑,读了金陵十二钗的诗画,听了《红楼梦》的曲子,并被封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
说说《红楼》前五回

《红楼梦》一书,通过对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称《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这部宏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有值得学习品味的地方。这里仅从结构布局的角度,研究一下《红楼梦》前五回书在内容和表达形式上的特点。

一、过去对《红楼梦》前五回的介绍

《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和在小说中的作用(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语文第四册(必修)教师教学用书》2004年10月第1版11月第1次印刷,39-41页)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因此,为了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就有必要对前五回的内容,作一概要的了解。

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在“女祸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

“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说明这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这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至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 代出来。《红楼梦》只流传下八十回,续写部分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摩出来的。

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全书的结构,新颖而奇巧,开篇就用了五个回目,以神话故事,“假语村言”掩去内容的实质,将作品置入扑朔迷离的雾色之中,而改借用“真”“假”观念,托言“梦”“幻”世界,使得整部小说按着这一以假寓真的结构铺陈发展,最后营造出一个“生活世界”。

上列的概括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讲述了《红楼梦》前五回书的内容与结构,但并不精当,只简要地提了作品的内容,对作品的艺术特色并无体现。而且,这些文字在讲述内容时有明显的不合理的侧重倾斜,倘若对《红楼梦》不熟的人照了这些介绍按图索骥,查对原文,则一定会一头雾水。基于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进行概括,一则明了它的内容,二则搞清它的结构特点。

二、新的定位与概括

1、前五回的内容的新概括

第1回

回目: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内容:落魄书生贾雨村幸遇乡宦甄士隐,受到资助,得以进京赶考。甄士隐在正月十五丢了小女英莲;又在三月十五遭火烧光了家产,后遇一疯道人,随之而去。

交待了写作缘起:青埂峰下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得到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的帮助,幻形入世,却将一番经历镌在自身之上,后被空空道人看见,抄录下来,流入人间,是为《石头记》。

交待了木石前盟(通过甄士隐的梦写出)。

第2回

回目: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内容:贾雨村考中进士,谋得一个县令得职位。由于贪酷,加以恃才傲上,被参革职。于是遍游天下,到了扬州,被林如海聘作林黛玉的家庭教师。一日,遇上故人冷子兴,讲起朝中新闻,了解了贾府的一些情况。

第3回

回目:托内兄如海酬训教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回目又作: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金陵城起用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内容:朝中准奏起复旧官,贾雨村央求林如海帮忙。正巧贾母派人来接黛玉,林如海向贾政写了一封求情信,托贾雨村送黛玉进京。在京都,贾政帮助贾雨村谋了应天府的职位。黛玉来到贾府,见到了贾母、宝玉及众人。

第4回

回目: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内容:贾雨村来到应天府,正赶上薛蟠杀人一案。在旧相识的劝说下,贾雨村徇情枉法,胡乱判了此案。薛蟠进京办事,他的妹妹薛宝钗因待选,因此也一同来到京中,住进了贾府。

第5回

回目: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回目又作: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内容:宁国府梅花盛开,尤氏请大家前去赏花。宝玉因倦怠睡了一觉,却在梦中来到太虚幻境,见到警幻仙姑,读了金陵十二钗的诗画,听了《红楼梦》的曲子,并被封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

2、前五回的内容设置目的与表达方法总结回顾

第1回
第2回
第3回
第4回
第5回

目的

全文开篇

创作缘起
贾府人物自然关系表(概说)
贾府环境

主要人物出场
小说的社会背景
全书总纲

人物的命运发展和结局

方式
由甄士隐和贾雨村的故事引出。
由贾雨村和冷子兴的对话写出。
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见闻写出。
由贾雨村判案引出。

带出宝钗进贾府。
通过贾宝玉的梦游写出。

以图画、诗词揭示。

3、前五回的布局特点总结

把要说的内容穿插在故事中,不露痕迹地展示出来,使读者感觉亲切自然,如临其境,既接触了应该了解的内容,又不觉得呆板、单调。

比如第三回内容换一种顺序与方式来表述:

(一)、先介绍贾府的建筑

1、地理位置 2、外观简介 3、整体布局结构 4、外观陈设 5、内部陈设

(二)、再介绍贾府的人物

1、介绍贾母的情况 2、介绍贾赦一家各人情况 3、介绍贾政一家各人情况4、介绍众人之间的关系5、介绍贾府仆人的情况

表达结果会怎样?

作者实际的安排:以黛玉行踪为线索将有关内容串连写出。

(这样设计的理由:1、新到;2、亲戚;3、晚辈)

所以这回书中写的贾府和人物实际上应该是黛玉眼中的贾府、黛玉眼中的人物。

4、前五回书在全书中的地位作用

前五回书是全书的总纲,或者说是全书的序幕。

因为读者对书中所写的内容较为陌生,并且书中所涉及的人和事太过庞杂,所以在正式的故事展开之前先作必要的介绍与铺垫,然后再正式开始讲述,使读者有一定的对内容的知识准备和对情节的心理准备,不至于在阅读时觉着迷茫或突兀摸不着头脑。

三、附:第三回书的结构布局

表一 总体的结构布局

黛玉行踪
描写内容

弃舟登岸
到来

进入城中
背景——街市繁华人烟阜盛

进宁荣街
外观——宏伟壮丽气势不凡

进 贾 府
内部——结构与人物

表二 进贾府后的结构布局

黛玉活动
描写内容

建筑
人物

拜见贾母
结构 外观 陈设
贾母 邢夫人 王夫人 三春 熙凤

拜见贾赦
结构 外观 陈设
邢夫人 贾赦(虚)

拜见贾政
结构 外观 陈设
王夫人 贾政(虚)宝玉(铺垫)

共进晚膳
结构
众人表现 奴仆

会见宝玉

宝玉

安排住处
结构
仆人

本回书同样具有这种突出的特点:把要说的内容穿插在故事中,不露痕迹地展示出来。

后记: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对待教学参考书就应该采取这种态度。教学参考书可以最快最简捷地为我们提供有关课文的相关材料,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它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它们的时候,注意甄别,有所取而有所不取。这才是科学的、求实的态度。

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ID=32761
回答者: 爱你的落落 - 助理 二级 11-15 14:20
这是红楼梦得总纲
回答者: 年轻的兔子 - 秀才 二级 11-15 15:00
1、大观园里哭贾母——各有各的伤心事
2、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3、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
4、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5、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
女娲炼石补天时,所炼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此石已通灵性,大小随心,来去任意,因未被选中补天常悲伤自怨。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见其可爱,便将它携至“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了一道”。不知多长时间以后,空空道人经过这里,见石上刻着它那番经历,便从头到尾抄下,交曹雪芹披阅增删、分出章回。以下便为石上所刻内容。姑苏阊门外有个葫芦庙,乡宦甄士隐居住庙旁,可怜寄居庙内的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元宵之夜,甄的女儿英莲被拐走;不久因葫芦庙失火;甄家又被烧毁。甄带妻子投奔岳父,遭白眼,随跛道人出家。
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林黛玉读书。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如海求岳家荣国府帮助:林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黛玉进荣国府,除外祖母外,还见了大舅母,即贾赦之妻邢夫人,二舅母,即贾政之妻王夫人,年轻而管理家政的王夫人侄女、贾赦儿子贾琏之妻王熙凤,以及迎春、探春、惜春和衔玉而生的贾宝玉。宝黛二人初见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宝玉因见美如天仙的表妹黛玉,便砸自己的通灵宝玉,惹起一场不快。
贾雨村在应天府审案,英莲被拐卖。买主为皇商之家、王夫人的姐姐薛姨妈之子薛蟠。薛蟠虽为争英莲打死原买主,但贾雨村胡乱判案,放了薛蟠。薛蟠与母亲、妹妹薛宝钗也一同到荣国府住下。
宁国府梅花盛开,贾珍妻尤氏请贾母等赏玩。贾宝玉睡午觉,住在贾珍儿媳秦可卿卧室,梦游太虚幻境,见“金陵十二钗”图册,听演《红楼梦》曲,与仙女可卿云雨,醒来后因梦遗被丫环袭人发现,二人发生云雨私情。
京官后代王狗儿已沦落乡间务农,因祖上曾和王夫人、凤姐娘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找王夫人打秋风。王熙凤接待,给了二十两银子。
薛宝钗曾得癞头和尚赠金锁治病,以后一直佩带。黛玉忌讳金玉良缘之说,常暗暗讥讽宝钗,警告宝玉。
贾珍之父贾敬放弃世职,离家求仙学道。他生日之日,贾珍在家设宴相庆。因林如海得病,贾琏带黛玉去姑苏,他的族弟贾瑞调戏凤姐,被凤姐百般捉弄而死。
秦可卿病死,贾珍恣意奢华,不仅东西都选上等,还花千两银子为儿子捐龙禁尉,以便丧礼风光。送丧途中,凤姐贪图三千两银子,拆散情人,使一对青年男女含恨而自杀。
林如海死后,黛玉只得常住荣府。一种寄人篱下的凄凉感笼罩着她,常暗暗流泪,身体也更加病弱。
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省亲。荣国府为了迎接这大典,修建极尽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门的妙玉也进荣府。元宵之夜,元春回娘家呆了一会儿,要宝玉和众姐妹献诗。黛玉本想大展奇才,但受命只能作一首。袭人娇嗔说要离开宝玉,深感遗憾的宝玉求袭人别走,袭人趁机规劝宝玉读书“干正事”。宝玉和黛玉两小无猜,情意绵绵。又因有薛宝钗或其他小事。二人常争吵,在不断争吵中情感愈深。
宝钗过生日唱戏,小旦像黛玉,贾母娘家孙女史湘云口快说出,宝玉怕黛玉生气阻拦、结果惹得二人都生宝玉气。元春怕大观园空闲。便让宝玉和众姐妹搬进居住。进园后,宝玉更成天和这些女孩子厮混;书童将《西厢记》等书偷进园,宝玉和黛玉一同欣赏。这是经典的一回。
贾政妾赵姨娘所生子,宝玉庶弟贾环嫉妒宝玉,抄写经书时装失手弄倒蜡烛烫伤宝玉,王夫人大骂赵姨娘。赵姨娘又深恨凤姐,便请马道婆施魇魔法,让凤姐、宝玉中邪几乎死去。癞和尚、跛道人擦拭通灵玉、救好二人。黛玉性格忧郁,暮春时节伤心落花,将它们埋葬,称为花冢,并写《葬花辞》。宝玉丫环晴雯失手跌坏扇子,宝玉说她。她便顶撞,袭人劝,她又讽刺,气得宝玉要赶走她。到晚间晴雯乘凉。宝玉又让她撕扇子以博她一笑。有一次史湘云劝宝玉会官员,谈仕途,被宝玉抢白,并说黛玉从不说这种混账话;恰巧黛玉路过听到,深喜知心。王夫人丫环金钏儿与宝玉调笑,被王夫人赶出投井而死,被贾环告诉贾政。宝玉又结交忠顺王爷喜欢的伶人蒋玉菡,使得王爷派人来找。贾政大怒,将贾宝玉打得皮开肉绽。王夫人找袭人,要她随时报告情况。并决定将来袭人给宝玉做妾。
大观园中无所事事,探春倡导成立诗社。第一次咏白海棠,宝钗夺魁;第二次作菊花诗,林黛玉压倒众人。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被贾母知道,便留她住下。在大观园摆宴,把她作女清客取笑;这位饱经世故的老妇也甘心充当这一角色。贾母又带刘姥姥游大观园各处。在拢翠庵,妙玉招待黛玉、宝钗饮茶,宝玉也得沾光。
为凤姐庆生辰,从贾母起,各人出分子办席。凤姐饮酒过多,想回家休息,撞到贾琏正勾引仆妇。凤姐哭闹。逼得仆妇上吊,贾母迫使贾琏向凤姐赔礼。
由于行酒令黛玉引了几句《西厢记》曲文,被宝钗察觉,并宽容了她,二人关系好转。黛玉承认宝钗为好人,自己多心。黛玉模仿《春江花月夜》写出《秋窗风雨夕》,抒发自己的哀愁。贾赦垂涎贾母丫环鸳鸯,让其妻邢夫人找贾母。鸳鸯不肯,贾母也不愿意,便斥责邢夫人。贾母与贾赦母子关系更加不好。薛蟠在一次宴席上调戏会唱戏而又豪爽的柳湘莲,被柳毒打,柳怕报复,逃往他乡。薛蟠无脸,也外出经商。其妾香菱(即英莲)到大观园学诗。又有几家亲戚的姑娘来到,大观园中作诗、制灯谜,空前热闹与欢乐。袭人因母病回家,晴雯夜里受寒伤风,身上烧得烫人。宝玉为舅舅庆寿,贾母给他一件俄罗斯裁缝用孔雀毛织的雀金裘,他不慎烧个洞。晚上回来、街上裁缝不敢修补。晴雯重病中连夜补好。
年关到,宁国府庄头交租,送的东西数量惊人,贾珍还嫌少。由于过年操劳,凤姐小产,无法理家,便由探春、宝钗、李纨等人协同理事。探春为赵姨娘所生,赵姨娘弟弟死,探春按例不多给钱,母女大闹一场。探春又在园中实行一些改革,将各处派专人管理,既交公一些财物.又给管理人一些利益。
黛玉丫环紫鹃试探宝玉对黛玉是否真心,假说黛玉要回姑苏,宝玉相信而发病精神往复失常,由此,黛玉更知宝玉心理,众人也以为他们定成美满姻缘。黛玉又要认薛姨妈为干妈,钗黛二人达到关系最融洽时期。
荣国府矛盾重重。贾环在宝玉处见到擦癣的蔷薇硝,想要些,宝玉丫环芳官却给贾环一些茉莉粉。赵姨娘到宝玉处大闹一场。芳官又给她干娘一些玫瑰露、引出她干娘的侄儿偷茯苓霜。几件事闹得大乱,险些打破仆人间的平衡。正当宝玉生日欢宴时,贾敬吞丹丧命。尤氏国丧事繁忙。请母亲和妹妹尤二姐、尤三姐来帮忙。贾琏见二姐貌美,要作二房,偷居府外。二姐和贾珍原有不清白,贾珍还想搅浑水,贾琏又想把三姐给贾珍玩弄。尤三姐却正气凛然,将珍、琏大骂,并说她已有意中人,即毒打薛蟠的柳湘莲。贾赦派贾琏外出办事,贾琏路遇薛蟠、柳湘莲。薛蟠遇强盗,被柳搭救,二人结为兄弟,贾琏为柳提媒,柳答应。到京城后,柳先向三姐之母交订礼,遇宝玉闲谈尤氏一家而起疑,又去索礼退婚,尤三姐自刎,柳出家。凤姐知道贾琏偷娶之事,装成贤惠。将二姐接进府。请贾母等应允。贾琏回来,因办事好,贾赦赏一妾。凤姐借妾手逼使尤二姐吞金自杀。粗使丫鬟傻大姐在园中抬到绣有春宫画的香囊,王夫人大怒;在一些仆妇撺掇下抄检大观园,迎春懦弱,听凭丫环被赶走;探春生气,怒打仆妇;惜春这时和哥哥嫂子断绝往来。晴雯被王夫人赶出,抱恨而死;贾宝玉无可奈何,写《芙蓉诔》祭她。薛蟠娶妻夏金桂后,贪陪嫁丫环宝蟾美色,金桂为除香菱,答应了。在夏挑唆下。薛毒打香菱,薛姨妈不准。夏金桂和婆婆吵闹。薛蟠无法在家。只得外出。
(之后由于原著散失,内容不可知。上世纪一些学者开始根据现存八十回的伏笔等写作特点,开始系统探索八十回后的情节,如俞平伯先生、周汝昌先生以及梁归智、林冠夫、刘心武等。根据前文判词可知遗失书稿大概内容为:四大家族没落,黛玉忧郁成疾而死,元春在宫中暴毙,迎春误嫁中山狼折磨致死,探春远嫁,惜春出家,王熙凤死,巧姐被刘姥姥救出嫁给板儿。香菱死,袭人嫁给蒋玉函。)
很深奥的,有很多人看不懂,建议去看刘心武的书借见一下
http://www.cycnet.com/encyclopedia/literature/ancient/collection/hongluomeng/
看前5回就行了。

红楼梦前五回大概内容概括

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远古时候,女娲炼石补天,遗下一块顽石未用,遗弃在青埂峰下。这顽石自经锻炼,已通灵性,便恳求仙人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送他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一遭。二仙拗不过,便将它幻化缩小成一块“可佩可拿”的“通灵宝玉”,送至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处。其时,赤瑕宫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浇灌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行将枯萎的绛珠草,终使绛珠草“得延岁月”,修成女形。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欲下世为人,绛珠草感念他的恩惠,发誓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他,跟随他下凡历劫,这就是所谓的“木石前盟”、“眼泪还债”。那块由顽石幻化成的“通灵宝玉”便由这神瑛侍者“携人红尘”。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路过青埂峰,见一块大石上刻有字迹,便从头到尾抄下,经曹雪芹披阅增删,因成此书。 姑苏城仁清巷内有个葫芦庙,乡宦甄士隐居住在庙旁。他可怜寄居庙内的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元宵之夜,甄士隐的女儿英莲被拐走。不久因葫芦庙失火,甄家又被烧毁。甄士隐带着妻子投奔岳父,遭到岳父的白眼。一日,甄土隐听到了一疯跛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贾雨村考中进士,派任县令,来找甄士隐。甄士隐已不知去向。不久,因本性贪酷,恃才侮上,终被革职。于是,他便游览天下胜迹。后来到林如海家给他女儿林黛玉当老师。一年后,黛玉的母亲贾氏病逝。一日,雨村在一家小酒馆碰见了旧相识古董商人冷子兴。二人便边吃边聊了起来。冷子兴说到了贾雨村同宗贾家宁、荣二府的许多事,用冷子兴的话来说,目前宁、荣二府“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荣府贾政生了一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了一块玉来,就取名作“宝玉”。贾宝玉周岁时,贾政便想试一试贾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各种物件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贾政便大怒了,说:“将来酒色之徒耳。”如今宝玉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子兴告诉雨村,黛玉的母亲贾氏就是荣府中贾政和贾赦的胞妹。这层关系,正是贾雨村日后进身的门路。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善于投机的贾雨村巧藉学生林黛玉的关系结识了贾政,并谋补了应天府缺职。而黛玉也应外祖母之召,与雨村同行,来到了荣国府。在这种情况下见到外孙女,贾母不免伤感。黛玉还见了大舅母邢夫人(贾赦之妻),二舅母王夫人(贾政之妻),李纨(贾珠之妻)和三位姑娘。正叙谈间,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道:“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正纳罕众人都敛声屏气,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着一个与众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的女人进来,众人介绍说这是琏二嫂子,贾母戏称她“风辣子”。黛玉才想起母亲曾对自己说过的,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王熙凤。而与宝玉相见,则在晚饭后。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且二人眼中的对方与别人自然不同。宝玉因为看到黛玉“眉尖若蹙”,便送他“颦颦:’二字。宝玉又问黛玉是否有玉,当黛玉回答没有时,宝玉则痛骂那块玉是“劳什子”,并哭闹着当众摔玉。这场面自然令黛玉十分不安。这一天的经历让黛玉真实地感到了外祖母家的与众不同。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贾雨村刚刚到任,就受理英莲被拐一案。原来是本地的一个小乡宦冯渊买了一个被拐卖的丫头英莲,还未领回家,那拐子又把丫头英莲卖给金陵一霸薛蟠家。抢夺英莲并杀死原买主的人是四大家族中薛家的薛蟠。贾雨村十分愤怒,正准备缉拿要犯时,被手下门子止住。随后门子拿出一张本省的“护官符”给贾雨村,并向他讲述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关系。贾雨村惧怕四大家族的势力,不思甄士隐赠银之恩,乱断了此案。薛蟠夺走英莲后,随母亲薛姨妈、妹妹宝钗人京,在荣府东北角上梨香院住下。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深得贾府上下喜爱。这令黛玉感到了一丝不平,且因此与宝玉经常闹别扭。宁国府梅花盛开,贾珍妻尤氏请贾母等赏玩。贾宝玉睡午觉,住在贾珍儿媳秦可卿的卧室。宝玉梦中来到太虚幻境,翻看了记载金陵优秀女子命运的“金陵十二钗”图册后,又看了“红楼梦”原稿,聆听了“红楼梦”曲。宝玉依警幻仙姑之言,与仙女秦可卿结婚。婚后,二人正携手游玩时忽遇迷津,宝玉受到惊吓,失声喊叫:“可卿救我!”方从梦中醒来。秦可卿此时正在房外,听宝玉在梦中唤她的小名,十分纳闷。
第1回 回目: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内容:落魄书生贾雨村幸遇乡宦甄士隐,受到资助,得以进京赶考。甄士隐在正月十五丢了小女英莲;又在三月十五遭火烧光了家产,后遇一疯道人,随之而去。 交待了写作缘起:青埂峰下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得到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的帮助,幻形入世,却将一番经历镌在自身之上,后被空空道人看见,抄录下来,流入人间,是为《石头记》。 交待了木石前盟(通过甄士隐的梦写出)。
第2回 回目: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内容:贾雨村考中进士,谋得一个县令得职位。由于贪酷,加以恃才傲上,被参革职。于是遍游天下,到了扬州,被林如海聘作林黛玉的家庭教师。一日,遇上故人冷子兴,讲起朝中新闻,了解了贾府的一些情况。
第3回 回目:托内兄如海酬训教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回目又作: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金陵城起用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内容:朝中准奏起复旧官,贾雨村央求林如海帮忙。正巧贾母派人来接黛玉,林如海向贾政写了一封求情信,托贾雨村送黛玉进京。在京都,贾政帮助贾雨村谋了应天府的职位。黛玉来到贾府,见到了贾母、宝玉及众人。
第4回 回目: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内容:贾雨村来到应天府,正赶上薛蟠杀人一案。在旧相识的劝说下,贾雨村徇情枉法,胡乱判了此案。薛蟠进京办事,他的妹妹薛宝钗因待选,因此也一同来到京中,住进了贾府。
第5回 回目: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回目又作: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内容:宁国府梅花盛开,尤氏请大家前去赏花。宝玉因倦怠睡了一觉,却在梦中来到太虚幻境,见到警幻仙姑,读了金陵十二钗的诗画,听了《红楼梦》的曲子,并被封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

第一回:《石头记》缘起于女娲补天余石一块被一僧一道携去,数世后空空道人抄录下石上文字,由曹雪芹整理成章回小说。甄士隐梦见一僧一道谈太虚幻境中事,醒后与贾雨村闲聊。甄士隐资助贾雨村进京赶考。甄士隐爱女英莲在元宵节观花灯时失踪,不久家中火灾,听了跛足道人《好了歌》后随道人而去。
第二回:贾雨村中进士新任县太爷,娶了甄家丫环娇杏。不久遭革职,被聘为黛玉之师。贾雨村与冷子兴谈及宁荣两府家事,提到宝玉衔玉而生及其他怪异举动。同时简单介绍了贾府的人物关系。
第三回:林如海相助贾雨村复官,与黛玉通行至京都。黛玉初进贾府,通过她对贾府个人进行了介绍。宝玉摔玉,宝黛二人有似曾相识之感。次日贾府得知薛姨妈之子打死人,由应天府审理。第四回:简介李纨。贾雨村断案徇私枉法,门子说出“护官符”。介绍了薛蟠一家,薛家来京送宝钗待选宫中女官,兼处其他杂务,全家在荣府梨香院住下。
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领他看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令十二个仙姑为他演唱十二支“红楼梦”曲。并教他与“可卿”做那儿女之事。
1、薛宝钗聪敏机智,行事大方,善于察言观色,审时度势。
林黛玉才高聪慧,多愁善感,心地善良,可惜不会表现。

2、“木石前盟”: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棵,得到赤霞宫神瑛侍者灌溉,修成形体,后来神瑛侍者要下凡,这绛珠仙子就打算也下凡同历尘缘。也就是“还泪”的故事。(见第一回)

3、“宝黛初会”: 林黛玉别父进京都,初次见到贾宝玉,先是听见丫环笑道“宝玉来了”,之后宝玉近来,林黛玉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何以眼熟至此?”,宝玉先去见了他妈,有换了衣服,贾母叫他来见过“远客”,宝玉也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又问黛玉读过什么书,名字是什么,有玉没有?听得黛玉说没有玉,便一时气恼,把玉摔在地上,引得大家慌乱不已。(见第三回)

4、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刘姥姥带着孙子板儿进荣国府想讨些钱,先找到以前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经她引见,见到了王熙凤,得了二十两银子,欢天喜地的回去了。(见第六回)

5、凤姐弄权铁槛寺:因秦可卿葬礼,凤姐和贾宝玉在铁槛寺歇息,老尼乘机求凤姐运用贾家权势帮长安府李衙内强娶张金哥。王熙凤要他出了三千两银子,后叫家丁来旺儿假托贾琏名义,修书一封,把此事办了。(见十五回)

6、元妃省亲: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可以回家省亲。贾家花了大把银子盖了省亲别院,待元妃省亲,元妃见了亲人,游了园子,题了匾额,又命宝玉和众姐妹做了诗,黛玉帮贾宝玉作了一首,得到元妃赞赏。(见十七回)

7、共读西厢:众人接元妃命搬进大观园(也就是省亲别院)居住,贾宝玉在沁芳闸看西厢,黛玉葬花经过,宝玉深知黛玉为人,与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越看越爱,看完后还默默记诵。宝玉用西厢中词句形容黛玉,引起黛玉生气,后又和好,两人一起葬了花。(见二十三回)

8、黛玉葬花:芒种时节,大观园中众姐妹祭花神,黛玉想起之前那天晚上去看宝玉时,晴雯没开门,一时感怀身世,于是有了千古传世的葬花之举,宝玉寻找黛玉,听到了《葬花吟》,一时痴了。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一情节,实在是美。(见二十七回)

9、宝玉挨打:忠顺王府遣人来见贾政说宝玉私藏了忠顺王爷的戏子蒋玉涵,引得贾政大怒,又赶上贾环向贾政告状说宝玉逼死了王夫人的丫环金钏,贾政气急,于是打了宝玉。(见三十三回)

10、建海棠诗社:贾政出远门,探春起了兴要建诗社,赶上贾芸送了两盆海棠花来,于是取名“海棠社”,各人都取一个别号,李纨主持,拈了“盆,魂,痕,昏”四字,门字韵,一炷香时间。众人对宝钗黛玉的诗谁更好难以决断,宝玉排末。(见三十七回)

11、众人笑态: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见到了贾母等一干大观园众人。也有了一个很著名的笑态情景: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见四十、四十一回)

12、香菱学诗:薛蟠被柳湘莲打了后远游做生意,香菱搬进大观园与宝钗同住,宝钗不肯教她作诗,她便求了黛玉。黛玉拿了一些自己勾划过的好的诗集给她看,给她讲作诗的道理,鼓励她讲读诗的心得,并叫她做了诗来给她看。做了两首都不满意,后天天想着作诗,于梦中得了一首,得到黛玉赞赏,正式邀请她进诗社。(见第四十八回)这是我认为书中最体现黛玉之乐于助人的情节。

13、探春理家:王熙凤小月,身子病弱,交与探春、宝钗、李纨三人理家,比凤姐在时还厉害。赶上赵姨娘兄弟死了,探春公私分明,不为亲人多给银子,引得赵姨娘大怒。之后裁度众人月例,把园子包给众仆妇,引得众人交口称赞,探春的理家理念得到了具体实施。(见五十五、五十六回)

14、抄检大观园:风波起因于晴雯叫宝玉装病,说被园内黑影吓着了,贾母动怒,后傻大姐无意中捡了绣春囊,邢夫人得到后交给了王夫人,王夫人质问凤姐,后经王善宝家的挑唆,起了抄检的念头,并把晴雯赶出了大观园。夜里抄检园子,导致司棋被赶,入画无辜受累,尤氏和惜春大动口角。大观园顿生没落之感。(见七十三、七十四回)

15、迎春误嫁:迎春之父贾赦贪图钱财,不顾贾政劝说,把迎春嫁给恶霸孙绍祖,迎春受尽孙绍祖欺凌打骂,苦不堪言,后病死。(见八十回)

16、紫娟试玉:紫娟为了黛玉,对宝玉假说黛玉要回南边家去,引得宝玉发了痴症,水米不进。贾母伤心,命紫娟照顾宝玉,后紫娟尽心劝解,宝玉方好。(见五十七回)

17、钗黛调包:贾母要给宝玉娶亲,袭人知道宝玉心里喜欢的是黛玉,担心宝玉不能答应,坏了大事,凤姐设了调包计,和宝玉说娶的是黛玉,宝玉高兴不已。又说服薛姨妈和宝钗答应此计,并严命众人不得走漏消息,但被傻大姐无意中说漏了嘴,黛玉得知后,病情加重,焚诗稿香帕,最终香消玉陨。(见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回)

18、黛玉之死:见上面第17条。

19、查抄贾府:西平郡王带锦衣军突然查抄贾府,得到北静王爷出面力保,但仍免不了拘拿了贾赦贾政,抄检了贾府资产,后又返还。(见一零五回)

20、凤姐托孤:贾母病逝,王熙凤主持葬礼遭到众人嫌弃,心下郁闷,病重,刘姥姥来探望,凤姐托刘姥姥照顾巧姐,刘姥姥答应。后来凤姐病逝,贾环和邢夫人的兄弟王仁设计要把巧姐嫁与别人得钱,凭儿和王夫人等让巧姐出逃,后遇到刘姥姥,幸免于难。(见一一八回)

21、宝玉出家:贾家恢复官职后,已大不如前,宝玉萌发出家之念,后宝玉和贾兰参加会试,宝玉得中第七名。出了考场之后,宝玉没有回家,就此出家了。后贾政在路上遇到宝玉,已是出家之人了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僧道谈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者还泪之事。僧道度脱甄士隐女儿英莲未能如愿。甄士隐与贾雨村结识。英莲丢失;士隐出家,士隐解“好了歌”。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士隐丫头娇杏被雨村看中。雨村发迹后先娶娇杏为二房,不久扶正。雨村因贪酷被革职,给巡盐御史林如海独生女儿林黛玉教书识字。

冷子兴和贾雨村谈论贾府危机;谈论宝玉聪明淘气,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zhuochou逼人”,谈论邪正二气及大仁大恶之人。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黛玉母逝;贾母要接外孙女黛玉;林如海写信给贾政为雨村谋求复职。

黛玉进贾府,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怕被人耻笑。贾母疼爱林黛玉;“凤辣子”出场;王夫人要黛玉不要招惹宝玉;宝黛相会,一见如故。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雨村补授应天府,薛蟠与冯渊争买玉莲,冯渊被打死。雨村欲拿薛蟠, 当日葫芦庙小沙弥、 如今雨村门子阻其发签,说薛家乃“护官符”上之“雪”(薛)。雨村听门子之计,徇情枉法。

薛家“百万之富”,薛母乃王子腾之妹,与贾政夫人王氏一母所生。

薛蟠要自家另住,薛姨妈要和王夫人“厮守几日”。进贾府后住梨香院。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贾母怜爱黛玉如宝玉;宝钗来后,人多倾向之,黛玉不忿;宝玉视其如一,略偏于黛玉;二人因亲密后生口角。

贾母等去宁府赏梅。秦氏(乃贾母“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领宝玉去她房中安睡。梦中观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
本文标题: 红楼梦前五回三个神话故事和三个梦境分别是什么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gushi/13274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有没有以西亚历史,神话为参考写的网文呢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拿《黑神话:悟空》和《原神》作对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