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人物语言描写读后感(于永正《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4-25 16:06:0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78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的读后感,这一周,我利用课余时间再次读于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共有四辑,第一辑写的是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

于永正人物语言描写读后感(于永正《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读后感)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的读后感

        这一周,我利用课余时间再次读于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共有四辑,第一辑写的是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第二辑写语文教学其实很简单;第三辑写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第四辑是关于作文教学。每一辑,既有于老师的经验之谈,又有典型的事例叙述,让我如临其课堂之境,聆听于老师的语文教学真谛,受益匪浅,对照自己的教学也有许多反思。

       于老师自1962年从事小语教育工作,四十多年,一生坚持做教育事业,他无怨无悔。他对小学语文教学情有独钟,甚至是“痴迷”。只有这种精神,才会对教学有无限的热忱,才会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才会用心创设课堂艺术,想点子,找办法,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有滋有味的写字,有滋有味地朗读,有滋有味地表演,有滋有味地写作”。有滋有味地教学,才能让学生细细地品味,给学生留下无穷的回味。回忆我二十多年的教学经历,年轻时,心态浮躁,不能潜下心学习,更不知道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把教学当作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为了晋升职称而教学,有很强的功利心。所以在教学时,或精进,或懈怠,没有持之以恒的态度。遇到不顺心意时,常常抱怨,哪有心情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呢呢?于老师说,语文老师的语文素养决定着语文教育的质量。老师身上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语文书里的人文性,我确实非常赞同。

        于老师说,教学时,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于老师说,对学生要有情,要善待学生。在于老师从事教育的四十多年里,他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忘记曾经是个孩子。在他的课堂上看不见师生之间的代沟,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师面对一群稚气顽皮的孩童,他总是和颜悦色,言辞幽默,谈笑风生,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学生没有紧张感,没有恐惧感,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表达,才会碰撞更多思维的火花,体验到学有所得的快乐,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欲望。于老师善待学生,还体现在他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不是用成绩的枷锁来捆绑学生的特长发展。对待淘气好玩的学生,他能蹲下来,对待学困生,他能“手把手””教,“抱着走一段”。而我我总是抱怨和学生的年龄差太大,代沟太深,来搪塞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备课时,往往是目中无学生,只备教材,而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只希望学生配合我的教学设计,牵着学生的鼻子,强拖硬拉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缺乏情趣,缺少柳暗花明的思索体验,时间一久,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所以,当下学生产生的厌学情绪,除了学生的自身因素之外,我们当老师更要反省。

          于老师崇尚“微笑教学”,也有人评价于老师的教学成功,多半归功于他的微笑。他给学生的名片是“微笑”和“负责”,有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宽容,也有对学生的严格、认真、耐心。看于老师的视频课堂,他总是走下讲台,面带微笑,循循善诱。可我上课时,总放不下老师高高在上的架子,只能让学生唯师是从,要么面无表情,要么声色俱厉。这就很难走进学生的心灵,心灵之门关闭,再多的语言也是苍白无力。微笑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而不是硬装的。微笑需要什么来支撑?于老师说:“微笑是需要有老师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诙谐的谈吐以及端正的教学思想做支柱。”确实如此,学识丰厚,谈吐幽默,才能让学生敬佩喜欢,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成绩的提高也在情理之中。

           衡量一个人的语文能力的高低,主要看读和写。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才是语文学习的规律。于老师就非常重视语文教学中的读和写。 于老师擅长朗读,于老师的朗读也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备课时,总是反复地朗读课文,读到“其言皆出吾心”“其意皆出吾心”为止。他不仅仅是自己能声情并茂地朗读,而且引导学生学会朗读,节奏语气,轻重缓急,让学生多次练习,读得流畅,读出韵味,读出情感。学生在朗读中想象,把静止的文字转化成的画面,在朗读中理解词句,在朗读中体验情感,陶冶情操。于老师认为。靠读书长大的孩子,生命有“根”,有“根”的孩子才可能会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可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教语文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大概都是做题吧。这是违背的语文教学的“常”,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现在好多学生学了多年的语文,读书不成句,写作不成文。

         于老师也多次谈汉字书写的重要性,把写字和做人联系在一起。字有横撇竖捺多种笔画,书写时一笔一画都有章法。练字能让人心静,精力集中,也能让人做事认真,有条理,还能培养意志和审美情趣。学写字,就是学做人。“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学校总见到这样的标语,可是走进课堂,你会发现很多学生的握笔姿势不正确,书写的汉字不规范,更谈不上美观。课程表上的书法课,很多是形同虚设,因为学生似乎有做不完的试卷和作业,哪里有时间练字呢?汉字是神圣的,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符号。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点一画成文章,一个个奇妙的组合,展现了无穷的魅力与神奇的力量。当我们捧起厚重的古代典籍,吟诵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追溯一个个汉字渊源,都会让我们充满敬意,感叹我们汉字的伟大。古人教诲“字如其人”“做字先做人”“字不正,心先病”“敬字惜纸”,让我们懂得要专心致志,端正书写。

             关于作文教学这一辑,更能看到于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多么用心。对于作文教学,很多老师感到头痛,并且不得要领。写作课上,写下作文题让学生书写。有些命题,完全照抄一些资料上的题目,不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很多学生的作文件也是胡编乱造,假大空,作文课就成了一种形式,更谈不上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于老师的作文教学,给了我很多启示。首先,于老师热爱写作,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的素材。一盆花,电动玩具狗,垃圾箱里的一块面包,他都拿到教室作为学生写作的素材。这也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处处留心皆语文。在命题上,他都要深思熟虑,特别是指导写人的时候,《我这个人》,在题目前,加不不同的叹词,让学生有话可说,乐于表达。于老师还不断地写“下水文”,以儿童的口吻,写得浅显易懂,富有情趣。让学生所写与自己的文章加以对比,不用过多语言评判,学生就能心领神会。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修辞,他都放大点评赞叹,让学生产生对写作的兴趣。

           读完这本书,让我更加懂得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的素养,有宽容博爱的胸怀,有对教育的热爱,有对学习的终身追求,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漂亮的汉字,能声情并茂地朗读,有提笔成文的能力,,,,,这都是我应该努力去做的。虽然已渐至半百,更要积极努力。

于永正《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于永正《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于永正《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读后感1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于永正老师的《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开卷有益,打开书时,就被吸引了,我边读边思考自己的教学,读到感动之处就写下读书心得。当我读完时,真是收获颇多。本书记录了于永正老师自己实实在在的教育经验,为我们这些年轻的老师指明了教育方向,传授了实践方法。我总结了几点:

一、一生做好一件事。做一件事不难,难就难在一辈子就做一件事。于永正老师这样说:“我的一生,正在不断努力地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尔后完成了我的‘大目标’——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上好课,把课上的有意思。是我毕生的追求。”一生追求一个目标,做好一件事,能坚持一辈子,真是了不起。想想自己能否一生就做好这一件事?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教书,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想我今后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在课堂中,我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今后要更多的关爱、关注学生。让学生对这门课程对这个老师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亲其师信其道,相信在长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一定有所发展。

二、课堂需要智慧。“真的不要太像老师,不要太像上课。太像那么回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看似“随心所欲”,其实“不逾矩”。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们学的开心,老师教的也轻松,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快乐的成长并有所收获。所谓简简单单教语文大概就是如此吧。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会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三、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在我很小的时候祖父就告诉我:“娃娃,做人一定要善良”,当老师之后我觉得做老师更要善良,自己快乐也要让孩子快乐。在教师这个职业当中,可以说没有比小学教师更难做的了,难就难在一个“小”字上,因为孩子的“小”,很稚嫩,需要信心呵护,又因为很“小”,很容易受熏陶感染,所以要给予最大的正面、积极地影响。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群活泼可爱、聪明机智、爱幻想的孩子,他们的小脑袋里有大人没有的美好境界。“每一个班,总有我不喜欢的学生。但我会尊重他,不会冷落他,漠视他。”于永正老师这句话说得十分实在,让学生感受到我的关注,用真诚换得真诚。因为只有差别,没有差生。把自己当作孩子,把孩子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人。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努力做到喜欢每一个学生,对待差生要更加关注,不放弃任何一个人。

做人做好人,是好人才能是好老师。做好人,就是做个温和的人,做个宽容的、善解人意、善待学生的人。我一定践行着名师的步伐,用爱心成就孩子,用智慧驾驭课堂,在启迪中书写着我的教育之路。

于永正《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读后感2

读完潘唯女老师的《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让我联想到:怎样做学生喜欢的体育老师?一个哨子一个球,高大强壮,满脸严肃,说话粗犷,就是一个标准的体育老师吗?我作为一名小学体育老师,从迈进学校走进运动场,站在学生面前从教三年的体育教学生涯中,教过各式各样的学生,遇到过形形色色的问题。知识高就真的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老师吗?我不这么认为。那么新时代的学生喜欢怎样的体育老师呢?

一、幽默风趣,威而有信

学生最喜欢幽默风趣、活泼开朗的体育老师,幽默是所有学生喜欢体育老师的第一因素。学生之所以喜欢幽默风趣的体育老师,是因为幽默使枯燥无味的体育课变得更加有趣、更加回味无穷,能使学生真正喜欢体育课并享受体育课的乐趣,同时能放松心情、舒解压力、获得快乐。所以学生不喜欢"凶巴巴"、"教官式、"不苟言笑"的体育老师,更喜欢有幽默风趣的语言、活泼开朗的性格、积极乐观的心态、精神饱满、富有激情活力的体育老师。也只有这样,才会有课堂上的欢声笑语,才会有学生的兴致勃勃,才会有师生之间的和谐融洽,才会有学生的个性飞扬。呆板生硬军事化的体育课早就应该被淘汰了,体育老师不是特种部队的教官。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就是幽默。"例如我在体育课中经常把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模仿,很多学生就得滑稽可笑,有时候觉得老师像小丑,可是这样学生感觉轻松,而且非常形象地知道了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会在笑声中很快纠正过来,这样远比呆板、公式化的示范讲解效果好得多。所以具有幽默感的体育老师,他的言行举止能使学生产生轻松愉快、喜悦之感,并对学生有强烈的感染力。当学生练习处于疲劳或情绪低落时说上几句幽默话,精神马上会振作起来,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很有利。

二、宽容理解,温柔体贴

学生喜欢宽容理解、温柔体贴的体育老师。体育老师要用宽容之心善待每一位学生、理解每一位学生,学生毕竟是学生,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特别是在课堂上犯了一点错误,老师不问原因就体罚学生跑步或做其他运动,个别学生犯了错而体罚或大骂全班学生,简单粗暴,这样既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影响到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记得有一次我上体育课,有两个学生多次在我教动作的时候嬉闹,但是我教得比较累,天气也闷热,当时火气很大,就叫全班学生停下来罚站静止半个小时。结果后面上课时学生虽然表面看起来认真了,可是没有了一点笑容,很多学生下来后还议论纷纷,整个课堂一潭死水,学生表现出非常厌倦的情绪。所以当学生犯一点小错误时,体育老师需要有一定的宽容心。宽容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由,而是不断教育他们,让学生有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并不断给予引导,通过技巧去解决课堂中那些不和谐的因素。在老师的微笑中,学生会心悦诚服地自觉改正自己的不足。

三、和蔼可亲,尊重人格

学生喜欢和蔼可亲、尊重人格的体育老师。和蔼可亲,尊重学生的人格,关爱每一位学生,可以改变学生对体育老师"板着脸"、"严肃"的印象。要微笑着面对所有学生。和别人交往要使对方快乐,首先就要自己觉得快乐,微笑是最好的润滑剂。老师不仅传授体育知识,还要给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对生活的态度等等,能够让自己师爱的阳光均匀地照耀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把微笑献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纯洁的心灵健康地成长。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不再对老师有戒备心理,有什么话敢给老师讲。老师要虚心地聆听学生的心声,能和学生成朋友,甚至是知己,这样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在这里特别提到的是,我觉得体育老师也要能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因为体育老师课比较少,跟学生接触时间不是很多,如果你能记住学生的名字,在课堂中亲切地叫出学生的名字,学生就会觉得得到了老师的重视。

读完《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真切地感受到: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你就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就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于永正老师的文章读过很多,现场课也听过几次。他课堂上的幽默风趣与循循善诱,展现了其高超的教学艺术;他生活中的平实谦和与彬彬有礼,彰显了其超凡的人生境界。他是很多老师心中的偶像!

于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1962年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教育部召开“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推广其“五重”(重情趣、重感情、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教学法。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徐州市成立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

从1984年开始,于永正老师应邀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做学术报告2000多场次,上公开课3000余次,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教海漫记》《于永正与五重教育》等多部著作。

这本《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是今年上半年购得的,却没有来得及细看。两周前整理东西时,再次看到,捧在手里便难以割舍。几天来,从家里拿到学校,再从学校拿到家里,只要有点空闲,便认真读上几页。虽然于老师的语言平实、朴素,很少有难懂的句子,但几篇文章我还是读了几遍。

于永正老师倡导“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但我们都知道所谓“大道至简”,只有真正掌握了语文教学的规律,才能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的境界。于老师的书风格亦是如此,平实的文字娓娓道来,所说的道理却切中要害,引人深思。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向晚辈逐条叙说,希望能给后者以真切的帮助。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全书22万字,全书分四辑:

读这本书,给人的启示是全方位的。有思想层面的,也有方法技巧层面的。内容也涵盖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同时还有一些做人、做事,乃至写作等方面的经验分享。因为内容较多,下面就以条目的方式予以呈现。

坚持阅读与写作几乎是所有名师的共同经验,只不过因人又自有侧重罢了。几年前到苏州参加国培,听张学青老师讲:“我的特级都是是读出来的,管建刚老师的特级教师是写出来的。”要想成为有影响力的老师,要想使自己的教育教学不断有新鲜的内容融入,就必须坚持读写。

教育家的书都是做出来的。这是于老师对一些空头理论家的反驳,也是对一线老师的忠告。“书是做出来的”,首先强调的是“做”。对于一线老师来说,“做”不是问题,每天从早上到校,到晚上离校。老师们都在从事着各种教育教学工作。可以依然会有许多老师会感到茫然——写什么?好像没有什么可写的。要想做的同时,有的写,一方面要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收集材料,另一方面,要时刻以研究的眼光看待工作,力求有创造性地工作,“穿旧鞋,走老路”必然会觉得无话可写。

在这本书里,我就看到了于老师许多鲜活的教育教学案例,这些案例有的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可是于老师讲起来依然那样动人。近30年了,没有人有那么好的记性,我想于老师也是如此。但是,于老师30年后依然能把它们写入自己的书中,我想正是因为当年他及时的记录与反思。时光易逝,但是由笔记录下的时光却可以长存。

“微笑”与“负责”两个词语彰显了于老师的学生观。因为孩子是“成长中的人”,要对他们多一些尊重、理解、宽容;因为孩子是“需要帮助成长的人”,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顶真、耐心。

写文章就是倾述与表达。当有了明确的读者意识时,就明确了“写给谁听”的问题,写起来会更顺畅。至于平等对话、平等交流,那就不只是行文的问题了,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境界问题。

读于老师的书和文章,对上面的两句话有了更深切的体验。同时,也指导着自己以后的写作实践。语言平实易懂,思想深刻有益,这样的文章才真正地对人有益。

其实,不只是语文教学,所有的教学不都应当如此吗?不过,作为人文学科,语文教学确实在关注人、塑造人上担负着更重要的使命。

爱因斯坦说:“当一个人把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剩下来的才是素质。”于老师对语文教学的反思也从这里开始。明白了语文和语文老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我们的教学才能把握住最根本、最本质的东西,我们的教学也才会更有效率。因此于老师接下来说: 语文教学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用教材教识字、教写字、教读书(包括朗读)、教表达,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烦琐的分析和讲解没有必要,要把3500(识字量)和2500(会写)保住,把读和写抓住,一句话:要把语文的根本留住。我教语文,第一,十分重视朗读。是朗读让学生喜欢语文,是朗读让他们有了悟性,有了较好的语感。第二,十分重视写字。学生写不好字,我觉得是块心病。第三,我特别喜欢教作文。学生也特别喜欢写作文。

“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适用。对于孩子来说,更恰当的说法是“成功是成功之母。”是成功给了孩子动力,是成功激发并维系着孩子持续不断的学习兴趣。对于孩子来说,成功来自哪里?很大一部分来自老师,来自老师的激励。所以,夸奖孩子、激励孩子,这是老师应有的善举。

吕叔湘先生说,他的语文能力,30%得益于课内,70%得益于课外。如果老师不给学生留出课余的时间,把时间都用来做题,学生还哪里有时间阅读、写作?

多年前,叶圣陶老先生就提出了面对孩子 “六个解放”的思想:一是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是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是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是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是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丰富的学问;六是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时至今日,它依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于老师对“小语”二字的解读,可谓把握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他还说:教孩子学语文,要手把手地教,实打实地教。他反对当前一些人对小学语文教学怪异的解读。警醒我们,不要轻易用“思辨”、“智慧”、“诗化”等一类玄妙、空洞的字眼来描述小学语文教育。

刚上班的青年教师往往满足于“教过了”,我就经常碰到一些青年教师看到期末试卷后如释重负,嘴里不时说“这个内容昨天刚讲过,那个内容今天早上才说过”,可是试卷评完,却有许多学生做错的。“教对了”不仅是说所讲的知识无错误,更强调了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教了最需要教,也最值得教的内容,如不只是侧重于内容的理解,也注重了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教会了”才是最终目标,其实这三个字的重点在后面“会了”二字,“教是为了不用教”,“会”才是根本目标所在。

前两天,翻看了韩兴娥老师的《让学生走上阅读的快车道》,对此有了更深切的体会。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多读多写,语文能力是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形成的,不是老师讲出来的。

拔苗助长不是规律!可是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却有多少人在干着“拔苗助长”的事啊。当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分析越来越繁琐、文本解读越来越新奇、课堂花样翻新不断的时候,于老师这句“守常”的确是很好的提醒。

每本书,每篇文章,都为读者展现出一个崭新的天地,使他们开眼界、长见识、受熏陶。智力越是低下的孩子,越应当多为他们打开一些认识周围世界的窗口——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窗口就是书。

这就好比相机,智力低下的孩子,好比感光度低的底片,它们需要更多的光线的照射,才能呈现出绚丽无比的图像。书即是光!

且看于老师给这样一个语感不好的孩子的家长开出的“药方”:从今天开始,您的孩子必须完成一项家庭作业——读课外书。您要为孩子多买点好书,例如国内外著名童话,专为青少年改写的古典名著,等等。总之要有一定情节的,这样能引起孩子的读书兴趣。要出声读,不是默读。每天坚持读半小时。累了,声音可以轻一点。什么时候发现您的孩子读书很流畅了——特别是读从来没有读过的文章——这就告诉您,他的语文水平上来了。开始,没有兴趣以前,可以强制他读,时间可以短一点,比如说十分钟、二十分钟。

老师的“配合”作用不仅体现在启发、点拨上,还体现在耐心和态度的和蔼上。耐心与和蔼尤其重要。

在语文老师眼里,任何语病——哪怕只是用词不当——都应予以纠正。这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

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朗读让孩子更直接地感受文字之美!

这是精髓!需要大家牢记于心。

我们的很多孩子正是被“有意义”吓坏了。人的天性是“好奇”,如果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先感受到“有意思”,学习就会有愿望,有动力,学习的过程才会更有趣!

筑塔有一个清晰的先后次序,必须先筑好基础,才能一步步建起高塔。聚沙则是“无序”的,贵在量的累积。理科的学习如同筑塔,必须循序渐进;文科的学习则如聚沙,积累多了,语言这个工具就掌握了,说话、写文章就越来越自如了。

“学而时习之”的“习”不是“复习”,而是“练习”是“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会用,能用,的确是一桩乐事。

于老师前面所讲的“负责”正是这个意思。一个负责任的老师,需要有那么一股子“拧劲”。改掉一个坏习惯,哪有那么容易?必须强制练习一段,才能保持惯性,成为常态。

的确是个好办法!

如果你听过于永正老师的课,你对他的“微笑教学”,会有更深切的体会。于老师虽已年过古稀,但依然笑得那样灿烂,如同美丽的夕阳。

于老师特别重视朗读教学,对于朗读他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和落实意识。

上周听了13节语文课,课堂上朗读上存在的问题最多。一是读得时间少,一些老师不舍得在读上花时间,花功夫,大量的课堂时间被分析讲解占用;二是听不出学生读的问题,一些班级孩子拖长音读,读书没有节奏和停顿,老师却发现不了,当然也就难以纠正和指导;三是范读的水平不高,一些老师虽然意识到了朗读的重要性,也分析出了语句中的情感,可是却难以引导学生读出来,存在不敢范读,或者范读水平不高,没有起到示范作用等问题。

朗读确实是一门艺术。一个会朗读的老师,一定是一个语感特别好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教起学生来自然得心应手。最近,我们学校要求青年教师建立“诵读群”,每天在群里分享一段自己诵读的诗词等作品,正是想快速提升青年教师的朗读水平。

我们平常讲“扎扎实实教语文”,于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读这一段,想起了几年前带孩子们在班上办《七彩作文》班级刊物。我也时常在上面写几段“下水文”,对于学生的作文大加赞赏。孩子们觉得自己的作文能收到“采稿通知书”是一件特别荣耀的事。班上孩子的写作热情空前高涨,写出的文章也特别有意思。前一段时间偶然翻出孩子们的作文,依然让人读得津津有味。

作文命题的确是一门学问。要想命出好题目,老师就要不断地加强学习,要让自己的思想灵活起来,让自己的语言鲜活起来。要尝试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切实地融入孩子的生活,并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

本文标题: 于永正人物语言描写读后感(于永正《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7048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读后感430字(《童年》读后感430字)为何爱会伤人武志红读后感(《为何爱会伤人》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