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改变的读后感(学校转型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3-08 21:13:0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5

学校转型读后感,导语:这一本《学校转型》是十一学校转型探索这个研究课题的报告,学术性和系统性很强,对于全面把握其转型很有帮助。下面是我为您准...

学校改变的读后感(学校转型读后感)

学校转型读后感

  导语:这一本《学校转型》是十一学校转型探索这个研究课题的报告,学术性和系统性很强,对于全面把握其转型很有帮助。下面是我为您准备的学校转型读后感范文,供您参阅。

  学校转型读后感范文1

  通过读《学校转型》一书,对李校长诠释的教育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

  首先,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应该只看分数,应追求分数以外的更重要的东西。应注重学生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注重责任意识的培养。如:志存高远、诚信笃行、思想活跃、言行规范。要想让这种想法付诸实施,要让老师们认同这种价值取向,并且通行过课程改革,将这种价值观转化为教育行为。

  第二,教育的价值追求让学生成为他自己。给学生们装上自主发展的发动机。观察我们周围的学生,不难发现,现在的学生厌学的很多,就是学习好的学生也不是积极主动的自己去学习,而是在家长老师和考试的催促下进行学习,因为不是从心里想学习,所以学习感觉特别累,所以现在的孩子首要解决的就是“为什么而学习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从心里想学了,也就是学习的动力由外因转为内因,就像给孩子安装一个发动机,动力有了,不学都难。所以怎样引导学生把学习的外因转变为内因,这是一个全社会都应关注的问题。改变课程设置,改变老师的教学观念,加快老师的专业成长,这都是面临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选择性,通过不同的实施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胸怀包容学生、尤其富有个性的另类,让每一门课程发挥其独特的价值。

  第三,教育的价值趋向是发现和唤醒。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识别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隐藏的潜质,在机会里发现,在不同领域积极寻找机会,开发学生的潜能,宽容并尊重不同个性的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尊重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教育不是控制,而是心灵与心灵的`影响,关注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让校园处处都留着学生的印记,让育人目标落地,实现教育的真正力量。

  学校转型读后感范文2

  开学前的中层会议上,学校为我们赠送了两本书,《学校转型——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未来简史》。如果是在暑假,我肯定会静下心来好好阅读。一开学,从九月到十月,一直处于异常忙碌的状态。读《学校转型——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这本书,还是在前段时间,学校要进行三年规划论证,为了查找一些有关的内容,我进行了粗略的翻阅。

  北京十一学校的创新育人模式改革,全面诠释了该校创新育人模式的真谛,系统展示了改革给学校带来的冲击和活力,特别是其中的选课走班、600多种课程、4174名学生1430个教学班、每人一张课表……最大限度地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育,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现自我、唤醒自我、成为自我。读后令人振奋,令人鼓舞,让人向往。甚至于痴痴地想:要是我的孩子也去上这样的一所学校,会有怎样的不同?

  但对于中国大多学校来说,这还只能是一个教育梦。

  首先小班化教学不是每个学校都能做到的,就拿小学来说,国家有明确规定,一个班学生人数不超过45人。但实际上呢?一些中心城区的学校,班容量远远超标,老师上课时大多时间都用来维持课堂秩序、管理学生行为,对学生关注的深度、广度不够,根本就不能够做到与一个一个学生展开对话,课堂基本上被几个思维活跃、发言积极的学生“占领”,大多学生被边缘化,仅仅处于被动参与的地位。所以,要实现让每一个学生最大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其次,进行课程改革,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说说容易,做起来是何其困难。如果课程改革只是从改变课堂,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而不改变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这样课程变革的空间就很有限,它可能会推出一些所谓的优质课,搭建一个教师成长的平台,促进一批教师脱颖而出,但没有触及学校的常态课堂和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学生,所以很难带动学校育人模式的重新建构。如果只是改变学校管理机制,那这种改革只能是在怎么管上做文章,触及不到育人模式的核心。如果只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尝试构建支持改革的文化环境,着眼于规则和制度的完善,没有找到文化建设的根基和落地的载体,那学校文化只能成为挂在墙上的符号……

  真正的课程改革,不仅是一个理念的问题,更多的涉及到课程顶层设计、教学评价、组织管理、教师专业成长等一系列内容。没有先进的理念、没有科学的方法、没有专家的引领,许多学校是无法做到的。

  再次,我们现在的教学现状、现有的教学评价机制,无法做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本,要以每一个学生为本。我们的教育要具体地感受每个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尽力以自己的教育服务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使他们每个人感受各自不同的愉悦。而我们现有的教育大多是以一部分学生为本的,也就是一部分更适应教育制度和教师个人价值取向的学生,他们受到了更好的教育服务。而另外一部分或许是小部分人,他们被置于视野之外。同时,教育要以每一个学生作为人的权利为本,学生作为公民、未成年人、受教育者、教育消费者的权利受到充分的尊重,我们的教育才有可能成为平等的、自由的、科学的、富有人性关怀和人文精神的教育。而我们现有的教育,更多地以学生的分数为本,学生都沦为了考试的工具。

  十一学校的成功做法,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美好的教育蓝图:弄清教育本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和谐的校园生态。虽然目前这样的场景对于大多学校来说,还只能是理想,但我们可以为着理想勇敢前进,积极投身于育人模式的变革中,不断增强我们的主动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同时也在这样的变革中找到了自己更深层次的责任和更崇高的使命。

《学校转型》的读后感

   1、点亮心灯,理念先转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院士,在谈及什么是好的教育时,他说“教学是一种心灵的感动,而非灌输知识的手段,学生是教育者试图点亮的一盏灯,而不是去注满水的一只杯子。”李希贵校长在此书中也说“教育的另一种诠释是发现和唤醒”,无怪乎他在书中的第一章就谈了“教育的价值选择: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的话题。

  育人理念陈旧模糊,学校就不可能真正转型。从书中随处可见的“育人目标”、“学生提案”、“学生自我负责教育机制”、“校园机会榜”、“校长奖学金”、“咖啡厅董事长”等可知,学校是真正属于学生的大舞台。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北京十一学校已初步形成了相互作用、和谐共生的校园生态。

  有了适切的育人理念,才能制定出准确的育人目标,由此才会选择最优的育人策略,最终产生良好的育人效果。那么学校转型,应从理念转型起始,吸收、沉淀、论证、归纳,扎扎实实走好第一步。

   2、成为自己,关键在课程

  十一中学构建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满足全部学生的发展需求,让学生成为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课程的构建,又以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为重中之重,通过重组、补充、取舍、替换、拓展和调整等策略对课程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更加适合学生学习,也更契合学校的育人目标。

  崔永元曾说:“让孩子们觉得学校是他们的.,我认为这件事太重要了。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这样,当孩子们在学校时认为学校是他们的,当他们走上社会时,他们才会觉得国家是他们的,才会真正做到‘匹夫有责’,否则他们永远只是旁观者。”人之所以喜欢一件事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源自于自我的认同和选择。

  十一学校努力让课程成为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仅数学就有九个层面的课程可供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围绕学校育人目标“志远意诚、行圆思方”设置的综合实践课程充满自主性和选择性,真正能够启动学生发展的内动力。正如李希贵所说:“所有的选择,都因为我们的立场。没有学生立场,选择就不会是真正的教育。”

   3、目标一致,资源来补充

  书中有句话令我印象深刻:“致力于统一目标,而不必奢望统一思想。”我们应该清楚并坚守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重心,把气力用在最要劲的地方。

  十一中学对资源的配置、优化、运用令人艳羡,这也是学校能够成功转型的有效助力。首先,要挖掘学校的文化资源。课程核心必须体现学校文化的传承与提升,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其次,要挖掘育人资源。整合区域特色,将学生参与的学科活动、劳动技能、社区服务等综合实践活动统一规划,协调安排。三是应挖掘优势资源。学生家长所从事的行业几乎涵盖社会所有的层面,其中不乏行业精英和草根英雄。

  学校可以邀请部分代表,就某些内容开设讲座、组织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拓宽视野;社会上藏有很多长项的能人,学校可聘为专项辅导员;另外,高校、专家也是极为重要的资源,学校可以寻求专业支撑,邀请更多的资深专家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指导学校均衡持续发展转型。

《学校的挑战》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学校的挑战》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的挑战》读后感1

  《学校的挑战》这本书我刚拿到的时候并不知道所谓的"挑战"是什么。读下来才知道指的是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从传统的课堂改变成“合作课堂”,学校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学生和老师都需要共同面对。

  书中收录了许多学校的挑战过程,不过感觉是篇幅有限,书中收录了十几家学校的改革,每间学校也只能写一到两页,多则三到四页,其实我觉得每间学校的改革过程都是一本书。这本书里我了解到大部分学校的挑战过程:学校要改革——遇到困难——学校的解决方法——改革开始看到成果了。但是对于学校的解决方法,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困难,里面的细节也没有过多描述,我也不得而知。不过在这样读下来之后我也能够总结出一些要点,或许可以在我日后的教学上有所参考。

  以下是我摘录出来的一些读书笔记:刚开始展开合作学习,宜以三人为一组,后来可四人一组,且必须男女混组,而三男一女的组合比三女一男的组合更能形成合作学习。不是所有问题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具挑战性的难题、预想学生可能产生困惑之处,采用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引进“三要素”——作业;小组合作;基于表现的相互分享。“学习共同体”是包容差异、尊重差异的“和而不同”的教育世界,而不是容不得“差异”、强求表面一致的“同而不和”的教育世界。

  作为老师应该注意的是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进来,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权利,真诚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将学生的回答串联组织;教师对差生如何向他人寻求帮助进行指导;教师不能忽略“那些微妙的、不确定的、模棱两可的思考,和矛盾、冲突的复杂情感的价值”,因为,“不确定的思考和表达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与表达中更能发挥充分的威力”等等。

  以“学习共同体”是包容差异、尊重差异的“和而不同”的教育世界,而不是容不得“差异”、强求表面一致的“同而不和”的教育世界。书里记述的是日本的实验状况,对学校还有可借鉴之处,对教师个体操作的指导也有一些。书中收集了大量的学校改革案例,描绘了学校在改革前后的变化,可以说这些都是激动人心的画面,也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学校在改革上的努力和决心。书上展示的主要是学校在宏观上的改革成果,这些成果来自教师们的努力,虽然书上也有描述一些教师个体操作上方法和对此的意见,对我有指导意义,但看完书后我仍有很多疑问,我大致了解改革的思想,也明白这些改革是已被实践过证实有效的,但真正让我运用到课堂上我却感到难以实行。当然我还没有真正去实行这些改革,不试一试还不知道到底会碰到什么困难。同时,我准备也去读读同一作者的另一本著作《教师的挑战》。希望在里头能得到我需要的东西。

  《学校的挑战》读后感2

  当我静下心来阅读这“乏味”的书,因为开头那几页,很多专业术语让我一头雾水。谁知,静下心来细看了几十页后,恍如为我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关于教学的大门,原来,我们熟悉的“学习”、“合作”、“学习力”竟然是如此解释的!

  我以前只认为学习就是坐在课堂中,听老师,听同学讲,自己动脑筋,获得知识,就是学习。看了《学校的挑战》,我才知道在一个班中,只有中层的同学是在学习。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习是从既知世界出发,探索未知世界之旅;是超载既有经验与能力,形成新的经验与能力的一种挑战。教科书的内容是按照“上、中、下”三层之中的“上”的中等程度来编写的,教师设定的教学也是按照这个程度来组织的。

  由此我想到我们平时的课堂,尤其是公开课,为了展示一种完美的教学效果,在教参给出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们的老师还往往会制定更高一层的教学目标,如果真如《学校的挑战》中所说的教学目标的编排初衷,那么课堂上学习的主角是否会发生移位,从原来的“中层”移位到“上层”,而放弃了“中层”和“下层”呢?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上,经常看到“合作学习”,最常见的就是小组讨论,这在几年前新课程刚实施时,是衡量课堂是否有开放意识和合作意识,是否将学生当做学习主人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当课改渐渐趋向冷静,我们发现,合作学习的效率似乎并不高,流于形式,开小差的学生比比皆是。于是很多老师便又果断地放弃这种“浪费时间”的课堂教学方法,看了《学校的挑战》后,我对“合作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合作,并不是简单地四五个人聚在一起,针对一个问题讨论一下,“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通过与同学的合作,一个学生能挑战其不能达到的水准。但是我们的困境是:越是不懂的学生越会产生这样一种倾向:不寻求同学的帮助,试图凭借自身的能力加以克服,试图凭借自身的努力摆脱困境。因此,他们总是孤立无助、失败、遭遇挫折,最终成为差生。然而,最需要合作学习的,恰恰是凭借个人努力却反复遭到挫折与失败的学生,这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就凭这一点可以看出,必须对差生作出如何向同学请教的引导。引导说来容易,要引导成功,绝非易事。这些学生习惯了听老师讲,听同学讲,偶尔自己动动脑,而合作学习将彻底颠覆他们的学习态度,要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进攻,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同时也要借助于孩子性格和学习观的转变。

  过去,我们习惯于学习好和差的同学混合编排,并且选择一个学习成绩好的来担任组长,负责信息整合汇报等工作。看了《学校的挑战》,我才知道其实学习性的合作,并不需要刻意搭配组员,也不需要像生活班组一样选负责人,要让每个成员有“冲刺与挑战”的动力。但是,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并不适用小学低年级学生使用。那么如何让学生从一二年级的教学形式转变到三年级开始尝试的“合作学习”,也是一个难题。

  反思我们的课堂,也许我们在做的,都不是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学习力的事情。我们有点多管闲事,忙着告诉学生答案,忙着帮助学生纠错。如果我们能换“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也许我们的20%数量会减少,而学生的学习力会有所提高。我们追求的“教育以正态分布曲线为基轴,稍稍向高位推移,缩小分布曲线的幅度”会实现。时间很仓促,我只看了几十页这本书,所以写不出更深更详细的读后感,但是总体感觉这本书会为我打开一个全新的教学局面。但是,现实和理想是有差距的,要实现这种美好的教育理念,首先要转变一线教师的教学观,然后再进行专业的培训,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可以率先在自己的课堂上实践,即使不能将整堂课设计成“合作学习”,也可以抽取部分教学内容,哪怕只花十分钟,五分钟,也可以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比较效果。

  《学校的挑战》读后感3

  学校开展读书节活动,给我们每个老师都发了《学校的挑战》这本书,整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合作学习”的内容。

  佐藤学先生描述的“合作学习”不是强强联手的模式,而是弱弱相助的姿态。这让我感受到,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势”所在,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优势,从而形成“优势”互补是教师应该着手思考的问题。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称之为“互惠学习”。

  那么,如何才能点燃孩子们参与学习的热情,激起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兴趣呢?这里,佐藤学先生说道“教学内容必须设定在比通常的教学水平更高的层次上,但同时在教学中必须针对最低水平学生的问题加以组织。只有填平比一般水准更高的课堂与班级里最差学生的问题水准之间的鸿沟,孩子们的学习才具有冲刺及挑战。”我想,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在孩子们探讨、研究中展开。

  我们学校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研究,积极倡导让学生动起来,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个经常会用到的环节。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反思自己的课堂,有时会把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结束之后往往学生得不到什么收益。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即使是暂时处于低学力的学生,老师也要确保他有挑战学习的机会,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主动性,这也是合作学习的精髓所在。

  书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给予我很大的启示:“精彩”并不是指教师“上课”的优劣,而是指每一个儿童自由自在地、有个性地参与教学,形成了以“倾听关系”为基础的管弦乐般地交响,尤其是每一个教师都能真诚地面对教材与儿童。这是多么令人向往、令人着迷的课堂啊!

  十几年来,佐藤学教授投身于课堂改革之中,使他的教育哲学在实践的沃土上结出了累累硕果。在佐藤学先生这本书里,我看到的是那样精彩的课堂、如画的风景,激励自己实践奋进、追寻求索!

我对学校的看法200字读后感

高二的新学期开始了。第二周星期一,照例举行升旗仪式。完后,轮到校长进行发言。
发言无非就几个话题:纪律、卫生、学习,礼仪、安全等。要求我们要遵守校规校纪,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和谐校园。对于乱扔垃圾等卫生问题,校长又抛出了他的那句“名言”:“外国人看见我们中国人说‘中国人能够制造出原子弹,就是改变不了随地吐痰的习惯’”,这原子弹里面有多少水分咱暂且不说,我想,一个是老牌的发达国家,一个是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怎么个比法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人口素质不高,要实现社会结构转型比较困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嘛;即使非常努力的美化我们的校园,达到完美的程度,可在学校中造成的大量垃圾也不过是随便找条溪流倒掉,或找块荒芜的田地填满掉,连“自扫门前雪”的目的还没达到,老是教育我们要注重卫生情况,而最终的环节却是乱倒垃圾,破坏我们周遭的环境,有必要么?就只为糊弄我们认知度较少的学生么?
校长要我们端正学习态度,又抛了句:争早、夺玩、挤中午。奋发学习,我想,也得德育结合啊,老让我们读书却不进行其他活动,即使升学率关系到您的收入,也没必要把我们培养成书呆子把?不过我们的课余时间还算挺多的了,比起某些变态学校要补课到晚上七八点的,听起来都蛮恐惧的,要饿着肚子呆在学校,还真是“书中自有千钟粟”,这样就不可避免:很多同学都会使用起手机,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要知道咱国家现在老提倡要构建“和谐社会啊”),而这就违反了中学生不许携带手机进校的规定,
对于礼仪,学校不许追逐打闹,一旦发现该类现在,就一阵狮子吼的把你叫停(心脏病同学要注意下),然后教导处训话;要我们“轻声慢步过走廊”,还不准穿拖鞋入校,说是美观问题、“拖鞋就是拖拖拉拉的样子”(也不知道他这理论出自哪的,不会是看书看傻了吧);礼貌待人,对师长要主动问好,这问好还得脑袋机灵,叫小了人家不理你,叫大了就尴尬了起来,都不敢开口了;现在的外宾无非就两种,共产阶级(领导)或资产阶级(华侨),你一个无产阶级就甭想进去了,还想收到礼待,没怀疑你是去搞破坏的就谢天谢地了,人家一句“会打扰到学生的学习”就把你拒之门外了,搞得现在我连母校(初中)都不敢去了,阶级斗争不可以松懈啊。
现在校园暴力是层出不穷啊,搞得学校都“只出不进了”,改革开放还引进来、走出去呢,搞闭关锁国是不行的。在农村地区,学校大都是本地美化程度最高及具备一定绿化、体育设施的地方,而今却下了禁入令了,何谈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啊。
新学期,又接到班主任的特殊命令:收集意见制定班规。还郑重其事的搞合约式集体签名,感觉太形式主义了,直接《中学生日常行为守则》上抄不就得了,懒得理他。

《重塑学校》读后感

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学生需要更高水平的教育。伴随着抽丝剥茧,去粗取精,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无限的生机,同样,教育也是如此。《重塑学校》的作者赖格鲁特主张:“教育范式的转变,从师本中心教学时间为主轴转向以生本中心,最终结果为宗旨。”在《重塑学校》一书中,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富有启迪的信息时代教育范式之愿景,展现了新教育学、教师的专业角色、技术的核心作用以及学生与家长如何发挥更加主动的角色。

在作者笔下,信息时代教育的愿景是生动而具体的。他聚焦于学生学习,描述了新范式教育下的六个核心理念,从而激发读者思考教育的可能性。

全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章节所呈现的教育愿景。先来说说核心理念1:重在成绩达标。它和我以往的认知不一样。学生的学习进度要达到熟练标准才能继续学习新的主题或技能。这就意味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测验上,不用常模参照评价,而是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更体现出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不再是简单地以结果作为衡量的标准。而总结性评估的结果需要归入到每位学生的成绩档案中,基于技术的学习环境中,可以自动生成,报告单上没有分数,而是呈现学生已达到能力标准的成绩列表或图示。我们可以想象:技术提供巨大的便捷的同时,改变了传统的成绩呈现方式,更能够保护每个孩子的自尊心。能够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正视自己的不足。

接着说说全书的重中之重——生本中心教学。信息时代范式下,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学习内容的核心主体。教师把短板学习和长板学习相结合,通过学生自己选择项目和为学生量身定制个别辅导,来开展项目学习和合作学习。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正如世界上没有同样的一片树叶,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长板不断地深化拓展,可以让一个孩子拥有自己的优势。我们都知道“一万小时定律”,不断的刻意练习让一个人成为一个行业的专家,打造出自己的个人品牌。而短板,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一个人的发展,将长板与短板结合,能够很好地实现扬长避短。另外,我个人认为生本中心教学的最大优点就是体现了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更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充分扩展学生的眼界,更好地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最后来谈谈转换各自角色。生本中心教学中,教师、学生、家长甚至技术以及其他学习资源担负起于工业时代教育系统明显不同的职责。教师成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的导师或教练,而学生成了自导学习者、作为教师的学习者、善于合作的学习者,这样的角色变化与新课程改革下理念所倡导的一致。各司其责,发挥所长,让孩子更好地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重塑学校——吹响破冰的号角》,如书中所说,这是一个能满足所有孩子需要的教育体制,作者谱写了一张从有关根本上重塑国家公共教育系统的蓝图。它带给我们启发思考的同时,也为未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本文标题: 学校改变的读后感(学校转型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633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笑猫日记读后感带图的(笑猫日记读后感)教育与发展理论与论著选读读后感(教育专著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