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化设计读后感(什么叫消防性能化)

发布时间: 2024-03-03 03:22:2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75

什么叫消防性能化所谓性能化防火设计,是指根据建设工程使用功能和消防安全要求,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原理,采用先进适用的计算分析工具和方法,为建设工程...

性能化设计读后感(什么叫消防性能化)

什么叫消防性能化

所谓性能化防火设计,是指根据建设工程使用功能和消防安全要求,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原理,采用先进适用的计算分析工具和方法,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提供设计参数、方案,或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完成相关技术文件的工作过程。
性能化的防火设计规范具有以下特点:
(1)加速技术革新。在性能化的规范的体系中,对设计方案不做具体规定,只要能够达到性能目标,任何方法都可以使用,这样就加快了新技术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不必考虑应用新设计方法可能导致与规范的冲突。性能化的规范给防火领域的新思想、新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2)提高设计的经济性。性能化设计的灵活性和技术的多样化给设计人员提供更多的选择,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前提下,通过设计方案的选择可以采用投入效益比更优化的系统。
(3)加强设计人员的责任感。性能设计以系统的实际工作效果为目标,要求设计人员通盘考虑系统的各个环节,减小对规范的依赖,不能以规范规定不足为理由忽视一些重要因素。这对于提高建筑防火系统的可靠性和提高设计人员技术水平都是很重要的。
由于是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工程应用范围并不广泛,许多性能化防火设计案例尚缺乏火灾验证。
目前使用的性能化方法还存在以下一些技术问题:
(1)性能评判标准尚未得到一致认可。
(2)设计火灾的选择过程确定性不够。
(3)对火灾中人员的行为假设的成分过多。
(4)预测性火灾模型中存在未得到很好证明或者没有被广泛理解的局限性。
(5)火灾模型的结果是点值,没有将不确定性因素考虑进去。
(6)设计过程常常要求工程师在超出他们专业之外的领域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的防火设计规范与性能化的防火设计规范并不是对立的关系,恰恰相反,建筑设计既可以完全按照性能化消防规范进行或与现行规格式规范一起使用,也可以独立按照消防安全工程的性能化判据与要求进行。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并不是所有的建筑物都应该或有必要按照性能化的工程方法进行设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程项目,可对其全部或部分进行消防性能化设计:
(一)超出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适用范围的;
(二)按照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进行防火分隔、防烟排烟、安全疏散、建筑构件耐
火等设计时,难以满足工程项目特殊使用功能的。
下列情况不应采用性能化设计评估方法:
(一)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文规定的;
(二)国家现行消防技术标准已有明确规定,且无特殊使用功能的建筑;
(三)居住建筑;
(四)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幼儿园、托儿所、老年人建筑、歌舞娱乐游艺场所;
(五)室内净高小于 8.0m 的丙、丁、戊类厂房和丙、丁、戊类仓库;
(六)甲、乙类厂房、甲、乙类仓库,可燃液体、气体储存设施及其他易燃、易爆工
程或场所。
建筑物消防性能化试设计一般程序包括)确定建筑设计的总目标或消防安全水平及其
子目标、确定需要分析的具体问题及其性能判定标准、建立火灾场景、设定合理的火灾和确定分析方法、进行性能化消防设计与计算分析、选择和确定最终设计(方案)等。

《创客时代》这本书怎么样和读后感

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准创业者看的书。打破传统创业的局,从创意落地开始到创业心态建设,本书讲述了现今时代创意创业的思路与出路。

所谓创客,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这本书开篇讲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来临,创意的可贵。

不管你是谁,只要有一个点子,就可以凭借某些软件代码将想法变成模型样品。就算你不懂编程也没关系,什么问题都可以在网上找到行家请教。3D打印机的问世,完全木回来比特与原子之间的界限,一键就能让数字模型变成实物。

科技让世界疯狂。改变世界越来越多的依赖于你的创造力。大脑是最宝贵的财富。

第二部分讲述了该如何打造一款爆品。

相比传统行业,对于初次创业的创客来说,选准一个热门的领域、从小切口入手就是成功的捷径。全民创业的时代,创客是没有足够的时间与资金去熬、去烧,我们经历的滴滴与快车的烧钱时代,各电商的烧钱竞争是小创业者望而却步的。

找准痛点,出其不意地制胜是创客的另一条路途,如果你一味追求玩美,很可能错过时机。

对于创客来说,“试错”“速死”是一种常态,用创客们的话说就是:我们的目标不是存活,而是速死;你必须不断试错,在挫败中创新,在“死”中重生。敏捷开发,精益创业的特点就是允许产品不完美,允许犯错,让市场促进产品快速成熟。

另外的一种思路是创新不是颠覆,很多的时候是“微创新”,即通过人性化设计,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便利,从而占领市场,如海尔集团的迷你电脑桌冰箱,就很好的解决了美国大学生对冰箱的需求问题,快速占领了美国市场50%以上的份额。

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目前全球机器人生产的成本构成中,35%左右是减速器,20%左右是伺服电机,15%左右是控制系统,机体加工是15%,应用部分占15%,减速器是制约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机器人减速器的核心技术几乎都垄断在两家日本企业—纳博特斯克和哈默纳科手上,这意味着全球所有的机器人制造企业都在给日本打工。

对于一个产品来说,核心的东西决定着产品的整体性能,产品中核心的东西一定要坚持自己做,而且要做到极致。

要把创意做大做强,就要有站在月球上看地球的气魄,有一个能够扫视全球的视角,突破自己的局限,发现市场和商机,墨迹天气因为呈现了天气周边的信息,吸引了使用者,由天气应用切入,经历了工具-生活资讯-社区的演进,逐渐从应用向生活服务商转型。即体现了全视角的发展模式。
第三部分是资金的运筹。
中国的储蓄量和外汇量都位居全世界第一,放眼中国,到处都是投资人挥舞着支票等着创业者,因为大咖们要投资未来,因为想要活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敌人变成朋友甚至伙伴。

但如果你本身的“价值”还没有达到可以创业的点,那么提高自己的价值,为创业积累资本才更重要。

你有钱可以投技术,你有技术可以找天使投资人投资你,天使投资人需要什么样的你?首先爱你,你是一个聪明人;其次,你必须诚信,这比智商还重要;第三,需要较高的情商,非常聪明但不懂和人打交道、不懂感受市场的人很难成功;第四,你对你所做的行业示范有一往无前的痴迷,因为好运偏爱偏执狂。差U那个业者所做的产品,是要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趋势或者能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趋势,这个趋势不能是你自己的兴趣,而是真实的市场需求。,如过你的项目符合以上标准,那么就带上你的商业计划书和PPT寻找你的天使去。

人微言轻,从哪些方面说服投资人对你投资?

1、精准的自我定位,你的项目是怎样的?市场潜力有多大?需要多少资金启动?与投资人以怎样的方式合作?

2、拟定商业计划书,摘要、公司的发展计划、公司的主要产品及市场分析、公司的生产状况、公司的管理、公司的经营情况、公司的风险分析等.

3、选择风险投资人,你要了解投资人的实力、主要的投资领域有哪些,喜欢的介入方式是直接介入还是间接指导型,是否有你所在的行业的相关知识背景,通常收回投资的方式是什么,以往的投资经历,了解诶了这些你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风险投资人。

风险投资人的原则是:宁可要二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也不要一流的技术二流的管理。投资人主要投资目标是针对创业企业的团队管理。你要有卓越的领导者素质,和对业务的精通。
除了找天使投资人,众筹也是创客最重要的融资手段。

众筹流程:
准备阶段:目标,模式,方式和路径,设计好回报方案;
融资阶段:让受众短时间内了解你的创意或产品,融资目标尽量调低。
经营阶段:项目运营要有透明度,稳步进展,回报不要延迟。
最后你要有节省每一分创业资金的意识,从开张那一刻起,公司的命运就进入了倒计时状态,沙漏里不停的流出公司账户里的钱,而你必须在耗光之前让公司具备盈利能力。创业之初不挣钱很正常,如果你学会了节省,那么省钱就是赚钱,你每省下的一分钱,都将是你鏖战商场的子弹、粮草。
第四部分是整合资源。
先创业还是先就业,这是一个伪命题,在中国,你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大型公司的工作经历,带给你的无疑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当然,创业也是时不待我的事。
创业的合伙人
创业找的是志同道合的人而不是利益投资者。
兄弟情义,更需要一纸协议;均分股权,利益当前鸟兽散;在商言商,面子人情要抛光。
创业的基础其实只有两个,一个是团队,一个是股权结构。
孵化器、众创空间,也是整合资源孵化梦想的好环境。
第五部分,团队组建。
十大致命坑。没有老大,股权结构过于分散平均,没有提前制定好游戏规则和退出协议,团队背景过于接近,天上掉下个CXO,贸然和不熟悉的人一起创业,一开始就建一个豪华团队,引入中看不中用的人,所有成员都是兼职创业,找来的人在做人方面有硬伤。
第六部分,客户关系。
引导消费者的需求;满足个性化;服务是全世界最好的产品;让用户有存在感;以用户为中心,与用户互动,专注,让喜欢你的人更喜欢你。
第七部分,营销推广。
取一个好名字,卖价值,运用自媒体,口碑效应,事件营销,搭便车,信任背书,让产品背后有情感力量,聚拢铁粉,大数据营销精准营销。
第八部分,心态建设。
创业维艰,前面的所有都做好了准备,还有心态这一关比难更难的事。
有目标,沉住气,悄悄干;睡得地板当得老板;怀最好的期望,做最坏的打算;通过自身保持头脑清醒。
看完这本书,有很多感触,在自己还没达到点的时候,努力提升自己是唯一。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一、《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
① 日用品心理学

好的设计有两个重要特性:可视性和通用性。可视性:所设计的产品能不能让用户明白怎么操作是合理的,在什么位置及如何操作。通用性:所设计的意图是什么,产品的预设用途是什么,所有不同的控制和装置起到什么作用。

工业设计:是一种专业的服务,为为使用者和生产者双方的利益而创造和开发产品与系统的概念和规范,旨在优化功能、价值和外观。(注重外形和材料)

交互设计:重点关注人与技术的互动。目标是增强人们理解可以做什么,正在发生什么,以及已经发生了什么。交互设计借鉴了心理学、设计、艺术和情感等基本原则来保证用户得到积极的、愉悦的体验。(注重易懂性和易用性)

体验设计:设计产品、流程,服务,以及事件和环境的实践,重点关注整体体验的质量和愉悦感。(注重情感在设计的影响)

以人为本的设计:

体验设计 这是一些侧重点各不相同的领域

工业设计

交互设计

以人为本的设计 为了确保设计符合潜在用户需求和能力的一种设计流程

示能:物品的特性与决定物品预设用途的主体的能力之间的关系

意符:优良的设计对产品的目的、结构和设备的操作与使用者进行良好的交化

映射:表示两组事物要素之间的关系

反馈:一些让你知道系统正在处理你的要求的方式

概念模型:高度简化的说明,告诉你事物是如何工作的

系统映像:提供给用户的适用信息组合

1.示能是人和环境之间可能的互动。有些示能是可见的,另外一些不是。

2.预设的用途经常表现为意符,但经常模棱两可。

3.意符是一种提示,特别告诉用户可以采取什么行为,以及应该怎么操作。意符必须是可感知的,否则它们不起作用。
② 日常行为心理学

执行与评估的鸿沟
行动的七个阶段                                  设计的七个基本原则

1.目标(确定意图)                              可视性

2.计划(确定方案)                              反馈

3.确认(行动顺序)                              概念模型

4.执行(实施行动)                              示能

5.感知(外部世界的状态)                        意符

6.诠释(知觉作用)                              映射

7.对比(目标与结果)                            约束

1.可视性:让用户有机会确定哪些行动是合理的,以及呈现该设备的当

前状态。

2.反馈:关于行动的后果,以及产品或服务当前状态的充分和持续的信

息。当执行了一个动作之后,很容易确定新的状态。

3.概念模型:设计传达所有必要的信息,创造一个 良好的系统概念模型,

引导用户理解系统状态,带来掌控感。概念模型同时包括可视性和评估行动的

结果。

4.示能:设计合理的示能,让期望的行动能够实施。

5.意符:有效地使用意符确保可视性, 并且很好地沟通和理解反馈。

6.映射:使控制和控制结果之间的关系遵循良好的映射原则,尽可能地通过空间布局和时间的连续性来强化映射。

7.约束:提供物理、逻辑、 语义、文化的约束来指导行动,容易理解。
三个层次

本能层次:本能

行为层次:学习能力之本

反思层次:有意识的认知之本

行动的七个阶段与三个层次的关系

                                               
除非你做的更好,否则不要批评
③ 头脑中的知识与外界知识

如何将外部世界的知识与头脑中的知识结合起来

储存在外界的知识

不需要高度精确的知识

依靠约束简化记忆

记忆的结构

  短时记忆:储存的是当前的最新的经验或思索的内容

  长时记忆:储存的是过去的信息

未来记忆和前瞻记忆

外界知识和头脑中知识的此消彼长
自然映射

  最佳映射:控制组件直接安装在被控制对象上

  次好的映射:控制组件尽量靠近被控制对象

  第三好的映射:控制组件与被控制对象的空间分布一致

文化与设计:自然映射随文化而异
④ 知晓:约束、可视性和反馈

约束:四种约束因素物理、文化、语义、逻辑

语义约束:利用某种境况的特殊含义来限定可能的操作方法。语义是;研究意义的学问

逻辑约束:空间或功能上的逻辑关系

案例:

门的问题

开关的问题

引导行为的约束力

互锁:防止操作者在操作时突然失去操作能力

自锁:保持一个操作停留在激活状态,防止有人过早的停止操作

反锁:防止某人进入危险的区域,或阻止事情发生

用声音作为音符

  汽车“拟真”发动机声音案例
⑤ 人为差错?不,拙劣的设计

差错的两种类型:失误和错误

 

差错和行动的七个阶段

为差错设计

通过研究案例得到的设计经验

  增加约束以阻止差错的发生

  撤销

  差错信息确认

  合理性检查

  减少失误

从差错到事故:瑞士奶酪模型:冗余设计和多重保护措施

修补回复工程:在设计中消除或减少差错最好的新方法

应对差错设计原则

1.将所需的操作知识储存在外部世界,而不是全部储存在人的头脑中,但是如果用户已经把操作步骤熟记在心,应该能够提高操作效率。

2.利用自然和非自然的约束因素,例如物理约束、逻辑约束、语义约束和文化约束;利用强迫性功能和自然匹配的原则。

3.缩小动作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在执行方面,要让用户很容易看到哪些操作是可行的。在评估方面,要把每一个操作的结果显示出来,使用户能够方便、迅速、准确地判断系统的工作状态。
⑥ 设计思维
 
双钻设计模式(双发散——聚焦设计模式)

“发现”——“定义”——“开发”——“交代”

以人为本的设计流程

观察——激发创意(构图)——打样——测试——重复

以活动为中心的设计与以人为本的设计

为特殊人群设计

复杂是好事,混乱惹麻烦

标准化的技术

故意制造困难

唐>诺曼法则:产品开发团队的宣布成立之日,就已经落后于进度和超过预算
⑦ 全球商业化中的设计

功能主义:致命的诱惑

创新的两种形式:渐进式和颠覆式

  渐进式创新:登山法,从现有产品开始,使之更加完善

  颠覆式创新:全新的创新,常来自能够衍生新功能的新技术

多余的功能,不必要的模式:对商业有利,对环境有害

二、《设计心理学2与复杂共处》

① 设计复杂生活:为什么复杂是必须的

“复杂”描述世界的状态

“费解”描述思维的状态

复杂的事物也可以让人感到愉快

适当的复杂性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掌握是合理的,没有必要,令人费解、困惑和没有清晰构造的科技和设施,才值得我们去抱怨
② 简单只存在于头脑中

特斯勒的复杂守恒定律:把系统的一部分变得简单,那么剩下的部分就会变得复杂

简单并不意味着更少的功能

人们都喜欢功能多一点

复杂的事物更容易理解,简单的事物反倒令人困惑
③ 简单的东西如何使我们的生活更复杂

简单的东西多了就会格外复杂,比如密码的管理

通过强制性功能来降低复杂性

④ 社会性语义符号

站在街道拐角处用手指指着天看,很快就会有其他人跟着你一起向上盯着看

文化的复杂性
⑤ 善于交际的设计

机器缺乏社交的态度

对使用方式的忽视会使简单而美丽的事物变得复杂而丑陋(设计竞赛中)

愿望线——人的需求线()为了寻找更短的路线而被走出来的路

推荐系统——社会性语义符号构成的

支持群体是善于交际的设计的标志
⑥ 系统的服务

解决服务的复杂性的唯一方法是。将它们当作系统,把全部体验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

  对体验进行设计——网飞公司与用户的交互

  服务设计的现状:我们对一个产品的整体体验远远超出了产品本身,这都与期望值有关:这取决去我们设置了什么样的期望值,当然还有期望值被满足了多少。
⑦ 对等待的设计

排队等待的6个设计原则

1.提供一个概念模型

2.使等待看起来合理

3.满足或者超越期待

4.让人们保持忙碌

5.公平

6.积极的开始,积极的结尾

双重缓冲——双向结算通道(空间上)

            收银通道、汽车餐馆、咖啡店(暂时性)

设计队列

a. 一个队列对应多个服务人员

b. 编号分配法

c. 有做针对性的协议时间

记忆比现实更重要(做完一件事后,就只剩下记忆了)

在等待中设计,体验设计
⑧ 管理复杂:设计师和使用者的伙伴关系

基本原则:一套用于设计,一套用于应对

设计师的原则:驯服复杂——有针对性的交流和令人信服的概念模型

语义符号:引导正确行为的可感知的信号。是有效沟通的关键

组织架构:把工作任务构建成易于操作的的模块,其中每个模块都是简单易学的

模块化:分而治之

自动化有用的操作方法

1.强制性功能

2.鼓励和系统默认

3.学习的辅助工具

我们其他人的规则:积极应对复杂性、接受、分而治之、及时性学习、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观察其他人、使用生活中的知识:语义符号、功能可见性和强制性约束;制作符号、标签和标记;列表

⑨ 挑战

销售人员的偏见

设计师与顾客的分歧

评论家的偏见

社交

与复杂共处:合作关系

  驯服技术需要一种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合作关系

三、《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

① 有吸引力的东西更好用

三种运作层次:本能、行为和反思

进行头脑风暴时,通常要讲一些笑话或玩一些游戏来热身,过程不允许批评
② 情感的多面性与设计

本能层次的设计更多的强调产品给人的初步印象,着重于产品的外观触感等

行为层次与产品的使用及体验相关,包括功能、性能、可用性

反思层次,意识和更高级的感觉、情绪及知觉
      本能层次的设计>外观

      行为层次的设计>使用等愉悦和效果

      反思层次的设计>自我形象、个人的满足、记忆
③ 设计的三个层次:本能、行为、反思

本能层次的设计是自然的法则,本能层次的设计原则是先天的,不分种族和文化

行为层次的设计和使用者有关,设计原则广为人知且不断被重复

反思层次的设计涵盖诸多领域,与信息、文化以及产品的含义和用途有关。
案例研究:全美足球联赛专用耳机
④ 乐趣与游戏

以乐趣和愉悦为目的的物品设计:案例:Gooooogle

愉悦:

生理的愉悦: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

社交的愉悦:与其他人交往中获得的

心理的愉悦:人们在使用产品时的反应和心理状态(行为层次)

思想的愉悦:经验的反思,反思层次

从音乐、电影和视频游戏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⑤ 人物、地点、事件

人类总是想把事物拟人化,把人类的情感和信仰投射到所有的事物上。

电脑狂躁症——责备没有生命的物品

信任和设计——汽车燃油表
⑥ 情感化机器

情感化物品

情感化机器人——小孩或一个动物的外形,再加上适当的身体动作,脸部表情

机器人需要具备情感以解决“死锁”现象

感知情感的机器人——测谎仪

诱发人类情感的机器——伊莱扎、克斯梅特,索尼机器狗“爱宝”
⑦ 机器人的未来

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四大定律

1.第零定律:机器人不可以伤害人类的整体利益,也不可以在人类整体利益遭遇危险时袖手旁观

2.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可以伤害某一个人,也不可以在那一个人遭遇危险时袖手旁观,除非与机器人第一定律相冲突

3.第二定律:机器人不许服从人类的利益,除非这些命令与第零定律或第一定律相冲突

4.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与第零、第一、第二定律相冲突的情况下,必须保护自身安全

情感化机器人和机器人的未来:含义和伦理议题

四、《设计心理学4未来设计》

① 小心翼翼的汽车和难以驾驭的厨房:机器如何主控

两句独白不构成一段对话:没机会给人讨论、解释或辩论的科技不是好的科技

马和骑手的案例:拉紧缰绳 ,骑手有更多的控制权;松弛缰绳,马有更多的自主权。

“共生”概念——房子与未来家具设备;人与机器的人机关系
② 人类和机器的心理学

人工智能研究者将智能设备的发展从冷硬的、数理逻辑和决策模式转换到柔性的、模糊的人为思考方式的世界

新个体的产生——人机混合体

目标、行动和感觉的鸿沟

共同领域:人机的基本限制(缺乏共同领域就是我们无法与机器沟通的主要原因)
③ 自然的互动

内隐沟通可以被用来作为告知,但不会打扰别人的有利工具(通过声音、触觉、视觉、记号)

使用“示能”进行沟通(示能其实是设计者和使用者之间的沟通)
戴佛特的自行车案例: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设计法则>>可预测性

空间共享——公共空间设计的新方法
“风险补偿”当改变一项活动使它看起来比较安全后,人们就倾向于做更加危险的事,但由于两者相互抵消,事故率仍然保持不变
“逆向风险补偿”:让危险的活动看起来更加危险,实际上却没有那么危险

应激自动化——最聪明的物件是那些能与人的智力互补的,而不是尝试超越人的

恰当的应用机器智能和协作的优势,设计出真正的人机共生——这是人机互动的最佳境界
④ 机器的仆人

“过度自动化”设备太好了,以至于使用者不需要太注意

“操作系统回路”人在自动化中承担的角色

“融入系统中”
⑤ 自动化扮演的角色

自动化系统出现的错误

  错失:系统没有察觉到发生的状况,因此没有执行该做的事

  假警报:系统在不当的时候采取了行动>>降低人们对系统的信赖

智慧之物:自主或是增强?

  迈向智能自主,设计出使用者意向的系统

  迈向智能增强,提供有用的工具,让人们自己决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使用这些工具。

设计的未来:有增强作用的智慧型物品
  挑战>>如何在生活中增加更多的智能设备来帮忙做事,弥补人力之不足,增加我们的生活乐趣、便利和成就感,但不会增加我们的生活压力
⑥ 与机器沟通

反馈能提供正在发生的状况的关键信息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的线索

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法则:

设计第一法则:提供丰富、有内涵和自然的信号

设计第二法则:具有可预测性

设计第三法则:提供一个好的概念模型

设计第四法则:让输出易于理解

设计第五法则:提供持续的感知,但不引起反感

设计第六法则:利用自然映射,让互动清楚有效

给设计师的挑战:使人投入与机器的互动之中,提供适量、自然的环境讯号,将人们解放出来。
⑦ 未来的日常用品

设计:有计划地改变环境来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

设计师必须是跨学科创新的通才

发展智慧型的自主机器不是未来唯一的方向,还有虚拟现实技术

比以往任何时候,设计者更需要了解他们的行为会带给社会什么样的影响
设计法则摘要

人类设计师设计“智能”机器的设计法则:

1.提供丰富、有内涵和自然的信号

2.具有可预测性

3.提供一个好的概念模型

4.让输出易于理解

5.提供持续的感知,但不引起反感

6.利用自然映射,让互动清楚有效
由机器发展出来,用于增进与人互动的设计法则:

1.简化事情

2.提供人们一个概念模式

3.提供理由

4.让人们以为是他们在控制

5.反复确定

6.绝对不要用“错误”来形容人的行为(人类采访者加上的法则)

用户体验设计不得不学的可用性测试方法

副标题:《用户体验与可用性测试》读后感&读书笔记

我们所看到的UX设计教程,大多数是如何实现设计的部分,比如说导航、输入框、弹窗或者交互、动效之类的,比较少提及可用性测试的部分,因为我们都在更意结果的输出,而不是产生结果之前所做的努力,同时可用性测试本身也是非常耗人力物力和经费的环节。
不过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这本书会提供一个崭新的思路,正如同封面上说的:“好设计,原来是这样测出来的!”要知道,可用性测试是实现用户体验设计不得省略的环节,简单易行又低成本的可用性测试方法也是用户体验设计师不得不学的技能。

本章提纲图如下:

主要是分清楚UX的概念,和UCD的流程,UX设计从业者对此已不陌生,下图展开其六原则→6步骤→三要点,设计发展的过程和任何事物发展过程都一样,属于螺旋上升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章关于产品可用性的概念,不再只是一个概括,当我们判断产品的设计是否实现可用性的时候,可以依次考虑其是否实现其有效性、效率、满意度。
下图是更直观的梳理:

本章中作者还通过失败的案例,或者说未实现其产品可用性的案例(不一一展开),来向读者解释这些基础概念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后文围绕的UCD新四原则作铺垫(最后再引申出愈来愈趋近敏捷开发的原则)。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原则不是指设计本身的原则,而是设计流程中需要注意的原则。

本章提纲图如下:

本章内容就是作者直入主题,详细介绍高效的可用性测试方法的具体实践步骤,以便穿插在设计六步骤中“①调查”、“②分析”中进行。
不难发现,目前很多产品都运用了场景画面来介绍产品的功能,如支付宝:

这是已经具象化的情景剧本,但由何得来呢?
产品设计之初,团队成员对产品的概念是模糊的,可能只有大致的概念,但没有具体细节方案。用户体验设计是必须要根据用户真正的痛点来进行的,而不是团队成员自己构思出来的,所以就可以通过师徒式调查方法来了解用户真正的需求。

回到需求,访谈中得出最有用的用户使用反馈就是情景剧本的素材。通过情景剧本的文档化,就可以梳理出产品和设计之间的关系。参考下图,再通过分析出情景剧本中的关键点思考得出真正的用户需求。

本章提纲图如下:

这章侧重于介绍原型对用户体验设计的重要性,有多重要,大家都心知肚明,不展开赘述了。几乎所有的团队都会进行原型设计,其中也会运用到卡片分类法,这是几乎是所有同行都不陌生的方法,虽然不一定每个团队都适用,但部分团队的确会适用这样的方法,在《about face 4交互设计精髓》、《通用设计方法(100种高效方法)》中都有讲解。
这个章,我自作主张地给大家补充一个作者介绍到的一种比较专业的预测方法——Delphi方法。
查了百度,得到的实施步骤:
1.吸收专家参与预测,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和学识;
2.采用匿名或背靠背的方式,能使每一位专家独立自由地作出自己的判断;
3.预测过程几轮反馈,使专家的意见逐渐趋同。
但当这个方法运用在设计原型中,参考下图,通过设计师和产品所运用的行业专家协作,这个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通过这个方法更接近用户的心理模型:

本章提纲图如下:

这章的内容是全书的重点,先从评价开始介绍,是根据发生在设计不同的阶段划分的,形成性评价发生在设计过程中,总结性评价是设计过程的前后,同时,有两种评价方法,一个叫分析法,也叫专家评审;另一歌叫实验法,也就是用户测试法,两种方法更有利弊,也需要考虑实施的成本。
(个人理解:成本非常重要,因为小团队会因为可用性测试的成本之高而放弃,最后损失了产品的用户体验,但不是每个团队都有大成本可以用来投入的,选择所要实现的目的和方法匹配是很重要的,高效由此而来。)

另一种作者介绍的总结性评价方法是认知过程走查法,来帮助设计师来整理交互逻辑是否实现用户的心理模型:

在形成性评价方法介绍中,作者还分别介绍了发声思考法、回顾法。

另外作者还讲到了性能测试,可能这块内容更多和程序员相关,而不是设计师,但我们应该与设计相结合去看待评价结果,这同样是产品可用性测试的评价方法,主要重点放在之前讲过的有效性、效率、满意度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本章也是本书最精华的部分应该是下图所要为大家介绍的DIY用户测试方法,如何节约成本达到最好的评价检验?特别是小公司或者是小团队公司,成本有限而想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设计,不妨都来采用这个方法,比市场招募节省了更多的成本,(物力节省了,但人力还是有的)用一个方法,解决多个问题。

(补充一点实现这项DIY方法的前提条件:公司内成员团结一心,都立志把产品做好,同时体制完善,赏罚公平得人心,那么1+1+……n=n的n次方)

本章提纲图如下:

本章的内容就是比较杂,具体描述测试细节,比如如何和用户对话,如何布置测试空间等等,需要读者自己去操作的时候再参考更佳,理论上说得再详细,不如自己动手做一次,故不一一展开,但可以参照提纲作流程表使用。其中还包括了很多团队目前已经在实施的实践,比如头脑风暴等。
(在一个好的团队里为自己的产品做DIY可用性测试会学到很多东西,包括沟通、理解、合作,好的团队可以做出体验度更佳的设计作品。)

本章提纲图如下:

我们平时所说的敏捷开发,其中就已经包含了UX设计的,这里作者敏捷UX开发的提法,就是强调在用户体验设计中也能提升设计效率的流程概念,其实都是一样的,如下图:

需要遵循是基本原则是(新UCD四原则的深化):
1.由内至外(不开发多余功能,解决主要矛盾)
2.平行推动(参考下文平行轨道法)
3.轻装上阵(合理去除复杂步骤,沟通大于文档)
敏捷开发的四个步骤就是:产品概念→计划→开发→发布

补充:平行轨道法——UX相关活动需要比开发活动稍微提前一些。
具体如下图,很好理解:

就当设计师在完成上一阶段的设计稿交给开发人员后了以后,就要准备下一个迭代阶段了,总之工作不能停。

另外,在开发阶段,作者也补充了一种可用性测试方法,叫RITE法,Rapid Iterative Testing and Evaluation,快速迭代式测试和评估法,但书里讲得有点复杂,我拿一张《通用设计方法》里的图来展开一下,就很清楚了。

文章结尾作者引入了用户可用性成熟度模型,如下图:

再又,作者在附录中介绍了产品经理需要用到的一些策略与方法,其实和大多UX设计师也非常相似,以下为参考,具体内容可看书(我个人更推荐《通用设计方法》,可以直接知道是哪个环节需要适用,是定性还是定量,方法的形式和分类,等等):
1.游击调查法
2.游戏风暴
3.概念测试
4.实用的虚拟用户角色
5.用户故事
6.计划扑克
7.故事地图
8.Scrum板
9.草图板
10.纸质原型
11.用户测试

最后补充一段在《about face 4交互设计精髓》(2021年10月出的第四版)中概括的
设计者参与可用性研究的方式:

以上,感谢阅读,但愿有所帮助,与各位同行共勉。

本文标题: 性能化设计读后感(什么叫消防性能化)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533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读朝花夕拾无常的读后感(朝花夕拾无常阅读感悟30字)老鼠看电影读后感(老鼠看电影读后感5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