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育教育书籍读后感(20220501《美育》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2-26 23:57:1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6

美的教育读后感,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美的教育...

关于美育教育书籍读后感(20220501《美育》读后感)

美的教育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美的教育读后感(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的教育读后感1

看了《美丽的教育》一书,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字,那就是孙老师给与孩子的浓浓的爱。孙老师的人格魅力在于她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解决;她的成功在于小事细节不放过,小错小病不错过;同时她还是个“以身作则”的好老师,她知道身教大于言传。

美丽,它不是指花枝招展,光彩夺目。朴实无华,润物无声才是持久永恒的美。淡淡的,从容的,心平气和的,就是一种美丽的心情。一个老师只有先成为拥有平和心态的人才能成为好教师,因为这样的教师心中才能真正写下“爱“字。孙蒲远老师就是这样一个脱离了浮华的爱的大师。她慈眉善目,笑容可掬,从心灵深处理解和关爱儿童,面对生理机能有障碍的学生,学习特别吃力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她给了他们更多的爱,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了自己是孙老师的小天使。试想:一个急功近利,心气浮躁的教师怎能做到这样循循善诱,孜孜不倦呢?回想自己,工作中的竞争压力,生活中的锁事烦恼曾让我带着一脸灰沉的心情走进教室。学生天真烂漫的阳光笑脸没有引起我的审美兴趣,相反,我的目光越发显得狭隘,看到的都是学生们的缺点:怎么那么爱吵闹?一点儿也不遵守纪律;反应真慢,连这么简单的画也画不出来;素质真差,专门欺负弱小同学……一连串的糟糕塞满了我的眼球。于是,批评学生和埋怨别人成了我处理问题的主要方式。后果可想而知,不仅教育效果微乎其微,我的工作情绪也陷入了可怕的恶性循环,在工作中不能发现快乐,创造快乐!其实,只要稍稍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工作中不要急于求成,一切都以一种自然的,平和的心境面对,那么局面就可能完全不一样了。脚踏实地,对学生增加尊重和宽容,对于他人的评论不去过多理睬,心安理得地做着自己认为高兴事。这样,你才会享受到教育工作的美丽,你才会发现美丽原来是藏在平和的心态中。

美的教育读后感2

教育著作《最美的教育最简单》那流淌在字里行间的美丽和质朴又一次打动了我的心,而且较上一本书作者的研究和写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感性描写略少,理性分析较多。但风格依然是雅俗共赏的,每篇文章的切入口和核心案例往往很小,大家都司空见惯,陈述的道理却比较大。可见作者一直行走在成长的路上。

读过这本书后最大的感受是相见恨晚,还有后悔,后悔自己没有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多学习一些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导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犯了很多无法弥补的错误。同时也认识到做个好家长,必须得学习,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

书中每一篇文章对我们的启发都是深刻的。“给孩子一面涂鸦墙”告诉我们减少干涉,才能给孩子留下开阔的思考空间。只有在一个自由的灵魂中,才能产生真正的自我思考,才能产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我在想,我的儿子小的时候,我对他的限制是否太多了些?这个不许动,那个不能做的,导致他做事缩手缩脚,谨小慎微。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告诉我们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可是我在孩子幼儿时期就和很多家长一样把孩子放在各种兴趣班培养,早早把孩子推入竞争的洪流,削弱了孩子内在的力量,让他变得羸弱无力,还破坏了他的合作能力。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一定还他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我也会做一个淡定的妈妈。我非常认可尹建莉的观点:“当下乃至未来,人们比拼的不是竞争意识,而是来自更高层面上的价值判断、创新能力、心里承受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等。面对一个弱小而又有无限潜力的孩子,与其着力培养其竞争意识,不如专心培养他的良好品格。每一种好品格都可以催化出面对世界、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勇气,好品格本身就是竞争力。”

美的教育读后感3

谷老师赠《美的教育》一书,读,时有感叹,遂记: 谷老师一直注重语言的历练,此书是其语言的魅力的充分体现,多叙述少议论,叙得简练潇洒,时见幽默,描绘虽少,然而形象动感,犹见人事在前,回味无穷,如《交锋》、《赌博》、《说钱》《有些指挥之所以成为指挥》等,大多几十字一篇,读后让人忍俊不禁,哑然失笑,心领神会,再如读《大而无当,真好》,读毕先让我发愣,转而再想,竟不免喷饭,佩服谷老师的幽默。再如《六十老太,上书摘花》、《杯杯先敬有权人》、《山讲》题目就很好笑。

议则点到为止,然掷地有声,如《她是好人》篇中,表达对某些教师爱宣扬自己舍家为校的行为所持的态度:从受益者的角度来评判付出者的行为价值,往往自私,因而很不道德,所以,我们自然感谢为了我们的幸福 生活而牺牲了自身幸福的伟大英雄,但是,我们决不能自私到要求人人都应该抛弃家庭割舍亲情让天地众神歆享英雄的牺牲。在他纯熟的思辨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时时关注生活的人,懂得反省的人。

语言的历练非一日之事,能形成其风格,靠的是平日有心为之,你看,谷老师对语言是很敏感的,当他看到一处工地的一横幅标语:我们在此施工,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竟在那里琢磨是不是写得繁琐了,结果,恍悟那十二个字竟能形成平仄的对仗。看到“雅座请上楼”,他会通过文言知识分析此语表达不妥的缘由。

除了那些精辟入理的短文,他还能写如《香格里拉》这么优美的写景散文,亦能做出富有意境且格律工整的古诗。这不由得让我想到谷老师授课语言,语不多,但句句有味,总让人豁然开朗,所以无论书面语和口语,谷老师都修炼到老辣的地步了,这也是我们语文老师要追求的目标。

在《卓越的表达自然的流露》一文中,有一段对教师教学艺术的谈论,说,只有“本质”的“修养”,才能到达“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的境界,任何刻意的精致与华美,往往只能暴露底气的匮乏。此言用在语言艺术上,同样适用,言为心声,自然、纯粹、精炼的语言风格,来自于谷老师对生活的深刻体悟、来自于本真的个性。

个性魅力:照谷老师对自己的定位,可以用“书生气”来概括,这三个字,恐怕在很多人听来,是一种不现实,古板的意思,然而,谷老师执著于自己的“书生气”,他一面痛惜社会的浮夸之风,虚伪之风,呼唤“救救孩子”,一面用自己的文章、自己的德行来倡议“美的教育”,倡议“修养”,他不是犬儒主义者,而是一个现实的行动者,甚至带着一点“知其不可而为”的精神,他用自己的全部才华(音乐、朗诵、书法、诗词等方面的造诣)来告诉我们,一个教师应该怎样修炼自我,怎样体现教育者的价值,人应该怎样幸福地活着。读一读《美丽花园》,你一定会赞同他的说法。他对教育的执著有时会深深打动我们,

他还是一个警醒者,读读《狼和羊》、读读《喜剧和悲剧》,你一定会多一点反思,读读《灵感》,读读《从地坛到圆明园》,你一定会更多一点对事物的追究。警醒,来自于对真善美的追求,来自对自身和他人的负责。你看,我们总喜欢引用爱迪生的话: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然而,谷老师找到此句的原话是“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1%的灵感最重要,甚至必99%的汗水都重要。”我们是不是有恍然大悟之感?

要做一个警醒者,首先要做一个广泛的阅读者,其次要做一个人格独立的人,再次要做一个会反思的智者。

阅读《美的.教育》,你一定会看到这样一个令人产生敬意的长者。

美的教育读后感4

这是商校长的第二本著作,因为我在她的公众号留言上了精选有幸获得这本书。

文如其人,散发着优雅与智慧。遇见南花校长是在我09年入职新文时,这十几年里,她变得更成熟美丽、有活力,她有一股子干劲使不完,满脑子的想法用不尽,她对教育的热爱越发醇厚,在她身边看着她,听她说话就能被她的正能量感染,令人有喜悦、向上之感,有前路是光明和希望之感,有在这青春大好时光里若不加油干一场便是对人生的辜负之感。

她是我生日命的贵人,遇见她是我当年困苦时的大幸,她像我人生的标杆,告诉我要做一个像她一样从骨子里散发爱的人,是那么热切地爱生活、爱工作、爱教育、爱学生。

不仅对我如此,相信对所有人都如此,今生若能遇见南花,做他的下属、学生、亲人、朋友,都是一件最美的幸福的事。

和每个学生的相遇都是一场缘分,这场缘分深浅因人而异,但作为教师,有责任在这深深浅浅的缘分里最大限度的把每个学生教育好,成就老师和学生间最美的教育,教师成为自己可以做到的最好的教师,学生成为自己可以发展成为最好的人,这就是教育最美的样子。

但是有一个日本教育家兼心理学家说过,教育不只有光鲜亮丽的成功,他本身也是痛苦的,可见商校长今天的成功是多少个日夜辛勤努力换来的。

我们勇攀高峰的勇气可嘉,更难能可贵的是没有尽头的咬牙坚持,直到有一天,站在山巅豁然开朗,否则便是无止尽地下滑,直到有一天站在最低处成为别人高攀的踏脚石,作为中年教师的我发展到了瓶颈期,真的有这种危机感。

所以我也尝试改变自己,突破自己,我开始修饰自己的外在,读书写作美化自己的内在,计划考研提升自己。教学中,我想出不同的方法来管理课堂:微笑进课堂对学生的违纪不姑息,该变脸就变脸,和学生约定课堂制度,培养课代表帮我管理课前准备、检查笔记、登记测试分数等,制作竞赛答题PPT,课堂中多下堂走动巡查,课后找学生交流,目的是使科学课堂成为高效课堂,学生不仅学得快乐也学得懂。

人生总有许多遇见,其中最一言难尽的是与桐桐爸爸的相遇,虽然短暂的结婚之后又离婚,虽然我愤愤不平嫁给了他却不爱我,但我却并不后悔,因为这带来了我和桐桐遇见,他是我最爱的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儿子,也是因为桐桐,我突破了自己的愚善、愚孝、软弱,宁可做带刺的玫瑰有些锋芒,也不做被人踩踏的小草一味讨好。玫瑰带刺却多有人爱捧在手心,小草柔和却无人珍惜踩在脚下,宁可被人敬之远之,也不贬低自己抬高别人,做一个有尊严的人何愁没有朋友。

美的教育读后感5

初看《美的教育》,并不是一页页逐一阅读而去,而是信手翻动。篇幅短,独立小标题,当即断定此书必读,适合我的阅读习惯。

于是便静下心来,决定潜心研读。《美的教育》,原以为描绘的是“美”,看了几页才了解谷老师意在“教育”二字。书中所记录的是谷定珍老师的博客内容。在后记中,谷老师说:“我得博客,学习笔记耳。文学,艺术,政治,历史,宗教,哲学,逻辑,语法,修辞,名胜,古迹,草木,虫鱼……无所不学,无所不记。”而在这看似杂乱的笔记中,却时刻透露着一位师者的传道授业解惑。谷老师笔下对于教育和修养二者关系的阐述,让我产生了很深的共鸣。

修养于教育

《静噪不同修养不同》是我信手翻书中最先看到的博文。文章很短,但却句句精辟。谷老师记自己在温州江心游玩的过程,发现“人各有好,静噪不同也”。想起自己读书时代的一位女同学,相貌清秀,性格淡雅,人送称号——神仙姐姐。巧的是我与神仙姐姐住的是同一个宿舍。神仙姐姐人如其“名”,学习出众,语数英样样皆通,尤其是在写作方面更是下笔如有神。唯独体育,不好。可是依旧挡不住她的魅力,对她大家都甚是喜爱。现在与其他同学见面,谈起她,还总是能说出她的样子,不是最美,但够仙。之前不知道这“仙气”从何而来,此番看了谷老师的书,才明白,这“仙”乃修养也。

“静噪不同,修养不同。”却是如此。

谷老师对于修养的看法并不仅仅是这一篇文章。在《教育无声》中,一句“唯有修养可育人!”道出了他认为修养对于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的人文修养,才是最具教育的无穷力量。”教师的修养和教育的关系被谷老师一语道破。遂想起自己的作为。一次在课堂上学生用方言回答问题,我甚是生气,于是警告之,课堂之上应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学生俯首听命。但此后课上纪律欠佳,我便用方言说了他们几句。不想一个小家伙立马举手指正我:“余老师,你不是说上课要说普通的吗?”我立马被噎在一旁。确实,这次是我错了。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育,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教师的修养与品性。不是说怎么样的老师教出怎么样的学生吗?现在看来不无道理。

谷老师在《修养决定功力》中写道:

记得少时问过父亲,的书法为什么难学?父亲说,“因为的书法风格来自于胸中的非凡气势。”同样的道理,何等的修养,决定了何等的教育。

这短简短的文字涵盖的信息量却是很大的。首先,我看到的是谷老师的父亲定是一个有修养的人,从他父亲的话语中便能体会到。其次,谷老师是受其父影响,被教育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这从谷老师自己的见解中能感受到。谷老师用更是用他父亲的修养来告诉我们,修养之于教师,之于教育是何等重要!

类似于以上三篇这样阐述教师修养重要性的文章在书中颇多。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谷老师对于教师实力的理解,不是体现在“教什么”、“怎么教”,而是体现在教师的修养上。的确,在课堂上面对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更想教授他们的不是新的知识,而是方法和品性。教师有好修养,教育便自成。

教育于修养

周末学车,教练带我们几个去泽雅练“车感”。清明时节,漫山遍野的山茶花,煞是美丽。于是,车里几个学员便开玩笑。有人说,“咱们下车摘一点,给咱们的教练车装饰装饰。”其余人都纷纷赞成。只可惜这映上红生长在山的高处,寻了几处,都是无法摘到,于是作罢。有人便说了:“还是摘不到的好,万一不让摘,还要罚款。”

这时,我便想起前几天刚在学校看了篇《美的教育》中的《六十老太树上摘花》。看这篇文章时,最初的感觉便是好笑,“六十多岁的老太太,费力地爬上树枝摘花。可怜的玉兰花、栀子花、茉莉花……无一幸免。”

可是看到下面的内容却是笑不出来了:

不过,如果再过几十年,我们的小区里的花坛上,还可以看见几位老太太在树上摘花,那就不得不责问我们今天的教育了。因为,说不定,这几位老太太曾经在当时的中考、会考、高考中都取得过很好的成绩!

这便是谷老师的犀利之处,仅仅是摘花这件小事便看出了教育的弊端。

想起我自己也是个堂堂正正本科毕业的大学生,更是作为教师,竟然对于摘花的事情在潜意识里也是赞同的,并不认为这是件有伤大雅的事情。想想自己读书期间,还真没有哪位老师,对于摘花不好这件事给我们教育过。

教育对于修养的作用看来很是重要。

我们班级有个饮水器,摆在第四大组第一排的前面,平时总有学生接了水忘记关水便溢到地上。一次换座位,不幸的是它的后面来了个调皮的学生。此男生有个“爱好”——玩水,从此饮水机便更加遭殃了。终于出了“水漫金山的大事”,别的学生告诉我时,我本想单独请他“喝喝茶”。可是,转念一想,抓住这个机会教育教育全班小朋友未尝不可。于是,便特地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请他们自己来说说水倒在地上对不对,浪费水源对不对,孩子们都说的头头是道。而那个调皮的学生,则是全班给了他一个改正的机会。从此以后,班级的饮水器边上的地上水渍越来越少了。那个孩子就再也没见他玩过水了。

教育对于修养的影响是点点滴滴的,并不急于一时。而我们作为教师,职责便是教育,教育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应该要教会孩子要有良好的修养。

《礼记?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可见正心与修身才是做人之基本。正如谷老师说的那样教师的修养决定一切。教师的修养如何?底下的学生最清楚。而教育,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塑造良好的道德修养。

美育教育观后感小学400字

  教育是什么,美育该如何开展,什么样的美育是合格的?这些问题是很多人的疑惑。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美育教育观后感小学4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育教育观后感小学400字【一】

  这几天,我观看了“美誉云端课堂”,它有音乐、美术、舞蹈、戏曲四大领域,邀请全国的艺术家参演,为全国大中小学生上演了一场艺术盛宴。活动以“用美育传承延安精神”为宗旨,目的为提高青少年审美素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用红色文化培养时代新人,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5月25日,“盛·放”——全国10家艺术院团接力联播,中央音乐学院邀请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中央歌剧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等10家著名院团为全国我们带来的网上云展演、美育大讲堂活动。我被动听的交响乐吸引了,开始着手了解什么是交响乐。

  交响乐是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管弦乐曲,各乐章的体裁与奏鸣曲极似,规模更大,音乐主题有较大发展,管弦乐法更丰富,表现戏剧性较强的内容。交响乐队是近代大型管弦乐队,按规模大小,分为小、中、大等编制。通常由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等各组乐器组成。

  上海交响乐团的演奏让我感到耳目一新,不同于其他交响乐的古朴,它有一股蓬勃的朝气。开始,圆号和小提琴的声音流淌,紧随其后的是长号,萧和鼓的声音传出……到后来急转直下,又猛然回升……一曲结束,我沉浸在音符的海洋中,感到回味无穷。

  这次的音乐会,让我感到很震撼,这震撼的效果离不开他们平日里的努力练习,让我感受到音乐的美。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以直观形象感人,寓情于理,以情动人,陶冶人的高尚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我们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欣赏、感知美育的必要前提,智育为美育提供了必要的审美知识,知识面越广,越能辨别真伪和美丑。

  美育教育观后感小学400字【二】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以直观形象感人,寓情于理,以情动人,陶治人的高尚情操,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以至完美人格。自从上了美育,我觉得这世界满满的都是艺术,这也更加肯定了‘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个观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欣赏、感知美育的必要前提,智育为美育提供了必要的审美知识,知识面越广,越能辨别真伪和美丑,越有利于美育的实施和创新。老师通过美图和播放视频锻炼我们的观察与认知,她要求我们要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脑子想、用手画来感知艺术美,当我们对艺术美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便开始要学会去评价一些优秀的作品,这就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和不错的审美能力。

  美育是诉诸于人的情感活动的,以感情的激发和陶治的方式进行,这也是美育的根本特点。对此蔡元培先生说到:“哲学之理想,概念也,理想也,皆毗于抽象者也。而美学观念,以具体者济之,使吾人意识中,有宁静之人生观。而不至于疲于奔命,是为美学观念惟一之价值。”在这里,蔡先生为审美教育寻找了一个情感上的落脚点和依据。

  审美教育不能用抽象的枯稿简单的说教,必须通过感情活动的陶治作用才能达到。只有真正关于心灵的学问、诉诸情感的学问,才会完善人格、美化人生。审美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过在在审美过程中情感的激发和自由活动来适情悦性,产生高尚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培养审美主体的健全人格,所以进行高尚的审美活动,有助于减少、冲淡私有欲和狭隘的自私观念,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提高人的情趣和精神境界,达到“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绝洁之人格”,实现美育之目的。

  美育教育观后感小学400字【三】

  今天,我观看了《美育云端课堂》,观看到了我们中国的伟大壮举。

  李小兵教授,作曲了——《我们》,有两百多名音乐家在线歌唱,歌声动听,曲调优美,其中,有一句歌词触动了我的心灵“一起面对风和雨”多么简单的一句歌词,可它却凝固着我们中华民族上下约几十亿人团结的心,在音乐快结束时,一整个屏幕的名字、单位标志,顿时让我震撼,那些数不清的字幕,是这首乐曲的参与者,也是在为这首乐曲默默奉献的人,我发自内心地佩服他们。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咦?这不是冼星海先生写的《黄河大合唱》吗?我小时候就听过,那时我就深深记住了“保卫家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刘小瑛奶奶今年93岁,她讲述了自己11岁时参加的《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在那时,她就在自己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一颗爱国的种子,长大后,多次指挥了《黄河大合唱》,还开展了近几年指挥演唱的片段,她的精神严肃,虽然已经93岁,但她指挥时,仿佛让我觉得她还是那个年轻时的刘小瑛奶奶,让我很佩服。

  郭淑珍奶奶是一位93岁的女高音家,她展示了近几年歌唱的《黄河大合唱》声音还是那么动听、优美,这歌声让我知道了黄河是伟大祖国的象征。

  伟大的国家是养育我们的母亲,伟大的祖国是我们的骄傲,我们是祖国含苞待放的花朵,祖国等着我们开放,为它争光添彩,使它繁荣昌盛。

高中关于谈美书简读后感500字范文

人类的世界很大,个人的空间却很小。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那么在读了某些书籍后你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中关于谈美书简 读后感 500字范文,欢迎参考查阅!

高中关于谈美书简读后感500字范文

  朱光潜是中国的美学大师,是安徽桐城人,在桐城中学就读过,最先是从大学同寝室同座位的桐城籍同学口中得知。每每提起这位大师,我的那位同学总是透露出十分的自豪感。平时我们也会阅读朱先生的有关美学著作,虽然只是专业以外的书籍,随便翻翻,读得似懂非懂。不过一来二去,加深了对美学的兴趣,对这位大师也有所关注,更多的是对这位大师产生敬意。我不是桐城人,但我是安徽人,怎能不因为有他这位安徽老前辈而感到骄傲?

  《谈美书简》是什么?

  《谈美书简》是作者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书中,朱光潜先生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既是思想上的,又是方法上的,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

  《谈美书简》不是一般的高头讲章,它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通俗化。

  八十二岁的高龄仍然著书立说,对美学思想回顾和整理,给青年朋友们回复,关心美学教育,这是何等的学者风范和社会责任感!

  工夫在诗外

  朱光潜早年学过中文,读过教育学、心理学,当过中学教员,然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在《谈美书简》的第一篇中写道:解放前几十年中我一直在东奔西窜,学了一些对美学用处不大的学科。……学过英、意、德、法几个流派的符号逻辑,……费过不少精力研究过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治疗,……读过不少佛典,认真研读过“成唯识论”,还看了一些医学和谈碑帖的书,可谓够“杂”了。……认真地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陆游说:“功夫在诗外”,我想朱光潜的美学成就与他学得“杂”,学贯中西是分不开的,应该对我们做其他的学问有所启发。

   高中关于谈美书简读后感500字范文

  朱光潜早年学过中文,读过教育学、心理学,当过中学教员,然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在《谈美书简》的第一篇中写道:解放前几十年中我一直在东奔西窜,学了一些对美学用处不大的学科。……学过英、意、德、法几个流派的符号逻辑,……费过不少精力研究过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治疗,……读过不少佛典,认真研读过“成唯识论”,还看了一些医学和谈碑帖的书,可谓够“杂”了。……认真地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陆游说:“功夫在诗外”,我想朱光潜的美学成就与他学得“杂”,学贯中西是分不开的,应该对我们做其他的学问有所启发。

  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

  “一位老朋友的来信,写过一篇为《美的定义及其解说》的近万言长文,承他不弃,来信要我提意见。”朱先生看过之后说道:“这种玩弄积木式的拼凑也煞费苦心,可是解决了什么问题呢?难道根据这样拼凑起来的楼阁,就可以进行创作,欣赏和批评吗?”“‘定义’之后还附了十三条‘解说’,仍旧是玩弄一些抽象概念,并没有把‘定义’解说清楚。作者始终一本正经,丝毫不流露一点情感。”……

  从行文中可以看出朱光潜严谨的治学态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非分明,态度坚决,措辞严厉,即使是老朋友为了科学也毫不讲情面。

  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

  节奏是音乐、舞蹈和歌唱这些最原始也最普遍的三位一体的艺术所同具的一个要素。节奏不仅见于艺术作品,也见于人的生理活动。人体中呼吸、循环、运动等器官本身的自然的有规律的起伏流转就是节奏……

  文艺作品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原来是相统一的。

高中关于谈美书简读后感500字范文

  从本质上讲,我喜欢读书,喜欢与文字有关的一切,但是我却是一个懒于思考的人,更多的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的角色,已经开始读研了,不论现在的研究生有多水,扩招有多么厉害,我想我都应该做一些该做的事情,认真踏实的尽自己所能做一个合格的学生。开学了,没有以往的兴奋和新奇,心里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只希望不辜负所有人的热切期盼,不辜负自己心中的信仰。开始认真的读书思考。

  最近,读了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惊叹于先生那融贯中西的学识和过人的思考能力,对自己颇有启发。朱光潜先生在研究文艺美学之时,将西方的文艺美学思想和中国古典的美学思想融会贯通,并提出了自己独具一格的美学思想,对我国现代当的美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思维方式,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思想深受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的影响。但是不同于克罗齐的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朱光潜先生更是把视野放在了文艺活动这个大框架来进行文艺美学的研究,其中朱光潜先生提到文艺活动不仅仅是心灵的瞬间感受,是形象的直觉,文艺活动过程从直觉到传达才是一个阶段的完成,而文艺的传达活动更是艺术家区别于普通人,优秀艺术家区别于一般艺术家的不同之处。文艺的传达有赖于艺术家的匠心独运,更和日常的学习密不可分。

  艺术家除了要有不同于常人的形象的直觉之外,还需掌握以下知识:一是掌握有关媒介的知识,二是模仿传达的技巧,三是作品的锤炼。艺术家所进行的模仿传达,实际就是艺术家的勤学苦练的过程,艺术家勤于练习才会形成相关的模仿习惯,下笔时才会水到渠成。而这模仿习惯,在朱光潜先生看来主要是模仿筋肉技巧,每种艺术都有其特殊的筋肉技巧,如写字、绘画、雕刻、图画、弹琴都要有手腕上的技巧;唱歌、演戏、吹箫、说话都要有喉舌上的技巧,跳舞要有全身筋肉的技巧,诗文的创作也需练习筋肉的技巧,古人所言的“文以气为主”,这气就是一种肌肉的技巧。

  这是我颇为关注的地方,文艺活动中的传达过程竟和人体的筋肉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些联系是如何发生的,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可解释的地方,我还需要进一步的拜读作品,才能了解朱先生的文艺思想,读书之少,导致所思之浅,现在弥补也许为时不晚。加油吧!

高中关于谈美书简读后感500字范文

  本书作者朱光潜,字孟实。他90岁生涯的大部分都贡献给了中国的美学事业,所以晚年的他被尊称为“美学老人”。

  朱光潜的《谈美》写于1932年,由著名的开明书店出版。在此之前,他写过一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用书信的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政治等问题,发人思考,指点迷津,在青年中引起很大反响,成为重印了30多次的畅销书。但这本书主要谈的是人生修养,还没有充分展示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于是,作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姊妹篇,朱光潜以“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为副标题,写作了这本《谈美》。

  作者是怀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写这本不厚的小册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语言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从而起到了净化读者心灵、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而我,读了这本书后同样受益匪浅。

  美是联想所产生的吗?作者借用牛希济的两句词“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指出“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而是“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由萋萋芳草,联想到绿罗裙,也可以由一件古董,联想到金钱,并不是所有的联想,都是美的。纯粹的美,永远是一种“专注”,离开了专注,就已经离开了美了。

  讲解了基本的美学观念之后,作者又进一步跟我们谈了艺术与游戏、艺术与想象、创造、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告诉我们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

  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作者借司空图《诗品》中的一句话“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指出:“诗人于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调协,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意象”是朱光潜美学理论的重要概念,这里情感的作用十分突出。没有情感的统帅,想象也许会杂乱纷纭,有了情感的主导,则纲举目张,“意”与“象”合了。

  朱自清先生说:“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我认为确实如此,通过他的讲解,我真正认识了美,欣赏了美,发现了美。他的见解也的确“人性化”。

  学术界有人指出:“朱光潜对美学的理解可以说是非常之深,他对西方美学的介绍,在《谈美》中已经达到了一代大师的化境。”

  我认为学习美学也好,学习艺术也好,关键不在能否掌握一两种技能,而是要看我们能否达到一种境界。若能够达到朱光潜先生所崇尚的“艺术化的人生”,恐怕可以说“今生无愧”了。

《教育美学十讲》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一场美的享受。教育不也正是我们遇见、发现一个个不期而遇的美的过程吗?最近有幸拜读特级教师杨斌的《教育美学十讲》,邂逅了一场不一样的美的享受和感受。
    教师是教育最直接的实施者,所以教师美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教师美就谈不上教育美。教师美包含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的美感则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的语言是否准确、清晰,是否富有魅力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素养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这让我想起李镇西说过的一句话:教师要有儿童视角,要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刚踏上三尺讲台时的我,每次上课前我都会认真备课,尤其是教案上的导入部分都背下来,但是教学效果却不甚欢喜。而当我改变自己的语言方式,“蹲下”身子走进学生时,像朋友一样亲近他们,用儿童能理解和感兴趣的语言和方式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时,教学语言活起来,与课堂和学生有了连接,教学效果反而大大提高。我想正是因为语言有了温度,讲课要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布道者在宣讲真理,教育才有了活力和生命。
    教学之美这一讲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提到教师的创造意识。教学是一种艺术,艺术离不开创造。不成功的教学深层根源往往是教师创造意识的淡薄或缺失。我们常常说学生要有创造意识,却忽略了教师的创造意识。教师需要创造意识,创造性地把学习内容转换成一个个问题,再调动学生解决问题或者自己去主动发现问题。
      知识之美这一讲中提到:“热爱教育首先是热爱学生,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教育。但仅有对学生的爱而没有对学科的热爱,还不是完整的热爱教育,也不能保证你就能必然地做好教育工作。”常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长流水”。既然选择了教书的职业,就要做到“水源”充沛,就需要我们不断去畅游知识的海洋,汲取大千世界之精华,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比如学习古诗时,当我读过了豪放不羁的李白,“任性诗人”孟浩然,山水田园派王维的相关书籍,对诗人的背景有所了解后,上课时就感觉没那么捉襟见肘,把握诗歌欣赏也更游刃有余。如读到孟浩然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时,能带着学生体会他失意怀才不遇的时候写下的感情;如学习李白的诗时,课前导入我问学生有一位诗人不仅被称为诗仙,还是一位“酒仙”,你们知道是谁吗?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原来诗人也爱喝酒?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当我们对学科教材有了深刻的挖掘和理解时,才能带领学生走进感受知识的美。
本文标题: 关于美育教育书籍读后感(20220501《美育》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425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恶作好孩子读后感(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400字)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读后感200字(《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