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 惊梦读后感(牡丹亭 游园惊梦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2-18 07:35:5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6

牡丹亭,游园惊梦观后感我要写一份关于牡丹亭,游园惊梦的观后感,在4月15日晚7点之前要!高中水平的哦正如我们所熟知的汤显祖的《牡丹亭》唯美而动人...

牡丹亭 惊梦读后感(牡丹亭 游园惊梦观后感)

牡丹亭 游园惊梦观后感

我要写一份关于牡丹亭 游园惊梦的观后感,在4月15日晚7点之前要!高中水平的哦
正如我们所熟知的汤显祖的《牡丹亭》唯美而动人。那么由白先勇先生改编的《游园惊梦》更是唯美的演绎——青春版的《游园惊梦》。
三十年代的苏州,得月楼的歌妓古翠花以其超凡脱俗的容貌和绝佳的昆曲造诣成为红极一时的名妓,后嫁入当地豪门荣府。荣兰是荣家的亲戚,论辈分当与翠花的丈夫(荣老爷)称得上是兄妹,身为女儿身的她却有男儿之志,虽家道中落但一心要做时代女性,摆脱封建束缚报效国家。荣兰和翠花虽然都是女性,但二人在舞台上却是天生绝配,在演唱昆曲《牡丹亭》时,一饰杜丽娘一饰柳梦梅,配合得天衣无缝,羡煞旁人。侯门一入深如海,荣府枯燥的生活和人情的冷暖令翠花十分孤寂。荣兰痴迷于翠花的美丽和哀愁,常常过府相伴对她关爱有嘉,两人渐渐便生出暧昧的感情来,历经几番波折,最终相濡以沫共同生活。
一个姹紫嫣红的年代;一座纸醉金迷的豪宅;一对相看俨然的美人。
这是一部对昆曲阐释的很唯美的影片,而我对其中的细腻情感却不能真正会意。也许是导演的执着追求,未必所有人都能得到很深刻的理解。但是昆曲在影片中有如诗一般将主人公的生活串联起来。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游园惊梦》读后感

  情不知所起,一望而深。影片一开头,水面倒影,苍老语言,便勾起了回忆。牡丹亭的折子戏,游园和惊梦,点了状的柳梦梅和杜丽娘,30年代的苏州和昆曲。容兰和翠花虽然都是女性,但二人在舞台上却都是天生绝配,《牡丹亭》,容兰饰演的柳梦梅,翠花饰演的杜丽娘,天衣无缝,令人唏嘘。

  影片就在这《牡丹亭》的唯美和梦幻中徐徐展开。翠花,是得月楼最风光的'女人,像瓷娃娃一样温婉二而又纯净的东方女子。容兰,容府的小姐,虽为女儿身却有男儿的志向,虽家道中落但却一心要做时代女性,摆脱封建束缚,报效国家。侯门一入深似海,容府枯燥的生活和人情的冷暖令翠花十分孤寂,当容兰看到翠花的黛眉细眼,单薄而又落寞的身影,自然而又融入红叶飘飞的背影,不禁心生怜惜之意,便想要照顾这个在鬓发中流露着高雅,浅笑中倾泻着矜持的女子。在飘飞如烟的苏州园林中,两个女子心生暧昧……

  纸醉金迷,朝飞暮卷,繁华如昙花一现的背景,飘渺轻烟一般的故事,得月楼的狂蜂浪蝶的欢场薄幸,容府荣华的家道中落也只不过是一场繁华一场梦。这个在这个背景下的两个同性的爱情故事,没有深情,没有生死相随,没有苦苦抗争,这种感情始终是淡淡的,相依相偎,却不互诉衷肠,也不承诺。然而如花美眷,不过似水流年。前有翠花对二管家的隐隐心动,夜色中交谈的寥寥数语,醉眼似开还闭,潜藏风情万种,却骗容兰自己从未留意过他。后有帅气的刑志刚,给了容兰最真切的爱,却在两人的感情中撕开了一道狰狞的口子……然而二管家好刑志刚的出现,隐没,并未使两人就此默然,因为彼此互懂,所以慈悲,因为爱,所以相守。

  影片最后,两人谈及曾经背叛的往事,却只剩一句“都不打紧了”。人生如梦,来也匆匆,却只需两人记得那年落英缤纷的园子里,两人笑语嫣然,合唱的那一首《牡丹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牡丹亭游园惊梦赏析

  1、赏析:“惊梦”这一出戏通过长期幽居深闺的杜丽娘对美好春色的观赏,以及对春光短暂的感叹,表现出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青春意识的觉醒,以及对自己美好青春被耽误的不满。

  2、反映了在宋明理学等封建礼教桎梏下青年女子的苦闷,揭露了扼杀人性的封建礼教对青年人的摧残和造成的不幸,表现了鲜明的反封建精神。

  3、同时运用情景交融的方法,刻画了丽娘的娇羞神态和种种微妙的心理,把深闺中女子的苦闷和青春觉醒后的烦恼,描摹得生动细腻,十分感人。游园时,面对姹紫嫣红、美景良辰,杜丽娘的心里却有一层淡淡幽怨、莫名惆怅。

  4、丽娘内心感受是“闷”与“乱”,是“理还乱,闷无端”,是“春色恼人”,是她对自己“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虚度青春的苦闷,因此她感叹“奈何天”、“谁家院”。游园,激发她青春的苦闷。

  5、她第一次看见了真正的春天,也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生命和春天一样美丽,大自然唤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她的难以排遣的春闷,她的满腹的幽怨,她内心深处对自己青春与爱情的渴望、幽思,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就只能向“幽梦”中寻求。杜丽娘的世间处境,展现了明清妇女共同经历的心理挫折及对人生幸福的憧憬。

《游园惊梦》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下面是我整理的《游园惊梦》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游园惊梦》读后感 篇1

  《游园惊梦》描写了动荡过后一群由南京迁往台北的军官和官太太们的一次上层宴会,以钱夫人和其他人作比较,讲出世事变迁,人事难料。全文详细描写了钱夫人来到窦公馆参加宴会这一完整过程,由于这些官太太们之前的特殊身份——戏子,和军官们的爱好,这场盛宴就以戏曲作为了主要基调。而以“游园惊梦”为题目,“游园惊梦”既是昆剧中的名曲,又概括出了作品的内容。钱夫人此次到窦公馆一游,确实击碎了她往日的繁华之梦,道出世事变迁,人事难料。其中分别用客观的视角和其中钱夫人的主视角描述了这次舞会,以昆剧游园为线索描写了钱夫人本人的游园,和故事情感高潮是想象起以前的情景的惊梦。其中夹杂着时代的变迁和命运的挣扎。游园的起由是因为桂枝香的宴请,惊梦呢,是因为花雕?那割喉的花雕。是丈夫的过世,家境不比之前。而之前那些不比自己的人,如今却如此顺风直上。大家的变化,强大的落差感,不由让钱夫人心中一惊。

  宴会的场景高雅精致,布置讲究,无论是从活动安排还是饮食甜点都别具心思。文章中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一一描述,还将各个人物的穿着打扮都详细的介绍。生动展现了一次上层聚会。

  文章以钱夫人和旁观者的多重视角描写,在我看来是文章中的亮点。钱夫人的视角中,刻画得极为细致,房中的布置和各个人物的穿着打扮,以及钱夫人对往日的一幕幕重现而产生的伤感,但文章却一直以“钱夫人”来叙事,不直接取代以第一人称,又有旁观者的叙述,这样更方便完整的描写了整个宴会的场景,又有从中脱离出来,看清世事变化,突出主题的作用。文中钱夫人的内心情感是十分重要的。细节中都描绘出钱夫人的落寞。开始觉得自己墨绿色杭绸的旗袍颜色不好,接着回想过去,自己还在为桂枝香请三十岁的生日酒,而如今桂枝香(窦夫人)已经随随便便能体体面面自己操办一场聚会,而轮到钱夫人不适应了。如今的桂枝香,窦夫人穿戴体面,而钱夫人仿佛已经不合“潮流”,大有一种一代新人胜过旧人的样子,钱夫人心中的苦与落寞,也就不难体会出来了。正是这种变化,表达了世事变迁和命运弄人的主题。

  《游园惊梦》读后感 篇2

  情不知所起,一望而深。影片一开头,水面倒影,苍老语言,便勾起了回忆。牡丹亭的折子戏,游园和惊梦,点了状的柳梦梅和杜丽娘,30年代的苏州和昆曲。容兰和翠花虽然都是女性,但二人在舞台上却都是天生绝配,《牡丹亭》,容兰饰演的柳梦梅,翠花饰演的杜丽娘,天衣无缝,令人唏嘘。

  影片就在这《牡丹亭》的唯美和梦幻中徐徐展开。翠花,是得月楼最风光的女人,像瓷娃娃一样温婉二而又纯净的东方女子。容兰,容府的小姐,虽为女儿身却有男儿的志向,虽家道中落但却一心要做时代女性,摆脱封建束缚,报效国家。侯门一入深似海,容府枯燥的生活和人情的冷暖令翠花十分孤寂,当容兰看到翠花的黛眉细眼,单薄而又落寞的身影,自然而又融入红叶飘飞的背影,不禁心生怜惜之意,便想要照顾这个在鬓发中流露着高雅,浅笑中倾泻着矜持的女子。在飘飞如烟的苏州园林中,两个女子心生暧昧……

  纸醉金迷,朝飞暮卷,繁华如昙花一现的背景,飘渺轻烟一般的故事,得月楼的狂蜂浪蝶的欢场薄幸,容府荣华的家道中落也只不过是一场繁华一场梦。这个在这个背景下的两个同性的爱情故事,没有深情,没有生死相随,没有苦苦抗争,这种感情始终是淡淡的,相依相偎,却不互诉衷肠,也不承诺。然而如花美眷,不过似水流年。前有翠花对二管家的隐隐心动,夜色中交谈的寥寥数语,醉眼似开还闭,潜藏风情万种,却骗容兰自己从未留意过他。后有帅气的刑志刚,给了容兰最真切的爱,却在两人的感情中撕开了一道狰狞的口子……然而二管家好刑志刚的出现,隐没,并未使两人就此默然,因为彼此互懂,所以慈悲,因为爱,所以相守。

  影片最后,两人谈及曾经背叛的往事,却只剩一句“都不打紧了”。人生如梦,来也匆匆,却只需两人记得那年落英缤纷的园子里,两人笑语嫣然,合唱的那一首《牡丹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游园惊梦》读后感 篇3

  以前喜欢看百家讲坛,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于丹品论语。后来她在百家讲坛上也讲过昆曲。最近,我开始读她的这本书,又觉得收获颇多。没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昆曲了解甚少。只知道它是源自江苏昆山,戏曲之母,也仅仅只知道一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但当我开始读这本书时,我才知道,原来昆曲里面的腔调有这么讲究,弯弯绕绕与起承转合。《游园惊梦》这一折故事原来有这么的曲折。谈到戏曲,其实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对其知之甚少。

  我们现在甚至无法再欣赏戏曲的美丽。于丹的厉害之处在于她能用最精准的语言,开阔的思维解释古人的思想情感,让我们身临其境,体会故事中的悲喜。字里行间,我才发现,原来昆曲是如此有魅力。它细腻,婉转,精致,能洗涤浮躁的心灵,能让我彻底静下心来,放下一切,走进故事,感受古人的情感,古人的智慧。书中说,昆曲可以代表一种慢生活,这种生活当中,有从容不迫,有至情至性,也有大彻大悟。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是行色匆匆,整天奔波忙碌却难得有闲暇去推开“园林”的那扇门去寻找内心最初的宁静。我希望借此能够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心浮气躁,遇事从容冷静,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情不知其何所起,一往而深。”我想昆曲的魅力就在于――能够让不管是否了解昆曲的人都能感受到并爱上它的那份宁静的古典之美!

  《游园惊梦》读后感 篇4

  初识游园惊梦,在课本上,在杜丽娘的感情里。我并不是一个扭捏的女子,只是因为喜欢,便借阅了夏达的《游园惊梦》,而我是真的不喜欢这种封面。虽然是暖色调的画面,但是水粉味太重,线条太过于凌厉,满树白花似雪,映衬着女子半面桃,我喜欢的粉色一深一浅的铺张开,晕染整个画面,如此的柔美竟让我不知所措。

  而完美,本身就是夜幕下的一场烟火,刹那芳华,待看完这本书,合卷时,萦绕在心头的只剩无线唏嘘与惆怅。

  闺蜜是一个美术生,她说每次看到夏达的画就会想起江南,而我在《游园惊梦》的故事里,没有看到江南的春光滟滟,也没有看到江南的水波涟漪,我只看到了夕阳下深园的闺阁。屋外桃红柳绿,似在等风来,看似触手可及,却始终隔着一帘幽梦。如此稀薄的光景,怎的都驱散不了心头隐绰的压抑。

  文字在我心中是世上最奇妙的东西,用文字编织出来的世界让人无限遐想。在最深处,有种莫名的情感,品尽这世上的无可奈何与悲欢离合。

  夏达是仁慈的,她的蝴蝶、她的花精、她的鹤仙都在最后的最后,藏着淡淡的忧伤。即使,没有心满意足,却也是心甘情愿的。

  写到这儿,让我想到了沧月,他笔下的很多人,大多都是纵然倾尽这一生,也无法相拥。就好似,我明明在你的身边,却再也无法靠近一分一毫。

  那么,即使挥斥天下,抬头可睥睨这红尘,俯首可指点这江山,又问何用?良辰美景亦无能,自此悲歌绕余梁。

  蓦然回首,只有我在灯火阑珊处,而你我已咫尺天涯?

  就似那裂帛,讲结局、人心都揉碎跟你看。就似鲁迅说,“杯具,就是将世间完美的事物撕毁给你看。”

  春风过,芙蓉落,惊醒梦中爱人。只但是是一次风的叹息,便轻易吹散了小小的心思。

  最初的邂逅总是完美的,无人可知命运的黑手捣腾出多少苍凉与悲伤。而我只愿,若长相守但是你拈花我把酒,酒醒后能否赏我好梦如初。

  须臾与不朽,只在咫尺之间。

  一场梦,也成就了完美的邂逅,亦成就了无尽的厮守。

  看到这儿的你,是否也怀疑自己正身在梦中?如此,小九告辞了,让我们在梦里把酒言欢。

  《游园惊梦》读后感 篇5

  在我初读白先勇的《游园惊梦》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很乱,不知道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东西,特别是里面的人物关系,真的是很混乱。但是,当我再度读的时候,我突然间就明白了,感觉出了作者所要说的东西。《游园惊梦》作者通过细腻地描写钱夫人去参加窦夫人的一次家宴的'全过程,展现的是得月台姐妹们凭美色才走进上流社会之后的沉浮、命运以及她们酸甜苦辣等人生况味,感悟人生如梦一场,虚幻缥缈。文中她们命运的相似、重叠和循环,不禁让我想起一首诗里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不禁让我感叹人生如此的变幻无常。

  从钱夫人的爱情上来说,起初她所谓的爱情不过是保障她生活的一种是手段而已。所以,当她还是青春年少时,她嫁给了已年近六十的钱鹏志,连妹妹也嘲笑她,可是这却让她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她生活的风风光光的,每天锦衣玉食,可是在这锦衣玉食的背后藏了她多少的辛酸和无奈。她本应是享定了荣华富贵的,可惜她长错了一根骨头,物质上的荣华富贵已经不能满足她了,她还想要爱情上的满足,只可惜她和他的爱情靠不住。而现在她的物质也靠不住了,因为她可以依靠的人,已经禁不住时间的消磨而走了。她本可以在得月台唱一辈子的戏,然后嫁人,日子清贫却也安稳,可是她嫁人了,却是做了人家的填房夫人,享尽了荣华富贵,她本应该就这样一直的空虚的过下去的,可是她却爱上了一个她不该爱的人,爱情得不到,她本应该继续过着她锦衣玉食的生活的,可是她的生活的保障却没了,钱鹏志去了。一切都回不到过去,一切都在变化着。她在爱情上遭遇挫折,她在亲情上也是如此。当她嫁人时,她的妹妹,嘲笑她,钱鹏志可以当她爷爷了,她的心不敢有希望;当她发现她的爱情时,她的妹妹,她的亲妹妹,在她的心窝上又插了一把剑,让她的人生就此彻底的没有了希望,特别是在妹妹月月红明知道唱戏之人不可喝酒时,硬是要逼她喝酒,抢走她所喜欢的人,让她失掉了唱戏人最重要的嗓子和最喜欢的人。还有那旧日官宦世家的兴衰,兴,被人捧在手心,拱在心头,多得是阳奉阴违,以前的钱夫人筵前酒后风光无限,谁敢议论她是秦淮河得月台的蓝田玉,现在的窦夫人谁还会不给她面子;衰,别人看不见你,任你自生自灭,却是性情显露,现在的钱夫人没有了靠山,没有了人前一切的风光,没有了汽车,没有了让人眼前心里都羡慕的光环,谁还在乎她。议论她的过去,直直地揭她的伤疤,是她们的兴趣。兴!衰!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的!总是不确定的,不可能一直兴盛下去,总会有衰退的一天,总会有代替你的那个人。

  无独有偶,窦夫人的人生差不多也是这样的一个轨迹。她本应是嫁给任子久的,可是却被她的妹妹,亲妹妹抢了去。窦夫人和钱夫人的命运是相似的,她们的妹妹也是相似的。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现在的赖夫人可能是以后的钱夫人,或是以后的钱夫人还不如现在的赖夫人,现在的钱夫人可能是以后的窦夫人,现在的徐夫人可能就是以前的钱夫人或者是赖夫人,而天辣椒和月月红两人可以看成是相同的一个人,不论是以前还是以后,都是这样,直到她年老色衰,最终孤独的死去。这一系列的人物,徐夫人----天辣椒和月月红----窦夫人----钱夫人----赖夫人,向我们展现了人生各个阶段的人生百态,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世间的世态炎凉,“人生代代无穷已,人生年年只相似”。

  在人生中,爱情不可靠,亲情不可靠,承诺不可靠,生命不可靠,权势不可靠,一切的东西都是那么的变幻莫测,让人捉摸不透,只能茫然地走下去,一直到生命的尽头。所有的一切都是虚幻的,都是不长久的,爱情,亲情,生命,权势,它们就像是海市蜃楼,美则美矣,却不真实,最终徒留下无尽的悲伤。在这一生中,可能有过希望,可能有过幻想,可是最终的一切只是梦一场,你好像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只能是任命运的船带你到任何地方,可能有狂风,可能有暴雨,可能还会触礁。但是人生中纵有如此多的变数,却抵挡不住命运的安排,“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也让我看到了人生年年只相似!

  《游园惊梦》读后感 篇6

  因为喜欢昆曲曼妙的身段,华丽的服饰,而爱屋及乌喜欢上了其雅致的戏词。于是乎《牡丹亭》成了我的至爱,汤显祖成了我心中的大师。

  《牡丹亭》不管从结构、文辞还是从思想上来看,都可以算是一部巨著,尤其喜欢其中的《游园惊梦》一折,现在我就其中的一些东西来谈点自己的看法。

  游园惊梦一开始,就是一曲【绕池游】,“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如此如花美眷,却在深闺中锁幽怨,怎么不令人疼惜;良辰美景,却只能空对镜中容颜黯然伤逝,怎不令人同情。怎料深闺难锁春光,小春香在杜府发现了一座大花园,终于寻得机会游园,怎不令人高兴,终到一桃源深处,才不辜负这似水流年。

  “【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游园惊梦》的经典唱段,一直被许多昆曲名家唱响,不知汤公是在一种什么样子的心境下写下的这句次,美轮美奂,一位二八娇娘,从未出来游玩过,看见春光无限美好,不禁发出一丝感慨。姑娘天生是爱美的,不知不觉倒要和满园春色比美了,好一个端庄秀丽而又不失活泼的杜丽娘。

  因为长锁深闺,便爱煞这自然春光,于是乎就有“【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虽然锦衣玉食,却最爱天然本色、自然美景,美得与万景争春,我们在此不禁慨叹杜丽娘的如花美貌了。

  一句“春香,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写出了太守之女的无奈,多年来在封建思想森严的家庭中生长,每天所能做的就是刺绣读书,连瞌睡都不能打一个,心中有无限情愫都不能说出来,死气直逼青春,未料想清风吹皱一池春水,唤起了姑娘心中的无限生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多美的景致,撩人春色,让人唤起了对生活的无数希望,春风吹醒了一位沉睡了多年的女子,重燃了她对生活的无数期待。

  “【山坡羊】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则为俺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俺的睡情谁见?则索因循腼腆。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传?迁延,这衷怀那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身子困乏了,且自隐几而眠。”闲煞良辰美景,却有万般情愫涌入心头,难以消解,于是在无限春光中,以天地为被,自顾地小眠起来,不想梦中却碰见自己心仪的书生,于是就有了约会,一场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由此开始。

  正是有了这场游园惊梦,才使得牡丹亭的魅力提升许多,这是杜丽娘反叛的开始,为了爱情,她挣脱牢笼,寻找自己的所爱,可能是现实中无法满足,只有在梦中才能完成,于是就有了杜丽娘那美好的“南柯一梦”,作者把这种梦现实化,才使得这部巨作有了现实意义。看过许多版本的昆曲“游园惊梦”,每次都能被演员们的表演所感动,但是还是觉得有很多演员还是没有演出原本的味道来,觉得现有最好的版本就是梅兰芳和俞振飞版本的“游园惊梦”,虽然梅兰芳是个男旦,但确实把那种深闺女子的端庄秀丽和不甘寂寞的心理描画得丝丝入扣,真不愧是大师。

  单是游园中的一个身段,就忍不住要叫好了,常在闺楼待着,一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致,心情万分高兴,但是太守小姐的身份又使她不能像春香一样无限惊喜,只有通过神情和身段的变化慢慢察觉出她的喜悦。再就是惊梦中的那段,看见了一个俊秀少年,心中无比热爱,但是因为长期受礼教制约,杜丽娘不可能像其他女子一样,心中的感情她不能轻易表露出来,这个时候她的心理是有着很强烈变化的,我们只有在慢慢揣摩中才能发现。一个眼神告诉我们,杜丽娘这时候是“有点怕,但是又有点期待”,一个深闺女子的心境在此就一览无遗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了。

  看完“游园惊梦”,就被其中的美词吸引住了,而且暗觉其中的音律也是极美的,特别想沉静在其中,享受其中无限高雅的文人气质,感受其中无限美好的爱情故事,美仑美奂。

  每次看明清时期文人写的剧本时就会莫名地感动,总觉得那是世间最美好的词句,现在的昆曲就是以当时的剧本为蓝本,然后再适当改变的,所以总是觉得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所以我总是不自觉地燃起保护中国戏曲的愿望,希望中国人能在生活之余,多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多关注我们的戏曲舞台。

  《游园惊梦》读后感 篇7

  牡丹亭观后感《牡丹亭》,乍看名字觉得应该是美好的爱情剧,看完才知道,其实想想也是,那是一个什么样压抑而不自由的中国,封建体制对人的残酷压制下,自由的爱情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只让人觉得,丽娘的回生美满,不属于她的时代,也不属于这个时代。

  当时封建的社会,使得当时处于深闺中的的丽娘,内心多么感伤。她的感伤来自她发现了一个原本自由美好而自然的世界,她的心再也不会归之于礼教的枯寂了。这人间不会真正泯灭的是真情,是自由的渴望,是爱,是热烈的追求,是可以生可以死而死可以复生的追求,当发觉了真的自由,不自由的现实还有什么不能摒弃的呢?史载汤显祖每每写到动情之处便在后花园痛哭,世间为此自由献身的人有几何,世间懂得此般自由的知音在何处?汤显祖一生也只是在做梦,一生四梦而得意处唯在牡丹。他的知音是他所心造的丽娘,而剧中的丽娘或只有一个春香算得上理解同情,那个柳梦梅,美好得让丽娘觉得他的不存在,存在的柳梦梅是在梦里,我们的丽娘多么渴求,唯有奋不顾身地为梦而死了。丽娘觉得值得去死。不自由毋宁死。这句话有多么贴切。

  丽娘绚烂的春天游园惊梦,在凄凉的中秋黯然魂消,死前万般惆怅地悲吟:

  轮时盼节想中秋,

  人到中秋不自由。

  奴命不中孤月照,

  残生今夜雨中休。

  痛哉痛哉!在弥留的最后一刻,丽娘深深向母亲涕零拜别,以谢养育之恩,这个细节,却有万般滋味,情与理难言的感动,丽娘不会是以为自由的现实先知者,丽娘不作激烈的抗争痛诉,丽娘不哀怨任何人,这般花花草草有人恋,生生死死随人缘,酸酸楚楚无人怨,丽娘不哀怨任何人。她的热烈的幻梦和渴望的自由只属于她自己。在深深拜别的刹那,让人潸然泪下。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不独伤心是小青。”这是名为冯小青的女子临终的绝笔。你死前的最后一句话,“但愿那月落重生灯再红”,几复悲吟,那个时代少有人懂得你的心。你的回生不在你的时代,你的回生只属于未来一个自由的春天。到了那一天,古中国真正自由的美好时刻,满园春光,群芳争艳,芳草如茵,梅花已经凋谢,而牡丹花开正好,我会告慰你,愿你安息……

本文标题: 牡丹亭 惊梦读后感(牡丹亭 游园惊梦观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279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阅读关于雨的文章的读后感(雨的读后感怎么写)溥仪我的前半生读后感1500(《我的前半生》的读后感)
    Top